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运用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萍乡经济开发区联洪小学 刘良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主要是在操场上,在动态中进行的。除了存在学生年龄、性别、体质与活动能力的差异外,还要考虑场地、器材、安全及周边环境的影响,这种与其他学科相比所独有的特殊性,给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下面,我想就在体育课中如何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学生看到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正在作各种活泼的游戏,一场激烈的精彩的比赛在进行着时,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一旦在满足

了暂时的需要之后,就会消失。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其学习动机的。例如:冬季,学生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有的学生看到天气寒冷,不愿意把手拿出来活动,也有一些同学由于懂得了锻炼身体的好处,懂得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因此,他们能克服天气寒冷的困难而努力上好课了。由此可见,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来。如游戏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满足小学生主动、自由、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的最佳方式。在小学低年级中,游戏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教材中走、跑、跳、投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教学多数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完成的。在游戏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兴趣,启发心智,使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此,要求教师摆脱"师道尊严"的影响,放下教师的架子,和小学生做朋友。要"童心未泯",以一个活泼、乐观、有趣甚至于天真的形象出现在小学生当中,既当游戏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和小学生们一起跳、一起唱、一起玩、一起乐,共同营造一个温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小学生们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中,不断养成礼仪、文明、宽容、团结、协作、合群的健康心态和习惯。

但是,正如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那样,我们还应注意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注重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和运用: 注意是指人们的意识对客体的指向和集中,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起点。在体育教学中,由小学生的年龄特

点决定,他们的注意是不稳定的,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小虫,树上知了的叫声,教室传出的歌声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他们的注意又是不持久的,对于新知识,开始感到新鲜,注意力比较集中。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一小段时间后就会左瞧右看、吃点零食、摆弄玩具、做些小动作、说些悄悄话等。可见,要想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为此,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设计形式新颖的课程结构,采取灵活得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利用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运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和生动有趣的讲解,把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并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持久地把注意稳定在一个总目标上。

注意分被动与主动两种,被动注意是属于本能的,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它由条件刺激或个人爱好所产生。例如:上体育课时,新奇的道具,显目的标志,宏亮的口令,都能引起学生们的被动注意,而主动注意则由意志去指挥,带有强制的意思,往往学生对某些事物并不感兴趣,只是由于某种需要才去注意。譬如:有的同学对长跑这个教材并不感兴趣。但由于“长跑”是“达标”的一项指标,而“达标”又是评“优秀”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当“优秀”学生的愿望而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上好“长跑”课了。

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个从被动注意引导问主动注意上来。例如:教跳远时,先可在不同的长度点上作出明显的标志,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经过多次练习,学生

有了感觉,知道了要跳到那个标记上才能达标。因此,引起了他们的主动注意。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总之,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调动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单 位:开发区联洪小学

姓 名:刘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运用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萍乡经济开发区联洪小学 刘良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三基”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我们知道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主要是在操场上,在动态中进行的。除了存在学生年龄、性别、体质与活动能力的差异外,还要考虑场地、器材、安全及周边环境的影响,这种与其他学科相比所独有的特殊性,给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下面,我想就在体育课中如何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学生看到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正在作各种活泼的游戏,一场激烈的精彩的比赛在进行着时,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一旦在满足

了暂时的需要之后,就会消失。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其学习动机的。例如:冬季,学生在室外上体育课时,有的学生看到天气寒冷,不愿意把手拿出来活动,也有一些同学由于懂得了锻炼身体的好处,懂得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因此,他们能克服天气寒冷的困难而努力上好课了。由此可见,间接动机对于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直接动机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对直接感兴趣的学习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来。如游戏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满足小学生主动、自由、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的最佳方式。在小学低年级中,游戏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教材中走、跑、跳、投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教学多数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完成的。在游戏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兴趣,启发心智,使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此,要求教师摆脱"师道尊严"的影响,放下教师的架子,和小学生做朋友。要"童心未泯",以一个活泼、乐观、有趣甚至于天真的形象出现在小学生当中,既当游戏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和小学生们一起跳、一起唱、一起玩、一起乐,共同营造一个温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小学生们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中,不断养成礼仪、文明、宽容、团结、协作、合群的健康心态和习惯。

但是,正如我们在实践中看到的那样,我们还应注意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征,分别采用一些与他们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符合的教法,来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注重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和运用: 注意是指人们的意识对客体的指向和集中,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起点。在体育教学中,由小学生的年龄特

点决定,他们的注意是不稳定的,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小虫,树上知了的叫声,教室传出的歌声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他们的注意又是不持久的,对于新知识,开始感到新鲜,注意力比较集中。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一小段时间后就会左瞧右看、吃点零食、摆弄玩具、做些小动作、说些悄悄话等。可见,要想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为此,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设计形式新颖的课程结构,采取灵活得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利用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运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和生动有趣的讲解,把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并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持久地把注意稳定在一个总目标上。

注意分被动与主动两种,被动注意是属于本能的,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它由条件刺激或个人爱好所产生。例如:上体育课时,新奇的道具,显目的标志,宏亮的口令,都能引起学生们的被动注意,而主动注意则由意志去指挥,带有强制的意思,往往学生对某些事物并不感兴趣,只是由于某种需要才去注意。譬如:有的同学对长跑这个教材并不感兴趣。但由于“长跑”是“达标”的一项指标,而“达标”又是评“优秀”学生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当“优秀”学生的愿望而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上好“长跑”课了。

在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锻炼身体的意义,每节课、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尽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把学个从被动注意引导问主动注意上来。例如:教跳远时,先可在不同的长度点上作出明显的标志,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经过多次练习,学生

有了感觉,知道了要跳到那个标记上才能达标。因此,引起了他们的主动注意。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总之,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调动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单 位:开发区联洪小学

姓 名:刘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相关内容

  • 心理学教学大纲
  • 适用专业: 全院师范类各专业 课程编码: 130023 制定单位: 心理学教研室 审 定 人: 心理学教研室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教师而开设的一门具有师范性特点的公共必修课.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这门课程的目标任务,一是为了对未来的教师进行职前培训,使 ...

  •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 ...

  •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复习资料
  • 教育综合知识 (一)时事政治模块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2.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 (二)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模块 1.教育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 ...

  • 心理学简答论述题
  • 四.简答题 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1)探索心理规律,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2)运用心理规律,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3)将心理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 2.研究心理学应遵循哪些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3. 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1)日常生活经验证明 (2)医学临床经验证明 ...

  • 广东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1]
  • 心理学作业 1 作者:陈武义 (第1-4章) 工作单位:城东中心小学 一.填空题 1.早在2400年前,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 5.心理过程包括.和等 ...

  •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
  •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 高等教育法规基础知识部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门学科的教学,使青年教师了解教育法规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树立依法从教的观念,成为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具体目的包括: (一) 懂得教育法规的基本原理: (二) 了解我国教育法规的主要内容: (三) 进一步确立依法从 ...

  • 山东省教师编制考试第二部分_心理学
  •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 活动. 2.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反射弧:心理活动的基础--脑. 3. 额页--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顶叶- ...

  •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
  • 心理学作业1 (第1-4章) 一.填空题 1.早在2400 2.1879年,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 4. 5. 6. 7.通过对被试的日记.作文.试卷等活动成果来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产品分析法或作业分析法. 8.胞. 9. 10.注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11.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

  • 教师招聘心理学主观题
  •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 1.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教师的成长及培养 (一)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 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