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几点看法

关于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几点看法

——— 假期学习心得体会

华山小学 张黎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容乐观。该如何正确而积极地看待如今青少年道德水平欠佳的现象呢?通过假期的学习,我有了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几点看法。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伴随着社会发展脉搏的跳动,中国教育无容置疑地得到飞跃性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教育资金的加大投入,先进教育设备的完善、更新,教育改革的百花齐放,无不让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沐浴在教育事业的春风中。但是,与教育事业发展看似很不适应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容乐观。如小学生作弊行为层出不穷,偷窃现象更是屡禁不止,更令人吃惊的是有偷窃行为的不仅仅是平时行为不端的那类后进生,我们多次发现偷窃者本身是宿长、组长、甚至是班长,我们一直教导的大公无私,团结互助,雷锋精神在许多学生心中成为过时产物,如今的许多青少年讲究的是实际,把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看成是时尚的"酷",而正义、勇敢在他们的脑子中已被利己所淡化。我们老师们不禁惊叫"现在的学生怎么啦?"也有慨叹:"哎!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那么该如何科学正确地看待今天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欠佳的现象呢?回答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我们承认"一代不如一代"的话,难免有些悲观色彩。我们都清楚知道,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促使中国经济向更高层面发展,但同时产生负面的社会风气。有不少学者都承认,与50-60年代淳朴风气相比,今天社会道德水平明显下降,呈现一个大滑坡的现象。在《道德中国》一书中作者提到"在物质繁荣、经济发达的背后,潜伏着国民道德、伦理上的危机,而这种精神上、灵魂上的危机更深刻也是更大的隐忧",如今社会上假冒伪劣商品随处可见,政治、经济腐败蔓延的势头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揭制;本世纪已绝迹的黄、赌、毒正疯猛回潮;而我们的社会道德危机已经侵入到本来比西方国家稳固的婚姻家庭之中。面对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我们的学生能够不受影响吗?正如王本陆教授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全社会的道德滑坡必然影响着教育系统的道德世界,给教育道德以巨大的冲击。教育要想抗拒社会性的道德滑坡的冲击,希望微乎其微。”

如此说来,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岂不是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为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而高谈道德,最好的道德教育离开了社会那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其实,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去看待今天社会道德危机的问题,我们并不难得出一个观点:事物不会一成不变的,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而社会道德水平和评价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现代社会道德虽然有丑陋的一面,但绝不能否定它有进步的一面,比如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以人为本的个性、人格得到更大的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等等。借用宋惠昌教授的话说:"今天社会上腐败风气都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它正是我们这个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变革中的一种特殊反映,从本质上看,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不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过渡现象。”他引用恩格斯的论述道:"奴隶制取代古代氏族社会,人类从此便由淳朴道德高峰上堕落下来了;不过,

却开始走向人类的文明时代。"从而他又指出:"道德文化的进步总是在一条曲折的道路上向前发展,而这种发展和进步又常常是要付出一定的历史代价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必也不应该因为有今天的"过渡现象"而沮丧,社会道德文化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只是,我们不禁会问:这些"过渡现象"要维持多久?我们还要付出多少"代价"呢?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是:我们既不能悲观地对不良社会风气、青少年道德教育抱绝望态度,也不能太乐观地被动地等待良好社会风气的来临,我们应该清楚知道,要有道德教育、社会风气的美好未来,其中不可缺少的一条便是道德教育的变革发展,我们应该在"代价"中吸取教训,于"冲击"中探索发展。

实际上,物质生活再富足,也不一定能够满足一些人的贪欲,虽然法制的不断完善的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一些不良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法制的主要作用是在于制约和惩罚,对于人们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并不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道德教育的发展才是有望提高人类道德水平的关键。并且我们应该注意到,经济、法制的进步并不能与道德水平的高低划上等号,美国的经济、法制可以说是较先进了,但据美国加州的约夫森道德中心在1998年对美国青少年道德行为的调查报告中显示:美国青少年道德水平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他们向全美国中小学生发出问卷,调查他们在一年里说谎、偷窃和作弊的行为,以及了解他们的看法,结果显示,有百分之十七的学生承认偷过一次东西,有一半的人承认偷过2次以上,这比该中心两年前的调查结果增加了五分之一。而且有将近七成的学生承认作过弊,有九成多的学生曾向父母说谎,更有百分之四十三的学生承认在答卷中说谎。可以说,现在全球都存在青少年道德水平下降的现象。 我国青少年道德水平的下降有来自我国现实情况的小气候,也有来自全球性大气候的影响。因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加要正确处理其中的关系,在道德教育领域中勇于改革,探索良好的教育办法。总结几年来的德育工作,在参考其他同行的实践、理论的基础上,我有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我们教育部门要深刻地对学校道德教育体制进行科学性改革,要切切实实地找出造成我们道德教育"华而不实"的真正原因。

虽然我们把社会道德风气之所以败坏的责任往往归咎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从而找出学生道德水平下降与社会道德风气之滑坡的关系,但是更进一步地想一想,今天社会道德风气、学生道德水平的大滑坡,不也正说明了我们道德教育工作的不健全吗?试想,那么多曾经受过中等甚至高等教育的贪污分子,为什么就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呢?当然,我们说教育不是万能的,被教育者也是千差万别的。但这么严重的社会道德滑坡,是否也反映出我们以往所进行的传统道德教育的确尚有不足,也要为之负起一定的责任呢?而道德教育系统的改革,绝不是单凭一部分学校的探索改革就可以进行的,国家教育部门必须对德育工作进行整体的规划,制定科学而系统的结合当前教育实际的道德教育方案,深入地开展道德教育方面的讨论和研究。

二、在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德育工作更应该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

道德教育应该避免老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老师讲大道理滔滔不绝,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现象。左其沛老师说过"品德心理形成的基本过程,即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是单纯的行为训练,而是一种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实践活动。"我们不应害怕学生出现问题,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许多学生问题往往就揭示出学生思想症结所在,此时引发我们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思考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明辨是非,弃恶扬善的目的,而教师在这过程中起点拨者的作用就足够了。教师更应善于安排道德教育场景,以及多安排实践活动,“所谓实践出真知”,想尽办法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应坐着与学生谈心,不应站着作演讲。

三、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有成效,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班风的建设十分重要。 正如教育家哈桑和梅在对诚实这一问题的探讨中总结说:"即使诚实的行为并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或被人察觉,但也主要是取决于团体赞成和榜样直接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偏心"给“后进生”给予过多的照顾,同时对一些"优等生"颇为放心,而实际上,有些看似优秀的学生,他们的道德水平不一定比看似行为散漫的后进生高。因此,德育教师更应该注意做到既要面向集体,又要因材施教,于集体生活中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更为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实许多学生都十分重视这一点。然而在许多中学甚至大学,对学生的道德评价方法,通常借以量化形式来实施。量化手段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它的确起到较好的规范、制约学生不良行为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水平评价的时候,过多地以加分扣分方法来判断学生的道德水平,容易把对学生良好道德培养的工作演变成学生只在乎加分扣分多少的数字法规,甚至许多学生为得到高分?quot;努力捞分",从而渐渐形成了虚伪、功利等不良的道德意识。当然,归根到底,我们作为评价者,就必须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公正的心,当评价者不被被评价者信任,那么你作出的评价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五、学校要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

正如在《道德教育的反思与探讨》一文中的调查总结所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基本上是遵循西方教育理念,只重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目的是将来找一个好工作。教育价值的定位,应定在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上,定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也就是必须切实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我认为在小学应加上专门的德育课程,而且尽可能地安排专门的德育教师而不要让班主任兼当,更不要把它上成普通的班会课,并且道德教育不要被政治思想教育所代替。每个人道德观的形成都是有一定的发展阶段的,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学生又呈现不同的道德水平,这又需要我们教育者准确把握,在教育方式上我们要注意实践性、多样性、实效性,但无论如何,有一句话是最本质的:盲目灌输是无效的,爱是道德教育永恒的主题。

关于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几点看法

——— 假期学习心得体会

华山小学 张黎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容乐观。该如何正确而积极地看待如今青少年道德水平欠佳的现象呢?通过假期的学习,我有了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几点看法。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伴随着社会发展脉搏的跳动,中国教育无容置疑地得到飞跃性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教育资金的加大投入,先进教育设备的完善、更新,教育改革的百花齐放,无不让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沐浴在教育事业的春风中。但是,与教育事业发展看似很不适应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容乐观。如小学生作弊行为层出不穷,偷窃现象更是屡禁不止,更令人吃惊的是有偷窃行为的不仅仅是平时行为不端的那类后进生,我们多次发现偷窃者本身是宿长、组长、甚至是班长,我们一直教导的大公无私,团结互助,雷锋精神在许多学生心中成为过时产物,如今的许多青少年讲究的是实际,把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看成是时尚的"酷",而正义、勇敢在他们的脑子中已被利己所淡化。我们老师们不禁惊叫"现在的学生怎么啦?"也有慨叹:"哎!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那么该如何科学正确地看待今天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欠佳的现象呢?回答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我们承认"一代不如一代"的话,难免有些悲观色彩。我们都清楚知道,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促使中国经济向更高层面发展,但同时产生负面的社会风气。有不少学者都承认,与50-60年代淳朴风气相比,今天社会道德水平明显下降,呈现一个大滑坡的现象。在《道德中国》一书中作者提到"在物质繁荣、经济发达的背后,潜伏着国民道德、伦理上的危机,而这种精神上、灵魂上的危机更深刻也是更大的隐忧",如今社会上假冒伪劣商品随处可见,政治、经济腐败蔓延的势头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揭制;本世纪已绝迹的黄、赌、毒正疯猛回潮;而我们的社会道德危机已经侵入到本来比西方国家稳固的婚姻家庭之中。面对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我们的学生能够不受影响吗?正如王本陆教授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全社会的道德滑坡必然影响着教育系统的道德世界,给教育道德以巨大的冲击。教育要想抗拒社会性的道德滑坡的冲击,希望微乎其微。”

如此说来,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岂不是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为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而高谈道德,最好的道德教育离开了社会那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其实,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去看待今天社会道德危机的问题,我们并不难得出一个观点:事物不会一成不变的,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而社会道德水平和评价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现代社会道德虽然有丑陋的一面,但绝不能否定它有进步的一面,比如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以人为本的个性、人格得到更大的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等等。借用宋惠昌教授的话说:"今天社会上腐败风气都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它正是我们这个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变革中的一种特殊反映,从本质上看,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不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过渡现象。”他引用恩格斯的论述道:"奴隶制取代古代氏族社会,人类从此便由淳朴道德高峰上堕落下来了;不过,

却开始走向人类的文明时代。"从而他又指出:"道德文化的进步总是在一条曲折的道路上向前发展,而这种发展和进步又常常是要付出一定的历史代价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必也不应该因为有今天的"过渡现象"而沮丧,社会道德文化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只是,我们不禁会问:这些"过渡现象"要维持多久?我们还要付出多少"代价"呢?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是:我们既不能悲观地对不良社会风气、青少年道德教育抱绝望态度,也不能太乐观地被动地等待良好社会风气的来临,我们应该清楚知道,要有道德教育、社会风气的美好未来,其中不可缺少的一条便是道德教育的变革发展,我们应该在"代价"中吸取教训,于"冲击"中探索发展。

实际上,物质生活再富足,也不一定能够满足一些人的贪欲,虽然法制的不断完善的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一些不良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法制的主要作用是在于制约和惩罚,对于人们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并不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道德教育的发展才是有望提高人类道德水平的关键。并且我们应该注意到,经济、法制的进步并不能与道德水平的高低划上等号,美国的经济、法制可以说是较先进了,但据美国加州的约夫森道德中心在1998年对美国青少年道德行为的调查报告中显示:美国青少年道德水平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他们向全美国中小学生发出问卷,调查他们在一年里说谎、偷窃和作弊的行为,以及了解他们的看法,结果显示,有百分之十七的学生承认偷过一次东西,有一半的人承认偷过2次以上,这比该中心两年前的调查结果增加了五分之一。而且有将近七成的学生承认作过弊,有九成多的学生曾向父母说谎,更有百分之四十三的学生承认在答卷中说谎。可以说,现在全球都存在青少年道德水平下降的现象。 我国青少年道德水平的下降有来自我国现实情况的小气候,也有来自全球性大气候的影响。因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加要正确处理其中的关系,在道德教育领域中勇于改革,探索良好的教育办法。总结几年来的德育工作,在参考其他同行的实践、理论的基础上,我有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我们教育部门要深刻地对学校道德教育体制进行科学性改革,要切切实实地找出造成我们道德教育"华而不实"的真正原因。

虽然我们把社会道德风气之所以败坏的责任往往归咎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从而找出学生道德水平下降与社会道德风气之滑坡的关系,但是更进一步地想一想,今天社会道德风气、学生道德水平的大滑坡,不也正说明了我们道德教育工作的不健全吗?试想,那么多曾经受过中等甚至高等教育的贪污分子,为什么就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呢?当然,我们说教育不是万能的,被教育者也是千差万别的。但这么严重的社会道德滑坡,是否也反映出我们以往所进行的传统道德教育的确尚有不足,也要为之负起一定的责任呢?而道德教育系统的改革,绝不是单凭一部分学校的探索改革就可以进行的,国家教育部门必须对德育工作进行整体的规划,制定科学而系统的结合当前教育实际的道德教育方案,深入地开展道德教育方面的讨论和研究。

二、在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德育工作更应该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

道德教育应该避免老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老师讲大道理滔滔不绝,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现象。左其沛老师说过"品德心理形成的基本过程,即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是单纯的行为训练,而是一种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实践活动。"我们不应害怕学生出现问题,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许多学生问题往往就揭示出学生思想症结所在,此时引发我们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思考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明辨是非,弃恶扬善的目的,而教师在这过程中起点拨者的作用就足够了。教师更应善于安排道德教育场景,以及多安排实践活动,“所谓实践出真知”,想尽办法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应坐着与学生谈心,不应站着作演讲。

三、小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有成效,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班风的建设十分重要。 正如教育家哈桑和梅在对诚实这一问题的探讨中总结说:"即使诚实的行为并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或被人察觉,但也主要是取决于团体赞成和榜样直接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偏心"给“后进生”给予过多的照顾,同时对一些"优等生"颇为放心,而实际上,有些看似优秀的学生,他们的道德水平不一定比看似行为散漫的后进生高。因此,德育教师更应该注意做到既要面向集体,又要因材施教,于集体生活中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更为合理地进行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实许多学生都十分重视这一点。然而在许多中学甚至大学,对学生的道德评价方法,通常借以量化形式来实施。量化手段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它的确起到较好的规范、制约学生不良行为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水平评价的时候,过多地以加分扣分方法来判断学生的道德水平,容易把对学生良好道德培养的工作演变成学生只在乎加分扣分多少的数字法规,甚至许多学生为得到高分?quot;努力捞分",从而渐渐形成了虚伪、功利等不良的道德意识。当然,归根到底,我们作为评价者,就必须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公正的心,当评价者不被被评价者信任,那么你作出的评价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五、学校要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

正如在《道德教育的反思与探讨》一文中的调查总结所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基本上是遵循西方教育理念,只重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目的是将来找一个好工作。教育价值的定位,应定在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上,定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也就是必须切实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我认为在小学应加上专门的德育课程,而且尽可能地安排专门的德育教师而不要让班主任兼当,更不要把它上成普通的班会课,并且道德教育不要被政治思想教育所代替。每个人道德观的形成都是有一定的发展阶段的,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学生又呈现不同的道德水平,这又需要我们教育者准确把握,在教育方式上我们要注意实践性、多样性、实效性,但无论如何,有一句话是最本质的:盲目灌输是无效的,爱是道德教育永恒的主题。


相关内容

  •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调查报告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 ( 2016 至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 号2016210026 姓 名王树苗 题 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入学年月 2016年9月 培养方式 全日制 非全日制 ...

  • 学校法制教育论文
  • 关于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几点看法 作者:张海莲 单位:内黄县亳城乡第一初级中学 学科:语文 通讯地址:内黄县亳城乡第一初级中学 邮编:456350 联系电话:[1**********] 关于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几点看法 亳城第一初级中学 张海莲 学生学法.懂法.守法,把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首要标准,树 ...

  • 中学学生对动漫文化看法的调查报告
  • 关于石门中学学生对动漫文化看法的调查报告 石门中学高二( 17 )班 罗婉婷 黎倩明 陈桂萍 一.调查背景 : (1) 现今社会,科技发展得很快 , 而动漫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动漫包括动画片和漫画.外国的动漫在中国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首先是美国迪斯尼的动漫,之后就是日本的动漫. (2) 现在我们到 ...

  • 小学上学期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 未成年人犯罪是我国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不断增加,给其自身和家庭带来不幸,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学校教育的又一重点。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根据上学期末 ...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8
  • 第八讲 练习题 刘大盛 一.概念解释 1.道德与品德: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就其实质而言,品德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就其功能而言 ...

  • 小学法制教育心得
  • 教育对于种子是阳光,对于树林是水,对于稻田是肥料--而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能让人该过自新.要是盗贼.人犯,从小接受过法制教育,有着满心道德,那他们还会成为罪犯吗?由此说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觉得学好法制教育就是学会做人,就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教会我们遵守守则 ...

  • 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文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生的价值观念 摘要: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当代大学生在对待各种事物和处理各种关系时, 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以及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 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个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总的看法, 用这样的看法去观察和对待人生与世界,因而对 ...

  • 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 1.2014年乡镇事业单位面试--通用岗 云浮考区 1:今年为了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某地方政府出台一向政策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建设,你认为着重要考虑哪些因素? 2:如今人们都喜欢用手机用电脑打字,以至于一些人执笔忘字,媒体称出现汉字危机,你认为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导致汉字危机的出现? 韶关考区 ...

  • 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经典真题
  • 辽宁省公务员经典面试50真题 1.你有一个很好的工作设想,你经过实际调查认为这个设想既科学又可行,但你的领导和同事们很固执,你采取什么办法说服他们与你合作? 答:第一.如果产生这种情况我会感到很遗憾,但要一片公心,不能心存怨恨觉得领导和同事不同意你的方案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第二.认真查找自己方案的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