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篇校园新闻
——李鹏
新闻是由七个要素组成的,这七要素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关键是怎样去排列组合它,这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在这里简单地跟大家说一下新闻稿的格式。
新闻稿的分类
第一类我们称之为“倒金字塔式”,所谓倒金字塔式就是三角形的尖是朝下的。在新闻写作中,尤其是在我们以前的新闻写作中经常会用到这样的格式,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边,而不重要的事情放在后边。比如说,习近平正在南非出席金砖国家首脑会议,如果按照倒金字塔式就会这样表达,某年某月某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南非出席了一个什么样的会议,在会议上习近平的讲话,然后,会上还进行了什么。这样的格式在新闻联播中经常会用到,就是把重要的事情、领导的讲话以及七要素中重要要素放在前面来写,所以这被称之为倒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大家只要看了新闻第一段或者第二段,就能对这个新闻一目了然。
第二类我们称之为“正金字塔式”。它一般是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来进行的。比如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参加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个事情的经过是怎么样的,这个事情有什么意义。然后,这一个事情还将进一步地怎样发展,这是正金字塔式的一个结构,这种顺序给人的感觉比较自然。因为不管是观众、听众还是读者,他们都是需要一种带入感的,需要循序渐进的找到新闻的一些要素,或是一些新闻点,正金字塔式正好切合了这种方式,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而且一般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后边。
第三类是“折中式”,我们也称之为“折中体”。什么意思呢,折中体既不会颠倒整件事情发生的顺序,也不会让人在读新闻的时候觉得枯燥无味。大家在读倒金字塔式新闻时会觉得头重脚轻,在读完两三行之后,就会觉得这个新闻没有什么价值了。而正金字塔式就像走程序一样,令人感到繁琐。折中体式是抛除掉那些对整篇新闻没有意义的东西,直接切入要点,把整个事件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但是重要的事情会首先体现,来呈现出一个大貌,后面再具体地突出重点。像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这样的节目,在不需要很严肃的情况下,一般会采用这样的文体,让大家感觉很舒服,看了开头我们知道要讲什么,看了中间也不觉得很繁琐,看了整篇新闻之后,一目了然。所以说,第三种文体大多是用在一些相对宽松一点的舆论环境里。
第四类文体叫做“华尔街日报体”,它来源于美国华尔街日报,当然这种文体并不是华尔街日报所独有的,也不是它独创的。只不过是它在自己的新闻写作中常常用到这样的文体,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这样一种风格。华尔街日报体是从一个点入手,由点及面然后再回归到一个点,就像一个菱形从一个点发射出两条线扩展到一个面,然后再回归到一个点,通常第一个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小事情,由新闻写作人去引申、探究、深入,由这个点把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勾勒出来、体现出来,讲完整个事情之后,再度的缩小自己的新闻点,回归到某一点。
校园新闻的要求
第一,校园新闻要求必须真实。很多人觉得真实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要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新闻真实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对于校园新闻,我们做到真实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自动化工程学院去年曾经组织过一个学雷锋活动,邀请了一些农民工、小学生来到青岛大学进行参观。这个事情的新闻点有三,一个是学雷锋,二是关心农民工子女,第三个是小学与大学的接
轨。从真实性角度来说,我们可能过多的侧重于自动化工程学院为这些小学生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但是这还是不够真实,为什么不够真实?因为我们的新闻点在我刚才说的那三个方面。所以说,如果真的要做到新闻的真实性,必须原原本本的按照事件的发展,引申出你想要的新闻点。
第二个是及时,例如今天是3月26号,学雷锋活动是在3月15号举办的,但是就算是今天我也会接到一些学雷锋的稿件, 虽然我们可以说学雷锋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但像这样发生在3月15、16号的稿件我们一般是不会采用的,因为它失去了新闻最基本的要求——及时。
第三是客观,我们在写很多新闻的时候都会不偏不倚的,或许其中或多或少的混有一些自己的主观色彩,当然这种主观色彩并不是说就是错误的,但对新闻来讲,客观是一个很基本的要求。如果你真的想在一个新闻稿里面去表达自己的态度,可以采用一种客观的方式,比如说,举行完一个活动后你想表达一下这个活动的反响,包括取得的成绩或者同学们的反响等,你们可以作为一个客观的写作人去采访经历者,某某同学说、表示怎么样。这就是新闻的要求:客观。
第四个要求就是全面,当然这个要求现在提的比较少,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新闻一旦全面了就意味着没有角度,所以说全面一般是对比较重要的新闻,如国家新闻一般是要求必须全面的反映整个事情。
在青岛大学新闻网投稿的注意事项
第一个是它的归属,青岛大学新闻网网络新闻的编辑、发布工作是由校党委的统一领导的,这个是很多的官方媒体必须要坚持的政治导向。而我们新闻网也是作为咱们学校一个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引导着同学们朝着一个正能量、积极的方向去学习、工作和生活,而党委宣传部下设学术中心负责新闻网新闻的发布。
第二个是新闻稿件实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即由新闻事件的组织主办单位负责组稿并且报送稿件,这个很重要。大家在写新闻稿尤其是在写一些和学院相关的、学院大层面的新闻稿时,一定要经过老师的把关,经过老师审稿之后才能去报送。
第三个是时效性的问题,就是新闻事件在发生三天以后报送的稿件在原则上是不予发布的,一般也就是三天。
第四个是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新闻网的栏目,我们新闻网目前分为几个板块,第一个版块是“青大新闻”。青大新闻是学校层面的重大事件、重大成绩、重大突破。一般会发什么样的新闻稿呢?学校整体的新闻、学校主要领导的活动以及学校师生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得的突破、取得的成绩,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学术活动。比如说前两天国际著名的刑侦科学专家李昌钰、雅思之父胡敏来到青大,他们的稿子一般放在青大要闻里边;第二部分是综合新闻,综合新闻一般会发学校某个部门的稿件,比如说团委的、研究生处。这样的稿件一般会放在综合新闻里边,而有些学院的重要事件也会放在这里边。第三个板块就是大家最常见的,青大首页上的校园传真。校园传真主要针对的是学院学生组织所举办的一些科技、文化、学术、体育、外部交流这样的一些活动的新闻稿,像咱们所撰写的新闻稿,一般会发在校园传真中。
新闻稿的内容和格式的要求。
第一个是标题部分,要求新闻稿件的标题完整、生动、精炼,能够体现新闻主旨,体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观点。一般拿到一个新闻稿之后,首先看标题,标题分什么呢?大家小学、中学都学过,主谓宾。主语是谁举办的,谓语是怎样举办的,宾语是办了什么样的事情,就是这样简单。如果是特殊一点的,可以加一个定语,比如说首场报告会,或者说首次行动。也可以加些补语,状语,例如可以说突破性的进展,有时候也会加,但是很少加,大部分就是主谓宾。
第二个是整个稿件文风要朴实,通俗易懂,文字要求准确精炼,语言鲜明生动,而且措辞要规范严谨。在新闻中所引用的材料、事实、引语、数字,涉及人物的名称、职务职称,以及,单位部门的名称,一定要真实和准确。大家目前处于学生阶段,可能还不太关心一些事情,但是如果你写新闻稿的话,那么你就必须要去了解,做到真实。举这样的一个细节,是副书记和书记的区别,某些学院的新闻稿中写道某某某书记表示怎么样,你就不明白他是副书记还是正书记啊,如果他是副书记,你给他写个书记,那么这个情况下,这个正书记怎么想,新闻稿要求真实,你必须对你写的每一个字、每一件事负责,你必须要会推销它,让它能够成立。再比如说,我们平时在私底下说我们自动化怎么怎么样,我们化工学院怎么样,这个是没问题的,但是真正在新闻稿中,必须要规范,名称第一次出现必须要是全称的,在后来出现的时候可以简称。在文稿开始时提一次,后面就直接提名字。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许丽艳老师是副教授,然后你在写新闻稿的时候,前面会写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许丽艳老师做了一场题为什么的讲座,后面就会有许教授、许老师、许副教授的称呼,这样写来给人感觉很不客观,就像一个小学生在写自己的老师一样,永远都是光和热。但实际上当你到了一定层次和水平后,完全可以以平视的角度去写这个新闻稿,而且在注明姓名的时候,一般是把职务放在前面,名字放在后面,例如只需说青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韩东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加老师。如果是有两个称谓怎么办,例如自动化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韩东、自动化工程学院辅导员韩东,我们一般是在两个职务之间用顿号隔开,像自动化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韩东。但是,我说的这个是一般的情况,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说我们学院非常知名的张嗣瀛教授、某某将军、某某上校,在写到他们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在前面写张嗣瀛院士,后面也一直会带着对他的称谓,但是这种情况非常特殊。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青岛大学的主页及青大要闻,我们一直用李昌钰博士、胡敏教授这样的称呼,因为这表示我们作为一个学校对知名人士、知名学者的尊重,包括我们请部队上的人士来作报告或讲座时,我们一般会一直用某某将军、某某上校这样的尊称。当我们在同一个新闻稿涉及了很多领,比如说,张启春张书记、王成海王书记、韩东韩老师、彭双凤彭老师同时参加了一个活动,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老师都是领导,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按照职务大小的顺序,首先另外在新闻网的投稿中,我们一般就截止到学院的副书记。
第三个是在新闻稿件中应尽量避免这样的话:我们开了个会,我们学生会主席做了重要指示,我们学生会主席在讲话中怎么怎么样,我们学生会主席予以肯定亲自怎么样。像这样的话,大家一听就觉得不太舒服,所以说这样的话,除了学校的重要会议、重要领导之外,我们不会用到的。至于怎么样做到文风朴实、平易近人、言简意赅,都是一些细节问题,你可以把“只是”变成“说”,把“亲”字直接省略,绝对不会影响整篇新闻的意思。
第四个是如果新闻中涉及了多个部门进行排序的时候,如我们自动化工程学院和文学院、外语学院、商学院共同举办了一个活动,那么这个时候,我是自动化工程学院的,我能不能把自动化工程学院放在前边呢?这显然是不行的,这个排序是有顺序的,并不是按谁的地位高谁的地位低进行,而是依照学校的惯例排序。如果拿不准的话,可以问老师或者上网,都会查到一个学院列表,一般第一个是文学院,其次是商学院、外语学院、化工学院。这个排序是很重要的,它体现的不是排名先后,而是一种尊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
第五个是大家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实姓名、真实身份以及联系方式写下来,如果这个稿子有什么问题,可以立即拨打电话找到你们。咱们学院在投稿的时候会用什么名称呢,我们经常会用“自宣”来命名,这个名字是我起
的,就是自动化工程学院宣传的意思。这个我们也经常用,经常会有人发一些没有作者的稿件,比如说,商学院发来稿件,没有作者,我们就会写上商宣,表示是他们的宣传部门写的。但是现在根据学院的最新要求,必须署名作者的真实姓名,以及真实身份。另外,在新闻稿中写上你的名字后,还要写上审稿员,必须要有人去审你的稿件,像审稿人是某某老师并留下电话。
第六个是稿件的正文比例和格式要求要和官方的统一,在06年以后,学校重新命名了我们学校的楼宇,这个是和我们整个青岛大学的文化建设相关,所以才有了行思楼、知行楼、博文楼、博远楼、博知楼这样的名字。在最初的时候,人们写新闻稿经常会混淆,所以对于这样一些可能出现争论的地方一定要和目前官方的称呼相一致。
第七个是在新闻稿中对于领导讲话的这个问题。领导讲话一般会很长,而且讲话中往往是有一定逻辑顺序的,一般我们都会说一、二、三、四怎么怎么样,但是在写新闻稿的时候,一、二、三、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都不能用,那么用什么呢?用“首先···然后···其次···”比如说“一要加强···二要树立···三要提升···”应该用这样一些词语而不单单是数字,如果用数字的话,给人感觉这是一个总结或一个计划,而不像是一个新闻稿。
第八个就是图片,咱们给新闻网投稿的时候经常会投图片,图片大家辛辛苦苦的拍了,但是在网页上除非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否则是不给配图片的,为什么呢,因为新闻是要求严谨的,但是图片中往往会有漏洞,如果是有非常重要图片的话,我们也不是在word中粘贴过去的,而是单独附件发送的,图片的大小一般是400x600像素,太高了我们目前的这个系统也承担不了。
最后就是比较琐碎的几点,比如说时间,我们写到年月日就可以了,不用再去写上午、晚上、甚至几点几分,除非特别重要,比如说2012年11月8日上午9时十八大正式召开,因为它的时间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才会特别提及时间,除此之外,我们是不用时间的。而且行文顺序也不一定是完全按照“正金字塔”式的顺序,完全按照时间的顺序,可以把你认为重点的、要向别人推荐的新闻点突出一下放在前面。另外,在新闻报道中要用客观事实来说话,通过一定的技巧把真实的事情表达清楚,让读者明白你要传达什么信息,信息传达的过程本身就是表达作者立场的过程,一般尽量的避免在开头或结尾用拔高式的语言,那么什么是拔高式的语言呢? 比如说,我们就是开了一个会,但是在前面却一定要写上,为了增强什么,为了提升什么,自动化工程学院开了一个什么样的会,那在前边表示目的对不对呢?对,但是在新闻稿中会显得很啰嗦。在文章的结尾我们一般也不会写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因为我们希望读者自己去阅读这个新闻,产生自己的想法观点。所以说,新闻开头写通过此次活动怎么怎么样这样的话,一般不会出现,如果一定要出现让不了解的人去了解这个活动,可以用第三人称,比如说某某同学感觉怎么样,某某同学表示怎么样。下一个要讲的问题是除了全校的大型活动和大型会议之外,一般要避免使用隆重召开,成功举办,圆满举行这样的修饰词,而且在新闻稿中,我们也不会用最好的、最著名的、最有意义的这种特别极端的词语,因为太过于极端必然会产生歧义。
如何写好一篇校园新闻
——李鹏
新闻是由七个要素组成的,这七要素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关键是怎样去排列组合它,这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在这里简单地跟大家说一下新闻稿的格式。
新闻稿的分类
第一类我们称之为“倒金字塔式”,所谓倒金字塔式就是三角形的尖是朝下的。在新闻写作中,尤其是在我们以前的新闻写作中经常会用到这样的格式,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边,而不重要的事情放在后边。比如说,习近平正在南非出席金砖国家首脑会议,如果按照倒金字塔式就会这样表达,某年某月某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南非出席了一个什么样的会议,在会议上习近平的讲话,然后,会上还进行了什么。这样的格式在新闻联播中经常会用到,就是把重要的事情、领导的讲话以及七要素中重要要素放在前面来写,所以这被称之为倒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大家只要看了新闻第一段或者第二段,就能对这个新闻一目了然。
第二类我们称之为“正金字塔式”。它一般是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来进行的。比如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参加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个事情的经过是怎么样的,这个事情有什么意义。然后,这一个事情还将进一步地怎样发展,这是正金字塔式的一个结构,这种顺序给人的感觉比较自然。因为不管是观众、听众还是读者,他们都是需要一种带入感的,需要循序渐进的找到新闻的一些要素,或是一些新闻点,正金字塔式正好切合了这种方式,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而且一般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后边。
第三类是“折中式”,我们也称之为“折中体”。什么意思呢,折中体既不会颠倒整件事情发生的顺序,也不会让人在读新闻的时候觉得枯燥无味。大家在读倒金字塔式新闻时会觉得头重脚轻,在读完两三行之后,就会觉得这个新闻没有什么价值了。而正金字塔式就像走程序一样,令人感到繁琐。折中体式是抛除掉那些对整篇新闻没有意义的东西,直接切入要点,把整个事件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但是重要的事情会首先体现,来呈现出一个大貌,后面再具体地突出重点。像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这样的节目,在不需要很严肃的情况下,一般会采用这样的文体,让大家感觉很舒服,看了开头我们知道要讲什么,看了中间也不觉得很繁琐,看了整篇新闻之后,一目了然。所以说,第三种文体大多是用在一些相对宽松一点的舆论环境里。
第四类文体叫做“华尔街日报体”,它来源于美国华尔街日报,当然这种文体并不是华尔街日报所独有的,也不是它独创的。只不过是它在自己的新闻写作中常常用到这样的文体,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这样一种风格。华尔街日报体是从一个点入手,由点及面然后再回归到一个点,就像一个菱形从一个点发射出两条线扩展到一个面,然后再回归到一个点,通常第一个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小事情,由新闻写作人去引申、探究、深入,由这个点把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勾勒出来、体现出来,讲完整个事情之后,再度的缩小自己的新闻点,回归到某一点。
校园新闻的要求
第一,校园新闻要求必须真实。很多人觉得真实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要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新闻真实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对于校园新闻,我们做到真实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自动化工程学院去年曾经组织过一个学雷锋活动,邀请了一些农民工、小学生来到青岛大学进行参观。这个事情的新闻点有三,一个是学雷锋,二是关心农民工子女,第三个是小学与大学的接
轨。从真实性角度来说,我们可能过多的侧重于自动化工程学院为这些小学生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但是这还是不够真实,为什么不够真实?因为我们的新闻点在我刚才说的那三个方面。所以说,如果真的要做到新闻的真实性,必须原原本本的按照事件的发展,引申出你想要的新闻点。
第二个是及时,例如今天是3月26号,学雷锋活动是在3月15号举办的,但是就算是今天我也会接到一些学雷锋的稿件, 虽然我们可以说学雷锋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但像这样发生在3月15、16号的稿件我们一般是不会采用的,因为它失去了新闻最基本的要求——及时。
第三是客观,我们在写很多新闻的时候都会不偏不倚的,或许其中或多或少的混有一些自己的主观色彩,当然这种主观色彩并不是说就是错误的,但对新闻来讲,客观是一个很基本的要求。如果你真的想在一个新闻稿里面去表达自己的态度,可以采用一种客观的方式,比如说,举行完一个活动后你想表达一下这个活动的反响,包括取得的成绩或者同学们的反响等,你们可以作为一个客观的写作人去采访经历者,某某同学说、表示怎么样。这就是新闻的要求:客观。
第四个要求就是全面,当然这个要求现在提的比较少,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新闻一旦全面了就意味着没有角度,所以说全面一般是对比较重要的新闻,如国家新闻一般是要求必须全面的反映整个事情。
在青岛大学新闻网投稿的注意事项
第一个是它的归属,青岛大学新闻网网络新闻的编辑、发布工作是由校党委的统一领导的,这个是很多的官方媒体必须要坚持的政治导向。而我们新闻网也是作为咱们学校一个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引导着同学们朝着一个正能量、积极的方向去学习、工作和生活,而党委宣传部下设学术中心负责新闻网新闻的发布。
第二个是新闻稿件实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即由新闻事件的组织主办单位负责组稿并且报送稿件,这个很重要。大家在写新闻稿尤其是在写一些和学院相关的、学院大层面的新闻稿时,一定要经过老师的把关,经过老师审稿之后才能去报送。
第三个是时效性的问题,就是新闻事件在发生三天以后报送的稿件在原则上是不予发布的,一般也就是三天。
第四个是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新闻网的栏目,我们新闻网目前分为几个板块,第一个版块是“青大新闻”。青大新闻是学校层面的重大事件、重大成绩、重大突破。一般会发什么样的新闻稿呢?学校整体的新闻、学校主要领导的活动以及学校师生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得的突破、取得的成绩,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学术活动。比如说前两天国际著名的刑侦科学专家李昌钰、雅思之父胡敏来到青大,他们的稿子一般放在青大要闻里边;第二部分是综合新闻,综合新闻一般会发学校某个部门的稿件,比如说团委的、研究生处。这样的稿件一般会放在综合新闻里边,而有些学院的重要事件也会放在这里边。第三个板块就是大家最常见的,青大首页上的校园传真。校园传真主要针对的是学院学生组织所举办的一些科技、文化、学术、体育、外部交流这样的一些活动的新闻稿,像咱们所撰写的新闻稿,一般会发在校园传真中。
新闻稿的内容和格式的要求。
第一个是标题部分,要求新闻稿件的标题完整、生动、精炼,能够体现新闻主旨,体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观点。一般拿到一个新闻稿之后,首先看标题,标题分什么呢?大家小学、中学都学过,主谓宾。主语是谁举办的,谓语是怎样举办的,宾语是办了什么样的事情,就是这样简单。如果是特殊一点的,可以加一个定语,比如说首场报告会,或者说首次行动。也可以加些补语,状语,例如可以说突破性的进展,有时候也会加,但是很少加,大部分就是主谓宾。
第二个是整个稿件文风要朴实,通俗易懂,文字要求准确精炼,语言鲜明生动,而且措辞要规范严谨。在新闻中所引用的材料、事实、引语、数字,涉及人物的名称、职务职称,以及,单位部门的名称,一定要真实和准确。大家目前处于学生阶段,可能还不太关心一些事情,但是如果你写新闻稿的话,那么你就必须要去了解,做到真实。举这样的一个细节,是副书记和书记的区别,某些学院的新闻稿中写道某某某书记表示怎么样,你就不明白他是副书记还是正书记啊,如果他是副书记,你给他写个书记,那么这个情况下,这个正书记怎么想,新闻稿要求真实,你必须对你写的每一个字、每一件事负责,你必须要会推销它,让它能够成立。再比如说,我们平时在私底下说我们自动化怎么怎么样,我们化工学院怎么样,这个是没问题的,但是真正在新闻稿中,必须要规范,名称第一次出现必须要是全称的,在后来出现的时候可以简称。在文稿开始时提一次,后面就直接提名字。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许丽艳老师是副教授,然后你在写新闻稿的时候,前面会写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许丽艳老师做了一场题为什么的讲座,后面就会有许教授、许老师、许副教授的称呼,这样写来给人感觉很不客观,就像一个小学生在写自己的老师一样,永远都是光和热。但实际上当你到了一定层次和水平后,完全可以以平视的角度去写这个新闻稿,而且在注明姓名的时候,一般是把职务放在前面,名字放在后面,例如只需说青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韩东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加老师。如果是有两个称谓怎么办,例如自动化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韩东、自动化工程学院辅导员韩东,我们一般是在两个职务之间用顿号隔开,像自动化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韩东。但是,我说的这个是一般的情况,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说我们学院非常知名的张嗣瀛教授、某某将军、某某上校,在写到他们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在前面写张嗣瀛院士,后面也一直会带着对他的称谓,但是这种情况非常特殊。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青岛大学的主页及青大要闻,我们一直用李昌钰博士、胡敏教授这样的称呼,因为这表示我们作为一个学校对知名人士、知名学者的尊重,包括我们请部队上的人士来作报告或讲座时,我们一般会一直用某某将军、某某上校这样的尊称。当我们在同一个新闻稿涉及了很多领,比如说,张启春张书记、王成海王书记、韩东韩老师、彭双凤彭老师同时参加了一个活动,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老师都是领导,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按照职务大小的顺序,首先另外在新闻网的投稿中,我们一般就截止到学院的副书记。
第三个是在新闻稿件中应尽量避免这样的话:我们开了个会,我们学生会主席做了重要指示,我们学生会主席在讲话中怎么怎么样,我们学生会主席予以肯定亲自怎么样。像这样的话,大家一听就觉得不太舒服,所以说这样的话,除了学校的重要会议、重要领导之外,我们不会用到的。至于怎么样做到文风朴实、平易近人、言简意赅,都是一些细节问题,你可以把“只是”变成“说”,把“亲”字直接省略,绝对不会影响整篇新闻的意思。
第四个是如果新闻中涉及了多个部门进行排序的时候,如我们自动化工程学院和文学院、外语学院、商学院共同举办了一个活动,那么这个时候,我是自动化工程学院的,我能不能把自动化工程学院放在前边呢?这显然是不行的,这个排序是有顺序的,并不是按谁的地位高谁的地位低进行,而是依照学校的惯例排序。如果拿不准的话,可以问老师或者上网,都会查到一个学院列表,一般第一个是文学院,其次是商学院、外语学院、化工学院。这个排序是很重要的,它体现的不是排名先后,而是一种尊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
第五个是大家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实姓名、真实身份以及联系方式写下来,如果这个稿子有什么问题,可以立即拨打电话找到你们。咱们学院在投稿的时候会用什么名称呢,我们经常会用“自宣”来命名,这个名字是我起
的,就是自动化工程学院宣传的意思。这个我们也经常用,经常会有人发一些没有作者的稿件,比如说,商学院发来稿件,没有作者,我们就会写上商宣,表示是他们的宣传部门写的。但是现在根据学院的最新要求,必须署名作者的真实姓名,以及真实身份。另外,在新闻稿中写上你的名字后,还要写上审稿员,必须要有人去审你的稿件,像审稿人是某某老师并留下电话。
第六个是稿件的正文比例和格式要求要和官方的统一,在06年以后,学校重新命名了我们学校的楼宇,这个是和我们整个青岛大学的文化建设相关,所以才有了行思楼、知行楼、博文楼、博远楼、博知楼这样的名字。在最初的时候,人们写新闻稿经常会混淆,所以对于这样一些可能出现争论的地方一定要和目前官方的称呼相一致。
第七个是在新闻稿中对于领导讲话的这个问题。领导讲话一般会很长,而且讲话中往往是有一定逻辑顺序的,一般我们都会说一、二、三、四怎么怎么样,但是在写新闻稿的时候,一、二、三、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都不能用,那么用什么呢?用“首先···然后···其次···”比如说“一要加强···二要树立···三要提升···”应该用这样一些词语而不单单是数字,如果用数字的话,给人感觉这是一个总结或一个计划,而不像是一个新闻稿。
第八个就是图片,咱们给新闻网投稿的时候经常会投图片,图片大家辛辛苦苦的拍了,但是在网页上除非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否则是不给配图片的,为什么呢,因为新闻是要求严谨的,但是图片中往往会有漏洞,如果是有非常重要图片的话,我们也不是在word中粘贴过去的,而是单独附件发送的,图片的大小一般是400x600像素,太高了我们目前的这个系统也承担不了。
最后就是比较琐碎的几点,比如说时间,我们写到年月日就可以了,不用再去写上午、晚上、甚至几点几分,除非特别重要,比如说2012年11月8日上午9时十八大正式召开,因为它的时间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才会特别提及时间,除此之外,我们是不用时间的。而且行文顺序也不一定是完全按照“正金字塔”式的顺序,完全按照时间的顺序,可以把你认为重点的、要向别人推荐的新闻点突出一下放在前面。另外,在新闻报道中要用客观事实来说话,通过一定的技巧把真实的事情表达清楚,让读者明白你要传达什么信息,信息传达的过程本身就是表达作者立场的过程,一般尽量的避免在开头或结尾用拔高式的语言,那么什么是拔高式的语言呢? 比如说,我们就是开了一个会,但是在前面却一定要写上,为了增强什么,为了提升什么,自动化工程学院开了一个什么样的会,那在前边表示目的对不对呢?对,但是在新闻稿中会显得很啰嗦。在文章的结尾我们一般也不会写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因为我们希望读者自己去阅读这个新闻,产生自己的想法观点。所以说,新闻开头写通过此次活动怎么怎么样这样的话,一般不会出现,如果一定要出现让不了解的人去了解这个活动,可以用第三人称,比如说某某同学感觉怎么样,某某同学表示怎么样。下一个要讲的问题是除了全校的大型活动和大型会议之外,一般要避免使用隆重召开,成功举办,圆满举行这样的修饰词,而且在新闻稿中,我们也不会用最好的、最著名的、最有意义的这种特别极端的词语,因为太过于极端必然会产生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