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热学习题课

第18课 热学习题课

●目标导航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用熔点或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名师引领

一、六种物态变化

1熔化:由固态变成液态。现象:吃冰棒解热、炼钢、冰雪解冻、用微波炉给冻肉解冻。

2凝固:由液态变成固态。现象:结冰、钢水满浇铸成零件、菜窑放一桶水,水结冰放热。

3汽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现象:烧水、地面洒水降温、晾衣服、晒粮食、食物变干、水中上岸的人感觉冷。

4液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现象:露、雾、所有的白气、水管出“汗”、装冰水的杯子外壁有水珠。

5升华: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现象:冰冻衣服变干、洒干冰、卫生球变小消失。 6凝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现象:霜、雾淞、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人造雪景、冰箱内结霜。

二、常见现象

1烧开水看到的白烟:先汽化后液化;灯管用久了管壁变黑:先升华后凝华。 2电冰箱内的工作物质:在冰箱内汽化吸热,冰箱外液化放热。

3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使高空中水蒸气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下落熔化成小水滴。

4舞台上白烟: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烟

三、温度计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温度计的刻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规定为100℃;

4温度计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应注意:1被测温度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液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3等液柱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丰平;5液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壁。

四、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1蒸发:只在液面发生缓慢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要从周围物体和自身内部吸热;具有制冷作用;

2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发生;必须不断从外界吸热

五、其他

(1)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汽化方法与液化方法相反)

(2)汽化方式:蒸发和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的高低与液面气压有关(正比)

(3)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液体沸腾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同一种晶体凝固点等于它的熔点;晶体在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

(5)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继续测量体温时,液柱可以上升,但不能下降。

●师生互动 共解难题

例1、图4—23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_________,读做__________,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_________,读做

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一要认清最小刻度值,二要认清零上刻度及零下刻度.本题中,两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都是0.2℃,而温度计乙的刻度值随液面下降而增大,说明温度计乙的示数为负值。通过本题再次说明,读题一目十行,对题意一知半解,或靠习惯性思维解题,是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答案:温度计甲的示数为3.2℃,读做3.2摄氏度;温度计乙的示数为-2.8℃,读做零下2.8摄氏度(或负2.8摄氏度)。

例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4—24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解析:因冰是晶体,所以冰全部熔化之前,温度保持恒定(熔点)。试管中冰的温度达到熔点后,由于试管内外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吸热。所以试管中的冰不会熔化.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1)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本题烧杯中的冰全部熔化之前温度不变(0℃);(2)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要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本题中,试管内冰的温度达到熔点后,由于和烧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故不能发生热传递,即试管中的冰不能吸热,所以不会熔化。

答案:C

例3、一盆0℃的水放在0℃的环境里,用电风扇对它吹风,经过一段时间后( )。

A.水根本不结冰

B.水可以结冰,结冰后质量不变

C.水可以结冰,但结冰后质量小于开始时水的质量

D.水可以结冰,结冰后环境的温度降低

解析:水的温度处于凝固点0℃,只要放出热量,水就可以结成冰.但周围的环境也是0℃,与水之间没有温度差,所以靠热传递,0℃的水就不能结冰.但是用电风扇对它吹风时,可加快水的蒸发,水蒸发时要吸热,从而可使0℃的水放热,0℃的水放热便可以结冰。由于一部分水蒸发成为水蒸气,结冰后的质量将小于开始时水的质量。由此可以判断选项A和B不正确,选项C正确.至于选项D,我们进一步分析可知,如果蒸发剩余的水没完全结成冰,则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与外界环境不发生热传递,也就不能使环境的温度降低;若剩下的水全结成冰,温度刚好是0℃,这时蒸发停止,吸热也停止,即使用风扇吹,也不能使其温度降低,所以周围环境的温度仍然是0℃,故选项D不正确。本题涉及两个知识点:第一点是达到凝固点能否凝固,主要看能否继续放热.第二点是蒸发在任何温度条件都可以发生,且吸热,这两个知识点综合考虑,才能正常解决此题,切不可凭印象认为没有温度差就不能放热,提醒同学们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答案:C

例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水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温度升高;

(2)水在一定温度下蒸发;

(3)要维持水的沸腾,必须不断供给热量。

解析:(1)水汽化虽然吸收热量,但吸收的热量不能提高水的温度,只能使其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一是蒸发,一是沸腾。这两种方式虽然都需要吸热,但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使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汽化时需要吸热所以温度升高”的说法是错误的。

(2)蒸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所以“水在一定温度下蒸发”的说法是错误的。

(3)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就是:温度达到沸点,吸热。吸收的热量用于维持沸腾的进行。所以“要维持沸腾,必须不断供给热量”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1)错误(2)错误(3)正确

例5、夏天,剥冰棍的包装纸时,常常看到在冰棍的周围出现 “白气”,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

解析:夏天由于气温较高,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本题中,剥开包装纸的冰棍温度很低,会使其周围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降温而液化,形成一些小水珠,看上去就像冰棍在冒“白气”。这类问题,考题中经常出现。解释“白气”现象,首先要明确“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成的细小水珠,所以是液化现象. 要明确液化成“白气”的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像上题中不要错误地认为冰棍先升华成水蒸气,又液化成“白气”.“白气”的产生有两种情况:(1)置于空气中的低温物体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2)含水的高温物体冒出的“白气”是高温物体上的水先汽化后液化而形成的。

答案:参见解析。

例6、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不传热

C、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与空气作用产生的热

解析:火箭在大气层中高速运动时,不可避免地要与空气产生作用,既使火箭的头部做得十分光滑,也会因与空气碰撞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使得火箭头部的温度很高,即使不能将火箭头部熔化也不可避免地向火箭内部传递大量的热,使得内部的仪器毁坏。火箭头部所涂的材料在与空气作用升温后会熔化,并迅速汽化,在熔化和汽化时吸收了大量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不再升高,从而保护了火箭。由此可知选项D是正确的。

答案:D

例7、夏天,站在电风扇前的人会感觉凉快,而放在电风扇前干燥的温度计的示数却没有变化,这是为什么?

解析:天热人体出汗,风扇使人体周围空气的流动加快,促使皮肤表面汗液的蒸发加快,汗液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人体中的部分热量带走,这样人就会感到凉快了,而温度计玻璃泡外面是干燥的,无液体可以蒸发,虽有电扇的作用,但它的示数不变。

答案:参见解析。

例8、在我国西部干早地区,水的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有些湖泊正在迅速干涸和变小。从影响蒸发快慢的有关因素考虑,解释一下当地水的年蒸发量大的

原因。

解析:首先应明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液面上气体的流速。而我国西部地区地势高,白天光照时间长,温度高;沙漠多,植被少,裸露表面积大;西部地区属于“风口”,空气流速大。所以,造成西部地区水的年蒸发量大。

答案:参见解析。

例9、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水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的规律,用高压锅烹煮食物能节约燃料并且节省时间,是因为( )。

A.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高

B.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

C.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高

D.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低

解析:气压大沸点高;不要把达到沸点的时间与蒸煮食物的时间混淆。 答案:AD

例10、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请解释这个现象。

解析: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O℃,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O℃时,冰的温度还低于O℃;冰块继续吸热,冰块 附近O'C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

答案:参见解析。

例11、2008年元月底,郴州市发生了严重的“冰灾”,给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多不便。对交通而言,冰雪使路面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护路工人常常往路面上撒盐,避免路面结冰,从而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同学猜想撤盐后水的凝固点可能会降低。就“盐水和清水凝固点的高低”问题,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___________

解析:(1)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上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盐水,同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一定的时间观察一下,看哪杯先凝固,先凝固的凝固点较高(或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上质量相同水和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完全凝固后,同时取出放在同一位置,观察哪杯先熔化,先熔化的凝固点较低)。 答案:参见解析。

●积累运用 举一反三

一、填空题

1、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O℃,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 。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 ,它有两种方式: 和 。

4、物质从 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5、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

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至 ,最小分度值是 。

7、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和 。

8、海波的溶点是48℃。则:50℃的海波呈 态,10℃的海波呈 态。

9、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10、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 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凝固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

吃冰棒解热 升华

二、选择题

1、把℃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2、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

A、熔化,汽化

B、熔化,液化

C、液化,凝华

D、液化,升华。

4、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

5、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这是因为( )。

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6、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 )。

A、积雪融化

B、雾、露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7、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磨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8、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新奇

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

9、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10、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A、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

B、眼镜上有灰尘

C、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D、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三、实验题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答案:

1、冰水混合物,沸水,-3℃

2、升华,凝华;

3、汽化,蒸发,沸腾

4、气态,温度,压缩体积

5、升华,凝华,熔化

6、35℃~42℃,0.1℃;

7、升华,凝华

8、液态,固态;

9、冰,熔化,吸热;

10、

(1)内部、表面、汽化、吸热、温度不变;

(2)第7分钟;

(3)5分钟、99℃;

(4)图(b)是水沸腾前,图(a)是水沸腾时。

第18课 热学习题课

●目标导航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用熔点或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名师引领

一、六种物态变化

1熔化:由固态变成液态。现象:吃冰棒解热、炼钢、冰雪解冻、用微波炉给冻肉解冻。

2凝固:由液态变成固态。现象:结冰、钢水满浇铸成零件、菜窑放一桶水,水结冰放热。

3汽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现象:烧水、地面洒水降温、晾衣服、晒粮食、食物变干、水中上岸的人感觉冷。

4液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现象:露、雾、所有的白气、水管出“汗”、装冰水的杯子外壁有水珠。

5升华: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现象:冰冻衣服变干、洒干冰、卫生球变小消失。 6凝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现象:霜、雾淞、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人造雪景、冰箱内结霜。

二、常见现象

1烧开水看到的白烟:先汽化后液化;灯管用久了管壁变黑:先升华后凝华。 2电冰箱内的工作物质:在冰箱内汽化吸热,冰箱外液化放热。

3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使高空中水蒸气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下落熔化成小水滴。

4舞台上白烟: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烟

三、温度计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温度计的刻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规定为100℃;

4温度计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应注意:1被测温度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液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3等液柱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丰平;5液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壁。

四、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1蒸发:只在液面发生缓慢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要从周围物体和自身内部吸热;具有制冷作用;

2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发生;必须不断从外界吸热

五、其他

(1)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汽化方法与液化方法相反)

(2)汽化方式:蒸发和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的高低与液面气压有关(正比)

(3)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液体沸腾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同一种晶体凝固点等于它的熔点;晶体在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

(5)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继续测量体温时,液柱可以上升,但不能下降。

●师生互动 共解难题

例1、图4—23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_________,读做__________,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_________,读做

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一要认清最小刻度值,二要认清零上刻度及零下刻度.本题中,两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都是0.2℃,而温度计乙的刻度值随液面下降而增大,说明温度计乙的示数为负值。通过本题再次说明,读题一目十行,对题意一知半解,或靠习惯性思维解题,是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答案:温度计甲的示数为3.2℃,读做3.2摄氏度;温度计乙的示数为-2.8℃,读做零下2.8摄氏度(或负2.8摄氏度)。

例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4—24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解析:因冰是晶体,所以冰全部熔化之前,温度保持恒定(熔点)。试管中冰的温度达到熔点后,由于试管内外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吸热。所以试管中的冰不会熔化.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1)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本题烧杯中的冰全部熔化之前温度不变(0℃);(2)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要继续吸热,两者缺一不可;(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本题中,试管内冰的温度达到熔点后,由于和烧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故不能发生热传递,即试管中的冰不能吸热,所以不会熔化。

答案:C

例3、一盆0℃的水放在0℃的环境里,用电风扇对它吹风,经过一段时间后( )。

A.水根本不结冰

B.水可以结冰,结冰后质量不变

C.水可以结冰,但结冰后质量小于开始时水的质量

D.水可以结冰,结冰后环境的温度降低

解析:水的温度处于凝固点0℃,只要放出热量,水就可以结成冰.但周围的环境也是0℃,与水之间没有温度差,所以靠热传递,0℃的水就不能结冰.但是用电风扇对它吹风时,可加快水的蒸发,水蒸发时要吸热,从而可使0℃的水放热,0℃的水放热便可以结冰。由于一部分水蒸发成为水蒸气,结冰后的质量将小于开始时水的质量。由此可以判断选项A和B不正确,选项C正确.至于选项D,我们进一步分析可知,如果蒸发剩余的水没完全结成冰,则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与外界环境不发生热传递,也就不能使环境的温度降低;若剩下的水全结成冰,温度刚好是0℃,这时蒸发停止,吸热也停止,即使用风扇吹,也不能使其温度降低,所以周围环境的温度仍然是0℃,故选项D不正确。本题涉及两个知识点:第一点是达到凝固点能否凝固,主要看能否继续放热.第二点是蒸发在任何温度条件都可以发生,且吸热,这两个知识点综合考虑,才能正常解决此题,切不可凭印象认为没有温度差就不能放热,提醒同学们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答案:C

例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水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温度升高;

(2)水在一定温度下蒸发;

(3)要维持水的沸腾,必须不断供给热量。

解析:(1)水汽化虽然吸收热量,但吸收的热量不能提高水的温度,只能使其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一是蒸发,一是沸腾。这两种方式虽然都需要吸热,但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使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汽化时需要吸热所以温度升高”的说法是错误的。

(2)蒸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所以“水在一定温度下蒸发”的说法是错误的。

(3)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就是:温度达到沸点,吸热。吸收的热量用于维持沸腾的进行。所以“要维持沸腾,必须不断供给热量”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1)错误(2)错误(3)正确

例5、夏天,剥冰棍的包装纸时,常常看到在冰棍的周围出现 “白气”,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

解析:夏天由于气温较高,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本题中,剥开包装纸的冰棍温度很低,会使其周围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降温而液化,形成一些小水珠,看上去就像冰棍在冒“白气”。这类问题,考题中经常出现。解释“白气”现象,首先要明确“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成的细小水珠,所以是液化现象. 要明确液化成“白气”的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像上题中不要错误地认为冰棍先升华成水蒸气,又液化成“白气”.“白气”的产生有两种情况:(1)置于空气中的低温物体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2)含水的高温物体冒出的“白气”是高温物体上的水先汽化后液化而形成的。

答案:参见解析。

例6、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不传热

C、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了与空气作用产生的热

解析:火箭在大气层中高速运动时,不可避免地要与空气产生作用,既使火箭的头部做得十分光滑,也会因与空气碰撞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使得火箭头部的温度很高,即使不能将火箭头部熔化也不可避免地向火箭内部传递大量的热,使得内部的仪器毁坏。火箭头部所涂的材料在与空气作用升温后会熔化,并迅速汽化,在熔化和汽化时吸收了大量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不再升高,从而保护了火箭。由此可知选项D是正确的。

答案:D

例7、夏天,站在电风扇前的人会感觉凉快,而放在电风扇前干燥的温度计的示数却没有变化,这是为什么?

解析:天热人体出汗,风扇使人体周围空气的流动加快,促使皮肤表面汗液的蒸发加快,汗液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人体中的部分热量带走,这样人就会感到凉快了,而温度计玻璃泡外面是干燥的,无液体可以蒸发,虽有电扇的作用,但它的示数不变。

答案:参见解析。

例8、在我国西部干早地区,水的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有些湖泊正在迅速干涸和变小。从影响蒸发快慢的有关因素考虑,解释一下当地水的年蒸发量大的

原因。

解析:首先应明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液面上气体的流速。而我国西部地区地势高,白天光照时间长,温度高;沙漠多,植被少,裸露表面积大;西部地区属于“风口”,空气流速大。所以,造成西部地区水的年蒸发量大。

答案:参见解析。

例9、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水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的规律,用高压锅烹煮食物能节约燃料并且节省时间,是因为( )。

A.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高

B.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

C.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高

D.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低

解析:气压大沸点高;不要把达到沸点的时间与蒸煮食物的时间混淆。 答案:AD

例10、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请解释这个现象。

解析: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O℃,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O℃时,冰的温度还低于O℃;冰块继续吸热,冰块 附近O'C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

答案:参见解析。

例11、2008年元月底,郴州市发生了严重的“冰灾”,给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多不便。对交通而言,冰雪使路面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护路工人常常往路面上撒盐,避免路面结冰,从而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同学猜想撤盐后水的凝固点可能会降低。就“盐水和清水凝固点的高低”问题,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___________

解析:(1)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上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盐水,同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一定的时间观察一下,看哪杯先凝固,先凝固的凝固点较高(或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上质量相同水和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完全凝固后,同时取出放在同一位置,观察哪杯先熔化,先熔化的凝固点较低)。 答案:参见解析。

●积累运用 举一反三

一、填空题

1、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O℃,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 。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 ,它有两种方式: 和 。

4、物质从 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5、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

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至 ,最小分度值是 。

7、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和 。

8、海波的溶点是48℃。则:50℃的海波呈 态,10℃的海波呈 态。

9、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10、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 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凝固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

吃冰棒解热 升华

二、选择题

1、把℃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2、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

A、熔化,汽化

B、熔化,液化

C、液化,凝华

D、液化,升华。

4、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

5、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这是因为( )。

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6、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 )。

A、积雪融化

B、雾、露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7、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磨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8、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新奇

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

9、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10、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A、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

B、眼镜上有灰尘

C、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D、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三、实验题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答案:

1、冰水混合物,沸水,-3℃

2、升华,凝华;

3、汽化,蒸发,沸腾

4、气态,温度,压缩体积

5、升华,凝华,熔化

6、35℃~42℃,0.1℃;

7、升华,凝华

8、液态,固态;

9、冰,熔化,吸热;

10、

(1)内部、表面、汽化、吸热、温度不变;

(2)第7分钟;

(3)5分钟、99℃;

(4)图(b)是水沸腾前,图(a)是水沸腾时。


相关内容

  • 传热学第四版重点复习题
  • 二-1.试写出导热傅里叶定律的一般形式,并说明其中各个符号的意义. tq=-gradtnx,其中:gradt为空间某点的温答:傅立叶定律的一般形式为: qn度梯度: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为该处的热 流密度矢量. 2.已知导热物体中某点在x,y,z ...

  • 2014中考物理压轴题
  • 中考试题库 全国中考真题 中考复习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中考知识点库 一模试题 二模试题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数学天天练 初中电子教材 初中电子教案 初中电子课件 文章列表 标题形式 2013-05-242013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压轴题及答案 请下载附件: <201 ...

  • 传热学 课后习题
  • 10-12计算:假设管束出口空气温度为tf″=200℃:查得定性温度下空气物性参数为: ρf=0.746kg/m3:cp=1.026kJ/(kg·K):λf=0.0393W/(m·K):νf=26.0×10-6m/2s:Prf=0.680 入口处空气物性参数为ρ′=1.205kg/m3:壁温下空气物 ...

  • 热辐射计算公式
  • 传热学课程自学辅导资料 (热动专业) 二○○八年十月 传热学课程自学进度表 教材:<传热学> 教材编者:杨世铭 陶文铨 出版社:高教 出版时间:2006 1 注:期中(第10周左右)将前半部分测验作业寄给班主任,期末面授时将后半部分测验作业直接交给任课教师.总成绩中,作业占15分. 2 ...

  •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 传热学习题集 第一章 思考题 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

  • 初中生学好物理要掌握的学习方法
  • 初中生学好物理要掌握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许多初中学生常常会对物理成绩感到烦恼,其实只要掌握了学习 初中物理的方法,其实只要能掌握其中学习技巧,就会事半功倍. 1. 学习物理,要从基本概念做起 仔细读书,多问为什么,培养自学能力.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 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课前阅读,应有的放矢, ...

  • 热工基础教学大纲
  • 课程编号:241123 总学分:2 热 工 基 础 (Basis of Heat Energy Engineering)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选修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 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32 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 32 学时 先行.后续课程情况:先行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后续课:发动机原 ...

  • 传热学习题
  • 传热学复习题及其答案(Ⅰ部分) 一. 概念题 1.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个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 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传热方式: (1) 由热水到暖气片管道内壁,热传递方式为强制对流换热: (2) 由暖气片管道内壁到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固体导热: (3) 由暖气片管道 ...

  • 2011高三物理总复习安排
  • 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物理总复习,把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把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练习,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前,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