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过程与互动分析系统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Vol. 17, No. 5, 1067–107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群体过程与互动分析系统*

何 铨

摘 要 群体过程由各种行动和行为反应组成,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以往研究根据群体均衡理论、功能观点或时间理论等分别开发了各种基于研究者视角的群体互动过程观察分析系统。但很多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主要原因在于各个分析系统的关注点不同。本研究从信效度、理论基础、分析对象以及编码难易等角度总结了各个系统的优点和不足,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可能的方向:构建适当的群体决策动态实验任务、明确群体过程作用机制、以及开发运用于实践的群体互动过程分析系统。 关键词 小群体;群体过程;群体互动;分析系统 分类号 B849; C934

1

Hora W Tjitra2

(1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杭州 310023)(2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学院,杭州 310028)

1 前言

群体在企业和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通常是促进或限制个体和组织效率的关键环节(Buzaglo & Wheelan, 1999)。在群体有效性模型中,群体过程都是处于中心位置(Ilgen, Hollenbeck, Johnson & Jundt, 2005)。但是以往群体研究都很难明确群体过程的确切性质和作用机制,因为每个研究对群体互动行为与群体产出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往往很不一致(Gouran & Hirokawa, 2003)。而导致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每个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工具是基于不同的过程理论(Wittenbaum, Hollingshead, Paulus, Hirokawa, Ancona, Peterson, et al, 2004)。这就要求群体研究明确群体过程的概念和作用机制,采用具有明确操作定义的观察系统来分析群体特征和互动过程,从而使得不同的研究结果在一定基础上可以进行比较,得出共识的结论和理论。

群体被看作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Arrow, Poole, Henry, Wheelan & Moreland, 2004; Barker, 2001)。Arrow等(2004)认为群体作为复杂系统,受到各种相互作用的以及非线性的多重因素影响。Barker(2001)提出群体具有开放系统的特征:相互依赖性、层次性、等效性等。对于群体的定义则都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相互依赖和理解

(McGrath, 1984)。而对于小群体(Small Group)并没有确定的标准。一般来说,如果群体成员之间能面对面地一起工作就称为小群体。Burker(2003)提出可以从群体如何分配任务以及群体成员的感受来判定小群体,认为小群体至少需要三个或以上的成员。

2 群体过程的概念和分类

群体研究中的群体过程是指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改变,群体成员对内在和外在刺激做出反应,并根据群体的需求和目标对个人行为和观点做相应改变(McGrath, 1984)。Cohen和Bailey(1997)将群体过程定义为群体成员相互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之间的互动,如沟通和冲突等。Weingart(1997)提出动态群体过程概念:群体中相互依赖的个体所做的连续和有效的行为,从而达到群体期望的结果,并强调群体是如何协同完成任务的。在此基础上,Marks等(2001)对群体过程作了进一步定义:相互依赖的群体成员通过一系列认知的、言语的和行为的行动将输入转换为结果,从而达到群体目标的过程。正是由于群体始终是在动态变化的,如果试图从某个时间点来理解群体的整个过程,很有可能存在偏差(Ilgen, Hollenbeck, Johnson & Jundt, 2005),所以群体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是任务群体过程的关键特征,可以有效地预测群体任务绩效。Hackman和Morris(1975)认为互动过程就是任何时间段内所有可观察的行为。McGrath和Altermatt(2001)将

收稿时间:2008-12-02 项目(Y20559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110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通讯作者:何铨,E-mail: [email protected]

-1068-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互动过程定义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群体成员相互之间同时的或次序的行为(言语的和动作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者会将群体过程等同于群体互动过程。

对于群体过程的维度划分,以往研究者持有不同的标准。Bales(1950)提出了群体的社会互动过程概念,定义和区分了社会相关和任务相关的维度。Bales认为研究可以独立地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测量。Futoran等(1989)认为群体过程主要包括两大类:结果功能相关和结果功能无关,其中结果功能相关包括内容和过程两个方面。Fisher和Ellis(1990)在Bales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群体决策过程包括社会维度和任务维度:社会维度指的是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对他人及其关系的评价;任务维度则是群体成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Cooke和Szumal(1994)研究了群体互动模式对群体解决问题绩效的影响,提出群体互动主要有三种模式:建设性互动、消极性互动和攻击性互动。Beck和Fisch(2000)提出群体过程有三种行为:任务导向互动行为、过程互动行为和社会情绪互动行为。Kylen和Shani(2002)认为群体互动模式有防御性和知识创造性两类。刘雪峰和张志学(2005)研究了模拟情境中工作群体成员的互动过程,总结出群体互动有着结构互动和人际互动两个维度。

群体过程是随时间而动态发展的,因此很多研究者提出了群体过程的发展模型(Bales, 1950; Fisher & Ellis, 1990; Marks, Mathieu & Zccaro, 2001)。Bales(1950)提出了群体过程的描述性模型,认为决策群体,特别是问题解决群体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强调方向的问题,如讨论问题的情境是什么;第二阶段关注评估的问题,如决定对情境要采取何种措施;第三阶段主要是控制,就是确定如何做的问题。Bales强调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群体完成任何一个决策任务都会经历这些阶段,同时过程还会重复出现。Fisher和Ellis(1990)从群体决策形成角度提出群体决策过程的四阶段模型:方向、冲突、出现和强化。Levine和Moreland(1990)根据群体过程中人际互动发展特点提出了群体发展的四阶段模型:形成阶段,群体成员识别人际行为和任务行为的边界,建立起依存关系;冲突阶段,围绕人际问题和任务要求产生冲突和极端化的现象;规范形成阶段,群体克服了冲突,形成了互动的规范,澄清了角色,确保成员对

任务的承诺;执行阶段,随着结构化问题的解决,灵活性和功能性角色使得群体集中精力解决问题。Marks等(2001)提出了群体过程的连续性模型,包括过渡阶段过程、行动阶段过程和人际关系过程,认为群体决策过程是转换-行动的循环。谢霍坚等(2003)提出了群体组织模型,认为成功的群体应该善于建立愿景、团结合作、树立信心、深入探索问题以及总结反思,而且这五个方面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3 群体互动过程分析系统

研究对群体决策过程测量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方式,主要有主观的回顾和客观的直接测量两种大类(Weingart, 1997; Wageman, Hackman & Lehman, 2005)。有研究者采用调查的或行为观察的方式来记录过程变化(Bales, 1950; Marks, Mathieu & Zccaro, 2001)。还有的研究者采用日志方法研究群体成员在群体过程发展中的变化(Williams & Alliger, 1994)。在群体过程研究中,运用比较普遍的方法是行为观察法,即群体互动过程观察分析法。本部分注重介绍群体研究中四种典型的基于研究者视角的群体过程观察分析系统(见表1),并从理论和运用等角度进行对比,从而尝试性地提出一套动态任务的过程观察分析系统。

3.1 群体互动理论与互动观察分析系统

Bales(1950)认为群体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工具问题,针对社会体系之外的;社会情绪问题,包括减少人际困难、协调行动、促使个人有效地成为社会体系中的成员。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均衡,即群体的均衡理论。经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Bales(1950)开发出一套“互动过程分析”(Interaction Process Analysis, 简称IPA)的观察分析系统。IPA系统包括中性的任务工作、正面的社会情绪和负面的社会情绪三个类别。正面的社会情绪有显示团结、消除紧张和赞同三个次类别;负面的社会情绪包括对立、紧张和反对三个次类别。中性的任务工作的次类别则有提出问题(询问方向、寻求意见和建议等)和提供答案(提供建议、意见和方向等)。

Hirokawa等(2003)总结了群体互动-绩效的相关研究,认为以往研究是让受过训练的编码者利用具有一系列确定行为维度的系统对群体互动进行分析,但是实际上这些系统的维度并不是都和群体绩效相关的。Hirokawa认为分析群体互动过程需要明

第17卷第5期 群体过程与互动分析系统 -1069-

确群体互动的功能性特点。首先,需要清楚群体讨论过程中群体成员的言语行为具有功能的特性,也就是说群体成员的陈述和询问是群体讨论完成的主要手段。再者,群体成员并不是时刻都能意识到其行为的目的是什么。Hirokawa(1982)在功能观点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导向互动编码系统(Function- Oriented Interaction Coding System,简称FOICS)。Hirokawa认为当群体进行准理性决策时其决策往往是基于以下三个问题的答案:问题情境的特点是什么;通过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实现;备择方案正

面和负面的影响。有效的群体决策通常满足以下四个关键的功能:对问题情境的合适理解;对可接受方案要求的合适理解;备择方案正面影响的合适评价;备择方案负面影响的合适评价。这也就形成了FOICS的四个大类别:建立操作过程、分析问题、形成解决方案和对方案的评估;每个大类别都包括12个次类别:介绍、重述、发展、证实、修正、同意、不同意、总结/综合、询问观点、寻求赞成、要求澄清、要求总结/综合。

表1 群体互动分析系统对比

分析系统

研究

理论基础

主类别

中性的任务工作 正面的社会情绪 负面的社会情绪

FOICS Hirokawa (1982) 群体功能性理论

建立操作过程 分析问题 形成解决方案 方案的评估

TEMPO

Futoran, Kelly & McGrath (1989)

SYNPRO Simon (2002)

功能性群体的时间理论

群体复杂问题解决的模型

结果功能 非结果功能 目标澄清 过程澄清 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 过程控制

次类别

显示团结、消除紧张、赞同、反对、紧张、对立、提出问题和提供答案。

介绍、重述、发展、证实、修正、同意、不同意、总结/综合、询问观点、寻求赞成、要求澄清、要求总结/综合。

内容提议、过程建议、内容评估、过程评估。

陈述、询问、情景分析、问题分析、建议等。

IPA Bales (1950) 群体均衡理论

Futoran等(1989)认为以往互动研究忽略了时间维度,提出分析互动过程需要关注以下方面:强调过程的时间模式;考虑互动的过程和内容;将互动过程的时间模式和内容特征与群体任务绩效相联系,同时能区分个体成员对群体过程和群体绩效的不同贡献;系统能运用于不同任务情境和群体。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发了“时间-事件-成员模式观察系统”(Time by Event by Member Pattern Observation System, 简称TEMPO)。TEMPO系统是基于McGrath提出的功能性群体时间理论:群体同时有三个相互依赖的功能-结果、群体支持和群体状态;群体在实现结果功能时,需要经历各个不同的阶段-开始、问题分析、冲突解决和执行等;群体在实现其他两个功能时,也经历了不同阶段。TEMPO系统包括结果功能和非结果功能两大类别。结果功能类别则包括4个次类别:内容提议-与内容相关的提

议;过程建议-与过程相关的建议;内容评估-对任务内容的监控和评估;过程评估-对群体过程的监控和评估。4个次类别还分别包括了14个维度,这些维度可以根据具体任务而进行明确和修改。非功能类别主要是与个体关系相关的活动,包括个体评述、关系解释、与任务离题的讨论、对主试的反应、沉默以及无意义行为等。TEMPO系统还强调群体互动过程的循环特征。

Wetzel(1995)对复杂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群体复杂问题解决的模型,认为有效的群体复杂问题解决包括三个步骤,即过程计划、信息交换和方案建议,并且这三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只是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在一开始的时候,群体讨论决定任务目标、具体的合作方式等;然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信息共享上;在得到足够的信息后,群体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问题解决上。

-1070-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Simon(2002)在此基础上从群体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开发了群体互动观察系统“协同诊断系统”(SYNergy PROgnosis,简称SYNPRO)。SYNPRO系统的基础是理论和数据相结合,包括5个大类别:目标澄清、过程澄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过程控制。同时,每个大类别包括陈述、询问等多个不同的次类别。

3.2 互动分析系统的检验标准

Bales(1950)提出需要从工具和编码者两方面综合评价编码系统质量。Bales根据编码过程归从三个维度来评价编码系统:单元编码(将连续的互动情节划分成各个分析单元的准确度)、类别确定(将具体分析单元归属特定类别的准确度)以及类别归类(单元具体命名和归类的准确度)。Herbert和Attridge(1975)总结了观察系统的33个标准,共归为三类:确定性、效度和可用性。确定性能让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正确的工具:观察系统有明确的命名、有清晰的理论基础、确定观察对象以及排除系统某些不适用的情境等。效度标准包括行为的观察性、工具的客观性、以及影响推论的相关背景和观察者效应等。可用性标准往往会被研究者忽视,主要是指系统运用的难易程度,包括数据收集机制的复杂性、观察者的培训过程等方面。Futoran等(1989)提出好的观察编码系统应该是:以时间为基准,系统能记录群体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能区别每个成员的行为,能区分哪个成员做了何种行为,及其对群体决策绩效的贡献;能区别简单陈述中的各种动作,区分多余动作等;系统能将群体成员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与群体绩效相联系。Fisher和Ellis(1990)总结了互动分析的三个特征:类别化、单元化和连续性。互动分析的类别决定了互动分析系统的质量。如果类别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准确,则研究结果就毫无意义。好的类别标准是详尽的,没有遗漏过程中的行为;相互之间关系是明确的,类别之间不存在着相互包含或重叠;情境的敏感性。单元化则要求包含完整的意义而且是可以测量的。连续性是指单元之间的关系是连续的。

同时,研究者也提出了一系列数量化检验标准。Guetzkow的U系数用来评价两个编码者对分析单元判定的不一致性程度(Weingart, 1997)。U = (O1-O2) / (O1+O2)(U*100表示不一致的百分比,O表示编码者所确定的分析单元数目)。Bakeman和

Gottman(1997)提出了序列性编码的一致性程度检验公式:PA = NA / (NA + ND) *100%(PA是指一致性的百分比;NA不同编码者的一致数;ND不同编码者的不一致数)。而Cohen的kappa系数则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定性分析的信度评价(Bakeman & Gottman, 1997)。

总之,观察系统是一种能追踪群体讨论和群体决策互动的工具。但是没有一种观察系统能够完全观察分析群体决策过程中的所有行为,特定系统总是关注研究者所关注的某个方面(Fisher & Ellis, 1990)。Cissna等(1990)总结了观察系统在信度计算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衡量观察系统质量的指标为类别-类别之间的信度、观察者-观察者之间的信度以及再测信度。

3.3 观察分析系统的比较

基于以上各种评价标准,研究者需要明确每个互动分析系统都有其优点,例如相关研究都对以上的互动分析系统在信度和效度上进行检验,都达到研究标准(Bales, 1999; Hirokawa, 2003),但同时各个系统也存在着不足。

Bales研究开发的互动分析方法为群体研究提供了研究方法基础,该系统得到小群体研究的推崇,后续有相当数量的研究通过各种方法检验了此编码系统的信度和效度(McGrath, 1984)。研究者利用IPA分析系统对群体中领导的产生、领导角色的特点以及群体的发展过程作了深入的研究(Hackman & Morris, 1975)。IPA系统关注个体行动在群体过程中的意义,如确定行动发起者、行动对象、时间、以及该行动在群体活动中的作用;研究所有群体成员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特点和各个行动的作用。Bales系统主要运用于评价在群体短期平衡过程中互动模式、互动过程中阶段特征、以及谈判群体和咨询群体(Bales,1950)。Keyton & Beck(2009)利用IPA系统来分析癌症医疗团队成员的互动,发现系统能深入地分析互动特点,结果还验证了Bales的理论假设。Bales在IPA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多层次团体观察评价系统(SYMLOG)(Bales, 1999)。但是IPA也存在一定不足,如其类别过于复杂和抽象,很少研究时间维度上的互动模式(McGrath, 1984)。因为该系统关注分析互动的过程意义,而不是行动的语义内容,所以更适用于各种进行言语交流的任务群体。也正是由于IPA无法分析行动的语义内容,分析结果很难与群体任务绩效直接联系。

第17卷第5期 群体过程与互动分析系统 -1071-

虽然Bales个人认为该系统可以运用于问题解决群体,同时将过程类别与问题解决阶段相联系,但是这些阶段与群体任务质量并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分析结果与任务绩效缺乏联系是IPA系统的最大弱点。再者,Hirokawa(1982)认为IPA系统只是强调过程中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情绪,而忽视了互动的功能,例如,陈述和提问本质上来说都是具有一定的意义或目的:“介绍事实”可以帮助群体在某个问题上达到共识,但也不是说所有的话语都具有功能性—很明显很多时候只是闲聊。Keyton和Beck(2009)还发现IPA系统分析结果中任务导向互动与关系导向互动会存在着重复。

TEMPO系统是记录、编码和分析群体互动过程,从而确定过程的时间模式和群体活动的内容,并进一步分析时间模式和内容特征与群体任务绩效之间的关系(Futoran, Kelly & McGrath, 1989)。该系统主要用于分析特定任务群体的时间-事件-成员模式的互动特点。该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运用条件:以时间为基础、确定每个成员的行为、将行动与绩效相联系、运用于不同的群体和任务(McGrath & Altermatt, 2001)。通过TEMPO系统,研究可以得到三类数据:发起某个行动的成员、行动的类型、以及行动的持续时间。因此运用该系统可以研究以下问题:群体特征和任务特点如何影响群体整个互动特征、群体整个任务互动特征如何影响即时的互动模式、互动特征和互动模式如何影响群体任务绩效。Futoran等(1989)认为TEMPO系统的优点在于:能兼顾过程和内容、能在个体层面分析过程特征、将过程特征与群体任务绩效相联系、编码系统容易学习;而缺点则是分析成本较高。但是在实际中,该系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Hirokawa, 2003),原因在于系统虽然关注过程的时间维度,但是忽视了互动的功能。

FOICS系统主要用于分析“成功的”和“失败的”群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差别,进而得出“成功的”问题解决群体在过程中的特点。通过系列的实验室研究发现FOICS中功能体系能在较高程度上(60%)解释群体任务绩效(Hirokawa, 1982)。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编码者主要能从群体成员的描述数量上进行判断而不是质量,但Hirokawa则强调任务群体的绩效主要受质量影响(Simon, 2002)。同时,研究忽视了群体的历史,以及群体内部特点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影响。Gouran(1999)也对FOICS系统提出了

质疑:群体只有在讨论与政治相关问题时满足所要求的功能才会对任务绩效有促进作用,而当群体讨论某个事实或进行猜想时并不能发现这种相关和促进作用;Hirokawa的研究大多用学生作为研究被试组成临时群体。FOICS系统能对群体决策的功能进行分析,但是描述中不能很好地体现群体成员之间互动的特点,而且在实证研究中FOICS的类别对群体绩效的影响只是得到部分的证明,缺乏在实际工作情境中的验证(Hirokawa, 1982; Hirokawa, Cathcart, Samovar & Henman, 2003)。VanderVoort(2002)则从理论角度分析功能理论,认为Hirokawa提出的功能理论从因果关系来解释更为合适,因为群体只有执行这些必要的步骤才能达到较高的绩效。

SYNPRO系统能系统地分析群体解决复杂问题的整个过程,明确复杂问题解决过程中每个成员的贡献,并能清楚地描述每个成员在过程中互动行为变化特点(Simon, 2002)。研究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同时,Simon(2002)在SYNPRO的基础上开发了针对群体互动中领导行为的分析系统,主要关注群体在解决复杂问题过程中领导的产生过程以及作用机制。研究也需要认识到该系统是根据特定模拟情境(SYNTEX)开发形成的,其理论基础是群体复杂问题解决。由此,SYNPRO系统的概化程度是受到质疑的,但是,Simon和Vornberger(2003)将SYNPRO运用于分析实际的工作团队,结果发现具有较高的效度。

简言之,研究可以从理论基础、分析对象、编码的难易和实践的适用程度等角度来对比各个观察系统。IPA系统从社会学的均衡理论出发分析群体互动中的任务和情绪模式,但是没有和任务绩效联系,而TEMPO、FOICS和SYPRO系统都强调互动过程对任务绩效的影响,特别是SNPRO系统希望能够建立过程对绩效影响的公式化模型。对于分析对象,IPA、TEMPO、FOICS都是分析讨论某个特定问题的群体,问题本身是静态的,因此在此过程中并不能体现群体过程随任务变化而变化的特点;而SYNPRO系统则分析解决模拟动态问题的群体过程。对于编码的难易,研究可以从类别的数量和定义、系统编码的层次等角度来确定。TEMPO只有两个主类别,但是包含了三个层次;FOICS虽然只有四个主类别,但有12个次类别;IPA虽然结构上比较简单,但是定义抽象,编码者不易掌握;

-1072-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SYNPRO具有5个主类别,同时每个主类别所包含的次类别不同。而对于系统的实践适用性,由于每个系统的分析对象都具有特定性,所以比较的意义不大。只是IPA系统得到群体研究的广泛运用(Keyton & Beck, 2009),FOCIS只受到功能流派的推崇,SYNPRO只是在Simon的研究团队中运用较多(Simon, 2003),而Tempo运用的频率不是很高,只有McGrath等研究中提到若干次(McGrath, Arrow & Berdahl, 2000; McGrath & Altermatt, 2001)。最后,群体过程观察分析技术存在着共有的弊端就是无法了解群体成员在过程中的主观评价和感受。 3.4 基于动态任务的过程观察分析系统

结合群体决策动态特点以及各个观察编码系统的优缺点,何铨(2008)尝试性地提出多维群体互动过程观察分析系统(Multiple Group Process Coding System,简称MGPC)。研究以复杂问题解决欧洲范式的模拟情境作为群体任务,满足了任务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特点。分析系统的理论基础整合了复杂问题解决过程模型、群体决策功能性理论和时间维度观点。研究在研究者分析视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群体成员的主观报告:在群体任务完成后采用主观问卷调查和群体聚焦访谈来进一步确定群体成员在任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研究主试对每次实验从过程控制和结果等角度来总结,以供观察分析者参考。最后,研究按照观察分析系统开发过程(Simon, 2002),通过归纳与演绎技术,确定了包括5个主类别和10个次类别的二阶过程观察分析系统。该系统的5个主类别为:目标清晰化、问题分析、策略计划、问题解决和过程控制与反思;每个主类别都包括10个次类别:陈述、询问、同意、不同意、争论、建议、决策、评价、向主试提问和其他行为等,但具体含义在各个主类别中会存在差异。根据分析系统的评价标准,研究从类别一致性、评价者一致性等角度检验系统的质量,结果证明系统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并且通过被试任务后的主观报告进一步验证了分析系统的效度。基于MGPC系统,研究可以分析群体解决复杂问题的动态过程,还可以进一步评价群体过程中的任务导向、过程导向和人际导向互动过程,确定过程中每个成员的贡献以及过程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机制。该系统还充分考虑了中国文化下群体互动特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被试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特征及其对群体有效性的影响机

制。为了便于分析,研究者还开发了一套计算机辅助系统。但是,该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任务的控制性、结果的概化度等(何铨, 2008)。

4 研究展望

群体互动过程分析证实了群体过程演化的观点,而互动分析是一种可以追踪群体决策特点和确定群体互动模式的观察技术。McGrath等(2000)认为群体研究要关注研究工具、方法和理论的提升。关于群体过程的进一步研究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开发高质量的群体互动分析工具。特别是在国内,虽然刘雪峰和张志学(2005)、林绚晖等(2008)开发了测量群体过程的主观报告问卷,但缺乏高质量的群体互动过程观察分析系统。同时,观察系统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虽能较全面明确群体过程,特别是从研究者的角度来了解过程特征,但互动过程对群体成员的心理认知影响有时较难通过观察获得。因此,研究需要根据中国的文化特点开发适合的互动观察分析系统,因为在不同文化情境中即使相同行为也具有不同的功能。同时还需要将群体成员的事后主观报告、任务完成后群体成员之间的互评以及研究者对过程的观察相结合,这样研究者才能更加全面地分析群体互动过程特点。何铨(2008)研究尝试性地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分析群体复杂问题解决过程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需要更多实证研究证明。当前,企业的招聘面试越来越多地运用群体任务模拟,如诺基亚面试中的主题公园。如何更有效地评价每个面试人员的特点则是群体互动分析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实践运用方向。

第二,构建合适的群体任务情境。以往研究还受到的一个批判就是实验室研究所使用的任务过于简单(Hirokawa, Degooyer & Valde, 2000),而现实中的群体过程又过于复杂(Gonzalez, Vanyukov & Martin, 2005)。因此,群体过程研究的重大挑战就是如何构建合适的群体任务情境,其中任务的概化度是关键的指标之一。一种比较有效的做法是观察现实任务情境,从中提取关键特征,进而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模拟(Marks, 2000)。

第三,群体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者认为群体过程一般都起着中介的作用。Hackman和Morris(1975)认为群体过程是“输入-绩效”关系的中介变量,这在很长一段时间主导了群体研究的方向。Weingart(1997)提出群体过程在“输入-结果”中

第17卷第5期 群体过程与互动分析系统 -1073-

起着中介或者缓冲的作用。虽然,研究认为不同的机制关注群体过程的不同问题:从中介的角度可以明确“输入”变量是影响“结果产出”的内在机制;缓冲的角度则探索相似的群体得出不同结果的原因。对于群体研究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作用机制的研究建立起关于群体过程对群体有效性作用的公式化的理论模型(Marks, 2000)。 参考文献

何铨. (2008). 群体复杂问题解决有效性——基于功能性决策

理论的过程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

林绚晖, 卞冉, 朱睿, 车宏生. (2008). 团队人格组成、团队过程对团队有效性的作用. 心理学报, 40(4): 437–447. 刘雪峰, 张志学. (2005). 模拟情境中工作团队成员互动过程的初步研究及其测量. 心理学报, 37 (2): 253–259.

谢霍坚, 陈国权, 刘春红. (2003). 团队组织模型——构建中国

企业高效团队.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Arrow, H., Poole, M. C., Henry, K. B., Wheelan, S., & Moreland, R. (2004). Tim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The temporal perspective on groups. Small Group Research, 35(1):73–105. Bakeman, R., & Gottman, J. M. (1997). Observing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sequential analysis (2nd 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ker, L. L., Wahlers, K. J., & Watson, K. W. (2001). Groups in Process-An introduction to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 (6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les, R. F. (1950). Interaction process analysis. Cambridge: Addison-Wesley.

Bales, R. F. (1999). Social interaction systems.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Beck, D., & Fisch, R. (2000). Argumentation and emotional processes in group decision-making: Illustration of a multi-level interaction process analysis approach.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3(2), 183–201.

Burke, P. J. (2003). Interaction in Small Groups. In John DeLamater (Ed.).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pp. 363–388). New York: Kluwer-Plenum.

Buzaglo, G., & Wheelan, S. A. (1999). Facilitating work team effectiveness: Case studies from Central America. Small Group Research, 30(1), 108–129.

Cissna, K. N., Garvin, B. J., & Kennedy, C. W. (1990). Reliability in coding social interaction: A study of confirmation. Communication Report, 3(2), 58–69.

Cohen, S. G., & Bailey, D. E. (1997). What makes teams work:Group effectiveness research from the shop floor to the executive suite. Journal of Management, 23(3), 239–290. Fisher, B., & Ellis, D. G. (1990). Small Group Decision Making, (3rd ed.), McGraw-Hill, New York, NY.

Futoran, C. C., Kelly, J. R., & McGrath, J. E. (1989). TEMPO: A

time-based system for analysis of group interaction proces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0(3), 211–232. Gonzalez, C., Vanyukov, P., & Martin, M. K. (2005). The use of micro-worlds to study dynamic decision mak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ur, 21(2), 273–286.

Gouran, D. S. (1999). Communication in groups: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In L. R. Frey (Eds.), The handbook of group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pp. 3–36). Thousand Oaks, CA: Sage.

Gouran, D. S., & Hirokawa, R. Y. (2003). Effective decision ma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groups: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In R. Y. Hirokawa, R. S. Cathcart, L. A. Samovar, & L. D. Henman (Eds.),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 (pp. 27–38). Los Angeles, CA:Roxbury.

Hackman, J. R., & Morris, C. G. (1975). Group tasks, group interaction process and group performance effectiveness: A review and proposed integration.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8, pp. 45–9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erbert, J. D., & Attrige, C. (1975). A guide for developers and users of observational systems and manual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2(1), 1–20.

Hirokawa, R. Y. (1982). Group communic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effectiveness I: A critical review of inconsistent finding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30(2), 134–141.

Hirokawa, R. Y., DeGooyer, D., & Valde, K. (2000). Using narratives to study task group. effectiveness. Small Group Research, 31(5), 573–591.

Hirokawa, R. Y, Cathcart, R., Samovar, L., & Henman, L. (2003).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Los Angeles: Roxbury.

Ilgen, D. R., Hollenbeck, J. R., Johnson, M., & Jundt, D. (2005). Teams in organizations: From input-process-output models to IMOI model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6, 517–543. Keyton, J., & Beck, S. J. (2009). The Influential Role of Relational Messages in Group Interaction.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3(1), 14–30.

Kylen, S. F., & Shani, A. B. (2002). Triggering creativity in teams: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Creativity & Innovation Management, 11(1), 17–30.

Levine, J. M., & Moreland, R. L. (1990). Progress in small group research.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1, 585–634.

Marks, M. A. (2000).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omputer simulations for conducting team research. Small Group Research, 31(6), 653–675.

Marks, M. A., Mathieu, J. E., & Zaccaro, S. J. (2001). A temporally based framework and taxonomy of team process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6(3), 356–376.

McGrath, J. E. (1984). Group interaction and performance.

-1074-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cGrath, J. E., & Altermatt, T. W. (2001).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group interaction over time: Some methodological and strategic choices. In M. A. Hogg & R. S. Tindale (Eds.), Blackwell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Group processes (pp. 525–556).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McGrath, J. E., Arrow, H., & Berhahl, J. L. (2000). The study of group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4(1), 95–105.

Simon, P. (2002). Die Entwicklung eines Modells der Gruppeneffektivität und eines Analyse-Instruments zur Erfassung des Leistungspotentials von Arbeitsgruppen [The development of a group effectiveness model and an analysis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the output potential of work groups]. Landau: Verlag Empirische Pädagogik.

Simon, P., & Vornberger, E. (2003). SYNPRO: Ein Instrument zur Leistungssteigerung in Teams [SYNPRO: An instrument for enhancing group effectiveness]. In S. Stumpf & A. Thomas (Hrsg.), Teamarbeit und Teamentwicklung (S. 407–428). Göttingen, Germany: Hogrefe.

VanderVoort, L. (2002). Functional and Causal Explanations in

Group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ommunication Theory, 12 (4), 469–486.

Wageman, R., Hackman, J. R., & Lehman, E. (2005). Team diagnostic survey: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41(4), 373–398.

Weingart, L. R. (1997). How did they do that? The ways and means of studying group proces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 189–239.

Wetzel, J. (1995). Problemlösen in Gruppen: Auswirkungen von psychologischen Trainings maßnahmen und Expertenbeteilgung unter kooperativen und kompetitiven Arbeitsbedin¬gungen. Dissertation,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raunschweig.

Williams, K. J., & Alliger, G. M. (1994). Role stressors, mood spillover, and perceptions of work-family conflict in employed pare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4), 837–868. Wittenbaum, G. M., Hollingshead, A. B., Paulus, P. B., Hirokawa, R. Y., Ancona, D. G., Peterson, R. S., et al. (2004). The functional perspective as a lens for understanding groups. Small Group Research, 35(1), 17–43.

Small Group Process and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

HE Quan ; Hora W TJITRA2

1

(1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2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 A dynamic and complex group process can be defined by members’ actions and interactions. Much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and developed different observation analysis systems with frameworks of equilibrium, group function, or time theory.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reliability, validity,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analysis unit, and coding difficulty of these analysis systems, and suggested that a more sophisticated analysis system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of the dynamic features of group tas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action process and group performance, and the utility of interaction coding systems.

Key words: small group; group process; group interaction; coding analysis system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Vol. 17, No. 5, 1067–107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群体过程与互动分析系统*

何 铨

摘 要 群体过程由各种行动和行为反应组成,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以往研究根据群体均衡理论、功能观点或时间理论等分别开发了各种基于研究者视角的群体互动过程观察分析系统。但很多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主要原因在于各个分析系统的关注点不同。本研究从信效度、理论基础、分析对象以及编码难易等角度总结了各个系统的优点和不足,并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可能的方向:构建适当的群体决策动态实验任务、明确群体过程作用机制、以及开发运用于实践的群体互动过程分析系统。 关键词 小群体;群体过程;群体互动;分析系统 分类号 B849; C934

1

Hora W Tjitra2

(1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杭州 310023)(2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学院,杭州 310028)

1 前言

群体在企业和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通常是促进或限制个体和组织效率的关键环节(Buzaglo & Wheelan, 1999)。在群体有效性模型中,群体过程都是处于中心位置(Ilgen, Hollenbeck, Johnson & Jundt, 2005)。但是以往群体研究都很难明确群体过程的确切性质和作用机制,因为每个研究对群体互动行为与群体产出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往往很不一致(Gouran & Hirokawa, 2003)。而导致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每个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工具是基于不同的过程理论(Wittenbaum, Hollingshead, Paulus, Hirokawa, Ancona, Peterson, et al, 2004)。这就要求群体研究明确群体过程的概念和作用机制,采用具有明确操作定义的观察系统来分析群体特征和互动过程,从而使得不同的研究结果在一定基础上可以进行比较,得出共识的结论和理论。

群体被看作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Arrow, Poole, Henry, Wheelan & Moreland, 2004; Barker, 2001)。Arrow等(2004)认为群体作为复杂系统,受到各种相互作用的以及非线性的多重因素影响。Barker(2001)提出群体具有开放系统的特征:相互依赖性、层次性、等效性等。对于群体的定义则都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相互依赖和理解

(McGrath, 1984)。而对于小群体(Small Group)并没有确定的标准。一般来说,如果群体成员之间能面对面地一起工作就称为小群体。Burker(2003)提出可以从群体如何分配任务以及群体成员的感受来判定小群体,认为小群体至少需要三个或以上的成员。

2 群体过程的概念和分类

群体研究中的群体过程是指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改变,群体成员对内在和外在刺激做出反应,并根据群体的需求和目标对个人行为和观点做相应改变(McGrath, 1984)。Cohen和Bailey(1997)将群体过程定义为群体成员相互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之间的互动,如沟通和冲突等。Weingart(1997)提出动态群体过程概念:群体中相互依赖的个体所做的连续和有效的行为,从而达到群体期望的结果,并强调群体是如何协同完成任务的。在此基础上,Marks等(2001)对群体过程作了进一步定义:相互依赖的群体成员通过一系列认知的、言语的和行为的行动将输入转换为结果,从而达到群体目标的过程。正是由于群体始终是在动态变化的,如果试图从某个时间点来理解群体的整个过程,很有可能存在偏差(Ilgen, Hollenbeck, Johnson & Jundt, 2005),所以群体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是任务群体过程的关键特征,可以有效地预测群体任务绩效。Hackman和Morris(1975)认为互动过程就是任何时间段内所有可观察的行为。McGrath和Altermatt(2001)将

收稿时间:2008-12-02 项目(Y20559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110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通讯作者:何铨,E-mail: [email protected]

-1068-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互动过程定义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群体成员相互之间同时的或次序的行为(言语的和动作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者会将群体过程等同于群体互动过程。

对于群体过程的维度划分,以往研究者持有不同的标准。Bales(1950)提出了群体的社会互动过程概念,定义和区分了社会相关和任务相关的维度。Bales认为研究可以独立地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测量。Futoran等(1989)认为群体过程主要包括两大类:结果功能相关和结果功能无关,其中结果功能相关包括内容和过程两个方面。Fisher和Ellis(1990)在Bales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群体决策过程包括社会维度和任务维度:社会维度指的是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对他人及其关系的评价;任务维度则是群体成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Cooke和Szumal(1994)研究了群体互动模式对群体解决问题绩效的影响,提出群体互动主要有三种模式:建设性互动、消极性互动和攻击性互动。Beck和Fisch(2000)提出群体过程有三种行为:任务导向互动行为、过程互动行为和社会情绪互动行为。Kylen和Shani(2002)认为群体互动模式有防御性和知识创造性两类。刘雪峰和张志学(2005)研究了模拟情境中工作群体成员的互动过程,总结出群体互动有着结构互动和人际互动两个维度。

群体过程是随时间而动态发展的,因此很多研究者提出了群体过程的发展模型(Bales, 1950; Fisher & Ellis, 1990; Marks, Mathieu & Zccaro, 2001)。Bales(1950)提出了群体过程的描述性模型,认为决策群体,特别是问题解决群体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强调方向的问题,如讨论问题的情境是什么;第二阶段关注评估的问题,如决定对情境要采取何种措施;第三阶段主要是控制,就是确定如何做的问题。Bales强调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群体完成任何一个决策任务都会经历这些阶段,同时过程还会重复出现。Fisher和Ellis(1990)从群体决策形成角度提出群体决策过程的四阶段模型:方向、冲突、出现和强化。Levine和Moreland(1990)根据群体过程中人际互动发展特点提出了群体发展的四阶段模型:形成阶段,群体成员识别人际行为和任务行为的边界,建立起依存关系;冲突阶段,围绕人际问题和任务要求产生冲突和极端化的现象;规范形成阶段,群体克服了冲突,形成了互动的规范,澄清了角色,确保成员对

任务的承诺;执行阶段,随着结构化问题的解决,灵活性和功能性角色使得群体集中精力解决问题。Marks等(2001)提出了群体过程的连续性模型,包括过渡阶段过程、行动阶段过程和人际关系过程,认为群体决策过程是转换-行动的循环。谢霍坚等(2003)提出了群体组织模型,认为成功的群体应该善于建立愿景、团结合作、树立信心、深入探索问题以及总结反思,而且这五个方面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3 群体互动过程分析系统

研究对群体决策过程测量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方式,主要有主观的回顾和客观的直接测量两种大类(Weingart, 1997; Wageman, Hackman & Lehman, 2005)。有研究者采用调查的或行为观察的方式来记录过程变化(Bales, 1950; Marks, Mathieu & Zccaro, 2001)。还有的研究者采用日志方法研究群体成员在群体过程发展中的变化(Williams & Alliger, 1994)。在群体过程研究中,运用比较普遍的方法是行为观察法,即群体互动过程观察分析法。本部分注重介绍群体研究中四种典型的基于研究者视角的群体过程观察分析系统(见表1),并从理论和运用等角度进行对比,从而尝试性地提出一套动态任务的过程观察分析系统。

3.1 群体互动理论与互动观察分析系统

Bales(1950)认为群体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工具问题,针对社会体系之外的;社会情绪问题,包括减少人际困难、协调行动、促使个人有效地成为社会体系中的成员。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均衡,即群体的均衡理论。经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Bales(1950)开发出一套“互动过程分析”(Interaction Process Analysis, 简称IPA)的观察分析系统。IPA系统包括中性的任务工作、正面的社会情绪和负面的社会情绪三个类别。正面的社会情绪有显示团结、消除紧张和赞同三个次类别;负面的社会情绪包括对立、紧张和反对三个次类别。中性的任务工作的次类别则有提出问题(询问方向、寻求意见和建议等)和提供答案(提供建议、意见和方向等)。

Hirokawa等(2003)总结了群体互动-绩效的相关研究,认为以往研究是让受过训练的编码者利用具有一系列确定行为维度的系统对群体互动进行分析,但是实际上这些系统的维度并不是都和群体绩效相关的。Hirokawa认为分析群体互动过程需要明

第17卷第5期 群体过程与互动分析系统 -1069-

确群体互动的功能性特点。首先,需要清楚群体讨论过程中群体成员的言语行为具有功能的特性,也就是说群体成员的陈述和询问是群体讨论完成的主要手段。再者,群体成员并不是时刻都能意识到其行为的目的是什么。Hirokawa(1982)在功能观点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导向互动编码系统(Function- Oriented Interaction Coding System,简称FOICS)。Hirokawa认为当群体进行准理性决策时其决策往往是基于以下三个问题的答案:问题情境的特点是什么;通过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实现;备择方案正

面和负面的影响。有效的群体决策通常满足以下四个关键的功能:对问题情境的合适理解;对可接受方案要求的合适理解;备择方案正面影响的合适评价;备择方案负面影响的合适评价。这也就形成了FOICS的四个大类别:建立操作过程、分析问题、形成解决方案和对方案的评估;每个大类别都包括12个次类别:介绍、重述、发展、证实、修正、同意、不同意、总结/综合、询问观点、寻求赞成、要求澄清、要求总结/综合。

表1 群体互动分析系统对比

分析系统

研究

理论基础

主类别

中性的任务工作 正面的社会情绪 负面的社会情绪

FOICS Hirokawa (1982) 群体功能性理论

建立操作过程 分析问题 形成解决方案 方案的评估

TEMPO

Futoran, Kelly & McGrath (1989)

SYNPRO Simon (2002)

功能性群体的时间理论

群体复杂问题解决的模型

结果功能 非结果功能 目标澄清 过程澄清 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 过程控制

次类别

显示团结、消除紧张、赞同、反对、紧张、对立、提出问题和提供答案。

介绍、重述、发展、证实、修正、同意、不同意、总结/综合、询问观点、寻求赞成、要求澄清、要求总结/综合。

内容提议、过程建议、内容评估、过程评估。

陈述、询问、情景分析、问题分析、建议等。

IPA Bales (1950) 群体均衡理论

Futoran等(1989)认为以往互动研究忽略了时间维度,提出分析互动过程需要关注以下方面:强调过程的时间模式;考虑互动的过程和内容;将互动过程的时间模式和内容特征与群体任务绩效相联系,同时能区分个体成员对群体过程和群体绩效的不同贡献;系统能运用于不同任务情境和群体。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发了“时间-事件-成员模式观察系统”(Time by Event by Member Pattern Observation System, 简称TEMPO)。TEMPO系统是基于McGrath提出的功能性群体时间理论:群体同时有三个相互依赖的功能-结果、群体支持和群体状态;群体在实现结果功能时,需要经历各个不同的阶段-开始、问题分析、冲突解决和执行等;群体在实现其他两个功能时,也经历了不同阶段。TEMPO系统包括结果功能和非结果功能两大类别。结果功能类别则包括4个次类别:内容提议-与内容相关的提

议;过程建议-与过程相关的建议;内容评估-对任务内容的监控和评估;过程评估-对群体过程的监控和评估。4个次类别还分别包括了14个维度,这些维度可以根据具体任务而进行明确和修改。非功能类别主要是与个体关系相关的活动,包括个体评述、关系解释、与任务离题的讨论、对主试的反应、沉默以及无意义行为等。TEMPO系统还强调群体互动过程的循环特征。

Wetzel(1995)对复杂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群体复杂问题解决的模型,认为有效的群体复杂问题解决包括三个步骤,即过程计划、信息交换和方案建议,并且这三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只是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在一开始的时候,群体讨论决定任务目标、具体的合作方式等;然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信息共享上;在得到足够的信息后,群体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问题解决上。

-1070-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Simon(2002)在此基础上从群体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开发了群体互动观察系统“协同诊断系统”(SYNergy PROgnosis,简称SYNPRO)。SYNPRO系统的基础是理论和数据相结合,包括5个大类别:目标澄清、过程澄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过程控制。同时,每个大类别包括陈述、询问等多个不同的次类别。

3.2 互动分析系统的检验标准

Bales(1950)提出需要从工具和编码者两方面综合评价编码系统质量。Bales根据编码过程归从三个维度来评价编码系统:单元编码(将连续的互动情节划分成各个分析单元的准确度)、类别确定(将具体分析单元归属特定类别的准确度)以及类别归类(单元具体命名和归类的准确度)。Herbert和Attridge(1975)总结了观察系统的33个标准,共归为三类:确定性、效度和可用性。确定性能让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正确的工具:观察系统有明确的命名、有清晰的理论基础、确定观察对象以及排除系统某些不适用的情境等。效度标准包括行为的观察性、工具的客观性、以及影响推论的相关背景和观察者效应等。可用性标准往往会被研究者忽视,主要是指系统运用的难易程度,包括数据收集机制的复杂性、观察者的培训过程等方面。Futoran等(1989)提出好的观察编码系统应该是:以时间为基准,系统能记录群体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能区别每个成员的行为,能区分哪个成员做了何种行为,及其对群体决策绩效的贡献;能区别简单陈述中的各种动作,区分多余动作等;系统能将群体成员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与群体绩效相联系。Fisher和Ellis(1990)总结了互动分析的三个特征:类别化、单元化和连续性。互动分析的类别决定了互动分析系统的质量。如果类别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准确,则研究结果就毫无意义。好的类别标准是详尽的,没有遗漏过程中的行为;相互之间关系是明确的,类别之间不存在着相互包含或重叠;情境的敏感性。单元化则要求包含完整的意义而且是可以测量的。连续性是指单元之间的关系是连续的。

同时,研究者也提出了一系列数量化检验标准。Guetzkow的U系数用来评价两个编码者对分析单元判定的不一致性程度(Weingart, 1997)。U = (O1-O2) / (O1+O2)(U*100表示不一致的百分比,O表示编码者所确定的分析单元数目)。Bakeman和

Gottman(1997)提出了序列性编码的一致性程度检验公式:PA = NA / (NA + ND) *100%(PA是指一致性的百分比;NA不同编码者的一致数;ND不同编码者的不一致数)。而Cohen的kappa系数则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定性分析的信度评价(Bakeman & Gottman, 1997)。

总之,观察系统是一种能追踪群体讨论和群体决策互动的工具。但是没有一种观察系统能够完全观察分析群体决策过程中的所有行为,特定系统总是关注研究者所关注的某个方面(Fisher & Ellis, 1990)。Cissna等(1990)总结了观察系统在信度计算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衡量观察系统质量的指标为类别-类别之间的信度、观察者-观察者之间的信度以及再测信度。

3.3 观察分析系统的比较

基于以上各种评价标准,研究者需要明确每个互动分析系统都有其优点,例如相关研究都对以上的互动分析系统在信度和效度上进行检验,都达到研究标准(Bales, 1999; Hirokawa, 2003),但同时各个系统也存在着不足。

Bales研究开发的互动分析方法为群体研究提供了研究方法基础,该系统得到小群体研究的推崇,后续有相当数量的研究通过各种方法检验了此编码系统的信度和效度(McGrath, 1984)。研究者利用IPA分析系统对群体中领导的产生、领导角色的特点以及群体的发展过程作了深入的研究(Hackman & Morris, 1975)。IPA系统关注个体行动在群体过程中的意义,如确定行动发起者、行动对象、时间、以及该行动在群体活动中的作用;研究所有群体成员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特点和各个行动的作用。Bales系统主要运用于评价在群体短期平衡过程中互动模式、互动过程中阶段特征、以及谈判群体和咨询群体(Bales,1950)。Keyton & Beck(2009)利用IPA系统来分析癌症医疗团队成员的互动,发现系统能深入地分析互动特点,结果还验证了Bales的理论假设。Bales在IPA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多层次团体观察评价系统(SYMLOG)(Bales, 1999)。但是IPA也存在一定不足,如其类别过于复杂和抽象,很少研究时间维度上的互动模式(McGrath, 1984)。因为该系统关注分析互动的过程意义,而不是行动的语义内容,所以更适用于各种进行言语交流的任务群体。也正是由于IPA无法分析行动的语义内容,分析结果很难与群体任务绩效直接联系。

第17卷第5期 群体过程与互动分析系统 -1071-

虽然Bales个人认为该系统可以运用于问题解决群体,同时将过程类别与问题解决阶段相联系,但是这些阶段与群体任务质量并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分析结果与任务绩效缺乏联系是IPA系统的最大弱点。再者,Hirokawa(1982)认为IPA系统只是强调过程中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情绪,而忽视了互动的功能,例如,陈述和提问本质上来说都是具有一定的意义或目的:“介绍事实”可以帮助群体在某个问题上达到共识,但也不是说所有的话语都具有功能性—很明显很多时候只是闲聊。Keyton和Beck(2009)还发现IPA系统分析结果中任务导向互动与关系导向互动会存在着重复。

TEMPO系统是记录、编码和分析群体互动过程,从而确定过程的时间模式和群体活动的内容,并进一步分析时间模式和内容特征与群体任务绩效之间的关系(Futoran, Kelly & McGrath, 1989)。该系统主要用于分析特定任务群体的时间-事件-成员模式的互动特点。该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运用条件:以时间为基础、确定每个成员的行为、将行动与绩效相联系、运用于不同的群体和任务(McGrath & Altermatt, 2001)。通过TEMPO系统,研究可以得到三类数据:发起某个行动的成员、行动的类型、以及行动的持续时间。因此运用该系统可以研究以下问题:群体特征和任务特点如何影响群体整个互动特征、群体整个任务互动特征如何影响即时的互动模式、互动特征和互动模式如何影响群体任务绩效。Futoran等(1989)认为TEMPO系统的优点在于:能兼顾过程和内容、能在个体层面分析过程特征、将过程特征与群体任务绩效相联系、编码系统容易学习;而缺点则是分析成本较高。但是在实际中,该系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Hirokawa, 2003),原因在于系统虽然关注过程的时间维度,但是忽视了互动的功能。

FOICS系统主要用于分析“成功的”和“失败的”群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差别,进而得出“成功的”问题解决群体在过程中的特点。通过系列的实验室研究发现FOICS中功能体系能在较高程度上(60%)解释群体任务绩效(Hirokawa, 1982)。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编码者主要能从群体成员的描述数量上进行判断而不是质量,但Hirokawa则强调任务群体的绩效主要受质量影响(Simon, 2002)。同时,研究忽视了群体的历史,以及群体内部特点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影响。Gouran(1999)也对FOICS系统提出了

质疑:群体只有在讨论与政治相关问题时满足所要求的功能才会对任务绩效有促进作用,而当群体讨论某个事实或进行猜想时并不能发现这种相关和促进作用;Hirokawa的研究大多用学生作为研究被试组成临时群体。FOICS系统能对群体决策的功能进行分析,但是描述中不能很好地体现群体成员之间互动的特点,而且在实证研究中FOICS的类别对群体绩效的影响只是得到部分的证明,缺乏在实际工作情境中的验证(Hirokawa, 1982; Hirokawa, Cathcart, Samovar & Henman, 2003)。VanderVoort(2002)则从理论角度分析功能理论,认为Hirokawa提出的功能理论从因果关系来解释更为合适,因为群体只有执行这些必要的步骤才能达到较高的绩效。

SYNPRO系统能系统地分析群体解决复杂问题的整个过程,明确复杂问题解决过程中每个成员的贡献,并能清楚地描述每个成员在过程中互动行为变化特点(Simon, 2002)。研究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同时,Simon(2002)在SYNPRO的基础上开发了针对群体互动中领导行为的分析系统,主要关注群体在解决复杂问题过程中领导的产生过程以及作用机制。研究也需要认识到该系统是根据特定模拟情境(SYNTEX)开发形成的,其理论基础是群体复杂问题解决。由此,SYNPRO系统的概化程度是受到质疑的,但是,Simon和Vornberger(2003)将SYNPRO运用于分析实际的工作团队,结果发现具有较高的效度。

简言之,研究可以从理论基础、分析对象、编码的难易和实践的适用程度等角度来对比各个观察系统。IPA系统从社会学的均衡理论出发分析群体互动中的任务和情绪模式,但是没有和任务绩效联系,而TEMPO、FOICS和SYPRO系统都强调互动过程对任务绩效的影响,特别是SNPRO系统希望能够建立过程对绩效影响的公式化模型。对于分析对象,IPA、TEMPO、FOICS都是分析讨论某个特定问题的群体,问题本身是静态的,因此在此过程中并不能体现群体过程随任务变化而变化的特点;而SYNPRO系统则分析解决模拟动态问题的群体过程。对于编码的难易,研究可以从类别的数量和定义、系统编码的层次等角度来确定。TEMPO只有两个主类别,但是包含了三个层次;FOICS虽然只有四个主类别,但有12个次类别;IPA虽然结构上比较简单,但是定义抽象,编码者不易掌握;

-1072-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SYNPRO具有5个主类别,同时每个主类别所包含的次类别不同。而对于系统的实践适用性,由于每个系统的分析对象都具有特定性,所以比较的意义不大。只是IPA系统得到群体研究的广泛运用(Keyton & Beck, 2009),FOCIS只受到功能流派的推崇,SYNPRO只是在Simon的研究团队中运用较多(Simon, 2003),而Tempo运用的频率不是很高,只有McGrath等研究中提到若干次(McGrath, Arrow & Berdahl, 2000; McGrath & Altermatt, 2001)。最后,群体过程观察分析技术存在着共有的弊端就是无法了解群体成员在过程中的主观评价和感受。 3.4 基于动态任务的过程观察分析系统

结合群体决策动态特点以及各个观察编码系统的优缺点,何铨(2008)尝试性地提出多维群体互动过程观察分析系统(Multiple Group Process Coding System,简称MGPC)。研究以复杂问题解决欧洲范式的模拟情境作为群体任务,满足了任务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特点。分析系统的理论基础整合了复杂问题解决过程模型、群体决策功能性理论和时间维度观点。研究在研究者分析视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群体成员的主观报告:在群体任务完成后采用主观问卷调查和群体聚焦访谈来进一步确定群体成员在任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研究主试对每次实验从过程控制和结果等角度来总结,以供观察分析者参考。最后,研究按照观察分析系统开发过程(Simon, 2002),通过归纳与演绎技术,确定了包括5个主类别和10个次类别的二阶过程观察分析系统。该系统的5个主类别为:目标清晰化、问题分析、策略计划、问题解决和过程控制与反思;每个主类别都包括10个次类别:陈述、询问、同意、不同意、争论、建议、决策、评价、向主试提问和其他行为等,但具体含义在各个主类别中会存在差异。根据分析系统的评价标准,研究从类别一致性、评价者一致性等角度检验系统的质量,结果证明系统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并且通过被试任务后的主观报告进一步验证了分析系统的效度。基于MGPC系统,研究可以分析群体解决复杂问题的动态过程,还可以进一步评价群体过程中的任务导向、过程导向和人际导向互动过程,确定过程中每个成员的贡献以及过程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机制。该系统还充分考虑了中国文化下群体互动特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被试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特征及其对群体有效性的影响机

制。为了便于分析,研究者还开发了一套计算机辅助系统。但是,该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任务的控制性、结果的概化度等(何铨, 2008)。

4 研究展望

群体互动过程分析证实了群体过程演化的观点,而互动分析是一种可以追踪群体决策特点和确定群体互动模式的观察技术。McGrath等(2000)认为群体研究要关注研究工具、方法和理论的提升。关于群体过程的进一步研究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开发高质量的群体互动分析工具。特别是在国内,虽然刘雪峰和张志学(2005)、林绚晖等(2008)开发了测量群体过程的主观报告问卷,但缺乏高质量的群体互动过程观察分析系统。同时,观察系统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虽能较全面明确群体过程,特别是从研究者的角度来了解过程特征,但互动过程对群体成员的心理认知影响有时较难通过观察获得。因此,研究需要根据中国的文化特点开发适合的互动观察分析系统,因为在不同文化情境中即使相同行为也具有不同的功能。同时还需要将群体成员的事后主观报告、任务完成后群体成员之间的互评以及研究者对过程的观察相结合,这样研究者才能更加全面地分析群体互动过程特点。何铨(2008)研究尝试性地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分析群体复杂问题解决过程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需要更多实证研究证明。当前,企业的招聘面试越来越多地运用群体任务模拟,如诺基亚面试中的主题公园。如何更有效地评价每个面试人员的特点则是群体互动分析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实践运用方向。

第二,构建合适的群体任务情境。以往研究还受到的一个批判就是实验室研究所使用的任务过于简单(Hirokawa, Degooyer & Valde, 2000),而现实中的群体过程又过于复杂(Gonzalez, Vanyukov & Martin, 2005)。因此,群体过程研究的重大挑战就是如何构建合适的群体任务情境,其中任务的概化度是关键的指标之一。一种比较有效的做法是观察现实任务情境,从中提取关键特征,进而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模拟(Marks, 2000)。

第三,群体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者认为群体过程一般都起着中介的作用。Hackman和Morris(1975)认为群体过程是“输入-绩效”关系的中介变量,这在很长一段时间主导了群体研究的方向。Weingart(1997)提出群体过程在“输入-结果”中

第17卷第5期 群体过程与互动分析系统 -1073-

起着中介或者缓冲的作用。虽然,研究认为不同的机制关注群体过程的不同问题:从中介的角度可以明确“输入”变量是影响“结果产出”的内在机制;缓冲的角度则探索相似的群体得出不同结果的原因。对于群体研究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作用机制的研究建立起关于群体过程对群体有效性作用的公式化的理论模型(Marks, 2000)。 参考文献

何铨. (2008). 群体复杂问题解决有效性——基于功能性决策

理论的过程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

林绚晖, 卞冉, 朱睿, 车宏生. (2008). 团队人格组成、团队过程对团队有效性的作用. 心理学报, 40(4): 437–447. 刘雪峰, 张志学. (2005). 模拟情境中工作团队成员互动过程的初步研究及其测量. 心理学报, 37 (2): 253–259.

谢霍坚, 陈国权, 刘春红. (2003). 团队组织模型——构建中国

企业高效团队.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Arrow, H., Poole, M. C., Henry, K. B., Wheelan, S., & Moreland, R. (2004). Tim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The temporal perspective on groups. Small Group Research, 35(1):73–105. Bakeman, R., & Gottman, J. M. (1997). Observing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sequential analysis (2nd 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ker, L. L., Wahlers, K. J., & Watson, K. W. (2001). Groups in Process-An introduction to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 (6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les, R. F. (1950). Interaction process analysis. Cambridge: Addison-Wesley.

Bales, R. F. (1999). Social interaction systems.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Beck, D., & Fisch, R. (2000). Argumentation and emotional processes in group decision-making: Illustration of a multi-level interaction process analysis approach.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3(2), 183–201.

Burke, P. J. (2003). Interaction in Small Groups. In John DeLamater (Ed.).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pp. 363–388). New York: Kluwer-Plenum.

Buzaglo, G., & Wheelan, S. A. (1999). Facilitating work team effectiveness: Case studies from Central America. Small Group Research, 30(1), 108–129.

Cissna, K. N., Garvin, B. J., & Kennedy, C. W. (1990). Reliability in coding social interaction: A study of confirmation. Communication Report, 3(2), 58–69.

Cohen, S. G., & Bailey, D. E. (1997). What makes teams work:Group effectiveness research from the shop floor to the executive suite. Journal of Management, 23(3), 239–290. Fisher, B., & Ellis, D. G. (1990). Small Group Decision Making, (3rd ed.), McGraw-Hill, New York, NY.

Futoran, C. C., Kelly, J. R., & McGrath, J. E. (1989). TEMPO: A

time-based system for analysis of group interaction proces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0(3), 211–232. Gonzalez, C., Vanyukov, P., & Martin, M. K. (2005). The use of micro-worlds to study dynamic decision mak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ur, 21(2), 273–286.

Gouran, D. S. (1999). Communication in groups: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In L. R. Frey (Eds.), The handbook of group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pp. 3–36). Thousand Oaks, CA: Sage.

Gouran, D. S., & Hirokawa, R. Y. (2003). Effective decision ma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groups: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In R. Y. Hirokawa, R. S. Cathcart, L. A. Samovar, & L. D. Henman (Eds.),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 (pp. 27–38). Los Angeles, CA:Roxbury.

Hackman, J. R., & Morris, C. G. (1975). Group tasks, group interaction process and group performance effectiveness: A review and proposed integration.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8, pp. 45–9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erbert, J. D., & Attrige, C. (1975). A guide for developers and users of observational systems and manual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2(1), 1–20.

Hirokawa, R. Y. (1982). Group communic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effectiveness I: A critical review of inconsistent finding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30(2), 134–141.

Hirokawa, R. Y., DeGooyer, D., & Valde, K. (2000). Using narratives to study task group. effectiveness. Small Group Research, 31(5), 573–591.

Hirokawa, R. Y, Cathcart, R., Samovar, L., & Henman, L. (2003).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Los Angeles: Roxbury.

Ilgen, D. R., Hollenbeck, J. R., Johnson, M., & Jundt, D. (2005). Teams in organizations: From input-process-output models to IMOI model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6, 517–543. Keyton, J., & Beck, S. J. (2009). The Influential Role of Relational Messages in Group Interaction.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3(1), 14–30.

Kylen, S. F., & Shani, A. B. (2002). Triggering creativity in teams: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Creativity & Innovation Management, 11(1), 17–30.

Levine, J. M., & Moreland, R. L. (1990). Progress in small group research.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1, 585–634.

Marks, M. A. (2000).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omputer simulations for conducting team research. Small Group Research, 31(6), 653–675.

Marks, M. A., Mathieu, J. E., & Zaccaro, S. J. (2001). A temporally based framework and taxonomy of team process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6(3), 356–376.

McGrath, J. E. (1984). Group interaction and performance.

-1074- 心理科学进展 2009年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cGrath, J. E., & Altermatt, T. W. (2001).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group interaction over time: Some methodological and strategic choices. In M. A. Hogg & R. S. Tindale (Eds.), Blackwell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Group processes (pp. 525–556).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McGrath, J. E., Arrow, H., & Berhahl, J. L. (2000). The study of group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4(1), 95–105.

Simon, P. (2002). Die Entwicklung eines Modells der Gruppeneffektivität und eines Analyse-Instruments zur Erfassung des Leistungspotentials von Arbeitsgruppen [The development of a group effectiveness model and an analysis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the output potential of work groups]. Landau: Verlag Empirische Pädagogik.

Simon, P., & Vornberger, E. (2003). SYNPRO: Ein Instrument zur Leistungssteigerung in Teams [SYNPRO: An instrument for enhancing group effectiveness]. In S. Stumpf & A. Thomas (Hrsg.), Teamarbeit und Teamentwicklung (S. 407–428). Göttingen, Germany: Hogrefe.

VanderVoort, L. (2002). Functional and Causal Explanations in

Group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ommunication Theory, 12 (4), 469–486.

Wageman, R., Hackman, J. R., & Lehman, E. (2005). Team diagnostic survey: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41(4), 373–398.

Weingart, L. R. (1997). How did they do that? The ways and means of studying group proces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 189–239.

Wetzel, J. (1995). Problemlösen in Gruppen: Auswirkungen von psychologischen Trainings maßnahmen und Expertenbeteilgung unter kooperativen und kompetitiven Arbeitsbedin¬gungen. Dissertation,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raunschweig.

Williams, K. J., & Alliger, G. M. (1994). Role stressors, mood spillover, and perceptions of work-family conflict in employed pare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4), 837–868. Wittenbaum, G. M., Hollingshead, A. B., Paulus, P. B., Hirokawa, R. Y., Ancona, D. G., Peterson, R. S., et al. (2004). The functional perspective as a lens for understanding groups. Small Group Research, 35(1), 17–43.

Small Group Process and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

HE Quan ; Hora W TJITRA2

1

(1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2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 A dynamic and complex group process can be defined by members’ actions and interactions. Much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and developed different observation analysis systems with frameworks of equilibrium, group function, or time theory.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reliability, validity,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analysis unit, and coding difficulty of these analysis systems, and suggested that a more sophisticated analysis system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of the dynamic features of group tas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action process and group performance, and the utility of interaction coding systems.

Key words: small group; group process; group interaction; coding analysis system


相关内容

  • 传播学教程笔记和大纲郭庆光
  •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大纲 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 传播学的概念 1. 定义 1) 库利(社会学角度) 2) 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 施拉姆 4) 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 ...

  • [社会学]复习资料
  •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 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正式提出的. 3.社会学学科的三个层次结构: a.基本问题(元问题):社会 ...

  •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 ...

  • 青少年社会工作
  • 第四章 青少年发展的理论 一.生理学理论 生物进化论和复演论(1) ●1859年,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的<物种起源>一书发表,进化论的观点推动了人们对行为个体发展过程的研究: ●达尔文认为,生物本身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存活,物种的生存就是"自然 ...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 ...

  • 大一新生社会学概论重点
  • 一.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P4 二.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 P14 (一)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二) 从社会的层次结构看社会学研究对象及其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联系 三.社会学的社会功能 P24 (一) 科学理性功能 (二) 人文 ...

  • 自考[社会学概论]大纲复习资料整理
  •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 1.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1)社会变革的需要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2. 创立时期代表人物: (1)奥古斯特. 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个提出"社会学&q ...

  • 社会学概论章节重点
  •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提示 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 2.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3.人类理性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4.&q ...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