备课人茅沟堡小学:王维莲
教材
分析
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互相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作者是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三个自然段写法大体相同。
教学
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
准备
授课
时数
2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师随笔
(一)揭题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感受体验。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五 齐读全文。
第一课时
1、出示题目:你如何理解“亲人”?谁是我们的亲人?
2、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朝两国人民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军。1958年10月撤离朝鲜。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引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那么这里的“亲人”指谁呢?——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3、思考:为什么志愿军战士将她们称为“亲人”?
4、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1)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洗衣服,几夜无眠;
(2)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3)小金花,为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
(4)大嫂,为挖野菜,炸伤了腿。
1、学习第一段
(1)默读课文,看看这一段中,最动人的是哪一件事?
(2)细读课文,想想在这件事中哪些词、句读重音,能够体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要讲出为什么。
(3)精读课文,通过读这件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读:是啊,素不相识的大娘虽然不是我们的母亲,但却像母亲一样,甚至胜似母亲。因此,在离别的一刻,我们志愿军战士动情地说——
2、师生归纳学习方法:
(1)默读课文,找出事件。
(2)细读课文,扣住词句,理解内容。
(3)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3、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
重点指导:小金花的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她的死重于泰山。但小金花为什么没有哭呢?
出示句子:“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失去妈妈的痛,对敌人的恨,这两种情感是多么真切,对比又如此强烈。有感情地朗读。
引读:刚强的小金花,在失去妈妈的一刻,她没有哭,但当与志愿军叔叔离别时,她却哭了,她与志愿军战士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所以,当志愿军叔叔与小金花离别时,关心地说——(生读)“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4、自学第三段。
重点交流“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
到前沿阵地上挖野菜,会有哪些危险?那大嫂为什么还要去挖呢?这说明了什么?
引读:为了给战士们挖蔬菜,大嫂却为此付出了双腿残疾的代价,所以在志愿军心目中,这位大嫂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所以,在离别的一刻,战士们满怀真情地说——
学生 :
有血缘关系的,关系亲密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课文中指朝鲜人民
。
2、划出文中写到的“亲人”。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学生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课堂交流
学生自我感觉是哪个场景动人?自己勾出来。
生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大娘,您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母亲!
学重点交流
——(生读)“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5分钟
10
20
胜似母亲
大娘,您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母亲!
小金花勇敢坚强
在失去妈妈的一刻,她没有哭,但当与志愿军叔叔离别时,她却哭了,她与志愿军战士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为了给战士们挖蔬菜,大嫂却为此付出了双腿残疾的代价,所以在志愿军心目中,这位大嫂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一 .是让学生从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中,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二 .是让学生体会是如
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备课人茅沟堡小学:王维莲
教材
分析
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互相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作者是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三个自然段写法大体相同。
教学
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
准备
授课
时数
2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师随笔
(一)揭题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感受体验。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五 齐读全文。
第一课时
1、出示题目:你如何理解“亲人”?谁是我们的亲人?
2、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朝两国人民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军。1958年10月撤离朝鲜。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引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那么这里的“亲人”指谁呢?——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3、思考:为什么志愿军战士将她们称为“亲人”?
4、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1)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洗衣服,几夜无眠;
(2)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3)小金花,为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
(4)大嫂,为挖野菜,炸伤了腿。
1、学习第一段
(1)默读课文,看看这一段中,最动人的是哪一件事?
(2)细读课文,想想在这件事中哪些词、句读重音,能够体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要讲出为什么。
(3)精读课文,通过读这件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读:是啊,素不相识的大娘虽然不是我们的母亲,但却像母亲一样,甚至胜似母亲。因此,在离别的一刻,我们志愿军战士动情地说——
2、师生归纳学习方法:
(1)默读课文,找出事件。
(2)细读课文,扣住词句,理解内容。
(3)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3、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
重点指导:小金花的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她的死重于泰山。但小金花为什么没有哭呢?
出示句子:“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失去妈妈的痛,对敌人的恨,这两种情感是多么真切,对比又如此强烈。有感情地朗读。
引读:刚强的小金花,在失去妈妈的一刻,她没有哭,但当与志愿军叔叔离别时,她却哭了,她与志愿军战士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所以,当志愿军叔叔与小金花离别时,关心地说——(生读)“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4、自学第三段。
重点交流“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
到前沿阵地上挖野菜,会有哪些危险?那大嫂为什么还要去挖呢?这说明了什么?
引读:为了给战士们挖蔬菜,大嫂却为此付出了双腿残疾的代价,所以在志愿军心目中,这位大嫂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所以,在离别的一刻,战士们满怀真情地说——
学生 :
有血缘关系的,关系亲密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课文中指朝鲜人民
。
2、划出文中写到的“亲人”。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学生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课堂交流
学生自我感觉是哪个场景动人?自己勾出来。
生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大娘,您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母亲!
学重点交流
——(生读)“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5分钟
10
20
胜似母亲
大娘,您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母亲!
小金花勇敢坚强
在失去妈妈的一刻,她没有哭,但当与志愿军叔叔离别时,她却哭了,她与志愿军战士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为了给战士们挖蔬菜,大嫂却为此付出了双腿残疾的代价,所以在志愿军心目中,这位大嫂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一 .是让学生从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中,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二 .是让学生体会是如
何表达思想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