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和屈原在浪漫主义方面的异同

但是,《庄》、《骚》又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构成它们浪漫

主义精神的思想基础不同。屈原的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因

而他的政治理想是要使楚国独立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

中国,达到所谓唐虞三代之治。其具体主张不外举贤授能和

修明法度。这种“关政”理想诗人在《离骚》中曾一再表明。

他列举历史上兴国的圣君和乱亡的昏君,希望楚王以“遵道

得路”的尧舜为榜样,以“捷径窘步”的架封为戒鉴。主张“举

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为了实现“关政”理想,他耗尽

心血培养人才,“余既滋兰之九碗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

与揭车兮,杂杜衡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够愁时乎吾将XlJ”;为了实现“关政”理想,他愿为楚王引路,为楚国尽忠,

“乘哄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

之踵武”;为了实现“关政”理想,他“上下求索”,“周流乎天”。

当“关政”理想破灭时,他便沉渊以没,“从彭咸之所居”。可

见,这个“关政”理想正是《离骚》浪漫主义的思想基础,它作

为屈原浪漫主义精神的核心贯穿于《离骚》之中。

而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政治理想与屈原完

全不同。他反对封建礼法制度,对舜尧禹汤文武之道持怀疑

批判态度,反对任何思想上的“绳墨”,在《庄子》中,那些献身

宗法政治的“圣贤”被嘲设为“其尘垢米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

也”。他的理想不是追求宗法社会的“关政”,而是要建立一

个天籁自然的所谓“至德之世”的社会。这种“至德之世”的

社会理想是《庄子》浪漫主义的思想基础。他那超脱人际关

系的是非纠葛,消除了一切岭域、差异、烦恼而臻于空旷的

“无何有之乡”,他那游心于自然的“逍遥游”境界,实则都是

因为找不到现实的“至德之世”而以超现实幻想形式表达了

现实的内容,与屈原的“美政”理想和为了实现理想的不屈斗-

但是,《庄》、《骚》又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构成它们浪漫

主义精神的思想基础不同。屈原的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因

而他的政治理想是要使楚国独立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

中国,达到所谓唐虞三代之治。其具体主张不外举贤授能和

修明法度。这种“关政”理想诗人在《离骚》中曾一再表明。

他列举历史上兴国的圣君和乱亡的昏君,希望楚王以“遵道

得路”的尧舜为榜样,以“捷径窘步”的架封为戒鉴。主张“举

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为了实现“关政”理想,他耗尽

心血培养人才,“余既滋兰之九碗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

与揭车兮,杂杜衡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够愁时乎吾将XlJ”;为了实现“关政”理想,他愿为楚王引路,为楚国尽忠,

“乘哄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

之踵武”;为了实现“关政”理想,他“上下求索”,“周流乎天”。

当“关政”理想破灭时,他便沉渊以没,“从彭咸之所居”。可

见,这个“关政”理想正是《离骚》浪漫主义的思想基础,它作

为屈原浪漫主义精神的核心贯穿于《离骚》之中。

而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政治理想与屈原完

全不同。他反对封建礼法制度,对舜尧禹汤文武之道持怀疑

批判态度,反对任何思想上的“绳墨”,在《庄子》中,那些献身

宗法政治的“圣贤”被嘲设为“其尘垢米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

也”。他的理想不是追求宗法社会的“关政”,而是要建立一

个天籁自然的所谓“至德之世”的社会。这种“至德之世”的

社会理想是《庄子》浪漫主义的思想基础。他那超脱人际关

系的是非纠葛,消除了一切岭域、差异、烦恼而臻于空旷的

“无何有之乡”,他那游心于自然的“逍遥游”境界,实则都是

因为找不到现实的“至德之世”而以超现实幻想形式表达了

现实的内容,与屈原的“美政”理想和为了实现理想的不屈斗-


相关内容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滁州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说明: 1.所列选题是参考兄弟本科院校和本系老师建议的选题,涵盖了中文专业各个学科: 2.所列选题有的是具体题目,有的只是选题范围,学生应在此范围内确定具体题目: 3.所列每个选题同届学生不能超过两个人共选,且具体题目或论述角度应有所差异: 4.每届毕业生选 ...

  •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
  •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 第一专题:科学之光 一.探索与发现 内容目标 1.从人类在科学领域的探究及对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把握的角度,引导学生享受发现与探索的乐趣. 2.感悟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对人类负责的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对科学的价值进行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3.能够 ...

  •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简答
  • .简答:兴观群怨的内涵是什么?或名解:兴观群怨 (1)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2)所谓"兴",宋代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孔安国说是"引譬连类",意思是通过诗歌的想象引发人的思想情感. ...

  • 先秦文学ghghghgh
  • 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文学 (一)重要概念.术语 1.<尚书>:<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2.<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 ...

  •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
  • 2013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古代文学>选题参考 1."秦世不文"原因探析(黄静) 2.论李斯的人生悲剧及其原因(黄静) 3.西汉政论文兴盛原因考(黄静) 4.贾谊.晁错政论文异同论(黄静) 5.<史记>与<汉书>批判精神之比较(黄静) ...

  •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4
  •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填空1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古代文学史2 P22-23) 2.盛唐时期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古代文学史2 P39) 3.< ...

  • 93-11考研真题
  • 2011 723古代一1庄骚2永明体3<云谣集杂曲子>4唐宋派5<阅微草堂笔记> 二简答1班固<汉书>称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如何看待这一评价? 2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 三论述:结合作品,分析 ...

  • 四川大学古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整理
  • 四川大学古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整理 Ps :以题型&时间的由近及远(2013--2000)排版 一.填空题: 1."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出处是<周易>的( )卦.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 ). ...

  • 庄子钓于濮水
  • 庄子钓于濮水>① <庄子> 庄周 战国哲学家 原文: 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②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