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流程探究

  【摘 要】评价一个电视节目精彩与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随着电视制作技术发展 ,后期合成作为节目的包装,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不可缺少甚至是关键的环节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流程。

  【关键词】电视节目 后期制作 流程

  后期制作是节目制作中关键的一环,也是形成一个节目最终的视觉效果、节奏感以及观众感受的最后步骤,包括画面和声音的编辑、音乐的创作、搜集并制作音响效果和现场环境音响、对口型配音、制作片头及片尾字幕和其他字幕、录制音乐、混录声音、加入字幕和图表等过程。把一堆原始的素材镜头制作成一部完美的电视节目。

  后期制作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整理素材

  如果场记不理想,就要在开始编辑之前先看素材,做场记。

  列镜头的时候应该注明录像带编号,场次序号,拍摄次数,以时间码记下每一个镜头的入点、触点位置以及镜头内容的简单描述和好坏评价,甚至做出纸上的编辑决定,如果编辑时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你还可以按照需要的每个镜头的时间码依次录入系统。这样既可以减少录入硬盘的素材镜头,节省硬盘空间,又可以达到初剪的目的。

  1.审看素材

  检查素材内容是否满意,是否充足;镜头画面有无“穿帮”.焦点彩色是否清楚,镜头画面是否平、稳、准、匀;画面彩色是否偏色,是否为拍摄所要求的色调效果,曝光情况如何,有时为了达到某些艺术效果,要手动控制光圈;声音是否有杂音,背景声是否太杂。

  检查素材磁带的录制质量,可以观察正常重放的素材画面,如果图像出现

  左右晃动、上下跳动、画面上有黑道或白道、雪花干扰等现象,则这段素材画面质量较差,不宜用于编辑使用。也可以用搜索盘快速搜索。在监视器上具有杂波带的搜索画面中,如果杂波带平直,均匀的滚动,则画面是稳定的;杂波带不规则扭曲或出现撕裂,则画面是不稳定的。

  2.素材镜头记录

  为了在实际编辑时,迅速找到所需画面,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初始拍摄提纲上作注释,也可以单用一张纸来记录素材镜头内容,包括镜头号。

  一般前期拍摄时,每一个镜头前要打板,板上写上镜头号和拍的次数,使编辑时可以轻易的分辨出每个镜头的开始和结束,以及所拍的遍数。

  景别预技巧,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要注明,镜头的表现方式,是推、拉、摇、移,还是固定镜头。

  画面的内容要写清楚,主要记内容,在编辑工作时,容易找镜头(因为有时是工作在CTL方式下)。

  声音的内容,有无同期声,背景声是否太乱。

  最后画一表格,一目了然。

  进行编辑时,浪费时间的事情常常是寻找素材画面,不知所需画面在哪盘磁带中,在什么位置。所以,重新作记录是很必要的。审看的同时,有些镜头的取舍就可以确定了。如画面有明显失误时,某些画面拍了好几遍,确定用第几遍等。

  3.纸上预编

  进行笔头编辑,根据素材记录、分析每个镜头、基本确定入、出点,再安排一下镜头的顺序,看看是否符合节目内容要求,脑海中过一过画面(形象思维)。经过周密思考后,整理出编辑顺序再去实际编辑就会很充分。

  第二步:演播室录制

  1.电视新闻口播的制作

  电视新闻中常用的背景产生方法有三种:现场实际的景片:色键抠像虚拟景物合成、;色键抠像录像景物合成。

  第三步:画面编辑

  1.粗编:对素材进行筛选剪接成一部完整而流畅的节目。

  审看时,如果发现节奏显得太慢太快,调换镜头,调整顺序。

  2.精编:使节目更加流畅、精致,可以在原版素材上进行,直接制成原版节目带。也可以把经过粗剪的节目带重新剪接之后再复制成副版节目带。在实际的编辑过程中,专业编辑人员通常不严格的区别粗剪和精剪,比如,经常在粗剪时就做好特技转场和声音混录,而这些一般都属于精剪过程。

  画面和声音的编辑顺序根据节目内容的不同和编辑的习惯不同,可以先编

  辑画面,后配音,配乐;也可以先配音,再编画面,配乐。制作声音包括选择什么样的音乐、音响效果和环境音响、画面的关系是怎样的,还要作最后的混录工作。

  (1)准备工作:

  磁带的准备:如果使用插入编辑方式,编辑母带上应带事前录制好控制磁迹,一般为连续的黑场、彩条或蓝底信号。实际编辑前,编辑母带上正式节目内容前,录上1分钟彩条及音频测试信号(1KHZ)的带头。

  编辑的设备检查,系统是否完好,其他辅助设备(字幕机、特技机等)应提前要求,以调节和准备合适的电缆及接头保证正常使用,同时对放像机、录像机、监视器进行调整。

  (2)按照编辑顺序实际编辑

  (3)利用插入编辑,作局部修改

  (4)编辑应注意的问题

  ①技术方面:复版的问题,能复一版完成的不要复两版,比如:加字幕,粗编加采访人身份,精编加同期声采访字幕;视频、音频信号的质量:强弱、稳定性、偏色、亮暗;接点的质量:稳定、避免夹针、跳动;规范化操作:节日带规范,引带录制,声道的分配,比例适当,转场不突然,自然、流畅地起落;素材带的保存及修改画面时尽量用素材带。

  ②艺术方面:挑选镜头、安排顺序,注意长短和节奏以及镜头的连贯性。要求根据节目内容需要来挑选镜头;按创作意图决定镜头顺序;确定镜头的长短和节奏以创造出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蓉莉,多媒体与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1997年04期

  [2]栗小斌,高蓉莉.多媒体后期制作系统简介U1;现代电视技术;1996年04期

  【摘 要】评价一个电视节目精彩与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随着电视制作技术发展 ,后期合成作为节目的包装,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不可缺少甚至是关键的环节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流程。

  【关键词】电视节目 后期制作 流程

  后期制作是节目制作中关键的一环,也是形成一个节目最终的视觉效果、节奏感以及观众感受的最后步骤,包括画面和声音的编辑、音乐的创作、搜集并制作音响效果和现场环境音响、对口型配音、制作片头及片尾字幕和其他字幕、录制音乐、混录声音、加入字幕和图表等过程。把一堆原始的素材镜头制作成一部完美的电视节目。

  后期制作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整理素材

  如果场记不理想,就要在开始编辑之前先看素材,做场记。

  列镜头的时候应该注明录像带编号,场次序号,拍摄次数,以时间码记下每一个镜头的入点、触点位置以及镜头内容的简单描述和好坏评价,甚至做出纸上的编辑决定,如果编辑时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你还可以按照需要的每个镜头的时间码依次录入系统。这样既可以减少录入硬盘的素材镜头,节省硬盘空间,又可以达到初剪的目的。

  1.审看素材

  检查素材内容是否满意,是否充足;镜头画面有无“穿帮”.焦点彩色是否清楚,镜头画面是否平、稳、准、匀;画面彩色是否偏色,是否为拍摄所要求的色调效果,曝光情况如何,有时为了达到某些艺术效果,要手动控制光圈;声音是否有杂音,背景声是否太杂。

  检查素材磁带的录制质量,可以观察正常重放的素材画面,如果图像出现

  左右晃动、上下跳动、画面上有黑道或白道、雪花干扰等现象,则这段素材画面质量较差,不宜用于编辑使用。也可以用搜索盘快速搜索。在监视器上具有杂波带的搜索画面中,如果杂波带平直,均匀的滚动,则画面是稳定的;杂波带不规则扭曲或出现撕裂,则画面是不稳定的。

  2.素材镜头记录

  为了在实际编辑时,迅速找到所需画面,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初始拍摄提纲上作注释,也可以单用一张纸来记录素材镜头内容,包括镜头号。

  一般前期拍摄时,每一个镜头前要打板,板上写上镜头号和拍的次数,使编辑时可以轻易的分辨出每个镜头的开始和结束,以及所拍的遍数。

  景别预技巧,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要注明,镜头的表现方式,是推、拉、摇、移,还是固定镜头。

  画面的内容要写清楚,主要记内容,在编辑工作时,容易找镜头(因为有时是工作在CTL方式下)。

  声音的内容,有无同期声,背景声是否太乱。

  最后画一表格,一目了然。

  进行编辑时,浪费时间的事情常常是寻找素材画面,不知所需画面在哪盘磁带中,在什么位置。所以,重新作记录是很必要的。审看的同时,有些镜头的取舍就可以确定了。如画面有明显失误时,某些画面拍了好几遍,确定用第几遍等。

  3.纸上预编

  进行笔头编辑,根据素材记录、分析每个镜头、基本确定入、出点,再安排一下镜头的顺序,看看是否符合节目内容要求,脑海中过一过画面(形象思维)。经过周密思考后,整理出编辑顺序再去实际编辑就会很充分。

  第二步:演播室录制

  1.电视新闻口播的制作

  电视新闻中常用的背景产生方法有三种:现场实际的景片:色键抠像虚拟景物合成、;色键抠像录像景物合成。

  第三步:画面编辑

  1.粗编:对素材进行筛选剪接成一部完整而流畅的节目。

  审看时,如果发现节奏显得太慢太快,调换镜头,调整顺序。

  2.精编:使节目更加流畅、精致,可以在原版素材上进行,直接制成原版节目带。也可以把经过粗剪的节目带重新剪接之后再复制成副版节目带。在实际的编辑过程中,专业编辑人员通常不严格的区别粗剪和精剪,比如,经常在粗剪时就做好特技转场和声音混录,而这些一般都属于精剪过程。

  画面和声音的编辑顺序根据节目内容的不同和编辑的习惯不同,可以先编

  辑画面,后配音,配乐;也可以先配音,再编画面,配乐。制作声音包括选择什么样的音乐、音响效果和环境音响、画面的关系是怎样的,还要作最后的混录工作。

  (1)准备工作:

  磁带的准备:如果使用插入编辑方式,编辑母带上应带事前录制好控制磁迹,一般为连续的黑场、彩条或蓝底信号。实际编辑前,编辑母带上正式节目内容前,录上1分钟彩条及音频测试信号(1KHZ)的带头。

  编辑的设备检查,系统是否完好,其他辅助设备(字幕机、特技机等)应提前要求,以调节和准备合适的电缆及接头保证正常使用,同时对放像机、录像机、监视器进行调整。

  (2)按照编辑顺序实际编辑

  (3)利用插入编辑,作局部修改

  (4)编辑应注意的问题

  ①技术方面:复版的问题,能复一版完成的不要复两版,比如:加字幕,粗编加采访人身份,精编加同期声采访字幕;视频、音频信号的质量:强弱、稳定性、偏色、亮暗;接点的质量:稳定、避免夹针、跳动;规范化操作:节日带规范,引带录制,声道的分配,比例适当,转场不突然,自然、流畅地起落;素材带的保存及修改画面时尽量用素材带。

  ②艺术方面:挑选镜头、安排顺序,注意长短和节奏以及镜头的连贯性。要求根据节目内容需要来挑选镜头;按创作意图决定镜头顺序;确定镜头的长短和节奏以创造出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蓉莉,多媒体与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1997年04期

  [2]栗小斌,高蓉莉.多媒体后期制作系统简介U1;现代电视技术;1996年04期


相关内容

  • 多彩的现代传媒教案
  • <多彩的现代传媒>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天涯若比邻 第二课:多彩的现代传媒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1)获取信息的途径. 教师引导: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整理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可以做到,"脚步不出门,掌尽天下事" ...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从"左"倾错误道路到正确道路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连接点,更是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始点.学习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要让学生理解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 ...

  • 改变我们的行走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一)
  • 第四章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 ...

  • 校园电视台总结
  • 标 题: 清华电视台学生记者团工作总结(2006春季学期)官方发布版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n 8 00:42:56 2006), 站内 [目录] 一.成员情况 二.制作节目情况 2.1新闻专题报道 2.2<校园> 2.3宣传片 三.内部活动开展情况 3.1记者证 ...

  • 包括媒体方面的知识
  •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下)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概念的形成 1.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视听教学运动失去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技术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 ...

  • 人教版四年级品社下册教案[1]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目的要求: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 ...

  • 第四章课堂教学设计 (5)
  • 第四章 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节 课堂教学设计概述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定义及内容 (一)课堂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设计的定义 教学设计是隶属于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应用性科学,是教育技术学最核心的内容,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教学设计是以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要,设计解 ...

  •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湘教版
  • 第1单元 生物的进化 1 生命的历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生物的由来. 2. 通过对四个时期化石的比较,分析地球上生物的变化. 3. 模拟辩论,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生物由来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结论依靠事实证据进行证明. 科学知识 1. ...

  • 浅谈如何布置语文家庭作业
  • 浅谈如何布置语文家庭作业 [摘要]:家庭作业作为家校联系的重要纽带,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标尺.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心理特点,在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布置上尽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字词作业方面的布置:二.关于诵读作业方面的布置:三.关于实践生活作业方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