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薪酬制度的弊端

现代薪酬管理的弊端分析

默认分类 2008-09-19 20:42:28 阅读8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扩大,中国企业被逐步的融入世界市场。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势必要同世界接轨,走规范化、市场化的道路。薪酬管理是一种以激励为主的考核和监督机制,集中体现了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工具,它不仅影响着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还对下一轮的人力资源管理起到顺延的作用。虽然传统的薪酬制度满足了当时的要求,但是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却呈现了各种弊端。现代薪酬管理制度克服了传统制度的缺陷却又派生了新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只有建立全面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用更新的管理理念来指导新的实践,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宽带薪酬模式 冰山式薪酬模式 薪酬管理1

【Title】Disadvantages of Modern Salary Managementp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With China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Chinese enterprise incorporating the world market progressively. The manpow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certainly will be integrated with the world, taking the standardization, market-based road. The management of the salary is a kind of examination specializing in encouraging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embody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enterprises leaders' management thought and effective tools. management, 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nterprise's manpow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luence staff realization of self-value,manpow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next round play a role in postponing. Though the traditional salary system has met the request at that time, with the constant change of the environment, but various kinds of disadvantages. The modern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has overcome the defect of the traditional system but has derived the new problem. On the basis of this condition, only build overall effective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salary guide the new practice with newer

management idea , could comply with the requests of the times .

【Key words】 Salary mode of broadband ; Iceberg type salary mode ; The salary management

【文献综述】

一、选题现实意义及写作目的

随着21世纪这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在顺利加入WTO的推动下,中国以它独有的姿态步入多元化的世界体系,它不可避免地将自己融入世界市场。面对未来竞争激烈且快速变迁的经营环境,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然而与其他资源相比,中国的人力资源最具有特色,尤其在当今世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支配下,人力资源日益被受关注。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薪酬管理必须走市场化、规模化和国际化道路。可是,在传统薪酬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对企业薪酬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于直接经济报酬特别是对货币工资感兴趣。由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现代薪酬管理制度的提出,虽然克服了传统薪酬管理的某些弊端,但又派生出了许多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全面的薪酬管理制度。而我国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对薪酬的研究大多带有一定程度的行政色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企业管理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薪酬管理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导入国

际先进理念。

本文提出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说明由于传统的旧体制下的薪酬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必须对此进行重新认识。通过对整个薪酬管理历史演变过程的认识,使我们清晰的了解到,在传统和现代薪酬管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其时代适应性。如果想要满足现代高素质员工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追求,达到既降低成本又能吸引人才的目的,实现企业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真正的、全面的薪酬管理制度,这也正是本文的立意所在。希望此文能给现代企业管理者

一个全新的视角,正确的认识现代薪酬管理,并发挥其在实际操作中的指导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设计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工资分配制度。同时,古典经济学派的威廉?配第提出的最低生活维持费的工资理论;重农学派又提出的“最低限度工资”理论;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大卫?李嘉图的工资理论和约翰?穆勒的工资基金理论。[1]p这些理论都说明人们对报酬理论的关注和初步研究。接着,现代经济学的工资理论提出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均衡价格工资理论和集体谈判的工资理论等,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在新的环境下对薪酬管理的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它具有时效性和进步意义。随着经济发展格局的转变,劳动者在收益分配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又出现了利益分享工资理论。可见,此时对工资的研究更关注对人的内在因素的激励。但是,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整个薪酬管理的过程的是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一是

传统的薪酬管理阶段,其二是现代的薪酬管理阶段。

1、在传统的薪酬管理的变迁中,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

⑴早期工厂制度阶段:认为要把工资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是由于在前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习惯于家庭或农村生活,不喜欢受工厂管理的约束,因而工厂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培养“工业习惯”,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商主义经济学的代表雷恩研究得出结论是:“收入与所提供的劳动之间是负相关的” 因而雇主们尽可能的降低工人工资,让工资稳定在最低水平上,使工人刚刚能维持生计。[2] 可是,为了吸引熟练的技术工人,雇主又只得提供稳定度较高的收入进行刺激。在这时期,少数

管理学者提出了利润分享计划作为固定工资的补充,形成了对薪酬管理认识的雏形。 ⑵科学管理阶段:主要是围绕工作标准和成本节约。在科学管理时代,“以高工资提高生产力,降低产品单位成本”的思想得到了发展,当时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把劳动报酬与劳动表现联系起来,利润分红能够鼓励工人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更多的产品。但是泰罗不同意此观点并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度,认为只要把工作标准确定下来,使达不到标准的工人只能获得很低的工资,同时付给达到标准的工人较高的报酬。在此基础上,甘特提出的“完成任务发给奖金”的制度实现了泰罗所无法达到的鼓励工人相互合作的目的,他认为,给工长额外奖金是为了“使能力差的工人达到标准,并使工长把精力用在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3]这就是最早关于管理者薪酬激励的表述。 ⑶在行为科学阶段:提出了适应员工心理需求的薪酬制度。当时的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工人对自己工资袋颇感兴趣,但这不是其关心的主要问题,他们更关心工资能确切的反映他们所做不同工

作的相对重要性。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

2、现代薪酬管理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宽带薪酬制度:这种薪酬体系将原来报酬各不相同的多个职位进行大致归类,使同一水平工资的人员类别增加,薪酬浮动幅度加大突破行政职务与薪酬的联系,有利于企业管理的改善,

建立一种集体凝聚力,适应组织扁平化造成晋升机会减少的客观现实。

(2)以技能与业绩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西方企业的技能工资体系和收益分享体系发展迅速。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吸引更多人才。一些企业开始改变传统以职务或工作价值确定报酬的做法,采用以“投入”为衡量依据的薪酬制度,鼓励员工自觉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和知识。[4]这种做法适应

了知识经济本质与特征。

(3)泛化的薪酬政策:John E?Tropman提出定制性和多样性整体薪酬计划。这种方法的背后必须把“以业绩为主”的薪酬理念作为基础,在投资和奖励之间实现合理平衡,以满足员工对非现金

薪酬成分的要求。这说明,非货币薪酬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从整个过程看,在传统的薪酬管理思想中,薪酬政策参考的因素往往是多纬度的,体现出工资刺激是依赖于其它因素的,以至于不能将它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来衡量其效果,然而发展到现代薪酬管理阶段时,薪酬管理强调的是员工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而不是传统的对“偷懒”行为的约束。薪酬并不是简单对员工贡献的承认和回报,而是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念转化的具体行动。事实表明企业开始重视可变薪酬制度,更倾向于按业绩和竞争优势付酬,间接收

入和一些非经济性报酬在薪酬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而我国在19年的改革历程中,企业界对薪酬管理制度的改革基本上是走在正确轨道上的,在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薪酬制度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具体可分三个阶段来认识: ①1977—1984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原则,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初步探索中,开始使用经济杠杆指导企业职工的薪酬分配,国有企业取消奖金的“封顶”,实行奖金征税办法,经济杠杆已开始应用

于企业内部的薪酬管理。

②1985—1991 企业自主权扩大,在宏观调控下探索多种薪酬管理方式。此阶段采用了“岗位制与劳动贡献挂钩”的方法,企业提高工资收入在职工收入中所占比例,降低职工的实物福利和奖金收入。实行“分额浮动制”的企业内部薪酬管理模式。还出现了计时工资、质量工资、效益工资等

多种模式。

③1992—至今 薪酬管理改革飞速发展,企业内部薪酬管理的形式向多元化发展,拓宽了职工的工资分配领域,有效的调整了职工的收入结构。资金收入、经营收入、信息收入等方式被逐步接

受。[5]

但是我国与国外在薪酬管理上是存在很大差距的,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①对薪酬管理模型的研究

与国内学术相比,西方理论更注重对各种模型的考查和研究,薪酬管理也不例外。这说明在薪酬管理领域,国内研究水平与国外研究水平有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在微观的薪酬理论研究方面,有激励理论、公平理论、薪酬结构、薪酬体系设计等,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更加薄弱。[6]

②对薪酬管理创新实践的应用

国外的大学一直与企业界保持密切而富有成就的联系,大学的校园文化影响和孕育新颖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而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实施,对薪酬管理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绝大多数通过走学术与实践密切结合这一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现代西方薪酬管理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国内大学与企业界还没有太多的合作,国内也缺少这种氛围。今后,

我们的企业应该更多的与国内大学在合作,共同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系统。

③对薪酬管理本土化的研究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满足跨国公司极速膨胀的需要,西方薪酬管理越来越注重世界范围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7] 而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点——薪酬管理,也就在这种趋势和潮流的推动下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中国企业必须考虑自身的环境和条件,研究出适合本地

区的薪酬管理制度。

可见,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上还有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

三、本文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文章开篇提出薪酬管理在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在传统经济的影响下,对国内的薪酬管理片面认为,薪酬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随着环境的变迁,又忽略了报酬的重要性片面的强调内在激励的重要性。导致在实际操作中的工资等同于薪酬,或者追求薪酬设计的高水平,以为这样就能吸引人才。在现代薪酬管理中有代表性的两种模式,它们有其各自的优越性,

但又存在不够完善的方面:

1、宽带薪酬模式

由于它将薪酬级别减少,浮动范围拉大,这是一种全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和操作流程。[8] 笔者认为,在这一模式中企业员工可以不沿着公司唯一的薪酬等级层次垂自往上走。而是在企业中横向流动。这样有助于员工能力的提高,鼓励他们承担新的责任。但是,在使用“宽带薪酬”时一定要

谨慎对待,企业必须结合实际加以利用,切不可盲目跟风。

2、冰山式薪酬模式

冰山式薪酬模式实质是“低薪+大红包”的薪酬支付方式。[9] 其形成有其财务上和心理上的合理

性,但毕竟是来自于民营企业的历史,时至今日,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可能性越来越小,理应退出

历史的舞台。因而,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必须认真的审视。

由于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敏感的部分 ,它牵扯到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水平。另外,薪酬是员工在公司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的直接体现,员工往往通过薪酬水平来衡量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可是传统的薪酬管理观念落后,会导致无法实现薪酬管理的目标,现代薪酬管理解决了传统薪酬管理的部分问题,客观现实要求人们重新认识薪酬管理,

于是全面薪酬管理呼之欲出,笔者认为要实现全面薪酬管理必须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1、薪酬水平具有竞争力

具有竞争力并不意味着薪酬水平设计最高。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是一个在权衡了薪酬对人力的

吸引力和企业人力成本这两方面后达到的一个均衡点。[10]

2、合理调整薪酬中固定和浮动的比例关系

由于行业不同,即使同一行业企业的性质、规模等因素也会不同,所以在薪酬管理的处理方法上也会千差万别。因此,企业在进行薪酬管理时,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哪些部门或职位的浮动工资应占主体,哪些部门或职位的固定工资应为主导。一味的套用或效仿其他企业的

管理模式都将使本企业的薪酬管理困难重重。

3、薪酬以绩效为引导

薪酬要与绩效挂钩,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薪酬结构上看,绩效工资的出现丰富了薪酬的内涵,过去的那种单一的、僵死的薪酬制度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与个人绩效

和团队绩效紧密挂钩的灵活的薪酬体系。

4、薪酬结构合理得当

过去企业用等幅式结构比较多,每一级别差距都一样。现在的企业,在比较低的级别区域内,岗位之间的薪酬差别是平缓的,进入管理岗位区域后呈加速的发展趋势,这样相邻岗位差距增大,

表明企业对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贡献的肯定和激励。

pp5、薪酬管理过程要透明,加强与员工的沟通

p 也就是说在企业薪酬管理中要实现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在管理科学的公司中,工资评定体系都极力宣扬薪酬的透明度,让员工明白,自己岗位的薪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拿这份工资。与

员工的沟通促进了员工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己技能的积极性。

pp针对现实情况,在考虑建立全面薪酬管理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点策略:

1、根据企业的战略和核心价值观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

pp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根本目标。尽管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工作之一。然而,薪酬管理的目标是必须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整体的,从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来看,要制定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必须从全局出发,依据企业的战略和核心价值观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然后再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来指导薪酬管理,以保证企业在管

理上的整体一致性。

2、薪酬设计一定要结合公司的实际,因“企”而异

薪酬设计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公司的实际状况和能否有成效的激励员工。公司制定薪酬指导思想是吸引最好的人才,留住最好的人才。但是由于各个公司市场的状况不同,企业的目标、预算和成熟度也不同,所以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而必须从本公司的实际状况出发。[11]

3、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薪酬策略

由于企业在各阶段的经营战略不同,因而其实施的薪酬策略和薪酬组合也会不同,企业要经历创立、成长、成熟和衰退的整个过程,[12] 但采用的不同策略并非完全分割的,它们之间表现的

是递进和融合的过程。企业具体实施何种策略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

4、形成规范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把激励机制纳入薪酬管理的核心内容,并

围绕如何鼓舞和激励员工来展开。

5、引入风险机制,明确薪酬的激励导向功能

在薪酬制度中引入风险机制,使得薪酬成为一种激励与鞭策并用的措施。由于它即体现出物质方面的激励和处罚,又使不同层次的员工具有不同的风险,不但从物质上激励员工奋发进取,而且

从心理上激发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13]

6、调薪方式透明、公开,根据员工的需要调整管理方式

pp当今管理者对薪酬管理的透明性问题各持己见,目前也尚无主流的肯定或否定的观点。然而笔者认为,调薪工作必须透明公开,否则其鼓舞和激励的作用将大打折扣。组织要吸引、激励和留住有能力的员工就必须力争薪酬公平和外在公平。同时企业经营者应该对非物质报酬之外的精

神薪资给予更多的关注,切实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向管理要效益。

7、融合企业文化的全面薪酬管理制度

pp我国很多企业往往是企业文化强调一套,向员工传递的薪酬系统却是另一套。有些企业一方面高呼创新和学习口号,另一方面却不在薪酬体系中对那些努力进行创新和不断学习的人提供报酬。结果是,两方面都不成功。所以,在薪酬制度改革中应认识到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在薪酬管

理中融合本公司的文化。

8、改变传统单一模式,实施弹性福利计划

pp随着时代的发展,员工需求将趋于多元化,传统的福利制度已不能满足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就要提供多样化的福利项目,使福利的效用最大化,以最终实现薪酬管理的支持和激励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福利的形态会产生激励作用,体现全新福利发放形式的弹性福利,能较好地解决这

个问题。

pp通观全文,作者“以破为立,边破边立”的形式扫除对薪酬管理的认识和实践上的盲区。能运用历史的、对比的研究的方法展现了传统和现代的薪酬管理的发展脉络,很清晰的说明了传统的薪酬管理制度是适应当时的历史要求,随着环境的变迁,对传统薪酬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现代薪酬管理确实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存在的不足需要我们提出更为全面的薪酬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的环境。对过去和现在企业运用的薪酬结构,笔者运用图形和曲线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直观分析。对现代薪酬管理的认识,即指出其优点,又实事求是的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理论的分析辅之以实际的操作,提出了什么是全面薪酬管理及其具有的特性,树立了正确的、全面的薪酬管理理论和实务。本文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使企业在快速变迁的环境中,通过有效的解决薪酬管理来激励员工为企业做出新贡献,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和跨越

式发展。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薪酬管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涉及到的内容是相当庞大和复杂的。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学者提出放之四海皆可行的薪酬管理制度,因而现代企业要根据外界环境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更新。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以及如何设计出具有公

平性、实用性的薪酬管理都是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

在此期间笔者参阅很多文献资料,但是由于水平有限,不可能对所有有关薪酬管理的内容进行研

究,不够之处还希望不惜赐教。

现代薪酬管理的弊端分析

默认分类 2008-09-19 20:42:28 阅读8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扩大,中国企业被逐步的融入世界市场。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势必要同世界接轨,走规范化、市场化的道路。薪酬管理是一种以激励为主的考核和监督机制,集中体现了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工具,它不仅影响着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还对下一轮的人力资源管理起到顺延的作用。虽然传统的薪酬制度满足了当时的要求,但是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却呈现了各种弊端。现代薪酬管理制度克服了传统制度的缺陷却又派生了新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只有建立全面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用更新的管理理念来指导新的实践,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宽带薪酬模式 冰山式薪酬模式 薪酬管理1

【Title】Disadvantages of Modern Salary Managementp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With China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Chinese enterprise incorporating the world market progressively. The manpow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certainly will be integrated with the world, taking the standardization, market-based road. The management of the salary is a kind of examination specializing in encouraging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embody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enterprises leaders' management thought and effective tools. management, a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nterprise's manpow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luence staff realization of self-value,manpow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next round play a role in postponing. Though the traditional salary system has met the request at that time, with the constant change of the environment, but various kinds of disadvantages. The modern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has overcome the defect of the traditional system but has derived the new problem. On the basis of this condition, only build overall effective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salary guide the new practice with newer

management idea , could comply with the requests of the times .

【Key words】 Salary mode of broadband ; Iceberg type salary mode ; The salary management

【文献综述】

一、选题现实意义及写作目的

随着21世纪这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在顺利加入WTO的推动下,中国以它独有的姿态步入多元化的世界体系,它不可避免地将自己融入世界市场。面对未来竞争激烈且快速变迁的经营环境,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然而与其他资源相比,中国的人力资源最具有特色,尤其在当今世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支配下,人力资源日益被受关注。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薪酬管理必须走市场化、规模化和国际化道路。可是,在传统薪酬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对企业薪酬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于直接经济报酬特别是对货币工资感兴趣。由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现代薪酬管理制度的提出,虽然克服了传统薪酬管理的某些弊端,但又派生出了许多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全面的薪酬管理制度。而我国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对薪酬的研究大多带有一定程度的行政色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企业管理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薪酬管理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导入国

际先进理念。

本文提出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说明由于传统的旧体制下的薪酬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必须对此进行重新认识。通过对整个薪酬管理历史演变过程的认识,使我们清晰的了解到,在传统和现代薪酬管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其时代适应性。如果想要满足现代高素质员工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追求,达到既降低成本又能吸引人才的目的,实现企业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真正的、全面的薪酬管理制度,这也正是本文的立意所在。希望此文能给现代企业管理者

一个全新的视角,正确的认识现代薪酬管理,并发挥其在实际操作中的指导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设计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工资分配制度。同时,古典经济学派的威廉?配第提出的最低生活维持费的工资理论;重农学派又提出的“最低限度工资”理论;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大卫?李嘉图的工资理论和约翰?穆勒的工资基金理论。[1]p这些理论都说明人们对报酬理论的关注和初步研究。接着,现代经济学的工资理论提出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均衡价格工资理论和集体谈判的工资理论等,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在新的环境下对薪酬管理的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它具有时效性和进步意义。随着经济发展格局的转变,劳动者在收益分配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又出现了利益分享工资理论。可见,此时对工资的研究更关注对人的内在因素的激励。但是,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整个薪酬管理的过程的是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一是

传统的薪酬管理阶段,其二是现代的薪酬管理阶段。

1、在传统的薪酬管理的变迁中,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

⑴早期工厂制度阶段:认为要把工资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是由于在前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习惯于家庭或农村生活,不喜欢受工厂管理的约束,因而工厂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培养“工业习惯”,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商主义经济学的代表雷恩研究得出结论是:“收入与所提供的劳动之间是负相关的” 因而雇主们尽可能的降低工人工资,让工资稳定在最低水平上,使工人刚刚能维持生计。[2] 可是,为了吸引熟练的技术工人,雇主又只得提供稳定度较高的收入进行刺激。在这时期,少数

管理学者提出了利润分享计划作为固定工资的补充,形成了对薪酬管理认识的雏形。 ⑵科学管理阶段:主要是围绕工作标准和成本节约。在科学管理时代,“以高工资提高生产力,降低产品单位成本”的思想得到了发展,当时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把劳动报酬与劳动表现联系起来,利润分红能够鼓励工人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更多的产品。但是泰罗不同意此观点并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度,认为只要把工作标准确定下来,使达不到标准的工人只能获得很低的工资,同时付给达到标准的工人较高的报酬。在此基础上,甘特提出的“完成任务发给奖金”的制度实现了泰罗所无法达到的鼓励工人相互合作的目的,他认为,给工长额外奖金是为了“使能力差的工人达到标准,并使工长把精力用在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3]这就是最早关于管理者薪酬激励的表述。 ⑶在行为科学阶段:提出了适应员工心理需求的薪酬制度。当时的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工人对自己工资袋颇感兴趣,但这不是其关心的主要问题,他们更关心工资能确切的反映他们所做不同工

作的相对重要性。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

2、现代薪酬管理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宽带薪酬制度:这种薪酬体系将原来报酬各不相同的多个职位进行大致归类,使同一水平工资的人员类别增加,薪酬浮动幅度加大突破行政职务与薪酬的联系,有利于企业管理的改善,

建立一种集体凝聚力,适应组织扁平化造成晋升机会减少的客观现实。

(2)以技能与业绩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西方企业的技能工资体系和收益分享体系发展迅速。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和吸引更多人才。一些企业开始改变传统以职务或工作价值确定报酬的做法,采用以“投入”为衡量依据的薪酬制度,鼓励员工自觉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和知识。[4]这种做法适应

了知识经济本质与特征。

(3)泛化的薪酬政策:John E?Tropman提出定制性和多样性整体薪酬计划。这种方法的背后必须把“以业绩为主”的薪酬理念作为基础,在投资和奖励之间实现合理平衡,以满足员工对非现金

薪酬成分的要求。这说明,非货币薪酬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从整个过程看,在传统的薪酬管理思想中,薪酬政策参考的因素往往是多纬度的,体现出工资刺激是依赖于其它因素的,以至于不能将它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来衡量其效果,然而发展到现代薪酬管理阶段时,薪酬管理强调的是员工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而不是传统的对“偷懒”行为的约束。薪酬并不是简单对员工贡献的承认和回报,而是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念转化的具体行动。事实表明企业开始重视可变薪酬制度,更倾向于按业绩和竞争优势付酬,间接收

入和一些非经济性报酬在薪酬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而我国在19年的改革历程中,企业界对薪酬管理制度的改革基本上是走在正确轨道上的,在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薪酬制度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具体可分三个阶段来认识: ①1977—1984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原则,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初步探索中,开始使用经济杠杆指导企业职工的薪酬分配,国有企业取消奖金的“封顶”,实行奖金征税办法,经济杠杆已开始应用

于企业内部的薪酬管理。

②1985—1991 企业自主权扩大,在宏观调控下探索多种薪酬管理方式。此阶段采用了“岗位制与劳动贡献挂钩”的方法,企业提高工资收入在职工收入中所占比例,降低职工的实物福利和奖金收入。实行“分额浮动制”的企业内部薪酬管理模式。还出现了计时工资、质量工资、效益工资等

多种模式。

③1992—至今 薪酬管理改革飞速发展,企业内部薪酬管理的形式向多元化发展,拓宽了职工的工资分配领域,有效的调整了职工的收入结构。资金收入、经营收入、信息收入等方式被逐步接

受。[5]

但是我国与国外在薪酬管理上是存在很大差距的,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①对薪酬管理模型的研究

与国内学术相比,西方理论更注重对各种模型的考查和研究,薪酬管理也不例外。这说明在薪酬管理领域,国内研究水平与国外研究水平有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在微观的薪酬理论研究方面,有激励理论、公平理论、薪酬结构、薪酬体系设计等,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更加薄弱。[6]

②对薪酬管理创新实践的应用

国外的大学一直与企业界保持密切而富有成就的联系,大学的校园文化影响和孕育新颖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而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实施,对薪酬管理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绝大多数通过走学术与实践密切结合这一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现代西方薪酬管理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国内大学与企业界还没有太多的合作,国内也缺少这种氛围。今后,

我们的企业应该更多的与国内大学在合作,共同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系统。

③对薪酬管理本土化的研究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满足跨国公司极速膨胀的需要,西方薪酬管理越来越注重世界范围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7] 而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点——薪酬管理,也就在这种趋势和潮流的推动下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中国企业必须考虑自身的环境和条件,研究出适合本地

区的薪酬管理制度。

可见,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上还有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

三、本文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文章开篇提出薪酬管理在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在传统经济的影响下,对国内的薪酬管理片面认为,薪酬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随着环境的变迁,又忽略了报酬的重要性片面的强调内在激励的重要性。导致在实际操作中的工资等同于薪酬,或者追求薪酬设计的高水平,以为这样就能吸引人才。在现代薪酬管理中有代表性的两种模式,它们有其各自的优越性,

但又存在不够完善的方面:

1、宽带薪酬模式

由于它将薪酬级别减少,浮动范围拉大,这是一种全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和操作流程。[8] 笔者认为,在这一模式中企业员工可以不沿着公司唯一的薪酬等级层次垂自往上走。而是在企业中横向流动。这样有助于员工能力的提高,鼓励他们承担新的责任。但是,在使用“宽带薪酬”时一定要

谨慎对待,企业必须结合实际加以利用,切不可盲目跟风。

2、冰山式薪酬模式

冰山式薪酬模式实质是“低薪+大红包”的薪酬支付方式。[9] 其形成有其财务上和心理上的合理

性,但毕竟是来自于民营企业的历史,时至今日,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可能性越来越小,理应退出

历史的舞台。因而,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必须认真的审视。

由于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敏感的部分 ,它牵扯到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水平。另外,薪酬是员工在公司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的直接体现,员工往往通过薪酬水平来衡量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可是传统的薪酬管理观念落后,会导致无法实现薪酬管理的目标,现代薪酬管理解决了传统薪酬管理的部分问题,客观现实要求人们重新认识薪酬管理,

于是全面薪酬管理呼之欲出,笔者认为要实现全面薪酬管理必须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1、薪酬水平具有竞争力

具有竞争力并不意味着薪酬水平设计最高。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是一个在权衡了薪酬对人力的

吸引力和企业人力成本这两方面后达到的一个均衡点。[10]

2、合理调整薪酬中固定和浮动的比例关系

由于行业不同,即使同一行业企业的性质、规模等因素也会不同,所以在薪酬管理的处理方法上也会千差万别。因此,企业在进行薪酬管理时,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哪些部门或职位的浮动工资应占主体,哪些部门或职位的固定工资应为主导。一味的套用或效仿其他企业的

管理模式都将使本企业的薪酬管理困难重重。

3、薪酬以绩效为引导

薪酬要与绩效挂钩,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薪酬结构上看,绩效工资的出现丰富了薪酬的内涵,过去的那种单一的、僵死的薪酬制度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与个人绩效

和团队绩效紧密挂钩的灵活的薪酬体系。

4、薪酬结构合理得当

过去企业用等幅式结构比较多,每一级别差距都一样。现在的企业,在比较低的级别区域内,岗位之间的薪酬差别是平缓的,进入管理岗位区域后呈加速的发展趋势,这样相邻岗位差距增大,

表明企业对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贡献的肯定和激励。

pp5、薪酬管理过程要透明,加强与员工的沟通

p 也就是说在企业薪酬管理中要实现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在管理科学的公司中,工资评定体系都极力宣扬薪酬的透明度,让员工明白,自己岗位的薪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拿这份工资。与

员工的沟通促进了员工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己技能的积极性。

pp针对现实情况,在考虑建立全面薪酬管理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点策略:

1、根据企业的战略和核心价值观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

pp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根本目标。尽管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工作之一。然而,薪酬管理的目标是必须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整体的,从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来看,要制定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必须从全局出发,依据企业的战略和核心价值观确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然后再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来指导薪酬管理,以保证企业在管

理上的整体一致性。

2、薪酬设计一定要结合公司的实际,因“企”而异

薪酬设计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适合公司的实际状况和能否有成效的激励员工。公司制定薪酬指导思想是吸引最好的人才,留住最好的人才。但是由于各个公司市场的状况不同,企业的目标、预算和成熟度也不同,所以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而必须从本公司的实际状况出发。[11]

3、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薪酬策略

由于企业在各阶段的经营战略不同,因而其实施的薪酬策略和薪酬组合也会不同,企业要经历创立、成长、成熟和衰退的整个过程,[12] 但采用的不同策略并非完全分割的,它们之间表现的

是递进和融合的过程。企业具体实施何种策略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

4、形成规范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把激励机制纳入薪酬管理的核心内容,并

围绕如何鼓舞和激励员工来展开。

5、引入风险机制,明确薪酬的激励导向功能

在薪酬制度中引入风险机制,使得薪酬成为一种激励与鞭策并用的措施。由于它即体现出物质方面的激励和处罚,又使不同层次的员工具有不同的风险,不但从物质上激励员工奋发进取,而且

从心理上激发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13]

6、调薪方式透明、公开,根据员工的需要调整管理方式

pp当今管理者对薪酬管理的透明性问题各持己见,目前也尚无主流的肯定或否定的观点。然而笔者认为,调薪工作必须透明公开,否则其鼓舞和激励的作用将大打折扣。组织要吸引、激励和留住有能力的员工就必须力争薪酬公平和外在公平。同时企业经营者应该对非物质报酬之外的精

神薪资给予更多的关注,切实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向管理要效益。

7、融合企业文化的全面薪酬管理制度

pp我国很多企业往往是企业文化强调一套,向员工传递的薪酬系统却是另一套。有些企业一方面高呼创新和学习口号,另一方面却不在薪酬体系中对那些努力进行创新和不断学习的人提供报酬。结果是,两方面都不成功。所以,在薪酬制度改革中应认识到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在薪酬管

理中融合本公司的文化。

8、改变传统单一模式,实施弹性福利计划

pp随着时代的发展,员工需求将趋于多元化,传统的福利制度已不能满足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就要提供多样化的福利项目,使福利的效用最大化,以最终实现薪酬管理的支持和激励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福利的形态会产生激励作用,体现全新福利发放形式的弹性福利,能较好地解决这

个问题。

pp通观全文,作者“以破为立,边破边立”的形式扫除对薪酬管理的认识和实践上的盲区。能运用历史的、对比的研究的方法展现了传统和现代的薪酬管理的发展脉络,很清晰的说明了传统的薪酬管理制度是适应当时的历史要求,随着环境的变迁,对传统薪酬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现代薪酬管理确实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存在的不足需要我们提出更为全面的薪酬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的环境。对过去和现在企业运用的薪酬结构,笔者运用图形和曲线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直观分析。对现代薪酬管理的认识,即指出其优点,又实事求是的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理论的分析辅之以实际的操作,提出了什么是全面薪酬管理及其具有的特性,树立了正确的、全面的薪酬管理理论和实务。本文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使企业在快速变迁的环境中,通过有效的解决薪酬管理来激励员工为企业做出新贡献,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和跨越

式发展。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薪酬管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涉及到的内容是相当庞大和复杂的。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学者提出放之四海皆可行的薪酬管理制度,因而现代企业要根据外界环境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更新。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以及如何设计出具有公

平性、实用性的薪酬管理都是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

在此期间笔者参阅很多文献资料,但是由于水平有限,不可能对所有有关薪酬管理的内容进行研

究,不够之处还希望不惜赐教。


相关内容

  • 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s 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励作用.薪酬结构设计的目标是要让员 夏鹏飞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矿区服务事业部人事劳资处 111003 工所获得薪酬额与其贡献成正比,公司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使员 [文章摘要] 现代薪酬管 ...

  • 人力资源本科论文题目
  • 2007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1 精益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 2 基于战略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 浅谈员工绩效管理 4 浅谈中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5 论人力资源管理对酒店旅游业的深远意义 6 浅谈薪酬设计 7 谈>与非正式员工的雇佣关系 8 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 9 ...

  • 我国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制度研究
  • 我国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制度研究 杨筱倩谭宇晴龙娟中南大学11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摘要]医改的实行促使了我国众多学者对卫生事业单位薪酬改革的关注,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制度存在的弊端.优化的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公立医院薪酬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对我国公立医院薪 ...

  • 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问题-
  • 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问题 摘要: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企业顺利运作和获得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怎样才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并让他们融入企业发挥作用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这个时期,绩效考核问题在这时期显得尤其突出.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中小型民营 ...

  •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中如何践行"行动咨询"
  • 导读:管理咨询行业在中国二十多年来得到飞速发展,涌现了很多国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所提供的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帮助很多企业快速发展,管理咨询的工作方法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本文在管理咨询实践基础上提出"行动咨询"的工作方式,以一家水轮发电机制造型企业导 不久前,谈起管理咨询,天津现代集 ...

  •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如何建立
  •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如何建立 薪酬管理体系作为保护和提高员工热情的最有效的激励手段,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不可欠 缺的一部分.企业经营者只有站在经营管理的高度,系统性地认识薪酬体系的定位.管理对 象.实施手段,才能全面把握薪酬管理体系在企业中发挥的管理作用.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对薪酬管理体系的认 ...

  • 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
  • 目 录 ABSTRACT ......................................................................................................................................... ...

  • 关于栓心留人机制初探
  • 关于"拴心留人"机制初探 内容摘要:围绕企业的"拴心留人"机制,本文首先提出要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观,重在牢固树立"三种观念":即树立"人才盛则事业兴"的观念: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树立&quo ...

  • 如何使工资产生应有的激励效果
  • 如何使工资产生应有的激励效果 学 校: 学 院: 专 业: 作 者: 导 师: 学 号: 班 级: 内蒙科技大学 工商管理 钱正英 如何使工资产生应有的激励效果 摘要:要是金钱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必须使薪金和奖金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否则,即使支付了奖金,也不会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