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模块不同顺序的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模块不同顺序的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高中数学已实施了7年,我对必修模块不同顺序的教学会带来的问题和各自的利弊进行了多次反思,据悉北京海淀区等不少地区对模块的顺序1、2、3、4、5做了一下调整,他们的顺序是按照必修的1、4、5、2、3的顺序进行的,我个人认为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会带来不少的问题,还是应该按1、2、3、4、5的顺序来教学,理由如下:

一、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需要重编教材,难度太高。《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必修模块的顺序是1、2、3、4、5,按照这个顺序教学,教学内容、知识能力、例题习题是严格同步的,不需要老师对教材进行改编、补充和调整;如果改变顺序为1、4、5、2、3,则必须对教材进行改编、补充和调整,近乎于重编教材,这个难度可想而知,然而效果却不得而知;虽说海淀区的教师们的教学教研能力全国一流,但毕竟与专家尚有距离,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按照1、4、5、2、3这个顺序教学,要求学校和教师有较高的校本教研的能力,有一定的补充、改编和调整教材的能力,相应需要增加一些教学研究的力度。

二、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会导致部分内容难度相对集中,增加学生的负担。必修模块1、2、3、4、5的内容安排由浅入深,难易分散,教学是顺畅的,减少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减少了教师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其逻辑顺序是科学的;若改变顺序为1、4、5、2、3,可能使部分内容难度相对集中,研究问题也难以由浅入深了。1、2、4、5的教学内容历来都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多、要求高、难

度大的知识过于集中,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负担可想而知,后面的一个学期又略显轻松。1、2、3、4、5的顺序,把必修3作一个缓冲区放在中间,必修3一般需要的课时数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少一些,学生掌握的也比较好一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感觉应该比较轻松一点,这样,换一口气,我们再进入4、5的内容。

另外,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必修5中讲解“线性规划”时出现了“斜率”的概念、解三角形中出现了空间图形,而此前的教学中没有这个内容,必须补充。在解析几何知识不充分的情况下讲向量的坐标运算,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等,也给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无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三、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不能达到螺旋上升的效果。我们知道,高中的教材要和初中的教材有衔接,初中的教材是采用螺旋上升的的办法,那我们高中阶段也是要采取螺旋上升的办法,一遍一遍地加深学生的认识,这样对于我们学生认真的学习高中的内容是有利的。我们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安排教学,只要能达到我们最终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这个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也是我们最好的结果。而采用1、4、5、2、3的顺序教学,显然不能达到螺旋上升的效果。

四、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不符合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按照标准的要求,必修1是奠定数学的基础,必修2强调几何直观和用代数的方法处理几何问题,即数形结合,必修3的算法是帮助我们把要思考的问题,能够条理化,能够清晰、准确、直观地表达出来。这三块作为认识数学的基础,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知识来

学习,而更强调它作为一个认识数学的指导思想,这对学生学习中学的内容是很重要的。

五、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必修3的作用。必修1的“二分法”中已经渗透了算法的思想,必修4、必修5有不少内容突出了算法的思想,若把必修3放在最后,一些例题和习题不好使用,给教学带来不便,而最后讲必修3时,教材中又没有必修4、必修5内容中的算法例题、习题,教师必需自己寻找或者编拟这些材料,否则那些丰富的内容就浪费了,教学也会有些单调,也不符合突出算法思想的教学理念。 总之,我们不能认为,按1、4、5、2、3的顺序基本上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原大纲和顺序相同,教师们比较熟悉,这种认识是落后的,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顺序:1—2—3—4—5。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模块不同顺序的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高中数学已实施了7年,我对必修模块不同顺序的教学会带来的问题和各自的利弊进行了多次反思,据悉北京海淀区等不少地区对模块的顺序1、2、3、4、5做了一下调整,他们的顺序是按照必修的1、4、5、2、3的顺序进行的,我个人认为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会带来不少的问题,还是应该按1、2、3、4、5的顺序来教学,理由如下:

一、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需要重编教材,难度太高。《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必修模块的顺序是1、2、3、4、5,按照这个顺序教学,教学内容、知识能力、例题习题是严格同步的,不需要老师对教材进行改编、补充和调整;如果改变顺序为1、4、5、2、3,则必须对教材进行改编、补充和调整,近乎于重编教材,这个难度可想而知,然而效果却不得而知;虽说海淀区的教师们的教学教研能力全国一流,但毕竟与专家尚有距离,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按照1、4、5、2、3这个顺序教学,要求学校和教师有较高的校本教研的能力,有一定的补充、改编和调整教材的能力,相应需要增加一些教学研究的力度。

二、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会导致部分内容难度相对集中,增加学生的负担。必修模块1、2、3、4、5的内容安排由浅入深,难易分散,教学是顺畅的,减少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减少了教师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其逻辑顺序是科学的;若改变顺序为1、4、5、2、3,可能使部分内容难度相对集中,研究问题也难以由浅入深了。1、2、4、5的教学内容历来都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多、要求高、难

度大的知识过于集中,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负担可想而知,后面的一个学期又略显轻松。1、2、3、4、5的顺序,把必修3作一个缓冲区放在中间,必修3一般需要的课时数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少一些,学生掌握的也比较好一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感觉应该比较轻松一点,这样,换一口气,我们再进入4、5的内容。

另外,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必修5中讲解“线性规划”时出现了“斜率”的概念、解三角形中出现了空间图形,而此前的教学中没有这个内容,必须补充。在解析几何知识不充分的情况下讲向量的坐标运算,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等,也给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无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三、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不能达到螺旋上升的效果。我们知道,高中的教材要和初中的教材有衔接,初中的教材是采用螺旋上升的的办法,那我们高中阶段也是要采取螺旋上升的办法,一遍一遍地加深学生的认识,这样对于我们学生认真的学习高中的内容是有利的。我们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安排教学,只要能达到我们最终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这个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也是我们最好的结果。而采用1、4、5、2、3的顺序教学,显然不能达到螺旋上升的效果。

四、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不符合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按照标准的要求,必修1是奠定数学的基础,必修2强调几何直观和用代数的方法处理几何问题,即数形结合,必修3的算法是帮助我们把要思考的问题,能够条理化,能够清晰、准确、直观地表达出来。这三块作为认识数学的基础,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知识来

学习,而更强调它作为一个认识数学的指导思想,这对学生学习中学的内容是很重要的。

五、按1、4、5、2、3的顺序来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必修3的作用。必修1的“二分法”中已经渗透了算法的思想,必修4、必修5有不少内容突出了算法的思想,若把必修3放在最后,一些例题和习题不好使用,给教学带来不便,而最后讲必修3时,教材中又没有必修4、必修5内容中的算法例题、习题,教师必需自己寻找或者编拟这些材料,否则那些丰富的内容就浪费了,教学也会有些单调,也不符合突出算法思想的教学理念。 总之,我们不能认为,按1、4、5、2、3的顺序基本上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原大纲和顺序相同,教师们比较熟悉,这种认识是落后的,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顺序:1—2—3—4—5。


相关内容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2007年6月30日 第一个问题:学制和教学时间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1周. 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分两学段安排课程.一般情况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一)周教学时间 1 ...

  • 长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长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论文选题题目 长子县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 ...

  • 论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及其在新课标中的体现
  • 论"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及其在新课标中的 体现 (许昌市第三初级中学 赵永) 1 引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英国爆发了一场数学改革的运动, 人们称之为"克莱茵---贝利"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 克莱茵写了<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 主张加强函数和 ...

  • 高三高考备考方案
  • 卓尼县藏族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备考方案 高三教学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责任重大.全体高三年级教师责无旁贷,要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以实干.真干.苦干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争取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高三年级是高 ...

  •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 附件: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鄂政办发[2009]63号)精神,确保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根据我省普通高中实际 ...

  •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 厦门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 (2010级)教学意见 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必须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遵照<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的具体教学要求,在高三备考阶段还需遵循国家教育部<考试大纲>以及福建省教育厅<考试说明>的各项具体要求, ...

  • 河北省普通高中数学
  • 河北省普通高中<数学> 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推进河北省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切 ...

  • 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 附件: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和〘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见〙(川教[2009]226号)精神,结合我省 ...

  •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
  •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 (试行)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和<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全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