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税负比国际水平高8.4%

是高是低在于测算口径,非税收入拉高全口径宏观税负

截至5月9日,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个税法修正案 (草案)已收到超过20万条意见。

在全民高度参与税改的风口浪尖,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近日发布《中国税收风险研究报告》,再次对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发出了“过高”信号。

此前,包括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咨询公司等都公布过关于宏观税负水平的测算,由于选择的测算口径各不相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上述中央财经大学《报告》指出,按照包括税收在内的各类政府收入的全口径计算,中国目前宏观税负水平高于大多数中上等收入国家。

据中央财经大学一名税务专家介绍,1978年改革之初,中国曾将降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作为改革的目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在1994年达到最低点,而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收入占比进入持续高增长期,现在已经接近1978年的水平。

“这不禁让人产生国家的资源配置格局出现‘体制复归’的担心。”上述专家表示。

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此前亦撰文指出,在经过十几年的财政收入比重提升后,中国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审视资源配置格局,并重新评估宏观税负目标取向的时候了。

非税收入拉高宏观税负

据社科院财贸所财政室研究员汪德华介绍,计算宏观税负的口径至少有四个,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最小口径)、税收收入加社会保障费收入占GDP比重(小口径)、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加社会保障缴费收入占GDP比重(中口径)、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大口径)。

按照最小口径计算,2010年中国完成税收77390亿元,占同期GDP比重19.4%,比2007年的17.8%上升近1.5个百分点。

对比经合组织(OECD)21个国家2007年同样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水平,平均比重为26.9%,则中国的税收占比低于国际水平。财政部亦主要按照这个标准解释“中国的宏观税负实际偏低”。

  中国非税收收入占GDP比重,比国际水平高8.4个百分点。

而按照小口径计算的税负水平则更低,2007年,上述OECD国家的社会保障税占GDP比重由1965年的5.4%上升到了10.1%,而人社部公布的中国2008年五项社保基金占GDP比重仅为3.9%。

“社保收入占GDP比重偏低是中国小口径宏观税负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对此汪德华解释。

抬高中国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的“功臣”是各种明目繁多的非税收入——各种预算中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等。

《2011年预算报告》中显示,中国2010年各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五项社保金收入共计54987亿元,占当年GDP比重13.8%。

对比之下2007年26个OECD国家非税收入占GDP比重的加权平均值仅为5.4%。

上述政府性基金中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有15644亿元用于征地、拆迁补偿以及补助征地农民支出,除去这一块的才为政府净收入,再加上公共预算收入的83080亿元等,2010年全口径政府收入为122423亿元,占GDP比重30.7%。

汪德华表示,我国目前总体宏观税负水平与韩国的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基本相当,但韩国2010年人均GNI(国民总收入)为2.0759万美元,中国2010年人均GDP水平约为4500美元,考虑到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差异,中国目前的总体宏观税负水平并不低。

税收高增长的制度因素

除了非税收入,近年来税收收入的高增长,也存在制度性因素。

上述中央财经大学税务专家介绍,国内现行税制在其诞生时就预留了很大的“征管空间”。

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为了保证既定税收目标的实现,在税制的设计上留有余地,从而使得法定税负和实际税负在1994年税改时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社科院财贸所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表示,税收收入高速增长其实就是在缩小这个差距,“依靠税务机关不断加强征收,税收同时从经济增长和征管空间中获得增长的动力”。

此外中央财经大学《报告》亦指出,目前宏观税负的主要问题还在于福利和税收的不匹配,财政支出对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支出的比重对比国际水平仍有差距,从而造成纳税人对税负水平的观感产生了偏差。

根据社科院财贸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中国目前全口径财政支出中,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占GDP比重约为10.6%,而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这个比重应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60年代的水准,即至少还需要提升3个百分点。

此外,也有财政专家亦指出,需加大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比重,有利于直接惠及纳税人。

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马珺认为,政府承担的资源配置职能范围过广,而政府应当承担的再分配功能受到了挤压,转移性支出处于较低水平。

是高是低在于测算口径,非税收入拉高全口径宏观税负

截至5月9日,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个税法修正案 (草案)已收到超过20万条意见。

在全民高度参与税改的风口浪尖,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近日发布《中国税收风险研究报告》,再次对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发出了“过高”信号。

此前,包括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咨询公司等都公布过关于宏观税负水平的测算,由于选择的测算口径各不相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上述中央财经大学《报告》指出,按照包括税收在内的各类政府收入的全口径计算,中国目前宏观税负水平高于大多数中上等收入国家。

据中央财经大学一名税务专家介绍,1978年改革之初,中国曾将降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作为改革的目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在1994年达到最低点,而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收入占比进入持续高增长期,现在已经接近1978年的水平。

“这不禁让人产生国家的资源配置格局出现‘体制复归’的担心。”上述专家表示。

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此前亦撰文指出,在经过十几年的财政收入比重提升后,中国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审视资源配置格局,并重新评估宏观税负目标取向的时候了。

非税收入拉高宏观税负

据社科院财贸所财政室研究员汪德华介绍,计算宏观税负的口径至少有四个,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最小口径)、税收收入加社会保障费收入占GDP比重(小口径)、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加社会保障缴费收入占GDP比重(中口径)、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大口径)。

按照最小口径计算,2010年中国完成税收77390亿元,占同期GDP比重19.4%,比2007年的17.8%上升近1.5个百分点。

对比经合组织(OECD)21个国家2007年同样口径计算的宏观税负水平,平均比重为26.9%,则中国的税收占比低于国际水平。财政部亦主要按照这个标准解释“中国的宏观税负实际偏低”。

  中国非税收收入占GDP比重,比国际水平高8.4个百分点。

而按照小口径计算的税负水平则更低,2007年,上述OECD国家的社会保障税占GDP比重由1965年的5.4%上升到了10.1%,而人社部公布的中国2008年五项社保基金占GDP比重仅为3.9%。

“社保收入占GDP比重偏低是中国小口径宏观税负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对此汪德华解释。

抬高中国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的“功臣”是各种明目繁多的非税收入——各种预算中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等。

《2011年预算报告》中显示,中国2010年各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五项社保金收入共计54987亿元,占当年GDP比重13.8%。

对比之下2007年26个OECD国家非税收入占GDP比重的加权平均值仅为5.4%。

上述政府性基金中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有15644亿元用于征地、拆迁补偿以及补助征地农民支出,除去这一块的才为政府净收入,再加上公共预算收入的83080亿元等,2010年全口径政府收入为122423亿元,占GDP比重30.7%。

汪德华表示,我国目前总体宏观税负水平与韩国的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基本相当,但韩国2010年人均GNI(国民总收入)为2.0759万美元,中国2010年人均GDP水平约为4500美元,考虑到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差异,中国目前的总体宏观税负水平并不低。

税收高增长的制度因素

除了非税收入,近年来税收收入的高增长,也存在制度性因素。

上述中央财经大学税务专家介绍,国内现行税制在其诞生时就预留了很大的“征管空间”。

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为了保证既定税收目标的实现,在税制的设计上留有余地,从而使得法定税负和实际税负在1994年税改时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社科院财贸所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表示,税收收入高速增长其实就是在缩小这个差距,“依靠税务机关不断加强征收,税收同时从经济增长和征管空间中获得增长的动力”。

此外中央财经大学《报告》亦指出,目前宏观税负的主要问题还在于福利和税收的不匹配,财政支出对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支出的比重对比国际水平仍有差距,从而造成纳税人对税负水平的观感产生了偏差。

根据社科院财贸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中国目前全口径财政支出中,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占GDP比重约为10.6%,而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这个比重应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60年代的水准,即至少还需要提升3个百分点。

此外,也有财政专家亦指出,需加大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比重,有利于直接惠及纳税人。

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马珺认为,政府承担的资源配置职能范围过广,而政府应当承担的再分配功能受到了挤压,转移性支出处于较低水平。


相关内容

  • 中国的宏观税负到底重不重
  • 中国的宏观税负到底重不重 组员:011012102曹佳仁 王颖 徐美 江晴雯 鲍盼盼 011013121周晓曦 一. 问题提出: 2015年财政部发布的年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1-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 8.4%,同口径增长5.8%.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 走出宏观税负的误区肖捷)
  • 走出宏观税负的误区肖捷 来源:<中国改革>2010年第10期 作者:肖捷 国家税务 总局局长 摘要:比较分析宏观税负水平,不能脱离不同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政府职能范围,宏观税负水平没有放之四海皆适用的统一标准 中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宏观税负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相应提升 由 ...

  • 我国宏观税负合理水平研究述评
  • 研究综述 财经政法资讯 2007年第2期 我国宏观税负合理水平研究述评 p周成刚 税收负担水平是一国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而且还与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1990年代以来我国的许多学者对宏观税负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很多有益的成果.本文对前人的宏观税负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并有针对性地对其 ...

  • 关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认识
  •   党的xx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是我国发展与改革和稳定的长期战略方针,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行动纲领,也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科学发展观及其五个统筹具有统领各项工作的地位。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财政政策的重 要组成部分,担当着实现国家进行筹集政府收入、调控经济结构、 ...

  • 中国宏观税负_非税负担与经济增长_杨中全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中国宏观税负.非税负担与经济增长 T a x B u r d e n , N o n -t a x B u r d e n a n d 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 112杨中全 邹俊伟 陈洪宛 Y A N GZ h o n g -q u ...

  • 中国当前宏观税负是高还是低
  • 关于宏观税负高低的两派观点 一.当前宏观税负不高 第一,美国<福布斯>杂志的税负痛苦指数不合理.它六个税(费)种,包括公司和个人所得税.雇主和雇员交纳的社会保险金.销售税.财产税,并将其法定最高税率相加后进行比较.这种做法仅仅是将各税种最高边际税率简单相加,将税率等同于税负. 第二,各国 ...

  • 我国个人所得税微观税收负担实证分析
  • 第26卷第6期2011年11月审计与经济研究 JOURNALOFAUDIT&ECONOMICSVol.26,No.6Nov.,2011 我国个人所得税微观税收负担实证分析 12 欧阳华生,樊轶侠,郑 安 1 (1.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1815: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10 ...

  • 法律之外的"2万亿罚款"更显民生之艰
  • 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撰文指出,2009年,进入预算内的收费罚款收入为8962.2亿元,有统计的预算外收费罚款收入大约为7900亿元,而无统计的预算外收费罚款收入估计在5100亿元左右,共计约为21962亿元,超过税收的三分之一. 就在前几天,财政部还郑重表示:"我国宏观税负不高& ...

  •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学习2012全国两会精神
  •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学习2012全国两会精神 县委党校 罗爱国 今年3月3日至14日,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民主.团结.和谐.务实的大会,凝聚了共识,提振了信心,确定了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