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6

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练习题

练习一:(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一、选择题(可能1-2答案)

1.有关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煤是工业上获得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的重要来源物质

B.煤是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内含煤焦油等成份

C.煤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N、H、O、S

D.煤等化石燃料的储量有限,节能和开发新能源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煤的干馏 ②煤的液化 ③煤的气化 ④石油的分馏

催化裂化 ⑥石油的裂解 ⑦煤的开采 ⑧海水蒸馏 ( )

A.①②③④⑧ B.②④⑥⑤⑦ C.④⑦⑧ D.⑥⑧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4.用来鉴别裂化汽油和直馏汽油的试剂是 ( )

A.溴水 B.NaOH溶液 C.盐酸 D.四氯化碳

5.右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卞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图示实验中发生化学变化

B.实验后水溶液的pH>7,液体Y是黑色黏稠的煤焦油,

C.气体Z易燃,可以还原氧化铜

D.液体Y是一种纯净物

6.两种烯烃CH2=CH2和CH2—CH3 ,它们的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后,产物中可能有( )

CH3 CH3

①—[ CH ②—[ — —]|

2— CH 2 —]n n ③—[ CH 2— CH 2 — CH 2 — —]n

CH3 CH3 CH3

CH④—[ CH | 3 CH

2 — CH 2 — — CH 2—]n | 3

⑤—[ CH —]

2—n

CH3 CH3

A.①⑤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7.关于裂化和裂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裂解与裂化的产物中都含有不饱和烃

⑤石油的

B.裂解与裂化都是为了得到气态烃

C.裂解与裂化的原料都是石油分馏产品

D.裂解与裂化都是为了使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

8.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

①硫化橡胶 ②蔗糖 ③油脂 ④酚醛树酯 ⑤蛋白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

9.(2007高考广东文基)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下列正确的是 ( )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天然气是清洁燃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10.(2001上海考题)C8H18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C4H8、C3H6、C2H4、C2H6、CH4五种气体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A 28 B 30 C 38 D 40 ( )

二、填空题

11.煤是由______和______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__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等元素以及______。

12.石油主要含______和______两种主要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__ ____等元素。

13.(04年辽宁大综)乙烯是石油裂解的主要产物之一,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反应方程为 ;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产物的名称是 ;乙烯对水果具有 功能。

14.有X,Y,Z三种元素,X是有机化合物中必含的元素,Y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Z是质量最轻的元素。X和Y能结合成两种化合物A和B,A可以燃烧,B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X与Z按质量比为3:1组成的化合物C可以燃烧,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常用作实验室酒精灯的燃料。

(1)试判断X、Y、Z各是什么元素:

X是____ __ ,Y是___ ___ ,Z是___ ___ (用符号表示)

(2)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

A是___ ___,B是___ ___,C是_____ _,D是__ 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_____;

②C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

③D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

④B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

练习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一、选择题(可能1-2答案)

1.下列燃料燃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

A.煤 B.酒精 C.汽油 D.氢气

2.(2007高考上海化学卷)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 B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 D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

3.下列对于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方法中,最为恰当的是 ( )

A.切成碎片,混在垃圾中填埋与土壤中 B.焚烧

C.倾倒在海洋中 D.用化学方法加工生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4.在相同条件下,对环境污染程度最小的燃料是 ( )

A.液化气 B.煤油 C.煤饼 D.木柴

5.按照绿色化学原则,下列反应符合最理想原子经济性的是 ( )

A.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

B.乙烷与氯气反应制备氯乙烷

C.苯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乙苯

D.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

6.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反应是:

(CH3)2C═O+HCN →(CH3)2C(OH)CN

(CH3)2C(OH)CN+CH3OH+H2SO4→CH2C═C(CH3)COOCH3+NH4HSO4 90年代新法的反应是:

CH3C≡CH+CO+CH3OH → CH2C═C(CH3)COOCH3与旧法相比新法的优点是 ( )

A.原料无爆炸危险 B.原料都是无毒物质

C.原料利用率高 D.对设备腐蚀性小

7.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

8.在我国中西部大开发中,某省为筹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征集到下列方案,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

A.建在中西部干旱山区可以脱贫致富

B.应建在水资源丰富和交通方便的远离城市的郊区

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厂址

D.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9.阅读下文请回答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

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 C.减少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10.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出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

A.除硫酸厂尾气:SO2 +2NH3 + H2O = (NH4)2SO3

B.消除硝酸工业尾气氮氧化物的污染:NO + NO2 +2NaOH = 2NaNO2 + H2O

C.制硫酸铜:Cu +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

D.制硫酸铜:2Cu + O2=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

二、填空题

1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K、Ca、Na、Mg、Al一般用Zn、Fe、Sn、Pb、Cu一般用法冶炼,Hg、Ag、Pt、Au一般有 法冶炼。

12、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金属以 态存在,少数不活泼金属能以态存在。

13.下图是实验室干馏煤的装置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的液体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的无机物里溶有_________,可用_________检验出来;有机物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在170~230℃时可得到_________,加热到230℃以上可以得到_________。

(3)e处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_,火焰的颜色是_________色。

三、计算题

14.(2004年江苏高考)石油化工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聚氯乙烯是用途十分广泛的石油化工产品,某化工厂曾利用下列工艺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氯乙烯:

CH2=CH2+Cl2 →CH2CI—CH2C1 ① ; CH2CI—CH2C1→CH2=CHCl+HCl ②

请回答以下问题:(1)已知反应①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产率=实际产量×100%)为98%,反应②中氯乙烯和理论产量

HCl的产率均为95%,则2.8t乙烯可制得氯乙烯 t,同时得到副产物HCl t。(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2)为充分利用副产物氯化氢,该工厂后来将下列反应运用于生产:2CH2=CH2+4HCl+O2→2 CH2Cl—CH2C1+2H2O„„„③ 由反应①、③获得二氯乙烷,再将二氯乙烷通过反应②得到氯乙烯和副产物氯化氢,副产物氯化氢供反应③使用,形成了新的工艺。由于副反应的存在,生产中投入的乙烯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①、③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依次为a%、c%;二氯乙烷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②中氯化氢的产率为b%。试计算:反应①、③中乙烯的投料比为多少时,新工艺既不需要购进氯化氢为原料,又没有副产物氯化氢剩余(假设在发生的副反应中既不生成氯化氢,也不消耗氯化氢)。

参考答案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1课时: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一:

一、选择题

1.B 2.C 3.D 4.A 5.D 6.D 7.B 8.D 9.C 10.BC

二、填空题

11.有机物;无机物;碳、氢、氮、硫、氧;无机矿物质

12.碳;氢;硫 氧 氮

13.溴的红棕色褪去 Br2+ CH2 =CH2→BrCH2—CH2Br

nCH2===CH2  2—CH2 ]n , 聚乙烯 ; 催熟。

14.(1)C,O,H(2)CO、CO2、CH4、C2H5OH

(3)①2CO+O2

②CH4+2O2

③C2H5OH +3O2

④CO2+H2O=H2CO3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2课时: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二:

一、选择题

1.BD 2.B 3.D 4.A 5.A 6.CD 7.C 8.BD 9.D 10.C

二、填空题

11、电解,热还原、热分解

12、化合,游离

13. (1)酒精喷灯;铁管(或瓷管);烧杯;U形管。(2)将干馏生成的气体进行降温和冷凝;粗氨水;煤焦油;氨;酚酞;分馏;酚类和萘;蒽等更复杂的芳香族化合物。(3)焦炉气;蓝

三、计算题

14.(1)5.8; 3.4

(2)设投入反应①、③的乙烯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由反应①生成的二氯乙烷为x·a%,

由反应③生成的二氯乙烷为y·c%,

则由反应①、③共制得二氯乙烷的物质的量为(x•a%+y•c%),通过反应②可获得HCl的物质的量为 (x•a%+y•c%)·b%。

据题意,反应③消耗的HCl为2•y•c%,则:

2•y•c%=(x•a%+y•c%)•b%

解得:2CO2 催化剂CO2+2H2O 2CO2+3H2O x200cbc= yab

200cbc。 ab 反应①、③中乙烯的投料比应为

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练习题

练习一:(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一、选择题(可能1-2答案)

1.有关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煤是工业上获得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的重要来源物质

B.煤是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内含煤焦油等成份

C.煤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N、H、O、S

D.煤等化石燃料的储量有限,节能和开发新能源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煤的干馏 ②煤的液化 ③煤的气化 ④石油的分馏

催化裂化 ⑥石油的裂解 ⑦煤的开采 ⑧海水蒸馏 ( )

A.①②③④⑧ B.②④⑥⑤⑦ C.④⑦⑧ D.⑥⑧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4.用来鉴别裂化汽油和直馏汽油的试剂是 ( )

A.溴水 B.NaOH溶液 C.盐酸 D.四氯化碳

5.右图是实验室模拟煤的干馏的实验装置,卞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图示实验中发生化学变化

B.实验后水溶液的pH>7,液体Y是黑色黏稠的煤焦油,

C.气体Z易燃,可以还原氧化铜

D.液体Y是一种纯净物

6.两种烯烃CH2=CH2和CH2—CH3 ,它们的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后,产物中可能有( )

CH3 CH3

①—[ CH ②—[ — —]|

2— CH 2 —]n n ③—[ CH 2— CH 2 — CH 2 — —]n

CH3 CH3 CH3

CH④—[ CH | 3 CH

2 — CH 2 — — CH 2—]n | 3

⑤—[ CH —]

2—n

CH3 CH3

A.①⑤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7.关于裂化和裂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裂解与裂化的产物中都含有不饱和烃

⑤石油的

B.裂解与裂化都是为了得到气态烃

C.裂解与裂化的原料都是石油分馏产品

D.裂解与裂化都是为了使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烃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

8.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

①硫化橡胶 ②蔗糖 ③油脂 ④酚醛树酯 ⑤蛋白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

9.(2007高考广东文基)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下列正确的是 ( )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天然气是清洁燃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10.(2001上海考题)C8H18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C4H8、C3H6、C2H4、C2H6、CH4五种气体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A 28 B 30 C 38 D 40 ( )

二、填空题

11.煤是由______和______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__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等元素以及______。

12.石油主要含______和______两种主要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__ ____等元素。

13.(04年辽宁大综)乙烯是石油裂解的主要产物之一,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反应方程为 ;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产物的名称是 ;乙烯对水果具有 功能。

14.有X,Y,Z三种元素,X是有机化合物中必含的元素,Y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Z是质量最轻的元素。X和Y能结合成两种化合物A和B,A可以燃烧,B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X与Z按质量比为3:1组成的化合物C可以燃烧,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常用作实验室酒精灯的燃料。

(1)试判断X、Y、Z各是什么元素:

X是____ __ ,Y是___ ___ ,Z是___ ___ (用符号表示)

(2)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

A是___ ___,B是___ ___,C是_____ _,D是__ 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_____;

②C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

③D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

④B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

练习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一、选择题(可能1-2答案)

1.下列燃料燃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

A.煤 B.酒精 C.汽油 D.氢气

2.(2007高考上海化学卷)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 B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 D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

3.下列对于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方法中,最为恰当的是 ( )

A.切成碎片,混在垃圾中填埋与土壤中 B.焚烧

C.倾倒在海洋中 D.用化学方法加工生成防水涂料或汽油

4.在相同条件下,对环境污染程度最小的燃料是 ( )

A.液化气 B.煤油 C.煤饼 D.木柴

5.按照绿色化学原则,下列反应符合最理想原子经济性的是 ( )

A.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

B.乙烷与氯气反应制备氯乙烷

C.苯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乙苯

D.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

6.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反应是:

(CH3)2C═O+HCN →(CH3)2C(OH)CN

(CH3)2C(OH)CN+CH3OH+H2SO4→CH2C═C(CH3)COOCH3+NH4HSO4 90年代新法的反应是:

CH3C≡CH+CO+CH3OH → CH2C═C(CH3)COOCH3与旧法相比新法的优点是 ( )

A.原料无爆炸危险 B.原料都是无毒物质

C.原料利用率高 D.对设备腐蚀性小

7.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提高原子利用率,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

8.在我国中西部大开发中,某省为筹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征集到下列方案,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

A.建在中西部干旱山区可以脱贫致富

B.应建在水资源丰富和交通方便的远离城市的郊区

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厂址

D.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9.阅读下文请回答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

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 C.减少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10.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出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

A.除硫酸厂尾气:SO2 +2NH3 + H2O = (NH4)2SO3

B.消除硝酸工业尾气氮氧化物的污染:NO + NO2 +2NaOH = 2NaNO2 + H2O

C.制硫酸铜:Cu +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

D.制硫酸铜:2Cu + O2=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

二、填空题

1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K、Ca、Na、Mg、Al一般用Zn、Fe、Sn、Pb、Cu一般用法冶炼,Hg、Ag、Pt、Au一般有 法冶炼。

12、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金属以 态存在,少数不活泼金属能以态存在。

13.下图是实验室干馏煤的装置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的液体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的无机物里溶有_________,可用_________检验出来;有机物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在170~230℃时可得到_________,加热到230℃以上可以得到_________。

(3)e处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_,火焰的颜色是_________色。

三、计算题

14.(2004年江苏高考)石油化工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聚氯乙烯是用途十分广泛的石油化工产品,某化工厂曾利用下列工艺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氯乙烯:

CH2=CH2+Cl2 →CH2CI—CH2C1 ① ; CH2CI—CH2C1→CH2=CHCl+HCl ②

请回答以下问题:(1)已知反应①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产率=实际产量×100%)为98%,反应②中氯乙烯和理论产量

HCl的产率均为95%,则2.8t乙烯可制得氯乙烯 t,同时得到副产物HCl t。(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2)为充分利用副产物氯化氢,该工厂后来将下列反应运用于生产:2CH2=CH2+4HCl+O2→2 CH2Cl—CH2C1+2H2O„„„③ 由反应①、③获得二氯乙烷,再将二氯乙烷通过反应②得到氯乙烯和副产物氯化氢,副产物氯化氢供反应③使用,形成了新的工艺。由于副反应的存在,生产中投入的乙烯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①、③中二氯乙烷的产率依次为a%、c%;二氯乙烷全部被消耗时,反应②中氯化氢的产率为b%。试计算:反应①、③中乙烯的投料比为多少时,新工艺既不需要购进氯化氢为原料,又没有副产物氯化氢剩余(假设在发生的副反应中既不生成氯化氢,也不消耗氯化氢)。

参考答案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1课时: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一:

一、选择题

1.B 2.C 3.D 4.A 5.D 6.D 7.B 8.D 9.C 10.BC

二、填空题

11.有机物;无机物;碳、氢、氮、硫、氧;无机矿物质

12.碳;氢;硫 氧 氮

13.溴的红棕色褪去 Br2+ CH2 =CH2→BrCH2—CH2Br

nCH2===CH2  2—CH2 ]n , 聚乙烯 ; 催熟。

14.(1)C,O,H(2)CO、CO2、CH4、C2H5OH

(3)①2CO+O2

②CH4+2O2

③C2H5OH +3O2

④CO2+H2O=H2CO3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2课时: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二:

一、选择题

1.BD 2.B 3.D 4.A 5.A 6.CD 7.C 8.BD 9.D 10.C

二、填空题

11、电解,热还原、热分解

12、化合,游离

13. (1)酒精喷灯;铁管(或瓷管);烧杯;U形管。(2)将干馏生成的气体进行降温和冷凝;粗氨水;煤焦油;氨;酚酞;分馏;酚类和萘;蒽等更复杂的芳香族化合物。(3)焦炉气;蓝

三、计算题

14.(1)5.8; 3.4

(2)设投入反应①、③的乙烯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由反应①生成的二氯乙烷为x·a%,

由反应③生成的二氯乙烷为y·c%,

则由反应①、③共制得二氯乙烷的物质的量为(x•a%+y•c%),通过反应②可获得HCl的物质的量为 (x•a%+y•c%)·b%。

据题意,反应③消耗的HCl为2•y•c%,则:

2•y•c%=(x•a%+y•c%)•b%

解得:2CO2 催化剂CO2+2H2O 2CO2+3H2O x200cbc= yab

200cbc。 ab 反应①、③中乙烯的投料比应为


相关内容

  • 节能减排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汇编
  • 7.排放水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8.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工业废水处理项目 1.根据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等全国性规划设立,但按照国家规定作为企业必备配套设施的自用的污水处理项目除外: 2.专门从事工业污水的收集.贮存.运输.处 ...

  • 天津市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编制说明
  • 关于编制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的说明 一.编制意义 资源综合利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对于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缓解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作是战略性新兴产 ...

  • 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与中国的资源科学
  • 第-.卷第/期自然资源学报! 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与中国的资源科学 封志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3..3.3) 摘要:国家先后编制了七次科技发展规划,资源科学研究也从最初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发展成了 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其中以<3405-345G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l ...

  • 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的经验与探讨
  • 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的经验与探讨 摘要:水资源和水环境是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中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水资源的短缺会加重水环境的恶化,水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会加重水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各种途径的节水在缓解用水紧张状况的同时,也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也会增加可用水量,从 ...

  • 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方案
  • 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国土规划工作的请示>(国土资发[2009]202号)上的批示意见,为了切实做好<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编制工作,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有关部门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号) (相关资料: 法律4篇 行政法规5篇 部门规章37篇 其他规范性文件1篇 地方法规183篇 裁判文书4篇 相关论文35篇 英文译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8年8月29日通过 ...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 鄂尔多斯盆地综合能源基地 规划及技术经济政策研究 Research on Planning and Technical Economic Policies of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Base in Ordos Basin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Chinese Acad ...

  • 广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 广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年)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四月 目 录 一.矿产资源现状及形势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二)矿产资源现状 (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三.矿产资 ...

  •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再生资源政策解读1
  •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再生资源政策解读 国家同时出台对两项增值税政策的背景和意义:资源的综合利 用和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节约资源,还可以 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保护,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 资源综合利用,是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 ...

  • 我国地热资源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年 第15卷 第2期 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 Vol.15 No.2 2005 我国地热资源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徐军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00083) 3 摘要 地热资源是清洁能源,在我国有广泛的分布,,指出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