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口诀

上篇 中药基础知识 1、中药学发展概况

中医中药历万年,百草针石神农传; 先秦二礼1和诸经,文字记载三千年; 两汉晋唐《本草》多,举国研教宋金元, 更有明朝李时珍,清代著作确可观, 当代《汇编》《大辞典》,《中华本草》更全面; 秦地自古无闲草,人人种了能挣钱; 努力学习中医药,保护瑰宝重于天。 2、中草药种植

中药种植有方法,掌握科学是方向; 喜阴喜阳是本性,耐旱喜湿不一样; 优良品种把家当,再看地势和土壤; 翻耕整耙地要细,氮磷钾农好营养; 药材要选当地有,产品地道好生长; 繁殖方法一串串,管理措施多样样; 种子育苗速度快,乱撒不如种行行; 分株压条也能繁,插枝插叶有商量; 水肥修剪病虫害,杂草多了地要荒; 药材绝对无公害,低毒农药用来防; 各种特点记得清,啥时种植心里亮; 按照标准搞生产,规模种植销路畅。 3、中药采收

采收同样讲季节,冬春收根熟收果; 全草宜在花前采,早打尖尖产量多; 用花要按品种来,全开菊花与红花; 确保疗效收未开,金银月季土槐花; 根皮收获在冬春,树皮要在初夏刮; 动物入药也讲法, 捕虫秋季与春夏, 初春与秋桑螵蛸, 蝉蜕最多秋交夏; 蛇蜕皮在五六月, 鹿茸春天未角化; 麝香要在八月取, 冬季驴皮质最佳; 矿物入药随时有, 不论季节只管挖。 野生药材循古法,勤快门第早发家。 4、中药存放加工

中药加工也有规,按章进行再入方; 除去杂质和泥土,阴干烘干按样样; 日晒之法最简便,长短粗细按等放, 防虫防鼠防霉变,防潮通风莫见光; 芳香油多防挥发,双层薄膜来包装。 5、经营销售

价格循环三两年,市场规律细端详, 高出低进多种植,不随大流是内行, 掌握科学会经营,多快好省奔小康。

麻黄细辛和桂枝,荆芥防风与白芷; 紫苏生姜和藁本,葱白羌活苍耳子; 胡荽香薷西河柳,通鼻开窍须辛荑。 1.2 辛凉解表药

辛凉解表去风热,热重寒轻口咽渴; 头痛目赤苔黄薄,脉相浮数和干咳。 葛根柴胡和升麻,蝉蜕菊花与桑叶; 牛旁子与蔓荆子,浮萍豆豉与薄荷; 后有木贼闹自在,古用豆卷清湿热。 2、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多样,泻燥解毒凉血退; 食少便溏要慎用,寒凉易损脾和胃。 2.1 清热泻火药

泻火用于气分热,各类脏腑是实证; 高热烦汗脉大洪,身体虚损要扶正; 石膏知母夏枯草,天花芦根与栀子; 谷精草上密蒙花,熊胆能对青葙子; 明目便茶夜明砂,竹叶不胜决明子。 2.2 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药苦寒,痢痰痔瘘和泄泻; 黄胆尿赤耳流脓,淋涩带黄下焦热。 黄莲黄芩与黄柏,龙胆功劳和苦参; 白鲜皮内唐松草,胡黄秦皮也能成。 2.3 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寒凉,毒虫咬伤与癌症; 温病发热咽肿痛,毒痢疮止莫过用。 2.3.1 温热病用药

温热金银和连翘,大青叶下板蓝根; 青黛绿豆穿心莲,熊胆律草四季青; 清热解毒山慈菇,后面不少在其中。 2.3.2 主治咽肿痛药

治咽山豆根射干,马勃酸浆金果榄; 橄榄木律大青叶,能否配准任你选。 2.3.3 清热痢药

热毒泻痢白头翁,秦皮鸭胆马齿苋。 2.3.4 热毒疮疡药

热毒疮疡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 重楼白花蛇舌草,白蔹败酱草红藤; 慈菇漏芦千里光,半枝金荞用方中。 2.4 清热凉血药

血分有热凉血药,神昏妄行夜难眠; 吐衄便血热入营,滋阴甘苦和咸寒。 凉血生地与玄参,赤芍紫草与牡丹; 牛角牛黄地骨皮,丝瓜络也是古传。

2.5 清退虚热药

虚热骨蒸主伤阴,五心烦热脉数细; 肝肾阴虚内火旺,热病后期与盗遗。 舌红苔少用此药,青蒿白薇地骨皮; 银柴胡与胡黄莲,小儿积疳要配齐。 3、泻下药

通利方便泻下药,排积水滞显功效。 3.1 攻下药

攻下之药多苦寒,大黄芦荟玄明粉; 芒硝较猛玄明缓,番泻叶子在当中。 3.2 润下药

润下火麻郁李仁,杏桃核桃柏子仁; 决明蜂蜜瓜蒌仁,当归苏子和桑椹; 锁阳苁蓉生首乌,津枯便结热伤阴。 3.3 峻下逐水药

峻下逐水药性猛,一般人员受不了; 药到剧泻除水肿,排积痰饮又利尿。 有毒易损伤正气,虚弱有孕莫乱吃。 甘遂大戟和芫花,商陆巴豆牵牛子。 4、祛风湿药

除却风寒与湿邪,祛风湿药解痹痛; 湿痹痉麻和不遂,腰肢痿弱都对症。 4.1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散寒辛苦温,独活川乌雷公藤; 蕲蛇木瓜威灵仙,蚕砂松节寻骨风; 伸筋草绕海风藤,老鹳草见路路通。 4.2 祛风湿清热药

祛风清热多苦寒,热痹关节红肿痛; 花蛇苍耳乌梢蛇,秦艽防己络石藤; 豨莶桑枝海桐皮,虎骨豹骨穿山龙。 4.3 祛风强筋骨

祛风强筋药多温,壮骨治软补肾肝; 兼利水道五加皮,桑寄狗脊千年健。 5、芳香化湿药

芳香化湿主运脾,辛香温燥怕虚火; 油多挥发莫久煎,入方后下才没错; 广藿佩兰与苍术,厚砂豆蔻和草果。 6、利水渗湿药

渗湿利水药甘淡,通利水肿和尿淋; 退湿退黄有功效,痰饮泻运不适症; 耗伤津液又亏阴,肾虚之重莫轻用。 6.1 利水消肿药

利水消肿便不利,泄泻痰饮适应症; 泽泻葫芦大腹皮,蝼蛄荠菜薏苡仁。

赤小豆和玉米须,利水渗湿数茯苓; 冬瓜皮可消水肿,猪苓归肾膀胱经。 6.2 利尿通淋药

利尿通淋药寒凉,入主膀胱和肾经; 尤清下焦湿和热,小便短赤四种淋。 车前子和车前草,瞿麦匾蓄和木通; 滑石防己与通草,海金沙入利尿灵; 石韦萆薢地肤子,夜惊不眠配灯心。 6.3 利湿退黄药

利湿退黄茵陈蒿,虎杖之外金钱草; 除湿退黄解毒肿,金钱能管疮蛇咬。 7、温里药

温里之药能祛寒,辛热温肾可回阳; 里寒脏寒阳虚症,腹冷吐泻肾阳亡; 畏寒肢冷面色白,食欲不振肢体胀; 脉微欲绝便清长,热伤虚孕慎入方。 附子肉桂小茴香,吴茱高良和干姜; 胡椒花椒和荜茇,荜澄茄外是丁香。 8、行气药

行气之药在理气,作用过强是破气; 辛香苦温散泄窜,温行疏畅透气机; 温燥伤阴怕气虚,轻煎孕身忌破气。 陈皮橘红及青皮,木檀沉香俱枳实; 乌药香附川楝子,佛手香橼核荔枝; 甘松刀豆与薤白,玫瑰花儿弄柿蒂。 9、消食药

消食之药化滞积,消导甘平脾胃经; 运弱积滞配行气,虚寒湿阻香温中; 山楂神曲谷麦芽,莱菔子、根鸡内金。10、驱虫药

驱虫之药多有毒,脾胃大肠可消积; 杀虫除疳化萎黄,痒饥脐痛都根治; 使君槟榔苦楝皮,鹤芽雷丸南瓜子; 贯众大蒜石榴根,还有鹤虱榧树子。 11、止血药

止血之药有多样,凉血化瘀温敛散; 寒温散敛性不同,症对出血与紫癜。 11.1 凉血止血药

凉血止血大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 热咳痰多加侧柏,安胎解毒苎麻根。 11.2 化瘀止血药

化瘀止血跌打伤,三七茜草与蒲黄; 行气活血常相配,不离花蕊石降香。 11.3 收敛止血药

收敛止血味多涩,初出瘀显慎用之; 虚损外伤效果好,藕节仙鹤与白及; 棕榈炭和血余炭,紫珠外加刺猬皮。 11.4 温经止血药

温经止血数艾叶,群众也用灶心土; 肝脾二经性温热,脾不统血冲不固; 常配益健暖肾宫,虚热妄行出血禁; 灶土又叫伏龙肝,焦黄大红褐细软。 12、 活血化瘀药

活血祛瘀归心肝,辛苦善走能通行; 行血散瘀通经络,利痹消肿又止痛; 动血耗血月事多,出而不瘀孕忌慎。 12.1 活血止痛药

活血止痛多辛散,行气有益滞瘀症; 川芎没药延胡索,姜黄乳香和郁金。 食醋三棱五灵脂,消痛莪术与丹参。 12.2 活血调经药

活血调经主妇科,祛瘀有功损跌痛; 红花泽兰益母草,牛膝王不留丹参; 月季花赛凌霄花,桃仁不如鸡血藤。 12.3 活血疗伤药

活血疗伤消肿痛,生肌止血续筋骨; 然铜土鳖马钱子,血竭苏木骨碎补; 跌打金疮和瘀闭,不离皇家刘寄奴。 12.4 破血消癥药

破血消癥性猛烈,癥瘕积聚要用它; 莪术三棱和水蛭,斑蝥虻虫穿山甲; 干漆皂刺瓦楞子,马鞭草没狼毒大。 13、 止咳化痰平喘药

祛消痰症化痰药,止咳平喘又一类; 喘痰昏癫眩肢麻,中惊歪斜瘿不遂; 麻疹初起咳勿止,清宣肺气是主意。 13.1 温化寒痰药

寒痰之药多温燥,热燥咯血病慎用; 白附半夏白芥子,白前皂荚天南星; 降逆止呕旋覆花,宣散痰脓用桔梗。 13.2 清化热痰药

清化热痰药寒凉,寒痰湿痰常不用; 竹茹瓜蒌天竺黄,川贝前胡与桔梗; 海哈壳与黄药子,昆布海藻和瓦楞; 海浮石和胖大海,青礞石也入方中。 13.3 止咳平喘药

寒热虚实诸咳喘,临床用药各不同; 紫菀百部紫苏子,桑皮杷叶苦杏仁;

白果马铃洋金花,葶苈子前是款冬。 14、安神药

安神定志是类药,心肝二脏关系紧; 惊悸忘眠神不宁,梦多癫狂能对症; 矿石久煎碎在先,毒入散丸勿久用。 14.1 重镇安神药

镇在惊吓心火盛,肝阳上亢心不宁; 平肝潜阳重安神,心悸失眠火扰心; 朱砂龙骨和磁石,琥珀通化可镇静; 牡蛎珍珠及黑铅,过去常用紫石英。 14.2 养心安神药

种仁甘润能滋养,心肾不交夜多梦; 酸枣柏子合欢皮,远志茯神夜交藤。 15、 平肝药

平肝潜阳息风药,均入肝经性不同; 阴虚血亏忌温燥,寒凉不治虚和惊。 肝火亢炎热生风,痰阻血虚易神昏。 15.1 平肝潜阳药

平肝潜阳珍珠母,牡蛎罗布石决明; 赭石蒺藜紫贝齿,兼有清热安心神。 15.2 息风止痉药

息风止痉治血虚,羊角牛黄和钩藤; 天麻全蝎热地龙,僵蚕疮蛇用蜈蚣。 16、 开窍药

开窍之药多芳香,易于挥发入散丸; 樟脑菖蒲苏合香,麝香蟾酥和冰片; 辛香走穿只救急,治表久服会伤元。 17、 补虚药

虚症气血与阴阳,补虚药分四大类; 没有虚弱勿滥用,损伤正元莫后悔。 17.1 补气药

气虚少言易胀泻,少气易汗喘怕动; 补气人参白扁豆,黄芪党参太子参; 白术山药加大枣,饴糖蜂蜜西洋参; 甘草乌鸡绞股蓝,古人也有用黄精。 17.2 补阳药

阳虚畏寒肢易冷,腰膝酸软精神萎; 性淡宫冷常不孕,尿频易泄少精髓; 补阳鹿茸巴戟天,仙茅淫羊海狗肾; 锁阳补骨菟丝子,续断沙菀益智仁; 蛤蚧芦巴紫河车,虫草起石核桃仁; 还有杜仲强筋骨,安胎固经在方中。 17.3 补血药

血虚唇甲浅耳鸣,失眠健忘少淡经;

当归熟地与白芍,阿胶首乌龙眼行。 17.4 补阴药

阴虚潮热涩昏花,膝软便结和干咳; 慎用寒凉痰湿症,脾虚腹胀和溏泄。 17.4.1 肺胃阴虚药

肺胃阴虚用沙参,石斛玉竹天门冬; 百合麦冬与黄精,太虚也用西洋参。 17.4.2 肝肾阴虚药

肝肾阴虚枸杞子,鳖甲龟甲女桢子; 桑椹芝麻墨旱莲,阴虚白发入方子。 18、 收涩药

收涩之药能固本,久咳泻滑带尿频; 自汗盗汗兼虚喘,收涩治标不治本。 18.1 固表止汗

固表止汗属肺经,阴虚内热伤了津; 脾肺气虚表不顾,浮小麦和麻黄根; 五味五倍山茱萸,实症汗出不宜用。 18.2 敛肺涩肠

敛肺涩肠药味酸,肺肾虚痢泻咳止; 罂栗壳和赤石脂,石榴皮与五倍子; 乌梅诃子禹余粮,肉豆蔻与五味子。 18.3 固精涩带缩尿药

固精缩尿又止带,湿热遗尿不宜用; 山萸莲子和芡实,海桑二螵和金樱; 滑遗昏痿覆盆子,温补肝肾脾治本。 19、 涌吐药

涌吐排除痰食毒,作用强烈易伤元; 老弱小儿孕咳痨,禁忌救助要记全; 常山藜芦和胆矾,也用瓜蒂和食盐。 20、 外用药

外用解毒又疗疮,攻毒杀虫能止痒; 拔毒化腐又生肌,痈疽脓出可顺畅; 多数大毒细分别,内服外贴严存放。 20.1 杀虫解毒除湿止痒药

疗毒杀虫蛇咬伤,又能燥湿止痒痒; 白矾蛇床与雄黄,大风子外用硫磺; 大蒜土荆皮蜂房,去毒内服说细详; 轻粉樟脑与水银,亦有蟾蜍来帮忙。 20.2 拔毒化腐生肌药

化腐生肌有大毒,拔毒升药与砒霜; 轻粉铅丹炉甘石,硼砂斑蝥和砒石; 松脂蜘蛛木鳖子,儿茶血竭蓖麻子; 麻油硇砂番木鳖,常用石灰拌鼠子。

上篇 中药基础知识 1、中药学发展概况

中医中药历万年,百草针石神农传; 先秦二礼1和诸经,文字记载三千年; 两汉晋唐《本草》多,举国研教宋金元, 更有明朝李时珍,清代著作确可观, 当代《汇编》《大辞典》,《中华本草》更全面; 秦地自古无闲草,人人种了能挣钱; 努力学习中医药,保护瑰宝重于天。 2、中草药种植

中药种植有方法,掌握科学是方向; 喜阴喜阳是本性,耐旱喜湿不一样; 优良品种把家当,再看地势和土壤; 翻耕整耙地要细,氮磷钾农好营养; 药材要选当地有,产品地道好生长; 繁殖方法一串串,管理措施多样样; 种子育苗速度快,乱撒不如种行行; 分株压条也能繁,插枝插叶有商量; 水肥修剪病虫害,杂草多了地要荒; 药材绝对无公害,低毒农药用来防; 各种特点记得清,啥时种植心里亮; 按照标准搞生产,规模种植销路畅。 3、中药采收

采收同样讲季节,冬春收根熟收果; 全草宜在花前采,早打尖尖产量多; 用花要按品种来,全开菊花与红花; 确保疗效收未开,金银月季土槐花; 根皮收获在冬春,树皮要在初夏刮; 动物入药也讲法, 捕虫秋季与春夏, 初春与秋桑螵蛸, 蝉蜕最多秋交夏; 蛇蜕皮在五六月, 鹿茸春天未角化; 麝香要在八月取, 冬季驴皮质最佳; 矿物入药随时有, 不论季节只管挖。 野生药材循古法,勤快门第早发家。 4、中药存放加工

中药加工也有规,按章进行再入方; 除去杂质和泥土,阴干烘干按样样; 日晒之法最简便,长短粗细按等放, 防虫防鼠防霉变,防潮通风莫见光; 芳香油多防挥发,双层薄膜来包装。 5、经营销售

价格循环三两年,市场规律细端详, 高出低进多种植,不随大流是内行, 掌握科学会经营,多快好省奔小康。

麻黄细辛和桂枝,荆芥防风与白芷; 紫苏生姜和藁本,葱白羌活苍耳子; 胡荽香薷西河柳,通鼻开窍须辛荑。 1.2 辛凉解表药

辛凉解表去风热,热重寒轻口咽渴; 头痛目赤苔黄薄,脉相浮数和干咳。 葛根柴胡和升麻,蝉蜕菊花与桑叶; 牛旁子与蔓荆子,浮萍豆豉与薄荷; 后有木贼闹自在,古用豆卷清湿热。 2、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多样,泻燥解毒凉血退; 食少便溏要慎用,寒凉易损脾和胃。 2.1 清热泻火药

泻火用于气分热,各类脏腑是实证; 高热烦汗脉大洪,身体虚损要扶正; 石膏知母夏枯草,天花芦根与栀子; 谷精草上密蒙花,熊胆能对青葙子; 明目便茶夜明砂,竹叶不胜决明子。 2.2 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药苦寒,痢痰痔瘘和泄泻; 黄胆尿赤耳流脓,淋涩带黄下焦热。 黄莲黄芩与黄柏,龙胆功劳和苦参; 白鲜皮内唐松草,胡黄秦皮也能成。 2.3 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寒凉,毒虫咬伤与癌症; 温病发热咽肿痛,毒痢疮止莫过用。 2.3.1 温热病用药

温热金银和连翘,大青叶下板蓝根; 青黛绿豆穿心莲,熊胆律草四季青; 清热解毒山慈菇,后面不少在其中。 2.3.2 主治咽肿痛药

治咽山豆根射干,马勃酸浆金果榄; 橄榄木律大青叶,能否配准任你选。 2.3.3 清热痢药

热毒泻痢白头翁,秦皮鸭胆马齿苋。 2.3.4 热毒疮疡药

热毒疮疡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 重楼白花蛇舌草,白蔹败酱草红藤; 慈菇漏芦千里光,半枝金荞用方中。 2.4 清热凉血药

血分有热凉血药,神昏妄行夜难眠; 吐衄便血热入营,滋阴甘苦和咸寒。 凉血生地与玄参,赤芍紫草与牡丹; 牛角牛黄地骨皮,丝瓜络也是古传。

2.5 清退虚热药

虚热骨蒸主伤阴,五心烦热脉数细; 肝肾阴虚内火旺,热病后期与盗遗。 舌红苔少用此药,青蒿白薇地骨皮; 银柴胡与胡黄莲,小儿积疳要配齐。 3、泻下药

通利方便泻下药,排积水滞显功效。 3.1 攻下药

攻下之药多苦寒,大黄芦荟玄明粉; 芒硝较猛玄明缓,番泻叶子在当中。 3.2 润下药

润下火麻郁李仁,杏桃核桃柏子仁; 决明蜂蜜瓜蒌仁,当归苏子和桑椹; 锁阳苁蓉生首乌,津枯便结热伤阴。 3.3 峻下逐水药

峻下逐水药性猛,一般人员受不了; 药到剧泻除水肿,排积痰饮又利尿。 有毒易损伤正气,虚弱有孕莫乱吃。 甘遂大戟和芫花,商陆巴豆牵牛子。 4、祛风湿药

除却风寒与湿邪,祛风湿药解痹痛; 湿痹痉麻和不遂,腰肢痿弱都对症。 4.1 祛风湿散寒药

祛风散寒辛苦温,独活川乌雷公藤; 蕲蛇木瓜威灵仙,蚕砂松节寻骨风; 伸筋草绕海风藤,老鹳草见路路通。 4.2 祛风湿清热药

祛风清热多苦寒,热痹关节红肿痛; 花蛇苍耳乌梢蛇,秦艽防己络石藤; 豨莶桑枝海桐皮,虎骨豹骨穿山龙。 4.3 祛风强筋骨

祛风强筋药多温,壮骨治软补肾肝; 兼利水道五加皮,桑寄狗脊千年健。 5、芳香化湿药

芳香化湿主运脾,辛香温燥怕虚火; 油多挥发莫久煎,入方后下才没错; 广藿佩兰与苍术,厚砂豆蔻和草果。 6、利水渗湿药

渗湿利水药甘淡,通利水肿和尿淋; 退湿退黄有功效,痰饮泻运不适症; 耗伤津液又亏阴,肾虚之重莫轻用。 6.1 利水消肿药

利水消肿便不利,泄泻痰饮适应症; 泽泻葫芦大腹皮,蝼蛄荠菜薏苡仁。

赤小豆和玉米须,利水渗湿数茯苓; 冬瓜皮可消水肿,猪苓归肾膀胱经。 6.2 利尿通淋药

利尿通淋药寒凉,入主膀胱和肾经; 尤清下焦湿和热,小便短赤四种淋。 车前子和车前草,瞿麦匾蓄和木通; 滑石防己与通草,海金沙入利尿灵; 石韦萆薢地肤子,夜惊不眠配灯心。 6.3 利湿退黄药

利湿退黄茵陈蒿,虎杖之外金钱草; 除湿退黄解毒肿,金钱能管疮蛇咬。 7、温里药

温里之药能祛寒,辛热温肾可回阳; 里寒脏寒阳虚症,腹冷吐泻肾阳亡; 畏寒肢冷面色白,食欲不振肢体胀; 脉微欲绝便清长,热伤虚孕慎入方。 附子肉桂小茴香,吴茱高良和干姜; 胡椒花椒和荜茇,荜澄茄外是丁香。 8、行气药

行气之药在理气,作用过强是破气; 辛香苦温散泄窜,温行疏畅透气机; 温燥伤阴怕气虚,轻煎孕身忌破气。 陈皮橘红及青皮,木檀沉香俱枳实; 乌药香附川楝子,佛手香橼核荔枝; 甘松刀豆与薤白,玫瑰花儿弄柿蒂。 9、消食药

消食之药化滞积,消导甘平脾胃经; 运弱积滞配行气,虚寒湿阻香温中; 山楂神曲谷麦芽,莱菔子、根鸡内金。10、驱虫药

驱虫之药多有毒,脾胃大肠可消积; 杀虫除疳化萎黄,痒饥脐痛都根治; 使君槟榔苦楝皮,鹤芽雷丸南瓜子; 贯众大蒜石榴根,还有鹤虱榧树子。 11、止血药

止血之药有多样,凉血化瘀温敛散; 寒温散敛性不同,症对出血与紫癜。 11.1 凉血止血药

凉血止血大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 热咳痰多加侧柏,安胎解毒苎麻根。 11.2 化瘀止血药

化瘀止血跌打伤,三七茜草与蒲黄; 行气活血常相配,不离花蕊石降香。 11.3 收敛止血药

收敛止血味多涩,初出瘀显慎用之; 虚损外伤效果好,藕节仙鹤与白及; 棕榈炭和血余炭,紫珠外加刺猬皮。 11.4 温经止血药

温经止血数艾叶,群众也用灶心土; 肝脾二经性温热,脾不统血冲不固; 常配益健暖肾宫,虚热妄行出血禁; 灶土又叫伏龙肝,焦黄大红褐细软。 12、 活血化瘀药

活血祛瘀归心肝,辛苦善走能通行; 行血散瘀通经络,利痹消肿又止痛; 动血耗血月事多,出而不瘀孕忌慎。 12.1 活血止痛药

活血止痛多辛散,行气有益滞瘀症; 川芎没药延胡索,姜黄乳香和郁金。 食醋三棱五灵脂,消痛莪术与丹参。 12.2 活血调经药

活血调经主妇科,祛瘀有功损跌痛; 红花泽兰益母草,牛膝王不留丹参; 月季花赛凌霄花,桃仁不如鸡血藤。 12.3 活血疗伤药

活血疗伤消肿痛,生肌止血续筋骨; 然铜土鳖马钱子,血竭苏木骨碎补; 跌打金疮和瘀闭,不离皇家刘寄奴。 12.4 破血消癥药

破血消癥性猛烈,癥瘕积聚要用它; 莪术三棱和水蛭,斑蝥虻虫穿山甲; 干漆皂刺瓦楞子,马鞭草没狼毒大。 13、 止咳化痰平喘药

祛消痰症化痰药,止咳平喘又一类; 喘痰昏癫眩肢麻,中惊歪斜瘿不遂; 麻疹初起咳勿止,清宣肺气是主意。 13.1 温化寒痰药

寒痰之药多温燥,热燥咯血病慎用; 白附半夏白芥子,白前皂荚天南星; 降逆止呕旋覆花,宣散痰脓用桔梗。 13.2 清化热痰药

清化热痰药寒凉,寒痰湿痰常不用; 竹茹瓜蒌天竺黄,川贝前胡与桔梗; 海哈壳与黄药子,昆布海藻和瓦楞; 海浮石和胖大海,青礞石也入方中。 13.3 止咳平喘药

寒热虚实诸咳喘,临床用药各不同; 紫菀百部紫苏子,桑皮杷叶苦杏仁;

白果马铃洋金花,葶苈子前是款冬。 14、安神药

安神定志是类药,心肝二脏关系紧; 惊悸忘眠神不宁,梦多癫狂能对症; 矿石久煎碎在先,毒入散丸勿久用。 14.1 重镇安神药

镇在惊吓心火盛,肝阳上亢心不宁; 平肝潜阳重安神,心悸失眠火扰心; 朱砂龙骨和磁石,琥珀通化可镇静; 牡蛎珍珠及黑铅,过去常用紫石英。 14.2 养心安神药

种仁甘润能滋养,心肾不交夜多梦; 酸枣柏子合欢皮,远志茯神夜交藤。 15、 平肝药

平肝潜阳息风药,均入肝经性不同; 阴虚血亏忌温燥,寒凉不治虚和惊。 肝火亢炎热生风,痰阻血虚易神昏。 15.1 平肝潜阳药

平肝潜阳珍珠母,牡蛎罗布石决明; 赭石蒺藜紫贝齿,兼有清热安心神。 15.2 息风止痉药

息风止痉治血虚,羊角牛黄和钩藤; 天麻全蝎热地龙,僵蚕疮蛇用蜈蚣。 16、 开窍药

开窍之药多芳香,易于挥发入散丸; 樟脑菖蒲苏合香,麝香蟾酥和冰片; 辛香走穿只救急,治表久服会伤元。 17、 补虚药

虚症气血与阴阳,补虚药分四大类; 没有虚弱勿滥用,损伤正元莫后悔。 17.1 补气药

气虚少言易胀泻,少气易汗喘怕动; 补气人参白扁豆,黄芪党参太子参; 白术山药加大枣,饴糖蜂蜜西洋参; 甘草乌鸡绞股蓝,古人也有用黄精。 17.2 补阳药

阳虚畏寒肢易冷,腰膝酸软精神萎; 性淡宫冷常不孕,尿频易泄少精髓; 补阳鹿茸巴戟天,仙茅淫羊海狗肾; 锁阳补骨菟丝子,续断沙菀益智仁; 蛤蚧芦巴紫河车,虫草起石核桃仁; 还有杜仲强筋骨,安胎固经在方中。 17.3 补血药

血虚唇甲浅耳鸣,失眠健忘少淡经;

当归熟地与白芍,阿胶首乌龙眼行。 17.4 补阴药

阴虚潮热涩昏花,膝软便结和干咳; 慎用寒凉痰湿症,脾虚腹胀和溏泄。 17.4.1 肺胃阴虚药

肺胃阴虚用沙参,石斛玉竹天门冬; 百合麦冬与黄精,太虚也用西洋参。 17.4.2 肝肾阴虚药

肝肾阴虚枸杞子,鳖甲龟甲女桢子; 桑椹芝麻墨旱莲,阴虚白发入方子。 18、 收涩药

收涩之药能固本,久咳泻滑带尿频; 自汗盗汗兼虚喘,收涩治标不治本。 18.1 固表止汗

固表止汗属肺经,阴虚内热伤了津; 脾肺气虚表不顾,浮小麦和麻黄根; 五味五倍山茱萸,实症汗出不宜用。 18.2 敛肺涩肠

敛肺涩肠药味酸,肺肾虚痢泻咳止; 罂栗壳和赤石脂,石榴皮与五倍子; 乌梅诃子禹余粮,肉豆蔻与五味子。 18.3 固精涩带缩尿药

固精缩尿又止带,湿热遗尿不宜用; 山萸莲子和芡实,海桑二螵和金樱; 滑遗昏痿覆盆子,温补肝肾脾治本。 19、 涌吐药

涌吐排除痰食毒,作用强烈易伤元; 老弱小儿孕咳痨,禁忌救助要记全; 常山藜芦和胆矾,也用瓜蒂和食盐。 20、 外用药

外用解毒又疗疮,攻毒杀虫能止痒; 拔毒化腐又生肌,痈疽脓出可顺畅; 多数大毒细分别,内服外贴严存放。 20.1 杀虫解毒除湿止痒药

疗毒杀虫蛇咬伤,又能燥湿止痒痒; 白矾蛇床与雄黄,大风子外用硫磺; 大蒜土荆皮蜂房,去毒内服说细详; 轻粉樟脑与水银,亦有蟾蜍来帮忙。 20.2 拔毒化腐生肌药

化腐生肌有大毒,拔毒升药与砒霜; 轻粉铅丹炉甘石,硼砂斑蝥和砒石; 松脂蜘蛛木鳖子,儿茶血竭蓖麻子; 麻油硇砂番木鳖,常用石灰拌鼠子。


相关内容

  • 药学专业知识一口诀表 药学专业知识二记忆口诀(2)
  • 导读:[附--教材散落知识点]①蛔虫病.鞭虫病.蛲虫病--首选:甲苯咪唑.阿苯达唑,半合成青霉素原创记忆口诀,[应试记忆]奶粉浅黄色,首选--氟康唑(记忆--打坐念佛)首选--伏立康唑,(记忆TANG:屈服),A--夜盲症D--佝偻病.骨软化病E--流产K--止血第十单元抗菌药第十一单元抗病毒药(1 ...

  • 药学专业知识一片剂辅料口诀
  • 药学专业知识一片剂辅料口诀 执业西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的片剂辅料记得脑壳都大了,以下整理了片剂辅料的口诀,希望帮助大家: [稀释剂] 口诀:干味精无糖一定胡: 记忆要点:干--甘露醇:味精--微晶纤维素MCC :糖--蔗糖.乳糖:一(和预谐音) --预胶化淀粉:定--淀粉:胡--糊精. [黏合剂] 口 ...

  • 2017执业药师报考条件记忆口诀(赵老师)
  • "执业药师报考条件"属于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大纲要求考点,这个知识点在历年的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对于这个知识点考试大纲要求如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医学教育网的赵俊峰老师是怎么讲解的这个知识点的吧.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 执业药师与药品安全(一)执业药师管理执业药师 ...

  • 执业中药师:中药二单味中药记忆口诀(二)
  • 执业中药师:中药二单味中药记忆口诀(二) 文章来源 医学教育网 医学教育网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单味中药记忆口诀是广大执业中药师考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为帮助广大考生了解相关执业药师考试的相关咨询,医学教育网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整理汇总,由医学教育网论坛网友 xiayiming2013 整理完成,希 ...

  • 中药鉴定学口诀
  • 人参:顶有芦头盘节状,味苦带甘气清香;假货商陆味淡麻,断面还有同心环。 三七:体有瘤凸质坚实,击碎面平皮木离;皮部散生棕色点,味苦有甘尝后知。 天麻: 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春空冬实心有别,松香断面要牢记。 巴戟天:形似鸡肠巴戟天,心细皮厚色紫蓝;伪品肉薄木心粗,虎刺易断勿受骗。 白前:根 ...

  •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速记口诀
  • 中药鉴定速记口诀 1. 含有石细胞的药材有26种 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吴茱萸.他的大老婆为人厚朴,没人巴结(巴戟天)她.新讨的二房(防己.防风),人称辛姨(辛夷),因生了两个儿子,叫栀子和杞子,就备受宠爱,有四个丫环,叫(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照顾她.她每天要吃五味(五味子)东西:1.豆砂包(豆蔻. ...

  •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显微(含有草酸钙针晶.方晶.砂晶.簇晶的药)速记口诀
  • 一.含有草酸钙针晶的药: 真龙把肉商吓苍白,天山种香麦.(这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取谐音,如"真"代表针晶) 大家只要记住这句话,应付有关针晶的考题绝对没问题.分别代表的药物是:龙胆,巴戟,肉桂,商陆,半夏,苍术,白术:天麻(天南星),山药,广藿香,麦冬. 二.含有草酸钙方晶的药有: ...

  • 中药学口诀全文
  • 中药学口诀全文 ',1)"> 中药学口诀全文 冯 剑 岳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6 ) 上篇 中药基础知识 1.中药学发展概况 中医中药历万年,百草针石神农传:先秦二礼1和诸经2,文字记载三千年: 两汉晋唐<本草>3多,举国研教4宋金元,更有明朝李时珍 ...

  • 中药记忆口诀
  • 中药记忆歌诀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寒用生姜,桂枝紫苏和麻黄, 辛夷胡荽与香薷,白芷葱白加荆防, 羌活藁本苍耳子,柽柳细辛效果良.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有升麻,浮萍薄荷桑菊花, 柴葛蔓荆牛蒡子,木贼豆豉蝉衣加.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莫延迟,知母石膏寒水石, 芦根竹叶淡竹叶,青葙栀子决明子 ...

  • 2016中药综合中药的合理应用讲义
  • 2016年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点精讲辅导讲义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的合理利用2016-8-21 第一节 合理用药概述 一.合理使用中药(基本概念):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