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感知对称现象]说课稿

优 秀 课 例评 析  冀教 版 小学数 学教材三年级 ( 上册 )  在 “ 察— — 概 括 — —  观 检 验— — 应 用 ” 学 习  的《 感  漪繇 曹 静 虢 过程中 , 自主参与知识 的 发 生 、 展 、 成 的  发 形 过 程 ,感 受 到 数 学 之  美 , 称之 美 。 对   四、 说教 学 过 程 ( 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 ,河北 石家庄 0 0 2 ) 5 2 2  关键词 : 小学数 学 ; 感知对称现 象; 说课 稿  中图分类号 : 2 . 文献标识码 : G6 35 A 文章编号 I0 9 0 O ( 0 9)1 0 6 — 2 10— 1X 20 1— 02 0 为 了更 好 地 体 现  本节课 的教学 目标 , 突  出教学重点 , 突破教学  难点 , 根据儿童从感性 一、说教 材 到理性 的认识规律 , 在这节课 中我设计 了四个教学环节 :   1 . 创设情境 , 欣赏对称 。   数学教学要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 , 创设 富有 情趣和意义 的 活动 。所 以 在教 学 一 开 始 , 就 以 聊天 式 导 人 :今天 , 师  我 “ 老对称是《 标准》 空间与图形 ” “ 中图形与变换 的重要 内容 。   考虑到对称现象 和简单轴对 称图形的作 图对 学生来说 相对 容 易 些 , 此 , 三 年 级 上 册 安 排 对 称 知 识 的学 习 , 2课  因 在 共 时 : 知 对 称 现 象 和 简 单 轴 对 称 图形 的 作 图 ; 年 级 下 册 安  感 三给大家带来 了一 些有趣 的物体 , 不过 它们 只有一半 , 请你 猜 一排平移 和旋转 内容 的学 习。现在我说的是《 知对称现象》  感 。 本节课 内容 的学习为学生 以后进 一步学 习图形与变换 的知 识奠 定 基 础 。  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 多媒体出示 : 枫叶 、 蜻蜓 、 蝴蝶 、 葫芦 、  短裤 、 五角星等实物图的一半 , 让学生猜一猜 , 中就出示 物  猜 体 的全 图。这一设计把对称的特征融人到有趣 的猜一猜游戏  中, 一下 子就调动起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 使学 生初步感 知轴  对称 图形的特征。由此 引出课题 :板 书: ( 感知对称现象 ) 。这  个环节大约需要 3 4分钟。 或  2 自主探 究 , 受 对称 。 . 感  根据教材 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 我制定 了本节  课 的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 目标 : 结合生活中的事物 , 通过观  察、 操作 、 流等活动 , 交 经历认识对 称现象 的过程 ; 过程 与方  法 目标 : 了解“ 对称 ” 的含义 , 能找 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 情感  态度 与价值观 目标 : 通过 生活 中大量 的对称现象 , 感受 对称 与 日常 生 活 的联 系 , 发学 生 学 习数 学 的 兴趣 。 激  在这个环节中, 我是分 2步进行教学 的。   () 1剪下附页中的图 , 沿虚线折一折 。你发现了什么?  学 生 自主 操 作 , 后 交 流 发 现 , 们 都 能 发 现 这 些 图形  然 他通过反复研读教材 , 我制定 了本 节课 的教学重点是 了解  轴对称 图形 的特点 , 学难 点是准确 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  教轴对 称 图 形 。   二、 说教 材 处 理 沿 着虚线对折后两 侧的图形完全重合 ,从而 引出对称 的概 念 。这 个 环 节 大约 需 要 5分 钟左 右 。  () 2 镜子放在 图形 或物体 的什么位置 , 可以映照 出另 一  半 图形或物体?  这 一 环 节 一 定 要 给 学 生 充 分 的 空 间 和 时 间 , 学 生 自己  让教材根据 学生爱玩 、 爱动 、 好奇 、 好胜 的心理特点 , 结合 所学 内容设计 了欣赏 图形引 出对称的概念 , 学生感受对称  使与 日常生活 的联系 , 强学 生参 与数学 活动的兴趣 和学好数  增 学的信心 。接下来 , 教材安排 了“ 说一说 ”促使学生思考生活  , 中有哪些对称现象 , 而进一步感知对称。教学时 , 从 要给学生  充分的观察 、 操作 的时间 , 学生充分交 流 自己观察 到的对  让 称现 象 , 励学生用 自己的话 描述轴对 称图形 的特 点 , 鼓 体现  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   三、 说教学方法 1 教 法。 说  任选 图形进行操作 。在学生发现 只有把小镜子放在 中间才能  映照出另一半 图形或另一半物体时 , 还提 出移动小镜子的  我 位 置( 左移 或右移 )物体 多了一部分还是 少了一部分 , , 让学 生 感 受 生 活 中处处 有 数 学 。这个 环节 大 约 需要 7分 钟 左 右 。  3巩 固深化 , . 寻找 对称 。  我遵循学生 的认知规律 , 由易 到难 , 层层递进 , 计了两  设个层次的练习 :  ( ) 本 性 练 习 。数 学 来 源 与 生 活 , 学 生用 数 学 的 眼 光  1基 让本节课的教学设 计力图体现“ 尊重学生 , 注重发展” 的教 学理念 。在教学时 , 我创设 问题情景 , 诱导学生思考 , 励学  鼓去看事物 , 寻找生活中的对称 现象 , 进一步感受到对称之美 。  这 一环节 , 师要给学生充 分的思考和交 流的时间 , 教 丰富学  生对对称现象的了解 。教学时 , 学生都能发现蝉 、 风筝是对称  的。但是 , 有一部分 学生不会判断船和它在水 中的影子是不  是对称 的, 这是本节课 的难点 , 教师不要 直接告诉 学生答案 ,  生 自主探索 , 营造合作学 习的氛 围, 让学生在 观察 、 作 、 操 描 述 等 活 动 中感 知 对 称 现 象 , 立 初 步 的 空 间观 念 。 建   2 学法。 . 说  自主探索 、 合作交 流是这节 课主要 的学 习方法 , 让学生 要培养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 并学会表达 自己的思维过程 l  —  I Res ach e r“ ̄ 一 E c t  a du a in  Pr   e an o aci    d t c堑瞳 和结果 。对于实在有 用难的学生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水  平 面 ,它正好把船 和它在水 中的影子分成 完全相 同 的两部  分, 所以 , 船和它在水 中的影子是对称 的, 体现个性化 的学习 方 式 。 这 个环 节 大 约 需 要 8分 钟 左 右 。  学 活 动 , 学生 提供 了 自主探 索 、 作 交 流 的 空 间 , 给 学 生  给 合 也提供了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机会 , 从而突破 了本 节课 的教学  重、 难点 , 收到 了良好 的教学效果 。   总评 :新课 标》 《 强调 : 教学要来 源于生活 , 突显一 个  “ 要 核心—— 以人为本 。” 纵观整节课 , 大气中关注细节。教学设  计 以先进 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 思路 清晰 , 富有趣 味性 , 充分 尊  重学生 的主体地位 , 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上课伊 始 , 教师充 分利用实物 图 , 调动 学生 以往 的学 习 经验 , 学生观察 、 析这些图的共同特点 , 步感知对称现  让 分 初() 2 综合性练习。先判断图片是否对称 , 再把对称的图片  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 , 主要考察学 生对本节课知识技能 目   标的实现水平。最后 , 教师总结如果这个 图形沿着某条线对  折后两侧 的图形完全重合 , 这个 图形就是对称 的 ; 反之 , 则不  是对称的 , 也可 以用这种方法检验 自己做 的对不对 。大约需 要 6 钟。 分   4 升 思 维 , 作 对称 。 . 提 制  象 , 而培养学生 自主探索 、 从 动手操作 的能力 。在练 习部分 ,  教 师 注 意 对 称 知识 与 日常生 活 的 联 系 , 到 了生 活 中处 处 有  做动 手 实 践 是学 生学 习数 学 的 重 要 方式 。本环 节 引导 学 生 数学 。最后 , 学生动手“ ” 做 出轴对称 图形 , 又给学 生一个展示  个性的机会 , 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 同时 , 使 受到美 的熏 陶 ,   培养积极 、 健康 的审美情趣。  整个 教 学 过 程 , 师 给学 生 提 供 充 分 从 事 数 学 活 动 和 交  教 流 的 空 间 , 学 生 在 这 种 空 间 下 和谐 发 展 , 正 培 养 了学 生  让 真结合 刚掌握 的知识剪对称 图形 , 剪的过程是进一 步感 悟对称  特征 的过程 。通过剪对称 , 学生有了体验 , 有了感悟 , 有了成  功 的喜悦 。既满足 了学生“ ” 玩 的兴趣 , 又是很好的教学 活动 。  这 个 环 节 大 约需 要 8分 钟 。   总 之 , 节 课 我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 动 性 和  整 主学习数学 的能力 , 又感受到数学之美 、 对称之美 。  创造性 , 通过欣 赏对称 、 感受对 称 、 寻找对称 、 制作 对称等 教 【 责任编辑 高 洁 】    ( 上接第4 页 ) 9 进行小组探究。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后 , 可能 在帮助学生建立起“ 面积” 概念后 , 让学生进行小组活 还是不能找到“ 规律”毕竟学生经过探究知道不能按找 2  , 、5的倍数特征那样思路找 3的倍数特征,老师引导学生观 动, 利用教师发给的 学具探究其中的长、 正方形的面积有多   大, 学生在小组 活动中相互启发, 能够发现长、 正方形面积 与边长的关系。教师适时点拨 、 鼓励,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  验证 , 最后让学生自主总结出长方形、 正方形 的面积公式。  4动手测量、 . 拼接时, 进行小组活动。  察 3的倍数 ,如 1、ll、11、12 、2132 131 22,55 , 8,44 ,2、3、2  8等, 再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 有的学生就会发现“ 规律” 。  2 . 在某一 问题有多种答案思路时, 进行小组活动。  当某一问题有多种答案或思路时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  活动 , 以便于找全答案, 开通多种思路 。在此基础上 , 教师  引导学生进行 比较 、 分析 , 找到学生 自己喜欢的思路或答  案。这样训练学生思维从发散到集中, 往往会引发学生的 创新兴趣 。  小学生受臂长、 手指力量的限制 , 在测量稍大物体 , 拼  接图形时 , 单个进行就会出现效率低下 , 数据误差大等情  况。因此 , 必须进行小组活动, 发挥小组协作互助的优势 ,  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 测量教室地 面的长、 , 宽 小组内要分工协作 , 两 人用皮尺测量 , 一人记录。在探究三角形 、 梯形面积公式  时, 需要进行图形的旋转平移, 这就需要小组内有人先固 例如: “ 旅游中的数学——租车、 租房”四 。 一班有男生 2 0人, 女生 l 人。 8 租大车每辆 30 , 0 元 限乘 l 人 ; 8 租小车 每辆 20 , 1元 限乘 1 人。租房 , 2 4人间每间 20 ,人间  0元 3 每问 10 因为租车、 8 元。 租房有多种方案 , 所以此时让学生 进行小组活动 , 设计各组的租车 、 租房方案 , 之后教师再引  定住一个 图形 , 其他人把另一个图形进行旋转平移 , 组合  成会计算面积的新 图形 。  四、 活动过程要指导 导学生讨论各方案的特点及可行性 , 根据需要确定方案。  3 . 出规律性的结论之前 , 在得 进行小组活动。   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 这 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整个过程 中,教师要巡视指  导, 一是确保所有 的学生在小组活动时都有平等的发展机  会; 二是掌握各小组的活动情况 , 及时调控活动的方 向和 样能启发学生在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积极思考 , 相 互补充, 最后 自己总结出规律性 的结论。   长方形 、 正方形的面积是三年级的学习内容。学生首 进程, 保持师生、 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三是让学生明确活  动规则, 明确学生各自 在任务中的角色和任务, 提高每一  个学生的参与度, 增进课堂教学效果 ; 四是鼓励组与组竞 争, 激发学生学 习热情 ; 五是对小组学习互动过程和结果  适当地加以评价激励 , 强化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 责任编辑 高 洁 】    次接触面积公式 , 建立面积概念。这部分内容还是学生今  后学习平行四边形 、 三角形 、 梯形等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 ,   因此要引导学生 自主建立概念 , 自主发现面积公式 。  { uca ona P actce   d —窒— ch 《 iE  t  I i  an Resear 嘲》 ‘d i   ^ r 雾    一

优 秀 课 例评 析  冀教 版 小学数 学教材三年级 ( 上册 )  在 “ 察— — 概 括 — —  观 检 验— — 应 用 ” 学 习  的《 感  漪繇 曹 静 虢 过程中 , 自主参与知识 的 发 生 、 展 、 成 的  发 形 过 程 ,感 受 到 数 学 之  美 , 称之 美 。 对   四、 说教 学 过 程 ( 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 ,河北 石家庄 0 0 2 ) 5 2 2  关键词 : 小学数 学 ; 感知对称现 象; 说课 稿  中图分类号 : 2 . 文献标识码 : G6 35 A 文章编号 I0 9 0 O ( 0 9)1 0 6 — 2 10— 1X 20 1— 02 0 为 了更 好 地 体 现  本节课 的教学 目标 , 突  出教学重点 , 突破教学  难点 , 根据儿童从感性 一、说教 材 到理性 的认识规律 , 在这节课 中我设计 了四个教学环节 :   1 . 创设情境 , 欣赏对称 。   数学教学要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 , 创设 富有 情趣和意义 的 活动 。所 以 在教 学 一 开 始 , 就 以 聊天 式 导 人 :今天 , 师  我 “ 老对称是《 标准》 空间与图形 ” “ 中图形与变换 的重要 内容 。   考虑到对称现象 和简单轴对 称图形的作 图对 学生来说 相对 容 易 些 , 此 , 三 年 级 上 册 安 排 对 称 知 识 的学 习 , 2课  因 在 共 时 : 知 对 称 现 象 和 简 单 轴 对 称 图形 的 作 图 ; 年 级 下 册 安  感 三给大家带来 了一 些有趣 的物体 , 不过 它们 只有一半 , 请你 猜 一排平移 和旋转 内容 的学 习。现在我说的是《 知对称现象》  感 。 本节课 内容 的学习为学生 以后进 一步学 习图形与变换 的知 识奠 定 基 础 。  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 多媒体出示 : 枫叶 、 蜻蜓 、 蝴蝶 、 葫芦 、  短裤 、 五角星等实物图的一半 , 让学生猜一猜 , 中就出示 物  猜 体 的全 图。这一设计把对称的特征融人到有趣 的猜一猜游戏  中, 一下 子就调动起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 使学 生初步感 知轴  对称 图形的特征。由此 引出课题 :板 书: ( 感知对称现象 ) 。这  个环节大约需要 3 4分钟。 或  2 自主探 究 , 受 对称 。 . 感  根据教材 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 我制定 了本节  课 的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 目标 : 结合生活中的事物 , 通过观  察、 操作 、 流等活动 , 交 经历认识对 称现象 的过程 ; 过程 与方  法 目标 : 了解“ 对称 ” 的含义 , 能找 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 情感  态度 与价值观 目标 : 通过 生活 中大量 的对称现象 , 感受 对称 与 日常 生 活 的联 系 , 发学 生 学 习数 学 的 兴趣 。 激  在这个环节中, 我是分 2步进行教学 的。   () 1剪下附页中的图 , 沿虚线折一折 。你发现了什么?  学 生 自主 操 作 , 后 交 流 发 现 , 们 都 能 发 现 这 些 图形  然 他通过反复研读教材 , 我制定 了本 节课 的教学重点是 了解  轴对称 图形 的特点 , 学难 点是准确 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  教轴对 称 图 形 。   二、 说教 材 处 理 沿 着虚线对折后两 侧的图形完全重合 ,从而 引出对称 的概 念 。这 个 环 节 大约 需 要 5分 钟左 右 。  () 2 镜子放在 图形 或物体 的什么位置 , 可以映照 出另 一  半 图形或物体?  这 一 环 节 一 定 要 给 学 生 充 分 的 空 间 和 时 间 , 学 生 自己  让教材根据 学生爱玩 、 爱动 、 好奇 、 好胜 的心理特点 , 结合 所学 内容设计 了欣赏 图形引 出对称的概念 , 学生感受对称  使与 日常生活 的联系 , 强学 生参 与数学 活动的兴趣 和学好数  增 学的信心 。接下来 , 教材安排 了“ 说一说 ”促使学生思考生活  , 中有哪些对称现象 , 而进一步感知对称。教学时 , 从 要给学生  充分的观察 、 操作 的时间 , 学生充分交 流 自己观察 到的对  让 称现 象 , 励学生用 自己的话 描述轴对 称图形 的特 点 , 鼓 体现  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   三、 说教学方法 1 教 法。 说  任选 图形进行操作 。在学生发现 只有把小镜子放在 中间才能  映照出另一半 图形或另一半物体时 , 还提 出移动小镜子的  我 位 置( 左移 或右移 )物体 多了一部分还是 少了一部分 , , 让学 生 感 受 生 活 中处处 有 数 学 。这个 环节 大 约 需要 7分 钟 左 右 。  3巩 固深化 , . 寻找 对称 。  我遵循学生 的认知规律 , 由易 到难 , 层层递进 , 计了两  设个层次的练习 :  ( ) 本 性 练 习 。数 学 来 源 与 生 活 , 学 生用 数 学 的 眼 光  1基 让本节课的教学设 计力图体现“ 尊重学生 , 注重发展” 的教 学理念 。在教学时 , 我创设 问题情景 , 诱导学生思考 , 励学  鼓去看事物 , 寻找生活中的对称 现象 , 进一步感受到对称之美 。  这 一环节 , 师要给学生充 分的思考和交 流的时间 , 教 丰富学  生对对称现象的了解 。教学时 , 学生都能发现蝉 、 风筝是对称  的。但是 , 有一部分 学生不会判断船和它在水 中的影子是不  是对称 的, 这是本节课 的难点 , 教师不要 直接告诉 学生答案 ,  生 自主探索 , 营造合作学 习的氛 围, 让学生在 观察 、 作 、 操 描 述 等 活 动 中感 知 对 称 现 象 , 立 初 步 的 空 间观 念 。 建   2 学法。 . 说  自主探索 、 合作交 流是这节 课主要 的学 习方法 , 让学生 要培养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 并学会表达 自己的思维过程 l  —  I Res ach e r“ ̄ 一 E c t  a du a in  Pr   e an o aci    d t c堑瞳 和结果 。对于实在有 用难的学生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水  平 面 ,它正好把船 和它在水 中的影子分成 完全相 同 的两部  分, 所以 , 船和它在水 中的影子是对称 的, 体现个性化 的学习 方 式 。 这 个环 节 大 约 需 要 8分 钟 左 右 。  学 活 动 , 学生 提供 了 自主探 索 、 作 交 流 的 空 间 , 给 学 生  给 合 也提供了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机会 , 从而突破 了本 节课 的教学  重、 难点 , 收到 了良好 的教学效果 。   总评 :新课 标》 《 强调 : 教学要来 源于生活 , 突显一 个  “ 要 核心—— 以人为本 。” 纵观整节课 , 大气中关注细节。教学设  计 以先进 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 思路 清晰 , 富有趣 味性 , 充分 尊  重学生 的主体地位 , 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上课伊 始 , 教师充 分利用实物 图 , 调动 学生 以往 的学 习 经验 , 学生观察 、 析这些图的共同特点 , 步感知对称现  让 分 初() 2 综合性练习。先判断图片是否对称 , 再把对称的图片  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 , 主要考察学 生对本节课知识技能 目   标的实现水平。最后 , 教师总结如果这个 图形沿着某条线对  折后两侧 的图形完全重合 , 这个 图形就是对称 的 ; 反之 , 则不  是对称的 , 也可 以用这种方法检验 自己做 的对不对 。大约需 要 6 钟。 分   4 升 思 维 , 作 对称 。 . 提 制  象 , 而培养学生 自主探索 、 从 动手操作 的能力 。在练 习部分 ,  教 师 注 意 对 称 知识 与 日常生 活 的 联 系 , 到 了生 活 中处 处 有  做动 手 实 践 是学 生学 习数 学 的 重 要 方式 。本环 节 引导 学 生 数学 。最后 , 学生动手“ ” 做 出轴对称 图形 , 又给学 生一个展示  个性的机会 , 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 同时 , 使 受到美 的熏 陶 ,   培养积极 、 健康 的审美情趣。  整个 教 学 过 程 , 师 给学 生 提 供 充 分 从 事 数 学 活 动 和 交  教 流 的 空 间 , 学 生 在 这 种 空 间 下 和谐 发 展 , 正 培 养 了学 生  让 真结合 刚掌握 的知识剪对称 图形 , 剪的过程是进一 步感 悟对称  特征 的过程 。通过剪对称 , 学生有了体验 , 有了感悟 , 有了成  功 的喜悦 。既满足 了学生“ ” 玩 的兴趣 , 又是很好的教学 活动 。  这 个 环 节 大 约需 要 8分 钟 。   总 之 , 节 课 我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 动 性 和  整 主学习数学 的能力 , 又感受到数学之美 、 对称之美 。  创造性 , 通过欣 赏对称 、 感受对 称 、 寻找对称 、 制作 对称等 教 【 责任编辑 高 洁 】    ( 上接第4 页 ) 9 进行小组探究。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后 , 可能 在帮助学生建立起“ 面积” 概念后 , 让学生进行小组活 还是不能找到“ 规律”毕竟学生经过探究知道不能按找 2  , 、5的倍数特征那样思路找 3的倍数特征,老师引导学生观 动, 利用教师发给的 学具探究其中的长、 正方形的面积有多   大, 学生在小组 活动中相互启发, 能够发现长、 正方形面积 与边长的关系。教师适时点拨 、 鼓励,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  验证 , 最后让学生自主总结出长方形、 正方形 的面积公式。  4动手测量、 . 拼接时, 进行小组活动。  察 3的倍数 ,如 1、ll、11、12 、2132 131 22,55 , 8,44 ,2、3、2  8等, 再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 有的学生就会发现“ 规律” 。  2 . 在某一 问题有多种答案思路时, 进行小组活动。  当某一问题有多种答案或思路时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  活动 , 以便于找全答案, 开通多种思路 。在此基础上 , 教师  引导学生进行 比较 、 分析 , 找到学生 自己喜欢的思路或答  案。这样训练学生思维从发散到集中, 往往会引发学生的 创新兴趣 。  小学生受臂长、 手指力量的限制 , 在测量稍大物体 , 拼  接图形时 , 单个进行就会出现效率低下 , 数据误差大等情  况。因此 , 必须进行小组活动, 发挥小组协作互助的优势 ,  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 测量教室地 面的长、 , 宽 小组内要分工协作 , 两 人用皮尺测量 , 一人记录。在探究三角形 、 梯形面积公式  时, 需要进行图形的旋转平移, 这就需要小组内有人先固 例如: “ 旅游中的数学——租车、 租房”四 。 一班有男生 2 0人, 女生 l 人。 8 租大车每辆 30 , 0 元 限乘 l 人 ; 8 租小车 每辆 20 , 1元 限乘 1 人。租房 , 2 4人间每间 20 ,人间  0元 3 每问 10 因为租车、 8 元。 租房有多种方案 , 所以此时让学生 进行小组活动 , 设计各组的租车 、 租房方案 , 之后教师再引  定住一个 图形 , 其他人把另一个图形进行旋转平移 , 组合  成会计算面积的新 图形 。  四、 活动过程要指导 导学生讨论各方案的特点及可行性 , 根据需要确定方案。  3 . 出规律性的结论之前 , 在得 进行小组活动。   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 这 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整个过程 中,教师要巡视指  导, 一是确保所有 的学生在小组活动时都有平等的发展机  会; 二是掌握各小组的活动情况 , 及时调控活动的方 向和 样能启发学生在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积极思考 , 相 互补充, 最后 自己总结出规律性 的结论。   长方形 、 正方形的面积是三年级的学习内容。学生首 进程, 保持师生、 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三是让学生明确活  动规则, 明确学生各自 在任务中的角色和任务, 提高每一  个学生的参与度, 增进课堂教学效果 ; 四是鼓励组与组竞 争, 激发学生学 习热情 ; 五是对小组学习互动过程和结果  适当地加以评价激励 , 强化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 责任编辑 高 洁 】    次接触面积公式 , 建立面积概念。这部分内容还是学生今  后学习平行四边形 、 三角形 、 梯形等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 ,   因此要引导学生 自主建立概念 , 自主发现面积公式 。  { uca ona P actce   d —窒— ch 《 iE  t  I i  an Resear 嘲》 ‘d i   ^ r 雾    一


相关内容

  • 二年级数学上册学情分析
  • 二年级学生数学学情分析及对策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

  • 小学数学全册知识梳理
  •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四大板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下面我将其分类梳理.先说数与代数.数与代数分为5个板块: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是与方程,探索规律 "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贯穿小学阶段的每个年级,主要涉及到自然数 ...

  • 极限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渗透
  • 极限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渗透 教育科学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 100401056 赵倩 指导教师 苏明强 副教授 [摘 要]数学教学既要教授知识技能,也要重视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极限思想作为小学数学常见的数学思想之一,蕴含在小学数学的诸多知识领域中.本文将立足于小学这一教育阶段,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 ...

  • 二年级数学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 <轴对称图形>教案 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建华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内容.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来. 3.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 ...

  • 人教版小学数学各册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
  • [一年级上册] 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 ...

  • 美丽的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 <美丽的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例2对称图形.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8页<对称>.对称是属于空间与图 ...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 下面结合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作一些具体分析和说明.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 数与代数 1. 第一单元"加与减" 本单元主要包括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和加减法估算.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加减法估算, ...

  •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认识钟表
  • 二年级数学上册对称教案来源:奥数网 2010-06-18 11:29:59 单元教学内容:分类(P38―――P41) 单元教材分析:分类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分类能力既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 ...

  • 2014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表格式
  • 六年级上册 数学 教者:范婷婷 花果畈小学 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执教:范婷婷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本班女生多,好管理,但思维欠活跃.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成绩整体水平不高,后进生的面很大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