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里的野玫瑰

  维也纳的冬天,从阿尔卑斯山上袭来的寒风锋利如刀。

  那是圣诞节前几天的一个夜晚,舒伯特从小学校里练完钢琴回家,夜色已经很深,街上看不见一个行人。当然,这么晚了,又这么寒气逼人,谁不想在屋子里靠着壁炉取暖,还会出来到街头散步呢?

  虽然,那时舒伯特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在维也纳也算有点儿名气了,但那时舒伯特的歌曲并不值钱。他的不朽名曲《流浪者》只卖了两个古尔盾,他的《摇篮曲》不过只换来可怜巴巴的一份土豆。靠着这样微薄的报酬,他无法生活。德国的一个出版商答应出版他的歌曲集,他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德国出版商那里了,那样的话,他会有一笔起码多一点儿的收入。可是,德国出版商又说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因为现在他正在忙于出版贝多芬的遗作。显然,舒伯特的名气远远赶不上贝多芬,只好给名人让路。他急需的钱,便还像是空中飘着的鸟,遥遥无期,迟迟不肯落在他的肩头。

  他依然很穷,他所谓的家,只是一个叫凡硕拜的朋友借给他的房子,他和流浪汉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他从没有奢望家里能够有一架钢琴,所以每天晚上便只好到离家挺远的一所小学校去练琴。那时候,小学校的学生们都下课回家了,好心的老师允许这个穷音乐家来这里练琴。

  走在寂静的路上,只听到“嗖嗖”的风声,只看见路灯被风吹得晃晃悠悠,醉汉一般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迷离和凄清。

  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舒伯特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站在店门口前的一盏路灯底下。路灯灯光洒在脚下形成一个椭圆形的光圈,小男孩像是站在舞台的追光灯柱下面一样醒目。不过,天太冷了,快要把这个小男孩冻僵了,他却像是一座雕像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舒伯特认识这个小男孩,他叫汉斯,刚刚十岁,前些日子还跟自己学过钢琴。汉斯和自己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自己还要穷。他的父母早已去世了,他从小跟着当洗衣工的姐姐长大,姐姐对他还不错,但姐姐结婚之后,姐夫对他却像对待仇人一样,总会找一个借口不给他饭吃。

  舒伯特对这样的穷孩子情有独钟,因为自己曾经就是这样一个穷孩子,家里一共有十一个小孩,他就是那多余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十一个。八岁那年,如果不是家乡的乡村教堂的乐长霍尔策先生免费教他学习管风琴与对位,他只能是一个讨饭的乞儿。不久即跟随教区寄宿制学校的萨列埃里先生免费学声乐,还免费让他入学,住进学校,不用花一个古尔盾。

  舒伯特像他的老师霍尔策先生和萨列埃里先生一样,特别愿意教汉斯这样的穷学生,而且,舒伯特与霍尔策先生和萨列埃里先生当年教他一样,对汉斯也是免费的,虽然他常常喂不饱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汉斯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舒伯特夸奖他手指头上就带着和声呢。

  可是,前几天,汉斯再也不到舒伯特这里来学音乐了。

  现在,夜这么深了,风又这么大,他不回家,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舒伯特禁不住向汉斯走了过去。

  汉斯也看见了舒伯特,脸上立刻现出羞涩的红晕。他知道舒伯特对他很好,希望自己能够把心爱的音乐一直学下去,但是,自己却不辞而别,再也不到舒伯特那里学钢琴了。汉斯得去到处找活儿干,他得每天往姐夫的手里交上几个古尔盾,才能够被允许在家里住,端起饭碗。汉斯感到有些对不起舒伯特,很想拔腿跑掉,不让舒伯特看到自己现在这狼狈的样子。

  可是,他已经跑不掉了。舒伯特已经快步走到他的面前。

  舒伯特一眼看见了汉斯手里拿着的东西,那是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

  舒伯特立刻明白了,小男孩是要卖这两样东西,肯定是站在这里已经一个晚上了,只是站到现在还没有卖出去。谁会在圣诞节之前买一件破旧的衣服和一本没什么用的旧书呢?虽然,那是汉斯一直读的书,是一直穿在他身上的衣服。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穷得走投无路的经历和心境,他太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了。

  舒伯特看着汉斯,汉斯抬起头,那充满忧郁和无奈的目光和舒伯特的目光相撞,他看见孩子的眼睛里储满泪水。枯寂的街头,浓重的夜色和凄凉的寒风似乎要把他们两人吞没。头顶上那盏路灯的灯罩晃动着,发出凄清的响声,被寒风带到很远处才消失。

  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并没有多少古尔盾。在维也纳,珠光宝气富得流油的富人有很多,舒伯特只是个贫穷的音乐家,靠教授音乐谋生糊口。他并不比汉斯好多少,自己甚至连一件外衣都没有,只好和同伴合穿一件,谁外出办事谁穿。有时候,他连买纸的钱都没有,他不止一次地说:“如果我有钱买纸,我就可以天天作曲了!”在维也纳的音乐家中,他确实穷得出名。

  如果德国的那个出版商能够把自己的歌曲集早一点出版就好了,他就能够从自己的衣袋里掏出多一点的钱给汉斯了。

  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古尔盾一把塞在汉斯的手里,对他说:“这本书卖给老师吧!”说罢,他用已经冻僵的手拍了拍孩子的肩膀。

  汉斯望望手中的钱,他知道那本旧书值不了那么多古尔盾。他又望望舒伯特,一时说不出话来。

  舒伯特安慰汉斯:“快回家吧,夜已经很深了。”

  孩子转身跑走了,寒风撩起他的衣襟,像鸟儿扑闪着快乐的翅膀。他很快又回过头冲舒伯特喊道:“谢谢您,舒伯特先生!”

  舒伯特看着孩子边跑边不住地回头冲自己挥着手,一直到孩子的身影消失在夜雾弥漫的小街深处。

  舒伯特也要回家了,他边走边随手翻看着那本旧书。忽然,他看到书中的一首诗,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站在路灯下仔细读起来,居然情不自禁地朗诵出了声儿——

  少年看见红玫瑰

  原野上的红玫瑰

  多么娇嫩多么美

  急急忙忙跑去看

  心中暗自赞美

  玫瑰,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少年说我摘你回去

  原野上的红玫瑰

  玫瑰说我刺痛你

  使你永远不忘记

  我决不能答应你

  玫瑰,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粗暴少年动手摘

  原野上的红玫瑰

  玫瑰刺痛他的手

  悲伤叹息没有用

  只得任他摧残去

  玫瑰,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不知怎么搞的,蓦然之间,寒冷的风和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连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们的身影,他甚至觉得那个在原野上摘野玫瑰的孩子,正向他跑来,那个孩子正是汉斯……

  一股清新而亲切的旋律,就这样,从浓重的夜色中,从苍茫的夜空中,从寒冷的夜风中飘来,在舒伯特的心里泛起如花开一般荡漾的涟漪,他的心中扑满了芬芳。

  舒伯特加快了步伐,向家中走去。走着走着,他居然被这旋律裹挟着,禁不住跑了起来。他飞也似地跑回家,进了屋门,连外衣都没顾上脱,立刻拿起笔和五线谱。屋子里没有一点炉火,冰冷如同冰窖一般,呵气如霜,白雾一样在舒伯特面前的五线谱上飘荡着。他不停地跺着脚,不住地搓着手,最后索性把窗帘一把拉开,把窗户推开,让那呼啸的寒风和满天的星斗一起涌进屋来,冷就索性冷到底吧!一气呵成,他把这支美妙的旋律飞快地写了下来,立刻感到满屋荡漾的都是那玫瑰浓郁的芳香。

  这就是舒伯特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

  (摘自《音乐漂流瓶》,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年版)

  维也纳的冬天,从阿尔卑斯山上袭来的寒风锋利如刀。

  那是圣诞节前几天的一个夜晚,舒伯特从小学校里练完钢琴回家,夜色已经很深,街上看不见一个行人。当然,这么晚了,又这么寒气逼人,谁不想在屋子里靠着壁炉取暖,还会出来到街头散步呢?

  虽然,那时舒伯特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在维也纳也算有点儿名气了,但那时舒伯特的歌曲并不值钱。他的不朽名曲《流浪者》只卖了两个古尔盾,他的《摇篮曲》不过只换来可怜巴巴的一份土豆。靠着这样微薄的报酬,他无法生活。德国的一个出版商答应出版他的歌曲集,他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德国出版商那里了,那样的话,他会有一笔起码多一点儿的收入。可是,德国出版商又说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因为现在他正在忙于出版贝多芬的遗作。显然,舒伯特的名气远远赶不上贝多芬,只好给名人让路。他急需的钱,便还像是空中飘着的鸟,遥遥无期,迟迟不肯落在他的肩头。

  他依然很穷,他所谓的家,只是一个叫凡硕拜的朋友借给他的房子,他和流浪汉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他从没有奢望家里能够有一架钢琴,所以每天晚上便只好到离家挺远的一所小学校去练琴。那时候,小学校的学生们都下课回家了,好心的老师允许这个穷音乐家来这里练琴。

  走在寂静的路上,只听到“嗖嗖”的风声,只看见路灯被风吹得晃晃悠悠,醉汉一般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迷离和凄清。

  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舒伯特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站在店门口前的一盏路灯底下。路灯灯光洒在脚下形成一个椭圆形的光圈,小男孩像是站在舞台的追光灯柱下面一样醒目。不过,天太冷了,快要把这个小男孩冻僵了,他却像是一座雕像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舒伯特认识这个小男孩,他叫汉斯,刚刚十岁,前些日子还跟自己学过钢琴。汉斯和自己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自己还要穷。他的父母早已去世了,他从小跟着当洗衣工的姐姐长大,姐姐对他还不错,但姐姐结婚之后,姐夫对他却像对待仇人一样,总会找一个借口不给他饭吃。

  舒伯特对这样的穷孩子情有独钟,因为自己曾经就是这样一个穷孩子,家里一共有十一个小孩,他就是那多余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十一个。八岁那年,如果不是家乡的乡村教堂的乐长霍尔策先生免费教他学习管风琴与对位,他只能是一个讨饭的乞儿。不久即跟随教区寄宿制学校的萨列埃里先生免费学声乐,还免费让他入学,住进学校,不用花一个古尔盾。

  舒伯特像他的老师霍尔策先生和萨列埃里先生一样,特别愿意教汉斯这样的穷学生,而且,舒伯特与霍尔策先生和萨列埃里先生当年教他一样,对汉斯也是免费的,虽然他常常喂不饱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汉斯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舒伯特夸奖他手指头上就带着和声呢。

  可是,前几天,汉斯再也不到舒伯特这里来学音乐了。

  现在,夜这么深了,风又这么大,他不回家,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舒伯特禁不住向汉斯走了过去。

  汉斯也看见了舒伯特,脸上立刻现出羞涩的红晕。他知道舒伯特对他很好,希望自己能够把心爱的音乐一直学下去,但是,自己却不辞而别,再也不到舒伯特那里学钢琴了。汉斯得去到处找活儿干,他得每天往姐夫的手里交上几个古尔盾,才能够被允许在家里住,端起饭碗。汉斯感到有些对不起舒伯特,很想拔腿跑掉,不让舒伯特看到自己现在这狼狈的样子。

  可是,他已经跑不掉了。舒伯特已经快步走到他的面前。

  舒伯特一眼看见了汉斯手里拿着的东西,那是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

  舒伯特立刻明白了,小男孩是要卖这两样东西,肯定是站在这里已经一个晚上了,只是站到现在还没有卖出去。谁会在圣诞节之前买一件破旧的衣服和一本没什么用的旧书呢?虽然,那是汉斯一直读的书,是一直穿在他身上的衣服。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穷得走投无路的经历和心境,他太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了。

  舒伯特看着汉斯,汉斯抬起头,那充满忧郁和无奈的目光和舒伯特的目光相撞,他看见孩子的眼睛里储满泪水。枯寂的街头,浓重的夜色和凄凉的寒风似乎要把他们两人吞没。头顶上那盏路灯的灯罩晃动着,发出凄清的响声,被寒风带到很远处才消失。

  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并没有多少古尔盾。在维也纳,珠光宝气富得流油的富人有很多,舒伯特只是个贫穷的音乐家,靠教授音乐谋生糊口。他并不比汉斯好多少,自己甚至连一件外衣都没有,只好和同伴合穿一件,谁外出办事谁穿。有时候,他连买纸的钱都没有,他不止一次地说:“如果我有钱买纸,我就可以天天作曲了!”在维也纳的音乐家中,他确实穷得出名。

  如果德国的那个出版商能够把自己的歌曲集早一点出版就好了,他就能够从自己的衣袋里掏出多一点的钱给汉斯了。

  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古尔盾一把塞在汉斯的手里,对他说:“这本书卖给老师吧!”说罢,他用已经冻僵的手拍了拍孩子的肩膀。

  汉斯望望手中的钱,他知道那本旧书值不了那么多古尔盾。他又望望舒伯特,一时说不出话来。

  舒伯特安慰汉斯:“快回家吧,夜已经很深了。”

  孩子转身跑走了,寒风撩起他的衣襟,像鸟儿扑闪着快乐的翅膀。他很快又回过头冲舒伯特喊道:“谢谢您,舒伯特先生!”

  舒伯特看着孩子边跑边不住地回头冲自己挥着手,一直到孩子的身影消失在夜雾弥漫的小街深处。

  舒伯特也要回家了,他边走边随手翻看着那本旧书。忽然,他看到书中的一首诗,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站在路灯下仔细读起来,居然情不自禁地朗诵出了声儿——

  少年看见红玫瑰

  原野上的红玫瑰

  多么娇嫩多么美

  急急忙忙跑去看

  心中暗自赞美

  玫瑰,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少年说我摘你回去

  原野上的红玫瑰

  玫瑰说我刺痛你

  使你永远不忘记

  我决不能答应你

  玫瑰,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粗暴少年动手摘

  原野上的红玫瑰

  玫瑰刺痛他的手

  悲伤叹息没有用

  只得任他摧残去

  玫瑰,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不知怎么搞的,蓦然之间,寒冷的风和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连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们的身影,他甚至觉得那个在原野上摘野玫瑰的孩子,正向他跑来,那个孩子正是汉斯……

  一股清新而亲切的旋律,就这样,从浓重的夜色中,从苍茫的夜空中,从寒冷的夜风中飘来,在舒伯特的心里泛起如花开一般荡漾的涟漪,他的心中扑满了芬芳。

  舒伯特加快了步伐,向家中走去。走着走着,他居然被这旋律裹挟着,禁不住跑了起来。他飞也似地跑回家,进了屋门,连外衣都没顾上脱,立刻拿起笔和五线谱。屋子里没有一点炉火,冰冷如同冰窖一般,呵气如霜,白雾一样在舒伯特面前的五线谱上飘荡着。他不停地跺着脚,不住地搓着手,最后索性把窗帘一把拉开,把窗户推开,让那呼啸的寒风和满天的星斗一起涌进屋来,冷就索性冷到底吧!一气呵成,他把这支美妙的旋律飞快地写了下来,立刻感到满屋荡漾的都是那玫瑰浓郁的芳香。

  这就是舒伯特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

  (摘自《音乐漂流瓶》,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年版)


相关内容

  • 冬夜的灯光
  • 课题:<冬夜的灯光>执笔:李海涛 日期 9.25 审核 学习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3.学习课文的写法,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并积累美好的语言. 二.问题导学 整体感知 1.文章中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

  • 九九文章网经典语录
  • 1、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张爱玲有那么多的小说,我却觉得《爱》最有意味。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修饰,也没有曲折的情节,但是那轻轻地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却又代 ...

  • [一枝红玫瑰]阅读答案
  • 一枝红玫瑰  玛丽亚·帕弗洛娃 (1)她为千百个幼小的心灵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她用自己的爱,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了善和美的种子. (2)她是一个身材矮小.体质衰弱的老人,穿着一身旧衣服.她的头发在脑后盘成两个小发髻,加上苍白的面孔,使那双蓝眼睛更显得纯朴了.每逢天气暖和的时候,这位老妇人总是到街心公 ...

  • 张爱玲散文经典语录
  • 1.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张爱玲有那么多的小说,我却觉得<爱>最有意味.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修饰,也没有曲折的情节,但是那轻轻地一句&q ...

  • 张爱玲的10大爱情名言(图)
  • 张爱玲的10大爱情名言(图)2007年08月01日07:41 [我来说两句(3)]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瑞丽女性网 1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张爱 ...

  • 张爱玲小说经典语录
  • 1、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张爱玲对胡兰成说的话。 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是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出自张爱玲的散文《自己的文章》 3、 ...

  • 描写玫瑰花的古诗
  • 描写玫瑰花的古诗 李建勋 [春词] 日高闲步下堂阶, 细草春莎没绣鞋. 折得玫瑰花一朵, 凭君簪向凤凰钗. 温庭筠 [舞曲歌辞· 屈柘词]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 绣衫金騕褭,花髻玉珑璁. 宿雨香潜润,春流水暗通. 画楼初梦断,晴日照湘风. 李叔卿 [芳树] 春看玫瑰树,西邻即宋家. 门深重暗叶, ...

  • 恋爱中的幸福格言
  • 张爱玲作为一名情感类作家,她的很多感悟都成为爱情的宣言。我们回顾这些名言,并探讨为什么这些话会成为“名言”!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张爱玲作为一名情感类作家,她的很多感悟都成为爱情的宣言。我们回顾这些名言,并探讨为什么这些话会成为“名言”! 1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 ...

  • 情侣短信大全
  • 情侣短信大全 1.春风和煦百花香,爱情翩翩入心房.枝头鸟儿结成双,花开并蒂绽芬芳.游鱼戏水尽欢畅,恰似你我情意长.今生有你在身旁,幸福甜蜜永飞扬.情人节到了,爱你永不悔. 2.春回大地暖洋洋,情人节到空气甜,千里有缘来相会,情侣好比并蒂莲,一曲情歌永相伴,月下老人笑开颜,祝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