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一、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1

2

二、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关键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标准,并将分类系统化,从整体上掌握彼此的归属和特征。

2.几组概念比较

(1)混合物与纯净物。

区别: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只由一种分子构成),性质确定,有固定的熔点、沸点、密度等;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由分子构成的混合物,分子不止一种),无固定的熔点、沸点,各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

(2)单质与化合物。

区别: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氦气、铁、铜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二氧化碳、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等。

联系: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都由一种物质组成。某些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化合生成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单质。

(3)无机物与有机物。 区别:组成上,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含碳化合物属于无机物外,无机物一般都不含碳元素,而有机物必含碳元素;性质上,无机物与有机物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联系: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两大类,一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转化。

三、化学式的确定

要想写出某物质的化学式必须知道两个量:一是元素的种类,二是原子个数比。

确定化学式的一般方法有(或化学式确定的题型):

1.由化合价原则确定化学式:正价左、负价右,将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约最简后,将其交叉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下角。

2.由元素质量比确定原子个数比,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3.由化学方程式或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原子个数,确定化学式。

4.由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大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据化合价来确定化学式。

四、元素化合价判断的方法

化合价判断的原则是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常见的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方法:

1.根据化学式求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根(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求其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

五、化学式计算的总思路

a类计算是化学式的基本计算。即由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或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b类计算是化学式计算的逆运算。如由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或质量分数,求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进而确定化学式;或由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化合物中未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未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一步确定该未知元素,从而得到化学式。

考向一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例1】(2012·山东临沂)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维生素C属于有机物

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D.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解析:从维生素C的分子式C6H8O6可以直接看出,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故A、D对;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3,而不是质量比,B错;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8+16×6=176,C对。

答案:B

考向二 物质的分类

【例2】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

解析: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因为化合物至少含两种元素,故D正确;可能是一种单质或纯净物,如氧气既是纯净物同时又是一种单质,故A、B的判断不正确;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C不正确。

答案:

D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是纯净物,而氧气和臭氧则是混合物。只有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在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概念中关键的字、词、句。

考向三 化学式的计算

【例3】已知Na2S、Na2SO3、Na2SO4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2% B.22%

C.40% D.无法计算

解析:在Na2S、Na2SO3、Na2SO4中Na、S原子个数比是恒定的,都是2∶1,其质量比为46∶32。设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

2Na ~ S

46 32

x 32%

46

x=,解得x=46%。 3232%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32%-46%=22%。

答案:B

比例守恒的思想是指在给出的化学式中某几种原子个数比是恒定的,解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化学式中恒定的原子个数比求出各元素的质量比。

1.在氢氧化钡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微粒有( )。

A.氢氧化钡分子 B.氢氧根离子

C.钡原子 D.氧离子

2.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3.(2011·河南中考)“信阳毛尖”是一种绿茶,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

4.(2011·浙江义乌中考)下表中1、2、3各项之间能构成下图包含关系的是( )。

5.孔雀石绿具有高残留和致癌等副作用,我国已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孔雀石绿中含有C、H、Cl、N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400,Cl元素质量分数为9.74%。一个孔雀石绿分子中含有Cl原子(相对原子质量:Cl—35.5)(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2011·江西南昌中考)南昌市公交车上常悬挂一块警示牌,“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上车!”,上面列举了各种禁带物品:易燃物:白磷、油纸„„;遇水易爆品:金属钠、镁„„;易燃烧液体:汽油、酒精„„;腐蚀性物品:硫酸、过氧化氢、烧碱„„;爆炸品:炸药、烟花鞭炮„„。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镁元素______________;

(2)两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____;

(3)硫酸溶液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

(4)所列禁带物品中的碱____________。

7.我国以食盐加碘方式防治碘缺乏病,碘盐就是在普通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

(1)碘酸钾中碘元素(I)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2)碘酸钾高温下容易分解,所以炒菜宜在起锅前才加食盐。有人认为高温下碘酸钾会

△首先分解为碘化钾,化学方程式是2KIO3=====2KI+3O2↑,该反应前后,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没变”)。

(3)日本地震造成了核泄漏,我国部分地区监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该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碘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__;下列原子对应的元素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A.石墨 B.二氧化锰 C.氢氧化钾 D.硝酸钾 E.海水 F.硫酸六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空格上。

(1)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3)属于易溶性盐的是______________;

(4)属于易溶性碱的是__________;

(5)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6)属于不挥发性酸的是________。

9.在化学晚会上,冬冬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他将两个“空瓶”中间的毛玻璃片抽去,两瓶均由瓶口向瓶底逐渐充满红棕色气体,其奥秘如图所示。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魔术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

(1)1869年,科学家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元素周期表。

(2)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9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_____(填“阴”或“阳”)离子。3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

(3)上表中12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11

(1)

(2)富马酸亚铁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富马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4)已知富马酸亚铁(C4H2Fe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mg。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A

2-6.答案:(1)Mg (2)2H2O2 (3)SO4 (4)NaOH

7.答案:(1)59.3% (2)降低 (3)53 C

8.答案:(1)A (2)B (3)D (4)C (5)E (6)F

9.答案:分子不断运动,一氧化氮和氧气分子接触后分成原子,(每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重新组合成(1个)二氧化氮分子

10.答案:(1)门捷列夫 (2) 得到 阴 失去 阳

(3)MgO

11.答案:(1)微量 (2)24∶1 (4)66

(3)170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一、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1

2

二、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关键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标准,并将分类系统化,从整体上掌握彼此的归属和特征。

2.几组概念比较

(1)混合物与纯净物。

区别: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只由一种分子构成),性质确定,有固定的熔点、沸点、密度等;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由分子构成的混合物,分子不止一种),无固定的熔点、沸点,各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

(2)单质与化合物。

区别: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氦气、铁、铜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二氧化碳、氢氧化钠、高锰酸钾等。

联系: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都由一种物质组成。某些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化合生成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单质。

(3)无机物与有机物。 区别:组成上,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含碳化合物属于无机物外,无机物一般都不含碳元素,而有机物必含碳元素;性质上,无机物与有机物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联系: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两大类,一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转化。

三、化学式的确定

要想写出某物质的化学式必须知道两个量:一是元素的种类,二是原子个数比。

确定化学式的一般方法有(或化学式确定的题型):

1.由化合价原则确定化学式:正价左、负价右,将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约最简后,将其交叉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下角。

2.由元素质量比确定原子个数比,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3.由化学方程式或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原子个数,确定化学式。

4.由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大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据化合价来确定化学式。

四、元素化合价判断的方法

化合价判断的原则是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常见的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方法:

1.根据化学式求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根(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求其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

五、化学式计算的总思路

a类计算是化学式的基本计算。即由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或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b类计算是化学式计算的逆运算。如由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或质量分数,求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进而确定化学式;或由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化合物中未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未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一步确定该未知元素,从而得到化学式。

考向一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例1】(2012·山东临沂)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维生素C属于有机物

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D.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解析:从维生素C的分子式C6H8O6可以直接看出,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故A、D对;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3,而不是质量比,B错;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8+16×6=176,C对。

答案:B

考向二 物质的分类

【例2】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

解析: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因为化合物至少含两种元素,故D正确;可能是一种单质或纯净物,如氧气既是纯净物同时又是一种单质,故A、B的判断不正确;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C不正确。

答案:

D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是纯净物,而氧气和臭氧则是混合物。只有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在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概念中关键的字、词、句。

考向三 化学式的计算

【例3】已知Na2S、Na2SO3、Na2SO4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2% B.22%

C.40% D.无法计算

解析:在Na2S、Na2SO3、Na2SO4中Na、S原子个数比是恒定的,都是2∶1,其质量比为46∶32。设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

2Na ~ S

46 32

x 32%

46

x=,解得x=46%。 3232%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32%-46%=22%。

答案:B

比例守恒的思想是指在给出的化学式中某几种原子个数比是恒定的,解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利用化学式中恒定的原子个数比求出各元素的质量比。

1.在氢氧化钡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微粒有( )。

A.氢氧化钡分子 B.氢氧根离子

C.钡原子 D.氧离子

2.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3.(2011·河南中考)“信阳毛尖”是一种绿茶,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

4.(2011·浙江义乌中考)下表中1、2、3各项之间能构成下图包含关系的是( )。

5.孔雀石绿具有高残留和致癌等副作用,我国已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孔雀石绿中含有C、H、Cl、N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400,Cl元素质量分数为9.74%。一个孔雀石绿分子中含有Cl原子(相对原子质量:Cl—35.5)(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2011·江西南昌中考)南昌市公交车上常悬挂一块警示牌,“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上车!”,上面列举了各种禁带物品:易燃物:白磷、油纸„„;遇水易爆品:金属钠、镁„„;易燃烧液体:汽油、酒精„„;腐蚀性物品:硫酸、过氧化氢、烧碱„„;爆炸品:炸药、烟花鞭炮„„。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镁元素______________;

(2)两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____;

(3)硫酸溶液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

(4)所列禁带物品中的碱____________。

7.我国以食盐加碘方式防治碘缺乏病,碘盐就是在普通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

(1)碘酸钾中碘元素(I)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2)碘酸钾高温下容易分解,所以炒菜宜在起锅前才加食盐。有人认为高温下碘酸钾会

△首先分解为碘化钾,化学方程式是2KIO3=====2KI+3O2↑,该反应前后,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没变”)。

(3)日本地震造成了核泄漏,我国部分地区监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该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碘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__;下列原子对应的元素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A.石墨 B.二氧化锰 C.氢氧化钾 D.硝酸钾 E.海水 F.硫酸六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空格上。

(1)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3)属于易溶性盐的是______________;

(4)属于易溶性碱的是__________;

(5)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6)属于不挥发性酸的是________。

9.在化学晚会上,冬冬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他将两个“空瓶”中间的毛玻璃片抽去,两瓶均由瓶口向瓶底逐渐充满红棕色气体,其奥秘如图所示。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魔术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

(1)1869年,科学家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元素周期表。

(2)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9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_____(填“阴”或“阳”)离子。3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

(3)上表中12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11

(1)

(2)富马酸亚铁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富马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4)已知富马酸亚铁(C4H2Fe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mg。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A

2-6.答案:(1)Mg (2)2H2O2 (3)SO4 (4)NaOH

7.答案:(1)59.3% (2)降低 (3)53 C

8.答案:(1)A (2)B (3)D (4)C (5)E (6)F

9.答案:分子不断运动,一氧化氮和氧气分子接触后分成原子,(每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重新组合成(1个)二氧化氮分子

10.答案:(1)门捷列夫 (2) 得到 阴 失去 阳

(3)MgO

11.答案:(1)微量 (2)24∶1 (4)66

(3)170


相关内容

  •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纲要求] 1. 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3.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 ...

  • 初三化学提高题
  •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铜变成铜锈:自行车轮胎爆炸 B. 蜡烛燃烧:纸撕成碎片 C. 矿石粉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食物腐烂变质:灯泡发光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 ...

  • 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辨析)
  • 一.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机械混合而成的物质. 纯净物是指只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 宏观: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概 念 微观: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不同种或多种分子构 成 特 性 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可以是均匀分散(如溶液)或非均匀分散(如浊液或固 ...

  • 初升高化学教材
  • 重庆出版社 价格:13.8元 主编:张伟 目录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分类 第一节物质的组成 第二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章化学常用计量及化学计算 第一节物质的的量 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三节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第三章化学反应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 ...

  • 2016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考点.分析.解答.点评.专题
  • 2016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分)(2016•云南)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矿石粉碎 B .酒精燃烧 C .汽油挥发 D .冰雪融化 2.(2分)(2016•云南)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

  • 中和镇初中: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复习资料
  • 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关键知识点拔] 一.物质的分类 (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 (三) 氧化物 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并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判断依据: 举例:金属氧化物:CaO CuO ZnO Fe2O 3 Fe3O 4 MnO2 非金属氧化物:CO CO2 SO2 ...

  •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三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 专题三 1.(2013北京)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 2 B .SO 2 C .KCl D .NaOH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可以判断.A .氧 气是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A 不正确:B .S02是由氧元素和硫元素形成的氧化物, ...

  • 小学科学老师招聘考试之小学科学知识点分类专题整理
  • 小学科学知识点分类专题整理 第一类:关于生命世界 一.植物 1.植物的分类:①根据植物茎的特点把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②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③根据植物的生命周期分为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④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营养繁殖(即用根.茎.叶来繁殖)和种子繁殖(即用种子来 ...

  •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
  •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 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主干知识回扣※ 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种. 2.每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 .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 原子和一个 基团. 3.有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