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培训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实验室检验

曾莹春

2013年7月

主要内容

�概述

相关概念

病原学特性

�实验室检验

第一部分 概述

1、相关概念

�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

�大肠埃希氏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菌群

�GB 4789.3: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

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包括 :肠杆菌科的大肠埃希氏菌属、肠杆菌属、枸椽酸菌属、克雷伯菌属 �

粪大肠菌群

�GB/T4789.39-2008 一群在44.5°C培养24-48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该菌群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评价食品的卫生状况,推断食品中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粪大肠菌群与耐热大肠菌群的关系?

AOAC、FDA一般使用“粪大肠菌群”概念,GB4789的“粪大肠菌群”概念�为等同采用AOAC方法,故而使用粪大肠菌群概念;而欧洲使用“耐热大肠菌群”概念,较少使用“粪大肠菌群”。一般欧洲学者认为,“粪大肠菌群”的提法不太科学,耐热大肠菌群的范围比粪大肠菌群范围大。

大肠埃希氏菌

�GB4789.38-2012 广泛存在于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中,能够在44.5 °C发酵乳糖、产酸产气,IMViC(靛基质、甲基红、VP试验、柠檬酸盐)生化试验为++--或-+--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状况,推断食品中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大肠埃希氏菌俗称为大肠杆菌 分类于肠杆菌科 ,归属于埃希氏菌属。大肠埃希氏菌的不同菌株间DNA相关性为80% ,而与同科的志贺氏菌属 除鲍氏志贺氏菌外的DNA相关性可达 80-87%。

大肠埃希氏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 一般多不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 一 般多不致病, 在一定条 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某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氏菌菌株致病性强,能引起腹泻,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一般包括五种(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 ETEC 、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EPEC 、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EHEC 、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 EIEC 和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EAggEC 。一般只有前4群菌株通过食品和水污染引起疾病暴发。�

相互关系

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 > 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 大肠埃希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2、大肠埃希氏菌病原学特性形态与结构

革兰阴性,短杆状,不规则排列�大 小0.4-0.7× 1-3um,

无芽胞,大多数菌株有动力。

有些菌株有多糖类包膜。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最适生长温度为37℃ ,生长温度范 围为15-46℃。 需氧及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最适生长 pH为6.8-8.0。

部分菌落可出现β溶血。在伊红美兰琼脂上形成具有或无金属光泽的紫黑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培养24小时后菌落呈红色。

大肠埃希氏菌

在伊红美蓝平

板上的形态

大肠埃希氏菌

在麦康凯平板

上的形态

生化反应

可发酵葡萄糖、乳糖 、麦芽 糖、甘露醇产酸产 气,�有些不典型的菌株不发酵或迟缓发酵乳糖。

不产生H2S,不分解尿素,不能在氰化钾培养基上生长这三 项生化特性是典型的大肠埃希氏菌。

IMViC试验 (I 吲哚形成试验,M甲基红试验,Vi V-P试验,C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结 果为“+、+、-、-”即为典型大肠埃希氏菌。结 果为“- 、+、-、-”即为非典型大肠埃希氏菌。

�抗原构造

大肠埃希氏菌抗原较复杂,由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夹膜K抗原组成。

1)O抗原 成分为细胞壁上的糖、类脂和蛋白质复合物,也是细菌的内毒素,热稳定性较强, 高压蒸汽处理 2小 时不 被破坏。本菌已发现有 167种 O抗原。

2)H抗 原 成分为蛋白质, 无鞭毛则无 H抗原 ,H抗原能在80度被破坏,H抗原共有64种。

3)K抗原 是细胞外部的荚膜或表面物质,又称包膜抗原。 新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大多具有K抗原。根 据K抗原耐热的敏感性,可把K抗原分为A、 B、L三 类 共 有 103种,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抗原主要为B抗原,少 数为L抗原 ,B抗原与 L抗原均可在煮沸后被破坏, A抗原耐热性强,可耐受煮 沸1小时而不被破坏 。

O抗原可将大肠埃希氏菌分成若干血清群,再根据K 抗原和H抗原进一步分为 若干个血清型或亚型,根据大肠埃希氏菌抗原的鉴定结果写出其抗 原式如O111:K58(B):H12 ,一般认为H抗原与致病性无 关 ,因此一般不需要进行H抗原的鉴定 。

�抵抗力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 55℃经 60分钟或 60℃ 加 热 15分 钟 仍 有 部 分 细 菌 存活 。

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 。 对 磺胺类 、 链霉素、 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病原学特性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形态特点、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均与非致病的大肠埃希氏菌非常相似 ,以至难以区分,只能通过毒力实验的方法进行区别。 在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中,有些血清型能够引起人 的食物中毒,有些血清型能够引起人的肠道内外感染。 还有一些血清型的菌株能够使畜禽发病。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可从饮用水、未消毒牛乳、病畜脏器、禽类及被人畜粪便污染的各种食品中分离出来。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

是发展中国家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EPEC暴发主要是食用了被EPEC污染了的饮用水和肉类食品。成年人感染剂量为106。致病因子包括BFP菌毛、eae基因和SLTs基因,可通过PCR进行检测。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 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低热或不发热。腹泻常为自限性,一 般 2-3天即自愈。致 病因素是LT或(和)ST毒力因子。成年人感染剂量为108,可用DNA探针和PCR进行检测。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 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 产生志贺样毒素(STX)。可导致HUS,EHCO的主要菌型是O157:H7 、O104等 。O157:H7感染剂量为10-100。可用DNA探针和PCR检测STX1和STX2。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 EIEC能引起痢疾样腹泻,不像典型的大肠埃希氏菌,EIEC菌株无动力、不发酵乳糖,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均近似痢疾杆菌 ,成年人感染剂量至少为106,致病因子为具有侵袭性的毒力因子,可用PCR和DNA探针进行检测。

肠集聚性粘附大肠埃希氏菌(EAggEC) 对其发病机理尚不解,但能引起兔肠道液体蓄积。EAggEC不侵入肠上皮细胞 ,不产生LT或ST 也无VT毒素。唯一特征是能对Hep-2细胞形成集聚性粘附,也称Hep-2细胞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

引起急性腹泻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第二部分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检验程序

操作步骤

增菌

样品采集后应尽快检验。除了易腐食品在检验�之前预冷藏外,一般不冷藏。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mL), 加入装有灭菌225mLEC增菌液的均质杯中,用均质器均质;液体样本震荡均匀即可。于44.5℃±0.2℃培养18h~24h。

分离

取增菌后的EC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麦康凯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污染严重的检样, 可将检样匀液直接划线接种平板, 于36℃±1℃培养18 h~24h, 观察菌落形态。注意乳糖不发酵和迟缓发酵的菌落。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在不同选择性琼脂

平板上的菌落形态特征见下表。

�初步生化试验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直接挑取5~10个菌落分别接种TSI、pH7.2尿素琼脂和营养琼脂小斜面各一管,置36℃±1℃培养18h~24h,分别观察结果。

凡是TSI斜面产酸或不产酸, 底层产酸, H2S阴性和尿素阴性的的菌株,挑取用5.3.1中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进行生化试验、血清学分型;或者采用PCR检测特异毒力基因方法鉴别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然后再进行血清学分型实验。

�生化试验

用初步生化试验中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进行生化试验,即靛基质、甲基红和VP实验,大肠埃希氏菌的培养物VP实验为阴性结果,靛基质实验和甲基红实验应为阳性结果;EIEC还需加做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和动力试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应为阴性,动力试验应为阴性(O124动力阳性或阴性)。必要时做氧化酶和革兰氏染色检查,应为氧化酶阴性的G-杆菌。

如选择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可根据初步生化鉴定结果,用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使用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血清学试验

假定试验

挑取经生化试验证实为大肠埃希氏菌琼脂培养物, 用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多价O血清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O104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 当与某一种多价O血清凝集时, 再与该多价血清所包含的单价O血清做试验。如与某一个单价O血清呈现强凝集反应, 即为假定试验阳性。

�血清学试验

证实试验

制备O抗原悬液, 稀释至与Mac Farland 3号比浊管相当的浓度。原效价为1:160~1:320的O血清, 用0.5%盐水稀释至1:40。稀释血清与抗原悬液在10mm×75mm试管内等量混合, 做单管凝集试验。混匀后放于50℃水浴锅内, 经16h后观察结果。如出现凝集, 可证实为该O抗原。稀释血清

加热

PCR方法

引物合成

�模板提取

�PCR反应体系配制

�PCR反应条件

�PCR反应结果判定 �

PCR

检测结果判定

结果报告

综合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或综合PCR、血清学分型进行报告。

谢 谢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实验室检验

曾莹春

2013年7月

主要内容

�概述

相关概念

病原学特性

�实验室检验

第一部分 概述

1、相关概念

�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

�大肠埃希氏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菌群

�GB 4789.3: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

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包括 :肠杆菌科的大肠埃希氏菌属、肠杆菌属、枸椽酸菌属、克雷伯菌属 �

粪大肠菌群

�GB/T4789.39-2008 一群在44.5°C培养24-48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该菌群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评价食品的卫生状况,推断食品中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粪大肠菌群与耐热大肠菌群的关系?

AOAC、FDA一般使用“粪大肠菌群”概念,GB4789的“粪大肠菌群”概念�为等同采用AOAC方法,故而使用粪大肠菌群概念;而欧洲使用“耐热大肠菌群”概念,较少使用“粪大肠菌群”。一般欧洲学者认为,“粪大肠菌群”的提法不太科学,耐热大肠菌群的范围比粪大肠菌群范围大。

大肠埃希氏菌

�GB4789.38-2012 广泛存在于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中,能够在44.5 °C发酵乳糖、产酸产气,IMViC(靛基质、甲基红、VP试验、柠檬酸盐)生化试验为++--或-+--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状况,推断食品中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大肠埃希氏菌俗称为大肠杆菌 分类于肠杆菌科 ,归属于埃希氏菌属。大肠埃希氏菌的不同菌株间DNA相关性为80% ,而与同科的志贺氏菌属 除鲍氏志贺氏菌外的DNA相关性可达 80-87%。

大肠埃希氏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 一般多不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 一 般多不致病, 在一定条 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某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氏菌菌株致病性强,能引起腹泻,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一般包括五种(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 ETEC 、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EPEC 、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EHEC 、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 EIEC 和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EAggEC 。一般只有前4群菌株通过食品和水污染引起疾病暴发。�

相互关系

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 > 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 大肠埃希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2、大肠埃希氏菌病原学特性形态与结构

革兰阴性,短杆状,不规则排列�大 小0.4-0.7× 1-3um,

无芽胞,大多数菌株有动力。

有些菌株有多糖类包膜。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最适生长温度为37℃ ,生长温度范 围为15-46℃。 需氧及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最适生长 pH为6.8-8.0。

部分菌落可出现β溶血。在伊红美兰琼脂上形成具有或无金属光泽的紫黑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培养24小时后菌落呈红色。

大肠埃希氏菌

在伊红美蓝平

板上的形态

大肠埃希氏菌

在麦康凯平板

上的形态

生化反应

可发酵葡萄糖、乳糖 、麦芽 糖、甘露醇产酸产 气,�有些不典型的菌株不发酵或迟缓发酵乳糖。

不产生H2S,不分解尿素,不能在氰化钾培养基上生长这三 项生化特性是典型的大肠埃希氏菌。

IMViC试验 (I 吲哚形成试验,M甲基红试验,Vi V-P试验,C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结 果为“+、+、-、-”即为典型大肠埃希氏菌。结 果为“- 、+、-、-”即为非典型大肠埃希氏菌。

�抗原构造

大肠埃希氏菌抗原较复杂,由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夹膜K抗原组成。

1)O抗原 成分为细胞壁上的糖、类脂和蛋白质复合物,也是细菌的内毒素,热稳定性较强, 高压蒸汽处理 2小 时不 被破坏。本菌已发现有 167种 O抗原。

2)H抗 原 成分为蛋白质, 无鞭毛则无 H抗原 ,H抗原能在80度被破坏,H抗原共有64种。

3)K抗原 是细胞外部的荚膜或表面物质,又称包膜抗原。 新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大多具有K抗原。根 据K抗原耐热的敏感性,可把K抗原分为A、 B、L三 类 共 有 103种,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抗原主要为B抗原,少 数为L抗原 ,B抗原与 L抗原均可在煮沸后被破坏, A抗原耐热性强,可耐受煮 沸1小时而不被破坏 。

O抗原可将大肠埃希氏菌分成若干血清群,再根据K 抗原和H抗原进一步分为 若干个血清型或亚型,根据大肠埃希氏菌抗原的鉴定结果写出其抗 原式如O111:K58(B):H12 ,一般认为H抗原与致病性无 关 ,因此一般不需要进行H抗原的鉴定 。

�抵抗力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 55℃经 60分钟或 60℃ 加 热 15分 钟 仍 有 部 分 细 菌 存活 。

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 。 对 磺胺类 、 链霉素、 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病原学特性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形态特点、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均与非致病的大肠埃希氏菌非常相似 ,以至难以区分,只能通过毒力实验的方法进行区别。 在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中,有些血清型能够引起人 的食物中毒,有些血清型能够引起人的肠道内外感染。 还有一些血清型的菌株能够使畜禽发病。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可从饮用水、未消毒牛乳、病畜脏器、禽类及被人畜粪便污染的各种食品中分离出来。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

是发展中国家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EPEC暴发主要是食用了被EPEC污染了的饮用水和肉类食品。成年人感染剂量为106。致病因子包括BFP菌毛、eae基因和SLTs基因,可通过PCR进行检测。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 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低热或不发热。腹泻常为自限性,一 般 2-3天即自愈。致 病因素是LT或(和)ST毒力因子。成年人感染剂量为108,可用DNA探针和PCR进行检测。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 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 产生志贺样毒素(STX)。可导致HUS,EHCO的主要菌型是O157:H7 、O104等 。O157:H7感染剂量为10-100。可用DNA探针和PCR检测STX1和STX2。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 EIEC能引起痢疾样腹泻,不像典型的大肠埃希氏菌,EIEC菌株无动力、不发酵乳糖,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均近似痢疾杆菌 ,成年人感染剂量至少为106,致病因子为具有侵袭性的毒力因子,可用PCR和DNA探针进行检测。

肠集聚性粘附大肠埃希氏菌(EAggEC) 对其发病机理尚不解,但能引起兔肠道液体蓄积。EAggEC不侵入肠上皮细胞 ,不产生LT或ST 也无VT毒素。唯一特征是能对Hep-2细胞形成集聚性粘附,也称Hep-2细胞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

引起急性腹泻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第二部分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检验程序

操作步骤

增菌

样品采集后应尽快检验。除了易腐食品在检验�之前预冷藏外,一般不冷藏。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mL), 加入装有灭菌225mLEC增菌液的均质杯中,用均质器均质;液体样本震荡均匀即可。于44.5℃±0.2℃培养18h~24h。

分离

取增菌后的EC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麦康凯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污染严重的检样, 可将检样匀液直接划线接种平板, 于36℃±1℃培养18 h~24h, 观察菌落形态。注意乳糖不发酵和迟缓发酵的菌落。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在不同选择性琼脂

平板上的菌落形态特征见下表。

�初步生化试验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直接挑取5~10个菌落分别接种TSI、pH7.2尿素琼脂和营养琼脂小斜面各一管,置36℃±1℃培养18h~24h,分别观察结果。

凡是TSI斜面产酸或不产酸, 底层产酸, H2S阴性和尿素阴性的的菌株,挑取用5.3.1中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进行生化试验、血清学分型;或者采用PCR检测特异毒力基因方法鉴别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然后再进行血清学分型实验。

�生化试验

用初步生化试验中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进行生化试验,即靛基质、甲基红和VP实验,大肠埃希氏菌的培养物VP实验为阴性结果,靛基质实验和甲基红实验应为阳性结果;EIEC还需加做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和动力试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应为阴性,动力试验应为阴性(O124动力阳性或阴性)。必要时做氧化酶和革兰氏染色检查,应为氧化酶阴性的G-杆菌。

如选择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可根据初步生化鉴定结果,用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使用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血清学试验

假定试验

挑取经生化试验证实为大肠埃希氏菌琼脂培养物, 用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多价O血清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O104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 当与某一种多价O血清凝集时, 再与该多价血清所包含的单价O血清做试验。如与某一个单价O血清呈现强凝集反应, 即为假定试验阳性。

�血清学试验

证实试验

制备O抗原悬液, 稀释至与Mac Farland 3号比浊管相当的浓度。原效价为1:160~1:320的O血清, 用0.5%盐水稀释至1:40。稀释血清与抗原悬液在10mm×75mm试管内等量混合, 做单管凝集试验。混匀后放于50℃水浴锅内, 经16h后观察结果。如出现凝集, 可证实为该O抗原。稀释血清

加热

PCR方法

引物合成

�模板提取

�PCR反应体系配制

�PCR反应条件

�PCR反应结果判定 �

PCR

检测结果判定

结果报告

综合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或综合PCR、血清学分型进行报告。

谢 谢


相关内容

  • 熟肉制品中微生物污染分析
  • 摘 要:本实验的目的是分析玉环县区域内销售的熟肉制品中微生物污染情况: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随机采样熟肉制品186份,用GB/T 4789.17-2003.GB/T 4789.30-2010进行项目检验,并按GB 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进行判定:本实验的结果为熟肉制品中菌落总 ...

  • 广东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
  • 2010年广东省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实施方案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卫生部等5部局共同制定的<2010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卫办监督发[2010]20号)的要求, ...

  • 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细菌)
  • 一.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food borne diseases) 第十一章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由于各种致病因子通过食物进入人 体体内而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 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一.食源性疾病 三个基本要素 病原物----致病因子: 传播媒介----食物: 临床特征----中毒性或感染 ...

  • 分子检测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 畜牧与饲料科学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2010,31(9):83-84 分子检测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徐文君1,周 (1. 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 南京 玮2,徐春祥1 南通 210029:2. 江苏省南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2 ...

  • 微生物污染食品安全
  • 微生物污染食品安全 10信息-1班 郭暑洋 1067118103 微生物污染食品安全 摘 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和世界各国造成了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本文通过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致病机理阐述,提出了包括风险评估.提高检测技术.部门协作在内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

  •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
  •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 摘 要: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是指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被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微生物污染食品后不仅可以降低食品卫生质量,而且还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与甚嚣尘上的食品中滥用添加剂的危害相比,很多食品安全专家.营养专家更担心的是日常生活中更常见的微生物污染. 关健词:微生物; ...

  • 传感器检测技术论文检测技术论文:传感器在致病菌检测上的应用
  •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13-16 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 传感器在致病菌检测上的应用 张杰,刘永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病毒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73 ...

  • 乳品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检测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 乳品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检测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1 摘要: 从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乳品中主要高危害致病菌及其危害.控制检测技术方法的历史进程.当前国内外乳品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检测方法.控制检测技术以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乳品,有害微生物.控制检测技术,发展方向 2 引言: 近年来, ...

  • 微生物论文
  • 微生物论文 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 摘 要 我们的日常生活与食品微生物密切相关,例如食品发酵.食品腐败.食品中毒属三个类群的微生物.食品微生物在许多食品的上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细菌和真菌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元凶,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和自动化的发展,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