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题(49分,共 7 题,每小题 7 分) 1.
I 1 =5A
I 2 =5A
I =20A
2.
同步转速:
额定转差率:
转子电流频率:3.
4.
5.
状态表
6.
7.
I=-1A
二、问答题(21分,共 3 题,每小题 7 分) 1.
在放大器中,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管子老化及电路元件参数的改变或是电源电压波动等原因,都会使放大器工作不稳定,导致输出电压发生波动。 如果放大器中具有负反馈电路,那么输出电压的波动立刻就会通过负反馈电路反映到输入端。由于负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所以如果某种波动使输出信号增大时,通过负反馈使输入信号相应减小,从而使工作点趋于稳定。 总之,当输出信号发生变化时,通过负反馈电路可以不断地把这个变化反映到输入端,通过对输入信号变化的控制,使输出信号尽量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因此能使放大器稳定地工作。负反馈越深,放大器的工作性能越稳定。 2.
不一定。产生自激振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相位条件和幅值条件 。不满足相位条件一定不能产生自激振荡,但满足了相位条件不满足振幅条件,仍不能产生自激振荡。例如,在下图中,从输出端uo引回到前面的有两个反馈,其中通过RC串并联电路加到V1的b1极的是正反馈,而通过Task failed
unexpectedly加到V1的e1极的负反馈,现在如果把反馈的采样点从V2的c2改到V1的c1,则原来加到V1的e1极的负反馈变为正反馈,而原来由RC串并联电路引入的正反馈反而变成负反馈,那么是否能利用前面的正反馈和RC串并联电路的选频作用,使电路产生正弦波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RC串并联电路在谐振频率时反馈系数F最大,在上前的方案下将使负反馈最强,使放大电路的Auf最小。这样,电路一般就不能满足自激的幅值条件,因而不能产生正弦波。 3.
图中调整管V和负载并联,是一种线性并联式稳压电路。它的工作原理和稳压管稳压电路基本相似,即当Io增大后,UR2增大,其极性是使V少取电流,这样就能把这部分少取的电流送给负载,而Uo只稍下降,从而达到稳压目的。 它与线性串联式稳压电路的比较如下:
优点:1、输出短路时调整管V不会损坏,所以有过载自保护能力。 2、在负载变化小时,稳压性能还可以比较好。 3、对瞬时变化的适应性较好
缺点:1、效率不高,尤其是轻载时,能量几乎全消耗在R2和调整管V上。 2、不适用于输出电压大范围调节的情况。3、稳定度不易很高。
三、填空题(30分,共 10 题,每小题 3 分) 1.
选频环节 2.
幅值、频率、初相位 3.
最大反向工作电压和反向饱和电流 4.
常闭触点 5.
乙类 甲乙类 6.
负反馈 7.
虚断和虚短 8.
达到最大值 9.
22 欧姆 10. 0.02
一、计算题(49分,共 7 题,每小题 7 分) 1.
I 1 =5A
I 2 =5A
I =20A
2.
同步转速:
额定转差率:
转子电流频率:3.
4.
5.
状态表
6.
7.
I=-1A
二、问答题(21分,共 3 题,每小题 7 分) 1.
在放大器中,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管子老化及电路元件参数的改变或是电源电压波动等原因,都会使放大器工作不稳定,导致输出电压发生波动。 如果放大器中具有负反馈电路,那么输出电压的波动立刻就会通过负反馈电路反映到输入端。由于负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所以如果某种波动使输出信号增大时,通过负反馈使输入信号相应减小,从而使工作点趋于稳定。 总之,当输出信号发生变化时,通过负反馈电路可以不断地把这个变化反映到输入端,通过对输入信号变化的控制,使输出信号尽量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因此能使放大器稳定地工作。负反馈越深,放大器的工作性能越稳定。 2.
不一定。产生自激振荡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相位条件和幅值条件 。不满足相位条件一定不能产生自激振荡,但满足了相位条件不满足振幅条件,仍不能产生自激振荡。例如,在下图中,从输出端uo引回到前面的有两个反馈,其中通过RC串并联电路加到V1的b1极的是正反馈,而通过Task failed
unexpectedly加到V1的e1极的负反馈,现在如果把反馈的采样点从V2的c2改到V1的c1,则原来加到V1的e1极的负反馈变为正反馈,而原来由RC串并联电路引入的正反馈反而变成负反馈,那么是否能利用前面的正反馈和RC串并联电路的选频作用,使电路产生正弦波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RC串并联电路在谐振频率时反馈系数F最大,在上前的方案下将使负反馈最强,使放大电路的Auf最小。这样,电路一般就不能满足自激的幅值条件,因而不能产生正弦波。 3.
图中调整管V和负载并联,是一种线性并联式稳压电路。它的工作原理和稳压管稳压电路基本相似,即当Io增大后,UR2增大,其极性是使V少取电流,这样就能把这部分少取的电流送给负载,而Uo只稍下降,从而达到稳压目的。 它与线性串联式稳压电路的比较如下:
优点:1、输出短路时调整管V不会损坏,所以有过载自保护能力。 2、在负载变化小时,稳压性能还可以比较好。 3、对瞬时变化的适应性较好
缺点:1、效率不高,尤其是轻载时,能量几乎全消耗在R2和调整管V上。 2、不适用于输出电压大范围调节的情况。3、稳定度不易很高。
三、填空题(30分,共 10 题,每小题 3 分) 1.
选频环节 2.
幅值、频率、初相位 3.
最大反向工作电压和反向饱和电流 4.
常闭触点 5.
乙类 甲乙类 6.
负反馈 7.
虚断和虚短 8.
达到最大值 9.
22 欧姆 10.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