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建设示范汇报

  xx镇地处xx省xx市xx区西南郊区,距平凉城约7公里,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全镇辖14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8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88人,总耕地面积60422亩,现有行政事业单位37个,镇村企业7户,个体工商户221户。境内森林密布,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2a级太统森林公园、龙隐寺以及齐家、仰韶文化遗址多处。境内交通道路四通八达,有平泾公路、崆峒风情大道、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银(川)武(汉)高速公路横穿全境,电力、通讯、医疗卫生、教育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备,文化底蕴深厚,一大批旅游产业项目相继落户。xx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技术交流中心、国务院体改办、国家计委列为undp中国小城镇发展政策改革——规划与发展示范镇。以此为契机,崆峒镇以旅游业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实施城镇建设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增强城镇综合功能,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小城镇开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根据国家加快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建设的政策措施,我们坚持把小城镇改革与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一是完善了建设领导机制。各级都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城镇化、旅游产业化的中心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协调、研究和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跟踪督查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实施,多次召开小城镇建设现场会、研讨会,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干部外出参观学习,使广大干部解放了思想,学习到了有价值的经验,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实行领导目标责任制。将小城镇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领导干部的考核结合起来,严格考核,重奖重罚,从而使各项任务都落到了实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小城镇建设管理网络和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二)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小城镇功能。在小城镇发展思路上,我们牢牢抓住崆峒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的特色,围绕平凉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崆峒山旅游景区建设规划和太统——崆峒自然保护区规划,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以旅游产业开发为重点,把崆峒镇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辐射带动力强、产业人口聚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园林式生态旅游小城镇,在小城镇的规划上,坚持“富规划,穷建设”的原则,按照高档次、高标准、超前规划的总体思路,委托陕西长安大学、同济大学、平凉市规划设计院对东起平凉城区西环路、西至崆峒山境内的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公里的11平方公里的城镇建设区规划进行了修编。突出了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的特点,集旅游服务、休闲娱乐、商贸流通于一体;突出了现代农村都市和体现崆峒文化的特点,按照城在园中建,人在林中行的要求,三点组团,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勾画出了“两纵、三横、一环、十三区”的小城镇建设蓝图,即以寨子街街道、崆峒大道为依托的东西两条道路、西环路、西泾路、玄武路三条南北路以及环城路,崆峒山下的旅游娱乐区、寨子街综合区、西环路两侧的休闲渡假区等十三个区。

  (三)着力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把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积蓄发展后劲作为小城镇建设主要任务,全力以赴改善城镇环境。一是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投资624万元建成了60米宽1000米长的玄武路,打通了崆峒镇与平凉旅游风情线的对接,成为提升崆峒旅游小城镇综合功能的中心工程;投资397万元,建成了占地21亩的崆峒镇人民广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金198.6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3384.13平方米的旅游购物中心;投资184.84万元,完成了1307.5平方米街道彩砖铺设;投资8.37万元,铺设排水管道270米;投资25万元,完成了崆峒镇文化中心的维修。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小城镇赖以发展的硬环境。同时加大了小康住宅建设力度,建成小康住宅面积630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村镇人居环境。二是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在鸭儿沟东西塬建成了千亩黄金梨、千亩水果、千亩蔬菜基地,地梗边配套栽植速生杨10万株,完成退耕还林6030亩,荒山造林3000亩;完成景区道路绿化工程5.5公里,栽植桧柏、侧柏、金丝柳4万株。三是突出软环境建设。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就小城镇的管理体制、资金、土地、户籍等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鼓励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进一步强化亲商、双赢、诚信、公正和人人都是环境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环境的改善,引来了项目和资金,止目前共引进生态旅游项目11项,引进资金2.44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崆峒镇的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努力建设小城镇建设资金“瓶颈”。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外商、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建设,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初步建立起了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较好地解决了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了小城镇建设速度。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按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结合小城镇特色和优势,想方设法争取国家的扶持,争取城镇建设资金,共争取小城镇专项扶持资金200万元。二是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和联系。邀请金融部门参与论证小城镇建设的重大项目,最大限度的获得金融部门的支持,筹措建设资金。三是采取宣传促动、行政协调、政策带动、农民自建、商户联建和投资者开发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

  (五)深化改革,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崆峒小城镇能在短期内发生巨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通过改革,敢于打破一切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束缚,运用市场手段,逐步建立起适应小城镇发展需要的新机制新制度。一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高效快捷的办事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走“小政府、大实体、小政府、大服务”的路子,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阳光行政”,简化办事程序。二是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放开农民、外来人口的落户限制,引导农村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吸引各种能人参加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三是改革财税制度。建立健全镇财税机构,设立镇级金库,将预算外收入统一纳入镇财政管理,支出统一按预算拨款。贯彻属地征收管理原则,城镇内所有项目建设及各种税源收入全部入镇级金库,对于超收部分,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四是改革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实行规划、征地、开发、出让、管理五统一,土地按不同地段确定出售价格,以增加小城镇的投入。

  二、小城镇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效

  (一)城镇经济实力稳步提高。小城镇的建设在为农业、乡镇企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城镇经济的增长,全镇社会总产值xx年达到18056万元,较项目实施前的xx年增加2494万元,增长16%;乡镇企业总产值xx年达到17066万元,较xx年增加3455万元,增长25%;农业增加值xx年达到5181万元,较xx年增加1030万元,增长24%;财政收入xx年243万元,较xx年增加81万元,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xx年的2199元,较xx年增加277元,增长14%。通过抓城镇化建设,拉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全镇的城镇化水平由xx年的10.1%增长到xx年36.1%,提高了26个百分点。

  (二)小城镇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城镇综合功能明显增强。通过崆峒风情大道、玄武路的建设,镇区道路宽敞整洁,交通方便;投资40万元建成日供水300立方的水厂,使镇区实现了饮水安全和自来水化,污水达标排放,电力设施完备,生产生活用电充足;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大力提升”。同时,新建了文化中心、公共绿地等设施,达到了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占地6660平方米的市场建设,商贸流通日趋活跃,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非农业人口由xx年3613人增长到xx年8588人。

  (三)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稳固了旅游产业龙头地位。通过小城镇的综合开发建设,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质的变化,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加快,使旅游产业成为该镇的龙头和优势,形成了游在“崆峒山”,玩在“弹筝湖”,住在“广成山庄”,吃在“农家乐”的旅游产业格局,延长了旅游产业链条。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崆峒旅游小城镇示范建设是成功的,效益是显著的,但是国家的扶持资金有限,吸纳民间投资还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大量的建设资金是政府通过银行贷款、借款等形式举债筹集的,对进一步开发建设小城镇,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和问题。建议国家能在小城镇专向建设资金上继续给予一定的扶持,使试点小城镇建设全面完成,加大其示范带动作用的有效发挥。

  xx镇地处xx省xx市xx区西南郊区,距平凉城约7公里,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全镇辖14个行政村,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8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88人,总耕地面积60422亩,现有行政事业单位37个,镇村企业7户,个体工商户221户。境内森林密布,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2a级太统森林公园、龙隐寺以及齐家、仰韶文化遗址多处。境内交通道路四通八达,有平泾公路、崆峒风情大道、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银(川)武(汉)高速公路横穿全境,电力、通讯、医疗卫生、教育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备,文化底蕴深厚,一大批旅游产业项目相继落户。xx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技术交流中心、国务院体改办、国家计委列为undp中国小城镇发展政策改革——规划与发展示范镇。以此为契机,崆峒镇以旅游业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实施城镇建设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增强城镇综合功能,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小城镇开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根据国家加快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建设的政策措施,我们坚持把小城镇改革与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一是完善了建设领导机制。各级都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城镇化、旅游产业化的中心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协调、研究和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跟踪督查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实施,多次召开小城镇建设现场会、研讨会,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干部外出参观学习,使广大干部解放了思想,学习到了有价值的经验,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实行领导目标责任制。将小城镇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领导干部的考核结合起来,严格考核,重奖重罚,从而使各项任务都落到了实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小城镇建设管理网络和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二)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小城镇功能。在小城镇发展思路上,我们牢牢抓住崆峒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的特色,围绕平凉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崆峒山旅游景区建设规划和太统——崆峒自然保护区规划,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以旅游产业开发为重点,把崆峒镇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辐射带动力强、产业人口聚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园林式生态旅游小城镇,在小城镇的规划上,坚持“富规划,穷建设”的原则,按照高档次、高标准、超前规划的总体思路,委托陕西长安大学、同济大学、平凉市规划设计院对东起平凉城区西环路、西至崆峒山境内的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公里的11平方公里的城镇建设区规划进行了修编。突出了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的特点,集旅游服务、休闲娱乐、商贸流通于一体;突出了现代农村都市和体现崆峒文化的特点,按照城在园中建,人在林中行的要求,三点组团,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勾画出了“两纵、三横、一环、十三区”的小城镇建设蓝图,即以寨子街街道、崆峒大道为依托的东西两条道路、西环路、西泾路、玄武路三条南北路以及环城路,崆峒山下的旅游娱乐区、寨子街综合区、西环路两侧的休闲渡假区等十三个区。

  (三)着力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把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积蓄发展后劲作为小城镇建设主要任务,全力以赴改善城镇环境。一是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投资624万元建成了60米宽1000米长的玄武路,打通了崆峒镇与平凉旅游风情线的对接,成为提升崆峒旅游小城镇综合功能的中心工程;投资397万元,建成了占地21亩的崆峒镇人民广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金198.6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3384.13平方米的旅游购物中心;投资184.84万元,完成了1307.5平方米街道彩砖铺设;投资8.37万元,铺设排水管道270米;投资25万元,完成了崆峒镇文化中心的维修。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小城镇赖以发展的硬环境。同时加大了小康住宅建设力度,建成小康住宅面积630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村镇人居环境。二是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在鸭儿沟东西塬建成了千亩黄金梨、千亩水果、千亩蔬菜基地,地梗边配套栽植速生杨10万株,完成退耕还林6030亩,荒山造林3000亩;完成景区道路绿化工程5.5公里,栽植桧柏、侧柏、金丝柳4万株。三是突出软环境建设。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就小城镇的管理体制、资金、土地、户籍等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鼓励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进一步强化亲商、双赢、诚信、公正和人人都是环境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环境的改善,引来了项目和资金,止目前共引进生态旅游项目11项,引进资金2.44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崆峒镇的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努力建设小城镇建设资金“瓶颈”。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外商、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建设,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初步建立起了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较好地解决了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了小城镇建设速度。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按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结合小城镇特色和优势,想方设法争取国家的扶持,争取城镇建设资金,共争取小城镇专项扶持资金200万元。二是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和联系。邀请金融部门参与论证小城镇建设的重大项目,最大限度的获得金融部门的支持,筹措建设资金。三是采取宣传促动、行政协调、政策带动、农民自建、商户联建和投资者开发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

  (五)深化改革,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崆峒小城镇能在短期内发生巨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通过改革,敢于打破一切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束缚,运用市场手段,逐步建立起适应小城镇发展需要的新机制新制度。一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高效快捷的办事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走“小政府、大实体、小政府、大服务”的路子,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阳光行政”,简化办事程序。二是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放开农民、外来人口的落户限制,引导农村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吸引各种能人参加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三是改革财税制度。建立健全镇财税机构,设立镇级金库,将预算外收入统一纳入镇财政管理,支出统一按预算拨款。贯彻属地征收管理原则,城镇内所有项目建设及各种税源收入全部入镇级金库,对于超收部分,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四是改革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实行规划、征地、开发、出让、管理五统一,土地按不同地段确定出售价格,以增加小城镇的投入。

  二、小城镇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效

  (一)城镇经济实力稳步提高。小城镇的建设在为农业、乡镇企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城镇经济的增长,全镇社会总产值xx年达到18056万元,较项目实施前的xx年增加2494万元,增长16%;乡镇企业总产值xx年达到17066万元,较xx年增加3455万元,增长25%;农业增加值xx年达到5181万元,较xx年增加1030万元,增长24%;财政收入xx年243万元,较xx年增加81万元,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xx年的2199元,较xx年增加277元,增长14%。通过抓城镇化建设,拉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全镇的城镇化水平由xx年的10.1%增长到xx年36.1%,提高了26个百分点。

  (二)小城镇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城镇综合功能明显增强。通过崆峒风情大道、玄武路的建设,镇区道路宽敞整洁,交通方便;投资40万元建成日供水300立方的水厂,使镇区实现了饮水安全和自来水化,污水达标排放,电力设施完备,生产生活用电充足;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大力提升”。同时,新建了文化中心、公共绿地等设施,达到了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占地6660平方米的市场建设,商贸流通日趋活跃,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非农业人口由xx年3613人增长到xx年8588人。

  (三)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稳固了旅游产业龙头地位。通过小城镇的综合开发建设,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质的变化,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加快,使旅游产业成为该镇的龙头和优势,形成了游在“崆峒山”,玩在“弹筝湖”,住在“广成山庄”,吃在“农家乐”的旅游产业格局,延长了旅游产业链条。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崆峒旅游小城镇示范建设是成功的,效益是显著的,但是国家的扶持资金有限,吸纳民间投资还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大量的建设资金是政府通过银行贷款、借款等形式举债筹集的,对进一步开发建设小城镇,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和问题。建议国家能在小城镇专向建设资金上继续给予一定的扶持,使试点小城镇建设全面完成,加大其示范带动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关内容

  •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情况汇报
  • 静观镇幅员面积72.5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97个合作社,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429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万余人,耕地面积31712亩,农民人均耕地0.65亩,5个村党委,10个党总支,70个党支部. xx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7.09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13.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 ...

  • 国家生态示范区(生态经济示范县)工作汇报
  • 生态示范区工作汇报 XX 市位于 ,人口xx 万,下辖XX 个乡镇.XX 人村.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在着力抓好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同时,深入开展"五创联动",先后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为早日完成生 ...

  • 创建文明乡镇情况汇报
  • 一.基本情况 七里坪镇位于大别山南鄂豫边界,是湖北省边际口子镇,是省定扶贫重点镇,老区中心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学员实践基地.也是全国" 121"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之一,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百镇千村"重点镇,连续3届荣获" ...

  • 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汇报材料
  •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检查指导省级文明镇创建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镇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紧紧围绕"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生活城镇化 ...

  •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
  •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繁荣和谐省会卫星县"的目标,立足山区资 和区位实际,集中精力抓重点.攻难点.促落实,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下面,我就闽清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工作思路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 一.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经济 ...

  • 县长向市长进行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
  • 县长向市长汇报相关工作情况 XXX (2012年3月 日) 尊敬的XXX 常务副市长及各位领导: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XXX 常务副市长一直以来对XX 工作的关注和关心表示由衷的感谢,对XXX 常务副市长及各位领导一行此次莅临XX 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我县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

  • 市长调研时汇报
  • 调研时的汇报提纲 今天,蓝市长一行在百忙中来我县调研,我们感到十分高兴,这是对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鞭策和鼓励.首先,我代表前郭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蓝市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诚挚地请求蓝市长对前郭县工作给予指导.批评和帮助,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倍努力,创造更大的成绩来回报市委.市政府的关心 ...

  • 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 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中共青川县委 青川县人民政府 (2011年4月) "5.12"特大地震发生近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尤其是浙江人民的倾力帮助下,在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下,全县人民大力发扬" ...

  • 村党建示范点建设汇报材料
  • XX乡XX村党建示范点建设汇报材料 XX村位于XX乡南面,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纳雍县XX乡XX村,位于省级旅游景点.美丽富饶的总溪河畔"乌江第一漂",省道"213"线贯穿全村,交通便利.距毕节市七星关区35公里,县城65公里:离即将动工兴建的<贵州省夹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