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发展规划

都市圈发展规划

——以徐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例

摘要:目前都市圈并没有统一的概念与界定标准。一般认为所谓“都

市圈”是指一个大的核心城镇,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接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国内外对于都市圈及其类似城镇群体的概念和理论有过不同的阐

述和研究,其中的差异产生在于不同地区城镇与区域发展的特点不

同。

关键词:都市圈 发展规划 徐州

一、引言

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已经发展到稳定时期,都市圈发展面临的主

要问题是城市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机会不平衡等问题。我国

处于高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规模急剧扩张,除了面临发达国家

都市圈面临的问题外,还面临着发展初期的特殊问题,如因行政分

割带来的无序竞争,争取经济发展机会,加速城市化,协调城市之

间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我国目前都市圈的构建是希望建立一种新

的发展与协调机制,以促进区域的持续协调发展。徐州都市圈形成

“单核心多节点放射状”的空间发展模式。区域空间结构要强调城

镇、非农空间的集聚和农业空间的整体性,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周

围城镇地域的扩散作用以及周围城镇对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

撑作用,提高徐州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一)王建的“都市经济圈”

1996年中国经济学家王建通过对中日、中美大都市地域的对比

研究,尤其是根据日本大都市圈的空间尺度、人口规模、经济力量,提出在我国建立九大都市经济圈的空间格局,致力于构建更加适合

中国宏观区域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空间布局体系,以此带动一系列

相关区域经济问题(如缓解我国运力紧张的局面,解决重复建设的

地域界限等)的解决。全国九大都市经济圈包括:吉黒都市圈、沈

大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济青都市圈、长江中下游都市圈、大上

海都市圈、成渝都市圈、湘鄂赣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

(二)周一星的“都市区”

中国地理学家和城市规划专家周一星对中国的都市区亦有较为

明确的界定:

1.都市区是由中心市和外围非农化水平较高,与中心市存在着密

切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地区两部分组成。

2.中心市的确定,首先需划分出城市实体地域,凡城市实体地域

内非农人口在20万人以上者可视为中心市。

3.划入都市区的外围县(市)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全县GDP

中非农产业占75%以上;全县社会劳动力总量中从事非农活动的占

60%以上;与中心市直接毗邻或与已划入都市区的县毗邻。

(三)姚士谋的“城市群”

中国地理学家姚士谋1992年提出城市群的概念,认为城市群是

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

的城市,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

作为地区的经济中心,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三、徐州都市圈发展规划

徐州都市圈的范围考虑到以徐州为核心的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

以及空间发展的阶段性,以一个核心城市(徐州市)、二条城镇发

展轴(徐连城镇发展轴、枣徐宿城镇发展轴)、一条城镇联系通道

(宿徐丰沛城镇联系通道)为依托,在空间范围上形成以徐州为中

心,将半径300km的范围从空间联系紧密程度上分为紧密圈层、经

济协作圈层、松散圈层。

(一)重点建设

1.旅游

徐州旅游核心区重点挖掘军事文化题材,开发徐州市区的军事文

化游;利用徐州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的地位,积极组织大型会展活

动。连云港旅游核心区要完善沿海度假设施建设,丰富滨海旅游项

目。枣徐宿沿线地区重视与山东旅游资源的整合,突出徐州“楚汉

文化”、济宁“儒家文化”、枣庄“墨家文化”的各自特色。徐连沿

线地区加强沿途风景区建设,培育旅游品牌产品。宿徐丰沛沿线加

强各湖泊的旅游环境建设,开创京杭运河文化旅游路线。

完善旅游配套体系。依托旅游城镇建设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

网络,打破市场壁垒,开辟海上旅游线路,改善旅游环境。

2.公共设施

支持徐州核心城市建设区域共享的大型公共设施,构建面向都市

圈规划范围的公共服务中心,增强区域服务能力,提高公共财产投

入的产出效益。

促进徐州发展高等教育,适时组建综合大学,扩大办学规模,建

立都市圈规划范围的人才基地和高等教育基地。

3.交通设施

改善大型设施的交通可达性,并尽早预控线路用地。加大京杭运

河整治力度,增加通航里程,建成都市圈内南北水路主动脉。

4.水利设施

配合国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实施,逐步扩大并完善京杭运河

与沿线湖泊输水工程及配套设施。

5.电力设施

增强徐州都市圈规划范围电力外送能力,加强北电南送通道建

设。

6.信息基础设施

充分利用现有通信基础设施条件,拓展网络覆盖范围,组织好“三

网合一”等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实施。

7.环保设施

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要求,减少京杭运河排污量;结合“西

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8.减灾设施

科学合理开采地下水和矿产资源,加强地质、气象灾害调查评价

和监测,建立监测网站。

(二)推进区域共同发展的对策

1.开展徐州都市圈规划范围的专项研究和专业规划,包括物流研

究、信息化研究、旅游规划、区域供水规划等;

2.建立区域性的旅游促销协作组织;

3.高度重视和发展农业水利设施规划建设;

4.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5.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及早实现徐州与周边城市的同城结算。

四、总结

都市、都市圈、都市连绵区都包含着数个大大小小的城市或城镇,因而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个城市体系。它们注重有形空间实体,注重

聚落体系的空间形式,是一定城市化条件下出现的阶段性城市空间

形式。我国目前都市圈的构建是希望建立一种新的发展平台与协调

机制,以促进区域的持续协调发展。根据我国目前众多都市圈规划

的理论和实践,都市圈规划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淡化行政区划,从区域角度强化城市间的经济

联系,形成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推动区域经济由政

区经济向都市圈经济转变;一都市圈的规划来推进城市化,形成资

源的集约利用,提升整体竞争力;强化极核,统筹城镇之间发展的

关系。

规划的执行与变化仍存在很大变数,都市圈及其规划需要在实践

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寻求规律,进一步深化。我国都市圈研究

和都市圈规划工作方兴未艾,现有的国内外的理论和概念并不能包

括不断涌现的实践创新,也无法满足指导实践的需要,迫切需要在

实践的基础上加快理论提升。

参考文献:(1)陈小卉 徐海贤.《城市圈规划》,2005(9)

(2)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泉 主编).徐州都市圈规划.2002

都市圈发展规划

——以徐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例

摘要:目前都市圈并没有统一的概念与界定标准。一般认为所谓“都

市圈”是指一个大的核心城镇,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接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国内外对于都市圈及其类似城镇群体的概念和理论有过不同的阐

述和研究,其中的差异产生在于不同地区城镇与区域发展的特点不

同。

关键词:都市圈 发展规划 徐州

一、引言

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已经发展到稳定时期,都市圈发展面临的主

要问题是城市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机会不平衡等问题。我国

处于高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规模急剧扩张,除了面临发达国家

都市圈面临的问题外,还面临着发展初期的特殊问题,如因行政分

割带来的无序竞争,争取经济发展机会,加速城市化,协调城市之

间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我国目前都市圈的构建是希望建立一种新

的发展与协调机制,以促进区域的持续协调发展。徐州都市圈形成

“单核心多节点放射状”的空间发展模式。区域空间结构要强调城

镇、非农空间的集聚和农业空间的整体性,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周

围城镇地域的扩散作用以及周围城镇对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

撑作用,提高徐州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一)王建的“都市经济圈”

1996年中国经济学家王建通过对中日、中美大都市地域的对比

研究,尤其是根据日本大都市圈的空间尺度、人口规模、经济力量,提出在我国建立九大都市经济圈的空间格局,致力于构建更加适合

中国宏观区域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空间布局体系,以此带动一系列

相关区域经济问题(如缓解我国运力紧张的局面,解决重复建设的

地域界限等)的解决。全国九大都市经济圈包括:吉黒都市圈、沈

大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济青都市圈、长江中下游都市圈、大上

海都市圈、成渝都市圈、湘鄂赣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

(二)周一星的“都市区”

中国地理学家和城市规划专家周一星对中国的都市区亦有较为

明确的界定:

1.都市区是由中心市和外围非农化水平较高,与中心市存在着密

切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地区两部分组成。

2.中心市的确定,首先需划分出城市实体地域,凡城市实体地域

内非农人口在20万人以上者可视为中心市。

3.划入都市区的外围县(市)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全县GDP

中非农产业占75%以上;全县社会劳动力总量中从事非农活动的占

60%以上;与中心市直接毗邻或与已划入都市区的县毗邻。

(三)姚士谋的“城市群”

中国地理学家姚士谋1992年提出城市群的概念,认为城市群是

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

的城市,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

作为地区的经济中心,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三、徐州都市圈发展规划

徐州都市圈的范围考虑到以徐州为核心的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

以及空间发展的阶段性,以一个核心城市(徐州市)、二条城镇发

展轴(徐连城镇发展轴、枣徐宿城镇发展轴)、一条城镇联系通道

(宿徐丰沛城镇联系通道)为依托,在空间范围上形成以徐州为中

心,将半径300km的范围从空间联系紧密程度上分为紧密圈层、经

济协作圈层、松散圈层。

(一)重点建设

1.旅游

徐州旅游核心区重点挖掘军事文化题材,开发徐州市区的军事文

化游;利用徐州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的地位,积极组织大型会展活

动。连云港旅游核心区要完善沿海度假设施建设,丰富滨海旅游项

目。枣徐宿沿线地区重视与山东旅游资源的整合,突出徐州“楚汉

文化”、济宁“儒家文化”、枣庄“墨家文化”的各自特色。徐连沿

线地区加强沿途风景区建设,培育旅游品牌产品。宿徐丰沛沿线加

强各湖泊的旅游环境建设,开创京杭运河文化旅游路线。

完善旅游配套体系。依托旅游城镇建设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

网络,打破市场壁垒,开辟海上旅游线路,改善旅游环境。

2.公共设施

支持徐州核心城市建设区域共享的大型公共设施,构建面向都市

圈规划范围的公共服务中心,增强区域服务能力,提高公共财产投

入的产出效益。

促进徐州发展高等教育,适时组建综合大学,扩大办学规模,建

立都市圈规划范围的人才基地和高等教育基地。

3.交通设施

改善大型设施的交通可达性,并尽早预控线路用地。加大京杭运

河整治力度,增加通航里程,建成都市圈内南北水路主动脉。

4.水利设施

配合国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实施,逐步扩大并完善京杭运河

与沿线湖泊输水工程及配套设施。

5.电力设施

增强徐州都市圈规划范围电力外送能力,加强北电南送通道建

设。

6.信息基础设施

充分利用现有通信基础设施条件,拓展网络覆盖范围,组织好“三

网合一”等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实施。

7.环保设施

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要求,减少京杭运河排污量;结合“西

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8.减灾设施

科学合理开采地下水和矿产资源,加强地质、气象灾害调查评价

和监测,建立监测网站。

(二)推进区域共同发展的对策

1.开展徐州都市圈规划范围的专项研究和专业规划,包括物流研

究、信息化研究、旅游规划、区域供水规划等;

2.建立区域性的旅游促销协作组织;

3.高度重视和发展农业水利设施规划建设;

4.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5.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及早实现徐州与周边城市的同城结算。

四、总结

都市、都市圈、都市连绵区都包含着数个大大小小的城市或城镇,因而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个城市体系。它们注重有形空间实体,注重

聚落体系的空间形式,是一定城市化条件下出现的阶段性城市空间

形式。我国目前都市圈的构建是希望建立一种新的发展平台与协调

机制,以促进区域的持续协调发展。根据我国目前众多都市圈规划

的理论和实践,都市圈规划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淡化行政区划,从区域角度强化城市间的经济

联系,形成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推动区域经济由政

区经济向都市圈经济转变;一都市圈的规划来推进城市化,形成资

源的集约利用,提升整体竞争力;强化极核,统筹城镇之间发展的

关系。

规划的执行与变化仍存在很大变数,都市圈及其规划需要在实践

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寻求规律,进一步深化。我国都市圈研究

和都市圈规划工作方兴未艾,现有的国内外的理论和概念并不能包

括不断涌现的实践创新,也无法满足指导实践的需要,迫切需要在

实践的基础上加快理论提升。

参考文献:(1)陈小卉 徐海贤.《城市圈规划》,2005(9)

(2)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泉 主编).徐州都市圈规划.2002


相关内容

  • 雏形期都市圈规划思路探讨_徐州都市圈规划介绍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3)-04-0047-04 中图分类号:TU984.2(253) 文献标识码:A 都市圈规划 LANNING OF METROPOLITAN AREA 雏形期都市圈规划思路探讨 --徐州都市圈规划介绍 On the Planning Notion of Metro ...

  • 都市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 文章编号:1000-8462(2005) 04-0573-04 都市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张 永 庆 (上海理工大学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中国上海 200031) 摘 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以及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 都市型产业逐步成为大中型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都市旅游业以其适应 ...

  • 21世纪初期中国大都市圈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 作者:陶希东 现代城市研究 2009年08期 文章编号:1009-6000(2009)04-0032-05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以全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圈,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战略单元.在某种程度上,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世界级大都市圈之间的 ...

  • 区政协关于全区都市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   按照区政协2011年度常委会工作计划安排,区政协专门成立了由一名政协副主席任组长,区政协相关委室和区农业局的有关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就全区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张店区现有农业人口14.04万人,耕地面积8.1万亩,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286万 ...

  • 新都市主义来到中国
  • ●特别关注 进我们生活的过程中,难免莫 衷一是,有人说是继炒"汤耗 子(TownHouse)"后的又一轮概念炒作.但无论怎样,我们仍可以从一些城市的实践当 中看到这一新型住宅形态的生命力,只要有存在,我们就应"关注". 艾/诗泓 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的城 ...

  • 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
  • 1 引言 当今的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而是渴望通过旅游活 动获取知识,追求文化享受,从而达到由旅游带来的深层次的精神愉悦和美的享 受.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成熟,旅游者对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越来 越具有浓厚的兴趣.上海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与一般城市尤其是新兴城市 相比, ...

  • 中国的三大都市圈:辐射范围及差异
  • 作者:孟可强陆铭 南方经济 2011年06期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249(2011)02-0003-013 一.引言 "都市圈"这个概念在中国通常出现在国家的区域规划中,国家发改委分别于2009年1月和2010年6月公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 ...

  • 关于当代豫剧发展都市化的分析
  • 摘要:众所周知,戏曲大多源生于农村,成熟发展于城市,而各剧种具有影响力的剧目和人才基本上也都是在城市脱颖而出的,以河南豫剧来例,豫剧大师常香玉.陈素真等唱响于开封,崔兰田走红于西安等等,所以戏曲的发展历史明晰的证明:戏曲能否立足于城市将关系到这个剧种的盛衰兴亡.就如乡村是最原始的土壤,提供着不竭的生 ...

  • 北京.上海.苏州都市农业考察报告
  • 北京.上海.苏州都市农业考察报告 龙岗区都市农业考察团 (二○○○年六月) 市第三次党代会及区有关会议提出我区要发展"三高"农业,建立都市农业基地,使农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角色.为了借鉴其它大城市在发展都市农业方面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区都市农业的发展,6月7日至14日,我区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