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Ⅱ复习提纲
1.1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2.2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
人口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J ”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是“人口爆炸”,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会急剧膨胀,所以不可能长时期持续下去。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1.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3、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中国文化与人口:
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2.1 城市空间结构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
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
3、城市功能分区:①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②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③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其他还可以由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化区、特殊功能区等。一般来说,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镇功能分区相对简单。
西方城市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4、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
规律: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2、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1)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 环境
(2)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
(3)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
(4)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2)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3)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5)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3、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
4、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3)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水平;
(5)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
(6)大型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2)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3)工业: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4)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①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 生产协作:生产一件产品,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的协作;共同为某一种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协作。 商贸联系:(1)区际贸易: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2)国际贸易: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差异,受限制较多。 科技、信息联系: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 ②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企业之间生产上存在“投入—产出”联系,空间上存在共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联系,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协作上的联系。有“投入—产出”联系的企业或自发或通过规划集聚到一定的区域,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资料是有限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科学技术因素:
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
①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投入状况分为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地中海式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等。
③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域分布: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等降水丰富的地区。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劳动力、生活习惯等。
小麦:耐寒耐旱,气候适应性广,主产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主要种植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法国等,是一种旱地作物。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区位因素有气候、市场需求、生活习惯等。
玉米: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区位因素有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市场需求(常做饲料)、国家政策等。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运输: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原料指向型工业(如制糖厂、罐头厂等),应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如啤酒厂、家具厂等),应接近市场。
土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且不可移动的。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来说,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显得十分重要,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
集聚: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自然资源:诸如矿产、土地、水、生物等资源。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 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状况,以及有无大的
自然灾害。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
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如高科技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市场因素: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环境生态因素:工业生产不仅输出工业产品,同时还会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在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及生态环境的干扰。(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
信息和知识因素: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信息(市场信息、科技开发信息、人才信息等)对企业作用十分重大。一些对信息要求高的企业,需及时了解信息,因此会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的区位。 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原料地指向型(制糖、水产品、水果加工等)、动力指向型(有色金属冶炼)、市场指向型(食品、印刷、家具、瓶装饮料、石化等)、劳动力指向型(纺织、服装、家电装配等)、技术指向型(电子、飞机制造等)。
3、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①“投人一产出”工业生产链的含义
工业生产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形成“投人一产出”工业生产链。 ②工业区位条件变化对工业转移、工业集聚的影响
世界制造业重心不断产生转移:英德→德美→美日→东亚与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为重点)。
随着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工业区面临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区。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仍由少数发达国家维持着垄断地位。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的关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
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镇发展、兴衰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行,带来了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的兴旺发达。而当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这些城市迅速衰落。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并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如陇海一兰新沿线经济地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地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地带)。
4、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
4.1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四种:
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被动地适应环境,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广度增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对抗。主要人地关系思想:古代的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力极大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关系全面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出现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人地关系思想: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思想。
4.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地理必修Ⅱ复习提纲
1.1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2.2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
人口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J ”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是“人口爆炸”,这种增长在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会急剧膨胀,所以不可能长时期持续下去。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1.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3、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中国文化与人口:
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2.1 城市空间结构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
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
3、城市功能分区:①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②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③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其他还可以由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化区、特殊功能区等。一般来说,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镇功能分区相对简单。
西方城市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4、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
规律: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2、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1)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 环境
(2)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
(3)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
(4)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2)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3)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5)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3、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
4、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3)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水平;
(5)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
(6)大型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2)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3)工业: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4)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①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 生产协作:生产一件产品,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的协作;共同为某一种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协作。 商贸联系:(1)区际贸易: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2)国际贸易: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差异,受限制较多。 科技、信息联系: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 ②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企业之间生产上存在“投入—产出”联系,空间上存在共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联系,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协作上的联系。有“投入—产出”联系的企业或自发或通过规划集聚到一定的区域,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资料是有限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科学技术因素:
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
①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投入状况分为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地中海式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等。
③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域分布: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等降水丰富的地区。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劳动力、生活习惯等。
小麦:耐寒耐旱,气候适应性广,主产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主要种植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法国等,是一种旱地作物。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区位因素有气候、市场需求、生活习惯等。
玉米: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区位因素有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市场需求(常做饲料)、国家政策等。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运输: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原料指向型工业(如制糖厂、罐头厂等),应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如啤酒厂、家具厂等),应接近市场。
土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且不可移动的。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来说,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显得十分重要,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
集聚: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自然资源:诸如矿产、土地、水、生物等资源。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 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状况,以及有无大的
自然灾害。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
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如高科技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市场因素: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环境生态因素:工业生产不仅输出工业产品,同时还会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在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及生态环境的干扰。(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
信息和知识因素: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信息(市场信息、科技开发信息、人才信息等)对企业作用十分重大。一些对信息要求高的企业,需及时了解信息,因此会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的区位。 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原料地指向型(制糖、水产品、水果加工等)、动力指向型(有色金属冶炼)、市场指向型(食品、印刷、家具、瓶装饮料、石化等)、劳动力指向型(纺织、服装、家电装配等)、技术指向型(电子、飞机制造等)。
3、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①“投人一产出”工业生产链的含义
工业生产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形成“投人一产出”工业生产链。 ②工业区位条件变化对工业转移、工业集聚的影响
世界制造业重心不断产生转移:英德→德美→美日→东亚与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为重点)。
随着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工业区面临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区。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仍由少数发达国家维持着垄断地位。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的关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
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镇发展、兴衰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行,带来了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的兴旺发达。而当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这些城市迅速衰落。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并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如陇海一兰新沿线经济地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地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地带)。
4、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
4.1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四种:
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被动地适应环境,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广度增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对抗。主要人地关系思想:古代的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力极大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关系全面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出现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人地关系思想: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思想。
4.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