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支架铸造工艺 设计手段与实战

重型载货汽车支架安装在车前桥两端,对整车起支撑作用,是重型载货汽车底盘件的重要部件,在工作中受振动及冲击,承受较大的载荷,要求铸件在重要部位不得有缩松、缩、孔缺陷。通过铸造模拟技术,对设计出来的铸造工艺进行模拟,为改进浇注系统、排气系统等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工艺设计水平,尽量减少铸造缺陷的产生。

1.支架的结构特点

支架铸件三维实体如图1所示,铸件为中心对称,大平面(a处)与中间圆环孔由筋板(c处)连接,加强筋(b)起辅助支撑作用,两φ60mm圆棒(d处)由相交的筋板与中间圆环孔连接,中间圆环孔下端小孔位置为筋板围城的空腔,起减重作用。铸件结构简单,但局部壁厚较厚,最厚处(e处)为72mm,最大外形尺寸770mm×435mm×300mm,铸件重117kg,材质为ZG310-570。

图1 支架三维实体

2.支架原始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1)由于铸钢熔点高,流动性差,收缩大,易氧化,而且夹杂物对铸件力学性能影响严重,多采用底注浇包,浇注的铸钢件宜采用开放式浇注系统 。

(2)由于中注式浇注系统具有充型平稳,抗气孔、夹渣能力强,抗缩松、缩孔、渗漏能力强的特点,根据我公司生产装备状况,采用中注式浇注系统,一箱两件,钢液由侧冒口直接进入铸型。

(3)为保证对铸件的充分补缩,采用三个侧冒口及一个顶冒口对不同热节部位进行补缩。

(4)采用酚醛树脂砂制芯,由于树脂砂发气量较大,因此将形成中间圆环孔位置的砂芯中间进行掏空,上芯头顶端放置一出气孔,顶冒口上端扎透,以及时排出铸型中的气体。

(5)根据经验,为防止在最大热节位置(e处)出现缩松、缩孔缺陷,在该位置放置4块外冷铁激冷。

3.支架的充型及凝固过程模拟

我们采用Catia三维设计软件对原铸造工艺方案实体建模,然后转化为STL格式文件导入到铸造工艺设计及工艺模拟软件CAStsoft中,利用处理模块对工艺方案进行凝固过程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预测缺陷存在的大小及位置。

图2 冷却时间t=180.68s 凝固进程为52.44%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铸件凝固进程为52.44%时,铸件内部出现5个独立液相区:三个侧冒口位置出现最大一处、4个外冷铁位置两处、顶冒口一处及远离顶冒口φ60mm圆棒中间热节较大处。

三个侧冒口附近的独立液相区体积较大,连成一片,未断开,说明此时单个冒口的有效补缩距离大于两个冒口之间的距离。从凝固结果看,大平面位置的缩松、缩孔都出现在冒口内,铸件内部无缩松、缩孔现象发生。

外冷铁附近的两个独立液相区,并未与中间侧冒口形成的独立液相区完全分开,说明此时中间冒口对该位置仍有一定的补缩作用。随着钢液的进一步凝固,当凝固进程为66%左右时,外冷铁附近才真正存在独立液相区,不过独立液相区体积较小,说明外冷铁对该位置激冷效果明显。

顶冒口位置的独立液相区,缩松、缩孔出现在冒口内,铸件内部无缩松、缩孔现象发生。

观看整个凝固过程可以发现,当凝固进程为25%左右时,上下两个φ60mm圆棒中间的筋板已经部分凝固,顶冒口向远离顶冒口的φ60mm圆棒补缩的通道中断,无法对其进行补缩。远离顶冒口的φ60mm圆棒处的独立液相区体积较大,既无冒口补缩又无冷铁激冷,最终将形成缩松、缩孔缺陷。

4.支架的工艺方案改进及模拟

通过对原始工艺方案的凝固过程模拟分析,可以看出三个侧冒口、外冷铁及顶冒口部位铸件无缩松、缩孔缺陷,但在远离顶冒口的φ60mm圆棒处中间部位将出现大的缩孔缺陷,为消除铸件的缩孔缺陷,可以尝试在φ60mm圆棒中心及独立液相区最终消失位置放置两块内冷铁;同时三个侧冒口距离较近,无法充分发挥单个冒口有效补缩距离的补缩作用,又中间冒口对外冷铁处的独立液相区有一定的补缩作用,可以尝试去除两端对称的侧冒口,只保留中间侧冒口,必要时适当增加中间侧冒口尺寸,增加冒口的有效补缩距离。

对工艺方案进行改进,在远离顶冒口的φ60mm圆棒处增加两个内冷铁,去除对称的两侧冒口。更改后的工艺方案凝固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冷却时间t=154.94s 凝固进程为45.06%

从图3可以看出,在凝固进程为45.06%时,中间侧冒口在其有效补缩距离内对大平面一直起补缩作用,同时对外冷铁位置附近的独立液相区也有一定的补缩作用。从凝固结果看,大平面位置的缩松、缩孔都出现在冒口内,铸件内部无缩松、缩孔现象发生。在两个内冷铁的共同激冷作用下,凝固进程还未到50%时,附近的钢液已经完全凝固。

结语

通过实际工艺验证,在凝固模拟中出现的5个独立液相区部位,均未发现缩松、缩孔缺陷。铸造工艺凝固过程模拟对新产品设计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原始铸造工艺方案的凝固过程模拟,找出缺陷的大小及位置,进而制订相应的工艺措施,提高了铸造工艺设计的一次成功率,缩短了工艺开发时间,提高了生产率。

来源:《金属加工(热加工)》转载请注明出处

重型载货汽车支架安装在车前桥两端,对整车起支撑作用,是重型载货汽车底盘件的重要部件,在工作中受振动及冲击,承受较大的载荷,要求铸件在重要部位不得有缩松、缩、孔缺陷。通过铸造模拟技术,对设计出来的铸造工艺进行模拟,为改进浇注系统、排气系统等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工艺设计水平,尽量减少铸造缺陷的产生。

1.支架的结构特点

支架铸件三维实体如图1所示,铸件为中心对称,大平面(a处)与中间圆环孔由筋板(c处)连接,加强筋(b)起辅助支撑作用,两φ60mm圆棒(d处)由相交的筋板与中间圆环孔连接,中间圆环孔下端小孔位置为筋板围城的空腔,起减重作用。铸件结构简单,但局部壁厚较厚,最厚处(e处)为72mm,最大外形尺寸770mm×435mm×300mm,铸件重117kg,材质为ZG310-570。

图1 支架三维实体

2.支架原始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1)由于铸钢熔点高,流动性差,收缩大,易氧化,而且夹杂物对铸件力学性能影响严重,多采用底注浇包,浇注的铸钢件宜采用开放式浇注系统 。

(2)由于中注式浇注系统具有充型平稳,抗气孔、夹渣能力强,抗缩松、缩孔、渗漏能力强的特点,根据我公司生产装备状况,采用中注式浇注系统,一箱两件,钢液由侧冒口直接进入铸型。

(3)为保证对铸件的充分补缩,采用三个侧冒口及一个顶冒口对不同热节部位进行补缩。

(4)采用酚醛树脂砂制芯,由于树脂砂发气量较大,因此将形成中间圆环孔位置的砂芯中间进行掏空,上芯头顶端放置一出气孔,顶冒口上端扎透,以及时排出铸型中的气体。

(5)根据经验,为防止在最大热节位置(e处)出现缩松、缩孔缺陷,在该位置放置4块外冷铁激冷。

3.支架的充型及凝固过程模拟

我们采用Catia三维设计软件对原铸造工艺方案实体建模,然后转化为STL格式文件导入到铸造工艺设计及工艺模拟软件CAStsoft中,利用处理模块对工艺方案进行凝固过程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预测缺陷存在的大小及位置。

图2 冷却时间t=180.68s 凝固进程为52.44%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铸件凝固进程为52.44%时,铸件内部出现5个独立液相区:三个侧冒口位置出现最大一处、4个外冷铁位置两处、顶冒口一处及远离顶冒口φ60mm圆棒中间热节较大处。

三个侧冒口附近的独立液相区体积较大,连成一片,未断开,说明此时单个冒口的有效补缩距离大于两个冒口之间的距离。从凝固结果看,大平面位置的缩松、缩孔都出现在冒口内,铸件内部无缩松、缩孔现象发生。

外冷铁附近的两个独立液相区,并未与中间侧冒口形成的独立液相区完全分开,说明此时中间冒口对该位置仍有一定的补缩作用。随着钢液的进一步凝固,当凝固进程为66%左右时,外冷铁附近才真正存在独立液相区,不过独立液相区体积较小,说明外冷铁对该位置激冷效果明显。

顶冒口位置的独立液相区,缩松、缩孔出现在冒口内,铸件内部无缩松、缩孔现象发生。

观看整个凝固过程可以发现,当凝固进程为25%左右时,上下两个φ60mm圆棒中间的筋板已经部分凝固,顶冒口向远离顶冒口的φ60mm圆棒补缩的通道中断,无法对其进行补缩。远离顶冒口的φ60mm圆棒处的独立液相区体积较大,既无冒口补缩又无冷铁激冷,最终将形成缩松、缩孔缺陷。

4.支架的工艺方案改进及模拟

通过对原始工艺方案的凝固过程模拟分析,可以看出三个侧冒口、外冷铁及顶冒口部位铸件无缩松、缩孔缺陷,但在远离顶冒口的φ60mm圆棒处中间部位将出现大的缩孔缺陷,为消除铸件的缩孔缺陷,可以尝试在φ60mm圆棒中心及独立液相区最终消失位置放置两块内冷铁;同时三个侧冒口距离较近,无法充分发挥单个冒口有效补缩距离的补缩作用,又中间冒口对外冷铁处的独立液相区有一定的补缩作用,可以尝试去除两端对称的侧冒口,只保留中间侧冒口,必要时适当增加中间侧冒口尺寸,增加冒口的有效补缩距离。

对工艺方案进行改进,在远离顶冒口的φ60mm圆棒处增加两个内冷铁,去除对称的两侧冒口。更改后的工艺方案凝固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冷却时间t=154.94s 凝固进程为45.06%

从图3可以看出,在凝固进程为45.06%时,中间侧冒口在其有效补缩距离内对大平面一直起补缩作用,同时对外冷铁位置附近的独立液相区也有一定的补缩作用。从凝固结果看,大平面位置的缩松、缩孔都出现在冒口内,铸件内部无缩松、缩孔现象发生。在两个内冷铁的共同激冷作用下,凝固进程还未到50%时,附近的钢液已经完全凝固。

结语

通过实际工艺验证,在凝固模拟中出现的5个独立液相区部位,均未发现缩松、缩孔缺陷。铸造工艺凝固过程模拟对新产品设计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原始铸造工艺方案的凝固过程模拟,找出缺陷的大小及位置,进而制订相应的工艺措施,提高了铸造工艺设计的一次成功率,缩短了工艺开发时间,提高了生产率。

来源:《金属加工(热加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内容

  • 叉架类零件镗模测绘和工艺编程说明书
  •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叉架零件镗模测绘和工艺编制 学生姓名 杨秀山 学 号 0901093238 所在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 级 机制0932 指导教师 贾建华 起讫时间: 2012 年3 月 12 日- 2012 年 5 月6 日 叉架零件镗模测绘和工艺编制 摘 要 ...

  • 支架课程设计
  • 太原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设计题目: 零件3 学 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 业: 机电专业 学生姓名: 李 凯 指导教师: 贾 育 秦 日 期: 2013-01-09至 2013-01-17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机械电子工程 学院 机 电 专业 2009 ...

  •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年度总结
  • 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15年度工作总结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情况 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9年成立,2013年被评为市级技术中心,2015年被评为省级技术中心.中煤华昱公司技术中心以产品研发为中心,倡导技术创新,在技术研发,技术攻关. ...

  • 飞锤支架设计说明书
  •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飞锤支架加工工艺规划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指导老师 前 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进行生产实习之后的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 ...

  •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 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院 专 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班 级:机械一班 姓 名: 张言康 学 号:1506170003 时 间:2016年11月27日 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2015 级 学号1506170003姓名张言康指导教师闫盼盼 题目:支 ...

  • 工程材料与成形工艺(机械)期末复习总结
  •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概念定义原理规律小结 一. 材料部分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强度.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显现出的塑性变形能力称为材料的塑性. 拉伸过程中,载荷不增加而应变仍在增大的现象称为屈服.拉伸曲线上与此相对应的点应力σS ,称为材料的屈服点. 拉伸曲线上D 点的应力σ ...

  • 定制式义齿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 定制式义齿产品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定制式义齿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做出系统地评价.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核心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 ...

  • 支架零件图设计
  • 1. 设计的目的 设计是培养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应职应岗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它要求学生能全面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机械加工工艺 规程和工艺装备的设计.其基本目的是: (1) 培养工程意识. (2) 训练基本技能. (3) 培养质量意识. (4) 培养规范意识. 2设计的基本任 ...

  • 感应熔化用耐火材料
  • 材料・工艺--感应熔化用耐火材料技术的革新 4/2002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感应熔化用耐火材料技术的革新 联合例天津黼嚣:嚣毫诚葛鹏剐s 联合矿产f天津)有限公司罗文中高学东楼诚葛鹏 "llo 生负面影响. e u 众所周知,中国近年来已发展成为铸造大国.随着铸造业各项操作水平的提高及勤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