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国网电力系统分析试题(二)

电力交流4群:458622441

电力系统运行优化与调整

1、 影响电力系统频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电力系统的有功平衡关系;

B、电力系统的无功平衡关系;

C、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

D、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

2、 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基本原理是(    )

A、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电力系统中无功电源的出力,将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B、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发电机的有功出力,将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C、根据系统频率的变化,切除或投入负荷,将电力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D、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系统中变压器的分接头,将电力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3、 下面所列的电力系统负荷波动中,可以预测的是(    )

A、由用电设备的投入和退出运行所引起的第一类负荷变化;

B、由大容量的用电设备投入或退出所引起的第二类负荷变化;

C、由生产、生活规律和气象条件变化所引起的第三类负荷变化;

D、第一类和第二类负荷变化。

4、关于电力系统的有功备用容量,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检修备用容量可能不需要设置;

B、事故备用必须全部为热备用;

C、负荷备用应为热备用;

D、国民经济备用应为冷备用。

5、 从技术和经济角度看,最适合担负系统调频任务的发电厂是(       )。

A、具有调整库容的大型水电厂;

B、核电厂;

C、火力发电厂;

D、径流式大型水力发电厂。

6、 如果某发电厂装有四台机组,正常运行时四台机组都没有达到额定出力,且有λ1>λ2>λ3>λ4、u1

A、1号机组;                       B、2号机组;

C、3号机组;                       D、4号机组。

7、 在既有水电厂、火电厂和核电厂的电力系统中,洪水季节调频电厂通常选择(     )

A、大型水电厂;B、中温中压火力发电厂;

C、核电厂;    D、高温高压火力发电厂。

8、关于电力系统频率的调整,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变化,改变发电机的有功出力,维持电力系统在所要求频率下的有功功率平衡;

B、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是针对第一类负荷变化进行的,它通过发电机组装设的调速器来实现,但一次调整不能实现频率的无差调节;

C、电力系统频率的二次调整结束后,不管频率是否回到负荷变化前的数值,负荷的变化量均为调频机组所承担;

D、在无差调节方式下,二次调整结束后,负荷的变化全部为调频机组所承担。

9、为减小系统负荷变化所引起的频率波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足够的旋转备用(热备用)容量,并使尽可能多的机组参与频率的一次调整;

B、设置足够的冷备用容量,并装设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

C、设置足够的旋转备用(热备用)容量,但应尽量较少参与一次调整的机组的数量;

D、设置足够的无功电源。

10、联合电力系统的接线图及参数如下,联络线的功率传输限制为300MW,频率偏移超出±0.5HZ才进行二次调频,当子系统A出现功率缺额200MW时,如系统A不参加一次调频,则联络线的功率功率情况为(     )。

A、B系统向A系统输送181MW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B、A系统向B系统输送181MW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C、B系统向A系统输送281MW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D、B系统向A系统输送81MW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11、关于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保证电力系统在所要求的电压水平下的无功功率平衡,就可以将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压限制在允许的范围;

B、要维持电力系统用电设备的电压在允许的范围,首要的条件是要满足在所要求的电压水平下的电力系统的无功率平衡;

C、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改变变压器变比,将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压限制在允许范围;

D、当无功负荷变化时,不必改变系统无功电源的总出力,只要调整电力系统的无功潮流分布总可以将电力系统用电设备的电压控制在允许范围。

12、在下面所列出的各组无功电源中,完全具有正的电压调节效应的一组是(    )。

A、调相机、TC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并联电容器;

B、TC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S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并联电容器;

C、调相机、S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TSC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D、调相机、S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TC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13、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最优分布的原则是(     )。

A、等耗量微增率准则;B、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C、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D、等比耗量准则。

14、在无功电源并不缺乏的电力系统中,关于是否需要增加无功补偿装置,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对不应增加无功补偿装置;

B、可以增加无功补偿装置,但应遵守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

C、可以增加无功补偿装置,但应遵守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D、应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直到各节点的网损微增率均为正值为止。

15、最大负荷时允许电压中枢点的电压适当下降,最小负荷时允许电压中枢点的电压适当升高,这种调压方式是(     )。

A、顺调压方式; B、逆调压方式;

C、恒调压方式;D、常调压方式。

16、下述各项调压措施中,不能实现逆调压的是(     )。

A、有载调压变压器调压;

B、无功补偿装置调压;

C、改变发电机励磁电流调压;

D、改变无励磁调节变压器变比调压。

17、对于有功电源过剩,但无功不足引起电压水平偏低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用的调压措施是(    )。

A、改变无励磁调节变压器变比;

B、改变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

C、改变发电机的无功出力;

D、增加无功补偿装置。

18、某降压变电所由110kV线路供电,变电所装有一台40MVA普通变压器,如下图所示。110kV送端电压U1保持115kV不变。若要求变电所10kV母线电压U2变化范围不超出10.0~10.7kV,则应选择的变压器分接头额定电压为(    )。

A、110kV;B、115.5kV;

C、112.75kV;D、107.25kV。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分析计算

1、系统参数在某一平均值附近做微小变化时,系统状态变量在某组平均值附近微小波动,此时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属于(    )。

A、稳态运行;  B、电磁暂态过程;  C、机电暂态过程;  D、波过程。

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研究的是(     )。

A、电力系统稳态运行;         B、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过程;

C、电磁暂态过程和波过程;     D、机电暂态过程和波过程。

3、关于电力系统短路故障,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短路故障是指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的不正常连接;

B、短路故障又称为纵向故障;

C、短路故障中除三相短路外,其他短路故障都属于不对称故障;

D、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短路发生的概率最高。

4、关于无限大功率电源,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无限大功率电源的端电压和功率保持不变;

B、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情况下,三相短路电流中的周期分量在暂态过程中幅值保持不变;

C、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情况下; 三相短路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起始值均相等;

D、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情况下,发生三相短路后的暂态过程中,各相短路电流中都包含有周期分量和非周期分量。

5、关于短路冲击电流,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短路冲击电流是最恶劣短路条件下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的最大瞬时值;

B、短路冲击电流出现在短路发生后约二分之一周期时;

C、短路回路阻抗角越大,则短路冲击系数越大;

D、短路回路阻抗角越小,则短路冲击系数越大。

6、为简化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的分析计算,采用了一些假设条件,下面各组条件中属于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分析假设条件的一组是(     )

A、发电机绕组阻抗为零、发电机频率保持不变;

B、发电机磁路不饱和、发电机频率保持不变;

C、发电机绕组阻抗为零、发电机磁路不饱和;

D、发电机绕组电阻为零,发电机磁路已饱和。

7、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中包含的分量为(    )。

A、基频周期分量、非周期分量、倍频分量;

B、基频周期分量、非周期分量;

C、基频周期分量、倍频分量;

D、非周期分量、倍频分量。

8、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转子励磁绕组和定子三相绕组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其中与转子励磁绕组中的周期自由分量相对应的定子绕组短路电流分量为(     )。

A、基频周期分量;              B、基频周期分量稳态值;

C、非周期分量与倍频分量;      D、基频周期分量与倍频分量。

9、关于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中各分量的变化,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定子短路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和倍频分量以同一时间常数逐渐衰减到零;

B、定子绕组中的基频周期分量有效值从短路瞬间的数值逐渐衰减到稳态值;

C、定子绕组的基频周期分量保持不变,其他分量逐渐衰减到零;

D、定子绕组中的基频周期电流分量在短路发生后开始阶段衰减速度快,后阶段衰减速度慢。

10、关于同步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情况下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起始有效值相等;

B、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稳态有效值相等;;

C、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是相同的;

D、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是不相同的。

11、对于隐极式同步发电机原始磁链方程中的电感系数,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定子各绕组与转子各绕组之间的互感系数为常数,因为转子转动不影响磁路的磁阻;

B、转子各绕组的自感系数和转子各绕组之间的互感系数都是常数;

C、定子各绕组的自感系数是随着转子的转动周期性变化的;

D、定子各绕组之间的互感系数是随着转子的转动周期性变化的。

12、关于派克变换,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派克变换是一种等效变换,其等效体现在变换前后发电机气隙电枢反应磁场不变;

B、派克变换将定子三相绕组中的基频周期分量变换为d、q等效绕组中的非周期分量;

C、派克变换将定子三相绕组中的非周期分量变换为d、q等效绕组中的周期分量;

D、派克变换将定子三相绕组中的周期分量和非周期分量都变换为d、q等效绕组中的非周期分量。

13、关于同步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的分析,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派克变换的目的是为了将描述发电机电磁暂态过程的原始电压方程由变系数微分方程变为常系数微分方程;

B、将派克变换后的同步发电机基本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的目的是将基本方程由微分方程变为代数方程;

C、对同步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利用用象函数表示的发电机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求出待求量的象函数,再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求待求量的原函数(d、q、0等效绕组系统中的电气量),最后通过派克变换求出定子三相绕组系统中的电气量;

D、派克变换仅适用于同步发电机三相对称短路的分析计算。

14、三相短路实用计算的内容是(    )。

A、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计算、任意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的计算;

B、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有效值计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计算;

C、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的计算;

D、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稳态有效值计算。

15、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实用计算中在发电机方面所采取的假设条件是(    )。

A、发电机用次暂态电动势和直轴次暂态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电动势相位相同;

B、发电机用空载电动势和直轴同步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电动势相位相同;

C、发电机用次暂态电动势和直轴同步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电动势相位相同;

D、发电机用次暂态电动势和交轴次暂态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电动势相位相同。

16、运用运算曲线法计算任意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时,对于负荷的处理方法是(   )。

A、不考虑负荷的影响;

B、需要考虑负荷的影响;

C、仅需要考虑短路点附近大容量电动机的影响;

D、需要部分考虑负荷的影响。

17、短路电流运算曲线编制时,计算电抗仅编制到3.5,其原因是(    )。

A、对于计算电抗大于3.5的电源可以视为无限大功率电源,其任意时刻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就是短路瞬间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起始有效值;

B、实际工程上不存在计算电抗大于3.5的情况;

C、由于计算电抗大于3.5的电源,其向短路点提供的短路电流很小,实际计算时可以忽略。

电力交流4群:458622441

电力系统运行优化与调整

1、 影响电力系统频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电力系统的有功平衡关系;

B、电力系统的无功平衡关系;

C、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

D、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

2、 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基本原理是(    )

A、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电力系统中无功电源的出力,将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B、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发电机的有功出力,将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C、根据系统频率的变化,切除或投入负荷,将电力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D、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系统中变压器的分接头,将电力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3、 下面所列的电力系统负荷波动中,可以预测的是(    )

A、由用电设备的投入和退出运行所引起的第一类负荷变化;

B、由大容量的用电设备投入或退出所引起的第二类负荷变化;

C、由生产、生活规律和气象条件变化所引起的第三类负荷变化;

D、第一类和第二类负荷变化。

4、关于电力系统的有功备用容量,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检修备用容量可能不需要设置;

B、事故备用必须全部为热备用;

C、负荷备用应为热备用;

D、国民经济备用应为冷备用。

5、 从技术和经济角度看,最适合担负系统调频任务的发电厂是(       )。

A、具有调整库容的大型水电厂;

B、核电厂;

C、火力发电厂;

D、径流式大型水力发电厂。

6、 如果某发电厂装有四台机组,正常运行时四台机组都没有达到额定出力,且有λ1>λ2>λ3>λ4、u1

A、1号机组;                       B、2号机组;

C、3号机组;                       D、4号机组。

7、 在既有水电厂、火电厂和核电厂的电力系统中,洪水季节调频电厂通常选择(     )

A、大型水电厂;B、中温中压火力发电厂;

C、核电厂;    D、高温高压火力发电厂。

8、关于电力系统频率的调整,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变化,改变发电机的有功出力,维持电力系统在所要求频率下的有功功率平衡;

B、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是针对第一类负荷变化进行的,它通过发电机组装设的调速器来实现,但一次调整不能实现频率的无差调节;

C、电力系统频率的二次调整结束后,不管频率是否回到负荷变化前的数值,负荷的变化量均为调频机组所承担;

D、在无差调节方式下,二次调整结束后,负荷的变化全部为调频机组所承担。

9、为减小系统负荷变化所引起的频率波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足够的旋转备用(热备用)容量,并使尽可能多的机组参与频率的一次调整;

B、设置足够的冷备用容量,并装设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

C、设置足够的旋转备用(热备用)容量,但应尽量较少参与一次调整的机组的数量;

D、设置足够的无功电源。

10、联合电力系统的接线图及参数如下,联络线的功率传输限制为300MW,频率偏移超出±0.5HZ才进行二次调频,当子系统A出现功率缺额200MW时,如系统A不参加一次调频,则联络线的功率功率情况为(     )。

A、B系统向A系统输送181MW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B、A系统向B系统输送181MW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C、B系统向A系统输送281MW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D、B系统向A系统输送81MW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11、关于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保证电力系统在所要求的电压水平下的无功功率平衡,就可以将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压限制在允许的范围;

B、要维持电力系统用电设备的电压在允许的范围,首要的条件是要满足在所要求的电压水平下的电力系统的无功率平衡;

C、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改变变压器变比,将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压限制在允许范围;

D、当无功负荷变化时,不必改变系统无功电源的总出力,只要调整电力系统的无功潮流分布总可以将电力系统用电设备的电压控制在允许范围。

12、在下面所列出的各组无功电源中,完全具有正的电压调节效应的一组是(    )。

A、调相机、TC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并联电容器;

B、TC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S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并联电容器;

C、调相机、S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TSC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D、调相机、S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TC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13、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最优分布的原则是(     )。

A、等耗量微增率准则;B、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C、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D、等比耗量准则。

14、在无功电源并不缺乏的电力系统中,关于是否需要增加无功补偿装置,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对不应增加无功补偿装置;

B、可以增加无功补偿装置,但应遵守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

C、可以增加无功补偿装置,但应遵守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D、应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直到各节点的网损微增率均为正值为止。

15、最大负荷时允许电压中枢点的电压适当下降,最小负荷时允许电压中枢点的电压适当升高,这种调压方式是(     )。

A、顺调压方式; B、逆调压方式;

C、恒调压方式;D、常调压方式。

16、下述各项调压措施中,不能实现逆调压的是(     )。

A、有载调压变压器调压;

B、无功补偿装置调压;

C、改变发电机励磁电流调压;

D、改变无励磁调节变压器变比调压。

17、对于有功电源过剩,但无功不足引起电压水平偏低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用的调压措施是(    )。

A、改变无励磁调节变压器变比;

B、改变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

C、改变发电机的无功出力;

D、增加无功补偿装置。

18、某降压变电所由110kV线路供电,变电所装有一台40MVA普通变压器,如下图所示。110kV送端电压U1保持115kV不变。若要求变电所10kV母线电压U2变化范围不超出10.0~10.7kV,则应选择的变压器分接头额定电压为(    )。

A、110kV;B、115.5kV;

C、112.75kV;D、107.25kV。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分析计算

1、系统参数在某一平均值附近做微小变化时,系统状态变量在某组平均值附近微小波动,此时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属于(    )。

A、稳态运行;  B、电磁暂态过程;  C、机电暂态过程;  D、波过程。

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研究的是(     )。

A、电力系统稳态运行;         B、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过程;

C、电磁暂态过程和波过程;     D、机电暂态过程和波过程。

3、关于电力系统短路故障,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短路故障是指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的不正常连接;

B、短路故障又称为纵向故障;

C、短路故障中除三相短路外,其他短路故障都属于不对称故障;

D、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短路发生的概率最高。

4、关于无限大功率电源,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无限大功率电源的端电压和功率保持不变;

B、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情况下,三相短路电流中的周期分量在暂态过程中幅值保持不变;

C、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情况下; 三相短路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起始值均相等;

D、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情况下,发生三相短路后的暂态过程中,各相短路电流中都包含有周期分量和非周期分量。

5、关于短路冲击电流,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短路冲击电流是最恶劣短路条件下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的最大瞬时值;

B、短路冲击电流出现在短路发生后约二分之一周期时;

C、短路回路阻抗角越大,则短路冲击系数越大;

D、短路回路阻抗角越小,则短路冲击系数越大。

6、为简化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的分析计算,采用了一些假设条件,下面各组条件中属于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分析假设条件的一组是(     )

A、发电机绕组阻抗为零、发电机频率保持不变;

B、发电机磁路不饱和、发电机频率保持不变;

C、发电机绕组阻抗为零、发电机磁路不饱和;

D、发电机绕组电阻为零,发电机磁路已饱和。

7、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中包含的分量为(    )。

A、基频周期分量、非周期分量、倍频分量;

B、基频周期分量、非周期分量;

C、基频周期分量、倍频分量;

D、非周期分量、倍频分量。

8、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转子励磁绕组和定子三相绕组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其中与转子励磁绕组中的周期自由分量相对应的定子绕组短路电流分量为(     )。

A、基频周期分量;              B、基频周期分量稳态值;

C、非周期分量与倍频分量;      D、基频周期分量与倍频分量。

9、关于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中各分量的变化,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定子短路电流中的非周期分量和倍频分量以同一时间常数逐渐衰减到零;

B、定子绕组中的基频周期分量有效值从短路瞬间的数值逐渐衰减到稳态值;

C、定子绕组的基频周期分量保持不变,其他分量逐渐衰减到零;

D、定子绕组中的基频周期电流分量在短路发生后开始阶段衰减速度快,后阶段衰减速度慢。

10、关于同步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情况下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起始有效值相等;

B、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稳态有效值相等;;

C、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是相同的;

D、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是不相同的。

11、对于隐极式同步发电机原始磁链方程中的电感系数,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定子各绕组与转子各绕组之间的互感系数为常数,因为转子转动不影响磁路的磁阻;

B、转子各绕组的自感系数和转子各绕组之间的互感系数都是常数;

C、定子各绕组的自感系数是随着转子的转动周期性变化的;

D、定子各绕组之间的互感系数是随着转子的转动周期性变化的。

12、关于派克变换,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派克变换是一种等效变换,其等效体现在变换前后发电机气隙电枢反应磁场不变;

B、派克变换将定子三相绕组中的基频周期分量变换为d、q等效绕组中的非周期分量;

C、派克变换将定子三相绕组中的非周期分量变换为d、q等效绕组中的周期分量;

D、派克变换将定子三相绕组中的周期分量和非周期分量都变换为d、q等效绕组中的非周期分量。

13、关于同步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的分析,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派克变换的目的是为了将描述发电机电磁暂态过程的原始电压方程由变系数微分方程变为常系数微分方程;

B、将派克变换后的同步发电机基本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的目的是将基本方程由微分方程变为代数方程;

C、对同步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利用用象函数表示的发电机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求出待求量的象函数,再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求待求量的原函数(d、q、0等效绕组系统中的电气量),最后通过派克变换求出定子三相绕组系统中的电气量;

D、派克变换仅适用于同步发电机三相对称短路的分析计算。

14、三相短路实用计算的内容是(    )。

A、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计算、任意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的计算;

B、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有效值计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计算;

C、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的计算;

D、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稳态有效值计算。

15、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实用计算中在发电机方面所采取的假设条件是(    )。

A、发电机用次暂态电动势和直轴次暂态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电动势相位相同;

B、发电机用空载电动势和直轴同步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电动势相位相同;

C、发电机用次暂态电动势和直轴同步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电动势相位相同;

D、发电机用次暂态电动势和交轴次暂态电抗表示,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电动势相位相同。

16、运用运算曲线法计算任意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时,对于负荷的处理方法是(   )。

A、不考虑负荷的影响;

B、需要考虑负荷的影响;

C、仅需要考虑短路点附近大容量电动机的影响;

D、需要部分考虑负荷的影响。

17、短路电流运算曲线编制时,计算电抗仅编制到3.5,其原因是(    )。

A、对于计算电抗大于3.5的电源可以视为无限大功率电源,其任意时刻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就是短路瞬间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起始有效值;

B、实际工程上不存在计算电抗大于3.5的情况;

C、由于计算电抗大于3.5的电源,其向短路点提供的短路电流很小,实际计算时可以忽略。


相关内容

  • 试卷生成系统及其题库建设
  • 学校代码 编号10672 贵州民族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学院:职称:2017年5月19日学生姓名:学年专号:级:业: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中国·贵州·贵阳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贵州民族大学数据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XXXX 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毕业论文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 ...

  •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
  • 2014-2015学年度???学校10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第I卷(选择题) 1."高空王子"阿迪力·吾守尔在衡山两峰间沿钢索迎着劲风,成功行走1.389KM,创下了新的基尼斯记录.可以推测其脑的结构中超常发达的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延髓 2.小明发烧,妈妈 ...

  • 在线考试系统需求分析文档
  • 在线考试系统需求分析文档 目录 一.引言........................................................................................................................ 1 1.1. 编写 ...

  • 2012年5月软件设计师试题
  • 2012年5月软件设计师试题 上午试题: 下午试题 2012年下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试题分析 2009年1月国家软考办发布了<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及培训指南(2009)>,本次考试就是按这个考试大纲来出题的. 在本次考试中,整个试题难度与近几次考试难度相当,出题也紧扣考试大纲,没有超纲试题. ...

  • 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
  • 毕 业 设 计 题 目 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院: 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 自动化 0602 学号:[1**********]2 学生姓名: 张文斌 导师姓名: 寻 大 勇 完成日期: 2008年6月 诚 信 声 明 本人声明: 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

  • 生物的运动易
  • 绝密★启用前 2013-2014学年度??? 学校9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五岛一湾"是湛江著名的旅游景区,其海 ...

  • 2015年福建省厦门市九年级中考生物试卷
  • 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度??? 学校5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根据下列哪一项判定这细胞属于植物( ...

  • "考试题库系统"软件设计文档
  • [项目名称] 基础类课程考试系统 软件需求说明书 [V1.0(版本号)] 拟 制 人___ __________________ 负 责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 准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00三年九月十日] "基础类课程考试系统&q ...

  • 在线考试系统 总体设计
  • 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将部分考试通过系统来实施,其中包括对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试卷信息的管理等等,减少考试中花费的人力物力,来提高课程考试等的效率. 按照需求分析文档中的要求,用学生学号和教师编号进行登陆区分,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易安装,易维护,易操作,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2. ...

  • 2013年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自测模拟题
  •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第1题 下列几种情形中,经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的是( ). A. 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 B. 已具有招标部分条件的工程项目 C. 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的工程项目 D. 招标人不完全具有招标能力的工程项目 [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