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建设与管理
DOI 编码 : 10.3969/j.issn.1007-0079.2010.24.015
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24期 总第175期
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陈 锐 吕建明
摘要 : 当前,高校要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首先必须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鉴于此,笔者从高校教师自身 的角度分析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 高校教师 ; 职业道德修养 ; 内省; 自我激励 作者简介 : (1979-) 陈锐 ,女,天津人,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助讲,主要研究方向 : 机械工艺教育; 吕建明 (1977-) ,男,江苏常 州人,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助讲,主要研究方向 : 机械工艺教育。 (湖北 宜昌 443000)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指教师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 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锻炼、 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这些努力所形成的道德 品质。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 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从教 师职业的特点看,教师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只要 有人和人的关系的地方,就必然有道德。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 德修养实质就是高校教师在教育工作和社会实践中所进行的自 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及其结果。高 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修养、思想修养、 人格修养、合作品质修养、创新品质修养。高等学校是培养人 才、发展科学的重要场所,高校教师是高校落实以德治国方略、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 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随着高等教育现代 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教师,其道德风范的社会 影响也会越来越大。高校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进 而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整体状况。古人云: “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教师便是树人的人。 它作为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业人员,是学校教育教学职能 的主要实施者,欲加强教育的内涵建设,就必须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21 世纪是一个 充满竞争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 才的竞争。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很重要的一 点是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加 强师德修养是我国在新世纪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于国于民于
己意义重大。 一、我国古代先哲关于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的探讨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认为,要成为有道德的人,不仅要 “修己以敬” ,而且要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 孔子及 、 。 其弟子还提出通过 “内省”“自讼”来提高道德修养。孟子从性 、 善论出发, “尽其心, 提出 养其性”的主张, 提出了 “存心” “养气” 、 的道德修养方法。汉代董仲舒、宋代张载和程颐、明代王阳明 等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提出了 “格物”“致知” 、 、 “诚意” 、 “修身” 、 “省察克冶” 、 “穷理居敬” 、 “闭门思过”等方法。
我国古代先哲提出的道德修养途径和方法尽管是唯心的,但是 有积极和合理的因素,在当前对于提高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修养有直接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研究和倡导这些积极的和合 理的因素,大力提高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二、提高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 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 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掌 握正确的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1. 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有一句 名言叫做 “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毛泽东也说过 : “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 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 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 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他们,这是任何人实际 上走着的认识路程, 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 ” 。 同样的道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也离不开实践,实践是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 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 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 学实践中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 间、 教师之间、 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 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自己 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 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 信仰。 2.学习 学习不仅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智力和能力的重要 途径,而且也是加强师德品质修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形成良 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不
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 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 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明辨职 业活动中的是非善恶,从而增强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 性。因此,教师的每一种优良师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首先是
35
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24期 总第175期
师资建设与管理
从反思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 ; 第四种,对比激励,就是通过与其他教师比较寻找自己的不足, 从而激励自己改正缺点,做得更好。一个教师只有对其工作倾 注了无限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做到了刻苦努力、钻研、精益 求精,才能从中获得人生价值的升华和别人无法体会到的精神 享受。教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肩负了社会进步的使命,却又 永远是幕后英雄,试想哪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从懵懂无知的孩童 经过教师心血的浇灌而培养成才的,教师就是通过自己平凡的 劳动成就他人梦想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忠诚于这份事业 是无怨无悔的。 3. 致知 “致知”是深刻认识和把握各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程。教 师在提升自己师德修养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和思考人生哲理 和做人的道德,准确地理解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在合理性,恰当 地把握好自己在教育劳动中的伦理位置。 “致知”是培养趋善避 恶的道德意向及其情感,从而选择恰当职业行为的重要前提。 4. 践履 “践履”这个概念在宋明理学中运用得较为普遍。它的一 般意义是行或实践,而其具体内容则多指封建道德的实践躬行。 朱熹说 : “ 《大学》之书,虽以格物致知为用力之始,然非谓初 不涵养践履,而直从事于此也。 ”践履是将道德观念、道德规 范和道德理想付诸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认为,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根本的道德修养方法。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 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改造主观世界。只有在现实的与他人相处 的道德关系中,才能改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从师德发生与发展 的规律看,社会所要求的师德规范是否为教师个人所认同,高 校教师个人在处理师德问题时获得了何种情绪体验,道德意志 是否坚定,只有在道德践履中才能获得检验。 5.交往 交往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 之间的交往。与其他教师和学生良好交往有利于教师获得良好 的师德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师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发展。 四、总结 总之,做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好做,但做一个好教师却不 好做,要想真正胜任教师这一职业并不容易,非是一朝一夕所 能达到的,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不懈
。此时,教师职业道 德修养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 也是教师有所创造和革新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 [1]孔子 .论语 宪问[M].北京:中华书局,2007. ·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7. [3]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J].东北师 大学报,2000,(5). (责任编辑: 张中)
从学习中得来的。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培养出真正完美的师德。 如果离开学习,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科学理论,那样师德修养就 会迷失方向。 俗话说 : “艺大根深。 ”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来自教师的刻苦 努力和理论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稳 固的知识体系,不仅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积极涉猎相关学科 的知识,以及掌握大量的风土人情、人物典故、奇闻逸事等, 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另一方 面,要具有良好的教学理论修养,使自己的教学过程符合教学 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提高效 率,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 3. 反思 反思已经越来越普遍地被认为是优秀教师的标志,是教师 专业成长与发展中的关键性要素,从而也是高校教师教育应该 “反思”是指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 追求的目标。 所谓 平凡工作的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 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这里特别强调对教育失误 的反思。 三、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 内省 “内省” ,即对自己内心的省视、审查,是一种自律心理, 也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反省精神。内省是道德修养的态度,又是 道德修养的方法。它注重良心在修养中的作用。孔子说 : “见贤 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说的就是见到别人好的地方,要向 人家学习,见到别人不好的道德表现,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 引以为戒。内省有几个要求 :要严于解剖自己,提高自觉性 ; 要找出最应该记取的道德准则、至理名言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时刻激励自己按照这些准则、信条去做 ; 要向专家型和榜样型 教师学习。作为一名教师,从选择这一行业的那天起,就意味 着这一生必定是奉献多于索取,许多付出都不是用金钱可以衡 量的,许多细致、繁杂的工作都是不为人知的。但是,当我们 的学生学业有成、思想进步时,当我们的劳动得到社会、家长、 学生的认可时,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值得。所以,作为 一名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营造良 好的育人环境。只有这样, 才会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 实现自己的
人生价值。 2.自我激励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激励对于提高行为主体行 为的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效率大有裨益。自我激励,是教师在自 我认识的基础上,鼓励自己为达到更高师德水平而努力的过程。 自我激励是激发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内在动力,是教师进行师 德修养的重要保障。教师自我激励的主要形式有四种 : 第一种, 目标激励,也就是将做一名好教师作为奋斗目标 ; 第二种,成 果激励,通过学生对自己肯定的评价来激励自己坚持做下去 ; 第三种, 反思激励, 反思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寻找良方,
[3]
36
师资建设与管理
DOI 编码 : 10.3969/j.issn.1007-0079.2010.24.015
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24期 总第175期
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陈 锐 吕建明
摘要 : 当前,高校要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首先必须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鉴于此,笔者从高校教师自身 的角度分析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 高校教师 ; 职业道德修养 ; 内省; 自我激励 作者简介 : (1979-) 陈锐 ,女,天津人,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助讲,主要研究方向 : 机械工艺教育; 吕建明 (1977-) ,男,江苏常 州人,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助讲,主要研究方向 : 机械工艺教育。 (湖北 宜昌 443000)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指教师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 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锻炼、 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这些努力所形成的道德 品质。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 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从教 师职业的特点看,教师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只要 有人和人的关系的地方,就必然有道德。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 德修养实质就是高校教师在教育工作和社会实践中所进行的自 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及其结果。高 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修养、思想修养、 人格修养、合作品质修养、创新品质修养。高等学校是培养人 才、发展科学的重要场所,高校教师是高校落实以德治国方略、 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 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随着高等教育现代 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教师,其道德风范的社会 影响也会越来越大。高校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进 而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整体状况。古人云: “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教师便是树人的人。 它作为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业人员,是学校教育教学职能 的主要实施者,欲加强教育的内涵建设,就必须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21 世纪是一个 充满竞争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 才的竞争。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很重要的一 点是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加 强师德修养是我国在新世纪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于国于民于
己意义重大。 一、我国古代先哲关于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的探讨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认为,要成为有道德的人,不仅要 “修己以敬” ,而且要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 孔子及 、 。 其弟子还提出通过 “内省”“自讼”来提高道德修养。孟子从性 、 善论出发, “尽其心, 提出 养其性”的主张, 提出了 “存心” “养气” 、 的道德修养方法。汉代董仲舒、宋代张载和程颐、明代王阳明 等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提出了 “格物”“致知” 、 、 “诚意” 、 “修身” 、 “省察克冶” 、 “穷理居敬” 、 “闭门思过”等方法。
我国古代先哲提出的道德修养途径和方法尽管是唯心的,但是 有积极和合理的因素,在当前对于提高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修养有直接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研究和倡导这些积极的和合 理的因素,大力提高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二、提高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 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 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掌 握正确的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1. 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有一句 名言叫做 “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毛泽东也说过 : “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 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 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 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他们,这是任何人实际 上走着的认识路程, 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 ” 。 同样的道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也离不开实践,实践是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 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 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 学实践中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 间、 教师之间、 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 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自己 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 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 信仰。 2.学习 学习不仅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智力和能力的重要 途径,而且也是加强师德品质修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形成良 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不
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 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 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明辨职 业活动中的是非善恶,从而增强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 性。因此,教师的每一种优良师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首先是
35
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24期 总第175期
师资建设与管理
从反思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使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 ; 第四种,对比激励,就是通过与其他教师比较寻找自己的不足, 从而激励自己改正缺点,做得更好。一个教师只有对其工作倾 注了无限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做到了刻苦努力、钻研、精益 求精,才能从中获得人生价值的升华和别人无法体会到的精神 享受。教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肩负了社会进步的使命,却又 永远是幕后英雄,试想哪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从懵懂无知的孩童 经过教师心血的浇灌而培养成才的,教师就是通过自己平凡的 劳动成就他人梦想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忠诚于这份事业 是无怨无悔的。 3. 致知 “致知”是深刻认识和把握各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程。教 师在提升自己师德修养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和思考人生哲理 和做人的道德,准确地理解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在合理性,恰当 地把握好自己在教育劳动中的伦理位置。 “致知”是培养趋善避 恶的道德意向及其情感,从而选择恰当职业行为的重要前提。 4. 践履 “践履”这个概念在宋明理学中运用得较为普遍。它的一 般意义是行或实践,而其具体内容则多指封建道德的实践躬行。 朱熹说 : “ 《大学》之书,虽以格物致知为用力之始,然非谓初 不涵养践履,而直从事于此也。 ”践履是将道德观念、道德规 范和道德理想付诸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认为,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根本的道德修养方法。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 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改造主观世界。只有在现实的与他人相处 的道德关系中,才能改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从师德发生与发展 的规律看,社会所要求的师德规范是否为教师个人所认同,高 校教师个人在处理师德问题时获得了何种情绪体验,道德意志 是否坚定,只有在道德践履中才能获得检验。 5.交往 交往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 之间的交往。与其他教师和学生良好交往有利于教师获得良好 的师德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师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发展。 四、总结 总之,做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好做,但做一个好教师却不 好做,要想真正胜任教师这一职业并不容易,非是一朝一夕所 能达到的,需要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不懈
。此时,教师职业道 德修养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 也是教师有所创造和革新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 [1]孔子 .论语 宪问[M].北京:中华书局,2007. ·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7. [3]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J].东北师 大学报,2000,(5). (责任编辑: 张中)
从学习中得来的。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培养出真正完美的师德。 如果离开学习,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科学理论,那样师德修养就 会迷失方向。 俗话说 : “艺大根深。 ”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来自教师的刻苦 努力和理论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稳 固的知识体系,不仅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积极涉猎相关学科 的知识,以及掌握大量的风土人情、人物典故、奇闻逸事等, 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另一方 面,要具有良好的教学理论修养,使自己的教学过程符合教学 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提高效 率,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 3. 反思 反思已经越来越普遍地被认为是优秀教师的标志,是教师 专业成长与发展中的关键性要素,从而也是高校教师教育应该 “反思”是指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 追求的目标。 所谓 平凡工作的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 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这里特别强调对教育失误 的反思。 三、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 内省 “内省” ,即对自己内心的省视、审查,是一种自律心理, 也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反省精神。内省是道德修养的态度,又是 道德修养的方法。它注重良心在修养中的作用。孔子说 : “见贤 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说的就是见到别人好的地方,要向 人家学习,见到别人不好的道德表现,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 引以为戒。内省有几个要求 :要严于解剖自己,提高自觉性 ; 要找出最应该记取的道德准则、至理名言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时刻激励自己按照这些准则、信条去做 ; 要向专家型和榜样型 教师学习。作为一名教师,从选择这一行业的那天起,就意味 着这一生必定是奉献多于索取,许多付出都不是用金钱可以衡 量的,许多细致、繁杂的工作都是不为人知的。但是,当我们 的学生学业有成、思想进步时,当我们的劳动得到社会、家长、 学生的认可时,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值得。所以,作为 一名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营造良 好的育人环境。只有这样, 才会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 实现自己的
人生价值。 2.自我激励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激励对于提高行为主体行 为的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效率大有裨益。自我激励,是教师在自 我认识的基础上,鼓励自己为达到更高师德水平而努力的过程。 自我激励是激发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内在动力,是教师进行师 德修养的重要保障。教师自我激励的主要形式有四种 : 第一种, 目标激励,也就是将做一名好教师作为奋斗目标 ; 第二种,成 果激励,通过学生对自己肯定的评价来激励自己坚持做下去 ; 第三种, 反思激励, 反思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寻找良方,
[3]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