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骨寻踪速成班:身高篇

在上一期的果壳识骨寻踪速成班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如何通过骨盆和颅骨鉴定性别。在法医人类学实践中,确定尸骸的身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身高(又名身长),即从头的顶点至脚底的垂直距离。除了可以通过简单的全骨测量来判断外,就算只有几根长骨,也能通过公式推算出死者生前身高。

不断变化的身高

在人的一生中,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黄金阶段:出生至1岁和青春期期间(女性10-12岁,男性男12-14岁),青春期后期至20岁左右达到成年身高。成年身高由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因素(如营养、种族、内分泌、生存环境、体育运动、医学进步、生活习惯、性成熟早晚、远近亲婚配等等)决定。

人30岁以后的身高每年降低约0.6毫米,每20年降低1.2厘米。所以,对30岁以后的人,应从推算出的身高总值,减去每年缩短的0.6毫米。此外,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男性40-60岁男性平均身高下降2.3厘米,60-69岁阶段的身高比最高时要低约4.9厘米;而对于女性来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5.2厘米和2.7厘米。

这是因为当人进入中老年后,肌肉力量会逐渐减弱和退化,整体骨骼钙会出现大量丢失,骨质疏松,椎间盘萎缩、水分减少,脊柱也会弯曲,位于长骨两端的关节软骨变薄,关节腔隙变狭小。所以老年人要比当年强壮的自己矮一些。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其实还可以加一句:好汉不提当年高。也有学者认为,身高值的下降早晚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早衰老的指标。

人的身高会逐渐减少。

用骨头推算身高

在正式开课之前,让我们先熟悉一下人类重要的骨骼名称:如下图,希望你能记清楚这些有点拗口的名字,因为你会不止一次的用到它们。

人体的几处重要骨骼。

完整的骨骼,不完整的骨骼甚至骨骼残骸,对于法医人类学来说,都不是问题。都可以推算出死者的身高。

完整骨骼推算身高

在判断身高这个问题上,完整的骨骼显然是最简易判断的样本。不过这也并非简单拿尺子一量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将全身骨骼按解剖学位置排列,测量并整合颅骨、各个椎骨椎体长的总和、股骨生理长度、胫骨的生理长度、距骨高和跟骨高的长度,这个总和就是骨骼全长。随后在所测身高的基础上加上5厘米,即可得出死者身高的估计值。

此外,还有一个公式被认为不受种族与性别限制:身高=0.98×骨骼全长+14.63±2.05厘米

根据不完整骨骼推算身高

当然,并不是在所有的案件中都会发现完整的骸骨。对于只有部分骨骼或残骸,需要首先确定性别,年龄后,再测量骨骼的有关量化特征,最后将所测量数据代入回归方程推算,就可得出死者近似身高。

长骨推算身高

一般认为:四肢长骨和身高之间相关性是最高的,而长骨也很容易被发现与保留,所以身高推算一般用长骨最准确。在根据人体四肢骨骼中某根长骨(如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来推算身高时,可以简单地将其长度乘以特定的系数,再加上5厘米,就可以计算出死者的身高估计值。其中的这5厘米是为了把死者生前的软组织(包括椎间盘)的厚度计算在内。

此法虽简便好用,但过于简单,所以推算身高误差较大。现在已被更为精准的方法“回归法”所取代。(点这里查看详细方程 )

在实际测量中,还应注意以下要点:

使用多根长骨来推算身高一定比1根长骨准确得多,误差小。

用下肢骨推算,比用上肢骨好,因为上肢长骨回归方程的标准误差均大于4厘米,下肢长骨的标准误差均小于4厘米。

用回归方程推算特别高或特别矮的个体,误差偏差较大,而对于身高在平均值附近的个体,准确性高,误差小。

长骨有明显或不明显的侧别差异,即两侧的长度可能会不同。而这个差别常见于下肢长骨,所以测量时最好以同一侧两骨长度之和计算身高。

由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的身高有增高的趋势。所以间隔一定时间,应对长骨和身高的相关性加以重新探讨。

颅骨推算身高

用胳膊腿上的骨头来测定身高还说得过去,不过如果我要说用颅骨也可以呢?别急着不信,别管是大头儿子还是小头爸爸,都能通过颅骨知身高。

测量颅围的几个重要位点。

颅骨识身高,主要是通过颅围和颅骨的垂直径来推算身高。在进行颅围测定时,应先测量眉间点(额的下部,鼻根上方,两眉之间的隆起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向前最突出的点)和颅后点(枕骨鳞部正中矢状面上最向后突出的一点)的颅围长度,将数据代入公式就可以推算出死者的身高。此外,颅骨的垂直径,即颅顶的前囟点到下颌尖的颏下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可以推算出身高:身高=7×颅骨垂直径。

长骨残骸推算身高

上面提到的都是完整的骨头,不过案发现场永远不会那么“标准”。年代久远的骸骨、两端有损伤、已经腐烂残缺的长骨都会不时出现。这时,就要将长骨按照解剖学位置分数段,由各部分的长度求出长骨的最大长,并按照上述的方法推算身高;或根据残骸的解剖学标志(这些标志选在骨表面最明显的部位)所占全骨长的百分比,确定残骸的长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肩胛骨高度的平均值、锁骨、胸骨、髋骨、第二掌骨、女性骨盆等位置都可以用来推算身高。

在使用骨骼推算身高时,应先确定骨骼所属死者的性别、年龄和种族,以获得更准确的身高数据。怎么确定?下期告诉你~

参考书籍:《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学》、《高级法医学》、《法医学》、《现代法医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格式解剖学》、图片来自《奈特图谱》、《麦克明彩色图谱》及网络。

在上一期的果壳识骨寻踪速成班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如何通过骨盆和颅骨鉴定性别。在法医人类学实践中,确定尸骸的身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身高(又名身长),即从头的顶点至脚底的垂直距离。除了可以通过简单的全骨测量来判断外,就算只有几根长骨,也能通过公式推算出死者生前身高。

不断变化的身高

在人的一生中,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黄金阶段:出生至1岁和青春期期间(女性10-12岁,男性男12-14岁),青春期后期至20岁左右达到成年身高。成年身高由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因素(如营养、种族、内分泌、生存环境、体育运动、医学进步、生活习惯、性成熟早晚、远近亲婚配等等)决定。

人30岁以后的身高每年降低约0.6毫米,每20年降低1.2厘米。所以,对30岁以后的人,应从推算出的身高总值,减去每年缩短的0.6毫米。此外,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男性40-60岁男性平均身高下降2.3厘米,60-69岁阶段的身高比最高时要低约4.9厘米;而对于女性来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5.2厘米和2.7厘米。

这是因为当人进入中老年后,肌肉力量会逐渐减弱和退化,整体骨骼钙会出现大量丢失,骨质疏松,椎间盘萎缩、水分减少,脊柱也会弯曲,位于长骨两端的关节软骨变薄,关节腔隙变狭小。所以老年人要比当年强壮的自己矮一些。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其实还可以加一句:好汉不提当年高。也有学者认为,身高值的下降早晚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早衰老的指标。

人的身高会逐渐减少。

用骨头推算身高

在正式开课之前,让我们先熟悉一下人类重要的骨骼名称:如下图,希望你能记清楚这些有点拗口的名字,因为你会不止一次的用到它们。

人体的几处重要骨骼。

完整的骨骼,不完整的骨骼甚至骨骼残骸,对于法医人类学来说,都不是问题。都可以推算出死者的身高。

完整骨骼推算身高

在判断身高这个问题上,完整的骨骼显然是最简易判断的样本。不过这也并非简单拿尺子一量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将全身骨骼按解剖学位置排列,测量并整合颅骨、各个椎骨椎体长的总和、股骨生理长度、胫骨的生理长度、距骨高和跟骨高的长度,这个总和就是骨骼全长。随后在所测身高的基础上加上5厘米,即可得出死者身高的估计值。

此外,还有一个公式被认为不受种族与性别限制:身高=0.98×骨骼全长+14.63±2.05厘米

根据不完整骨骼推算身高

当然,并不是在所有的案件中都会发现完整的骸骨。对于只有部分骨骼或残骸,需要首先确定性别,年龄后,再测量骨骼的有关量化特征,最后将所测量数据代入回归方程推算,就可得出死者近似身高。

长骨推算身高

一般认为:四肢长骨和身高之间相关性是最高的,而长骨也很容易被发现与保留,所以身高推算一般用长骨最准确。在根据人体四肢骨骼中某根长骨(如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来推算身高时,可以简单地将其长度乘以特定的系数,再加上5厘米,就可以计算出死者的身高估计值。其中的这5厘米是为了把死者生前的软组织(包括椎间盘)的厚度计算在内。

此法虽简便好用,但过于简单,所以推算身高误差较大。现在已被更为精准的方法“回归法”所取代。(点这里查看详细方程 )

在实际测量中,还应注意以下要点:

使用多根长骨来推算身高一定比1根长骨准确得多,误差小。

用下肢骨推算,比用上肢骨好,因为上肢长骨回归方程的标准误差均大于4厘米,下肢长骨的标准误差均小于4厘米。

用回归方程推算特别高或特别矮的个体,误差偏差较大,而对于身高在平均值附近的个体,准确性高,误差小。

长骨有明显或不明显的侧别差异,即两侧的长度可能会不同。而这个差别常见于下肢长骨,所以测量时最好以同一侧两骨长度之和计算身高。

由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的身高有增高的趋势。所以间隔一定时间,应对长骨和身高的相关性加以重新探讨。

颅骨推算身高

用胳膊腿上的骨头来测定身高还说得过去,不过如果我要说用颅骨也可以呢?别急着不信,别管是大头儿子还是小头爸爸,都能通过颅骨知身高。

测量颅围的几个重要位点。

颅骨识身高,主要是通过颅围和颅骨的垂直径来推算身高。在进行颅围测定时,应先测量眉间点(额的下部,鼻根上方,两眉之间的隆起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向前最突出的点)和颅后点(枕骨鳞部正中矢状面上最向后突出的一点)的颅围长度,将数据代入公式就可以推算出死者的身高。此外,颅骨的垂直径,即颅顶的前囟点到下颌尖的颏下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可以推算出身高:身高=7×颅骨垂直径。

长骨残骸推算身高

上面提到的都是完整的骨头,不过案发现场永远不会那么“标准”。年代久远的骸骨、两端有损伤、已经腐烂残缺的长骨都会不时出现。这时,就要将长骨按照解剖学位置分数段,由各部分的长度求出长骨的最大长,并按照上述的方法推算身高;或根据残骸的解剖学标志(这些标志选在骨表面最明显的部位)所占全骨长的百分比,确定残骸的长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肩胛骨高度的平均值、锁骨、胸骨、髋骨、第二掌骨、女性骨盆等位置都可以用来推算身高。

在使用骨骼推算身高时,应先确定骨骼所属死者的性别、年龄和种族,以获得更准确的身高数据。怎么确定?下期告诉你~

参考书籍:《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学》、《高级法医学》、《法医学》、《现代法医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格式解剖学》、图片来自《奈特图谱》、《麦克明彩色图谱》及网络。


相关内容

  • 1.吉他常识
  • 约瑟网吉他常识 约小瑟 编 买吉他,上约瑟网!100%正品保证!安全又放心! 新手疑问 1. 新手学吉他容易吗? 吉他是最简单的乐器之一,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小白新手学吉他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2. 我年龄大了可以学吉他吗? 吉他是不分年龄阶层的,从小到大都可以练习弹奏的乐器.而且比较简单,很容易上手 ...

  • 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
  •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个案 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考试都合格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都获得了,国家劳动部都承认了职业资格,还能不是心理咨询师吗?但我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心理学专业也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心理 ...

  • 基于投影寻踪方法的模糊综合估计与聚类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1, 1, 63-68 doi:10.4236/csa.2011.12013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1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c ...

  • [鬼吹灯之圣泉寻踪]读后感
  • [<鬼吹灯之圣泉寻踪>读后感]<鬼吹灯之圣泉寻踪>读后感<鬼吹灯之圣泉寻踪>,天下霸唱著,御定六壬改编,金城出版社出版,2011年8月25日开始阅读,2011年9月10日阅读完毕,<鬼吹灯之圣泉寻踪>读后感.<鬼吹灯>当年火得一塌糊涂,大江 ...

  • 寻踪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大学的理想]读后感
  • INTELLIGENCE人文论坛 寻踪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 ---<大学的理想>读后感言 华中师范大学高教研究所 黄 蓉 鲁 军 摘要:纽曼的大学理想是一种代表了经典自由教育哲学的大学理想,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对自由 教育思想做了精彩的阐述,指出自由教育并非"没有实 ...

  • 两当轩寻踪
  •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这是清代大诗人黄仲则写在<都门秋思>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句.黄仲则生当乾隆"盛世",才华横溢,却一生贫病交迫,只活到35岁就离开了人世.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曾引用过黄仲则 ...

  • 神易图书馆的[对联]
  • 家教妙联劝人醒世 家教妙联劝人醒世家教妙联劝人醒世作者: 故事百科 时间:2014-12-03 浏览:81 次.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副家教联语: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联:少读书,便是低天分:此联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 ...

  • _辅行诀_抄本寻踪
  • <辅行诀>抄本寻踪 □□ 钱超尘赵怀舟 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研究院 (北京(山西 100029) 太原 030012) 摘要:<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鉴于多种抄本及正式出版之本互 存许多不同,对其进行全面重新整理,并得到了张大昌先生传人的热 ...

  • 幸运草wrh的文件夹[糕点 面包]
  • 吉利丁.琼脂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吉利丁.琼脂是什么?1.加热吉利丁至融化的时候,不能过热,如果将吉利丁溶液加得太热,会影响吉利丁的凝固能力.3.吉利丁粉和吉利丁片可以互相替代使用,用量是一样的(如5克吉利丁片凝固力与5克吉利丁粉相同).介绍完这两种凝固剂以后,最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利丁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