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共青团能否充分履行自身职能,能否最广泛地吸引和凝聚青年,关键在于基层团组织。通过对安徽省和县基层团组织情况调查,主要是团组织、团员队伍、团干部现状和团组织工作进行调查分析,从党建带团建是关键,优化团组织网络建设是基础,创新团的工作方式是根本,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是保证,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促进共青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基层组织;调查;思考;建设  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共青团能否充分履行自身职能,能否最广泛地吸引和凝聚青年,关键在于基层团组织。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通过走访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和县团组织建设,重点是镇、村(社区)两级团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团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几点想法整理如下:  一、基层团组织的基本情况  (一)团组织和团员队伍情况  和县地处皖东,辖9个镇,85个村委会、3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为54万,其中14—28周岁青年112301人,共青团员29163人。团县委辖53个直属团组织,团工委3个,43个团委,包括镇团委9个;县直学校团委12个,初级中学团委15个;县直团委3个,县直团支部7个;非公企业建团138个(团委5个,团支部133个);驻外团组织4个(团工委1个)。  (二)镇村团干部现状  2011年通过开展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全县9个乡镇全部进行了换届选举,此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换届选举,采取编制内于编制外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模式,首次增设编外副书记和编外委员,将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管理人员、大学生村官、青年社团负责人、派出所干警、医生、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吸纳进入镇团委班子,使团组织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新一届团委成员共有 119人,其中,28岁以下的有86人,占总数的72.3%;配备女干部54人,占乡镇团委成员45.4%;大专以上学历的有94人,占79%;编外团干91人,占总数的76.4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团的基层网络建设不健全  一是村级团组织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全县村级团支部全部建立,但村级团干部队伍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团支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镇直“两新”团组织建设较为滞后。目前新社会组织团建仅2家,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共138家,(团委5个,团支部133个),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松、散、瘫的情况。三是学校团组织管理层级设置不尽合理。和县从2007年开始,对各中学团委全部上挂至团县委管理,但从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受管理数过大、区域分布过广等因素制约,团县委同各学校团委存在着联系、沟通少,存在指导、督促、检查等管理措施难以到位等问题,同时也限制了镇团委各项活动和工作的开展。  (二)基层组织建设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在团干部的选配、管理和教育方面。一是团干部流动较快、选配较为随意。据统计,仅2011年以来,各镇团委已调整团委书记3名,占镇团委总数的33.3%,影响了镇共青团工作的连续性;村级团支部书记选配面较窄,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生”和“选派干部”中任命的不多。二是团干部协管制度流于形式,镇党委在任命调动同级团委书记、副书记时基本上未征求上级团委意见。三是镇团委书记兼职工作任务过重,9个镇团委书记都是兼职团干,大部分都从事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等镇中心工作部门,兼职工作任务过重,严重分散了团干部的工作精力和时间。  在同级党组织对团的建设重视方面。一是对团的工作和活动开展投入不足,镇级团委普遍没有青年活动场所、办公设施配备不足,日常工作和活动开展缺乏经费保障;二是团干部政治经济待遇未充分体现,根据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团干部无法享受单位中层干部相关待遇,《团章》中关于“可以列席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的会议”的规定基本没有落实。  在团组织内部的指导、激励、上下级联动方面。团县委对基层团委的工作开展,缺乏资源性和体制性的支持手段;年度考核等考核激励机制流于形式,考核方式有待规范,考核结果未能有效利用,导致县团的工作未能充分实现上下级联动,工作整体性不够。  (三)基层团组织工作基础薄弱,吸引力和凝聚力需要增强  据调查统计,和县共有流出团员18399名,其中已办理团组织转接手续的只有2692名,只占到流出总数的14.6%,其余团员绝大部分与团组织失去联系,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难以管,游离出团组织管理。镇团委工作开展少、内容单一。2011年度,全县镇团委自主开展活动共计28次,平均仅3.1次,活动内容大都局限于评选表彰、重大节假日庆祝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团的工作难以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难以实现对青年的有效吸引和凝聚。  (四)基层团干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开展走访座谈了解到,部分团干部存在着工作角色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对团的组织定位、工作职能缺乏认识,对团的工作感情不深,组织意识淡薄;对共青团工作开展存在的困难现状,欠缺理性的分析,怨天尤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面对伴随社会的深刻变革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团的工作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感到茫然,出现困惑,工作缺乏攻坚克难和开拓创新意识。极少部分团干部只“务虚”不“务实”,工作浮躁、作风漂浮,缺乏组织纪律性。  三、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几点想法  (一)党建带团建是关键  党建带团建是永葆团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一个成功经验。新形势下,各级团组织应明确定位,突出自身工作特色与品牌,紧密配合党政中心工作部署,主动向同级党组织多请示汇报,使党组织能更好的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并从人员、组织、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不断优化团建的环境和氛围。  党组织对团建工作做到“六带一优化”,即:直接带领和推动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带动工作发展,优化团的工作条件。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基层团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总体规划和基层党组织工作目标,在制定目标管理、检查指导、考核总结时,要使党建与团建一并研究部署加以落实;二是建立县、乡(镇)二级党建带团建联席工作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团委关于团建工作汇报,并帮助解决有关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三是把团干部的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至少每一年由组织部门组织一次团干部的培训;逐步解决基层团组织“缺人办事”、“缺钱办事”问题,在经费上积极争取按照青年数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二)优化团组织网络建设是基础  根据农村青年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大胆探索统筹城乡的团建模式,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青年群体结构和社会分布变化相适应,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团结凝聚青年和团组织的作用发挥、有利于团的系统管理、有利于扩大民主和团员参与”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符合实际的建团方式,变“人随组织走”为“组织随人建”。第一,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社区、行政村、企业、学校齐头并进的工作思路,探索组织设置科学化、工作载体职能化、阵地建设多样化,实现对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模式的创新。第二,固本强基拓展,撤并组合联建。“撤”是指撤销少部分长期处于空壳瘫痪状态的团组织,“并”是按照区域相邻、行业相近原则,把人数少、活动开展困难的团组织与相邻相近行业人数多、活动开展正常的团组织组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联”是指采取村村联建、村校联建、村企联建、企企联建、单位与单位联建等形式重新调整团的基层组织设置,不断拓展团建的外延,从而促进基层团组织的整体建设。  (三)创新团的工作方式是根本  团组织要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活动方式。要靠先进的思想、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靠对青年特有的兴趣满足、靠第一线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去吸引和凝聚青年,变大规模集中活动为小型分散活动;变团组织独家经营为借助社会资源多家经营;变一味无偿式投入活动为有偿活动与无偿活动相结合。一是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加强与各类协会、其它群团部门合作,把工作做到具体的人和事上,真正赢得青年信赖。根据青年发展需求,在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上灵活考虑,依靠活动内在的吸引力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避免为活动而活动。二是重点做好青年的创新创业创效服务工作,要善于把党团组织的政治主张转化为青年职工易于接受的工作理念,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发展产业、致富成才。三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大青年科技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实施青少年法制讲座、青年活动中心、青年岗位能手、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志愿者等品牌活动,并根据地域差异、行业特点,突出工作内涵,努力做到服务青少年更加具体化,更富成效化。  (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是保证  要树立发展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首先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团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习与本职工作和个人的成长发展结合起来,紧跟时代步伐,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二是着眼未来,培养团干部。建议各级党的组织部门要把团干部作为党的年轻干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团干部的选配、培养、输送纳入干部队伍整体建设规划之中,加大培养力度,加速培养步伐,突破单纯的共青团组织培养共青团干部的框框,培养出不仅能满足共青团工作现实需要,而且能适应党的事业长远发展需要的团干部。三是服务大局,及时输送团干部。要切实加强团干部后备队伍建设,形成完整的梯队建设体系,就必须使团干部队伍呈现优秀人才不断输送,有潜力人才及时补充的良好局面。各级团委领导班子都要坚持按照一定比例配备后备干部人选,形成序列,并适时调整、适时滚动,建立动态滚动调整机制,并及时向党组织输送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确保团干部队伍“高进、严管、优出”目标落到实处,促进共青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摘要:共青团能否充分履行自身职能,能否最广泛地吸引和凝聚青年,关键在于基层团组织。通过对安徽省和县基层团组织情况调查,主要是团组织、团员队伍、团干部现状和团组织工作进行调查分析,从党建带团建是关键,优化团组织网络建设是基础,创新团的工作方式是根本,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是保证,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促进共青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基层组织;调查;思考;建设  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共青团能否充分履行自身职能,能否最广泛地吸引和凝聚青年,关键在于基层团组织。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通过走访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和县团组织建设,重点是镇、村(社区)两级团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团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几点想法整理如下:  一、基层团组织的基本情况  (一)团组织和团员队伍情况  和县地处皖东,辖9个镇,85个村委会、3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为54万,其中14—28周岁青年112301人,共青团员29163人。团县委辖53个直属团组织,团工委3个,43个团委,包括镇团委9个;县直学校团委12个,初级中学团委15个;县直团委3个,县直团支部7个;非公企业建团138个(团委5个,团支部133个);驻外团组织4个(团工委1个)。  (二)镇村团干部现状  2011年通过开展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全县9个乡镇全部进行了换届选举,此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换届选举,采取编制内于编制外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模式,首次增设编外副书记和编外委员,将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管理人员、大学生村官、青年社团负责人、派出所干警、医生、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吸纳进入镇团委班子,使团组织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新一届团委成员共有 119人,其中,28岁以下的有86人,占总数的72.3%;配备女干部54人,占乡镇团委成员45.4%;大专以上学历的有94人,占79%;编外团干91人,占总数的76.4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团的基层网络建设不健全  一是村级团组织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全县村级团支部全部建立,但村级团干部队伍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团支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镇直“两新”团组织建设较为滞后。目前新社会组织团建仅2家,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共138家,(团委5个,团支部133个),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松、散、瘫的情况。三是学校团组织管理层级设置不尽合理。和县从2007年开始,对各中学团委全部上挂至团县委管理,但从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受管理数过大、区域分布过广等因素制约,团县委同各学校团委存在着联系、沟通少,存在指导、督促、检查等管理措施难以到位等问题,同时也限制了镇团委各项活动和工作的开展。  (二)基层组织建设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在团干部的选配、管理和教育方面。一是团干部流动较快、选配较为随意。据统计,仅2011年以来,各镇团委已调整团委书记3名,占镇团委总数的33.3%,影响了镇共青团工作的连续性;村级团支部书记选配面较窄,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生”和“选派干部”中任命的不多。二是团干部协管制度流于形式,镇党委在任命调动同级团委书记、副书记时基本上未征求上级团委意见。三是镇团委书记兼职工作任务过重,9个镇团委书记都是兼职团干,大部分都从事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等镇中心工作部门,兼职工作任务过重,严重分散了团干部的工作精力和时间。  在同级党组织对团的建设重视方面。一是对团的工作和活动开展投入不足,镇级团委普遍没有青年活动场所、办公设施配备不足,日常工作和活动开展缺乏经费保障;二是团干部政治经济待遇未充分体现,根据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团干部无法享受单位中层干部相关待遇,《团章》中关于“可以列席同级党的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的会议”的规定基本没有落实。  在团组织内部的指导、激励、上下级联动方面。团县委对基层团委的工作开展,缺乏资源性和体制性的支持手段;年度考核等考核激励机制流于形式,考核方式有待规范,考核结果未能有效利用,导致县团的工作未能充分实现上下级联动,工作整体性不够。  (三)基层团组织工作基础薄弱,吸引力和凝聚力需要增强  据调查统计,和县共有流出团员18399名,其中已办理团组织转接手续的只有2692名,只占到流出总数的14.6%,其余团员绝大部分与团组织失去联系,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难以管,游离出团组织管理。镇团委工作开展少、内容单一。2011年度,全县镇团委自主开展活动共计28次,平均仅3.1次,活动内容大都局限于评选表彰、重大节假日庆祝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团的工作难以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难以实现对青年的有效吸引和凝聚。  (四)基层团干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开展走访座谈了解到,部分团干部存在着工作角色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对团的组织定位、工作职能缺乏认识,对团的工作感情不深,组织意识淡薄;对共青团工作开展存在的困难现状,欠缺理性的分析,怨天尤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面对伴随社会的深刻变革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团的工作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感到茫然,出现困惑,工作缺乏攻坚克难和开拓创新意识。极少部分团干部只“务虚”不“务实”,工作浮躁、作风漂浮,缺乏组织纪律性。  三、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几点想法  (一)党建带团建是关键  党建带团建是永葆团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一个成功经验。新形势下,各级团组织应明确定位,突出自身工作特色与品牌,紧密配合党政中心工作部署,主动向同级党组织多请示汇报,使党组织能更好的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并从人员、组织、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不断优化团建的环境和氛围。  党组织对团建工作做到“六带一优化”,即:直接带领和推动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带动工作发展,优化团的工作条件。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基层团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总体规划和基层党组织工作目标,在制定目标管理、检查指导、考核总结时,要使党建与团建一并研究部署加以落实;二是建立县、乡(镇)二级党建带团建联席工作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团委关于团建工作汇报,并帮助解决有关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三是把团干部的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至少每一年由组织部门组织一次团干部的培训;逐步解决基层团组织“缺人办事”、“缺钱办事”问题,在经费上积极争取按照青年数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二)优化团组织网络建设是基础  根据农村青年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大胆探索统筹城乡的团建模式,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青年群体结构和社会分布变化相适应,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团结凝聚青年和团组织的作用发挥、有利于团的系统管理、有利于扩大民主和团员参与”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符合实际的建团方式,变“人随组织走”为“组织随人建”。第一,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社区、行政村、企业、学校齐头并进的工作思路,探索组织设置科学化、工作载体职能化、阵地建设多样化,实现对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模式的创新。第二,固本强基拓展,撤并组合联建。“撤”是指撤销少部分长期处于空壳瘫痪状态的团组织,“并”是按照区域相邻、行业相近原则,把人数少、活动开展困难的团组织与相邻相近行业人数多、活动开展正常的团组织组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联”是指采取村村联建、村校联建、村企联建、企企联建、单位与单位联建等形式重新调整团的基层组织设置,不断拓展团建的外延,从而促进基层团组织的整体建设。  (三)创新团的工作方式是根本  团组织要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活动方式。要靠先进的思想、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靠对青年特有的兴趣满足、靠第一线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去吸引和凝聚青年,变大规模集中活动为小型分散活动;变团组织独家经营为借助社会资源多家经营;变一味无偿式投入活动为有偿活动与无偿活动相结合。一是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加强与各类协会、其它群团部门合作,把工作做到具体的人和事上,真正赢得青年信赖。根据青年发展需求,在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上灵活考虑,依靠活动内在的吸引力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避免为活动而活动。二是重点做好青年的创新创业创效服务工作,要善于把党团组织的政治主张转化为青年职工易于接受的工作理念,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发展产业、致富成才。三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大青年科技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实施青少年法制讲座、青年活动中心、青年岗位能手、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青年志愿者等品牌活动,并根据地域差异、行业特点,突出工作内涵,努力做到服务青少年更加具体化,更富成效化。  (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是保证  要树立发展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首先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团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习与本职工作和个人的成长发展结合起来,紧跟时代步伐,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二是着眼未来,培养团干部。建议各级党的组织部门要把团干部作为党的年轻干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团干部的选配、培养、输送纳入干部队伍整体建设规划之中,加大培养力度,加速培养步伐,突破单纯的共青团组织培养共青团干部的框框,培养出不仅能满足共青团工作现实需要,而且能适应党的事业长远发展需要的团干部。三是服务大局,及时输送团干部。要切实加强团干部后备队伍建设,形成完整的梯队建设体系,就必须使团干部队伍呈现优秀人才不断输送,有潜力人才及时补充的良好局面。各级团委领导班子都要坚持按照一定比例配备后备干部人选,形成序列,并适时调整、适时滚动,建立动态滚动调整机制,并及时向党组织输送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确保团干部队伍“高进、严管、优出”目标落到实处,促进共青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相关内容

  • 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 作者:肖勇 沈绍武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3年第01期 关键词: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1- ...

  •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政策法规实用手册/中央农村基层党风廉正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政策法规实用手册 [平装] ~ 中央农村基层党风廉正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编者) 抢先评价此商品 市场价: ¥ 23.00 价格: ¥ 17.30 此商品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详情 为您节省: ¥ 5.70 (7.5折) VIP 价: ¥16.78 SVIP价: ¥16.43 o ...

  • 关于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加强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叶春明 丁江浩 来源:<商情>2014年第25期 [摘要]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生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基石不牢,根基不稳,必将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进而影响整体统计工 ...

  • 对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建议和思考
  • 对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建议和思考 [摘 要]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文章从分析统计基础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分别从统计工作的思想与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建设等方面,开展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狠抓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健全统计调查网络,加强统计执法检查,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 ...

  •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四月下旬,市人大组织市政府相关部门就<统计法>.<贵州省统计管理条例>贯彻执行情况到我县进行调研,并先后到**镇.**镇.**发电厂.**水泥厂检查了这几家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情况.之后,我们又对全县各乡镇的统计基础工作及在岗统计人员的情况进行了一次 ...

  • 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若干思考
  • 摘要:指出了林业调查规划是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调查和规划,从而促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分析了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林业调查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提高林业产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 ...

  • x市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现状和思考
  • x市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现状和思考x市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现状和思考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狠抓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健全统计调查网络,加强统计执法检查,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为决策服务的水 ...

  • 关于当前乡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主角"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 关于当前乡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 发挥"主角"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为进一步强化乡镇党委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主角"作用,提升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近期,xx县委组织部12名干部分两组,由县委副书记和常委组织部长带队开展了为期10天的农村基层组织 ...

  • 新形势下关于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 论 文 摘 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基 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严峻性课题.随着形势的变化.体质的转换.权利和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心工作的转移,对党建工作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党建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