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技术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

液面上的蒸汽分压越高,空气分压越低,液体的温度越接近饱和温度,则液体中溶解的

空气量越少,所以在除氧器中,尽量将水加热到饱和温度,并尽量增加液体的表面积,以加

快汽化的速度,是液面上蒸汽分压升高,空气分压降低,这样就可以达到除氧的效果了。

除氧器振动的原因:

(1):除氧器过负荷。(2):上水温度太低。(3):进汽管振动。(4):再沸腾开度大。

(5):二次门开度大。(6):除氧器喷嘴脱落喷雾层内压力波动。

为什么规定汽缸上下温差不大大于50℃:

汽缸之间存在温差,将引起汽缸变形,通常是上缸温度大于下缸温度,而上缸变形大于

下缸,使汽缸向上拱起,汽缸的这种变形,使下缸底部径向间隙减少,甚至消失,造成动静

摩擦,损坏设备,另外还会出现隔板和叶轮偏离正常时所在的垂直平面现象,使轴向间隙变

化,甚至引起轴向动静摩擦。

凝汽器真空下降的危害:

(1):排汽压力升高,可用焓降减少,不经济、机组出力降低。

(2):排汽缸轴承座等受热部件膨胀,可能引起中心变化,使机组振动。

(3):排汽温度升高使凝汽器铜管胀口松弛,破坏了凝汽器的真空严密度。

(4):使汽轮机轴向推力发生变化。

(5):使汽轮机后部轴瓦温度高。

(6):使排汽容积流量减少,对末级叶片工作不利。

机组空负荷时排汽温度为何升高:

(1):空负荷运行时,由于蒸汽的节流,蒸汽到排汽缸已经膨胀到很抵压力,但有较大

大过热度,因而排汽温度与凝汽器内的压力不是对应关系。

(2):由于空负荷运行,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量少,少量的蒸汽被高速转动的叶轮撞击和

扰动,形成一种鼓风作用,这种机械撞击和鼓风作用,象摩擦产生热一样,使排汽温度升高。

凝汽设备的任务:

(1):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并保持真空。

(2):把汽轮机中作完功的排汽凝结成水,并除去凝结水中的氧气和其它不凝结的气体,

使其作为锅炉的给水。

旁路系统的作用:

(1):保证锅炉最低负荷繁荣蒸发量。(2):回收工质和部分热量并减少排汽噪音。

(3):事故和紧急停炉时排出炉内蒸汽以免超压。

(5):冲车前建立汽水循环、清洗系统。(4):保护再热器。

(6):冲车时维持主再热蒸汽参数达到一个预定的水平,以满足各种启动条件。

盘车的作用:

(1):防止转子受热不均匀,产生热弯曲,而影响再次启动后损坏设备,在启动或停机

中启动盘车减少转子因温差大而产生的热弯曲。

(2):启动前盘动转子,可以用来检查汽轮机是否具备启动条件。

(3):盘车时启动油泵能使轴承均匀冷却。

(4):冲转时可以减少转子启动摩擦力,减少叶片冲击力。

加热器端差增大的原因:

(1):加热器受热面结垢。(2):加热器汽侧空间聚集了空气。(3):加热器水位高。

(4):加热器旁路门漏水。

凝汽器真空的建立:

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汽侧,循环泵不间断地把冷却水送如凝汽器水侧铜管内,通过

铜管把排汽的热量带走,使排汽凝结成水,其他容积急剧减少(约减少到原来的三万分之一)

因此原为蒸汽所占的空间就形成了真空。

冷态冲车的条件:

主蒸汽压力:1.8—2.0Mpa主蒸汽温度:260—280℃再热蒸汽温度高于:100℃ 真空:60—66Kpa EH油压:14.0±0.05 蒸汽品质合格、主机油质合格,

调速油压:2.0±0.05Mpa 润滑油压:0.1±0.02 Mpa 冷油器油温:42—45℃

主轴晃动不超过原始值的0.02mm 空冷系统各保护静态实验良好。

为什么规定转速到零真空到零方可停轴封:

若转子静止,真空还未到零则不能停止轴封供汽,若停止则冷空气必然由轴端汽封进入汽轮

机内部,转子轴端会冷却,可能造成大轴弯曲或轴封摩擦,若转子停止真空到零后继续向轴

封供汽,会造成上下缸温差增大,转子受热不均匀,发生热弯曲,轴封漏汽量过大,还能引

起汽缸内部压力升高,排汽安全门动作。

顶轴油泵的作用:

汽轮发电机组在启动和停机前,应先将该装置投入,将汽轮发电机转子顶起,以减少轴

颈和轴瓦之间的摩擦力矩,使盘车装置顺利地投入工作。

低油压保护:

(1):当轴承润滑油压降到0.07Mpa时,低油压报警信号发,同时联动交流润滑油泵。

(2):当轴承润滑油压降到0.06Mpa时,联动直流润滑油泵同时汽轮机停机。

(3):当轴承润滑油压降到0.03Mpa时,停止盘车。

紧急停机的条件:

(1):汽轮机转速升高到3300转/分,危急保安器未动作时。

(2):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时,#1、2瓦达到0.04mm,#3—7瓦达到0.08mm.。

(3):机组任一轴承断油冒烟,轴承回油温度或密封瓦回油温度急剧升高到75。

(4):清楚听到汽轮机内有金属摩擦声。(5):汽轮机发生水冲击时。

(6)转子轴向位移突然超过极限值或推力瓦温度积聚升高 90℃。

(7):油系统着火威胁机组安全,无法扑灭时。(8):主油箱油位急剧下降,补油无效时。

(9):发电机漏氢着火。(10):润滑油压降到0.06Mpa,低油压保护未动作时。

(11):轴封处冒火花时。(12):主要管道破裂无法维持运行时。

(13)循环水中断而空冷保护未动作时。

故障停机的条件:

(1):主、再热蒸汽温度超过550℃或在545℃连续运行超过30分钟仍不能恢复时。

(2):主蒸汽压力超过14.3Mpa并在14.3Mpa连续运行超过30分钟仍不能恢复时。

(3):危急保安器误动作,而主油开关不动作汽轮机无蒸汽运行超过3分钟

(4):调速系统发生故障,不能维持机组运行时。

(5):发电机内冷水断水超过30秒,断水保护不动作时。

(6):高、中、低压胀差超过极限值,采取紧急措施无效时。

(7):凝汽器真空下降到57 / 53.8Kpa以下,短时间不能恢复时。

(8):主、再热蒸汽温度在10分钟内直线下降50℃以上。

启动过程中控制的数据:

(1):主、再热蒸汽温升:≤1.0—1.5℃/分(2):主再热蒸汽管壁温升:≤5—6℃

(3):自动主汽门壁和调速汽门壁温升:≤4—5℃/分(4):汽缸内外壁温升:≤3—4℃

(5):上下缸温差:高压内缸:≤35℃,高压外缸和中压缸≤50℃。

(6):汽缸外壁和法兰内壁温差:≤15℃。(7):高中压缸法兰内外壁温差:≤100℃

(8):高中压缸上下法兰温差≤15℃,左右温差:≤10℃

(9):高中压缸法兰与螺栓温差:≤35℃ (10):主再热蒸汽左右两侧温差:≤15℃

(11):高压内缸外壁比外缸内壁高:≤20—40℃

(12):汽缸加热蒸汽温度比高压外刚上缸内壁高100—150℃,法兰、螺栓加热联箱压力不超过0.8Mpa,夹层加热联箱压力不超过4.0Mpa。

(13):高压胀差:+6 ~ -2.8mm(14):中压胀差:+6~ -3mm(15):低压胀差:+7.5~ -4.5mm (16 ):转子轴向位移:+1.0~-1.2mm时保护动作。正常值:0~0.6mm

(17):转速在1000以下振动不超过0.03mm(18):转速在3000以下振动不超过0.05mm

(19):通过临界转速时,震动不超过0.10mm

(20):主推力瓦块和副推力瓦块的钨金温度不超过90。

(21):各轴承回油温度小于65℃,75℃时打闸,各轴承钨金温度95℃报警,105℃停机

(22):排汽温度空负荷时达80℃投汽缸喷水,最高不超过120℃带负荷时不超过60℃ 锅炉灭火的处理:

(1):根据气温汽压降负荷到10MW,监视主、再热汽温应炉要求关抽头门,开被本体及管道疏水,投汽缸喷水,控制低压负胀差,关小凝结泵凝升泵出口门控制除氧器水位,解列高加汽侧,维持除氧器压力,监视机组振动、串轴、胀差等。

(2):如机侧主、再热汽温降至460℃时减负荷到零,降至430℃时打闸,机组打闸后,无蒸汽运行不的超过3分钟否则解列发电机。

(3):待炉恢复后,根据气温气压带负荷气温无明显回升不的加负荷,缸温应同步升高。 热态启动的补充规定:

(1):轴封供汽的温度必须与汽缸温度想匹配,当高压内下缸内壁温度350℃以下时用厂用联箱供给当高压内下缸内壁温度350℃以上时用主汽供给。

(2):轴封供汽管道暖管前必须将联箱疏水先开启,并将高压前后、中压前后、低压轴封供汽分门开启,待轴封供汽管道内的疏水充分放尽后,关闭各分门,轴封系统开始暖管。

(3):轴封供汽投入时,首先开启低压轴封供汽,待低压轴封处冒汽确证无水后再向中高压轴封供汽。

(4):加热装置暖体时,必须提前将进回汽联箱疏水门开启,及法螺回汽联箱分门总门开启,保证法兰螺栓均匀受热暖体,暖体温度以机侧为准,且高于高压内缸下壁温度50—100℃。

(5):主机抽真空时维持53——60Kpa.

(6):投Ⅰ级旁路时主蒸汽温度一炉侧为准,且高于高压内缸下壁温度50——100℃

(7):管道疏水由排大气导疏扩时,只开高排逆止门后疏水即可。

(8):冲车开本体疏水时,必须将电闸门前疏 水导疏扩关小,然后再开启其它本体及各抽汽逆止门前后疏水,空冷机保证本体疏水箱内无水或低水位。

(9):冲车前应开启部分高中压自动主汽门,维持3—5分钟后再进行冲车。

(10):在冲车前发生缸温突降应即使查找原因,只有当汽缸温差回升到正常值,方可冲车。

(11)冲车前只投Ⅱ、Ⅲ级减温水,禁止开抽头门,只有并网后应炉要求方可开启抽头门。

(12):机组点火前,将高中压缸本体疏水门,各抽汽管道疏水门开启60分钟后关闭。

(13):为了防止高中压导管积水太多,停机后待炉主汽压力回零后,开启高压导管疏水。 禁止启动的条件:

(1):危急遮断器动作不正常;高中压主汽门、调速汽门卡涩不能关严;严密性实验不合格;抽汽逆止门卡涩后动作不灵活。

(2):调节系统不能维持汽轮机空负荷运行;或机组甩负荷后不能维持转速在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以下。

(3):高压外缸调节区域和中压缸温差大于50℃,内缸调节区域上下缸温差大于35℃。

(4):主轴晃动值大于原始值的0.02mm。

(5):汽轮机盘车中,动静部分之间有明显的金属摩擦声。

(6):主油箱油质不合格及油系统充油后,油位指示在零位以下。

(7):顶轴系统及盘车装置不能正常投入。

(8):主机及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保温不完整。

(9):高中低压缸账差超过极限值。

(10):汽轮机各系统有严重泄漏。

(11):主要仪表、热工仪表失灵。

(12):主要保护装置失灵及未投。

(13):空冷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动作不正常,不能满足程控启动条件。

(14):空冷系统中,环境温度≤+5℃时,主断流保护不合格,主冷水温度低于16℃保护未投或不合格,竖管加热装置不能投入。

(15):空冷系统中,百叶窗执行机构动作不灵活、未进入程控。

(16):在环境温度≤+5℃时,各扇段进出口阀门不严,漏流较大

锅炉点火前的操作:

(1):检查内冷水、密封油系统投入正常,顶轴油泵盘车装置连续运行。

(2):将管道疏水排大气、本体疏水导疏扩、低加疏水逐级导通。

(3):开启压缩泄油门,10分钟后关闭高压油泵出口门及压缩泄油门,启动高压油泵,缓慢开启高压油泵出口门。

(4):凝汽器通水至正常值,开启∮159直通门,启动凝升泵凝结水系统充水。

(5):联系锅炉除氧器上水并投加热。

(6):通知带厂用机组维持压力0.5Mpa。

(7):关闭真空破坏门,启动一台射水泵,主机抽真空。

(8):四抽管道、轴封供汽管道暖管。

(9):待真空达13Kpa以上,汇报值长,汽机具备启动条件。

锅炉点火后的操作:

(1):锅炉见压后,开启电闸门旁路门暖管10—15分钟后开启电闸门,关闭旁路门

(2):炉汽压0.2Mpa、真空40Kpa,根据炉要求投入Ⅰ、Ⅱ旁路及Ⅱ、Ⅲ级减温水,投入汽缸喷水。

(3):真空稳定后,将管道疏水倒疏扩,关闭排大气。

(4):轴封供汽暖管到联箱,维持压力0.02—0.03,同时加热装置暖管。

(5):冲车前10—15分钟向轴封供汽,投入轴抽风机及轴封抽汽器。

(6):冲车前开启低加进汽门,将低加疏水导通后导入凝汽器。

(7):投入猫爪冷却水,及时启动低位水泵及本体疏水泵。

防止断油烧瓦的技术措施:

一:正常运行时对机组的检查项目:

(1):主油箱、高位油箱、油净化、密封油箱的油位,滤油机运行情况。

(2):主油箱油位下降快,补油无效时,应立即启动直流润滑油泵停机。

(3):注意监视油温情况。

(4):注意监视机组的振动、串轴、胀差。

(5):定期实验高压、交流、直流油泵,做低油压实验。

(6):定期化验油质,校验油位计、油压表、油温表。

(7):冷油器切换时应进行充分的放空气。

(8):直流润滑油泵电源应有足够的容量并可靠。

(9):油系统阀门不得垂直布置,大修完毕油系统应进行清理。

(10):利用停机时对油泵出口逆止门进行检查。

防止除氧器满水的技术措施:

(1):机组正常运行时,除氧器水保持在1.9—2.0M

(2):当水位2.2M时,应全开凝结泵凝升泵再循环门,必要时关小凝结泵凝升泵出口门

(3):当水位2.4M时,应开启除氧器溢流门,联系锅炉加大上水量,用锅炉汽包事故放水门调整水位。

(4):当水位2.6M时,凝结泵凝升泵联跳,否则应手动拉跳,停低加疏水泵运行,将低加疏水导入凝汽器,关闭其对应抽汽逆止门及进汽门,开启其疏水门。

(5):如水位任在上涨,应关闭高压前后、中压前轴封供汽门。

(6):处理事故中,监视排汽温度和低压胀差的变化,低压胀差超限时打闸,轴封倒备用汽源,投汽缸喷水。

防止汽缸进冷气冷水措施:

(1):维持循环泵运行,扇段排空,A107、A108开,循环泵运行5小时且排汽温度小于50℃时停运,停止凝结泵凝升泵给水蹦运行,开启给水大旁路,关闭高加进出口门。

(2):下列阀门应关闭:

所有本体疏水导疏扩、高排逆止门前后疏水导疏扩、Ⅰ级旁路前后疏水导疏扩、Ⅱ级旁路前疏水导疏扩、热段疏水导疏扩、电闸门前后疏水导疏扩、电闸门前疏水总门、凝汽器补水门、主汽供轴封一二次门及各分门、高中低压轴封供汽各分门、轴封一二次漏汽、门杆漏汽、轴封供汽联络门、轴加进出口门及旁路门、夹层及法螺加热联箱来汽一二次门及总门、法螺回汽联箱各分门及导凝汽器总门、四抽供除氧器电动门、除氧器一二次进汽门、联扩至除氧器手动门、轴封供汽门、二抽供厂用一二次门、厂用供除氧器一二次门、各加热器进汽门、各低加、轴加、轴抽疏水导凝汽器直通门。

(3):下列阀门应开启:

高中压导管、高中压调门疏水导疏扩、夹层、法螺供汽联箱及法螺回汽联箱疏水导疏扩、主汽供轴封联箱疏水及一二次漏汽疏水导疏扩、轴封供汽联箱疏水导术扩、门杆漏汽导疏扩、电闸门前后疏水排大气、Ⅰ级旁路后Ⅱ级旁路前疏水排地沟、四抽电动门后疏水排地沟、热段疏水排地沟、高排逆止门后疏水派地沟、轴封供汽联络门后疏水排地沟、各高低加汽侧放水门,注意缸温变化,20分钟抄表一次。

热态启动的条件:

(1):主、再热蒸汽温度高于汽缸最高温度50—100℃,且有不低于50℃的过热度。

(2):转子弯曲值在允许范围内。

(3):汽缸下壁温差在允许范围内。

(4):高中低压胀差在允许范围内。

(5):具备滑参数启动的其它条件。

(6):循环泵启动运行正常。

冷热态启动的区别:

(1):汽缸温度150℃以下为冷态,150℃以上为热态。

(2):冷态先抽真空后供轴封,热态先供轴封后抽真空。

(3):冷态轴封供汽用厂用供给,热态轴封供汽高压部分用主汽供,低压部分用厂用供。

(4):冷态盘车2小时,热态盘车不小于4小时。

(5):冷态暖机依据:整体膨胀4,中压膨胀稍有,热态无其它原因可以快速升速带负荷。

(6):冷态主汽压1.8—2.0Mpa,汽温260—280℃,热态主、再热气温高于缸温50—100℃,且有50℃的过热度。

(7):冷态真空维持在60—66Kpa,热态真空维持在53—60Kpa。

影响胀差的因素:

(1):汽轮机滑销系统畅通与否。(2):控制蒸汽温升、温降和流量变化速度。

(3):轴封供汽温度的影响。 (4):汽缸、法兰、螺栓加热装置的影响。

(5):凝汽器真空的影响。 (6):汽缸保温和疏水的影响。

汽轮机调速系统的作用及任务:

(1):作用:随时维持气轮机的功率与用户消耗的功率平衡,使汽轮机转速稳定在规定转速内,保证宫殿质量及机组安全。

(2):任务:(1):稳定工况下,保证汽轮机转速不变,控制在规定值内。

(2):当负荷变化时,保证转速的偏差在规定值内。

(3):当甩负荷时,保证转速不超过危急保安器动作值。

加热装置的投入:

(1):当主机抽真空后即可将夹层、法螺进回汽联箱疏水门开启,法螺回汽各分门及至凝汽器总门开启。

(2):锅炉点火见压后,将主汽到夹层及法螺加热电动门全开,用手动门控制进汽压力0.05—0.1Mpa左右暖管,监视联箱温度及汽缸、法兰、螺栓温度,控制温升≤1.5℃。

(3):机组转速500r/min,投入夹层及法螺加热装置,投夹层加热时,先将下夹层进汽门全开,上夹层进汽门根据上下缸温差及夹层温差进行调整。投入加热后,关闭进回汽联箱疏水门,法螺进汽联箱压力维持在0.6Mpa,夹层进汽联箱压力维持在3.0Mpa

(4):机组并网加负荷过程中,严密监视机组胀差、上下缸温差、夹层法螺温差及联箱压力等。

(5):当机组胀差、上下缸温差、法螺温差正常,法兰外壁温度达400—420℃时可停止加热装置,停止时,应先关进汽总门及手动门、电动门,关回汽分门及总门时,应注意进汽联箱压力,确证进汽门严密时再关回汽总门及分门。

热态启动时的投入:

(1):当主机抽真空后将法兰、法螺进回汽联箱疏水门开启,然后开启上下夹层进汽门进行放水,10—20分钟后,关闭上下夹层进汽门。

(2):当主蒸汽温度高于高压内缸上缸内壁温度50℃时,夹层加热进汽联箱暖管,当主汽温度接近法兰内壁温度时,法螺加热进行暖管,暖管时竟进回汽联箱疏水开启,发落回汽联箱各分门几总门开启,用手动门控制进汽联箱压力暖管。

机组滑停时,当主汽温度接近高压外缸内壁和法兰外壁金属温度时,投入加热装置。 水冲击的现象:

(1):主、再热汽温急剧下降。(2):汽轮机振动增大,声音异常,并有水冲击声。

(3):电动主闸门、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的门杆、法兰及汽封等处大量冒白汽。

(4):负荷突然下降并摆动,串轴胀差异常变化,推力轴承温度和回油温度异常变化。

(5):蒸汽或抽汽管道发生振动并有水冲击。

水冲击的原因:

(1):锅炉满水或水位高引起蒸汽带水。(2):锅炉汽水共腾,加负荷过快。

(3):主、再热蒸汽减温水调整不当,造成气温急剧下降。

(4):一次减温水门不严,水漏入系统内。(5)加热器满水,或暖机时疏水没有排净。

(6):高加钢管破裂,其保护未动作或动作后给水未切断,同时抽汽逆止门不严。

(7):炉推动返水。

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

(1):高负荷时,气温、气压、真空过低。(2):汽轮机过负荷或负荷变化大。

(3):汽轮机发生水冲击。(4):旁路系统误开。(5):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严重。

(6):推力轴承故障,任一主、调速汽门脱落。(7):轴向位移表指示失灵。

机组各打闸按钮动作过程:

(1)机头就地打闸按钮动作的是解脱滑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使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到下止点,薄膜阀打开,AST电磁阀不动作,AST母管油接通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汽轮机停机

(2)桌面打闸按钮动作的是MQ-66电磁阀,MQ-66电磁阀带电打开,解脱滑阀打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使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到下止点,,薄膜阀打开,AST电磁阀不动作,AST母管油接通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汽轮机停机。

(3)微机内紧急停机按钮动作的是AST电磁阀,AST母管油接通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AST电磁阀动作,同时使MQ-66电磁阀带电接通,使解脱滑阀打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到下止点,薄膜阀打开,汽轮机停机。

(4)DEH后备手操盘打闸按钮动作的是AST电磁阀,AST母管油接通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AST电磁阀动作,同时使MQ-66电磁阀带电接通,使解脱滑阀打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使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到下止点,薄膜阀打开,汽轮机停机。

本机汽轮机超速保护有:

OPC:动作转速为额定转速的103%,值为3090转/分

机械超速:N#1棒:动作转速为:3230转/分,复位转速3036转/分

N#2棒:动作转速为:3294转/分,复位转速为3054转/分

AST:动作转速为额定转速的112%,值为3360转分

1、说明AST油压如何建立的?

答(1)机组打闸后,需复位AST电磁阀组

(2)启动高压油泵,薄膜阀关闭

(3)启动EH主油泵,经一节流孔板后,AST母管开始充油,加此节流孔板是为了更快速的充油,AST电磁阀组也开始充油,当AST母管压力与EH主油泵母管压力相等后,AST油压就建立了

2、说明 OPC油压如何建立的?

答:(1) AST油压建立正常

(2)检查DEH后备手操盘 OPC电磁阀组在投入位,即 OPC电磁阀组在关闭位

(3) 启动EH主油泵,经一节流孔板后,OPC母管开始充油,加此节流孔板是为了更快速的充油,当OPC母管压力与EH主油泵母管压力相等后,OPC油压就建立了。

3、为什么OPC动作只关闭调门?

答:OPC与AST由一单向阀相连,此单向阀保证OPC的油能进入AST母管,但AST母管的油不能进入OPC,故OPC动作后,OPC油通过其电磁阀组进入无压回油母管,但AST不能通过OPC母管进入无压回油母管。

4、为什么AST动作,主汽门调门全关?

答:OPC与AST由一单向阀相连,此单向阀保证OPC的油能进入AST母管,但AST母管的油不能进入OPC,故AST动作后,AST油通过其电磁阀组进入无压回油母管,OPC油通过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

5、AST电磁阀组装设两节流孔板的作用?

答:(1)为了保证AST电磁阀组的动作正常,让EH油在AST母管间循环流动,防止AST电磁阀组腐蚀而使电磁阀动作不正常(2)为了使EH油在AST母管内循环时不影响AST母管压力,通过节流后实现了防腐的功能,也对系统产生很小的影响

(3)为了检查AST电磁阀是否动作正常,可以实现在线实验(4)为了使AST电磁阀充油

6、j?6三个节流孔板经入危急遮断器滑阀的三条压力油路有何作用?

答:1、挂闸油 在机组挂闸时,泄掉危机遮断器滑阀上腔油压,使危机遮断器滑阀上移到上止点;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使危急遮断器滑阀上腔进入少量油,使其不至于腐蚀

2、中间油 在机组挂闸完毕后,发挂闸完毕信号;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让调速油从中间通过进入薄膜阀上腔

停机后除氧器的防冻措施:

(1):校严厂用联箱至除氧器一二次进汽门并停电。(2):打开除氧器溢流门及底部放水门。

(3):打开给水泵及管道放水门,并开启放空气门。

(4):稍开高加疏水至除氧器手动门,开启顶部放空气门,开启高加疏水逆止门前后管道疏水门。(5):稍开除痒器一二次进汽门,开启进汽门前后疏水门。

(6):稍开轴封供汽门。(7):稍开炉连扩至除痒器供汽门。(8):稍开再沸腾门。

(9):开启凝结水管道顶部放空气。(10):稍开除氧器消防蒸汽门。

(11):开启除痒器脱氧门。(12):开启炉疏水泵至除氧器上水门。

(13):开启除氧器安全门后疏水门。(14):开启除氧器所有水位计及压力变送器排污门。 凝汽器灌水找漏

灌水前准备工作:

(1) 负压系统负压表拆除。

(2) 各低加水位计准确良好。

(3) 汽轮机高压内缸最高温度在150℃以下。

(4) 真空破坏门内掉水位监视物。

措施:

下列阀门开启:

(1) 防腐门。所有本体疏水导疏扩。#1--#4低加疏水导凝汽器直通门。

(2) ZC、ZJ导凝汽器疏水门。凝结泵、凝升泵、低加疏水泵入口门及抽空气门。

(3) 二级旁路后疏水导疏扩。#1、2本体疏水泵出入口门。

(4) 法螺、夹层加热联箱及法螺回气联箱疏水导淑扩。

(5) #1--#7抽逆止门前后疏水导疏扩。#1--#4低加及轴加抽空气门,疏水调整门。

(6) 轴封一、三、四漏疏水导疏扩。主汽供轴封联箱疏水导疏扩。A12阀应开50度。 下列阀门应关闭:

(1) 四抽供除氧器逆止门后疏水导疏扩及电动门。热段疏水导疏扩。

(2) 左、右高排逆止门后疏水导疏扩。一级旁路后、二级旁路前疏水导疏扩。

(3) 本体疏水箱放水门。#1--#4低加及轴加轴抽汽侧放水门。

(4) #1、2轴抽风机入口门及壳体放水门。二级旁路后疏水排地沟。

(5) A3(A1)、A4(2)关闭。

操作:

(1) 开启凝汽器补水门,联系职长凝汽器灌水找漏增启除盐泵。

(2) 空冷机在储水箱有水情况下,启动一台输送泵向凝汽器补水,冬季在输送泵启动前应通知空冷塔值班员检查各扇形段在排水状态,A107、A108全开,检查门开,防止扇形段进水冻坏。 认真监视缸温变化。

(3) 派专人在真空破坏门监视水位,待水位补至喉部,达9。5M时,关闭补水门,汇报职长。通知检修查漏。

(4) 查漏结束后,系统放水,恢复系统安装负压表。

主汽压力高的危害:

主汽压力高,调节级焓降过大,时间长了会损坏喷嘴和叶片,另外主汽压力升高到极限,最末几级叶片蒸汽湿度增加,叶片遭受腐蚀增加,新蒸汽压力升高过多还会导致导汽管、汽室、汽门等承压部件应力的增加,给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主汽压力低的危害:机组汽耗增加,经济性降低,当新蒸汽压力降低较多时,要保持额定负荷,使流量超过末级通流能力,使叶片应力及轴向推力增加。

各转机电源分布

380V A段:#1内冷泵、#1射水泵、#1抗燃油泵、#1低加疏水泵、#2低加甲疏水泵、#1凝结泵、高压油泵。

380V B段:#2内冷泵、#2射水泵、#2抗燃油泵、#2乙低加疏水泵、#2凝结泵、#8工业泵。

保安段:#1、2给水泵辅助油泵、空氢侧交流密封油泵、交流润滑油泵、#1顶轴油泵、盘车。 公用段:抗燃油循环泵、再生泵、生水泵、#3辅机循环泵、#7、9工业泵。

机侧专用盘:射水池管道泵、轴抽风机、本体疏水泵、排烟风机、齿轮油泵、低位水泵。 炉侧专用盘:炉侧管道泵。

6KV A段:#1给水泵、#1循环泵、#1凝升泵、#1辅机循环泵。

6KV B段:#2给水泵、#2循环泵、#2凝升泵、#2辅机循环泵。

除氧器安全门整定:

除氧头压力:0.69MPa安全门动作回座:0.68MPa.

水箱东:0.66MPa安全门动作回座:0.62MPa.。

水箱西:0.64MPa安全门动作回座:0.62MPa.。

除氧器水位2.6m联跳凝结泵、凝升泵,联开溢流门,联关#1—4抽逆止门。

内冷水电磁阀保护:就地550mm微机530mm电磁阀关,就地250mm微机230mm电磁阀开。

密封油电磁阀保护:就地:220mm微机:210mm补油电磁阀开。就地360mm微机350mm补油电磁阀关就地:500mm微机:510mm排油电磁阀开。

各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在停机联关后,需切除保护。(必须在主汽门保护切除前切除)否则自动开启。

中速暖机转速:1315转/分。

主汽温度高低的危害:

高的危害: (1):造成金属机械性能的恶化。强度降低,脆性增加。

(2):导致汽缸蠕胀,摩擦变形。(3):使机组发生振动或动静摩擦。

低的危害: (1):使除末级叶片外,各级焓降都减少,反动度增加。

(2):转子轴向推力增加。(3):使循环热效率下降,机组温度损失大。 热态启动的注意事项:

(1):冲车前因锅炉向凝汽器排汽量很大,凝汽器真空保持在53KPa以上,为此应注意中压主汽门、调速汽门、高排逆止门关闭严密,防止因漏汽而使汽轮机冲动和受到冷却。

(2):主汽门调速汽门停机后冷却的快,在启动初期应注意这些部件的温升速度,防止加热过快。

(3)为防止高压前汽封收缩和高压胀差出现负值,汽封送汽用高温备汽源。

(4):注意控制高压内外缸温差20—40℃。

(5):升速时严密监视机组振动情况,振动超过极限值应打闸。

(6):加负荷的原则可根据汽缸的膨胀情况,如收缩时加负荷快些,同时坚固高压胀差的变化趋势。

薄膜阀动作参数:

正常工作时超速保护母管(OPC)油压力为14±0.5MPa透平油压力为1.96MPa,当透平油压力降到1.4MPa时,薄膜阀开启,当超速保护(OPC)母管油压为0 MPa透平油压力升到0.7MPa时,薄膜阀关闭。

热态启动的要求:

(1):在盘车连续运行4小时的情况下,先向轴封供汽让后再抽真空。

(2):高中压自动主汽门前新蒸汽参数达到要求后,开启自动主汽门用调速汽门冲转。

(3):在冲转到500r/min先进行全面检查,确认个部件正常后,可直接升速到3000r/min,从冲转到定速约10分钟

(4):定速检查正常后,即可并网,停止高压油泵,开大调速汽门加负荷,负荷加到汽缸温度回升且稳定在一定数值时,通知锅炉滑参数升温升压增加负荷到额定值。

(5):投加热装置时,其汽源温度必须高于高压外缸上缸内壁温度100℃

停机操作:

(1):通知电气以1000K/W分速度降负荷,当气温降到500~520℃、汽压降到9.0MPa时调速汽门全开,要求锅炉滑压、降温。当三抽压力与除氧器压力差小于0.3MPa联系锅炉解列高加汽侧,关及其疏水至除氧器电动门、手动门,开启高加汽侧放水门。

(2):当负荷降到100MW、空冷塔排两个扇形段,停一台循环泵。

(3):当除氧器压力降到0.2时,除氧器倒备用汽源,并关闭四抽电动门,稍开后疏水门。

(4):根据低加水位及低加疏水泵电流。停止低加疏水泵运行,开启低加疏水至凝汽器直通门,开启凝结泵、凝升泵再循环门,调整除氧器水位。

(5):主、再热汽温低于350℃时,开启高中压缸疏水,同时开启主、再热蒸汽管道及高中压导管疏水至疏扩门

(6):主蒸气温度和汽缸法兰温度接近时,可投入法兰螺栓加热装置。

(7):调整轴封压力正常,保持轴加、轴抽、除氧器、凝汽器水位正常。

(8):排汽缸温度达到80℃时投汽缸喷水。严格控制高胀不得超过-2.8mm低胀不得超过+3mm,调整主机真空。

(9):负荷到零,应炉要求关闭抽头门,停止加热装置。

(10):启动高压油泵,注意高压油泵出口逆止门前油压应正常,断开低真空保护。

(11):调整扇形段出水温度大于25℃,保证一台循环泵正常运行。

(12)手动打闸,通知电气解列发电机,检查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高排逆止门应关严,机组转速下降过程中注意高压油泵电流、调速、润滑油压,扇形段排空,停射水泵,开真空破坏门。

(13):关闭电动主闸门,低加进汽门,解除主机保护及发电机保护(低油压保护除外)解

除主汽门及抽汽逆止门连锁。

(14):控制除氧器水位,给水大旁路,关闭高加进出水门,记录惰走时间。

(15):根据油温、发电机风温停主机冷油器,励磁机冷却水。

(16):当转速500r/min时启动顶轴油泵,检查母管压力10.0MPa,开启盘车润滑油门,投入盘车,测量大轴晃度。

(17):转子静止后,真空到零停止轴封供汽及轴抽风机,关闭备用汽源至除氧器门,关闭轴封一、二次漏汽门。

(18):待锅炉上满水后,解除连锁,停止给水泵、凝结泵、凝升泵运行,关猫爪冷却水。 滑停中出现那些情况停止降温、降压、减负荷:

(1):调节级后蒸汽温度低于高压内缸最高温度35℃时。(2):高中低压胀差接近允许值。

(3):再热蒸汽温度低于主蒸汽温度。 (4):主蒸汽过热度小于80℃

(5):排汽缸温度超过80℃。

滑销系统的作用:(1):保证汽缸自由膨胀,以免发生过大的热应力,而引起热变形,损坏部件。(2):保持汽缸与转子的中心一致,以免由于膨胀而中心变化,引起机组振动或动静部分摩擦。(3)保持动静部分轴向和径向之间符合要求。

润滑油系统充油:

(1):检查油系统检修工作结束,系统恢复,关闭冷油器放油门,密封油快排,氢油分离器放油门、压缩泄油门、高压、交流、直流油泵出口门及#3射油器入口门。

(2):主油箱油位350mm以上,油质合格,联系电气高压、交流、直流油泵送电。

(3):冷油器油侧入口门开启,出口门关闭,油侧放空气开启。

(4):启动交流润滑油泵,稍开出口门向冷油器充油,油侧放空气见油后关闭,缓慢开启冷油器出口门开大交流润滑油泵出口门,维持油压0.08~0.1MPa。

(5):润滑油系统充油后检查油系统是否泄漏,注意监视主油箱油位变化。

(6):启动主排烟风机及#3、4、5瓦排烟风机。

暖机的目的,调整哪些参数可以达到充分暖机:

目的:低速暖机:是将机组各部件缓慢的加热,提高金属温度,减少金属部件因温差而引起的热应力。

中速暖机:是为了防止金属脆性破坏,避免产生过大的热应力与热变形。

调整参数:(1):汽轮机汽缸与转子相对膨胀正常。(2):各部件温升速度及温差。

(3):中速暖机结束标志。(4):金属温升各部件温差胀差振动调整在正常范围内。 引起机组振动大原因:

(1):机组启动时疏水不畅及膨胀不均匀。(2):启动中转子热弯曲及油膜振荡。

(3):运行中主、再热气温、压力、真空及油温、油压变化。(4)发生水冲击或掉叶片。

(5):负荷及调速汽门开度变化,胀差及串轴变化。(6):发电机励磁机运行情况。

(7):转子质量不平衡。(8):油温过高或过低,轴承油膜不稳定。(9):转子中心不正。

(10):转子与汽缸径向间隙不均匀,产生激振力。(11):运行中动静磨损。

(12)转子支承系统钢度减弱。(13):转子落入偕振区巨振。(14)电磁原理引起扰动力。

(15)膨胀不均匀,部件热膨胀不稳定。

主、再热蒸汽温度突然下降有何危害,如何处理:

主、再热蒸汽突然下降有可能使机组发生水冲击,而水冲击将会引起整个机组的严重损 坏,此外气温突然下降还会引起机组部件温差大,热应力增大,还会使机组胀差负值增大,甚至发生动静摩擦,严重时导致设备损坏,气温下降往往不是两侧同时发生,故因注意两侧温差。

汽温升高的处理:540℃联系锅炉调整,545℃连续运行30分不能恢复打闸,550℃仍不能

恢复打闸。

汽温降低的处理:510℃联系锅炉调整,460℃降负荷到零,430℃打闸。

启动前个轴封供汽应注意什么:

(1):轴封供汽前应对各供汽管道进行疏水和暖管。

(2):必须在连续盘车状态下向轴封供汽,热态启动时应先供轴封,后抽真空。

(3):向轴封供汽必须选择恰当的时间,冲转前过早的向轴封供汽,会使上下缸温差增大,或胀差增大。(4):要注意轴封供汽温度与汽缸金属温度相匹配。

(5):在切换高、低温轴封汽源时必须谨慎,切换太快不仅引起胀差的显著变化,而且可能产生轴封处不均匀的热变形。

什么叫热冲击:

蒸汽与汽缸转子等金属部件之间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热交换,金属部件内的温差值直线上升,产生很大的热应力,甚至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而损坏。

除氧器含氧量升高的原因:(1):进水温度过低或进水量过大。(2):进水含氧量大。

(3):除氧器进汽量不足。(4):除氧器脱氧门开度小。(5):除氧器汽水管道排列不合理。

(5) 除氧器喷头堵塞或雾化不好。(7):滑参数运行除氧器,机组负荷突然降低。 防止大轴弯曲的措施:

一:运行方面:

(1):正常运行中注意高低加、除氧器、轴加、轴抽、生加、热网、凝汽器的水位及本体疏水箱水位。

(2):对主、再热蒸汽温度的检查监视,如炉侧温度气温10分钟内直线下降50℃应打闸停机,如炉侧气温缓慢下降可开启本体及管道疏水。

(3):对机组振动、串轴、胀差的监视。

二:启机方面:

(1):冲车参数应符合规定要求。(2):启动时晃度不的大于原始值的0.02mm.

(3):禁止无盘车启动。(4)冲车前冷态盘车不得小于2小时,热态不得小于4小时。

(5):冲车过程中如果振动大应立即打闸停机,(500r/1丝)(1300r/3丝)(3000r/5丝) (临界/10丝)不能采取降速来降低振动。

(6):启动中带负荷时应控制高中低压胀差,主要是正胀差的控制。

(7):启动中控制缸温温差,高压内缸35℃,外缸50℃,中压缸50℃。

(8):冲车时只投Ⅱ、Ⅲ级减温水。(9):热态启动时应先送轴封,后抽真空。

三:停机方面:

(1):停机前应先试验高压、交流、直流油泵、顶轴、盘车装置。

(2):汽缸温度的控制,滑停过程中炉侧温度直线10分钟下降50℃应打闸。

(3):控制低压负胀差,逐渐关小轴封三漏、四漏至全关,必要时投入汽缸喷水。

(4)打闸时关闭抽头门,转速500r/min启顶轴,转速到零投盘车转速及真空到零停轴封。 轴封供汽如何倒:

(1):机组启动过程中在四抽压力大于0.4MPa时可进行此操作。

(2):检查四抽电动门后疏水、除氧器一二次进汽门前疏水开启。

(3):缓慢开启除氧器一二次进汽门,同时调整轴封压力正常,关闭除氧器一二次进汽门前疏水。

(4):缓慢开启四抽电动门,调整轴封压力,关闭四抽电动门后疏水。

(5):当除氧器压力达到0.2时缓慢开启除氧器供轴封供汽门,调整压力。

(6):通知带厂用机组注意厂用压力、关闭辅助蒸汽至除氧器一二次门。

循环泵启动:

(1):联系班长、值长、主管、程控班监护。

(2):检查循环泵冷却水投入,电机及泵轴承油位正常。

(3):检查A101、A102阀开到位且在“远程”,A103、A104阀关到位且在“远程”。

(4):检查循环泵入口门开到位,出口门关到位,且在“远程”

(5):检查循环泵投“单操”,A12阀就地开启50%,且各放空气开启。

(6):启动输送泵,各放空气见水后关闭,凝汽器补水至四值。

(7):通知塔值班员启动循环泵,就地专人监护,点击循环泵查看[允许条件]应满足。

(8):联系电气启动循环泵,点击启动按钮,检查电机、泵是否正常、出口门应开启,检查电流、声音、振动、出口压力正常。

(9):将A12阀切至“远程”,并调整系统压力在正常值。

轴封供汽的投入:

(1):缓慢开启各低压轴封供汽门,调整轴封供汽压力,各低压轴封处冒汽后,确证无水后再向高中压轴封供汽。

(2):投入轴封抽汽器,启动一台轴抽风机,用调整门控制轴封供汽压力0.04~0.06MPa,关闭轴封联箱疏水,联系热工轴封供汽投自动。

高加打压措施:

一:准备工作:除氧器上水至1.8~2.0M,抽头门关,联系锅炉加热器打压,各电接点水位计好用,高加入口联成阀后压力表好用,容器班来人。

二:下列阀门关闭:

高加出口门、及出口逆止门、高加本体及管道疏水门、放空气门见水后关闭、#1~3高加疏水调整门、#1、2高加疏水导除氧器电动门,高加进汽门及抽汽逆止门。

三:下列阀门开启:

高加进水门、注水门,高加、蒸冷汽侧放水门、#1~3段抽汽逆止门前后疏水,高加入口联成阀强制手轮退出。

四:具体操作:联系电气启动给水泵,通知锅炉开给水泵出口门,通知锅炉开大勺管,升压至10.0维持5分钟,就地监视加热器汽侧放水是否有水,根据水位计及放水情况综合判断是否泄漏。

低加打压措施:

一:准备工作:凝汽器水位2.0M,凝升泵良好备用,各水位计良好备用φ159直通门开。 二:下列阀门关闭:#1~4低加凝结水旁路、轴加、轴抽旁路关小,#4低加出水及旁路,启动放水电动门、手动门,凝结泵、凝升泵、出口门关小,轴加、轴抽、#1~4低加导凝汽器直通门,低加疏水泵出口门,#1~4低加疏水调整门、轴加疏水调整门,、汽缸喷水、猫爪冷却水,高加保护水,Ⅲ级减温水、Ⅱ级旁路减温水、各低加进汽门及抽汽逆止门。

三:下列阀门应开启:各低加进出水门(#4低加出口门关)、各低加汽侧放水,凝结水再循环、各低加相对应的抽汽逆止门前后疏水门。

四:具体操作:联系电气启动凝升泵,开出口门,各低加放空气见水后关闭,调整凝结水压力在1.2MPa维持5分钟,监视水位变化,判断低加是否泄漏,注意缸温变化,打压结束后恢复系统。

锅炉一次汽打压:

(1):高压内缸上缸内壁金属温度100℃以下,盘车装置连续运行正常。

(2):关严甲、乙电闸门并停电,关严电闸门旁路。(3)关严Ⅰ级旁路并停电。

(4):关严主汽供夹层、法螺联箱进汽总门、电动门、手动门、及上下夹层进汽分门。

(5):关严主汽供法螺联箱进汽电动门、手动门,并联系电气加热装置各电动门停电。

(6):关严主汽供轴封一二次总门及分门。(7):关严电闸门前疏水总门及分门。

(8):关严Ⅰ级旁路前疏水总门及分门,(9):开启Ⅰ级旁路后疏水排大气。

(10):开启高排逆止门疏水排大气及导疏扩,开启夹层、法螺主汽供轴封联箱疏水。 锅炉二次汽打压:

(1):中压缸温度低于100℃可进行次操作,盘车装置连续运行正常。

(2):炉二次汽打压应用给水泵抽头门进行。

(3):关闭Ⅰ、Ⅱ级旁路减压阀,并将旁路系统停电,关严热段疏水总门及各分门。

(4):关闭Ⅰ级旁路后疏水排地沟、导疏扩,关闭Ⅱ级旁路前疏水排地沟、导疏扩。

(5):关严高排逆止门,关闭高排逆止门后疏水排地沟、导疏扩。

(6):关闭法螺、夹层联箱,冷段供汽总门,及手动门电动门,关闭上下夹层进汽门。

(7):联系锅炉再热器入口加堵板。(8):开启高排逆止前疏水导疏扩、排大气。

(9):开启法螺、夹层联箱疏水门,开启Ⅰ级旁路前、Ⅱ级旁路后疏水排大气。

(10):检查缸壁金属温度。

调节系统性能:

(1):调节系统的速度变动率δ可在3~5%范围内任意调整。

(2):调节系统的速度迟缓率ε补大于0.3%。

(3):汽轮机在空负荷时调节系统能维持空转。

(4):机组可以参加一次调频,在负荷变化时,机组能够迅速分担电网负荷变化。

(5):额定参数下,汽轮机空转时转速摆动小于9r/min。

调速系统静态试验:

[1]:试验条件:

(1):必须在锅炉点火前进行,且炉主汽压力倒零。油温:40±5℃,

(2):电动主闸门及旁路门关闭,超速滑阀在工作位,盘车装置连续运行。

(3):高压油泵运行,油压1.8~2.0MPa, EH油压14±0.5MPa。

[2]:试验方法:将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开启,手打危急保安器,检查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是否关闭到零位。

低油压保护试验:

[1]:试验条件:

(1):低油压保护试验必须在机组启动前,且锅炉点火前进行,电动主闸门及旁路门关闭严密。

(2):交、直流润滑油泵试验良好,出口门关闭。

(3):高压油泵、盘车装置运行正常,润滑油压0.08~0.1MPa, EH油压14±0.5MPa。。

(4):热工保护、信号装置好用,热工、电气人员配合。

[2]:试验方法:

(1):投入主汽门联锁、低油压联锁、交、直流润滑油泵联锁。

(2):关闭低油压继电器来油门,缓慢开启继电器放油门,油压降到0.07MPa时油压低Ⅰ值信号来,交流润滑油泵联动。

(3):继续缓慢开启继电器放油门,油压降到0.06MPa时油压低Ⅱ值信号来,直流润滑油泵联动,汽轮机跳闸,主汽门关闭信号来。

(4):继续缓慢开启继电器放油门,油压降到0.03MPa时,盘车应自动跳闸。

(5):解除主汽门、低油压、交直流油泵联锁,停止交直流润滑油泵,开启出口门。

(6):试验结束后,将低油压继电器放油门关闭,来油门开启,投入盘车运行,检查润滑油压表指示正常,恢复机组试验前状态。

串轴保护试验:

机组新安装或大小修后,串轴保护装置调整或检修后,串轴保护发生误动后应进行此试验。

[1]:试验条件:

(1):串轴保护试验应在锅炉点火前进行,电动主闸门及旁路门关闭严密。

(2):高压油泵运行,盘车装置停运,调速油压1.8~2.0MPa,EH油压14±0.5MPa。

(3):热工人员配合,并记录串轴原始数值。

[2]:试验方法:

(1):投入主汽门,串轴保护连锁,开启高中压自动主汽门。

(2):由热工人员顺时针方向旋转试验手轮,当手轮刻度旋转到+0.8mm串轴大报警发,旋转倒+1.0mm时汽轮机跳,主汽门关闭信号来,将试验手轮退至零位。

(3):由热工人员逆时针方向旋转试验手轮,当手轮刻度旋转到-1.0mm串轴大报警发,旋转到-1.2mm时汽轮机跳,主汽门关闭信号来,将试验手轮退至零位固定好。

(4):试验过程中手轮指示和微机内串轴指示应一致,试验结束后恢复试验前状态。

低真空保护试验:

[1]:试验条件:

(1):试验应在锅炉点火前进行,电动主闸门及旁路门关闭,高压油泵运行,盘车运行,热工人员配合,EH油压14±0.5MPa。

[2]:试验方法:

(1):投入主汽门联锁,开启高中压自动主汽门。

(2):检查低真空Ⅰ、Ⅱ值信号发,应热工要求投入低真空保护,此时汽轮机跳闸,主汽门关闭信号来,

(3)解除低真空联锁,试验结束恢复试验前状态。

发电机断水保护:

[1]:试验条件:

(1):发电机充氢,锅炉点火前电闸门及旁路门关闭,高压油泵、盘车装置运行正常,EH油压14±0.5MPa,一台内冷泵运行,水压低于氢压0.05MPa,另一台内冷泵解除联锁,热工保护电源投入,热工、电气人员配合。

[2]:试验方法:

(1):投入主汽门、各抽汽逆止门联锁,开启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

汽轮机冷态启动时胀差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冷态启动初期,投入轴封供汽,胀差变化为正向变大。冲车时,蒸汽流量变小,温度不会出现波动,胀差均匀变化。并网后,由于流量、温度的变化快,胀差的变化幅度较大。所以,并网后的胀差控制很重要,锅炉制粉的系统,油枪、喷燃器投入时需要相互协调,控制汽温不出现剧烈变化。当汽轮机进入准稳态区时,胀差达到最大。

汽轮机热态启动、甩负荷、停机时胀差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当汽轮机甩负荷或停机时,流过汽轮机通留部分的蒸汽温度会低于金属温度,由于转子质量小,与金属接触面积相对大,所以转子比汽缸冷却快,即转子比汽缸收缩的多,因而出现负胀差。热态启动时,转子、汽缸的金属温度高,若冲转时金属温度偏低,则蒸汽进入汽轮机后,对转子和汽缸起冷却作用也会出现负胀差,尤其对极热态启动,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负胀差。

为什么汽轮机打闸停机后,在惰走阶段胀差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汽轮机打闸停机后,在惰走阶段胀差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是因为:

(1) 打闸后调节汽门关闭,没有蒸汽进入通流部分,转子鼓风摩擦产生的热量无法被蒸汽带走,使转子温度升高。

(2) 转子高速旋转时,受离心力作用,使转子发生径向和轴向的变形。即大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变粗、变短,这种现象称为回转效应(又称泊桑效应)。当转速降低时,离心力的作用减小,大轴的径长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即大轴变细、变长,使胀差向正的方向增加;对于低压转子,由于其直径大,其回转效应更明显。

机组启动时暖机的目的是什么?

机组启动时,需要在某一转速或某一负荷下停留一段时间,进行暖机。其目的是:

(1) 使汽缸和转子受热均匀,胀差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发生动静部分受热膨胀不均匀,导致动静部分摩擦。

(2) 将蒸气参数稳定在某一水平,减小温度的变化,降低汽缸内外壁温差。

(3) 使汽轮机转子受热均匀,整体温度水平高于转子的脆性转变温度,防止转子发生脆性断裂。

循环冷却水中断事故处理预案

运行系统:#1—#6机组正常运行,#1机循环水带#3—#6机冷却水。220KV、500KV升压站正常方式。

事故一:#1机两台循环泵跳闸

处理:

一、 两台泵同时跳闸,厂用电消失的可能性最大,此时应立即恢复厂用电源,然后抢合两台循环泵,抢合成功则恢复#1机组运行。

二、 抢合不成功,则一面安排#1机组安全停运,一面进行下列操作:

1、 立即关闭#!、#2循环泵出口门、#1机3台凝汽器进水或出水电动门。

2、 增启辅机循环泵,开大小水塔中央竖井回水门,关闭#3—#6机冷却水至循环水前池回水门,调整维持水塔水位正常。

3、 #3或#5机工业泵导工业水带,联系供水提压,启动备用工业泵,#3-6机全开工业水与循环水联络门。

4、 加强各机组转机温度及主机油温的监视与调整。

5、 关闭#1机循环水至#3—#6机冷却水供水门,导#3—#6机冷却水由#2机接带。

6、 待#1机循环泵缺陷消除启动前开启#1机凝汽器进、回水电动门,准备恢复。

7、 #1机循环泵启动后,逐渐恢复#1机组运行。

事故二:#1机循环水供#3—#6机冷却水门后至#3、#4机之间循环冷却水管道严重泄露 处理:

该缺陷发生后应视管道泄漏情况进行处理。尽量联系检修在管道不停运情况下,(不停机组)进行消缺。如果泄漏严重,无法维持运行按以下方案处理:

1、 #3机工业泵导工业水带,开启#3机工业水与循环水联络门,联系供水提压,增启工业泵。

2、 关闭#4机循环冷却水进、回水总门,增启辅机循环泵。严密监视并调整#4—#6机组各转机温度及主机油温正常,调整大、小水塔水位正常。

3、 关闭循环冷却水供#3机冷却水总门。

4、 关闭#1机循环水供#3—#6机冷却水门,全关#1、#2塔补水门,用回水调整水位。联系检修处理漏点。

5、 如#3机不能维持正常运行,停机处理。

6、 待缺陷消除后,恢复正常方式运行

事故三:辅机循环泵全部跳闸不能投运

处理:

1、 立即复归跳闸泵并关闭跳闸泵进、出口门及小水塔回水门。

2、 #3、#5机全启工业泵,#5机工业泵导工业水带,联系供水提压,开启#3—#6机工业水与循环水联络门。

3、 严密监视各转机温度及主机油温,合理调整各机组冷却水。

4、 维持大、小水塔水位正常。

5、 待某一辅机循环泵投运后,恢复正常方式运行。

事故四:辅机循环泵出口门后呲裂

处理:

1、 通知供水提压,将#3、#5机工业泵入口导由工业水带。调整大水塔水位。

2、 开启#3—#6机工业水与循环水联络门,加强各转机温度及主机油温的监视并合理调整冷却水。

3、 关闭小水塔回水门,关闭辅机循环水出口总门,停止运行的辅机循环泵,关闭各辅机循环泵出入口门。

全开#1机循环泵出口门 ,视各设备温度开启#2机供#3—#6机循环冷却水门

紧急故障停机 23

厂用电中断 23

速度变动率对汽轮机有何影响 23

排汽缸温度过高有何危害 24

汽轮机超速的技术措施 24

调速系统的性能 25

机组上下缸温差过大的危害 25

一次汽系统打压措施 25

微机系统故障 26

微机系统故障的停机处理 27

紧急故障停机

1、机组转速升高倒3300转/分,危机保安器未动作

2、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时,#1、2瓦振动超过0.04mm,#3_#7瓦振动超过0.08mm

3、清楚地听倒气轮机内部发生金属撞击和摩擦声

4、气轮机发生水冲击

5、轴封处冒火花

6、机组任一轴承断油冒烟,轴承回油温度或密封瓦回油急剧升高倒75℃

7、油系统着火威胁机组安全,无法扑灭

8、主油箱油位急剧下降补油无效时、

9、转子的轴向位移突然超过极限值或推力瓦温急剧升高倒90℃

10、润滑油压降倒0.06MP,低油压保护未动作

11、发电机漏氢冒烟着火时

12、主管道破裂不能维持运行时、

13、循环水中断而空冷保护未动

厂用电中断

1、 现象

事故喇叭响,所有微机失电

2、 处理

1、 立即抢合直流润滑油泵和直流密封油泵

2、 室外打闸,关闭二、五抽供厂用蒸汽门

3、 强开A103、A104阀

4、 就地捅给水泵、循环泵、凝结泵、凝升泵、EH油泵事故按钮

5、 就地关A3 、A4阀

6、 完成紧急停机的其他操作

7、 厂用电恢复后微机内复置各设备开关

8、 一切正常,等待命令做好重新启动的准备工作

速度变动率对汽轮机有何影响

1、 速度变动率£的大小,直接影响机组的稳定工作,£越大机组越稳定,£最小不小于2%

2、 £的大小直接影响并网机组的负荷,£越大负荷越小,反之则变化越大,国产机组速度变动率=3%-6%

排汽缸温度过高有何危害

1、 排汽缸轴承座等受热部件膨胀,可能引起中心变化,汽轮机产生振动

2、 排汽温度过高,可能使凝汽器铜管胀口松弛,破坏了凝汽器真空的严密性

3、 将使排汽容积流量减小,对末级叶片工作部利

4、 轴向推力发生变化

5、 后部轴瓦温度高等不良现象

汽轮机超速的技术措施

1. 各超速保护装置均应完好并正常投入且工作正常

2. 在正常参数下调节系统应能维持汽轮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行

3. 在额定参数下,机组甩去额定负荷后,调节系统应能将机组转速维持在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以下

4. 调节系统的速度变动率不大于5%,迟缓率不大于0.2%

5. 高中压自动主汽门及调速汽门应能迅速关闭严密,无卡涩

6. 调节保安系统的定期试验装置应完好可靠

7. 坚持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汽轮机大修后或为处理调节系统缺陷更换了调节部套后,均应作汽轮机调节系统试验

8. 对新装机组或对机组的调节系统进行技术给造后,应进行调节系统动态特性试验,以保证汽轮机甩负荷后,飞升转速不超过规定值

9. 机组大修或安装后、危急保安器解体或调整后、停机一各月以后再次启动时、机组甩负荷试验

前,都应做超速试验

10 机组每运行2000H后应进行危急保安器充油试验,试验不合格时,仍需做超速试验 11 按规定定期进行自动主汽门、调节气门的活动试验,以及抽汽逆止门的活动试验, 12 运行中发现主汽门、调节汽门卡涩时,要及时消除汽门卡涩,消除前要有防止超速的措施,主汽门卡涩不能立即消除时,要停机处理、

13 加强对油质的监督,定期进行油质的分析化验,防止油中进水或杂物造成调节部套卡涩或腐蚀

14 加强对蒸汽品质的监督,防止蒸汽带盐使门杆结垢造成卡涩

15 运行人员要熟悉超速象征,严格执行紧急停机规定

16 机组长期停运时,应注意做好停机保护工作,防止汽水或其他腐蚀性物质进入或残留

在汽轮机及调节供油系统内,引起气门或调节部套锈蚀

17 机组大修后应进行汽门严密性试验,试验标准和方法应按制造厂的规定执行,运行中汽门严密性试验应每年进行一次

18 在汽轮机运行中,注意检查调门的开度和负荷对应关系以及调节汽门后的压力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性查找并分析原因。

19 为防止大量的水进入油系统中,为加强监视和调整汽封压力不要过高,前箱,轴承箱内的负压也不宜过高,以防止汽水和灰尘进入油系统中,一般前箱和轴承箱的负压为:12----20mm水柱为宜(或轴承室内油档列油或油烟喷出即可)。

20 采用滑压动行的机组以及在机组滑参数启动过程中,调节汽门要留有裕度,不应开到最大限度,以防同步器超过正常调节范围,发生甩负荷超速。

21 在停机时,应先打危急保安器,关闭主汽门和调节汽门,确认发电机电流倒送后,再解列发电机,避免发电机解列后,由于主汽门和调节汽门不能严密关闭造成超速,但也应注意发电机解列至打闸的时间拖得太长,因这时属于无蒸汽动行状态,时间过长,会使排汽缸温度升高,胀差增大。

调速系统的性能

1 调节系统的速度变动率可在3—5%范围内任意调整

2 调节系统的迟缓率不大于0.3%

3 机械同步器及功率限制器均可手动操作,同步器还可远方操作

4 汽轮机甩负荷时调节系统能维持空转

5 机组可以参加一次调频,在负荷改变时机组能迅速地分担电网的负荷变化

6 在额定参数下汽轮机空转时转速摆动小于9r/min

机组上下缸温差过大的危害

答: 上下缸存在温差会引起汽缸的变形。一般上缸高于下缸温度,因而上缸变形高于下缸,引起汽缸向上拱起,发生热翘曲变形,俗称“猫拱背”,汽缸的这种变形使下缸底部径向动静间隙减小甚至消失,造成动静部分的磨擦,尤其当转子也存在热弯曲时,动静部分的磨擦的危害会更大。汽缸发生“猫拱背”变形后,还会出现隔板叶轮偏离正常时所在的垂直平面的现象,使轴向间隙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轴向磨擦。

一次汽系统打压措施

答: 前提条件:

1 主再热蒸汽系统,给水除氧系统,疏扩系统,凝结水系统,夹层法螺加热系统主汽供封系统,抽气系统,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检修工作结束,系统恢复。除氧器水位维持在2.2m并投加热。

2 给水泵,凝结泵,凝升泵试转良好备用

3 高中压缸温测点准确齐全

4 高压缸温度在150℃以下,否则应专业主管批准方可进行

下列阀门应关闭并较严

甲乙电动主闸门及旁路门,高中压自动主汽门及调速汽门,Ⅰ级旁路门及减温水门,高排逆止门,高加进汽门,主汽及供夹层,法螺进汽门,主汽供轴封门,给水泵抽头门,高加进出水门,甲乙电动主闸门前疏水总门及倒疏扩,排大气,Ⅰ级旁路前疏水总门及导疏扩,排地沟,主汽供加热总门前疏水门,以上的阀门均应停电。

下列阀门应开启

电动主闸门后疏水总门及防腐门,高中压本体及导管缸体疏水,再热蒸汽热段疏水,抽气逆止门前后疏水,Ⅰ级旁路后Ⅱ级旁路前后疏水,高排逆止门后疏水,疏扩上的高排逆止门

前管道疏水,夹层法螺进汽联箱疏水门,法螺回汽各分门及回汽联箱疏水门,高加大旁路 门,主汽供轴封联箱疏水门,轴封一次漏税汽疏水门。

打压步骤及注意事项

升压应缓慢进行,同时检查防腐门是下有水流出,Ⅰ级旁路 后疏水管,加热进汽联箱疏水管,主汽供轴封疏水管是否发热来判断电闸门,Ⅰ级旁路门,加热装置进汽门及主汽供轴封门是否严密,若泄漏严重时应停昌升压,待采取措施关严后再继续升压。升压过程中应严密监视高中压缸温的变化,若缸温有明显变化时,应停止升压,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再继续升压。若高中压缸温度在100℃以上,必须投入连续盘车。

微机系统故障

现象:

画面参数颜色由白色变为深蓝色,所有操作员站均无法操作

处理:

1. 通知电气,锅炉稳定负荷,参数,联系热工立即处理

2. 将电调由“自动”切为“手动”

3. 将高低加疏水调整门切为“手动”

4. 将轴封供汽调整门切为“手动”或改为旁路调整

5. 机零米就地调整主机冷油器油温在规定范围

6. 及时解列公用系统如:二五抽等

7. 故障末消除,机组仍在运行中,司机必须监盘并密切监视下列参数:主,再热汽温度,串轴,胀差,真空等,有任一项参数达极限应故障停机

微机系统故障的停机处理

1. 启动高压油泵,视油压正常后打闸

2. 达到紧急停机条件时,按紧急停机处理,达到故障停机条件时,按故障停机处理

3. 进入微机系统的设备阀门,在停机过程中需要操作时,可捅事故按钮或手动开关

4. 故障消除扩机组再启动

a. 若机组在运行中故障已排除,电调由“手动”切“自动‘时,应遵照DEH画面内时”操作提示“,将高低加疏水扩轴封供汽调整门逐渐恢复自动,使机组达到正常运行

b. 若机组已按故障停运,待故障排除后,查微机各画面显示状态与设备状态对应,并做必要的试验确认故障已排除

c. 根据状态决定是否启动

机头就地打闸按钮动作的是解脱滑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使危险急遮断器滑阀移到下点,薄膜阀打开,AST动作电磁阀下动作,AST母管油接通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汽轮机停机。

桌面打闸按钮动作的是MQ~~66电磁阀,MQ~~66电磁阀带电打开,解脱滑阀打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使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下止点,薄膜阀打开,AST电磁阀不动作,AST母管油接到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汽轮机停机。 微机内紧急停机按钮动作的是AST电磁阀,AST母管油到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AST电磁阀动作,同时使MQ~~66电磁阀带电接通,使解脱滑阀打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到下止点,薄膜阀打开,汽轮机停机。

DEH后备手操盘打闸按钮动作的是AST电磁阀,AST母管油接通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AST电磁阀动作,同时 使MQ~~66电磁阀带电接通,使解脱滑阀打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使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到下止点,薄膜阀打开,汽轮机停机。

OPC:动作转速为额定转速的103%,值为:3090n/min

机械转速:NO1:动作转速为:3230n/min, 复位转速为:3036n/min.

NO2::动作转速为:3294n/min,复位转速为:3054n/min.

AST动作转速为额定转速的112%,值为:3360n/min

说明AST油压如何建立?

答:(1)机组打闸后,需要复位AST电磁阀组.。

(2)启动高压油泵,薄膜阀关闭

(3)启动EH主油泵,经一节流孔板后,AST母管开始充油,加此节流孔板为了更快速的充油,AST电磁阀组也快速的充油,当AST母管压力与EH主油泵母管压力相等后,AST油压就建立了。

说明OPC油压如何建立的?

答:(1)AST油压建成立正常

(2)检查DEH后备手操盘OPC电磁阀组在投入位,即OPC电磁阀组在关位

(3)启动EH主油泵,经一节流孔板后,OPC母管开始 充油,加此节流孔板是为了更快速的充油,当OPC母管压力与EH主油泵母管油压相等后,OPC就建成立了。 、为什么OPC动作只关调门?

答:OPC与AST由一单向阀相连,此单向阀保证OPC的进油能进入AST母管,但AST母管的油不能进入OPC,故OPC动作后OPC油通过具电磁阀进入无压回油母管,AST不能通过OPC母管进入无压母管。

为什么AST动作,主汽门关闭?

答:OPC与AST由一单向阀相连,此单向阀保证OPC的油

进入AST母管 ,但AST母管的油不能进入OPC,故AST动作后,AST油通过其电磁阀组进入无压回油母管,OPC油通过AST母管油到无压回油母管。

AST电磁阀组装设两个节流孔板的作用?

答:(1)为了保证AST叫磁阀组的动作情况正常,让EH油在AST母管间循环流动,防止AST电磁闪阀组腐蚀而使电磁阀动作不正常。(2)为了使EH油在AST母管内循环时不影响AST母管压力,通过节流后实现了防腐的功能,也对系统产生很能小的影响(3)为了检查AST电磁阀是否动作正常,可以实现在线实验(4)为了使AST电磁阀充油。

J¢6三个节流孔板进入危急遮 断器滑阀的三条压力油路有何作用?

答:1。挂闸油 在机组挂闸时,泄掉危急遮断器滑阀上的油压,使危急遮断器滑阀上移到上点,在机组正常运行时,使危急遮断器滑阀上腔油压进入少量油,使其不至于腐蚀。

2.中间油 在机组挂闸完毕后,发持闸完全毕信号,在机组正常运行时,让调速从中间通过进入薄膜阀上

除氧器的工作原理:

液面上的蒸汽分压越高,空气分压越低,液体的温度越接近饱和温度,则液体中溶解的

空气量越少,所以在除氧器中,尽量将水加热到饱和温度,并尽量增加液体的表面积,以加

快汽化的速度,是液面上蒸汽分压升高,空气分压降低,这样就可以达到除氧的效果了。

除氧器振动的原因:

(1):除氧器过负荷。(2):上水温度太低。(3):进汽管振动。(4):再沸腾开度大。

(5):二次门开度大。(6):除氧器喷嘴脱落喷雾层内压力波动。

为什么规定汽缸上下温差不大大于50℃:

汽缸之间存在温差,将引起汽缸变形,通常是上缸温度大于下缸温度,而上缸变形大于

下缸,使汽缸向上拱起,汽缸的这种变形,使下缸底部径向间隙减少,甚至消失,造成动静

摩擦,损坏设备,另外还会出现隔板和叶轮偏离正常时所在的垂直平面现象,使轴向间隙变

化,甚至引起轴向动静摩擦。

凝汽器真空下降的危害:

(1):排汽压力升高,可用焓降减少,不经济、机组出力降低。

(2):排汽缸轴承座等受热部件膨胀,可能引起中心变化,使机组振动。

(3):排汽温度升高使凝汽器铜管胀口松弛,破坏了凝汽器的真空严密度。

(4):使汽轮机轴向推力发生变化。

(5):使汽轮机后部轴瓦温度高。

(6):使排汽容积流量减少,对末级叶片工作不利。

机组空负荷时排汽温度为何升高:

(1):空负荷运行时,由于蒸汽的节流,蒸汽到排汽缸已经膨胀到很抵压力,但有较大

大过热度,因而排汽温度与凝汽器内的压力不是对应关系。

(2):由于空负荷运行,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量少,少量的蒸汽被高速转动的叶轮撞击和

扰动,形成一种鼓风作用,这种机械撞击和鼓风作用,象摩擦产生热一样,使排汽温度升高。

凝汽设备的任务:

(1):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并保持真空。

(2):把汽轮机中作完功的排汽凝结成水,并除去凝结水中的氧气和其它不凝结的气体,

使其作为锅炉的给水。

旁路系统的作用:

(1):保证锅炉最低负荷繁荣蒸发量。(2):回收工质和部分热量并减少排汽噪音。

(3):事故和紧急停炉时排出炉内蒸汽以免超压。

(5):冲车前建立汽水循环、清洗系统。(4):保护再热器。

(6):冲车时维持主再热蒸汽参数达到一个预定的水平,以满足各种启动条件。

盘车的作用:

(1):防止转子受热不均匀,产生热弯曲,而影响再次启动后损坏设备,在启动或停机

中启动盘车减少转子因温差大而产生的热弯曲。

(2):启动前盘动转子,可以用来检查汽轮机是否具备启动条件。

(3):盘车时启动油泵能使轴承均匀冷却。

(4):冲转时可以减少转子启动摩擦力,减少叶片冲击力。

加热器端差增大的原因:

(1):加热器受热面结垢。(2):加热器汽侧空间聚集了空气。(3):加热器水位高。

(4):加热器旁路门漏水。

凝汽器真空的建立:

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汽侧,循环泵不间断地把冷却水送如凝汽器水侧铜管内,通过

铜管把排汽的热量带走,使排汽凝结成水,其他容积急剧减少(约减少到原来的三万分之一)

因此原为蒸汽所占的空间就形成了真空。

冷态冲车的条件:

主蒸汽压力:1.8—2.0Mpa主蒸汽温度:260—280℃再热蒸汽温度高于:100℃ 真空:60—66Kpa EH油压:14.0±0.05 蒸汽品质合格、主机油质合格,

调速油压:2.0±0.05Mpa 润滑油压:0.1±0.02 Mpa 冷油器油温:42—45℃

主轴晃动不超过原始值的0.02mm 空冷系统各保护静态实验良好。

为什么规定转速到零真空到零方可停轴封:

若转子静止,真空还未到零则不能停止轴封供汽,若停止则冷空气必然由轴端汽封进入汽轮

机内部,转子轴端会冷却,可能造成大轴弯曲或轴封摩擦,若转子停止真空到零后继续向轴

封供汽,会造成上下缸温差增大,转子受热不均匀,发生热弯曲,轴封漏汽量过大,还能引

起汽缸内部压力升高,排汽安全门动作。

顶轴油泵的作用:

汽轮发电机组在启动和停机前,应先将该装置投入,将汽轮发电机转子顶起,以减少轴

颈和轴瓦之间的摩擦力矩,使盘车装置顺利地投入工作。

低油压保护:

(1):当轴承润滑油压降到0.07Mpa时,低油压报警信号发,同时联动交流润滑油泵。

(2):当轴承润滑油压降到0.06Mpa时,联动直流润滑油泵同时汽轮机停机。

(3):当轴承润滑油压降到0.03Mpa时,停止盘车。

紧急停机的条件:

(1):汽轮机转速升高到3300转/分,危急保安器未动作时。

(2):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时,#1、2瓦达到0.04mm,#3—7瓦达到0.08mm.。

(3):机组任一轴承断油冒烟,轴承回油温度或密封瓦回油温度急剧升高到75。

(4):清楚听到汽轮机内有金属摩擦声。(5):汽轮机发生水冲击时。

(6)转子轴向位移突然超过极限值或推力瓦温度积聚升高 90℃。

(7):油系统着火威胁机组安全,无法扑灭时。(8):主油箱油位急剧下降,补油无效时。

(9):发电机漏氢着火。(10):润滑油压降到0.06Mpa,低油压保护未动作时。

(11):轴封处冒火花时。(12):主要管道破裂无法维持运行时。

(13)循环水中断而空冷保护未动作时。

故障停机的条件:

(1):主、再热蒸汽温度超过550℃或在545℃连续运行超过30分钟仍不能恢复时。

(2):主蒸汽压力超过14.3Mpa并在14.3Mpa连续运行超过30分钟仍不能恢复时。

(3):危急保安器误动作,而主油开关不动作汽轮机无蒸汽运行超过3分钟

(4):调速系统发生故障,不能维持机组运行时。

(5):发电机内冷水断水超过30秒,断水保护不动作时。

(6):高、中、低压胀差超过极限值,采取紧急措施无效时。

(7):凝汽器真空下降到57 / 53.8Kpa以下,短时间不能恢复时。

(8):主、再热蒸汽温度在10分钟内直线下降50℃以上。

启动过程中控制的数据:

(1):主、再热蒸汽温升:≤1.0—1.5℃/分(2):主再热蒸汽管壁温升:≤5—6℃

(3):自动主汽门壁和调速汽门壁温升:≤4—5℃/分(4):汽缸内外壁温升:≤3—4℃

(5):上下缸温差:高压内缸:≤35℃,高压外缸和中压缸≤50℃。

(6):汽缸外壁和法兰内壁温差:≤15℃。(7):高中压缸法兰内外壁温差:≤100℃

(8):高中压缸上下法兰温差≤15℃,左右温差:≤10℃

(9):高中压缸法兰与螺栓温差:≤35℃ (10):主再热蒸汽左右两侧温差:≤15℃

(11):高压内缸外壁比外缸内壁高:≤20—40℃

(12):汽缸加热蒸汽温度比高压外刚上缸内壁高100—150℃,法兰、螺栓加热联箱压力不超过0.8Mpa,夹层加热联箱压力不超过4.0Mpa。

(13):高压胀差:+6 ~ -2.8mm(14):中压胀差:+6~ -3mm(15):低压胀差:+7.5~ -4.5mm (16 ):转子轴向位移:+1.0~-1.2mm时保护动作。正常值:0~0.6mm

(17):转速在1000以下振动不超过0.03mm(18):转速在3000以下振动不超过0.05mm

(19):通过临界转速时,震动不超过0.10mm

(20):主推力瓦块和副推力瓦块的钨金温度不超过90。

(21):各轴承回油温度小于65℃,75℃时打闸,各轴承钨金温度95℃报警,105℃停机

(22):排汽温度空负荷时达80℃投汽缸喷水,最高不超过120℃带负荷时不超过60℃ 锅炉灭火的处理:

(1):根据气温汽压降负荷到10MW,监视主、再热汽温应炉要求关抽头门,开被本体及管道疏水,投汽缸喷水,控制低压负胀差,关小凝结泵凝升泵出口门控制除氧器水位,解列高加汽侧,维持除氧器压力,监视机组振动、串轴、胀差等。

(2):如机侧主、再热汽温降至460℃时减负荷到零,降至430℃时打闸,机组打闸后,无蒸汽运行不的超过3分钟否则解列发电机。

(3):待炉恢复后,根据气温气压带负荷气温无明显回升不的加负荷,缸温应同步升高。 热态启动的补充规定:

(1):轴封供汽的温度必须与汽缸温度想匹配,当高压内下缸内壁温度350℃以下时用厂用联箱供给当高压内下缸内壁温度350℃以上时用主汽供给。

(2):轴封供汽管道暖管前必须将联箱疏水先开启,并将高压前后、中压前后、低压轴封供汽分门开启,待轴封供汽管道内的疏水充分放尽后,关闭各分门,轴封系统开始暖管。

(3):轴封供汽投入时,首先开启低压轴封供汽,待低压轴封处冒汽确证无水后再向中高压轴封供汽。

(4):加热装置暖体时,必须提前将进回汽联箱疏水门开启,及法螺回汽联箱分门总门开启,保证法兰螺栓均匀受热暖体,暖体温度以机侧为准,且高于高压内缸下壁温度50—100℃。

(5):主机抽真空时维持53——60Kpa.

(6):投Ⅰ级旁路时主蒸汽温度一炉侧为准,且高于高压内缸下壁温度50——100℃

(7):管道疏水由排大气导疏扩时,只开高排逆止门后疏水即可。

(8):冲车开本体疏水时,必须将电闸门前疏 水导疏扩关小,然后再开启其它本体及各抽汽逆止门前后疏水,空冷机保证本体疏水箱内无水或低水位。

(9):冲车前应开启部分高中压自动主汽门,维持3—5分钟后再进行冲车。

(10):在冲车前发生缸温突降应即使查找原因,只有当汽缸温差回升到正常值,方可冲车。

(11)冲车前只投Ⅱ、Ⅲ级减温水,禁止开抽头门,只有并网后应炉要求方可开启抽头门。

(12):机组点火前,将高中压缸本体疏水门,各抽汽管道疏水门开启60分钟后关闭。

(13):为了防止高中压导管积水太多,停机后待炉主汽压力回零后,开启高压导管疏水。 禁止启动的条件:

(1):危急遮断器动作不正常;高中压主汽门、调速汽门卡涩不能关严;严密性实验不合格;抽汽逆止门卡涩后动作不灵活。

(2):调节系统不能维持汽轮机空负荷运行;或机组甩负荷后不能维持转速在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以下。

(3):高压外缸调节区域和中压缸温差大于50℃,内缸调节区域上下缸温差大于35℃。

(4):主轴晃动值大于原始值的0.02mm。

(5):汽轮机盘车中,动静部分之间有明显的金属摩擦声。

(6):主油箱油质不合格及油系统充油后,油位指示在零位以下。

(7):顶轴系统及盘车装置不能正常投入。

(8):主机及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保温不完整。

(9):高中低压缸账差超过极限值。

(10):汽轮机各系统有严重泄漏。

(11):主要仪表、热工仪表失灵。

(12):主要保护装置失灵及未投。

(13):空冷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动作不正常,不能满足程控启动条件。

(14):空冷系统中,环境温度≤+5℃时,主断流保护不合格,主冷水温度低于16℃保护未投或不合格,竖管加热装置不能投入。

(15):空冷系统中,百叶窗执行机构动作不灵活、未进入程控。

(16):在环境温度≤+5℃时,各扇段进出口阀门不严,漏流较大

锅炉点火前的操作:

(1):检查内冷水、密封油系统投入正常,顶轴油泵盘车装置连续运行。

(2):将管道疏水排大气、本体疏水导疏扩、低加疏水逐级导通。

(3):开启压缩泄油门,10分钟后关闭高压油泵出口门及压缩泄油门,启动高压油泵,缓慢开启高压油泵出口门。

(4):凝汽器通水至正常值,开启∮159直通门,启动凝升泵凝结水系统充水。

(5):联系锅炉除氧器上水并投加热。

(6):通知带厂用机组维持压力0.5Mpa。

(7):关闭真空破坏门,启动一台射水泵,主机抽真空。

(8):四抽管道、轴封供汽管道暖管。

(9):待真空达13Kpa以上,汇报值长,汽机具备启动条件。

锅炉点火后的操作:

(1):锅炉见压后,开启电闸门旁路门暖管10—15分钟后开启电闸门,关闭旁路门

(2):炉汽压0.2Mpa、真空40Kpa,根据炉要求投入Ⅰ、Ⅱ旁路及Ⅱ、Ⅲ级减温水,投入汽缸喷水。

(3):真空稳定后,将管道疏水倒疏扩,关闭排大气。

(4):轴封供汽暖管到联箱,维持压力0.02—0.03,同时加热装置暖管。

(5):冲车前10—15分钟向轴封供汽,投入轴抽风机及轴封抽汽器。

(6):冲车前开启低加进汽门,将低加疏水导通后导入凝汽器。

(7):投入猫爪冷却水,及时启动低位水泵及本体疏水泵。

防止断油烧瓦的技术措施:

一:正常运行时对机组的检查项目:

(1):主油箱、高位油箱、油净化、密封油箱的油位,滤油机运行情况。

(2):主油箱油位下降快,补油无效时,应立即启动直流润滑油泵停机。

(3):注意监视油温情况。

(4):注意监视机组的振动、串轴、胀差。

(5):定期实验高压、交流、直流油泵,做低油压实验。

(6):定期化验油质,校验油位计、油压表、油温表。

(7):冷油器切换时应进行充分的放空气。

(8):直流润滑油泵电源应有足够的容量并可靠。

(9):油系统阀门不得垂直布置,大修完毕油系统应进行清理。

(10):利用停机时对油泵出口逆止门进行检查。

防止除氧器满水的技术措施:

(1):机组正常运行时,除氧器水保持在1.9—2.0M

(2):当水位2.2M时,应全开凝结泵凝升泵再循环门,必要时关小凝结泵凝升泵出口门

(3):当水位2.4M时,应开启除氧器溢流门,联系锅炉加大上水量,用锅炉汽包事故放水门调整水位。

(4):当水位2.6M时,凝结泵凝升泵联跳,否则应手动拉跳,停低加疏水泵运行,将低加疏水导入凝汽器,关闭其对应抽汽逆止门及进汽门,开启其疏水门。

(5):如水位任在上涨,应关闭高压前后、中压前轴封供汽门。

(6):处理事故中,监视排汽温度和低压胀差的变化,低压胀差超限时打闸,轴封倒备用汽源,投汽缸喷水。

防止汽缸进冷气冷水措施:

(1):维持循环泵运行,扇段排空,A107、A108开,循环泵运行5小时且排汽温度小于50℃时停运,停止凝结泵凝升泵给水蹦运行,开启给水大旁路,关闭高加进出口门。

(2):下列阀门应关闭:

所有本体疏水导疏扩、高排逆止门前后疏水导疏扩、Ⅰ级旁路前后疏水导疏扩、Ⅱ级旁路前疏水导疏扩、热段疏水导疏扩、电闸门前后疏水导疏扩、电闸门前疏水总门、凝汽器补水门、主汽供轴封一二次门及各分门、高中低压轴封供汽各分门、轴封一二次漏汽、门杆漏汽、轴封供汽联络门、轴加进出口门及旁路门、夹层及法螺加热联箱来汽一二次门及总门、法螺回汽联箱各分门及导凝汽器总门、四抽供除氧器电动门、除氧器一二次进汽门、联扩至除氧器手动门、轴封供汽门、二抽供厂用一二次门、厂用供除氧器一二次门、各加热器进汽门、各低加、轴加、轴抽疏水导凝汽器直通门。

(3):下列阀门应开启:

高中压导管、高中压调门疏水导疏扩、夹层、法螺供汽联箱及法螺回汽联箱疏水导疏扩、主汽供轴封联箱疏水及一二次漏汽疏水导疏扩、轴封供汽联箱疏水导术扩、门杆漏汽导疏扩、电闸门前后疏水排大气、Ⅰ级旁路后Ⅱ级旁路前疏水排地沟、四抽电动门后疏水排地沟、热段疏水排地沟、高排逆止门后疏水派地沟、轴封供汽联络门后疏水排地沟、各高低加汽侧放水门,注意缸温变化,20分钟抄表一次。

热态启动的条件:

(1):主、再热蒸汽温度高于汽缸最高温度50—100℃,且有不低于50℃的过热度。

(2):转子弯曲值在允许范围内。

(3):汽缸下壁温差在允许范围内。

(4):高中低压胀差在允许范围内。

(5):具备滑参数启动的其它条件。

(6):循环泵启动运行正常。

冷热态启动的区别:

(1):汽缸温度150℃以下为冷态,150℃以上为热态。

(2):冷态先抽真空后供轴封,热态先供轴封后抽真空。

(3):冷态轴封供汽用厂用供给,热态轴封供汽高压部分用主汽供,低压部分用厂用供。

(4):冷态盘车2小时,热态盘车不小于4小时。

(5):冷态暖机依据:整体膨胀4,中压膨胀稍有,热态无其它原因可以快速升速带负荷。

(6):冷态主汽压1.8—2.0Mpa,汽温260—280℃,热态主、再热气温高于缸温50—100℃,且有50℃的过热度。

(7):冷态真空维持在60—66Kpa,热态真空维持在53—60Kpa。

影响胀差的因素:

(1):汽轮机滑销系统畅通与否。(2):控制蒸汽温升、温降和流量变化速度。

(3):轴封供汽温度的影响。 (4):汽缸、法兰、螺栓加热装置的影响。

(5):凝汽器真空的影响。 (6):汽缸保温和疏水的影响。

汽轮机调速系统的作用及任务:

(1):作用:随时维持气轮机的功率与用户消耗的功率平衡,使汽轮机转速稳定在规定转速内,保证宫殿质量及机组安全。

(2):任务:(1):稳定工况下,保证汽轮机转速不变,控制在规定值内。

(2):当负荷变化时,保证转速的偏差在规定值内。

(3):当甩负荷时,保证转速不超过危急保安器动作值。

加热装置的投入:

(1):当主机抽真空后即可将夹层、法螺进回汽联箱疏水门开启,法螺回汽各分门及至凝汽器总门开启。

(2):锅炉点火见压后,将主汽到夹层及法螺加热电动门全开,用手动门控制进汽压力0.05—0.1Mpa左右暖管,监视联箱温度及汽缸、法兰、螺栓温度,控制温升≤1.5℃。

(3):机组转速500r/min,投入夹层及法螺加热装置,投夹层加热时,先将下夹层进汽门全开,上夹层进汽门根据上下缸温差及夹层温差进行调整。投入加热后,关闭进回汽联箱疏水门,法螺进汽联箱压力维持在0.6Mpa,夹层进汽联箱压力维持在3.0Mpa

(4):机组并网加负荷过程中,严密监视机组胀差、上下缸温差、夹层法螺温差及联箱压力等。

(5):当机组胀差、上下缸温差、法螺温差正常,法兰外壁温度达400—420℃时可停止加热装置,停止时,应先关进汽总门及手动门、电动门,关回汽分门及总门时,应注意进汽联箱压力,确证进汽门严密时再关回汽总门及分门。

热态启动时的投入:

(1):当主机抽真空后将法兰、法螺进回汽联箱疏水门开启,然后开启上下夹层进汽门进行放水,10—20分钟后,关闭上下夹层进汽门。

(2):当主蒸汽温度高于高压内缸上缸内壁温度50℃时,夹层加热进汽联箱暖管,当主汽温度接近法兰内壁温度时,法螺加热进行暖管,暖管时竟进回汽联箱疏水开启,发落回汽联箱各分门几总门开启,用手动门控制进汽联箱压力暖管。

机组滑停时,当主汽温度接近高压外缸内壁和法兰外壁金属温度时,投入加热装置。 水冲击的现象:

(1):主、再热汽温急剧下降。(2):汽轮机振动增大,声音异常,并有水冲击声。

(3):电动主闸门、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的门杆、法兰及汽封等处大量冒白汽。

(4):负荷突然下降并摆动,串轴胀差异常变化,推力轴承温度和回油温度异常变化。

(5):蒸汽或抽汽管道发生振动并有水冲击。

水冲击的原因:

(1):锅炉满水或水位高引起蒸汽带水。(2):锅炉汽水共腾,加负荷过快。

(3):主、再热蒸汽减温水调整不当,造成气温急剧下降。

(4):一次减温水门不严,水漏入系统内。(5)加热器满水,或暖机时疏水没有排净。

(6):高加钢管破裂,其保护未动作或动作后给水未切断,同时抽汽逆止门不严。

(7):炉推动返水。

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

(1):高负荷时,气温、气压、真空过低。(2):汽轮机过负荷或负荷变化大。

(3):汽轮机发生水冲击。(4):旁路系统误开。(5):汽轮机通流部分结垢严重。

(6):推力轴承故障,任一主、调速汽门脱落。(7):轴向位移表指示失灵。

机组各打闸按钮动作过程:

(1)机头就地打闸按钮动作的是解脱滑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使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到下止点,薄膜阀打开,AST电磁阀不动作,AST母管油接通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汽轮机停机

(2)桌面打闸按钮动作的是MQ-66电磁阀,MQ-66电磁阀带电打开,解脱滑阀打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使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到下止点,,薄膜阀打开,AST电磁阀不动作,AST母管油接通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汽轮机停机。

(3)微机内紧急停机按钮动作的是AST电磁阀,AST母管油接通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AST电磁阀动作,同时使MQ-66电磁阀带电接通,使解脱滑阀打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到下止点,薄膜阀打开,汽轮机停机。

(4)DEH后备手操盘打闸按钮动作的是AST电磁阀,AST母管油接通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AST电磁阀动作,同时使MQ-66电磁阀带电接通,使解脱滑阀打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使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到下止点,薄膜阀打开,汽轮机停机。

本机汽轮机超速保护有:

OPC:动作转速为额定转速的103%,值为3090转/分

机械超速:N#1棒:动作转速为:3230转/分,复位转速3036转/分

N#2棒:动作转速为:3294转/分,复位转速为3054转/分

AST:动作转速为额定转速的112%,值为3360转分

1、说明AST油压如何建立的?

答(1)机组打闸后,需复位AST电磁阀组

(2)启动高压油泵,薄膜阀关闭

(3)启动EH主油泵,经一节流孔板后,AST母管开始充油,加此节流孔板是为了更快速的充油,AST电磁阀组也开始充油,当AST母管压力与EH主油泵母管压力相等后,AST油压就建立了

2、说明 OPC油压如何建立的?

答:(1) AST油压建立正常

(2)检查DEH后备手操盘 OPC电磁阀组在投入位,即 OPC电磁阀组在关闭位

(3) 启动EH主油泵,经一节流孔板后,OPC母管开始充油,加此节流孔板是为了更快速的充油,当OPC母管压力与EH主油泵母管压力相等后,OPC油压就建立了。

3、为什么OPC动作只关闭调门?

答:OPC与AST由一单向阀相连,此单向阀保证OPC的油能进入AST母管,但AST母管的油不能进入OPC,故OPC动作后,OPC油通过其电磁阀组进入无压回油母管,但AST不能通过OPC母管进入无压回油母管。

4、为什么AST动作,主汽门调门全关?

答:OPC与AST由一单向阀相连,此单向阀保证OPC的油能进入AST母管,但AST母管的油不能进入OPC,故AST动作后,AST油通过其电磁阀组进入无压回油母管,OPC油通过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

5、AST电磁阀组装设两节流孔板的作用?

答:(1)为了保证AST电磁阀组的动作正常,让EH油在AST母管间循环流动,防止AST电磁阀组腐蚀而使电磁阀动作不正常(2)为了使EH油在AST母管内循环时不影响AST母管压力,通过节流后实现了防腐的功能,也对系统产生很小的影响

(3)为了检查AST电磁阀是否动作正常,可以实现在线实验(4)为了使AST电磁阀充油

6、j?6三个节流孔板经入危急遮断器滑阀的三条压力油路有何作用?

答:1、挂闸油 在机组挂闸时,泄掉危机遮断器滑阀上腔油压,使危机遮断器滑阀上移到上止点;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使危急遮断器滑阀上腔进入少量油,使其不至于腐蚀

2、中间油 在机组挂闸完毕后,发挂闸完毕信号;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让调速油从中间通过进入薄膜阀上腔

停机后除氧器的防冻措施:

(1):校严厂用联箱至除氧器一二次进汽门并停电。(2):打开除氧器溢流门及底部放水门。

(3):打开给水泵及管道放水门,并开启放空气门。

(4):稍开高加疏水至除氧器手动门,开启顶部放空气门,开启高加疏水逆止门前后管道疏水门。(5):稍开除痒器一二次进汽门,开启进汽门前后疏水门。

(6):稍开轴封供汽门。(7):稍开炉连扩至除痒器供汽门。(8):稍开再沸腾门。

(9):开启凝结水管道顶部放空气。(10):稍开除氧器消防蒸汽门。

(11):开启除痒器脱氧门。(12):开启炉疏水泵至除氧器上水门。

(13):开启除氧器安全门后疏水门。(14):开启除氧器所有水位计及压力变送器排污门。 凝汽器灌水找漏

灌水前准备工作:

(1) 负压系统负压表拆除。

(2) 各低加水位计准确良好。

(3) 汽轮机高压内缸最高温度在150℃以下。

(4) 真空破坏门内掉水位监视物。

措施:

下列阀门开启:

(1) 防腐门。所有本体疏水导疏扩。#1--#4低加疏水导凝汽器直通门。

(2) ZC、ZJ导凝汽器疏水门。凝结泵、凝升泵、低加疏水泵入口门及抽空气门。

(3) 二级旁路后疏水导疏扩。#1、2本体疏水泵出入口门。

(4) 法螺、夹层加热联箱及法螺回气联箱疏水导淑扩。

(5) #1--#7抽逆止门前后疏水导疏扩。#1--#4低加及轴加抽空气门,疏水调整门。

(6) 轴封一、三、四漏疏水导疏扩。主汽供轴封联箱疏水导疏扩。A12阀应开50度。 下列阀门应关闭:

(1) 四抽供除氧器逆止门后疏水导疏扩及电动门。热段疏水导疏扩。

(2) 左、右高排逆止门后疏水导疏扩。一级旁路后、二级旁路前疏水导疏扩。

(3) 本体疏水箱放水门。#1--#4低加及轴加轴抽汽侧放水门。

(4) #1、2轴抽风机入口门及壳体放水门。二级旁路后疏水排地沟。

(5) A3(A1)、A4(2)关闭。

操作:

(1) 开启凝汽器补水门,联系职长凝汽器灌水找漏增启除盐泵。

(2) 空冷机在储水箱有水情况下,启动一台输送泵向凝汽器补水,冬季在输送泵启动前应通知空冷塔值班员检查各扇形段在排水状态,A107、A108全开,检查门开,防止扇形段进水冻坏。 认真监视缸温变化。

(3) 派专人在真空破坏门监视水位,待水位补至喉部,达9。5M时,关闭补水门,汇报职长。通知检修查漏。

(4) 查漏结束后,系统放水,恢复系统安装负压表。

主汽压力高的危害:

主汽压力高,调节级焓降过大,时间长了会损坏喷嘴和叶片,另外主汽压力升高到极限,最末几级叶片蒸汽湿度增加,叶片遭受腐蚀增加,新蒸汽压力升高过多还会导致导汽管、汽室、汽门等承压部件应力的增加,给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主汽压力低的危害:机组汽耗增加,经济性降低,当新蒸汽压力降低较多时,要保持额定负荷,使流量超过末级通流能力,使叶片应力及轴向推力增加。

各转机电源分布

380V A段:#1内冷泵、#1射水泵、#1抗燃油泵、#1低加疏水泵、#2低加甲疏水泵、#1凝结泵、高压油泵。

380V B段:#2内冷泵、#2射水泵、#2抗燃油泵、#2乙低加疏水泵、#2凝结泵、#8工业泵。

保安段:#1、2给水泵辅助油泵、空氢侧交流密封油泵、交流润滑油泵、#1顶轴油泵、盘车。 公用段:抗燃油循环泵、再生泵、生水泵、#3辅机循环泵、#7、9工业泵。

机侧专用盘:射水池管道泵、轴抽风机、本体疏水泵、排烟风机、齿轮油泵、低位水泵。 炉侧专用盘:炉侧管道泵。

6KV A段:#1给水泵、#1循环泵、#1凝升泵、#1辅机循环泵。

6KV B段:#2给水泵、#2循环泵、#2凝升泵、#2辅机循环泵。

除氧器安全门整定:

除氧头压力:0.69MPa安全门动作回座:0.68MPa.

水箱东:0.66MPa安全门动作回座:0.62MPa.。

水箱西:0.64MPa安全门动作回座:0.62MPa.。

除氧器水位2.6m联跳凝结泵、凝升泵,联开溢流门,联关#1—4抽逆止门。

内冷水电磁阀保护:就地550mm微机530mm电磁阀关,就地250mm微机230mm电磁阀开。

密封油电磁阀保护:就地:220mm微机:210mm补油电磁阀开。就地360mm微机350mm补油电磁阀关就地:500mm微机:510mm排油电磁阀开。

各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在停机联关后,需切除保护。(必须在主汽门保护切除前切除)否则自动开启。

中速暖机转速:1315转/分。

主汽温度高低的危害:

高的危害: (1):造成金属机械性能的恶化。强度降低,脆性增加。

(2):导致汽缸蠕胀,摩擦变形。(3):使机组发生振动或动静摩擦。

低的危害: (1):使除末级叶片外,各级焓降都减少,反动度增加。

(2):转子轴向推力增加。(3):使循环热效率下降,机组温度损失大。 热态启动的注意事项:

(1):冲车前因锅炉向凝汽器排汽量很大,凝汽器真空保持在53KPa以上,为此应注意中压主汽门、调速汽门、高排逆止门关闭严密,防止因漏汽而使汽轮机冲动和受到冷却。

(2):主汽门调速汽门停机后冷却的快,在启动初期应注意这些部件的温升速度,防止加热过快。

(3)为防止高压前汽封收缩和高压胀差出现负值,汽封送汽用高温备汽源。

(4):注意控制高压内外缸温差20—40℃。

(5):升速时严密监视机组振动情况,振动超过极限值应打闸。

(6):加负荷的原则可根据汽缸的膨胀情况,如收缩时加负荷快些,同时坚固高压胀差的变化趋势。

薄膜阀动作参数:

正常工作时超速保护母管(OPC)油压力为14±0.5MPa透平油压力为1.96MPa,当透平油压力降到1.4MPa时,薄膜阀开启,当超速保护(OPC)母管油压为0 MPa透平油压力升到0.7MPa时,薄膜阀关闭。

热态启动的要求:

(1):在盘车连续运行4小时的情况下,先向轴封供汽让后再抽真空。

(2):高中压自动主汽门前新蒸汽参数达到要求后,开启自动主汽门用调速汽门冲转。

(3):在冲转到500r/min先进行全面检查,确认个部件正常后,可直接升速到3000r/min,从冲转到定速约10分钟

(4):定速检查正常后,即可并网,停止高压油泵,开大调速汽门加负荷,负荷加到汽缸温度回升且稳定在一定数值时,通知锅炉滑参数升温升压增加负荷到额定值。

(5):投加热装置时,其汽源温度必须高于高压外缸上缸内壁温度100℃

停机操作:

(1):通知电气以1000K/W分速度降负荷,当气温降到500~520℃、汽压降到9.0MPa时调速汽门全开,要求锅炉滑压、降温。当三抽压力与除氧器压力差小于0.3MPa联系锅炉解列高加汽侧,关及其疏水至除氧器电动门、手动门,开启高加汽侧放水门。

(2):当负荷降到100MW、空冷塔排两个扇形段,停一台循环泵。

(3):当除氧器压力降到0.2时,除氧器倒备用汽源,并关闭四抽电动门,稍开后疏水门。

(4):根据低加水位及低加疏水泵电流。停止低加疏水泵运行,开启低加疏水至凝汽器直通门,开启凝结泵、凝升泵再循环门,调整除氧器水位。

(5):主、再热汽温低于350℃时,开启高中压缸疏水,同时开启主、再热蒸汽管道及高中压导管疏水至疏扩门

(6):主蒸气温度和汽缸法兰温度接近时,可投入法兰螺栓加热装置。

(7):调整轴封压力正常,保持轴加、轴抽、除氧器、凝汽器水位正常。

(8):排汽缸温度达到80℃时投汽缸喷水。严格控制高胀不得超过-2.8mm低胀不得超过+3mm,调整主机真空。

(9):负荷到零,应炉要求关闭抽头门,停止加热装置。

(10):启动高压油泵,注意高压油泵出口逆止门前油压应正常,断开低真空保护。

(11):调整扇形段出水温度大于25℃,保证一台循环泵正常运行。

(12)手动打闸,通知电气解列发电机,检查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高排逆止门应关严,机组转速下降过程中注意高压油泵电流、调速、润滑油压,扇形段排空,停射水泵,开真空破坏门。

(13):关闭电动主闸门,低加进汽门,解除主机保护及发电机保护(低油压保护除外)解

除主汽门及抽汽逆止门连锁。

(14):控制除氧器水位,给水大旁路,关闭高加进出水门,记录惰走时间。

(15):根据油温、发电机风温停主机冷油器,励磁机冷却水。

(16):当转速500r/min时启动顶轴油泵,检查母管压力10.0MPa,开启盘车润滑油门,投入盘车,测量大轴晃度。

(17):转子静止后,真空到零停止轴封供汽及轴抽风机,关闭备用汽源至除氧器门,关闭轴封一、二次漏汽门。

(18):待锅炉上满水后,解除连锁,停止给水泵、凝结泵、凝升泵运行,关猫爪冷却水。 滑停中出现那些情况停止降温、降压、减负荷:

(1):调节级后蒸汽温度低于高压内缸最高温度35℃时。(2):高中低压胀差接近允许值。

(3):再热蒸汽温度低于主蒸汽温度。 (4):主蒸汽过热度小于80℃

(5):排汽缸温度超过80℃。

滑销系统的作用:(1):保证汽缸自由膨胀,以免发生过大的热应力,而引起热变形,损坏部件。(2):保持汽缸与转子的中心一致,以免由于膨胀而中心变化,引起机组振动或动静部分摩擦。(3)保持动静部分轴向和径向之间符合要求。

润滑油系统充油:

(1):检查油系统检修工作结束,系统恢复,关闭冷油器放油门,密封油快排,氢油分离器放油门、压缩泄油门、高压、交流、直流油泵出口门及#3射油器入口门。

(2):主油箱油位350mm以上,油质合格,联系电气高压、交流、直流油泵送电。

(3):冷油器油侧入口门开启,出口门关闭,油侧放空气开启。

(4):启动交流润滑油泵,稍开出口门向冷油器充油,油侧放空气见油后关闭,缓慢开启冷油器出口门开大交流润滑油泵出口门,维持油压0.08~0.1MPa。

(5):润滑油系统充油后检查油系统是否泄漏,注意监视主油箱油位变化。

(6):启动主排烟风机及#3、4、5瓦排烟风机。

暖机的目的,调整哪些参数可以达到充分暖机:

目的:低速暖机:是将机组各部件缓慢的加热,提高金属温度,减少金属部件因温差而引起的热应力。

中速暖机:是为了防止金属脆性破坏,避免产生过大的热应力与热变形。

调整参数:(1):汽轮机汽缸与转子相对膨胀正常。(2):各部件温升速度及温差。

(3):中速暖机结束标志。(4):金属温升各部件温差胀差振动调整在正常范围内。 引起机组振动大原因:

(1):机组启动时疏水不畅及膨胀不均匀。(2):启动中转子热弯曲及油膜振荡。

(3):运行中主、再热气温、压力、真空及油温、油压变化。(4)发生水冲击或掉叶片。

(5):负荷及调速汽门开度变化,胀差及串轴变化。(6):发电机励磁机运行情况。

(7):转子质量不平衡。(8):油温过高或过低,轴承油膜不稳定。(9):转子中心不正。

(10):转子与汽缸径向间隙不均匀,产生激振力。(11):运行中动静磨损。

(12)转子支承系统钢度减弱。(13):转子落入偕振区巨振。(14)电磁原理引起扰动力。

(15)膨胀不均匀,部件热膨胀不稳定。

主、再热蒸汽温度突然下降有何危害,如何处理:

主、再热蒸汽突然下降有可能使机组发生水冲击,而水冲击将会引起整个机组的严重损 坏,此外气温突然下降还会引起机组部件温差大,热应力增大,还会使机组胀差负值增大,甚至发生动静摩擦,严重时导致设备损坏,气温下降往往不是两侧同时发生,故因注意两侧温差。

汽温升高的处理:540℃联系锅炉调整,545℃连续运行30分不能恢复打闸,550℃仍不能

恢复打闸。

汽温降低的处理:510℃联系锅炉调整,460℃降负荷到零,430℃打闸。

启动前个轴封供汽应注意什么:

(1):轴封供汽前应对各供汽管道进行疏水和暖管。

(2):必须在连续盘车状态下向轴封供汽,热态启动时应先供轴封,后抽真空。

(3):向轴封供汽必须选择恰当的时间,冲转前过早的向轴封供汽,会使上下缸温差增大,或胀差增大。(4):要注意轴封供汽温度与汽缸金属温度相匹配。

(5):在切换高、低温轴封汽源时必须谨慎,切换太快不仅引起胀差的显著变化,而且可能产生轴封处不均匀的热变形。

什么叫热冲击:

蒸汽与汽缸转子等金属部件之间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热交换,金属部件内的温差值直线上升,产生很大的热应力,甚至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而损坏。

除氧器含氧量升高的原因:(1):进水温度过低或进水量过大。(2):进水含氧量大。

(3):除氧器进汽量不足。(4):除氧器脱氧门开度小。(5):除氧器汽水管道排列不合理。

(5) 除氧器喷头堵塞或雾化不好。(7):滑参数运行除氧器,机组负荷突然降低。 防止大轴弯曲的措施:

一:运行方面:

(1):正常运行中注意高低加、除氧器、轴加、轴抽、生加、热网、凝汽器的水位及本体疏水箱水位。

(2):对主、再热蒸汽温度的检查监视,如炉侧温度气温10分钟内直线下降50℃应打闸停机,如炉侧气温缓慢下降可开启本体及管道疏水。

(3):对机组振动、串轴、胀差的监视。

二:启机方面:

(1):冲车参数应符合规定要求。(2):启动时晃度不的大于原始值的0.02mm.

(3):禁止无盘车启动。(4)冲车前冷态盘车不得小于2小时,热态不得小于4小时。

(5):冲车过程中如果振动大应立即打闸停机,(500r/1丝)(1300r/3丝)(3000r/5丝) (临界/10丝)不能采取降速来降低振动。

(6):启动中带负荷时应控制高中低压胀差,主要是正胀差的控制。

(7):启动中控制缸温温差,高压内缸35℃,外缸50℃,中压缸50℃。

(8):冲车时只投Ⅱ、Ⅲ级减温水。(9):热态启动时应先送轴封,后抽真空。

三:停机方面:

(1):停机前应先试验高压、交流、直流油泵、顶轴、盘车装置。

(2):汽缸温度的控制,滑停过程中炉侧温度直线10分钟下降50℃应打闸。

(3):控制低压负胀差,逐渐关小轴封三漏、四漏至全关,必要时投入汽缸喷水。

(4)打闸时关闭抽头门,转速500r/min启顶轴,转速到零投盘车转速及真空到零停轴封。 轴封供汽如何倒:

(1):机组启动过程中在四抽压力大于0.4MPa时可进行此操作。

(2):检查四抽电动门后疏水、除氧器一二次进汽门前疏水开启。

(3):缓慢开启除氧器一二次进汽门,同时调整轴封压力正常,关闭除氧器一二次进汽门前疏水。

(4):缓慢开启四抽电动门,调整轴封压力,关闭四抽电动门后疏水。

(5):当除氧器压力达到0.2时缓慢开启除氧器供轴封供汽门,调整压力。

(6):通知带厂用机组注意厂用压力、关闭辅助蒸汽至除氧器一二次门。

循环泵启动:

(1):联系班长、值长、主管、程控班监护。

(2):检查循环泵冷却水投入,电机及泵轴承油位正常。

(3):检查A101、A102阀开到位且在“远程”,A103、A104阀关到位且在“远程”。

(4):检查循环泵入口门开到位,出口门关到位,且在“远程”

(5):检查循环泵投“单操”,A12阀就地开启50%,且各放空气开启。

(6):启动输送泵,各放空气见水后关闭,凝汽器补水至四值。

(7):通知塔值班员启动循环泵,就地专人监护,点击循环泵查看[允许条件]应满足。

(8):联系电气启动循环泵,点击启动按钮,检查电机、泵是否正常、出口门应开启,检查电流、声音、振动、出口压力正常。

(9):将A12阀切至“远程”,并调整系统压力在正常值。

轴封供汽的投入:

(1):缓慢开启各低压轴封供汽门,调整轴封供汽压力,各低压轴封处冒汽后,确证无水后再向高中压轴封供汽。

(2):投入轴封抽汽器,启动一台轴抽风机,用调整门控制轴封供汽压力0.04~0.06MPa,关闭轴封联箱疏水,联系热工轴封供汽投自动。

高加打压措施:

一:准备工作:除氧器上水至1.8~2.0M,抽头门关,联系锅炉加热器打压,各电接点水位计好用,高加入口联成阀后压力表好用,容器班来人。

二:下列阀门关闭:

高加出口门、及出口逆止门、高加本体及管道疏水门、放空气门见水后关闭、#1~3高加疏水调整门、#1、2高加疏水导除氧器电动门,高加进汽门及抽汽逆止门。

三:下列阀门开启:

高加进水门、注水门,高加、蒸冷汽侧放水门、#1~3段抽汽逆止门前后疏水,高加入口联成阀强制手轮退出。

四:具体操作:联系电气启动给水泵,通知锅炉开给水泵出口门,通知锅炉开大勺管,升压至10.0维持5分钟,就地监视加热器汽侧放水是否有水,根据水位计及放水情况综合判断是否泄漏。

低加打压措施:

一:准备工作:凝汽器水位2.0M,凝升泵良好备用,各水位计良好备用φ159直通门开。 二:下列阀门关闭:#1~4低加凝结水旁路、轴加、轴抽旁路关小,#4低加出水及旁路,启动放水电动门、手动门,凝结泵、凝升泵、出口门关小,轴加、轴抽、#1~4低加导凝汽器直通门,低加疏水泵出口门,#1~4低加疏水调整门、轴加疏水调整门,、汽缸喷水、猫爪冷却水,高加保护水,Ⅲ级减温水、Ⅱ级旁路减温水、各低加进汽门及抽汽逆止门。

三:下列阀门应开启:各低加进出水门(#4低加出口门关)、各低加汽侧放水,凝结水再循环、各低加相对应的抽汽逆止门前后疏水门。

四:具体操作:联系电气启动凝升泵,开出口门,各低加放空气见水后关闭,调整凝结水压力在1.2MPa维持5分钟,监视水位变化,判断低加是否泄漏,注意缸温变化,打压结束后恢复系统。

锅炉一次汽打压:

(1):高压内缸上缸内壁金属温度100℃以下,盘车装置连续运行正常。

(2):关严甲、乙电闸门并停电,关严电闸门旁路。(3)关严Ⅰ级旁路并停电。

(4):关严主汽供夹层、法螺联箱进汽总门、电动门、手动门、及上下夹层进汽分门。

(5):关严主汽供法螺联箱进汽电动门、手动门,并联系电气加热装置各电动门停电。

(6):关严主汽供轴封一二次总门及分门。(7):关严电闸门前疏水总门及分门。

(8):关严Ⅰ级旁路前疏水总门及分门,(9):开启Ⅰ级旁路后疏水排大气。

(10):开启高排逆止门疏水排大气及导疏扩,开启夹层、法螺主汽供轴封联箱疏水。 锅炉二次汽打压:

(1):中压缸温度低于100℃可进行次操作,盘车装置连续运行正常。

(2):炉二次汽打压应用给水泵抽头门进行。

(3):关闭Ⅰ、Ⅱ级旁路减压阀,并将旁路系统停电,关严热段疏水总门及各分门。

(4):关闭Ⅰ级旁路后疏水排地沟、导疏扩,关闭Ⅱ级旁路前疏水排地沟、导疏扩。

(5):关严高排逆止门,关闭高排逆止门后疏水排地沟、导疏扩。

(6):关闭法螺、夹层联箱,冷段供汽总门,及手动门电动门,关闭上下夹层进汽门。

(7):联系锅炉再热器入口加堵板。(8):开启高排逆止前疏水导疏扩、排大气。

(9):开启法螺、夹层联箱疏水门,开启Ⅰ级旁路前、Ⅱ级旁路后疏水排大气。

(10):检查缸壁金属温度。

调节系统性能:

(1):调节系统的速度变动率δ可在3~5%范围内任意调整。

(2):调节系统的速度迟缓率ε补大于0.3%。

(3):汽轮机在空负荷时调节系统能维持空转。

(4):机组可以参加一次调频,在负荷变化时,机组能够迅速分担电网负荷变化。

(5):额定参数下,汽轮机空转时转速摆动小于9r/min。

调速系统静态试验:

[1]:试验条件:

(1):必须在锅炉点火前进行,且炉主汽压力倒零。油温:40±5℃,

(2):电动主闸门及旁路门关闭,超速滑阀在工作位,盘车装置连续运行。

(3):高压油泵运行,油压1.8~2.0MPa, EH油压14±0.5MPa。

[2]:试验方法:将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开启,手打危急保安器,检查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是否关闭到零位。

低油压保护试验:

[1]:试验条件:

(1):低油压保护试验必须在机组启动前,且锅炉点火前进行,电动主闸门及旁路门关闭严密。

(2):交、直流润滑油泵试验良好,出口门关闭。

(3):高压油泵、盘车装置运行正常,润滑油压0.08~0.1MPa, EH油压14±0.5MPa。。

(4):热工保护、信号装置好用,热工、电气人员配合。

[2]:试验方法:

(1):投入主汽门联锁、低油压联锁、交、直流润滑油泵联锁。

(2):关闭低油压继电器来油门,缓慢开启继电器放油门,油压降到0.07MPa时油压低Ⅰ值信号来,交流润滑油泵联动。

(3):继续缓慢开启继电器放油门,油压降到0.06MPa时油压低Ⅱ值信号来,直流润滑油泵联动,汽轮机跳闸,主汽门关闭信号来。

(4):继续缓慢开启继电器放油门,油压降到0.03MPa时,盘车应自动跳闸。

(5):解除主汽门、低油压、交直流油泵联锁,停止交直流润滑油泵,开启出口门。

(6):试验结束后,将低油压继电器放油门关闭,来油门开启,投入盘车运行,检查润滑油压表指示正常,恢复机组试验前状态。

串轴保护试验:

机组新安装或大小修后,串轴保护装置调整或检修后,串轴保护发生误动后应进行此试验。

[1]:试验条件:

(1):串轴保护试验应在锅炉点火前进行,电动主闸门及旁路门关闭严密。

(2):高压油泵运行,盘车装置停运,调速油压1.8~2.0MPa,EH油压14±0.5MPa。

(3):热工人员配合,并记录串轴原始数值。

[2]:试验方法:

(1):投入主汽门,串轴保护连锁,开启高中压自动主汽门。

(2):由热工人员顺时针方向旋转试验手轮,当手轮刻度旋转到+0.8mm串轴大报警发,旋转倒+1.0mm时汽轮机跳,主汽门关闭信号来,将试验手轮退至零位。

(3):由热工人员逆时针方向旋转试验手轮,当手轮刻度旋转到-1.0mm串轴大报警发,旋转到-1.2mm时汽轮机跳,主汽门关闭信号来,将试验手轮退至零位固定好。

(4):试验过程中手轮指示和微机内串轴指示应一致,试验结束后恢复试验前状态。

低真空保护试验:

[1]:试验条件:

(1):试验应在锅炉点火前进行,电动主闸门及旁路门关闭,高压油泵运行,盘车运行,热工人员配合,EH油压14±0.5MPa。

[2]:试验方法:

(1):投入主汽门联锁,开启高中压自动主汽门。

(2):检查低真空Ⅰ、Ⅱ值信号发,应热工要求投入低真空保护,此时汽轮机跳闸,主汽门关闭信号来,

(3)解除低真空联锁,试验结束恢复试验前状态。

发电机断水保护:

[1]:试验条件:

(1):发电机充氢,锅炉点火前电闸门及旁路门关闭,高压油泵、盘车装置运行正常,EH油压14±0.5MPa,一台内冷泵运行,水压低于氢压0.05MPa,另一台内冷泵解除联锁,热工保护电源投入,热工、电气人员配合。

[2]:试验方法:

(1):投入主汽门、各抽汽逆止门联锁,开启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

汽轮机冷态启动时胀差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冷态启动初期,投入轴封供汽,胀差变化为正向变大。冲车时,蒸汽流量变小,温度不会出现波动,胀差均匀变化。并网后,由于流量、温度的变化快,胀差的变化幅度较大。所以,并网后的胀差控制很重要,锅炉制粉的系统,油枪、喷燃器投入时需要相互协调,控制汽温不出现剧烈变化。当汽轮机进入准稳态区时,胀差达到最大。

汽轮机热态启动、甩负荷、停机时胀差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当汽轮机甩负荷或停机时,流过汽轮机通留部分的蒸汽温度会低于金属温度,由于转子质量小,与金属接触面积相对大,所以转子比汽缸冷却快,即转子比汽缸收缩的多,因而出现负胀差。热态启动时,转子、汽缸的金属温度高,若冲转时金属温度偏低,则蒸汽进入汽轮机后,对转子和汽缸起冷却作用也会出现负胀差,尤其对极热态启动,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负胀差。

为什么汽轮机打闸停机后,在惰走阶段胀差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汽轮机打闸停机后,在惰走阶段胀差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是因为:

(1) 打闸后调节汽门关闭,没有蒸汽进入通流部分,转子鼓风摩擦产生的热量无法被蒸汽带走,使转子温度升高。

(2) 转子高速旋转时,受离心力作用,使转子发生径向和轴向的变形。即大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变粗、变短,这种现象称为回转效应(又称泊桑效应)。当转速降低时,离心力的作用减小,大轴的径长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即大轴变细、变长,使胀差向正的方向增加;对于低压转子,由于其直径大,其回转效应更明显。

机组启动时暖机的目的是什么?

机组启动时,需要在某一转速或某一负荷下停留一段时间,进行暖机。其目的是:

(1) 使汽缸和转子受热均匀,胀差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发生动静部分受热膨胀不均匀,导致动静部分摩擦。

(2) 将蒸气参数稳定在某一水平,减小温度的变化,降低汽缸内外壁温差。

(3) 使汽轮机转子受热均匀,整体温度水平高于转子的脆性转变温度,防止转子发生脆性断裂。

循环冷却水中断事故处理预案

运行系统:#1—#6机组正常运行,#1机循环水带#3—#6机冷却水。220KV、500KV升压站正常方式。

事故一:#1机两台循环泵跳闸

处理:

一、 两台泵同时跳闸,厂用电消失的可能性最大,此时应立即恢复厂用电源,然后抢合两台循环泵,抢合成功则恢复#1机组运行。

二、 抢合不成功,则一面安排#1机组安全停运,一面进行下列操作:

1、 立即关闭#!、#2循环泵出口门、#1机3台凝汽器进水或出水电动门。

2、 增启辅机循环泵,开大小水塔中央竖井回水门,关闭#3—#6机冷却水至循环水前池回水门,调整维持水塔水位正常。

3、 #3或#5机工业泵导工业水带,联系供水提压,启动备用工业泵,#3-6机全开工业水与循环水联络门。

4、 加强各机组转机温度及主机油温的监视与调整。

5、 关闭#1机循环水至#3—#6机冷却水供水门,导#3—#6机冷却水由#2机接带。

6、 待#1机循环泵缺陷消除启动前开启#1机凝汽器进、回水电动门,准备恢复。

7、 #1机循环泵启动后,逐渐恢复#1机组运行。

事故二:#1机循环水供#3—#6机冷却水门后至#3、#4机之间循环冷却水管道严重泄露 处理:

该缺陷发生后应视管道泄漏情况进行处理。尽量联系检修在管道不停运情况下,(不停机组)进行消缺。如果泄漏严重,无法维持运行按以下方案处理:

1、 #3机工业泵导工业水带,开启#3机工业水与循环水联络门,联系供水提压,增启工业泵。

2、 关闭#4机循环冷却水进、回水总门,增启辅机循环泵。严密监视并调整#4—#6机组各转机温度及主机油温正常,调整大、小水塔水位正常。

3、 关闭循环冷却水供#3机冷却水总门。

4、 关闭#1机循环水供#3—#6机冷却水门,全关#1、#2塔补水门,用回水调整水位。联系检修处理漏点。

5、 如#3机不能维持正常运行,停机处理。

6、 待缺陷消除后,恢复正常方式运行

事故三:辅机循环泵全部跳闸不能投运

处理:

1、 立即复归跳闸泵并关闭跳闸泵进、出口门及小水塔回水门。

2、 #3、#5机全启工业泵,#5机工业泵导工业水带,联系供水提压,开启#3—#6机工业水与循环水联络门。

3、 严密监视各转机温度及主机油温,合理调整各机组冷却水。

4、 维持大、小水塔水位正常。

5、 待某一辅机循环泵投运后,恢复正常方式运行。

事故四:辅机循环泵出口门后呲裂

处理:

1、 通知供水提压,将#3、#5机工业泵入口导由工业水带。调整大水塔水位。

2、 开启#3—#6机工业水与循环水联络门,加强各转机温度及主机油温的监视并合理调整冷却水。

3、 关闭小水塔回水门,关闭辅机循环水出口总门,停止运行的辅机循环泵,关闭各辅机循环泵出入口门。

全开#1机循环泵出口门 ,视各设备温度开启#2机供#3—#6机循环冷却水门

紧急故障停机 23

厂用电中断 23

速度变动率对汽轮机有何影响 23

排汽缸温度过高有何危害 24

汽轮机超速的技术措施 24

调速系统的性能 25

机组上下缸温差过大的危害 25

一次汽系统打压措施 25

微机系统故障 26

微机系统故障的停机处理 27

紧急故障停机

1、机组转速升高倒3300转/分,危机保安器未动作

2、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时,#1、2瓦振动超过0.04mm,#3_#7瓦振动超过0.08mm

3、清楚地听倒气轮机内部发生金属撞击和摩擦声

4、气轮机发生水冲击

5、轴封处冒火花

6、机组任一轴承断油冒烟,轴承回油温度或密封瓦回油急剧升高倒75℃

7、油系统着火威胁机组安全,无法扑灭

8、主油箱油位急剧下降补油无效时、

9、转子的轴向位移突然超过极限值或推力瓦温急剧升高倒90℃

10、润滑油压降倒0.06MP,低油压保护未动作

11、发电机漏氢冒烟着火时

12、主管道破裂不能维持运行时、

13、循环水中断而空冷保护未动

厂用电中断

1、 现象

事故喇叭响,所有微机失电

2、 处理

1、 立即抢合直流润滑油泵和直流密封油泵

2、 室外打闸,关闭二、五抽供厂用蒸汽门

3、 强开A103、A104阀

4、 就地捅给水泵、循环泵、凝结泵、凝升泵、EH油泵事故按钮

5、 就地关A3 、A4阀

6、 完成紧急停机的其他操作

7、 厂用电恢复后微机内复置各设备开关

8、 一切正常,等待命令做好重新启动的准备工作

速度变动率对汽轮机有何影响

1、 速度变动率£的大小,直接影响机组的稳定工作,£越大机组越稳定,£最小不小于2%

2、 £的大小直接影响并网机组的负荷,£越大负荷越小,反之则变化越大,国产机组速度变动率=3%-6%

排汽缸温度过高有何危害

1、 排汽缸轴承座等受热部件膨胀,可能引起中心变化,汽轮机产生振动

2、 排汽温度过高,可能使凝汽器铜管胀口松弛,破坏了凝汽器真空的严密性

3、 将使排汽容积流量减小,对末级叶片工作部利

4、 轴向推力发生变化

5、 后部轴瓦温度高等不良现象

汽轮机超速的技术措施

1. 各超速保护装置均应完好并正常投入且工作正常

2. 在正常参数下调节系统应能维持汽轮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行

3. 在额定参数下,机组甩去额定负荷后,调节系统应能将机组转速维持在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以下

4. 调节系统的速度变动率不大于5%,迟缓率不大于0.2%

5. 高中压自动主汽门及调速汽门应能迅速关闭严密,无卡涩

6. 调节保安系统的定期试验装置应完好可靠

7. 坚持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汽轮机大修后或为处理调节系统缺陷更换了调节部套后,均应作汽轮机调节系统试验

8. 对新装机组或对机组的调节系统进行技术给造后,应进行调节系统动态特性试验,以保证汽轮机甩负荷后,飞升转速不超过规定值

9. 机组大修或安装后、危急保安器解体或调整后、停机一各月以后再次启动时、机组甩负荷试验

前,都应做超速试验

10 机组每运行2000H后应进行危急保安器充油试验,试验不合格时,仍需做超速试验 11 按规定定期进行自动主汽门、调节气门的活动试验,以及抽汽逆止门的活动试验, 12 运行中发现主汽门、调节汽门卡涩时,要及时消除汽门卡涩,消除前要有防止超速的措施,主汽门卡涩不能立即消除时,要停机处理、

13 加强对油质的监督,定期进行油质的分析化验,防止油中进水或杂物造成调节部套卡涩或腐蚀

14 加强对蒸汽品质的监督,防止蒸汽带盐使门杆结垢造成卡涩

15 运行人员要熟悉超速象征,严格执行紧急停机规定

16 机组长期停运时,应注意做好停机保护工作,防止汽水或其他腐蚀性物质进入或残留

在汽轮机及调节供油系统内,引起气门或调节部套锈蚀

17 机组大修后应进行汽门严密性试验,试验标准和方法应按制造厂的规定执行,运行中汽门严密性试验应每年进行一次

18 在汽轮机运行中,注意检查调门的开度和负荷对应关系以及调节汽门后的压力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性查找并分析原因。

19 为防止大量的水进入油系统中,为加强监视和调整汽封压力不要过高,前箱,轴承箱内的负压也不宜过高,以防止汽水和灰尘进入油系统中,一般前箱和轴承箱的负压为:12----20mm水柱为宜(或轴承室内油档列油或油烟喷出即可)。

20 采用滑压动行的机组以及在机组滑参数启动过程中,调节汽门要留有裕度,不应开到最大限度,以防同步器超过正常调节范围,发生甩负荷超速。

21 在停机时,应先打危急保安器,关闭主汽门和调节汽门,确认发电机电流倒送后,再解列发电机,避免发电机解列后,由于主汽门和调节汽门不能严密关闭造成超速,但也应注意发电机解列至打闸的时间拖得太长,因这时属于无蒸汽动行状态,时间过长,会使排汽缸温度升高,胀差增大。

调速系统的性能

1 调节系统的速度变动率可在3—5%范围内任意调整

2 调节系统的迟缓率不大于0.3%

3 机械同步器及功率限制器均可手动操作,同步器还可远方操作

4 汽轮机甩负荷时调节系统能维持空转

5 机组可以参加一次调频,在负荷改变时机组能迅速地分担电网的负荷变化

6 在额定参数下汽轮机空转时转速摆动小于9r/min

机组上下缸温差过大的危害

答: 上下缸存在温差会引起汽缸的变形。一般上缸高于下缸温度,因而上缸变形高于下缸,引起汽缸向上拱起,发生热翘曲变形,俗称“猫拱背”,汽缸的这种变形使下缸底部径向动静间隙减小甚至消失,造成动静部分的磨擦,尤其当转子也存在热弯曲时,动静部分的磨擦的危害会更大。汽缸发生“猫拱背”变形后,还会出现隔板叶轮偏离正常时所在的垂直平面的现象,使轴向间隙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轴向磨擦。

一次汽系统打压措施

答: 前提条件:

1 主再热蒸汽系统,给水除氧系统,疏扩系统,凝结水系统,夹层法螺加热系统主汽供封系统,抽气系统,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检修工作结束,系统恢复。除氧器水位维持在2.2m并投加热。

2 给水泵,凝结泵,凝升泵试转良好备用

3 高中压缸温测点准确齐全

4 高压缸温度在150℃以下,否则应专业主管批准方可进行

下列阀门应关闭并较严

甲乙电动主闸门及旁路门,高中压自动主汽门及调速汽门,Ⅰ级旁路门及减温水门,高排逆止门,高加进汽门,主汽及供夹层,法螺进汽门,主汽供轴封门,给水泵抽头门,高加进出水门,甲乙电动主闸门前疏水总门及倒疏扩,排大气,Ⅰ级旁路前疏水总门及导疏扩,排地沟,主汽供加热总门前疏水门,以上的阀门均应停电。

下列阀门应开启

电动主闸门后疏水总门及防腐门,高中压本体及导管缸体疏水,再热蒸汽热段疏水,抽气逆止门前后疏水,Ⅰ级旁路后Ⅱ级旁路前后疏水,高排逆止门后疏水,疏扩上的高排逆止门

前管道疏水,夹层法螺进汽联箱疏水门,法螺回汽各分门及回汽联箱疏水门,高加大旁路 门,主汽供轴封联箱疏水门,轴封一次漏税汽疏水门。

打压步骤及注意事项

升压应缓慢进行,同时检查防腐门是下有水流出,Ⅰ级旁路 后疏水管,加热进汽联箱疏水管,主汽供轴封疏水管是否发热来判断电闸门,Ⅰ级旁路门,加热装置进汽门及主汽供轴封门是否严密,若泄漏严重时应停昌升压,待采取措施关严后再继续升压。升压过程中应严密监视高中压缸温的变化,若缸温有明显变化时,应停止升压,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再继续升压。若高中压缸温度在100℃以上,必须投入连续盘车。

微机系统故障

现象:

画面参数颜色由白色变为深蓝色,所有操作员站均无法操作

处理:

1. 通知电气,锅炉稳定负荷,参数,联系热工立即处理

2. 将电调由“自动”切为“手动”

3. 将高低加疏水调整门切为“手动”

4. 将轴封供汽调整门切为“手动”或改为旁路调整

5. 机零米就地调整主机冷油器油温在规定范围

6. 及时解列公用系统如:二五抽等

7. 故障末消除,机组仍在运行中,司机必须监盘并密切监视下列参数:主,再热汽温度,串轴,胀差,真空等,有任一项参数达极限应故障停机

微机系统故障的停机处理

1. 启动高压油泵,视油压正常后打闸

2. 达到紧急停机条件时,按紧急停机处理,达到故障停机条件时,按故障停机处理

3. 进入微机系统的设备阀门,在停机过程中需要操作时,可捅事故按钮或手动开关

4. 故障消除扩机组再启动

a. 若机组在运行中故障已排除,电调由“手动”切“自动‘时,应遵照DEH画面内时”操作提示“,将高低加疏水扩轴封供汽调整门逐渐恢复自动,使机组达到正常运行

b. 若机组已按故障停运,待故障排除后,查微机各画面显示状态与设备状态对应,并做必要的试验确认故障已排除

c. 根据状态决定是否启动

机头就地打闸按钮动作的是解脱滑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使危险急遮断器滑阀移到下点,薄膜阀打开,AST动作电磁阀下动作,AST母管油接通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汽轮机停机。

桌面打闸按钮动作的是MQ~~66电磁阀,MQ~~66电磁阀带电打开,解脱滑阀打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使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下止点,薄膜阀打开,AST电磁阀不动作,AST母管油接到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汽轮机停机。 微机内紧急停机按钮动作的是AST电磁阀,AST母管油到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AST电磁阀动作,同时使MQ~~66电磁阀带电接通,使解脱滑阀打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到下止点,薄膜阀打开,汽轮机停机。

DEH后备手操盘打闸按钮动作的是AST电磁阀,AST母管油接通了无压回油母管,主汽门关闭,OPC母管油从AST母管回到无压回油母管,调门关闭,AST电磁阀动作,同时 使MQ~~66电磁阀带电接通,使解脱滑阀打开,卸掉了附加保安油,使危急遮断器滑阀移动到下止点,薄膜阀打开,汽轮机停机。

OPC:动作转速为额定转速的103%,值为:3090n/min

机械转速:NO1:动作转速为:3230n/min, 复位转速为:3036n/min.

NO2::动作转速为:3294n/min,复位转速为:3054n/min.

AST动作转速为额定转速的112%,值为:3360n/min

说明AST油压如何建立?

答:(1)机组打闸后,需要复位AST电磁阀组.。

(2)启动高压油泵,薄膜阀关闭

(3)启动EH主油泵,经一节流孔板后,AST母管开始充油,加此节流孔板为了更快速的充油,AST电磁阀组也快速的充油,当AST母管压力与EH主油泵母管压力相等后,AST油压就建立了。

说明OPC油压如何建立的?

答:(1)AST油压建成立正常

(2)检查DEH后备手操盘OPC电磁阀组在投入位,即OPC电磁阀组在关位

(3)启动EH主油泵,经一节流孔板后,OPC母管开始 充油,加此节流孔板是为了更快速的充油,当OPC母管压力与EH主油泵母管油压相等后,OPC就建成立了。 、为什么OPC动作只关调门?

答:OPC与AST由一单向阀相连,此单向阀保证OPC的进油能进入AST母管,但AST母管的油不能进入OPC,故OPC动作后OPC油通过具电磁阀进入无压回油母管,AST不能通过OPC母管进入无压母管。

为什么AST动作,主汽门关闭?

答:OPC与AST由一单向阀相连,此单向阀保证OPC的油

进入AST母管 ,但AST母管的油不能进入OPC,故AST动作后,AST油通过其电磁阀组进入无压回油母管,OPC油通过AST母管油到无压回油母管。

AST电磁阀组装设两个节流孔板的作用?

答:(1)为了保证AST叫磁阀组的动作情况正常,让EH油在AST母管间循环流动,防止AST电磁闪阀组腐蚀而使电磁阀动作不正常。(2)为了使EH油在AST母管内循环时不影响AST母管压力,通过节流后实现了防腐的功能,也对系统产生很能小的影响(3)为了检查AST电磁阀是否动作正常,可以实现在线实验(4)为了使AST电磁阀充油。

J¢6三个节流孔板进入危急遮 断器滑阀的三条压力油路有何作用?

答:1。挂闸油 在机组挂闸时,泄掉危急遮断器滑阀上的油压,使危急遮断器滑阀上移到上点,在机组正常运行时,使危急遮断器滑阀上腔油压进入少量油,使其不至于腐蚀。

2.中间油 在机组挂闸完毕后,发持闸完全毕信号,在机组正常运行时,让调速从中间通过进入薄膜阀上


相关内容

  • 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发展
  • 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发展 42091022 赵树男 1. 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参数特征 超临界汽轮机(supercritical steam turbine)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由工程热力学中水蒸汽性质图表知道: 水的临界点参数为: 临界压力p c =22.129MPa, 临界温度t c =374.15℃ ...

  • 汽轮机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 2002年12月第4期 文章编号:1671-0851(2002) 04-0001-06 上海汽轮机 SHAN G HAI TU R BIN E #1# 汽轮机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张素心 (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 上海200240) 摘 要: 介绍了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1953年成立以来的产品和技术以及进一 ...

  • 钢铁企业低压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应用
  • 第08卷 第7期 中 国 水 运 Vol.8 No.7 2008年 7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July 2008 钢铁企业低压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应用 朱能闯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钢铁企业是国内工业生产耗能大户,其生产过程中会产 ...

  • 燃气轮机简介
  • 我国工业燃气轮机的现状与前景 一.世界工业燃气轮机的发展趋势 1.世界工业燃气轮机的发展途径与现状 自1939年瑞士BBC公司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燃气轮机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燃气轮机已在发电.管线动力.舰船动力.坦克和机车动力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由于结构上的分野,工业燃气轮机分为重型燃气轮 ...

  • 茂名电厂节能改造可行性方案
  • 粤电茂名电厂300MW汽轮机节通流改造 可行性方案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2012.4 目 录 1 前言 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节能增容改造的必要性 3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前期工作及调研 4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技术 5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方案 6 改造部分的技术经济性分析.预期效果及方案选择 7 结束语 ...

  • 轮机工程学院
  • 轮机工程学科简介 [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52 ] 1960年我校轮机工程学科就开始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1981年11月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7月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评为交通部重点学科,1997年我校本学科的硕士学位教育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唯一地获得了英国皇 ...

  • 浅析汽轮发电机冷却系统的技术处理_张伟军
  • 工艺与技术◆Gongyi yu Jishu 浅析汽轮发电机冷却系统的技术处理 张伟军 (山西永济热电厂,山西运城044500) 摘 要:详细介绍了国外与国内汽轮发电机冷却系统的发展现状,同时对空冷汽轮发电机的冷却技术优点及技术处理和改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空冷:冷却技术 0引言 随着 ...

  •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意义和建议
  •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意义和建议 摘要:本文以IGCC 联合循环为例阐述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基本工作流程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燃气轮机和汽轮机发电系统循环方式的特点及其特性参数.就目前国内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展及应用状况为我国发展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汽轮机 目 ...

  • 浅谈火力发电厂600MW汽轮机安装技术
  •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要求也愈来愈高.电力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相对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大功率的发电机组较快增长,600MW发电机组具有大容量.参数高.低能耗.可靠性高.低污染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电网运行当中.全面掌握大功率发电机组的性能,保证汽轮机工作 ...

  • 大型汽轮机低压内缸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型汽轮机低压内缸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陈根卫 徐百成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第24期 摘要:文章针对早期引进型300MW 机组汽轮机缸体刚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全新一代的高刚度汽缸改造技术,通过改造可以有效降低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