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7年,接到平叛任务的王守仁(被后世称为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教育家、文学家)在临行前把他的两个学生召集到天泉桥,传授给他们心学的精髓,所谓心学四诀:
无恶无善心之体,
有恶有善意之动。
知恶知善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然后,王守仁仰首向天,大笑间飘然而去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天泉论道。
心存良知,一念向善——看似简单,但坚持这样做却又难上加难!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三国刘备告诫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以上这些都不算什么,关键在于要“知行合一”。阳明先生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虽几经坎坷甚至山穷水尽却仍不堕落,随遇而奋起,绝不像唐伯虎之颓废(虽然也小有成就,但那是放纵的怪才,与阳明先生坚定的人生信念没法比)。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他不但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一心向善、胸怀天下的胸怀,知行合一的实践,还能够因应自己变化的环境,潜心钻研,干什么都干得非常好!------这更是很难做到的,也正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通常我们能做到落魄时不堕落就很不错了,而他却能再进一步:顺势而为!大有作为!真是人生处处可开花。
了解了王守仁,我个人觉得其文治武功与毛泽东很有一比,了不起!
1527年,接到平叛任务的王守仁(被后世称为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教育家、文学家)在临行前把他的两个学生召集到天泉桥,传授给他们心学的精髓,所谓心学四诀:
无恶无善心之体,
有恶有善意之动。
知恶知善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然后,王守仁仰首向天,大笑间飘然而去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天泉论道。
心存良知,一念向善——看似简单,但坚持这样做却又难上加难!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三国刘备告诫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以上这些都不算什么,关键在于要“知行合一”。阳明先生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虽几经坎坷甚至山穷水尽却仍不堕落,随遇而奋起,绝不像唐伯虎之颓废(虽然也小有成就,但那是放纵的怪才,与阳明先生坚定的人生信念没法比)。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他不但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一心向善、胸怀天下的胸怀,知行合一的实践,还能够因应自己变化的环境,潜心钻研,干什么都干得非常好!------这更是很难做到的,也正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通常我们能做到落魄时不堕落就很不错了,而他却能再进一步:顺势而为!大有作为!真是人生处处可开花。
了解了王守仁,我个人觉得其文治武功与毛泽东很有一比,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