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推动我旗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我旗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我旗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丰富我旗青少年文化生活,培养一批科技活动的积极分子和科技人才的幼苗,使我旗青少年优秀科技项目创佳绩,团旗委决定在2011年“青少年文化节”活动中举办科技创新大赛。
一、主办单位:共青团伊金霍洛旗委员会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竞赛宗旨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一项大型的具有示范意义的青少年科学竞赛,其根本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三、活动主题:体验 创新 成长
四、活动时间 :
五、基本要求:
1、参赛项目必须是近两年制作完成;
2、科学幻想绘画只限于个人参赛,其他项目以个人或集体名誉参赛;
3、集体项目至多可有三名作者,署名作者应全程参与项目,第一作者署名在最前面;集体项目不能转为个人项目;
4、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5、每名学生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每件参赛作品的辅导人员最多不超过两名。
6、项目申报者按照大赛有关要求,必须认真填写项目申报表等附件(可从www.hbshedu.com网站下载登记表和各类申报表等附件),凡申报表填写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评审。
六、参赛申报
1、各校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比赛是全旗比赛的基础,所以各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比赛。在学校比赛的基础上选出优秀作品参加旗级比赛,学校按团旗委分配的名额上报项目(附表)。其它有爱好的青少年如果有好的作品也可以个人直接申报。参赛项目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两类申报。
2、小发明、小创造作品必须提交项目说明书,项目研究的原始设计资料,各种图表(外观、结构图、原理图)、活动照片。
3、科学研究类项目须提交科学研究论文,项目研究的原始记录、实验数据、活动照片等。
七、不接受的申报项目
1、涉及食品,药品试制和饮食安全类的项目。
2、与国家现行法律和法规有抵触的项目。
3、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项目。
八、资格审查
各校在报送参赛项目前,必须认真进行资格审查。凡在申报书“资格认定’栏中无签字和盖章的项目不能参赛。如发现资格不符合规定者,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参赛和获奖资格,收回其所获名次和奖励。
九、评选标准及有关规定
评选标准:“三自”原则和“三性”原则
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的。
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试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发明与创新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选题与结论科学意义的合理性。
先进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科学水平与难易程度。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立论有创意、有现实意义;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实用性:指该项发明和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便于使用和投产;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适用与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十、技术保护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受到法律保护。
参赛的所有项目均不得向评委保密,必须按照申报要求向评选委员会提交全部必要的资料。评为负有对外保密责任。
十一、大赛项目
(一)小发明、小创造
发明创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中所规定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已申请和获得国家专利的项目优先参赛。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外形、构造或者其适用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构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手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科学小发明,是指青少年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实用、多功能的新型物品。小创造是用身边的旧电器、旧玩具等废旧物品运用“声、光、电、磁、机械”等科学原理创新之作科技玩具、模型等作品。
1、参赛作者要求:全旗青少年均可参加。
2、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可有个人独立制作或在教师、家长指导下完成,也可以集体名誉参赛。
(2)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违者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资格。
(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与参赛:出现科学性错误的:具有较大危险性的。
(4)参赛作品须认真填写申报表及所需附件(附上作品简介,作品是怎样发明的(或选择的),设计目的和思路有哪些发明点或创新点),按要求上报。
3、申报要求
(1)申报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和申报书各一份。
(2)申报书必须使用统一提供的标准申报书。
4、评选标准
(1)新颖性:具有独创性,选题、创意新颖。
(2)科学性:技术先进,产品性能好,用途多。
(3)实用性:具有实用价值,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外观精美:造型美观,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
(二)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是指学生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畅想和展望,构造一定的情境,利用论文形式表现出来。科技论文包括科学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探究性学习中优秀的课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科学研究论文或研究项目必须附有研究过程记录、论文全文、研究报告及参考书目、实验数据及其他必要的图表资料、证明材料等。
1、参赛作者要求:我旗青少年独立完成的科学论文。
2、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限个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参赛;
(2)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违者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资格;
(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参赛:出现科学性错误的;与国家现行法律相违背的;引入神鬼迷信故事内容的;
(4)参赛作品要有30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需认真填写申报表及所需附件,按要求上报。
3、撰写要求:
(1)首页:首页封面如有图,在左上角长框内注明“三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论文评选”
(2)第二页:标题为三号黑体;摘要的关键词为五号黑体,摘要内容为
五号楷体;正文为五号宋体;装订线边距为15mm
(3)页眉和页脚:页眉和论文题目,小五号字体;页脚为加注页码,居中。
(4)参考文献: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最主要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4、论文报送:需准备纸质文稿3份(纸张规格:A4)和电子文稿一份。
5、评选标准
(1)想象力:选题、创意和新颖程度。
(2)科学性:科学依据,逻辑思维。
(3)写作水平:语言,文彩。
(三)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是学生以小组、班级或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组织名义,围绕某一主题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科技实践活动。
1、申报者
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在校中小学的学生群体,形成科技实践活动成果者,均可以集体的名义申报。
2、必须具备的条件(五要素)
(1)明确的选题目的。所设计的活动,主题应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可行性,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普及;有利于青少年通过活动学习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对当地教育、生产、经济和科学文化等其中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2)完整的实施过程。活动在实施时,有系统完整的活动计划、进度安排、组织方法、实施步骤和总结评价。
(3) 完整的原始材料。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参加人数)、照片或录像、新闻报道材料等。
(4)确切的实施结果。由活动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以文字的形式,将活动结果叙述清楚。文字应简练,可根据条件辅以必要的实物、照片、录像等。在上报之前,各地应对该结果的可靠性加以确认。对于学校以上的实施单位,参加活动的学生应占学生总数的30%以上。
(5)实际收获和体会。包括青少年参加活动的体会、活动的宣传教育覆盖面,活动体现的社会效益,对今后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3、评审标准
(1)真实性。活动符合参与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符合当地的客观条件,有活动记录、活动总结(包括书面材料和纪实材料等)。
(2)示范性。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方向,围绕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活动设计和组织形式科学、有新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利于推广普及,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能为其他地区开展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3)教育性。活动符合教育规律,能够对参与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思想和道德的教育,有利于参与者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4)完整性。活动已经完成或阶段完成。活动过程清晰,有明确的活动目标、系统周密的活动计划、实施步骤和活动结果。
4、 申报要求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科技实践活动报告一式2份。原始材料(活动记录、照片、录像等)和新闻报道材料等作为附件上报,涉及的活动记录、调查问卷等数量较多的,提供几份比较典型的即可,不需全部提交。
申报书必须是统一提供的标准申报书,且申报书能与活动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否则视作不合格申报。
(四)科学幻想绘画
科学幻想绘画是指少年儿童通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人类生产、生活情景。
1、参赛作者要求:
就读于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少年儿童独立完成的科学幻想绘画作品。作品应充分体现科学幻想的宗旨。
2、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绘画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绘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
(2)参赛作品一律在规格4开(54ⅹ38厘米)纸质或是其它材料上绘制(油画作品应自备画框)。作品要求干净、整洁。
(3)参赛作品限个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参赛。
(4)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违者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资格。
(5)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参赛。
出现科学性错误的;画幅尺寸不符合规定的:把科学和神话混淆的;引入神鬼迷信故事内容的。
3、申报要求
(1)申报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和申报书一式2份,其中1份申报时贴于作品背面左上角。
(2) 申报书必须使用统一提供的标准申报书。
4、评选标准
(1) 想象力:选题、创意和新颖程度。
(2) 科学性:科学依据,逻辑思维。
(3)绘画水平:画面设计,色彩处理,绘画技巧。
十一、优秀科技教师评选
(一)优秀科技教师评选的依据
1、申报者从事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经历和成绩;
2、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理念和认识;
3、申报者设计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在上述三项内容,以第3项为主要评选依据。
(二) 申报优秀科技教师的要求
1、申报者必须是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经历并取得优异成绩、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小学科技教师;
2、填写并提交《优秀科技教师申报表》一份;
3、提交一份本人(仅限一人)设计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一项;
4、所在学校确认同意推荐其参加优秀科技教师的评选活动;
5、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的内涵界定;
6、活动方案不是对以往开展科技活动的总结,而是对准备实施的某项科技教育活动的总体设计;
7、活动方案的内容侧重在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
8、活动实施的途径,主要是课外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和校本课程;
9、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的结构要素;
10、教育方案的名称;
11、活动方案的具体目标、所涉及的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
12、活动方案的主体部分:
(1)活动内容、难点、重点;
(2)活动过程和步骤、活动结果及呈现方式;
(3)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4)评选标准,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三)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的评审标准
1、教育性:
(1)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部课改的精神;
(2)重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从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学生有较大的动手和实践空间,能经历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
(4)能促使学生思考其活动结果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创新性:
(1)内容、过程或方法的设计有创意;
(2)整个活动方案的构思新颖、巧妙;
(3)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创造性地开展科技教育活动。
3、可行性:
(1)符合方案设计对象的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
(2)具备方案实施的必备条件;
(3)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4)所在单位对方案实施非常支持。
4、示范性:
(1)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
(2)着重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
(3)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推广普及,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5、完整性:
(1)活动过程完整;
(2)实施步骤清晰、具体;
(3)各部分内容前后一致、系统配套。
伊金霍洛旗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推动我旗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我旗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我旗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丰富我旗青少年文化生活,培养一批科技活动的积极分子和科技人才的幼苗,使我旗青少年优秀科技项目创佳绩,团旗委决定在2011年“青少年文化节”活动中举办科技创新大赛。
一、主办单位:共青团伊金霍洛旗委员会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竞赛宗旨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一项大型的具有示范意义的青少年科学竞赛,其根本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三、活动主题:体验 创新 成长
四、活动时间 :
五、基本要求:
1、参赛项目必须是近两年制作完成;
2、科学幻想绘画只限于个人参赛,其他项目以个人或集体名誉参赛;
3、集体项目至多可有三名作者,署名作者应全程参与项目,第一作者署名在最前面;集体项目不能转为个人项目;
4、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5、每名学生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每件参赛作品的辅导人员最多不超过两名。
6、项目申报者按照大赛有关要求,必须认真填写项目申报表等附件(可从www.hbshedu.com网站下载登记表和各类申报表等附件),凡申报表填写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评审。
六、参赛申报
1、各校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比赛是全旗比赛的基础,所以各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比赛。在学校比赛的基础上选出优秀作品参加旗级比赛,学校按团旗委分配的名额上报项目(附表)。其它有爱好的青少年如果有好的作品也可以个人直接申报。参赛项目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两类申报。
2、小发明、小创造作品必须提交项目说明书,项目研究的原始设计资料,各种图表(外观、结构图、原理图)、活动照片。
3、科学研究类项目须提交科学研究论文,项目研究的原始记录、实验数据、活动照片等。
七、不接受的申报项目
1、涉及食品,药品试制和饮食安全类的项目。
2、与国家现行法律和法规有抵触的项目。
3、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项目。
八、资格审查
各校在报送参赛项目前,必须认真进行资格审查。凡在申报书“资格认定’栏中无签字和盖章的项目不能参赛。如发现资格不符合规定者,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参赛和获奖资格,收回其所获名次和奖励。
九、评选标准及有关规定
评选标准:“三自”原则和“三性”原则
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的。
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试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发明与创新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选题与结论科学意义的合理性。
先进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科学水平与难易程度。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立论有创意、有现实意义;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实用性:指该项发明和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便于使用和投产;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适用与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十、技术保护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受到法律保护。
参赛的所有项目均不得向评委保密,必须按照申报要求向评选委员会提交全部必要的资料。评为负有对外保密责任。
十一、大赛项目
(一)小发明、小创造
发明创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中所规定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已申请和获得国家专利的项目优先参赛。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外形、构造或者其适用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构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手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科学小发明,是指青少年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实用、多功能的新型物品。小创造是用身边的旧电器、旧玩具等废旧物品运用“声、光、电、磁、机械”等科学原理创新之作科技玩具、模型等作品。
1、参赛作者要求:全旗青少年均可参加。
2、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可有个人独立制作或在教师、家长指导下完成,也可以集体名誉参赛。
(2)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违者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资格。
(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与参赛:出现科学性错误的:具有较大危险性的。
(4)参赛作品须认真填写申报表及所需附件(附上作品简介,作品是怎样发明的(或选择的),设计目的和思路有哪些发明点或创新点),按要求上报。
3、申报要求
(1)申报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和申报书各一份。
(2)申报书必须使用统一提供的标准申报书。
4、评选标准
(1)新颖性:具有独创性,选题、创意新颖。
(2)科学性:技术先进,产品性能好,用途多。
(3)实用性:具有实用价值,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外观精美:造型美观,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
(二)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是指学生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畅想和展望,构造一定的情境,利用论文形式表现出来。科技论文包括科学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探究性学习中优秀的课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科学研究论文或研究项目必须附有研究过程记录、论文全文、研究报告及参考书目、实验数据及其他必要的图表资料、证明材料等。
1、参赛作者要求:我旗青少年独立完成的科学论文。
2、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限个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参赛;
(2)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违者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资格;
(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参赛:出现科学性错误的;与国家现行法律相违背的;引入神鬼迷信故事内容的;
(4)参赛作品要有30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需认真填写申报表及所需附件,按要求上报。
3、撰写要求:
(1)首页:首页封面如有图,在左上角长框内注明“三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论文评选”
(2)第二页:标题为三号黑体;摘要的关键词为五号黑体,摘要内容为
五号楷体;正文为五号宋体;装订线边距为15mm
(3)页眉和页脚:页眉和论文题目,小五号字体;页脚为加注页码,居中。
(4)参考文献: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最主要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4、论文报送:需准备纸质文稿3份(纸张规格:A4)和电子文稿一份。
5、评选标准
(1)想象力:选题、创意和新颖程度。
(2)科学性:科学依据,逻辑思维。
(3)写作水平:语言,文彩。
(三)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是学生以小组、班级或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组织名义,围绕某一主题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科技实践活动。
1、申报者
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在校中小学的学生群体,形成科技实践活动成果者,均可以集体的名义申报。
2、必须具备的条件(五要素)
(1)明确的选题目的。所设计的活动,主题应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可行性,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普及;有利于青少年通过活动学习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对当地教育、生产、经济和科学文化等其中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2)完整的实施过程。活动在实施时,有系统完整的活动计划、进度安排、组织方法、实施步骤和总结评价。
(3) 完整的原始材料。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参加人数)、照片或录像、新闻报道材料等。
(4)确切的实施结果。由活动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以文字的形式,将活动结果叙述清楚。文字应简练,可根据条件辅以必要的实物、照片、录像等。在上报之前,各地应对该结果的可靠性加以确认。对于学校以上的实施单位,参加活动的学生应占学生总数的30%以上。
(5)实际收获和体会。包括青少年参加活动的体会、活动的宣传教育覆盖面,活动体现的社会效益,对今后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3、评审标准
(1)真实性。活动符合参与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符合当地的客观条件,有活动记录、活动总结(包括书面材料和纪实材料等)。
(2)示范性。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方向,围绕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活动设计和组织形式科学、有新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利于推广普及,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能为其他地区开展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3)教育性。活动符合教育规律,能够对参与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思想和道德的教育,有利于参与者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4)完整性。活动已经完成或阶段完成。活动过程清晰,有明确的活动目标、系统周密的活动计划、实施步骤和活动结果。
4、 申报要求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科技实践活动报告一式2份。原始材料(活动记录、照片、录像等)和新闻报道材料等作为附件上报,涉及的活动记录、调查问卷等数量较多的,提供几份比较典型的即可,不需全部提交。
申报书必须是统一提供的标准申报书,且申报书能与活动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否则视作不合格申报。
(四)科学幻想绘画
科学幻想绘画是指少年儿童通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人类生产、生活情景。
1、参赛作者要求:
就读于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少年儿童独立完成的科学幻想绘画作品。作品应充分体现科学幻想的宗旨。
2、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绘画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绘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
(2)参赛作品一律在规格4开(54ⅹ38厘米)纸质或是其它材料上绘制(油画作品应自备画框)。作品要求干净、整洁。
(3)参赛作品限个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参赛。
(4)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违者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资格。
(5)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参赛。
出现科学性错误的;画幅尺寸不符合规定的:把科学和神话混淆的;引入神鬼迷信故事内容的。
3、申报要求
(1)申报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和申报书一式2份,其中1份申报时贴于作品背面左上角。
(2) 申报书必须使用统一提供的标准申报书。
4、评选标准
(1) 想象力:选题、创意和新颖程度。
(2) 科学性:科学依据,逻辑思维。
(3)绘画水平:画面设计,色彩处理,绘画技巧。
十一、优秀科技教师评选
(一)优秀科技教师评选的依据
1、申报者从事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经历和成绩;
2、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理念和认识;
3、申报者设计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在上述三项内容,以第3项为主要评选依据。
(二) 申报优秀科技教师的要求
1、申报者必须是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经历并取得优异成绩、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小学科技教师;
2、填写并提交《优秀科技教师申报表》一份;
3、提交一份本人(仅限一人)设计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一项;
4、所在学校确认同意推荐其参加优秀科技教师的评选活动;
5、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的内涵界定;
6、活动方案不是对以往开展科技活动的总结,而是对准备实施的某项科技教育活动的总体设计;
7、活动方案的内容侧重在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
8、活动实施的途径,主要是课外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和校本课程;
9、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的结构要素;
10、教育方案的名称;
11、活动方案的具体目标、所涉及的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
12、活动方案的主体部分:
(1)活动内容、难点、重点;
(2)活动过程和步骤、活动结果及呈现方式;
(3)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4)评选标准,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三)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的评审标准
1、教育性:
(1)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部课改的精神;
(2)重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从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学生有较大的动手和实践空间,能经历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
(4)能促使学生思考其活动结果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创新性:
(1)内容、过程或方法的设计有创意;
(2)整个活动方案的构思新颖、巧妙;
(3)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创造性地开展科技教育活动。
3、可行性:
(1)符合方案设计对象的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
(2)具备方案实施的必备条件;
(3)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4)所在单位对方案实施非常支持。
4、示范性:
(1)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
(2)着重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
(3)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推广普及,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5、完整性:
(1)活动过程完整;
(2)实施步骤清晰、具体;
(3)各部分内容前后一致、系统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