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管理干警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摘要:为了解戒毒管理干警面对的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本课题组采用戒毒管理干警工作压力源量表、戒毒管理干警压力反应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对广西南宁市3个戒毒所的185名戒毒管理干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①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源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作负荷、角色冲突、职业升迁、职业特性;②戒毒管理干警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有时”会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③约76%的戒毒管理干警采用了“成熟型”的压力应对方式,约24%的戒毒管理干警采用了“不成熟型”或“混合型”的压力应对方式;④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间存在不同程度和方向的相关关系;⑤不同性别、学历的戒毒管理干警采用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知,戒毒管理干警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采用不同应对方式的戒毒管理干警感知到的压力及压力反应不同。   关键词:戒毒管理干警;压力源;压力反应;应对方式;调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戒毒管理是警察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矫治戒毒人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单调森严的工作环境、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工作对象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对戒毒管理干警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据甘肃禁毒网反映,个别戒毒民警面对长期的工作压力,逐渐形成了抑郁、压抑乃至遇事“怒”气渐长的亚健康现象。导致戒毒管理干警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个人因素。   当个体遇到超出自身能力所及的压力事件时,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就会产生压力反应,并做出应对以缓解压力感,达到身心平衡和适应。压力源、压力反应和应对方式共同构成了个体面对压力时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制。为了解广西戒毒管理干警压力情况,科学有效地指导戒毒管理干警调节压力,提高工作质量和生活幸福体验,建立长效的戒毒管理干警心理教育机制,我们对广西南宁市戒毒管理干警进行了一项关于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的心理测试。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在广西南宁市3个戒毒所随机抽取戒毒管理干警185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人口统计学情况如下:   (1)性别:男性105人,女性80人;   (2)年龄:30-35岁72人,36-40岁64人,41-45岁31人,46-50岁15人,50岁以上3人;   (3)学历:专科的66人,本科的119人;   (4)民族:汉族123人,少数民族62人。   (二)调查工具   编制《戒毒干警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问卷》,问卷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人口统计学资料、戒毒干警工作压力源量表、戒毒干警压力反应量表、应对方式量表。   《戒毒干警工作压力源量表》、《戒毒干警压力反应量表》参考了严亚琼、朱明慧等人编制的《戒毒干警工作压力源量表及压力反应量表》。《戒毒干警工作压力源量表》由工作负荷、职业升迁、职业特性、角色冲突、人际关系5个因子,20个题项组成,每个题项有5个选项,分别为“很不符合1分”、“不符合2分”、“不确定3分”、“比较符合4分”、“很符合5分”。经检验,问卷的Cronbachaα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899、0.888和0.753;《戒毒干警压力反应量表》由生理反应和心理反映2个因子,10个题项组成,每个题项有5个选项,分别为“从不1分”、“偶尔2分”、“有时3分”、“常常4分”、“总是5分”,经检验,问卷的Cronbachaα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873、0.831和0.765,两个量表都具有较好的信度。《戒毒干警压力应对方式量表》的项目参考了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问卷由6个应付因子组成,分别是问题解决、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应付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2、r2=0.62、r3=0.69、r4=0.72、r5=0.67、r6=0.72。   (三)调查过程与统计方法   用《戒毒干警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问卷》对广西南宁市3个戒毒所的戒毒管理干警进行分层抽样测试,测试由所内心理咨询师实施。测试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15.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戒毒管理干警压力源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 戒毒管理干警压力源描述统计   戒毒管理干警的工作压力源总体平均数为3.6092,标准差为0.5876,最大的是工作负荷(M=3.9892,SD=0.6984),其次是角色冲突(M=3.9153,SD=0.9578),然后依次是职业升迁(M=3.6081,SD=0.7607)、职业特性(M=3.3541,SD=0.6717)、人际关系(M=2.9676,SD=0.8269)。也就是说除人际关系外,戒毒管理干警在工作负荷、角色冲突、职业升迁、职业特性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压力。   (二)戒毒管理干警压力反应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反应总体平均数为2.6714,标准差为0.7807,生理反应(M=2.7362,SD=0.8095)大于心理反应(M=2.6065,SD=0.8529)。   表2 戒毒管理干警压力反应描述统计   (三)戒毒管理干警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3 戒毒管理干警压力应对方式频次分析   面对各种工作压力,大部分的戒毒管理干警的应对方式是属于成熟型的(76.2%),少部分是不成熟型的(17.8%),极个别属于混合型的(5.9%)。   (四)戒毒管理干警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经皮尔森相关检验,压力源的各因子间显著正相关(p   经对应对方式与压力源、压力反应的相关分析发现,成熟型应对方式与工作负荷、职业升迁、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均呈现显著负相关(p  (五)差异分析   采用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的戒毒管理干警在压力源、压力反应、应对方式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反映,不同性别和学历的戒毒管理干警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余的量表反映差异不明显。   1.不同性别的应对方式差异   男性比女性更多地采用混合型应对方式。采用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不同性别的应对方式,Pearson卡方值为8.017,自由度为2,显著性概率值P=0.018  2.不同学历的应对方式差异   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的本科学历干警多于专科学历干警,采用混合型应对方式的专科学历干警多于本科学历干警。采用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不同学历的应对方式差异比较,Pearson卡方值为7.755,自由度为2,显著性概率值P=0.021  四、讨 论   (一)戒毒管理干警的最大压力源是工作负荷。调查结果接近“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主要表现为工作环境封闭森严,枯燥压抑,工作内容单调繁重,缺乏适当的休闲时间,身体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同时,角色冲突与职业升迁的压力也有较高分数,主要表现为无法照顾家庭成员的健康和需要以及子女的教育,工作职务上升空间和条件有限,领导分配的工作指标不易完成。职业特性和人际关系的分数相对较低,这两个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戒毒管理干警与戒毒人员之间的关系,这说明戒毒管理干警与工作对象是能够和谐沟通的,并不存在明显的矛盾和冲突。   (二)戒毒管理干警面对工作压力的生理反应比心理反应更强烈。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失眠、疲倦、胃痛等,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无精打采、情绪低落、烦躁、无价值感。   (三)大多数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应对方式成熟稳重,能够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对方式,少部分戒毒管理干警的应对方式不够成熟,表现为“退避”、“自责”、“幻想”、“合理化”等。   (四)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压力源及对压力的认知(心理和生理)息息相关。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的戒毒管理干警面对工作负荷、职业升迁、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能够激发更加积极的潜力,不产生负面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采用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应对方式的戒毒管理干警面对越大的压力源,就会产生越大的压力反应,进而更强化了不适宜的应对方式。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其对压力的认知有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五)学历较高的戒毒管理干警比较能合理应对压力。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的本科学历干警显著多于专科学历干警,采用混合型应对方式的专科学历干警显著多于本科学历干警。说明学历水平对应对方式有正向的影响。   五、对广西戒毒管理干警工作压力管理的启示   (一)增加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丰富性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戒毒管理干警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中做着高重复、高压力的工作,容易产生工作倦怠。应该在合理降低工作量的同时适当改变工作分配方式,增加工作内容和环节的丰富性,使戒毒管理干警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也能常有新体验、新感觉,保持心理和生理适应的灵活性。   (二)加强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管理培训   在鼓励戒毒管理干警继续深造学习的同时应注重营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组织压力管理的学习培训活动,改变戒毒管理干警对工作的认知模式,使他们正确认识到自身及工作的价值,建立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感。   (三)完善戒毒管理干警职业准入机制   在把好“道德关”、“技能关”的同时应做好心理素质的考查,由于职业特殊性,戒毒管理干警面对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都是比较复杂沉重的,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个性和品质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   参考文献:   [1]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4):164-168.   [2] 严亚琼,朱明慧,姚英长,董三民,王增珍.戒毒干警   工作压力源量表及压力反应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   度检验[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2):67-71.   [3] 严亚琼,何倩,齐俊锋,冯燕,王增珍.戒毒干警工作   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中华疾病控   制杂志,2008,12(5):454-459.   [4] 李永清.狱警心理健康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   (1):92-95.   [5] 张清娥,王启元,官�玲.戒毒干警心理状况分析与对   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   49-51.

  摘要:为了解戒毒管理干警面对的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本课题组采用戒毒管理干警工作压力源量表、戒毒管理干警压力反应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对广西南宁市3个戒毒所的185名戒毒管理干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①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源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作负荷、角色冲突、职业升迁、职业特性;②戒毒管理干警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有时”会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③约76%的戒毒管理干警采用了“成熟型”的压力应对方式,约24%的戒毒管理干警采用了“不成熟型”或“混合型”的压力应对方式;④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间存在不同程度和方向的相关关系;⑤不同性别、学历的戒毒管理干警采用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知,戒毒管理干警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采用不同应对方式的戒毒管理干警感知到的压力及压力反应不同。   关键词:戒毒管理干警;压力源;压力反应;应对方式;调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戒毒管理是警察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矫治戒毒人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单调森严的工作环境、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工作对象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对戒毒管理干警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据甘肃禁毒网反映,个别戒毒民警面对长期的工作压力,逐渐形成了抑郁、压抑乃至遇事“怒”气渐长的亚健康现象。导致戒毒管理干警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个人因素。   当个体遇到超出自身能力所及的压力事件时,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就会产生压力反应,并做出应对以缓解压力感,达到身心平衡和适应。压力源、压力反应和应对方式共同构成了个体面对压力时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制。为了解广西戒毒管理干警压力情况,科学有效地指导戒毒管理干警调节压力,提高工作质量和生活幸福体验,建立长效的戒毒管理干警心理教育机制,我们对广西南宁市戒毒管理干警进行了一项关于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的心理测试。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在广西南宁市3个戒毒所随机抽取戒毒管理干警185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人口统计学情况如下:   (1)性别:男性105人,女性80人;   (2)年龄:30-35岁72人,36-40岁64人,41-45岁31人,46-50岁15人,50岁以上3人;   (3)学历:专科的66人,本科的119人;   (4)民族:汉族123人,少数民族62人。   (二)调查工具   编制《戒毒干警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问卷》,问卷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人口统计学资料、戒毒干警工作压力源量表、戒毒干警压力反应量表、应对方式量表。   《戒毒干警工作压力源量表》、《戒毒干警压力反应量表》参考了严亚琼、朱明慧等人编制的《戒毒干警工作压力源量表及压力反应量表》。《戒毒干警工作压力源量表》由工作负荷、职业升迁、职业特性、角色冲突、人际关系5个因子,20个题项组成,每个题项有5个选项,分别为“很不符合1分”、“不符合2分”、“不确定3分”、“比较符合4分”、“很符合5分”。经检验,问卷的Cronbachaα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899、0.888和0.753;《戒毒干警压力反应量表》由生理反应和心理反映2个因子,10个题项组成,每个题项有5个选项,分别为“从不1分”、“偶尔2分”、“有时3分”、“常常4分”、“总是5分”,经检验,问卷的Cronbachaα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873、0.831和0.765,两个量表都具有较好的信度。《戒毒干警压力应对方式量表》的项目参考了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问卷由6个应付因子组成,分别是问题解决、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应付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2、r2=0.62、r3=0.69、r4=0.72、r5=0.67、r6=0.72。   (三)调查过程与统计方法   用《戒毒干警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问卷》对广西南宁市3个戒毒所的戒毒管理干警进行分层抽样测试,测试由所内心理咨询师实施。测试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15.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戒毒管理干警压力源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 戒毒管理干警压力源描述统计   戒毒管理干警的工作压力源总体平均数为3.6092,标准差为0.5876,最大的是工作负荷(M=3.9892,SD=0.6984),其次是角色冲突(M=3.9153,SD=0.9578),然后依次是职业升迁(M=3.6081,SD=0.7607)、职业特性(M=3.3541,SD=0.6717)、人际关系(M=2.9676,SD=0.8269)。也就是说除人际关系外,戒毒管理干警在工作负荷、角色冲突、职业升迁、职业特性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压力。   (二)戒毒管理干警压力反应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反应总体平均数为2.6714,标准差为0.7807,生理反应(M=2.7362,SD=0.8095)大于心理反应(M=2.6065,SD=0.8529)。   表2 戒毒管理干警压力反应描述统计   (三)戒毒管理干警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3 戒毒管理干警压力应对方式频次分析   面对各种工作压力,大部分的戒毒管理干警的应对方式是属于成熟型的(76.2%),少部分是不成熟型的(17.8%),极个别属于混合型的(5.9%)。   (四)戒毒管理干警压力源、压力反应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经皮尔森相关检验,压力源的各因子间显著正相关(p   经对应对方式与压力源、压力反应的相关分析发现,成熟型应对方式与工作负荷、职业升迁、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均呈现显著负相关(p  (五)差异分析   采用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的戒毒管理干警在压力源、压力反应、应对方式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反映,不同性别和学历的戒毒管理干警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余的量表反映差异不明显。   1.不同性别的应对方式差异   男性比女性更多地采用混合型应对方式。采用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不同性别的应对方式,Pearson卡方值为8.017,自由度为2,显著性概率值P=0.018  2.不同学历的应对方式差异   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的本科学历干警多于专科学历干警,采用混合型应对方式的专科学历干警多于本科学历干警。采用百分比同质性卡方检验不同学历的应对方式差异比较,Pearson卡方值为7.755,自由度为2,显著性概率值P=0.021  四、讨 论   (一)戒毒管理干警的最大压力源是工作负荷。调查结果接近“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主要表现为工作环境封闭森严,枯燥压抑,工作内容单调繁重,缺乏适当的休闲时间,身体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同时,角色冲突与职业升迁的压力也有较高分数,主要表现为无法照顾家庭成员的健康和需要以及子女的教育,工作职务上升空间和条件有限,领导分配的工作指标不易完成。职业特性和人际关系的分数相对较低,这两个指标主要反映的是戒毒管理干警与戒毒人员之间的关系,这说明戒毒管理干警与工作对象是能够和谐沟通的,并不存在明显的矛盾和冲突。   (二)戒毒管理干警面对工作压力的生理反应比心理反应更强烈。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失眠、疲倦、胃痛等,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无精打采、情绪低落、烦躁、无价值感。   (三)大多数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应对方式成熟稳重,能够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对方式,少部分戒毒管理干警的应对方式不够成熟,表现为“退避”、“自责”、“幻想”、“合理化”等。   (四)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压力源及对压力的认知(心理和生理)息息相关。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的戒毒管理干警面对工作负荷、职业升迁、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能够激发更加积极的潜力,不产生负面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采用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应对方式的戒毒管理干警面对越大的压力源,就会产生越大的压力反应,进而更强化了不适宜的应对方式。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其对压力的认知有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五)学历较高的戒毒管理干警比较能合理应对压力。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的本科学历干警显著多于专科学历干警,采用混合型应对方式的专科学历干警显著多于本科学历干警。说明学历水平对应对方式有正向的影响。   五、对广西戒毒管理干警工作压力管理的启示   (一)增加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丰富性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戒毒管理干警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中做着高重复、高压力的工作,容易产生工作倦怠。应该在合理降低工作量的同时适当改变工作分配方式,增加工作内容和环节的丰富性,使戒毒管理干警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也能常有新体验、新感觉,保持心理和生理适应的灵活性。   (二)加强戒毒管理干警的压力管理培训   在鼓励戒毒管理干警继续深造学习的同时应注重营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组织压力管理的学习培训活动,改变戒毒管理干警对工作的认知模式,使他们正确认识到自身及工作的价值,建立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感。   (三)完善戒毒管理干警职业准入机制   在把好“道德关”、“技能关”的同时应做好心理素质的考查,由于职业特殊性,戒毒管理干警面对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都是比较复杂沉重的,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个性和品质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   参考文献:   [1]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4):164-168.   [2] 严亚琼,朱明慧,姚英长,董三民,王增珍.戒毒干警   工作压力源量表及压力反应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   度检验[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2):67-71.   [3] 严亚琼,何倩,齐俊锋,冯燕,王增珍.戒毒干警工作   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中华疾病控   制杂志,2008,12(5):454-459.   [4] 李永清.狱警心理健康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   (1):92-95.   [5] 张清娥,王启元,官�玲.戒毒干警心理状况分析与对   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   49-51.


相关内容

  • 关于大学生压力管理策略的探讨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学习节奏的加快,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如不能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后果将不堪设想.当代大学生如果想对于自身压力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全面地认知压力:学会直面压力源,学习应对策略:有效地放松策略,使自身能够维持在生理平衡的状态:改变认知, ...

  • 大学生压力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讨
  • 2011年6月 第25卷第3期 Journal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ofXinxiang Jun.2011 V01.25No.3 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管理学研究 大学生压力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讨 高小永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 ...

  • 压力与压力源概念辨析
  • 压力与压力源概念辨析* 王道阳,姚本先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芜湖 241000) 摘要:从Cannon首先引用了"压力"这一概念至今,已近100年的发展,但人们对压力的认识还是充满争议.压力源的概念是在对压力概念认识深入过程中提出的,后来人们又提出了应对等中介变量 ...

  • 第四章 护理学的相关理论
  • 第四章 护理学的相关理论 [学习目标] 掌握: 1. 系统.需要.压力源.适应的概念. 2. 系统的特性及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3.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4. 需要层次论对护理的意义. 熟悉: 1.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 2. 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 ...

  • 工作压力管理
  • 2.3 工作压力管理 12.3工作压力管理 根据压力的概念,可将工作压力管理的含义分成三部分理解:一是针对造成 问题的外部压力源本身去处理,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环境因素;二是处理工作 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疏导;三是改变个 体自身的弱点,即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 ...

  • 工作压力理论模型述评
  • ■2007年第11期■现代管理科学■博士论坛 工作压力理论模型述评 ●蒋宁 摘要: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员工承受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压力管理问题已是我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有效的工作压力管理能预防或减轻过重的工作压力对员工造成的生理.心理的伤害,维护和保持企业的 ...

  • 对员工压力管理中积极压力源的分析
  • 2008年9月 华东经济管理 E嬲tChina (第22卷第9期) E∞n咖ic sep.,2008(V01.22,No.9) Ma曲gement ●企业调查 对员工压力管理中积极压力源的分析 闵 锐8,李 磊6 (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b.心理学系,天津300134) [摘要]压力管理是人 ...

  • "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源和压力研究
  • 摘要该研究旨在探索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源和压力状况,用"大学生非典压力状况调查表"和"大学生非典压力源调查表"测查了723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非典压力源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非典疾病压力源.非典信息压力源和应对非典措施压力源.(2)非典流 ...

  • 青少年压力及其应对
  • 青少年压力及其应对刘丽山西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提纲什么是压力青少年压力源压力下的身体反应压力下的心理反应压力应对引言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与和国际社会的接轨,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和日常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自由选择机会的增多.生存竞争的日趋激烈使我们的生活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