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问题

孟冬冬

(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村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如农业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有环保意识淡薄,环保投入不足,环保规划措施不系统和产权制度不健全。针对农村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应采取增强环保意识、健全农村环保制度体系、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等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产权制度;生态农业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9)01-0121-02

(三)工业污染。目前乡镇中小企业呈现出“多、小、散”

  一、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的环境形势还很严峻,主要是指污染问

题,包括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每年有1.2亿吨生活垃圾露天随意堆放,每年家禽粪便产生总量达25亿吨,全国遭受污染的耕地面积为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有3亿多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大部分垃圾未处理接堆放在田头、路旁,甚至抛掷到沟渠和农村景观,沟渠、水塘。“,,室外脏乱差”[1]。另外,乡镇工业;农业生产造成的家禽养殖污染日益凸显;化肥等使用不当造成的土壤污染也日益严重。

(一)农业生产污染。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日益匮乏的国家,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农药、化肥的普遍使用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的污染,还造成了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直接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等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胁。据统计,2000年我国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高毒品种用量占农药总用量的37.4%,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土壤、地表水和农产品污染。另外,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由其产生的白色污染,直接威胁到广大农民甚至是城镇居民的生命健康。

(二)生活污染。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农村建设中,总体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约为1.2亿吨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约为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全部直排,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尤其是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对当地农民身体健康的威胁却与日俱增。

的格局,不利于污染集中治理。工艺陈旧、设备简陋、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污染防治设施,也无力承担污染治理费用,,其中80%,使河流、湖泊、水库,[2,,,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以。

(四)生态破坏。乱采滥伐现象是生态破坏最主要的因素,近年来矿产资源市场行情看好,部分资源型农村违法违规乱采滥伐现象严重,一是降低了矿山资源的利用率,造成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浪费;二是导致森林资源遭到破坏,植被受损,水土流失;三是造成地下水枯竭,溪水断流;四是造成地面下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给当地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损害及破坏。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环保意识淡薄。环境保护的根本问题在于人,人

的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已经成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瓶颈”。传统的小农意识对生态环境保护极为不利。小农意识重视私有,缺乏共享意识;重视现实,缺乏未来意识。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没有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二)环保投入不足。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就环保领域而言,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我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城市方面,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

而农村从政府财政方面却几乎得不到

收稿日期:2008-11-08

作者简介:孟冬冬(1979—),男,河南省济源市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与社会。

                        南都学坛                 2009年第1期 ・122・

任何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用。由于环保投入不足,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和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环境监测设备老化,环保执法工具和装备落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2]。

(三)环保规划措施不系统。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规划,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环境因素。城镇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小作坊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严重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有规划目标,但是一旦考虑经济发展,那些破坏环境的项目出现在经济规划中,就全然不受环保规划的影响;或一旦注意到人力、物力、财力的实际流向时,就会注重经济增长计划,而非环保计划。

(四)产权制度不健全。在农村没有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导致了经济学上讲的“公有地悲剧”。比如,某村庄里有一条河,河边有一座化肥厂,这个化肥厂的产权是有明确归属的。但河流却没有明确的归属或名义上的归属,如归集体或国家,且产权的行使效率较低,当化肥厂将污水排放到这条河后,河里的鱼就无法生存。由于没有人拥有这条河的产权,所以没有人因为鱼的损失而向化肥厂索赔,同样污染治理费用也无从谈起。因此,化肥厂将不承担污染河水导致的经济成本,但河里没有了鱼就实实在在是我们的损失。因此,从社会和环境的角度来看,建这个化肥厂也许得不偿失。因为它给社会带来的“负增量”带来的污染问题,自然价值,,,,污染治理更难  三、(一)增强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长期以来,我国环

境宣传工作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在农村还相当薄弱。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应通过开展环境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认识水平,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保护自己的家园环境,调动其积极性搞好宣传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向农村干部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向广大农民宣传环保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把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同时,严格按照中央“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要求,加大环保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建立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筹资相联系的财政保障体系;从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税费减免、土地优惠等方面大力扶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农村环保公益事业。

(二)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目前我国针对农村

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因此,应从环境立法的角度入手,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体系。首先,要抓紧制订《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订农业生产、污染物排放与控制等方面的环境标准,规定各级政府和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的环境法律责任;其次,要对农村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提供政策扶持,在征地、用地、税收等各方面给予优惠,建立有效的公共服务投入与收费机制;再次,建立预警机制,严密检测环境质量走向,客观评估发展成本是否可控并在规划之内,环境预警改善目标是否达到等,这样才能对局部和全局的环境问题都有较准确的前瞻性的把握,从而也就多了条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防线。只有我们采取这种积极主动的措施,才能以尽可能小的生态环境成本去谋求最大的社会发展进步。

(三)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是在出台扶持优惠政策降低环境建设与污染治理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建立“谁污染谁治理”和“谁治理谁收费”的有效机制,为专业化污染治理公司留出足够的市场条件下的生存空间,以实现农村环保投入的渠道多元化、机制市场化。就我国农村具体情况而言,产权制度的改进需要许多艺术。例如,在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将一条河“私有化”显然是比较难以接受的。因此,行,比如效仿农业的土地承包制度的作用。,,,从而能够去与那。利用一些人去与另一些人抗,,就会不成比例地放大政府政策的作用,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结果。

(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首先,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在农村,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林地资源,几千年来不断地被开发,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历史上,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乡民往往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城镇化对土地的侵占又将使这种人地关系矛盾更加突出。因此要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几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的内容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的特点,保护整体景观,包括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绿道体系以及过去已经建立的防护林体系等。其次,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农业集约化经营可以合理、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农业集约化经营是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技术措施和劳动力,精耕细作,努力从单位土地面积上产出较多的农产品,进而达到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实行集约化经营,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运用先进技术,增强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因地制宜调整生产结构,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从而走出一条速度和效益并重的道路[4]。

[参 考 文 献]

[1]周生贤.推进“村容整洁”是新农村环保工作的重大任务[J].环

境保护,2007,(1).[2]刘晓东.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保问题的思考[J].江

[3]苏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N].经济参考报,2006-01-16.[4]陆加胜,刘玉安.中国农业集约化经营思路[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西能源,2006,(4)1

[责任编辑:张天景]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问题

孟冬冬

(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村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如农业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有环保意识淡薄,环保投入不足,环保规划措施不系统和产权制度不健全。针对农村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应采取增强环保意识、健全农村环保制度体系、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等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产权制度;生态农业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9)01-0121-02

(三)工业污染。目前乡镇中小企业呈现出“多、小、散”

  一、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的环境形势还很严峻,主要是指污染问

题,包括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每年有1.2亿吨生活垃圾露天随意堆放,每年家禽粪便产生总量达25亿吨,全国遭受污染的耕地面积为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有3亿多农村人口存在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大部分垃圾未处理接堆放在田头、路旁,甚至抛掷到沟渠和农村景观,沟渠、水塘。“,,室外脏乱差”[1]。另外,乡镇工业;农业生产造成的家禽养殖污染日益凸显;化肥等使用不当造成的土壤污染也日益严重。

(一)农业生产污染。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日益匮乏的国家,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农药、化肥的普遍使用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的污染,还造成了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直接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等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胁。据统计,2000年我国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高毒品种用量占农药总用量的37.4%,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土壤、地表水和农产品污染。另外,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由其产生的白色污染,直接威胁到广大农民甚至是城镇居民的生命健康。

(二)生活污染。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农村建设中,总体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约为1.2亿吨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约为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全部直排,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尤其是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对当地农民身体健康的威胁却与日俱增。

的格局,不利于污染集中治理。工艺陈旧、设备简陋、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污染防治设施,也无力承担污染治理费用,,其中80%,使河流、湖泊、水库,[2,,,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以。

(四)生态破坏。乱采滥伐现象是生态破坏最主要的因素,近年来矿产资源市场行情看好,部分资源型农村违法违规乱采滥伐现象严重,一是降低了矿山资源的利用率,造成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浪费;二是导致森林资源遭到破坏,植被受损,水土流失;三是造成地下水枯竭,溪水断流;四是造成地面下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给当地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损害及破坏。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环保意识淡薄。环境保护的根本问题在于人,人

的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已经成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瓶颈”。传统的小农意识对生态环境保护极为不利。小农意识重视私有,缺乏共享意识;重视现实,缺乏未来意识。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没有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二)环保投入不足。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就环保领域而言,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我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城市方面,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

而农村从政府财政方面却几乎得不到

收稿日期:2008-11-08

作者简介:孟冬冬(1979—),男,河南省济源市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与社会。

                        南都学坛                 2009年第1期 ・122・

任何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用。由于环保投入不足,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和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环境监测设备老化,环保执法工具和装备落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2]。

(三)环保规划措施不系统。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规划,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环境因素。城镇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小作坊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严重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有规划目标,但是一旦考虑经济发展,那些破坏环境的项目出现在经济规划中,就全然不受环保规划的影响;或一旦注意到人力、物力、财力的实际流向时,就会注重经济增长计划,而非环保计划。

(四)产权制度不健全。在农村没有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导致了经济学上讲的“公有地悲剧”。比如,某村庄里有一条河,河边有一座化肥厂,这个化肥厂的产权是有明确归属的。但河流却没有明确的归属或名义上的归属,如归集体或国家,且产权的行使效率较低,当化肥厂将污水排放到这条河后,河里的鱼就无法生存。由于没有人拥有这条河的产权,所以没有人因为鱼的损失而向化肥厂索赔,同样污染治理费用也无从谈起。因此,化肥厂将不承担污染河水导致的经济成本,但河里没有了鱼就实实在在是我们的损失。因此,从社会和环境的角度来看,建这个化肥厂也许得不偿失。因为它给社会带来的“负增量”带来的污染问题,自然价值,,,,污染治理更难  三、(一)增强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长期以来,我国环

境宣传工作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在农村还相当薄弱。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应通过开展环境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认识水平,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保护自己的家园环境,调动其积极性搞好宣传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向农村干部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向广大农民宣传环保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把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同时,严格按照中央“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要求,加大环保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建立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筹资相联系的财政保障体系;从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税费减免、土地优惠等方面大力扶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农村环保公益事业。

(二)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目前我国针对农村

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因此,应从环境立法的角度入手,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体系。首先,要抓紧制订《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制订农业生产、污染物排放与控制等方面的环境标准,规定各级政府和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的环境法律责任;其次,要对农村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提供政策扶持,在征地、用地、税收等各方面给予优惠,建立有效的公共服务投入与收费机制;再次,建立预警机制,严密检测环境质量走向,客观评估发展成本是否可控并在规划之内,环境预警改善目标是否达到等,这样才能对局部和全局的环境问题都有较准确的前瞻性的把握,从而也就多了条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防线。只有我们采取这种积极主动的措施,才能以尽可能小的生态环境成本去谋求最大的社会发展进步。

(三)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是在出台扶持优惠政策降低环境建设与污染治理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建立“谁污染谁治理”和“谁治理谁收费”的有效机制,为专业化污染治理公司留出足够的市场条件下的生存空间,以实现农村环保投入的渠道多元化、机制市场化。就我国农村具体情况而言,产权制度的改进需要许多艺术。例如,在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将一条河“私有化”显然是比较难以接受的。因此,行,比如效仿农业的土地承包制度的作用。,,,从而能够去与那。利用一些人去与另一些人抗,,就会不成比例地放大政府政策的作用,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结果。

(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首先,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在农村,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林地资源,几千年来不断地被开发,中国土地生态异常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历史上,因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乡民往往是社会不安定因素,而城镇化对土地的侵占又将使这种人地关系矛盾更加突出。因此要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几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的内容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的特点,保护整体景观,包括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绿道体系以及过去已经建立的防护林体系等。其次,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农业集约化经营可以合理、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农业集约化经营是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技术措施和劳动力,精耕细作,努力从单位土地面积上产出较多的农产品,进而达到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实行集约化经营,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运用先进技术,增强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因地制宜调整生产结构,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从而走出一条速度和效益并重的道路[4]。

[参 考 文 献]

[1]周生贤.推进“村容整洁”是新农村环保工作的重大任务[J].环

境保护,2007,(1).[2]刘晓东.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保问题的思考[J].江

[3]苏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N].经济参考报,2006-01-16.[4]陆加胜,刘玉安.中国农业集约化经营思路[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西能源,2006,(4)1

[责任编辑:张天景]


相关内容

  • 农村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 ・区域经济・ 农村经济 2010年第4期 农村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李启彬 刘 丹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目前,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农村地区存在着规划环评制度不能有效涵盖.环评工作开展不力.项目后期验收及监管不到位和公众参与流于形式等问题.本文在 ...

  •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林 真1,李卫华2,丁 洪2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 摘要:通过研究我国农村生活现状对我国农村环境造成污染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 村 ...

  • 凤城乡农村环保工作调研报告
  • 凤城乡环保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打造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发展目标,坚持环保优先.城乡统筹发展,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 ...

  • (范文)行政管理
  •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毕业作业 题 目: 仙霞镇农村环境保护之我见 学 号 [1**********]99 姓 名:吴 杰 分 校:株洲广播电视大学 教 学 点:醴陵电大工作站 指导教师:匡传经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作业写作过程记录表 (此页由学生填写) ...

  • 化工产品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
  • 化工产品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 农村环保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解我县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农村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011年8月份,我们对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一次调查,先后深入位小.魏店.大新.小李 ...

  •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姓名:潘玉洁 班级:针织1231 院系:纺织化学工程系 常州纺院思政部制 2012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封面 关于农村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关系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 ...

  • 大学生环境调研报告[2]
  • 九台市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通过为期10天的调查研究,走访九台环保.乡镇.社区及广大群众,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全市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建议.针对九台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相关部门领导及环境管理人员共同分析和研究,提出推动九台环境保护科学发展的新对策.通过调研,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在九台市委 ...

  • 社会实践策划书范文
  • 一. 1.小组名称:河南大学统招生课题调研小组 2.带队老师:苏国宁 3.成员构成:由 12 名同学组成,基本信息如下表: 姓名 性别 年级 学号 院系 身份证号 二.暑期社会实践时间地点安排: 1.时间: xx年7月2日 至 xx年8月30日 (暂定) 2.地点:河南省偃师教育局,偃师高中.普高和 ...

  • 社会实践策划书范文2篇
  • 一、 1、小组名称:河南大学统招生课题调研小组      2、带队老师:苏国宁 3、成员构成:由 12 名同学组成,基本信息如下表:  姓名 性别 年级 学号 院系 身份证号 二、暑期社会实践时间地点安排:   1、时间: xx年7月2日 至 xx年8月30日 (暂定)   2、地点:河南省偃师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