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朴素的教育

庄子有一句话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我以为,朴素的教育就是体现质朴、本色、宁静,不浮夸、不浮华、不浮躁,带着对孩子、对教育的一种真实情感的教育。

教育本来是很朴素的事,但现在的基础教育界表现出了两种令人不安的倾向:一是以不正常的手段打造所谓“名校”,二是热衷于 “浮夸风”和“大跃进”,难以静下心来办教育。

据我所知,一些名校“成名”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要么把学校办成应试工厂,把学生当成应试机器,通过一味高压,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靠分数、靠追求片面升学率去赢得“名校”桂冠。

要么就是采取不正常手段,到处挖优质生源。一些学校甚至组建专门队伍,组织专门人员,到处散发宣传单,通过内线和提供信息费等方式,寻找好生源,再以各种承诺和重奖等将其挖走。还有的“名校”双管齐下,在挖优秀学生的同时,对优秀教师也不放过。

每到招生旺季,一些“名校”便全面出击,招生队伍浩浩荡荡,四处征战,大有踏平河山之势。一些弱势地区、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学校为了自己的尊严,被逼无奈,只好组织力量,围追堵截,严防死守,大打生源保卫战。

硝烟弥漫的生源大战,弄得一些地方鸡犬不宁,教育秩序一片混乱,甚至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无法进行,老师、校长怨声载道。一些受害学校为了学校的发展,到处拆借资金,不惜以高价将被买走的学生又买回,让学校债务累累,负担日益沉重,让本来就很薄弱的学校雪上加霜。

一些所谓“名校”的成长史,如同李镇西校长所描绘的:“通过媒体大肆炒作,宣称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如何以人为本,如何素质教育,还归纳出一些数字化的经验,比如突出一个什么什么,狠抓两个什么什么,落实三个什么什么……第二年招生的时候,学校门前自然人头攒动,家长们带着孩子打破脑袋往里面挤,学校便百里挑一地择优录取(高额学费当然一分不少)。这样,学校便步入良性循环,于是,名校诞生了!”

此外,教育还深受“浮夸风”和“大跃进”之害。一些教育局长和校长不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教育,而是一门心思,绞尽脑汁,提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描绘一些不着边际的宏伟蓝图,制订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目标,试图制造轰动效应,以求一炮打响、一鸣惊人。

于是,就有了“夯筑教育高地”、“建设西部教育中心”、“打造国內一流、国际领先的教育强县”之类的口号。还有“三年打造名校“、”五年铸就教育知名品牌“的豪言壮语。做教育,我们有美好的愿景,这无可厚非,但是明显的浮夸,会导致人们的反感,也会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

我们主张学校要办出特色,追求与众不同,不能千人一面。只有学校有特色,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其前提是做好本色。教育的本色是什么,就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特色是源于本色的延伸,必须把本色做到位。

然而,一些学校盲目跟风,为了特色而特色,到处请人帮着提炼、梳理、总结,然后弄几个别人没有的概念,出几个别人没有的花招,唱唱京剧、拉拉二胡、吹吹笛子、搞点剪纸雕刻,以为特色就出来了。其实,真正的特色不能速成,它需要时间,需要实践和坚守。

文化是学校之魂,一所有魅力的学校,是不能没有文化的。我们建设校园文化,必须由师生共同完成,其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一个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然而,有的学校的文化弄得很花哨、很华丽、很气派,却全是包给装潢公司,用办教育本来就不宽裕的钱垒起来的,既劳民伤财,又没有生机与活力。

生成有效课堂,是基础教育界很流行的一句口号。近几年来,教师们满耳朵都是“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等。一些学校领导带着教师东奔西跑,一味地跟着学“模式”,然后竟然在几个月之内就创造出了自己的“模式”,什么“521”、“533”、“334”等。

某特级教师到一所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评课的时候,大家关注的不是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如何组织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何做到教师精讲,如何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关注的是这位特色教师用的是什么模式。看来,老师们受“模式”的害也太深了。

我认为,不能以谋政绩工程的心态来办教育,教育应该返璞归真,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守住朴素的教育心,祛除自身的浮夸、浮华和浮躁之气,不急功近利,不贪图荣誉,耐得住寂寞,潜下心来,沉稳地做教育,探寻教育科学的规律,追寻教育艺术的真谛,只有如此,才能到达教育的高度,拓展出教育的厚度。  (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局长汤勇)《中国青年报 》(2013年07月30日02 版)

庄子有一句话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我以为,朴素的教育就是体现质朴、本色、宁静,不浮夸、不浮华、不浮躁,带着对孩子、对教育的一种真实情感的教育。

教育本来是很朴素的事,但现在的基础教育界表现出了两种令人不安的倾向:一是以不正常的手段打造所谓“名校”,二是热衷于 “浮夸风”和“大跃进”,难以静下心来办教育。

据我所知,一些名校“成名”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要么把学校办成应试工厂,把学生当成应试机器,通过一味高压,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靠分数、靠追求片面升学率去赢得“名校”桂冠。

要么就是采取不正常手段,到处挖优质生源。一些学校甚至组建专门队伍,组织专门人员,到处散发宣传单,通过内线和提供信息费等方式,寻找好生源,再以各种承诺和重奖等将其挖走。还有的“名校”双管齐下,在挖优秀学生的同时,对优秀教师也不放过。

每到招生旺季,一些“名校”便全面出击,招生队伍浩浩荡荡,四处征战,大有踏平河山之势。一些弱势地区、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学校为了自己的尊严,被逼无奈,只好组织力量,围追堵截,严防死守,大打生源保卫战。

硝烟弥漫的生源大战,弄得一些地方鸡犬不宁,教育秩序一片混乱,甚至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无法进行,老师、校长怨声载道。一些受害学校为了学校的发展,到处拆借资金,不惜以高价将被买走的学生又买回,让学校债务累累,负担日益沉重,让本来就很薄弱的学校雪上加霜。

一些所谓“名校”的成长史,如同李镇西校长所描绘的:“通过媒体大肆炒作,宣称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如何以人为本,如何素质教育,还归纳出一些数字化的经验,比如突出一个什么什么,狠抓两个什么什么,落实三个什么什么……第二年招生的时候,学校门前自然人头攒动,家长们带着孩子打破脑袋往里面挤,学校便百里挑一地择优录取(高额学费当然一分不少)。这样,学校便步入良性循环,于是,名校诞生了!”

此外,教育还深受“浮夸风”和“大跃进”之害。一些教育局长和校长不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做教育,而是一门心思,绞尽脑汁,提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描绘一些不着边际的宏伟蓝图,制订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目标,试图制造轰动效应,以求一炮打响、一鸣惊人。

于是,就有了“夯筑教育高地”、“建设西部教育中心”、“打造国內一流、国际领先的教育强县”之类的口号。还有“三年打造名校“、”五年铸就教育知名品牌“的豪言壮语。做教育,我们有美好的愿景,这无可厚非,但是明显的浮夸,会导致人们的反感,也会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

我们主张学校要办出特色,追求与众不同,不能千人一面。只有学校有特色,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其前提是做好本色。教育的本色是什么,就是教人求真、求善、求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特色是源于本色的延伸,必须把本色做到位。

然而,一些学校盲目跟风,为了特色而特色,到处请人帮着提炼、梳理、总结,然后弄几个别人没有的概念,出几个别人没有的花招,唱唱京剧、拉拉二胡、吹吹笛子、搞点剪纸雕刻,以为特色就出来了。其实,真正的特色不能速成,它需要时间,需要实践和坚守。

文化是学校之魂,一所有魅力的学校,是不能没有文化的。我们建设校园文化,必须由师生共同完成,其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一个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然而,有的学校的文化弄得很花哨、很华丽、很气派,却全是包给装潢公司,用办教育本来就不宽裕的钱垒起来的,既劳民伤财,又没有生机与活力。

生成有效课堂,是基础教育界很流行的一句口号。近几年来,教师们满耳朵都是“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等。一些学校领导带着教师东奔西跑,一味地跟着学“模式”,然后竟然在几个月之内就创造出了自己的“模式”,什么“521”、“533”、“334”等。

某特级教师到一所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评课的时候,大家关注的不是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如何组织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何做到教师精讲,如何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关注的是这位特色教师用的是什么模式。看来,老师们受“模式”的害也太深了。

我认为,不能以谋政绩工程的心态来办教育,教育应该返璞归真,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守住朴素的教育心,祛除自身的浮夸、浮华和浮躁之气,不急功近利,不贪图荣誉,耐得住寂寞,潜下心来,沉稳地做教育,探寻教育科学的规律,追寻教育艺术的真谛,只有如此,才能到达教育的高度,拓展出教育的厚度。  (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局长汤勇)《中国青年报 》(2013年07月30日02 版)


相关内容

  •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生存之本。我校根据本校实际,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学习贯彻,按照《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具体要求,大力倡导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

  • 坚守朴素的教育常识
  • 坚守朴素的教育常识 台湾作家张晓风一篇短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位作家的发问,不得不唤醒我们对教育的思考. ...

  • 朴素的力量
  • --来自湖南广益实验中学的报道 黄耀红 陈文静 吴秀娟 有一种生长就叫广益.广益,似乎是生长的另一种表达. 75年前,正值烽烟弥漫的抗战岁月.一个13岁的长沙少年舟车辗转来到僻静的常宁乡下.他心仪已久的中学刚从省城迁入此地. 这所学校,乃闻名遐迩的"湖南私立广益中学".那少年,正 ...

  • 学生德育评语
  • 德育评语 1.该生能认真参加校内各项活动,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能尊敬师长,同学间团结 友爱,语言.行为文明能注意文明礼貌,学习认真,对集体分配的工作能认真完成,在班里能起积极作用. 2.该生能平时穿着整洁,朴素大方,认真参加校内各项活动,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和 ...

  • 希望工程25年:中国总理与"一个朴素的理想"|希望工程|希望小学
  • 原标题:希望工程25年:中国总理与"一个朴素的理想" 还记得苏明娟吗,就是照片上那位感动了无数人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姑娘.最近,她的母校收到的李克强总理的回信! 28日,李克强总理给金寨县希望小学师生回信,肯定希望工程是建设社会最富感召力的道德力量,指出消除贫 ...

  • 手机用户精准识别
  • 手机用户精准识别 摘要 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业务的迅速发展,手机已经从奢侈品变成了生活日 用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而用户的这些行为以及其个人基本信息均在运营商处有所记录. 今天我们就在这里讨论一下职场新人的识别问题. 针对问题一,在分析了职场 ...

  •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我们人类社会的传统美德.联合国专门把每年的10月31日定为"世界勤俭日",提醒并要求人们在新世纪仍然不要忘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但是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 ...

  • [延安精神]读后感
  •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细细品读了<延安精神教育读本>这本书.它从圣地延安.我的理想.团结力量大等十一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及在这片热土上诞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此书图文并茂,以古喻今,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当代的小学生如何弘扬延安精神,怎么用这种精神引领我们的生活航程. 小 ...

  •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西安高新第四小学办学特色综述 贾卫平 西安高新四小是一所年轻的新学校.在这所年轻的校园里,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爱在左,热烈在右,走在"新教育"的路上,他们以"书"撒种,用"心"浇灌,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