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维也纳

  五月的维也纳,人头攒动,游客如织。周末,维也纳的年轻人或驾着房车去郊游,或穿上登山服爬环绕维也纳四周的阿尔比斯山脉,或去飞行基地翱翔,或带上渔具垂钓,或去多瑙河或者其他的水巷扬帆畅游。清晨微风习习,白发苍苍的老人们,身着艳丽服装,提着大大小小的旅行包,迈着矫健的步伐,三五成群地走向旅游车。周末了,维也纳人都尽情地回归到自然中,肆意地放松着紧张了一周的身心。我们马不停蹄、不舍昼夜地在雍容华贵、精美绝伦的维也纳老城中穿行三天了,也去郊外西北方向的维也纳森林放飞心情。   维也纳森林,郁闭度很高,树木高大,树林下积了厚厚的一层落叶,踩上去松松软软的。山并不高,小径平缓迂回。有些人领着狗慢慢散步,有些人穿着短衣袖奔跑着,有些人追逐嬉戏,有些人躺在林间吊床上闭着眼睛摇晃着。林下这儿一堆低矮的灌木丛,那儿一堆可爱的花儿。阳光透过树缝,这儿一束,那儿一束地洒下来,森林忽明忽暗,斑驳陆离,灌木丛和花儿在光亮下或嫩绿或鲜艳。一些不知名的小动物旁若无人地穿行在林间。在这童话般的意境中,我慢慢地走着,阳光一会儿洒在我身上,一会儿从眼前消失。我张开了双臂,看着阳光缓缓地落入掌心,被我拥入怀中;阳光随着呼吸到肺里,沁入心脾;任凭阳光扫除我身心的倦怠,涤荡灵魂的阴霾。一时间,我忘却了一切,只有心是暖暖的,亮堂堂的。小道凉风习习,花香扑鼻而来,我的身心慢慢轻扬了起来,像孩子般奔跑着追逐飘忽的阳光,不觉间偏离了小径,来到一棵倒在林中的大树跟前,树干长满了青苔,绝好的栋梁之材为何在此腐朽呢?经询问才知道,有些是树木生病了,有些是林木密不透风,影响了生长、生物链和生态,人们就有计划地砍掉一些树,栽种新树,保持森林的正常代谢。为了保护生态,砍下的树也在森林中自生自灭。我对他们的做法肃然起敬,放慢了脚步,回想着维也纳到底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维也纳音乐之都久负盛名。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等许多音乐大师在此度过多年的音乐生涯,谱写了《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天鹅之歌》、《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大量著名的音乐作品,风靡全球,经久不衰,使金色大厅成为音乐界最富盛名的演播大厅。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成为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国家歌剧院的常年演出和场场爆满,更是把当年的宫廷文化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和普及。全世界音乐人把能在金色大厅或国家歌剧院表演作为终生追求,游人也向往亲临音乐盛会,感受天籁之音。前天下午,我早早地去维也纳歌剧院排队买票,还算幸运,买到了当天的票,虽然是第六层后排的站票。我没有搞清楚那场歌剧的中文名到底是什么,唱词也只能听懂一部分。尽管如此,我还是竭尽全力调动一切器官听着歌唱,看着演出,专心感受着德国歌剧无法形容的魅力,就像当初看京剧和其它地方戏曲节目一样。演员们表演极其投入,饱含感情,唱腔圆润流畅,声音高而不刺耳,音调和表情动作协调一致。虽然不能完全听懂,我也被现场的气氛感染着,情绪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起伏。我沉浸在那优美的旋律和实景的舞台表演中。谢幕时,观众全都站了起来,全场爆发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全体演职人员三次谢幕,鼓掌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就这样站了三个小时,竟没有感觉到累。维也纳的音乐已经弥漫到整个城市的每个角落。民间音乐爱好者在公园内办起了库尔沙龙,常年跳着华尔兹、唱着轻歌剧。人民公园竖立着音乐大师的大理石雕像,公墓区把音乐大师们的墓地集中安置,并留下宽阔的悼念空间,供世界各地的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瞻仰、缅怀大师们。大街上不时飘来悠扬的曲子,由音乐家肖像衍生出的种类齐全数量巨大的旅游产品充斥市场各个角落,随着游客流向世界各地。   维也纳是座热情浪漫的城市。在欧洲,教堂是承载建筑、音乐、艺术、宗教的综合载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信仰的树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贫富,无论是不是信徒,人们都可以在教堂自由地欣赏设计、雕塑、绘画、音乐等大师们的杰作。昨天,我参观了著名的卡尔教堂,这是1713年卡尔六世战胜鼠疫后为圣人卡尔建造的教堂,凯旋柱为罗马式,圆柱、门墙装饰以及72米高的穹顶精美考究。正在纵观教堂时,神父穿着黄底带花纹的衣服从主祭坛朝教堂门走来,教堂门口正井然有序地走进一列人,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步履轻盈的老人,太太挽着先生的胳膊。老太太身着咖啡色西装套裙,披着白色镂空的披肩,戴着一顶白色精致的帽子,化妆优雅简朴,肤色和气色都很好。神父走到这两位老人跟前,互相问了好,转过身去把这队行人带到主祭坛台上。那两位老人坐在中间,神父先在侧面的发言台上讲话,随后走到中间祝福两位老人,其他人给老人献花。仪式结束,人们一排排走出教堂,其中有好几对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几对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妇,还有一些中年人。然后好几代,好多家庭的几十位人在教堂门外合影。我好奇地询问他们,原来两位老人在教堂庆贺他们结婚七十周年,人生自古古来稀,结婚七十周年多么不容易!听着老人爽朗的笑声,流利的谈吐,看着他们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情景,我真羡慕他们。也祈愿:“陪您一起慢慢变老,唠叨中享受那永远的母爱;陪你一起慢慢变老,永远做情浓于水的姊妹;陪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陪你一起慢慢变老,看着你平安生活。” 洗礼、结婚、结婚纪念都在教堂举行,这是普通民众的浪漫情怀,《茜茜》版的电影、童话和歌剧把宫廷贵族的浪漫展现得淋漓尽致。前天我们游览时,适逢巡回展车队从维也纳穿过,车队浩浩荡荡,车辆款款靓丽多彩,一些车辆停下来演示新性能,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行人们看得如痴如醉,欢呼雀跃。刹那间整条街被围得水泄不通,道路两旁一层房屋顶也站满了人,拍摄着、欢呼着,有的甚至脱下衣服,拍打着肌肤表达激动之情。人们如狂欢节一样疯狂激动,整条街沸腾了,仅在宫廷城堡那段路就欢腾了足足一个小时。   维也纳城市留下更多皇宫贵族的遗迹,那么当时的民众生活会是什么样呢?历史典籍当中肯定有所反映。维也纳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勃鲁盖尔1568年创作的木板油画《农民的婚礼》,描绘了举办婚礼喜筵时的场面:地点看上去像一个谷仓,墙垛用干草堆成,人们坐在用树干做成的长条凳上,围着简陋的桌子就餐;用木板抬来的饭菜盘子只有薄薄一层,不知是面饼还是米粥,人们急切地从木板上取着饭菜,乐师眼馋地远远盯着刚端上的食物,其他人津津有味的自顾吃喝,坐在地上的小孩嘴馋地吮吸着手指头;新娘坐在一个纸糊的花冠下方,衣着简朴,显得很满足,其他人衣着单调,庸庸碌碌或者心事重重。最浓重的婚礼场面尚且如此,农民平日物质的贫乏可见一斑。这就是那个时代欧洲底层贫民生活的写照,与维也纳豪华奢侈宫廷生活的遗迹相差悬殊。这幅画似乎也昭示着那个年代皇宫贵族、富有的市民与被极度歧视的民众之间的最基本和最尖锐的矛盾,注解了1848年奥地利皇帝费迪南德被迫退位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名副其实的城建之都。坐在森林的边上,纵览维也纳全城,整座城市层次感强,错落有致,不同时代、风格各异的建筑融合完美。向南望去,是欧式维也纳古城,以各时期帝国建筑为主。这个区域最高的地标建筑是史特凡大教堂,137米高,以教堂为中心,修建了五十米宽的环城大道。巴洛克式的彼得教堂,文艺复兴式的国家歌剧院、大学,古希腊风格的议会大厦,新哥特式的市政大厦、感恩教堂,和谐地矗立在环城大道上。统治维也纳600多年的哈布斯家族的霍夫堡宫(冬宫)在内城,空旷雄伟的美泉宫(夏宫)在环城大道外的西南方向,用途如同我国的紫禁城和颐和园。缘于维也纳作为官邸或者首都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大多数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装饰上都体现了当年的巅峰技艺,规模宏大,精雕细琢,美轮美奂,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在环城大道外有一些风格独特的建筑,如追究视角艺术的美术馆,新型生态性的居住楼百水楼,如图画般美丽的垃圾燃烧处理厂,普拉特游乐园。游乐园的大转轮也是维也纳的标志,转轮直径61米,其最高点64.75米,人们从缓缓绕行的车厢中可眺望维也纳全景。另一个可以俯瞰维也纳全景的建筑是位于多瑙河公园的多瑙河塔,塔高252米,在165米高处设有观景台、餐厅和咖啡厅。想必在暖暖的阳光下,迎着微风,舒舒服服地坐在观景台上,品着用周围山上的葡萄新压榨的酒,随着观景台地缓慢旋转,在湛蓝的天空和洁白云彩的映照下,缓缓地巡视着这座美丽的城市,欣赏这如工笔画般精雕细琢的山水城林,你也会陶醉如音乐家一样。看着城市建筑风格的变迁和主人的更替,回想着维也纳跌宕起伏,几度兴衰的历史,你也许会有几分哲学家的感慨。看着玉带般的多瑙河从城中穿过,不知是维也纳光辉的文化艺术成就了维也纳,还是维也纳开放的文化氛围、鼎盛时期的繁荣和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宁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辉煌的战和”的高瞻远瞩,孕育了维也纳杰出的建筑和空前繁荣的音乐。抑或是皇宫贵族们不断的标新立异,以期改变沉闷的宫廷生活,留下了雍容华贵的城堡建筑,有着高贵骨头的音乐人追求卓越,想让德语的音乐和歌剧等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我在沉浸在美的享受和思索中,有点喜欢上这座城市了。   列车响起了轻松欢快的《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告别了明媚的多瑙河。   ……    责任编辑:小 易

  五月的维也纳,人头攒动,游客如织。周末,维也纳的年轻人或驾着房车去郊游,或穿上登山服爬环绕维也纳四周的阿尔比斯山脉,或去飞行基地翱翔,或带上渔具垂钓,或去多瑙河或者其他的水巷扬帆畅游。清晨微风习习,白发苍苍的老人们,身着艳丽服装,提着大大小小的旅行包,迈着矫健的步伐,三五成群地走向旅游车。周末了,维也纳人都尽情地回归到自然中,肆意地放松着紧张了一周的身心。我们马不停蹄、不舍昼夜地在雍容华贵、精美绝伦的维也纳老城中穿行三天了,也去郊外西北方向的维也纳森林放飞心情。   维也纳森林,郁闭度很高,树木高大,树林下积了厚厚的一层落叶,踩上去松松软软的。山并不高,小径平缓迂回。有些人领着狗慢慢散步,有些人穿着短衣袖奔跑着,有些人追逐嬉戏,有些人躺在林间吊床上闭着眼睛摇晃着。林下这儿一堆低矮的灌木丛,那儿一堆可爱的花儿。阳光透过树缝,这儿一束,那儿一束地洒下来,森林忽明忽暗,斑驳陆离,灌木丛和花儿在光亮下或嫩绿或鲜艳。一些不知名的小动物旁若无人地穿行在林间。在这童话般的意境中,我慢慢地走着,阳光一会儿洒在我身上,一会儿从眼前消失。我张开了双臂,看着阳光缓缓地落入掌心,被我拥入怀中;阳光随着呼吸到肺里,沁入心脾;任凭阳光扫除我身心的倦怠,涤荡灵魂的阴霾。一时间,我忘却了一切,只有心是暖暖的,亮堂堂的。小道凉风习习,花香扑鼻而来,我的身心慢慢轻扬了起来,像孩子般奔跑着追逐飘忽的阳光,不觉间偏离了小径,来到一棵倒在林中的大树跟前,树干长满了青苔,绝好的栋梁之材为何在此腐朽呢?经询问才知道,有些是树木生病了,有些是林木密不透风,影响了生长、生物链和生态,人们就有计划地砍掉一些树,栽种新树,保持森林的正常代谢。为了保护生态,砍下的树也在森林中自生自灭。我对他们的做法肃然起敬,放慢了脚步,回想着维也纳到底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维也纳音乐之都久负盛名。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等许多音乐大师在此度过多年的音乐生涯,谱写了《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天鹅之歌》、《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大量著名的音乐作品,风靡全球,经久不衰,使金色大厅成为音乐界最富盛名的演播大厅。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成为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国家歌剧院的常年演出和场场爆满,更是把当年的宫廷文化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和普及。全世界音乐人把能在金色大厅或国家歌剧院表演作为终生追求,游人也向往亲临音乐盛会,感受天籁之音。前天下午,我早早地去维也纳歌剧院排队买票,还算幸运,买到了当天的票,虽然是第六层后排的站票。我没有搞清楚那场歌剧的中文名到底是什么,唱词也只能听懂一部分。尽管如此,我还是竭尽全力调动一切器官听着歌唱,看着演出,专心感受着德国歌剧无法形容的魅力,就像当初看京剧和其它地方戏曲节目一样。演员们表演极其投入,饱含感情,唱腔圆润流畅,声音高而不刺耳,音调和表情动作协调一致。虽然不能完全听懂,我也被现场的气氛感染着,情绪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起伏。我沉浸在那优美的旋律和实景的舞台表演中。谢幕时,观众全都站了起来,全场爆发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全体演职人员三次谢幕,鼓掌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就这样站了三个小时,竟没有感觉到累。维也纳的音乐已经弥漫到整个城市的每个角落。民间音乐爱好者在公园内办起了库尔沙龙,常年跳着华尔兹、唱着轻歌剧。人民公园竖立着音乐大师的大理石雕像,公墓区把音乐大师们的墓地集中安置,并留下宽阔的悼念空间,供世界各地的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瞻仰、缅怀大师们。大街上不时飘来悠扬的曲子,由音乐家肖像衍生出的种类齐全数量巨大的旅游产品充斥市场各个角落,随着游客流向世界各地。   维也纳是座热情浪漫的城市。在欧洲,教堂是承载建筑、音乐、艺术、宗教的综合载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信仰的树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贫富,无论是不是信徒,人们都可以在教堂自由地欣赏设计、雕塑、绘画、音乐等大师们的杰作。昨天,我参观了著名的卡尔教堂,这是1713年卡尔六世战胜鼠疫后为圣人卡尔建造的教堂,凯旋柱为罗马式,圆柱、门墙装饰以及72米高的穹顶精美考究。正在纵观教堂时,神父穿着黄底带花纹的衣服从主祭坛朝教堂门走来,教堂门口正井然有序地走进一列人,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步履轻盈的老人,太太挽着先生的胳膊。老太太身着咖啡色西装套裙,披着白色镂空的披肩,戴着一顶白色精致的帽子,化妆优雅简朴,肤色和气色都很好。神父走到这两位老人跟前,互相问了好,转过身去把这队行人带到主祭坛台上。那两位老人坐在中间,神父先在侧面的发言台上讲话,随后走到中间祝福两位老人,其他人给老人献花。仪式结束,人们一排排走出教堂,其中有好几对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几对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妇,还有一些中年人。然后好几代,好多家庭的几十位人在教堂门外合影。我好奇地询问他们,原来两位老人在教堂庆贺他们结婚七十周年,人生自古古来稀,结婚七十周年多么不容易!听着老人爽朗的笑声,流利的谈吐,看着他们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情景,我真羡慕他们。也祈愿:“陪您一起慢慢变老,唠叨中享受那永远的母爱;陪你一起慢慢变老,永远做情浓于水的姊妹;陪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陪你一起慢慢变老,看着你平安生活。” 洗礼、结婚、结婚纪念都在教堂举行,这是普通民众的浪漫情怀,《茜茜》版的电影、童话和歌剧把宫廷贵族的浪漫展现得淋漓尽致。前天我们游览时,适逢巡回展车队从维也纳穿过,车队浩浩荡荡,车辆款款靓丽多彩,一些车辆停下来演示新性能,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行人们看得如痴如醉,欢呼雀跃。刹那间整条街被围得水泄不通,道路两旁一层房屋顶也站满了人,拍摄着、欢呼着,有的甚至脱下衣服,拍打着肌肤表达激动之情。人们如狂欢节一样疯狂激动,整条街沸腾了,仅在宫廷城堡那段路就欢腾了足足一个小时。   维也纳城市留下更多皇宫贵族的遗迹,那么当时的民众生活会是什么样呢?历史典籍当中肯定有所反映。维也纳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勃鲁盖尔1568年创作的木板油画《农民的婚礼》,描绘了举办婚礼喜筵时的场面:地点看上去像一个谷仓,墙垛用干草堆成,人们坐在用树干做成的长条凳上,围着简陋的桌子就餐;用木板抬来的饭菜盘子只有薄薄一层,不知是面饼还是米粥,人们急切地从木板上取着饭菜,乐师眼馋地远远盯着刚端上的食物,其他人津津有味的自顾吃喝,坐在地上的小孩嘴馋地吮吸着手指头;新娘坐在一个纸糊的花冠下方,衣着简朴,显得很满足,其他人衣着单调,庸庸碌碌或者心事重重。最浓重的婚礼场面尚且如此,农民平日物质的贫乏可见一斑。这就是那个时代欧洲底层贫民生活的写照,与维也纳豪华奢侈宫廷生活的遗迹相差悬殊。这幅画似乎也昭示着那个年代皇宫贵族、富有的市民与被极度歧视的民众之间的最基本和最尖锐的矛盾,注解了1848年奥地利皇帝费迪南德被迫退位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名副其实的城建之都。坐在森林的边上,纵览维也纳全城,整座城市层次感强,错落有致,不同时代、风格各异的建筑融合完美。向南望去,是欧式维也纳古城,以各时期帝国建筑为主。这个区域最高的地标建筑是史特凡大教堂,137米高,以教堂为中心,修建了五十米宽的环城大道。巴洛克式的彼得教堂,文艺复兴式的国家歌剧院、大学,古希腊风格的议会大厦,新哥特式的市政大厦、感恩教堂,和谐地矗立在环城大道上。统治维也纳600多年的哈布斯家族的霍夫堡宫(冬宫)在内城,空旷雄伟的美泉宫(夏宫)在环城大道外的西南方向,用途如同我国的紫禁城和颐和园。缘于维也纳作为官邸或者首都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大多数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装饰上都体现了当年的巅峰技艺,规模宏大,精雕细琢,美轮美奂,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在环城大道外有一些风格独特的建筑,如追究视角艺术的美术馆,新型生态性的居住楼百水楼,如图画般美丽的垃圾燃烧处理厂,普拉特游乐园。游乐园的大转轮也是维也纳的标志,转轮直径61米,其最高点64.75米,人们从缓缓绕行的车厢中可眺望维也纳全景。另一个可以俯瞰维也纳全景的建筑是位于多瑙河公园的多瑙河塔,塔高252米,在165米高处设有观景台、餐厅和咖啡厅。想必在暖暖的阳光下,迎着微风,舒舒服服地坐在观景台上,品着用周围山上的葡萄新压榨的酒,随着观景台地缓慢旋转,在湛蓝的天空和洁白云彩的映照下,缓缓地巡视着这座美丽的城市,欣赏这如工笔画般精雕细琢的山水城林,你也会陶醉如音乐家一样。看着城市建筑风格的变迁和主人的更替,回想着维也纳跌宕起伏,几度兴衰的历史,你也许会有几分哲学家的感慨。看着玉带般的多瑙河从城中穿过,不知是维也纳光辉的文化艺术成就了维也纳,还是维也纳开放的文化氛围、鼎盛时期的繁荣和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宁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辉煌的战和”的高瞻远瞩,孕育了维也纳杰出的建筑和空前繁荣的音乐。抑或是皇宫贵族们不断的标新立异,以期改变沉闷的宫廷生活,留下了雍容华贵的城堡建筑,有着高贵骨头的音乐人追求卓越,想让德语的音乐和歌剧等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我在沉浸在美的享受和思索中,有点喜欢上这座城市了。   列车响起了轻松欢快的《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告别了明媚的多瑙河。   ……    责任编辑:小 易


相关内容

  • 教在乐中的魅力--读[漫话企业细节管理]
  • 教在乐中的魅力--读<漫话企业细节管理>.txt如果我穷得还剩下一碗饭 我也会让你先吃饱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应该归我所有,包括你!! 先说喜欢我能死啊?别闹,听话. 有本事你就照顾好自己,不然就老老实实地让我来照顾你! 教在乐中的魅力--读<漫话企业细节管理>2009年04月1 ...

  • 读[教育漫话]有感
  • 读<教育漫话>有感 当今中国的发展,似乎到达了一个一切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环境.以利益去衡量所做之事的价值,成了人们潜意识的行为方式.而要谈及当下最有发展力且经久不衰的产业,教育无疑是其中之一.教育投资占了家庭消费比重的很大成分,新一代的八零后家长对此更是不惜财力,而教育目标也由原来的明明 ...

  •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陈舜莲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作者将这本书分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三部分来写. 在健康教篇章中,可以看出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在这一篇中,他提出了几点关于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在"脚 ...

  • 漫话"奇思妙想".doc
  • 漫话"奇思妙想" 作者:周春燕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8年第10期 [活动要求]: 1.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进行交际的兴趣. 2.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活动准备]: 每人搜集一些奇思妙 ...

  • [漫话溜索]阅读答案
  • 漫话溜索 ①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联系两岸的桥,这种桥,即所谓"溜索",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连系两岸,也称"索桥". ②横断山河谷,水流湍急,岸壁陡峭,雨季河水猛涨,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于是,各式各样的索桥便成了 ...

  • [精品]漫话史湘云的人物形象
  • 漫话史湘云的人物形象 漫话史湘云的人物形象春秋文子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雄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史湘云是< ...

  • 漫话奇思妙想:空中房子
  • 漫话奇思妙想:空中房子 近些年来,地球上经常发生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这些自然灾害,不仅毁灭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且也让人们担心不已:地上无法居住了,怎么办? 我有一个奇妙的主意:把房子建在空中,那不就可以躲开这些灭顶之灾了吗? 我设计的房子外观和现在的房子没有什么区别,最大的不同就是不需要地基- ...

  • 漫话水果系列-越橘漫(世界公认十大健康水果)
  • 漫话水果系列----越橘 越橘,能帮助减少尿路感染的几率. 根据美国研究越橘的专家,毛瑞博士和日本三石严教授研究证实,天然越橘主要作用如下: ﹝1﹞增加毛细血管的柔韧性,可以纯净促进血管膨胀和伸缩性,防止血管破裂. 越橘 ﹝2﹞提供抗氧化剂,能消除使血管硬化的自由基,预防动脉硬化,因此越橘被称誉为「 ...

  • 侵华日本兵回忆:地道战好比"鼹鼠打法",让日军一筹莫展
  • 你们要的<陆军步兵漫话物语>来啦! 上周,<中国青年报>对2000人进行关于"心目中最经典的抗战剧"的调查,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便是1965年的电影<地道战>.不是因为影片的画质有多么清晰,演员有多么优秀,而是因为真实.新闻下面,网友提到一本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