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热的利用

热泵概况: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R H P ):也称增热型热泵,是利用少量的高温热源,产生大量能被利用的中温热能。即 利用高温热能驱动, 把低温热源的热能提高到中温,从而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 1)可利用的废热:使用温度在40℃左右的废热水

2)可提供的热媒:可获得比废热源温度高50℃左右,即90℃左右的热媒。

3)驱动热源:0. 2~0. 8M P a 蒸汽

4)制热C O P 为1. 7左右:就是利用1M W 的驱动热源可以得到1. 7M W 的生产生活需要的热量。

吸收式热泵原理图

热泵典型用户-石景山热电:

4x200MW ,全部为供热机 组,承担北京地区320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据2009-2010年供热季节 运行数据显示,四台机组整个采暖季平均抽气量已接近额定抽汽量。 在严寒期已达到甚至超过额定抽汽量,说明电厂供热能力已经受限, 现在由于热负荷增加,必须增加新热源。

31.5℃- 27℃ )。 热水用途:供暖。

节能分析:实施循环水余热利用,从循环水中提取了热量83MW ,解 决了电厂供热能力不足问题,由于回收凝气余热用于供热,整个采暖 285.6吨/年、减少NOx 排放248.6季节约标煤约3.4万吨。减少SO2排放

吨/年、减少CO2排放8.8万吨/年、灰渣排放8227吨/年。此外由于吸收 式热泵机组采用闭式循环冷却水直接冷却汽机凝汽,采暖季可减少冷

却水塔冷却水损失约21.6万吨。

机组选型:单机制热量:20MW 。 台数:8台

流程图:

评价能源的价值时,既要看其数量,又要看其质量。能量按其质量可划分为高位能和低位能两种。同样,热源也可分为高位热源和低位热两种。合理地使用高位能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实际的能量利用过程有两个特性:量的守恒性和质的贬值性。任何用能过程实质上也可以说成能的量与质的利用过程。要使热能得到合理利用,必须合理使用高位能,必须做到按质用能。

节约能量的途径 ,过去认为不用能即节能,实际上应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热泵”定义为“靠高位能拖动, 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装置。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 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顾名思义,热泵也就是像泵那样,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能、太阳能、 的低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能、太阳能、 工业废热等) 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 工业废热等) 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 约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气、 电能等)的目的。 约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气、油、电能等)的目的。热泵定义内涵的理解:热泵虽然需要消耗一定量的高位能, 热泵虽然需要消耗一定量的高位能,但所供给用户的热量却是消耗的高位热能 与吸取的低位热能的总和。因此,热泵是一种节能装置。热泵是靠高位能拖动,迫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热泵的工作原理与制冷的原理相同,但它们工作的温度范围不同。机械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蒸汽喷射式热泵;帖尔帖热泵。国外研制的热泵装置,其制热性能系数一般为3—6

之间。

吸收式热泵原理简介

吸收式热泵是一种利用低品位热源,实现将热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泵送的循环系统。是回收利用低温位热能的有效装置,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

吸收式热泵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也称增热型热泵, 是利用少量的高温热源,产生大量的中温有用热能。即利用高温热能驱动, 把低温热源的热能提高到中温,从而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系数大于1,一般为1.5~2.5。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也称升温型热泵, 是利用大量的中温热源产生少量的高温有用热能。即利用中低温热能驱动, 用大量中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热势差,制取热量少于但温度高于中温热源的热量,将部分中低热能转移到更高温位,从而提高了热源的利用品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总是小于1,一般为0.4~0.5。

两类热泵应用目的不同, 工作方式亦不同。但都是工作于三热源之间,三个热源温度的变化对热泵循环会产生直接影响,升温能力增大,性能系数下降。

目前, 吸收式热泵使用的工质为LiBr--H2O 或NH3--H2O, 其输出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50℃。升温能力ΔT 一般为30-50℃。制冷性能系数为0.8~1.6,增热性能系数为1.2~2.5,升温性能系数为0.4~0.5。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原理简介: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是一种以高温热源(蒸汽、高温热水、燃油、燃气)为驱动热源,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水为制冷剂,回收利用低温热源(如废热水)的热能,制取所需要的工艺或采暖用高温热媒(热水),实现从低温向高温输送热能的设备。

热泵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热交换器等主要部件及抽气装置,屏蔽泵(溶液泵和冷剂泵)等辅助部分组成。抽气装置抽除了热泵内的不凝性气体,并保持热泵内一直处于高真空状态。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原理简介: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也是回收利用低温热源(如废热水)的热能,制取所需要的工艺或采暖用高温热媒(热水),实现从低温向高温输送热能的设备。它以低温热源(废热水)为驱动热源,在采用低温冷却水的条件下,制取比低温热源温度高的热媒(热水)。它与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区别在于,它不需要更高温度的热源来驱动,但需要较低温度的冷却水。

第二类热泵也是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热交换器等

主要部件及抽气装置、屏蔽泵(溶液泵和冷却泵)等辅助部分组成。抽气装置抽除了热泵内的空气等不凝性气体,并保持热泵内一直处于高真空状态。

二段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原理简介:

二段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是将第二类热泵的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和冷凝器各分为完全隔开的两个,驱动热源(废热水)、热媒(热水)和冷却水分别顺序流经分隔成两个的各部件,使各部件分别均形成一个高温段和一个低温段。高温段的发生器、蒸发器分别与高温段的冷凝器、吸收器对应,利用高温段的驱动热源温度较高的优势,尽量提高热媒出口温度;低温段的发生器、蒸发器则分别与低温段的冷凝器、吸收器对应,充分利用低温段冷却水和热媒温度较低的优势,尽量利用温度已降低的驱动热源的热量,使驱动热源(废热水)温度降得更低,从而回收利用更多的驱动热源(废热水)热量。

氨水吸收式热泵

第一、二类氨水吸收式热泵同样是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与热交换器五个部分组成,在吸收器与发生器中利用氨水溶液的吸收或发生作用对外放热或吸热,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中则依靠纯物质氨的相变完成对外吸收或放热。

利用65℃及以上地热水(或余/废热)驱动吸收式热泵进行制冷, 采用相应的热泵类型(增热/升温)进行制热,可获得很好的节能和经济效益。

大地作为一种巨大而稳定的热储资源,其浅层地温和地下水在能源利用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前景,特别对建筑物节能有重大意义。利用吸收式热泵(制冷)技术,可以利用65-90℃的地热水制取7-9℃的冷媒水,供夏季空调使用。合理采用相应的热泵技术,可实现不同温度水平的地热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大大降低住宅和商用建筑供热和供冷的能耗。

对于15-25℃的低温热源,利用小量高温热源(如高温蒸汽或直燃)驱动,,可以制取温度7-15℃冷水和温度47℃以上的热水,性能系数COP 值制冷时>1.2,供热时>1.5。

吸收式热泵既可制冷又可供热实现了一机两用,低位热能在全年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所以近年来得到广泛的重视和使用,将是今后制冷、供热中的一种主导方式。特别是在电力紧张、余热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独特的优势。

热泵概况: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R H P ):也称增热型热泵,是利用少量的高温热源,产生大量能被利用的中温热能。即 利用高温热能驱动, 把低温热源的热能提高到中温,从而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 1)可利用的废热:使用温度在40℃左右的废热水

2)可提供的热媒:可获得比废热源温度高50℃左右,即90℃左右的热媒。

3)驱动热源:0. 2~0. 8M P a 蒸汽

4)制热C O P 为1. 7左右:就是利用1M W 的驱动热源可以得到1. 7M W 的生产生活需要的热量。

吸收式热泵原理图

热泵典型用户-石景山热电:

4x200MW ,全部为供热机 组,承担北京地区320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据2009-2010年供热季节 运行数据显示,四台机组整个采暖季平均抽气量已接近额定抽汽量。 在严寒期已达到甚至超过额定抽汽量,说明电厂供热能力已经受限, 现在由于热负荷增加,必须增加新热源。

31.5℃- 27℃ )。 热水用途:供暖。

节能分析:实施循环水余热利用,从循环水中提取了热量83MW ,解 决了电厂供热能力不足问题,由于回收凝气余热用于供热,整个采暖 285.6吨/年、减少NOx 排放248.6季节约标煤约3.4万吨。减少SO2排放

吨/年、减少CO2排放8.8万吨/年、灰渣排放8227吨/年。此外由于吸收 式热泵机组采用闭式循环冷却水直接冷却汽机凝汽,采暖季可减少冷

却水塔冷却水损失约21.6万吨。

机组选型:单机制热量:20MW 。 台数:8台

流程图:

评价能源的价值时,既要看其数量,又要看其质量。能量按其质量可划分为高位能和低位能两种。同样,热源也可分为高位热源和低位热两种。合理地使用高位能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实际的能量利用过程有两个特性:量的守恒性和质的贬值性。任何用能过程实质上也可以说成能的量与质的利用过程。要使热能得到合理利用,必须合理使用高位能,必须做到按质用能。

节约能量的途径 ,过去认为不用能即节能,实际上应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热泵”定义为“靠高位能拖动, 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装置。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 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顾名思义,热泵也就是像泵那样,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能、太阳能、 的低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中所含的热能、太阳能、 工业废热等) 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 工业废热等) 转换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能,从而达到节 约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气、 电能等)的目的。 约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气、油、电能等)的目的。热泵定义内涵的理解:热泵虽然需要消耗一定量的高位能, 热泵虽然需要消耗一定量的高位能,但所供给用户的热量却是消耗的高位热能 与吸取的低位热能的总和。因此,热泵是一种节能装置。热泵是靠高位能拖动,迫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热泵的工作原理与制冷的原理相同,但它们工作的温度范围不同。机械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蒸汽喷射式热泵;帖尔帖热泵。国外研制的热泵装置,其制热性能系数一般为3—6

之间。

吸收式热泵原理简介

吸收式热泵是一种利用低品位热源,实现将热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泵送的循环系统。是回收利用低温位热能的有效装置,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

吸收式热泵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也称增热型热泵, 是利用少量的高温热源,产生大量的中温有用热能。即利用高温热能驱动, 把低温热源的热能提高到中温,从而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的性能系数大于1,一般为1.5~2.5。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也称升温型热泵, 是利用大量的中温热源产生少量的高温有用热能。即利用中低温热能驱动, 用大量中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热势差,制取热量少于但温度高于中温热源的热量,将部分中低热能转移到更高温位,从而提高了热源的利用品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总是小于1,一般为0.4~0.5。

两类热泵应用目的不同, 工作方式亦不同。但都是工作于三热源之间,三个热源温度的变化对热泵循环会产生直接影响,升温能力增大,性能系数下降。

目前, 吸收式热泵使用的工质为LiBr--H2O 或NH3--H2O, 其输出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50℃。升温能力ΔT 一般为30-50℃。制冷性能系数为0.8~1.6,增热性能系数为1.2~2.5,升温性能系数为0.4~0.5。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原理简介: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是一种以高温热源(蒸汽、高温热水、燃油、燃气)为驱动热源,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水为制冷剂,回收利用低温热源(如废热水)的热能,制取所需要的工艺或采暖用高温热媒(热水),实现从低温向高温输送热能的设备。

热泵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热交换器等主要部件及抽气装置,屏蔽泵(溶液泵和冷剂泵)等辅助部分组成。抽气装置抽除了热泵内的不凝性气体,并保持热泵内一直处于高真空状态。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原理简介:

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也是回收利用低温热源(如废热水)的热能,制取所需要的工艺或采暖用高温热媒(热水),实现从低温向高温输送热能的设备。它以低温热源(废热水)为驱动热源,在采用低温冷却水的条件下,制取比低温热源温度高的热媒(热水)。它与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区别在于,它不需要更高温度的热源来驱动,但需要较低温度的冷却水。

第二类热泵也是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热交换器等

主要部件及抽气装置、屏蔽泵(溶液泵和冷却泵)等辅助部分组成。抽气装置抽除了热泵内的空气等不凝性气体,并保持热泵内一直处于高真空状态。

二段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原理简介:

二段第二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是将第二类热泵的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和冷凝器各分为完全隔开的两个,驱动热源(废热水)、热媒(热水)和冷却水分别顺序流经分隔成两个的各部件,使各部件分别均形成一个高温段和一个低温段。高温段的发生器、蒸发器分别与高温段的冷凝器、吸收器对应,利用高温段的驱动热源温度较高的优势,尽量提高热媒出口温度;低温段的发生器、蒸发器则分别与低温段的冷凝器、吸收器对应,充分利用低温段冷却水和热媒温度较低的优势,尽量利用温度已降低的驱动热源的热量,使驱动热源(废热水)温度降得更低,从而回收利用更多的驱动热源(废热水)热量。

氨水吸收式热泵

第一、二类氨水吸收式热泵同样是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与热交换器五个部分组成,在吸收器与发生器中利用氨水溶液的吸收或发生作用对外放热或吸热,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中则依靠纯物质氨的相变完成对外吸收或放热。

利用65℃及以上地热水(或余/废热)驱动吸收式热泵进行制冷, 采用相应的热泵类型(增热/升温)进行制热,可获得很好的节能和经济效益。

大地作为一种巨大而稳定的热储资源,其浅层地温和地下水在能源利用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前景,特别对建筑物节能有重大意义。利用吸收式热泵(制冷)技术,可以利用65-90℃的地热水制取7-9℃的冷媒水,供夏季空调使用。合理采用相应的热泵技术,可实现不同温度水平的地热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大大降低住宅和商用建筑供热和供冷的能耗。

对于15-25℃的低温热源,利用小量高温热源(如高温蒸汽或直燃)驱动,,可以制取温度7-15℃冷水和温度47℃以上的热水,性能系数COP 值制冷时>1.2,供热时>1.5。

吸收式热泵既可制冷又可供热实现了一机两用,低位热能在全年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所以近年来得到广泛的重视和使用,将是今后制冷、供热中的一种主导方式。特别是在电力紧张、余热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关内容

  • 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综述
  • 第29卷,总第166期2011年3月,第2期<节能技术> ENERGYCONSERVATIONTECHNOLOGYVol.29,Sum.No.166Mar.2011,No.2 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综述 艳,束光阳子,顾春伟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北京100084) 要:节能减排主要依 ...

  •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 教 第 教学 内容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 力 过程与方 法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 8 周 星期 三 学 设 2007 年 计 4 月 18 日 课型 基本阅读篇目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了解超低温世界的奇妙之处. 学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 重点 梳理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基本 ...

  •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选文.(12分)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①经过科学界理论上的推算:得知"冷"并不像热一样可以无限发展.冷有一个最低限度,就是零下273℃,这一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当温度降到零下100℃以下时,称为超低温. ②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本来软绵绵,要直就直,要 ...

  • 浅谈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
  • 浅谈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近年来我国在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方面的具体发展情 况,知道了解我国现今的煤焦油加氢发展现状.对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从技术 原理与目的.煤焦油加氢工艺及加氢后的煤焦油特性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还 讨论了几个具体的实例,分析得出其中的不足修要改进的地方,也 ...

  • 低温制冷技术最新进展期末大作业
  • 低温制冷技术最新进展作业 姓名:李科 学号: 班级:硕 院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 3115014002 5015 第一章 低温制冷技术概述 1.低温制冷技术所涉及的温度范围是那些?主要的工程应用价值何在? 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保持并利用这个 ...

  • 低温微生物的冷适应机理及其应用
  • 第28卷第8期2008年8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28,No.8Aug.,2008 低温微生物的冷适应机理及其应用 张玉秀,赵微忱,于 洋,李林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北京 100083) 摘要:低温微生物广泛分布于极地.冰川.永久冻土 ...

  • 余热发电新技术
  • SYNTHETICALUTILIZATION 综合利用 叶长虹 (中信重型机械公司,河南洛阳471039) 1前言 中信重型机械公司作为大型干法水泥成套设备 泥厂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研究(成套)"连续三年列为公司重点研发项目,进行科研攻关,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水泥干法生产线纯低温余热 ...

  • 低温烧结压电陶瓷材料及应用
  • 低温烧结压电陶瓷材料及应用周桃生,彭炜,苗君,邝安祥(湖北大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2)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介绍了可应用低温烧结压电陶瓷材料的几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典型叠层结构压电陶瓷器件. 1引言在实用化压电陶瓷材料中,含铅系压电陶瓷占主导地位,其烧结温度大都在1 200-1 ...

  • 煤的低温干馏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
  • 低温干馏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 1. 低温干馏的概念 煤在隔绝空气下加热至高温600℃左右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称为煤的低温干馏. 2. 干馏炉生产工艺特点及流程 干馏炉是煤低温干馏生产工艺中的主要设备. 鲁奇低温干馏炉是工业上已采用的典型炉型,其采用气体热载体内热式垂直连续进料,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