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中南讲如何才能写好欧体字

卢中南讲如何才能写好欧体字

遵循" 取法乎上" 的原则,许多书法爱好者将欧字作为入门的范本,但练了几年,收效甚微,虽有形,却无神,观其字,味同嚼蜡。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欧字法度森严,字存隶意,字形偏长,这些显著的特点与其它基本技法姑且不谈,以下说说几个容易忽视的方面。

(一) 用笔

欧字用笔以方为主,但临习时不可一味的将各个笔画的起收笔都作刀切处理,过分追求棱角,要注意方圆结合。圆处用" 揉笔" 处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揉笔"--如同在疼痛处作圈形按摩。以横为例,收笔时轻顿之后,毛笔轻轻提起,但不离开纸,朝着回锋的方向作圈形运动,尔后回锋收笔。动作虽小,却能表现出方中带圆的形态。其它如竖画的收笔处、横折的折处、取法于隶的竖弯钩的收笔处等,都带有圆意,都可用" 揉笔" 。

注意细微的粗细变化。初临欧字,便可观察出笔画的轻重变化,诸如横、竖的两头重,中间轻等,但细察之则变化多端。比如垂露竖:一种是两头重,中间轻,在字中多有顶梁柱的作用,如" 中" 字 等;还有一种是起笔轻,行笔较细,收笔重,常用于字中有多个长竖,如" 涧" ," 国" 字的左竖等,力求多变。

"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仔细观察,细处着眼,写出细微变化,才能让笔画活灵活现起来。

(二) 笔势

有的习字者,写完一笔,停下来看一笔,再写下一笔,将一个个笔画" 摆" 在纸上,失去了内在联系,这就失去了笔势。所谓" 势" ,就是笔画在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这个关系,才能和谐统一,气息贯通,不然,笔画就会成为一个个符号,所以古人说:" 必先识势,乃可加工" 。以" 其" 字的下面两点为例,左边一点向右上方出锋,以便接着写右边的一点,而右边的一点带笔向左下出锋,以便接着写下一个字。再如" 三点水" 旁,第一点收笔后奔向第二点,第二点又同样奔向第三点,所以前两点都是向下俯势,收笔出锋也都向下,而第三点写完后的奔赴方向是右边的笔画,所以有上仰之势,其出锋

也带笔向上。另外,在横画中,斜度大的,收笔较重,反之,则轻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明白了这些,笔画的俯仰,顿笔的轻重,出锋的方向等就不会是盲目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了。而笔势又与节奏,韵律关系紧密,每一笔都有快有慢,如起笔蹲驻蓄势时稍慢,行笔加快,收笔护尾略减慢,但较起笔略快,因为它既是一笔的结束又是下一笔的即将开始,就这样快慢,轻重,字字反复着。在用笔正确的前提下,如能做到每笔呼应,连贯,字便有了活力。

(三) 结体

要收得住,但还要放得开。欧字的确中宫紧收,工整严谨,但也须有" 疏可走马" 之处,临习时要注意比例的安排,敢于伸展,如" 九" ," 成" 二字的钩画,极力放开,对比强烈,不能写得缩手缩脚。

字字有" 险" 处。千万不可将欧字写得过于" 平" ," 均" 。横画很少有水平的,上斜得厉害,但通过其他的笔画又化险为夷,如" 怀" 字,靠最后的长点求平衡。打破常规的处理,让该居中的偏侧,如" 宫" 的第一点," 千" 的中竖等;应错开的却对齐,如:" 长" 的两竖等。看似平整的楷书,通过" 险" 的结体变化,使欧字有了各种各样的姿态。

虚实要得当。欧字中一些衔接的地方,诸如" 雨" ," 门" 等字的方框,其左上角或内部不能" 焊死" ,要留有空隙,与室必有门窗一般,取透气之意,避免沉闷。

当然,以上强调的几点,都必须要先有纯熟的基本功,但这也只是解决了技术性的问题,还需要在品德修养,意境构思诸方面下工夫,才能表现出神采," 字外功" 的道理就在于此。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①好帖;②喜欢。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

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卢中南:完美的缺陷

在硬笔书法的圈圈里,卢中南这个名字可谓是无人不晓。行家们倍为推崇,学欧楷,找卢中南去吧。名家王正良都说:“他是硬笔书法界最有实力的代表者之一,他的楷书毫无疑问地是全国一流水平。依我看,黄自元把欧字写死了,而卢中南把欧字写活了。”连前江泽民总书记装饰怀仁堂时请楷书家写字,一位是启功先生,另一位就是卢中南先生。好多硬笔书法教师们更是向他的弟子们推荐卢先生的字帖。老百姓们也非常喜欢,人见人爱。

看来,先生确实是不同凡响的。让我们把目光转向他的作品:其书结体修长,内收外放,点画提按有度,刚柔相济,显然是从欧体中来,并能做到在点画的避让和穿插上把握得比较有分寸、合理、到位和协调,从而保证了笔画和字间的空间都是那么的舒畅和匀美。运笔上更是功力深厚,起收分明,并能把挺和润结合起来,无不令人叹服。然而,我在观赏之余,却心生感叹。从卢先生的笔画到结体,我们横挑也好,竖挑也好,似乎真的挑不出毛病来,先生已将欧楷的营养吸收到极至,令人找不到缺点。然,这不免让我们有些遗憾。这种说法似乎听起来有些荒怪,其实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为,一个书法家如果已经到了挑不出毛病的地步,实际上,他往往也到了停滞不前的时段。此时,他在书法创作上各方面都已感觉到完美,因而,继续前行的动力似乎消失了。这样看来,卢中南就是这么一位让广大老百姓多喜爱,但又让我们感到总有些不太满意的书法家。只是人们在欣赏先生众多的好看的作品时,却不知说什么好而已。因为,他深厚的功力、笔画交代得清晰可见,没有半点含糊,在字和布局的匀美以及转换传承都处理得极为妥当,从而使得整体大方漂亮。这些,似乎也成了掩盖他真正“缺陷”的障碍物所在。我们在仔细端详先生的

作品时,总觉得缺少大师的某些个性所在。表现在技法有趋于程式化的迹象。在以往年头,先生在创作作品时努力追求以下两点要素:一是作品语言。先生知道不能拘离于欧体,而应该有所突破和创新,因而表现出充满活力的全新作品语言。二是有意味的形式。这是书法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以往作者在线条处理、结构特征和整体协调性上,力求追求用自己的真心来抒发和描绘一种生命意象,能激起欣赏者的审美感情,真实地让人们从笔画、结体、章法综合而成的整体面貌上而体会到一种“有意味”,而不是简单的要素罗列。而近两年的大多面世作品,似乎缺少了这些活的灵魂,让人感觉似乎逐渐陷入技法化的层面。是什么原因呢?也许是先生在追求欧体笔法创新之后的一个低谷,也许是先生写了太多的钢笔字帖之后表现出来的疲态所致!还表现在追求雅俗共赏的审美标准上。就是希望行家见了说好,门外汉见了也称赞。因而,表现在作品上,尽管自由与活泼,并充满了大众化的人情味。但我们认为,线条的个性还不够强烈,结体一味的修长而显大众化(当然这种大众化与有些很俗的趋于“馆阁体”的作品不能同日而语),章法一味的整齐划一等一些缺陷不能显示出大师的风范。其实,以先生的功力和创新精神,他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一流大家。

好在,还有时间,我们期待着先生能进一步深入下去。

卢中南简介 卢中南,男,1950年12月生于湖北武汉;从五、六岁开始,就以欧体为帖,描模临仿,坚持不懈,小学、中学便才华初露。 到军事博物馆工作后,各种展览的文字、说明品类繁多,任务紧急,卢中南都能高悬臂腕,轻松自如地日写2000—3000多工整、秀丽的楷书应急,深得领导信任。 1985年首都师范学院开设书法专业班,卢中南以优秀成绩考入,师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 醉心于欧体的卢中南,在吸收欧体的精微与神韵中,知难而进,坚韧执着,穷学苦治,抱着欧体不放手,修得正果。都说欧体要写紧凑不容易,他偏偏认为要把它弄松快了才算入境。他说,真正熟悉了,理解了,笔画、结构、布局才会游刃有余,精到美观。他精临所有的欧阳询碑刻遗迹计14种(包括传本),并结集出版。欧阳中石先生曾序其曰:“细审中南手制,字字未必是欧,但整篇气息皆从欧出……诚然已得欧体之神髓。如是既有钩沉补遗之功,又有复真回天之能,为后人之习欧辟一方便法门。”卢中南的楷书艺术,生动地体现了纯朴聪慧、宁静淡泊的性情和悠久的历史底蕴,厚实质朴中不失灵气,法度有致中追求创新超越,融汇贯通,自出机杼,力求形式与气质美的和谐统

一。近10年来,卢中南以精湛的欧体楷书享誉书坛,屡屡获奖,并出版各种字帖、教材、书法集50余种,发行数十万册。国务院册封西藏第十一世班禅汉文楷书金册,就是他书写的。 古人云:字乃人之衣冠。由此可见,字是人的第二

仪表,是人的缩影。把字写好,对人的学习和工作将会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为了推广素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指导他们写一手工整、规范、美观的钢笔字,我们特邀请著名书法家卢中南、丁永康精心书写了这套《校园实用钢笔字帖》。本套字帖分为《校园赠言》、《诗文名句》、《名言、格言、警句》、《谚语、俗语、歇后语》四分册,内容均为学生常见和常用的语言词汇,读者在习字的同时还可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提高写作水平,实用性很大。 “临收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故专家认为,练一手好字,应以临摹结合为主。本套字帖可临摹,可描红,功能齐全。读者可先在透明的白纸上摹写,再自备约在旁边,观看字的形态笔画临写,最后用笔在黑字上描写。这样一科个科学、便捷的练字途径,一定会帮助读者将钢笔字的书写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卢中南讲如何才能写好欧体字

遵循" 取法乎上" 的原则,许多书法爱好者将欧字作为入门的范本,但练了几年,收效甚微,虽有形,却无神,观其字,味同嚼蜡。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欧字法度森严,字存隶意,字形偏长,这些显著的特点与其它基本技法姑且不谈,以下说说几个容易忽视的方面。

(一) 用笔

欧字用笔以方为主,但临习时不可一味的将各个笔画的起收笔都作刀切处理,过分追求棱角,要注意方圆结合。圆处用" 揉笔" 处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揉笔"--如同在疼痛处作圈形按摩。以横为例,收笔时轻顿之后,毛笔轻轻提起,但不离开纸,朝着回锋的方向作圈形运动,尔后回锋收笔。动作虽小,却能表现出方中带圆的形态。其它如竖画的收笔处、横折的折处、取法于隶的竖弯钩的收笔处等,都带有圆意,都可用" 揉笔" 。

注意细微的粗细变化。初临欧字,便可观察出笔画的轻重变化,诸如横、竖的两头重,中间轻等,但细察之则变化多端。比如垂露竖:一种是两头重,中间轻,在字中多有顶梁柱的作用,如" 中" 字 等;还有一种是起笔轻,行笔较细,收笔重,常用于字中有多个长竖,如" 涧" ," 国" 字的左竖等,力求多变。

"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仔细观察,细处着眼,写出细微变化,才能让笔画活灵活现起来。

(二) 笔势

有的习字者,写完一笔,停下来看一笔,再写下一笔,将一个个笔画" 摆" 在纸上,失去了内在联系,这就失去了笔势。所谓" 势" ,就是笔画在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这个关系,才能和谐统一,气息贯通,不然,笔画就会成为一个个符号,所以古人说:" 必先识势,乃可加工" 。以" 其" 字的下面两点为例,左边一点向右上方出锋,以便接着写右边的一点,而右边的一点带笔向左下出锋,以便接着写下一个字。再如" 三点水" 旁,第一点收笔后奔向第二点,第二点又同样奔向第三点,所以前两点都是向下俯势,收笔出锋也都向下,而第三点写完后的奔赴方向是右边的笔画,所以有上仰之势,其出锋

也带笔向上。另外,在横画中,斜度大的,收笔较重,反之,则轻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明白了这些,笔画的俯仰,顿笔的轻重,出锋的方向等就不会是盲目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了。而笔势又与节奏,韵律关系紧密,每一笔都有快有慢,如起笔蹲驻蓄势时稍慢,行笔加快,收笔护尾略减慢,但较起笔略快,因为它既是一笔的结束又是下一笔的即将开始,就这样快慢,轻重,字字反复着。在用笔正确的前提下,如能做到每笔呼应,连贯,字便有了活力。

(三) 结体

要收得住,但还要放得开。欧字的确中宫紧收,工整严谨,但也须有" 疏可走马" 之处,临习时要注意比例的安排,敢于伸展,如" 九" ," 成" 二字的钩画,极力放开,对比强烈,不能写得缩手缩脚。

字字有" 险" 处。千万不可将欧字写得过于" 平" ," 均" 。横画很少有水平的,上斜得厉害,但通过其他的笔画又化险为夷,如" 怀" 字,靠最后的长点求平衡。打破常规的处理,让该居中的偏侧,如" 宫" 的第一点," 千" 的中竖等;应错开的却对齐,如:" 长" 的两竖等。看似平整的楷书,通过" 险" 的结体变化,使欧字有了各种各样的姿态。

虚实要得当。欧字中一些衔接的地方,诸如" 雨" ," 门" 等字的方框,其左上角或内部不能" 焊死" ,要留有空隙,与室必有门窗一般,取透气之意,避免沉闷。

当然,以上强调的几点,都必须要先有纯熟的基本功,但这也只是解决了技术性的问题,还需要在品德修养,意境构思诸方面下工夫,才能表现出神采," 字外功" 的道理就在于此。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①好帖;②喜欢。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

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卢中南:完美的缺陷

在硬笔书法的圈圈里,卢中南这个名字可谓是无人不晓。行家们倍为推崇,学欧楷,找卢中南去吧。名家王正良都说:“他是硬笔书法界最有实力的代表者之一,他的楷书毫无疑问地是全国一流水平。依我看,黄自元把欧字写死了,而卢中南把欧字写活了。”连前江泽民总书记装饰怀仁堂时请楷书家写字,一位是启功先生,另一位就是卢中南先生。好多硬笔书法教师们更是向他的弟子们推荐卢先生的字帖。老百姓们也非常喜欢,人见人爱。

看来,先生确实是不同凡响的。让我们把目光转向他的作品:其书结体修长,内收外放,点画提按有度,刚柔相济,显然是从欧体中来,并能做到在点画的避让和穿插上把握得比较有分寸、合理、到位和协调,从而保证了笔画和字间的空间都是那么的舒畅和匀美。运笔上更是功力深厚,起收分明,并能把挺和润结合起来,无不令人叹服。然而,我在观赏之余,却心生感叹。从卢先生的笔画到结体,我们横挑也好,竖挑也好,似乎真的挑不出毛病来,先生已将欧楷的营养吸收到极至,令人找不到缺点。然,这不免让我们有些遗憾。这种说法似乎听起来有些荒怪,其实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为,一个书法家如果已经到了挑不出毛病的地步,实际上,他往往也到了停滞不前的时段。此时,他在书法创作上各方面都已感觉到完美,因而,继续前行的动力似乎消失了。这样看来,卢中南就是这么一位让广大老百姓多喜爱,但又让我们感到总有些不太满意的书法家。只是人们在欣赏先生众多的好看的作品时,却不知说什么好而已。因为,他深厚的功力、笔画交代得清晰可见,没有半点含糊,在字和布局的匀美以及转换传承都处理得极为妥当,从而使得整体大方漂亮。这些,似乎也成了掩盖他真正“缺陷”的障碍物所在。我们在仔细端详先生的

作品时,总觉得缺少大师的某些个性所在。表现在技法有趋于程式化的迹象。在以往年头,先生在创作作品时努力追求以下两点要素:一是作品语言。先生知道不能拘离于欧体,而应该有所突破和创新,因而表现出充满活力的全新作品语言。二是有意味的形式。这是书法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以往作者在线条处理、结构特征和整体协调性上,力求追求用自己的真心来抒发和描绘一种生命意象,能激起欣赏者的审美感情,真实地让人们从笔画、结体、章法综合而成的整体面貌上而体会到一种“有意味”,而不是简单的要素罗列。而近两年的大多面世作品,似乎缺少了这些活的灵魂,让人感觉似乎逐渐陷入技法化的层面。是什么原因呢?也许是先生在追求欧体笔法创新之后的一个低谷,也许是先生写了太多的钢笔字帖之后表现出来的疲态所致!还表现在追求雅俗共赏的审美标准上。就是希望行家见了说好,门外汉见了也称赞。因而,表现在作品上,尽管自由与活泼,并充满了大众化的人情味。但我们认为,线条的个性还不够强烈,结体一味的修长而显大众化(当然这种大众化与有些很俗的趋于“馆阁体”的作品不能同日而语),章法一味的整齐划一等一些缺陷不能显示出大师的风范。其实,以先生的功力和创新精神,他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一流大家。

好在,还有时间,我们期待着先生能进一步深入下去。

卢中南简介 卢中南,男,1950年12月生于湖北武汉;从五、六岁开始,就以欧体为帖,描模临仿,坚持不懈,小学、中学便才华初露。 到军事博物馆工作后,各种展览的文字、说明品类繁多,任务紧急,卢中南都能高悬臂腕,轻松自如地日写2000—3000多工整、秀丽的楷书应急,深得领导信任。 1985年首都师范学院开设书法专业班,卢中南以优秀成绩考入,师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 醉心于欧体的卢中南,在吸收欧体的精微与神韵中,知难而进,坚韧执着,穷学苦治,抱着欧体不放手,修得正果。都说欧体要写紧凑不容易,他偏偏认为要把它弄松快了才算入境。他说,真正熟悉了,理解了,笔画、结构、布局才会游刃有余,精到美观。他精临所有的欧阳询碑刻遗迹计14种(包括传本),并结集出版。欧阳中石先生曾序其曰:“细审中南手制,字字未必是欧,但整篇气息皆从欧出……诚然已得欧体之神髓。如是既有钩沉补遗之功,又有复真回天之能,为后人之习欧辟一方便法门。”卢中南的楷书艺术,生动地体现了纯朴聪慧、宁静淡泊的性情和悠久的历史底蕴,厚实质朴中不失灵气,法度有致中追求创新超越,融汇贯通,自出机杼,力求形式与气质美的和谐统

一。近10年来,卢中南以精湛的欧体楷书享誉书坛,屡屡获奖,并出版各种字帖、教材、书法集50余种,发行数十万册。国务院册封西藏第十一世班禅汉文楷书金册,就是他书写的。 古人云:字乃人之衣冠。由此可见,字是人的第二

仪表,是人的缩影。把字写好,对人的学习和工作将会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为了推广素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指导他们写一手工整、规范、美观的钢笔字,我们特邀请著名书法家卢中南、丁永康精心书写了这套《校园实用钢笔字帖》。本套字帖分为《校园赠言》、《诗文名句》、《名言、格言、警句》、《谚语、俗语、歇后语》四分册,内容均为学生常见和常用的语言词汇,读者在习字的同时还可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提高写作水平,实用性很大。 “临收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故专家认为,练一手好字,应以临摹结合为主。本套字帖可临摹,可描红,功能齐全。读者可先在透明的白纸上摹写,再自备约在旁边,观看字的形态笔画临写,最后用笔在黑字上描写。这样一科个科学、便捷的练字途径,一定会帮助读者将钢笔字的书写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关内容

  • 大力推进书法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追求内涵发展,提高人全面素质的新阶段.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国民素质,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了教育的重点.<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及时出台具有重要意义:1.拯救汉字的书写危机.电脑时代,中小学生包括大学生的书写能力已大为削 ...

  • 硬笔书法的选帖问题
  • 练硬笔书法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 不要凑热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流行书家的作品要谨慎,初学者缺乏鉴别力(包括曾经的流行书家,尽管他们可能风靡一时,如庞中华.司马彦等,这些人的作品看看就可以,不值得一学)的.要学就要跟着大家学,当然,真正的大家不一定为世俗所熟知. 二. 最好跟书法史上的 ...

  • 浅析欧阳询与[九成宫]
  • <九成宫醴泉铭>之浅析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 ...

  • 陈欧体走红背后
  • 陈欧体走红背后 根据天津北方网报道:近日,一则源自聚美优品广告的"陈欧体"在微博上热传,"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引来不少大学生争相模仿,写出各种版本的"陈欧代言体". 2分钟的代言广告走红背后,究竟 ...

  • [转载]颜体.柳.欧体楷书结字特点
  • 颜体.柳.欧体楷书结字特点 楷书,因法度森严,发上本人心得,供初学者参考,道友们讨论! 1.为方便学习结体,本人习惯: A.十多年来,反复尝试,最终认为九宫格较米字格科学,也更接近黄金分割比例,故在此以九宫格分析: B.左右.右中左结构归入合体字: C.独字.上下.上中.全包围下归为独体字,半包当个 ...

  • 颜体.柳.欧体楷书结字特点
  • 楷书,因法度森严,发上本人心得,供初学者参考,道友们讨论! 1.为方便学习结体,本人习惯: A.十多年来,反复尝试,最终认为九宫格较米字格科学,也更接近黄金分割比例,故在此以九宫格分析: B.左右.右中左结构归入合体字: C.独字.上下.上中.全包围下归为独体字,半包当个例单独分析: 2.颜体,字形 ...

  • 书法是一门坚持的艺术
  • 书法是一门坚持的艺术,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因年龄的关系,你可以不练笔画而直接进入练字阶段,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 1.描红:就是在双钩笔法勾勒出的字框内填写笔画,适合初学者,一般书店都有售. 2.摹临:就是在前人的法帖上覆上白纸临摹,适合初学者. 3.临摹:就是参照前人的法帖进行临摹,适合有一 ...

  • 书法相关文章
  • 如何写好"無"字 如何写好"無"字.在临"無"字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朋友困惑于中间的几竖和下面几横什么顺序的问题,从古代的法帖中来看,"無"字的写法主要是.王献之余杭帖中,無字中间三笔没有并成一笔,整体笔顺依然是保持先三横 ...

  •  楷圣唐街书堂山 生花妙笔惜字塔(23P)
  • 在长沙湘江北段的望城境内,星罗棋布地分布着靖港.乔口.新康.铜官.书堂等古镇,各镇相距均在10公里以内,统称为湘江古镇群.这些古镇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近年来,通过挖掘整理.保护开发修复,这些文化遗存得以重生,逐步成为长沙独具特色的旅游名片.工作之余,路人也曾靖港寻古.乔口吃鱼.铜官赏陶......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