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于
农
村
环
境
情
况
的
调
查
报
告
关于农村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飞速发展,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面对这日新月异的变化,全世界人民不禁惊叹中国的快速发展。但是近几年自然灾害越发频繁,有的土地长期干旱,有的地方洪水泛滥,有的遇到百年不遇的雪灾。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天灾不得不引起世界人民的注意,思索带来巨大灾难的缘由,因而生态环境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为了了解农村的经济变化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我利用暑假时间结合武功县诸多家不同工厂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农民的生活情况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
我在他人的帮助下,走访了造纸厂、服装厂、养猪厂、洗车厂等影响环境的工厂,并特别对造纸工厂旁居民进行调查活动,以了解工厂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了解农村的环境。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走访本村有较大经济收入的工厂进行查看,同时结合居民调查,是以入户调查方式为主展开调查。其中查看工厂周边环境,深入居民家,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农村面临的主要污染为水污染、烟尘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造成农村污染的主要有工厂的排污、数目越来越多的汽车尾气排放和日常生活垃圾。经访问统计表明工厂造成的影响范围最广最大,约50%的人认为工厂的存在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大多数人约80%都认为保护环境有必要,但是他们平时很少关注这类问题,关注的人只占20%,不关注的人占30%多于关注的人。显然农民对环境的了解度不高,有的甚至采取默然的态度。而且大部分农民约占80%的人对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不清楚,只有20%的人能清楚知道。所以加强农村的文化教育是必要的,且大多少农民都赞同教育的作用,不管是对下一代,还是现下。
(二)调查问题分析
1、农村经济条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厂对待环境的态度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城市迅速崛起,快速发展起来。当然随着中国不断的发展和强大,农村也相对的进入了新的发展路径。虽仍以农业为主体,但农村同样也兴起了其他不同的行业,慢慢的向城市的发展模式前进。工厂慢慢的建起来了,然而农村一直以农业为主体,工业发展相当的慢。当城市以飞一般的速度发展工业的时候,经济也与相应的速度发展着,农村无法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变的相对的落后,而且近几年来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经济的落后导致工厂无法向前发展,无法进一步完善,更没有可能考虑到环
境。也其他资金用来处理污染物,而器械的落后更加导致环境污染的加重。现今,农村工厂虽少,产生的污染物却有增无减。
2、观念上对环境的重视度不过高,忽视环境对人类的未来生活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方面发展都不成熟,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为了奔小康,为了达到共同富裕,强调以经济发展为主,一切服从经济发展需求。由于早期对环境的不够重视,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城市逐渐采取一系列政策控制了环境污染的扩大蔓延。
调查中我发现,农村由于经济发展需求,且农民还未意识到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任其环境污染逐渐加重,不加以控制,导致污染面积和范围不断扩大。很多农民由于生活压力大,无暇顾及其他,更何况环境这种虚的东西,也无人还在平时聊天中提及环境。观念上根本就没想过,更由于人的本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大部分农民对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报以漠视。
3、利益的诱惑,给环境带来致命的一击。
人类是自私的,在面临各种利益的诱惑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所以当面临环境与经济利益时,人们很难抵制金钱的诱惑,更不愿损失自身利益投资到环境中。
对于保护环境这个问题,调查中我了解到,保护环境需要个人要拥有较强自觉性。农村欠缺环境方面的教育,街上基本没有垃圾桶,上街的时候垃圾一般都是随便乱扔,即使前面不远处有垃圾桶,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多走几步。面对小利益,很多人都不愿错过,更何况工厂面临的是一笔金钱。
4、基层组织实力不强。
农村环境治理普遍存在人员、设备、资金、制度的欠缺,治理工作走上“边治理边污染”的恶性循环。目前除集镇范围由镇政府投资治理外,各个行政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按照“以各村自主投入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模式,在基层组织经济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农村环境治理中人员、设备、资金、制度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由于资金不足,专职保洁员队伍和长效管理难以落实到位,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治理后又出现反弹,部分村道和居民生活区“脏、乱、差”的情况再次出现。
五.建议
(一) 以科学发展观发展农村经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以长远的眼光发展农村经济。为控制农村环境问题的扩大,政府需更加关注农村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展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尚未十分严重,要补救还来的及。对于工厂造成的污染问题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用长远的目光看待问题,引导工厂本身要提高自身的设备质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出台奖励和处罚政策,奖励保护环境的,处罚严重污染环境的工厂。
(二)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加强环境宣传力度。不能忽视思想意识对环境的作用,转变农村思想观念,宣传现今对环境的重视度,引起农民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重视是十分重要的。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入了解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很多人不关心生态环境是因为不知道现在的环境问题已达到有相当的严重度,不知道环境的破
坏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子孙后辈的生活。加强领导,建立长效保洁队伍,营造农村环境保护浓厚氛围。一方面,各村要高度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保洁队伍,确保村道、河道清理保洁日常化、制度化。由专职保洁队员加强村道、河道巡查,及时清理路面垃圾和打捞河道漂浮物;另一方面,推行基层干部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基层领导环保责任意识。保护环境需要大家的宣传,特别是农村,信息不发达,不了解许多事情。更应该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有效灌输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环境不受破坏。
(三) 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建设新农村。走新型发展工业道路,改善农村工厂的发展模式,努力向信息化工业发展,改变生产模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展的新型道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经营形式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村工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从而解决农村大多数以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效益,使农村环境得以改善和恢复。
(四) 加强生态建设,提倡保护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生态环境的建设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自从发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后,世界许多国家就掀起了环境保护的热潮。
保护环境已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部分。我们要自觉的保护环境,不要随意砍伐树木,节约用水、用电。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保护生态环境成了必不可少的事,面对过多的生态破坏,我们更急需做好保护工作。农村的生态环境虽遭到破坏但还不严重,就更要及时醒悟,为后世子孙造福。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不仅只是小学生要的,了解情况的我们更要身体力行,做好每一件小事。
(五) 健全制度,落实长效,不断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水平。一方面要建立一支稳定的专职保洁员队伍,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保洁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明确保洁员岗位职责;另一方面,要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安排专职基层干部负责村容村貌和卫生设施的日常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断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水平。
六.调查体会
通过这次的调查, 使我对家乡的环境有了深入了解, 更加感受到破坏环境容易, 修复环境困难, 如不采取有力的补救措施,农村环境污染将更严重,保护环境义不容辞. 保护环境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是大家的责任, 不仅是农民的问题, 也是政府的责任. 作为一名大学生, 今后更应该完善自己的行为, 爱护一草一木, 珍惜一滴水一张纸. 不用一次性筷子. 和周边的同学一起行动, 投入到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中去, 为家乡美丽的明天做自己应该尽的微薄力量. 。
关
于
农
村
环
境
情
况
的
调
查
报
告
关于农村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飞速发展,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面对这日新月异的变化,全世界人民不禁惊叹中国的快速发展。但是近几年自然灾害越发频繁,有的土地长期干旱,有的地方洪水泛滥,有的遇到百年不遇的雪灾。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天灾不得不引起世界人民的注意,思索带来巨大灾难的缘由,因而生态环境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为了了解农村的经济变化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我利用暑假时间结合武功县诸多家不同工厂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农民的生活情况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
我在他人的帮助下,走访了造纸厂、服装厂、养猪厂、洗车厂等影响环境的工厂,并特别对造纸工厂旁居民进行调查活动,以了解工厂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了解农村的环境。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走访本村有较大经济收入的工厂进行查看,同时结合居民调查,是以入户调查方式为主展开调查。其中查看工厂周边环境,深入居民家,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农村面临的主要污染为水污染、烟尘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造成农村污染的主要有工厂的排污、数目越来越多的汽车尾气排放和日常生活垃圾。经访问统计表明工厂造成的影响范围最广最大,约50%的人认为工厂的存在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大多数人约80%都认为保护环境有必要,但是他们平时很少关注这类问题,关注的人只占20%,不关注的人占30%多于关注的人。显然农民对环境的了解度不高,有的甚至采取默然的态度。而且大部分农民约占80%的人对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不清楚,只有20%的人能清楚知道。所以加强农村的文化教育是必要的,且大多少农民都赞同教育的作用,不管是对下一代,还是现下。
(二)调查问题分析
1、农村经济条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厂对待环境的态度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城市迅速崛起,快速发展起来。当然随着中国不断的发展和强大,农村也相对的进入了新的发展路径。虽仍以农业为主体,但农村同样也兴起了其他不同的行业,慢慢的向城市的发展模式前进。工厂慢慢的建起来了,然而农村一直以农业为主体,工业发展相当的慢。当城市以飞一般的速度发展工业的时候,经济也与相应的速度发展着,农村无法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变的相对的落后,而且近几年来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经济的落后导致工厂无法向前发展,无法进一步完善,更没有可能考虑到环
境。也其他资金用来处理污染物,而器械的落后更加导致环境污染的加重。现今,农村工厂虽少,产生的污染物却有增无减。
2、观念上对环境的重视度不过高,忽视环境对人类的未来生活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方面发展都不成熟,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为了奔小康,为了达到共同富裕,强调以经济发展为主,一切服从经济发展需求。由于早期对环境的不够重视,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城市逐渐采取一系列政策控制了环境污染的扩大蔓延。
调查中我发现,农村由于经济发展需求,且农民还未意识到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任其环境污染逐渐加重,不加以控制,导致污染面积和范围不断扩大。很多农民由于生活压力大,无暇顾及其他,更何况环境这种虚的东西,也无人还在平时聊天中提及环境。观念上根本就没想过,更由于人的本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大部分农民对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报以漠视。
3、利益的诱惑,给环境带来致命的一击。
人类是自私的,在面临各种利益的诱惑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所以当面临环境与经济利益时,人们很难抵制金钱的诱惑,更不愿损失自身利益投资到环境中。
对于保护环境这个问题,调查中我了解到,保护环境需要个人要拥有较强自觉性。农村欠缺环境方面的教育,街上基本没有垃圾桶,上街的时候垃圾一般都是随便乱扔,即使前面不远处有垃圾桶,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多走几步。面对小利益,很多人都不愿错过,更何况工厂面临的是一笔金钱。
4、基层组织实力不强。
农村环境治理普遍存在人员、设备、资金、制度的欠缺,治理工作走上“边治理边污染”的恶性循环。目前除集镇范围由镇政府投资治理外,各个行政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按照“以各村自主投入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模式,在基层组织经济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农村环境治理中人员、设备、资金、制度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由于资金不足,专职保洁员队伍和长效管理难以落实到位,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治理后又出现反弹,部分村道和居民生活区“脏、乱、差”的情况再次出现。
五.建议
(一) 以科学发展观发展农村经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以长远的眼光发展农村经济。为控制农村环境问题的扩大,政府需更加关注农村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展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尚未十分严重,要补救还来的及。对于工厂造成的污染问题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用长远的目光看待问题,引导工厂本身要提高自身的设备质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出台奖励和处罚政策,奖励保护环境的,处罚严重污染环境的工厂。
(二)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加强环境宣传力度。不能忽视思想意识对环境的作用,转变农村思想观念,宣传现今对环境的重视度,引起农民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重视是十分重要的。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入了解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很多人不关心生态环境是因为不知道现在的环境问题已达到有相当的严重度,不知道环境的破
坏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子孙后辈的生活。加强领导,建立长效保洁队伍,营造农村环境保护浓厚氛围。一方面,各村要高度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保洁队伍,确保村道、河道清理保洁日常化、制度化。由专职保洁队员加强村道、河道巡查,及时清理路面垃圾和打捞河道漂浮物;另一方面,推行基层干部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基层领导环保责任意识。保护环境需要大家的宣传,特别是农村,信息不发达,不了解许多事情。更应该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有效灌输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环境不受破坏。
(三) 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建设新农村。走新型发展工业道路,改善农村工厂的发展模式,努力向信息化工业发展,改变生产模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展的新型道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经营形式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村工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从而解决农村大多数以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效益,使农村环境得以改善和恢复。
(四) 加强生态建设,提倡保护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生态环境的建设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自从发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后,世界许多国家就掀起了环境保护的热潮。
保护环境已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部分。我们要自觉的保护环境,不要随意砍伐树木,节约用水、用电。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保护生态环境成了必不可少的事,面对过多的生态破坏,我们更急需做好保护工作。农村的生态环境虽遭到破坏但还不严重,就更要及时醒悟,为后世子孙造福。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不仅只是小学生要的,了解情况的我们更要身体力行,做好每一件小事。
(五) 健全制度,落实长效,不断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水平。一方面要建立一支稳定的专职保洁员队伍,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保洁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明确保洁员岗位职责;另一方面,要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安排专职基层干部负责村容村貌和卫生设施的日常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断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水平。
六.调查体会
通过这次的调查, 使我对家乡的环境有了深入了解, 更加感受到破坏环境容易, 修复环境困难, 如不采取有力的补救措施,农村环境污染将更严重,保护环境义不容辞. 保护环境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是大家的责任, 不仅是农民的问题, 也是政府的责任. 作为一名大学生, 今后更应该完善自己的行为, 爱护一草一木, 珍惜一滴水一张纸. 不用一次性筷子. 和周边的同学一起行动, 投入到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中去, 为家乡美丽的明天做自己应该尽的微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