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为什么说"因果不空"?

万法皆空,为什么说“因果不空”?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万法皆空,就是一切法都是空。但唯有因果不空。这句话是方便说。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并没有单独、固定、恒常的存在。所以在究竟上,是不可得的。这里讲的一切事物,就是万法。包括了看得见的实物,也包括了看不见的思想、甚至也包括了佛法本身。所以是一切的事物。都是遵循这个规律(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正因为遵循了这个规律,所以万法缘起缘灭。其实缘起缘灭就是因果。因为因,所以果。

换句话来说,其实这两句话就是一句话。万法皆空就是万法缘起缘灭。因果不空也是万法缘起缘灭。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是告诉三界有情众生:“万法缘起缘灭、万法因缘生”的道理。是为了让众生看破万法存在的本质是空。因为是有条件的。条件一旦变,则万法变。也可以说是诸行无常。

因果的道理在我们所知道的这个娑婆世界、其他世界都是必定存在的。要知道,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也是因地发愿,修行菩萨道,果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万法皆空,因为万法都是因缘生。因果不空,也是因为万法因缘生。

“万法皆空”讲的是空性,“因果不空”讲的是缘起。不是除了

“万法”以外还有一个“因果”,此二者是一个意思。万法的本性是空的,因果的作用是不会空的。因果的作用就是缘起,缘起是不会空的。缘法就是因果,因果就是缘法,只是用词不一样。

佛讲的“空性”不是“没有”。虽然“空”是“没有”的意思,但这个“空”与“有”是一体的,是双运的。

《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讲的是性空,“空即是色”讲的是缘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们两个是一体的;“色不异空”就是缘起不离性空,“空不异色”就是空性不离缘起,既是缘起又是性空,二谛双运。这就是诸法的事实真相。

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是“有”和“没有””双运一体的。双运的“有”和“没有”,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思想范围。站在凡夫的境界里,不能说“有和没有是一体的”;在佛的境界里是一体的。诸法是“空”的,但是缘起的作用“不空”,这个“空”与“不空”是一个意思。“空”不是如虚空似的,什么也不存在。“不空”也不是真有、实有的有。

因果是在缘起上、在相上,相上有;空是在体上,体上没有。“有”和“没有”是一体的。因果报应是在相上,在缘起上讲的,不是在体上讲的。造恶业要感受痛苦,修善法能得到善果,这是缘起法。在胜义谛上、在体上讲,好坏、善恶都是无自性的,都不是实有、真有的。但在缘起上、在显现上讲,好坏、善恶还是有,对我们来说不是虚假的。所以不能认为是空,就不取舍因果,不去修行。明白空性这个道

理以后,取舍因果要更加严格、仔细。

因果规则本身也是空性,因为是空性才有因果;因为是因缘果报,所以都是空性。它们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因果是不空的,缘起是不空的,但这个“不空”,也不是真有、实有。这是最高的一种见解,也是诸法的事实真相。所以如果你只修空性,不取舍因果,也不是正道,也是修偏了。

有些人对佛所讲的空性理解错了,认为万法都是空的、虚假的,那就没有善恶,也不用取舍善恶、取舍因果。然后随便杀生、吃肉、喝酒、邪淫,轻视戒律,诽谤因果。

应该明了“空”与“有”是一体的,是双运,不是单空,也不是单有。应该是二谛双运,世俗谛和胜义谛双运双修,不能分开。不能单独去抓空性,也不能单独去抓缘起。

万法皆空,为什么说“因果不空”?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万法皆空,就是一切法都是空。但唯有因果不空。这句话是方便说。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并没有单独、固定、恒常的存在。所以在究竟上,是不可得的。这里讲的一切事物,就是万法。包括了看得见的实物,也包括了看不见的思想、甚至也包括了佛法本身。所以是一切的事物。都是遵循这个规律(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正因为遵循了这个规律,所以万法缘起缘灭。其实缘起缘灭就是因果。因为因,所以果。

换句话来说,其实这两句话就是一句话。万法皆空就是万法缘起缘灭。因果不空也是万法缘起缘灭。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是告诉三界有情众生:“万法缘起缘灭、万法因缘生”的道理。是为了让众生看破万法存在的本质是空。因为是有条件的。条件一旦变,则万法变。也可以说是诸行无常。

因果的道理在我们所知道的这个娑婆世界、其他世界都是必定存在的。要知道,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也是因地发愿,修行菩萨道,果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万法皆空,因为万法都是因缘生。因果不空,也是因为万法因缘生。

“万法皆空”讲的是空性,“因果不空”讲的是缘起。不是除了

“万法”以外还有一个“因果”,此二者是一个意思。万法的本性是空的,因果的作用是不会空的。因果的作用就是缘起,缘起是不会空的。缘法就是因果,因果就是缘法,只是用词不一样。

佛讲的“空性”不是“没有”。虽然“空”是“没有”的意思,但这个“空”与“有”是一体的,是双运的。

《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讲的是性空,“空即是色”讲的是缘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们两个是一体的;“色不异空”就是缘起不离性空,“空不异色”就是空性不离缘起,既是缘起又是性空,二谛双运。这就是诸法的事实真相。

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是“有”和“没有””双运一体的。双运的“有”和“没有”,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思想范围。站在凡夫的境界里,不能说“有和没有是一体的”;在佛的境界里是一体的。诸法是“空”的,但是缘起的作用“不空”,这个“空”与“不空”是一个意思。“空”不是如虚空似的,什么也不存在。“不空”也不是真有、实有的有。

因果是在缘起上、在相上,相上有;空是在体上,体上没有。“有”和“没有”是一体的。因果报应是在相上,在缘起上讲的,不是在体上讲的。造恶业要感受痛苦,修善法能得到善果,这是缘起法。在胜义谛上、在体上讲,好坏、善恶都是无自性的,都不是实有、真有的。但在缘起上、在显现上讲,好坏、善恶还是有,对我们来说不是虚假的。所以不能认为是空,就不取舍因果,不去修行。明白空性这个道

理以后,取舍因果要更加严格、仔细。

因果规则本身也是空性,因为是空性才有因果;因为是因缘果报,所以都是空性。它们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因果是不空的,缘起是不空的,但这个“不空”,也不是真有、实有。这是最高的一种见解,也是诸法的事实真相。所以如果你只修空性,不取舍因果,也不是正道,也是修偏了。

有些人对佛所讲的空性理解错了,认为万法都是空的、虚假的,那就没有善恶,也不用取舍善恶、取舍因果。然后随便杀生、吃肉、喝酒、邪淫,轻视戒律,诽谤因果。

应该明了“空”与“有”是一体的,是双运,不是单空,也不是单有。应该是二谛双运,世俗谛和胜义谛双运双修,不能分开。不能单独去抓空性,也不能单独去抓缘起。


相关内容

  • 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 第15卷第4期2001年7月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V o l. 15No. 4 JOU R N AL O F JIA N GSU P U BLI C SECU R IT Y COL L EGE July. 2001 ·法学研究· 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康均心, 王雨田 摘 要: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 ...

  • 智慧人生-从"野狐禅"看佛教的自由意志
  • "野狐禅"看佛教的自由意志 时间:2006-3-7 8:21:54 [文] 陈洁 摘要:佛教徒既坚持普遍的因果律,又认为善恶报应皆是自作业自受报,既同意决定论,又坚持自由意志,两者对佛教来说都很重要,前者是佛教的根本教义,而没有了后者,无法劝人修行为善.那么,佛教是如何处理两者之 ...

  • 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 刑法学论文 [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专业:[法学双学位]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4年3月27日 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摘要: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当危害结果发生时,要确定某人应否对该结果负责任 ...

  • 批判性思维中的因果解释问题
  • 批判性思维中的因果解释问题 王莉莉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科教学(思政) 学号:151030106 指导教师:刘高岑 摘 要:解释与论证不同,人们利用论证去支持或证明某个命题,人们利用解释从一个或另一个方面去阐明某事.解释与论证的意图也不同,但是它们往往被混淆.其根源之一是用于解释某事的语句也可用作 ...

  • 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 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收费毕业论文 [2010-08-14 05:07] 16 摘要: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一个十分具体的司法实践问题,也是刑法学者争论最大的一个理 论问题之一.在刑法中,将某结果归咎于某人时,往往需要查明其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在定罪中具有重要意 ...

  • 论法律因果关系
  • 作者:李川王景山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年02期 在法学上,因果关系指的是加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理论指的是确认是否存在这种联系的方法.近年来,在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推动下,因果关系理论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学说.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并未有任何一种学说得到广泛的承 ...

  • 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评述
  • 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评述/曹永福/16-21 Published by http://www.iwep.org.cn/ 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评述 曹永福∗ 摘要: 格兰杰因果性检验是计量经济学中最常用的因果性检验方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存在着对该检验方法的模糊认识和不正确运用.本文回顾了格兰杰因果性检验 ...

  • QC(旧)七大手法之四--鱼骨图
  • QC (旧)七大手法之四--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 一.定义:因果图(Cause and Effect Diagram),又称特性要因图.鱼骨图.鱼刺图.树枝图.因素图.河图.石川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影响质量特性的可能原因/因素(即潜在原因)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1 ...

  • 关于因果关系的开示
  • 2002年夏秋期间,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在内地城市指导放生活动,应一众放生居士祈请,就当前学佛者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做了系列开示. 本文就是<宁玛资讯>编务小组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出文字,又经堪布审阅修正后定稿.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录之七-- 今天作一个简单的开示,谈一谈因果的问题,其中包括因果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