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色起义简介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与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组织领导的百色起义和创造中国工农军第七军,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于广西聚居着壮、汉、瑶等民族的百色举行全国著名的武装
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 百色起义的胜利,标志着右江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1929年6月,新挂系军阀在蒋桂战争中失败。广西左派军人俞作柏、李明瑞分别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和广西编遣特派员,掌握广西军政大权。他们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党中央便利用这一机会,派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叶季壮等一批共产党员到广西,以邓小平为中央代表,负责广西党的工作。邓小平等到南宁后,对俞作柏、李明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与俞、李新建的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担任大队长。同年9月,在南宁津头村召开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武装
农民,加强城市工人运动,准备武装暴动夺取政权。正当广西革命形势好
转的时候,俞、李急于公开宣布反蒋,结果不战而败。在此风云突变之时,邓小平等领导人当机立断,决定把我党掌握的武装斗争拉到左右江地区,与韦拔群、黄治峰等领导的农民运动结合,开展武装斗争。10月22日,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率领警备第四大队和数导总队,携带南宁军械库的枪炮弹药等军用物资到百色,并立即筹划武装起义。一是张云逸出任右江督办,接管地方政权;二是继续加紧整顿和改造军队;三是打击地方豪绅反动势力,消灭反动的广西警备第三大队,为起义扫清障碍;四是进一步宣传。发动群众,武装上衣,使石江地区的革命热潮更加高涨。11月上旬,党中央批准了左右江地区举地武装起义,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计划,批准建立前委,统一一党和车队的领导。前委委员7人,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3人为常委,邓小平任前委书记。中央还颁了红七军、红八军的番号,并任命红七军、红八军的领导干部。按照党中央指示,邓小平立即召开前委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决定于12月11日宣布武装起义。
1929年12月11日,正值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一面镶有斧头镰刀的红旗在百色城冉冉升起。这一天,秀丽的百色山城红旗漫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万众欢腾。大街小巷贴满纸写的革命标语,家家户户悬挂鲜艳的红旗或五色纸旗。数千各族工人、农民、红军战士及市民集会在东门广场庆祝百色起义胜利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正式诞生。按照党中央的任命,张云逸担任军长,邓小平担任政治委员,陈蒙人担任政治部主任。李谦、胡斌、韦拔群分别担任红七军第一、二、三纵队队长。军部和前委设在百色粤东会馆。以此同时,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和百色县临时苏维埃政府。
二、百色起义的历史意义
百色起义震撼了广西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是一次完全胜利的革命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后的一次规模较大、影响较为深远的革命武装起义,是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以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终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光辉的实践和成功的探索。百色起义丰富了毛泽东关于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思想,为以后的革命斗争和武装起义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以后的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有了新的发展,给当
时的反动地主和国民党反动以重重一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中国民族独立的新希望。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广西红军战斗和苏维埃运动的新篇章。起义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分子的英勇反击,大大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武装起义的成功,证明了党一贯坚持的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结合的道路是正确的,同时也提高了党解放后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力。在当时的背景下,红七军与中央红军会师,增强了中央红军的实力,壮大了红军力量,为以后进行反“围剿”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力量保障。百色起义与反帝国主义运动相结合,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威风,表明了中国人民不可欺悔的豪情壮志。中共中央当时就肯定百色起义“在全国政治上同样具有极伟大的意义”。中央军委评价它是当时“全国范围内最有组织最有意识的一次兵变”。江泽民同志称赞它“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三、百色起义精神
百色起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策和宗旨等。概括起来,其内涵是:心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为民谋利、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民族平等,精诚团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百色起义精神是在新时期党带领广西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强大动力,推动我们永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感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百色起义精神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所培育的崇高精神风貌,它镌刻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红七军全体指战员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特别是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创立的不朽历史功勋。百色起义精神推动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丰硕成果,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更加旺盛的活力。
四、百色起义精神彰显着民族团结的力量,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百色聚集和杂居着壮、汉、瑶、苗、仫佬、彝、回等民族。不论是革命事业、建设事业;还是改革开放事业,都是各民族共同的伟大事业。历
史和现实都证明,民族团结是百色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民族的同心同力,共同奋斗,就不会有百色起义的胜利和左友江地区土地革命运动的成功开展。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人坚持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各民族群众谋利益的宗旨,坚决执行党的民族团结的方针和政策,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重视选拔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激发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调动了各族群众建设根据地和拥军支前的热情。红七军成立时的5000多人中,壮族干部、战士就有近半;从白色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12位将军中,有7位是壮族。“民族平等、团结一心、并肩奋斗”,是百色起义精神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邓小平对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和国内外不断变化的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有深刻的思考,他阐明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的性质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共同发展的新型民族关系;他强调我国各民族的社会主义一致性;强调我国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没有民族歧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程是立足于民族平等;强调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尽快搞上去,全面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调要坚决维护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坚决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
一、百色起义简介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与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组织领导的百色起义和创造中国工农军第七军,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于广西聚居着壮、汉、瑶等民族的百色举行全国著名的武装
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 百色起义的胜利,标志着右江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1929年6月,新挂系军阀在蒋桂战争中失败。广西左派军人俞作柏、李明瑞分别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和广西编遣特派员,掌握广西军政大权。他们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党中央便利用这一机会,派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叶季壮等一批共产党员到广西,以邓小平为中央代表,负责广西党的工作。邓小平等到南宁后,对俞作柏、李明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与俞、李新建的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担任大队长。同年9月,在南宁津头村召开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武装
农民,加强城市工人运动,准备武装暴动夺取政权。正当广西革命形势好
转的时候,俞、李急于公开宣布反蒋,结果不战而败。在此风云突变之时,邓小平等领导人当机立断,决定把我党掌握的武装斗争拉到左右江地区,与韦拔群、黄治峰等领导的农民运动结合,开展武装斗争。10月22日,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率领警备第四大队和数导总队,携带南宁军械库的枪炮弹药等军用物资到百色,并立即筹划武装起义。一是张云逸出任右江督办,接管地方政权;二是继续加紧整顿和改造军队;三是打击地方豪绅反动势力,消灭反动的广西警备第三大队,为起义扫清障碍;四是进一步宣传。发动群众,武装上衣,使石江地区的革命热潮更加高涨。11月上旬,党中央批准了左右江地区举地武装起义,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计划,批准建立前委,统一一党和车队的领导。前委委员7人,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3人为常委,邓小平任前委书记。中央还颁了红七军、红八军的番号,并任命红七军、红八军的领导干部。按照党中央指示,邓小平立即召开前委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决定于12月11日宣布武装起义。
1929年12月11日,正值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一面镶有斧头镰刀的红旗在百色城冉冉升起。这一天,秀丽的百色山城红旗漫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万众欢腾。大街小巷贴满纸写的革命标语,家家户户悬挂鲜艳的红旗或五色纸旗。数千各族工人、农民、红军战士及市民集会在东门广场庆祝百色起义胜利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正式诞生。按照党中央的任命,张云逸担任军长,邓小平担任政治委员,陈蒙人担任政治部主任。李谦、胡斌、韦拔群分别担任红七军第一、二、三纵队队长。军部和前委设在百色粤东会馆。以此同时,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和百色县临时苏维埃政府。
二、百色起义的历史意义
百色起义震撼了广西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是一次完全胜利的革命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后的一次规模较大、影响较为深远的革命武装起义,是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以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终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光辉的实践和成功的探索。百色起义丰富了毛泽东关于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思想,为以后的革命斗争和武装起义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以后的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有了新的发展,给当
时的反动地主和国民党反动以重重一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中国民族独立的新希望。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广西红军战斗和苏维埃运动的新篇章。起义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分子的英勇反击,大大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武装起义的成功,证明了党一贯坚持的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结合的道路是正确的,同时也提高了党解放后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力。在当时的背景下,红七军与中央红军会师,增强了中央红军的实力,壮大了红军力量,为以后进行反“围剿”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力量保障。百色起义与反帝国主义运动相结合,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威风,表明了中国人民不可欺悔的豪情壮志。中共中央当时就肯定百色起义“在全国政治上同样具有极伟大的意义”。中央军委评价它是当时“全国范围内最有组织最有意识的一次兵变”。江泽民同志称赞它“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三、百色起义精神
百色起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策和宗旨等。概括起来,其内涵是:心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为民谋利、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民族平等,精诚团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百色起义精神是在新时期党带领广西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强大动力,推动我们永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感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百色起义精神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所培育的崇高精神风貌,它镌刻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红七军全体指战员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特别是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创立的不朽历史功勋。百色起义精神推动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丰硕成果,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更加旺盛的活力。
四、百色起义精神彰显着民族团结的力量,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百色聚集和杂居着壮、汉、瑶、苗、仫佬、彝、回等民族。不论是革命事业、建设事业;还是改革开放事业,都是各民族共同的伟大事业。历
史和现实都证明,民族团结是百色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民族的同心同力,共同奋斗,就不会有百色起义的胜利和左友江地区土地革命运动的成功开展。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领导人坚持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各民族群众谋利益的宗旨,坚决执行党的民族团结的方针和政策,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重视选拔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激发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调动了各族群众建设根据地和拥军支前的热情。红七军成立时的5000多人中,壮族干部、战士就有近半;从白色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12位将军中,有7位是壮族。“民族平等、团结一心、并肩奋斗”,是百色起义精神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邓小平对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和国内外不断变化的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有深刻的思考,他阐明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的性质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共同发展的新型民族关系;他强调我国各民族的社会主义一致性;强调我国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没有民族歧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程是立足于民族平等;强调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尽快搞上去,全面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调要坚决维护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坚决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