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综合类管理制度
第一章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节 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一、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本项目的技术方针和施工组织设计,有计划地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细则和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二、做好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进行现场调查以及检查外协单位的技术准备情况,并落实设备、材料供应。
三、施工过程中,技术交底要清楚、明确,对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及主要的施工方法要作详细的交底,并且要求正规化、书面化。
四、认真贯彻计量法,制定详尽的计量管理细则,加强对测量、试验的计量管理。
五、认真贯彻执行ISO9000和《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按时据实填写质量报表;加强对职工的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开展QC 活动;组织施工质量检查、评比。
六、加强施工管理,参与重大的设计变更讨论,并以工程业务联系单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提出;经常深入各工段、班组,协助解决施工技术问题,保证形象进度的如期完成。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负责调查处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
七、加强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做到完整、齐备、准确、有序。
八、加强对各工序技术的总结,对于典型、先进的施工经验应迅速在项目部内推广、交流。
九、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按要求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并随时接收检查。
十、负责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竣工图纸的绘制,对已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配合监理工程师搞好验收工作。
第二节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
一、工程部部长岗位责任制
㈠、在总工程师和常务副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工程部技术管理,协助副经理协调各工段的工作。 ㈡、在总工程师、常务副总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实施细则的编写与实施组织管理。
㈢、执行技术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 ㈣、组织施工技术与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领、技术特征、技术标准,作出书面规定。
㈤、组织技术交流、研讨,更新技术知识,培养年轻技术人员。
22
㈥、编制工程材料计划并考核实际消耗,确保施工顺利。
㈦、作好工程技术与变更等管理基础工作,督促施工日志,配合计划经营部门作好工程结算索赔工作。 ㈧、组织编制交(竣) 工验收工程技术资料,撰写施工技术总结。
㈨、完成临时交办的任务,主动搞好协作。
二、工段技术主管岗位责任制
㈠、在工程部长的指导下,编制分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实施细则及施工技术总结。
㈡、编制工段施工计划,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保障技术信息畅通。
㈢、全面负责分管工程的进度、工程质量等,协调船机设备、材料以及劳动力的调配。
㈣、负责分管工程的工程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关键部位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方法对班组详细交底,并书面明确。
㈤、作好施工和作业记录,负责分管工程的交验、归档和技术总结。
㈥、执行项目部的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指令。承担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技术责任。制止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
㈦、完成临时交办的任务。
三、单项主管技术员岗位责任制
㈠、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施工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㈡、负责按照设计文件、图纸、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检验技术标准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实施细则和作业指导书施工,认真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㈢、参加编写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划分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计算工程数量、制订施工方法、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材料、机具设备使用计划,制定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等)。
㈣、负责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安全技术交底。
㈤、负责审核构筑物的测量定位,放线工作。
㈥、负责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现场施工,协调和处理施工中的有关问题。
㈦、负责施工质量,会同质检员督促班组和个人做好工序交接、自检、互检工作,负责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填写分项、分部、隐蔽工程检验单,办理检验手续和质量事故处理手续
㈧、负责记载、收集、整理各项施工原始记录资料和施工日志,及时填报各项工程报表和竣工验收资料。
㈨、参加编写施工技术总结,并参加单位工程中间交工验收。
㈩、接受项目总工程师和行政领导的双重领导并负责完成交给的各项临时任务。
四、工段长(班组长)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
㈠、对班组人员进行“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为用户服务和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主持QC 小组活动。
㈡、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和各项技术规定。全面负责本班组的质量自检,互检和工序之间的交接验收。
㈢、领导本班组人员严格按照图纸、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㈣、帮助本班组人员炼好基本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搞好现场安全生产、 23
文明施工,保持良好的生产秩序。
㈤、把好材料使用质量关,有权拒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做到对不合格工程或工序不交接,对本班组生产的产品负操作和经济责任。
㈥、做好本班组的质量评定工作,对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工序负返修责任,同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㈦、负责本班组质量指标考核,组织小组成员按时填写各种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
㈧、接受专检人员的质量检查,对专检人员提出的质量问题,要组织本班组人员及时改进并重新进行检查。
㈨、接受技术人员的监督和检查,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和质量标准组织班组的施工。
五、生产工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
㈠、作到“三懂四会”,即“懂设备性能、懂质量标准、懂操作规程,会看图、会操作、会维修、会检测”。应认真熟悉图纸,坚持按图施工,做好自检记录。
㈡、爱护原材料、配件及半成品,正确合理使用各种工、索具和设施,做到精心维护,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
㈢、严格把住质量关。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交接,不合格的工程不交工。
㈣、凡不按操作规程、施工图纸、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等技术要求施工造成的返工或质量事故责任者,应负责接责任,并按规定赔偿损失。
㈤、自觉接受专职质量检查员的检查和辅导,积极参加QC 小组活动。
㈥、坚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做到减少和杜绝安全,质量事故。
第三节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方针目标
一、质量“十六字”方针
精心施工,科学管理,技术领先,质量第一
二、质量目标:确保市优,争创国优。具体分解如下:
㈠、单位工程全部合格,且加权平均分达85分以上;分项工程全部合格,且加权平均分达90分以上;分部工程全部合格,且加权平均分达90分以上。
㈡、返工损失率<1.0%。
㈢、创中港优质混凝土一项:主塔C50高强混凝土。
㈣、创局级优质混凝土两项:主桥桩基和混凝土和主桥箱梁混凝土。
㈤、创国家优秀QC 成果一个:超高塔施工技术。
㈥、创中港优秀QC 成果一个:主桥悬浇施工技术。
㈦、创中港集团总公司科技成果一项:超高塔施工技术。
㈧、创二航局科技成果两项:主桥悬浇施工控制和超高塔测量控制技术。
24
第四节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具体措施
一、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程序框图
25
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牢固树立“百年大计,千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真正把质量工作放到一切工作的首位。
三、落实各级各部门的管理岗位责任制。实行项目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总工程师直接分管质量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原则。
四、建立健全各项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质量检验和监督机构,设置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量管理员,对施工的各个阶段、环节、部位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监督。
五、实行严格的图纸会审和规范、标准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施工实施细则和作业指导书以及招标文件的有关技术规范,严格按图施工。
六、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上报主管部门(二航局、现场监理、业主)审阅审批,根据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实施细则和作业指导书,规定具体的施工工艺、方法、质量标准和检验手段,以及相关的资源计划和劳动力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用于指导具体的施工活动。
七、坚持严格的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根据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由总工程师对全体员工进行全项目的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进度交底。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实施细则和作业指导书,由主管技术员对施工工序的技术要点、操作方法、设备使用、安全要点、资源配置、后勤保障等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做到施工时人人心中有数,各个环节紧密相扣。
八、建立严密、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项目部建立由总工程师直接领导的工地实验室,配备较为完善的,可满足施工现场需要的试验和检测设备。配备经验较为丰富,数量充足的试验工程师和试验技工。对于技术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工地实验室无法完成的试验,委托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和同意的社会检测单位予以检测。
十、赋予质量管理人员绝对的权力,在质检人员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一票否决权制度。
十一、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每个工序完成和工序之间的搭接进行“三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已完工序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十二、实施系统的质量预控,对重点分部分项工程和关键工序设置质量管理点。
十三、对该项目几个关键问题:超长钻孔桩施工,超高塔施工,主梁悬浇施工等成立科技攻关小组,配合设计单位和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攻关。
十四、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做好施工原始记录为施工检验和竣工验收打好基础。
十五、积极配合、支持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认真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十六、加强职工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 十七、严格分包单位的质量管理。
(一)、对分包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
(二)、要求分包单位配备强有力量的领导班子和年富力强的技术人员。
(三)、要求分包单位配备适应本工程的关键设备。
(四)、每周六上午10点钟定期召开分包单位协调会,严格现场管理。
(五)、总包单位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长期跟班,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要求分包单位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精心施工。
26
十八、一旦出了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严格层层追究责任,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十九、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
二十、实施每月质量大检查制度。每月30(31)日上午10点,由总工程师牵头,分管生产的副经理,以及工程部、质检部、测量队、试验室和工段长、有关班组长、分包单位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对全现场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完毕后由质检部出月度质量检查情况通报(通报内容包括:检查人员、检查地点、检查时间,查处的质量隐患、质量问题、质量事故以及落实和制定的整改措施,同时还有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的奖罚决定等),在下月初的职工大会上进行通报。
第五节 施工进度管理办法
一、进度控制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即监理工程师发布开工令后720天内完成。
二、将进度控制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形成可供实施进度控制,相互制约的目标体系,并按年、月、周计划期分解为计划目标。
三、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进度控制体系,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计划财务部负责人、工程部负责人、工段长、班组长都是该体系的成员,各承担施工任务和生产管理任务者都承担进度控制目标,对进度控制负责。
(一)、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确定的开工日期,总工期和竣工日期确定施工进度目标,明确计划开工日期,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确定项目分期分批的开、竣工日期。
(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具体安排实现前述目标的工艺关系、组织关系、搭接关系、起止时间、劳动力计划、机械计划及其它保证计划,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三)、提出开工申请报告监理工程师批准下达开工令,按开工令指定的日期开工。
(四)实施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中加强协调和检查,如出现偏差及时进行调整,并不断预测未来进度状况。
(五)项目竣工验收前抓紧收尾阶段进度控制,全部任务完成后进行进度控制总结并编写进度控制报告。
四、在施工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跟踪计划的实施加强监督,发现进度计划执行受到干扰时,积极采取调度措施。
(二)、及时在计划图上进行实际进度记录,并跟踪记载每个施工过程的开始日期、完成日期、每日完成数量,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情况,干扰因素的排除情况。
(三)、在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执行施工合同进度计划、开工及延期开工、暂停施工、工期延误、工程竣工的各项承诺。
(四)、跟踪做好形象进度、工程量、工作量、耗用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的数量统计与分析,为进度控制提供反馈信息,并据以编制统计报表。
(五)、应根据控制进度的需要,将控制进度的各项措施具体落实到执行人,提出目标、任务、检查方法和考核办法。
(六)、及时处理进度受阻的的各种问题。
27
第六节 施工进度控制管理具体措施
一、施工进度控制程序图
二、编制准确、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建立科学的会议制度
参照年度施工进度总计划、季度施工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详细的周施工进度计划。通过周生产调度会,总结上周作业计划完成情况,布置下周作业计划任务。提出明确的目标、责任和要求,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把施工任务层层落实,有计划地指导劳动力使用和材料、机具、设备的供应,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各工序、部门、单位协调工作,组织均衡生产。同时促进各业务部门更有效地为施工服务,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定期召开月、季生产调度会,依据施工进度总计划,剖析不同时期施工任务的重点、难点、关键节点,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施工内容顺利进行。
三、进行系统、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
28
针对不同阶段的施工内容,定期组织各生产班组、工段、相关部门及分包队伍劳务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技术考试。让现场操作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及分包队伍人员充分掌握施工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可行的施工方法。通过技术交底,让各班组明确各自的工序内容,职责及应重点控制的部位,避免生产上的返工、误工。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实施工程质量控制。根据工程内容的不同,建立质量管理点,落实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分级把关,层层控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及杜绝质量事故,加快工程进度。
五、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做好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施工生产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管理体系,组织全员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安全预控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工作,避免安全事故,加快施工进度。
六、加强施工进度的检查和控制
施工进度管理是一动态系统,随着施工的发展,各种条件的变化势必影响项目本身。要通过在检查中发现不平衡因素,运用组织系统和监控系统来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解决由于条件的变化而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
(一)、从施工组织系统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深入施工现场,掌握施工情况,定期组织施工生产的各个部门召开生产协调会,强调不同时期各个项目的生产重要性,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协调和解决各部门间的关系和矛盾。
(二)、建立完善的报表信息反馈系统,使计划执行过程不断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每月编制详细的分项进度计划报表,通过报表,检查施工进度完成情况,剖析影响施工进度的不利因素,并及时解决。
(三)、做好调度工作和综合平衡
为了保证周施工作业计划的顺利完成,对日常生产活动中出现的矛盾进行协调和综合平衡,以达到全面控制,均衡生产,实现进度计划。依据作业面,作业内容的不同,设置施工调度:
㈠、督促检查施工准备;
㈡、综合平衡劳动力、物资、机械设备的供应;
㈢、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故障和施工中的薄弱环节,通过调节工作及时协调和解决;
㈣、检查、调节现场总平面管理。
29
第二篇 综合类管理制度
第一章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节 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一、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本项目的技术方针和施工组织设计,有计划地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细则和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二、做好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进行现场调查以及检查外协单位的技术准备情况,并落实设备、材料供应。
三、施工过程中,技术交底要清楚、明确,对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及主要的施工方法要作详细的交底,并且要求正规化、书面化。
四、认真贯彻计量法,制定详尽的计量管理细则,加强对测量、试验的计量管理。
五、认真贯彻执行ISO9000和《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按时据实填写质量报表;加强对职工的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开展QC 活动;组织施工质量检查、评比。
六、加强施工管理,参与重大的设计变更讨论,并以工程业务联系单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提出;经常深入各工段、班组,协助解决施工技术问题,保证形象进度的如期完成。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负责调查处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
七、加强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做到完整、齐备、准确、有序。
八、加强对各工序技术的总结,对于典型、先进的施工经验应迅速在项目部内推广、交流。
九、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按要求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并随时接收检查。
十、负责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竣工图纸的绘制,对已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配合监理工程师搞好验收工作。
第二节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
一、工程部部长岗位责任制
㈠、在总工程师和常务副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工程部技术管理,协助副经理协调各工段的工作。 ㈡、在总工程师、常务副总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实施细则的编写与实施组织管理。
㈢、执行技术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 ㈣、组织施工技术与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领、技术特征、技术标准,作出书面规定。
㈤、组织技术交流、研讨,更新技术知识,培养年轻技术人员。
22
㈥、编制工程材料计划并考核实际消耗,确保施工顺利。
㈦、作好工程技术与变更等管理基础工作,督促施工日志,配合计划经营部门作好工程结算索赔工作。 ㈧、组织编制交(竣) 工验收工程技术资料,撰写施工技术总结。
㈨、完成临时交办的任务,主动搞好协作。
二、工段技术主管岗位责任制
㈠、在工程部长的指导下,编制分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实施细则及施工技术总结。
㈡、编制工段施工计划,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保障技术信息畅通。
㈢、全面负责分管工程的进度、工程质量等,协调船机设备、材料以及劳动力的调配。
㈣、负责分管工程的工程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关键部位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方法对班组详细交底,并书面明确。
㈤、作好施工和作业记录,负责分管工程的交验、归档和技术总结。
㈥、执行项目部的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指令。承担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技术责任。制止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
㈦、完成临时交办的任务。
三、单项主管技术员岗位责任制
㈠、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施工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㈡、负责按照设计文件、图纸、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检验技术标准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实施细则和作业指导书施工,认真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㈢、参加编写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划分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计算工程数量、制订施工方法、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材料、机具设备使用计划,制定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等)。
㈣、负责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安全技术交底。
㈤、负责审核构筑物的测量定位,放线工作。
㈥、负责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现场施工,协调和处理施工中的有关问题。
㈦、负责施工质量,会同质检员督促班组和个人做好工序交接、自检、互检工作,负责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填写分项、分部、隐蔽工程检验单,办理检验手续和质量事故处理手续
㈧、负责记载、收集、整理各项施工原始记录资料和施工日志,及时填报各项工程报表和竣工验收资料。
㈨、参加编写施工技术总结,并参加单位工程中间交工验收。
㈩、接受项目总工程师和行政领导的双重领导并负责完成交给的各项临时任务。
四、工段长(班组长)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
㈠、对班组人员进行“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为用户服务和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主持QC 小组活动。
㈡、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和各项技术规定。全面负责本班组的质量自检,互检和工序之间的交接验收。
㈢、领导本班组人员严格按照图纸、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㈣、帮助本班组人员炼好基本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搞好现场安全生产、 23
文明施工,保持良好的生产秩序。
㈤、把好材料使用质量关,有权拒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做到对不合格工程或工序不交接,对本班组生产的产品负操作和经济责任。
㈥、做好本班组的质量评定工作,对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工序负返修责任,同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㈦、负责本班组质量指标考核,组织小组成员按时填写各种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
㈧、接受专检人员的质量检查,对专检人员提出的质量问题,要组织本班组人员及时改进并重新进行检查。
㈨、接受技术人员的监督和检查,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和质量标准组织班组的施工。
五、生产工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
㈠、作到“三懂四会”,即“懂设备性能、懂质量标准、懂操作规程,会看图、会操作、会维修、会检测”。应认真熟悉图纸,坚持按图施工,做好自检记录。
㈡、爱护原材料、配件及半成品,正确合理使用各种工、索具和设施,做到精心维护,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
㈢、严格把住质量关。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交接,不合格的工程不交工。
㈣、凡不按操作规程、施工图纸、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等技术要求施工造成的返工或质量事故责任者,应负责接责任,并按规定赔偿损失。
㈤、自觉接受专职质量检查员的检查和辅导,积极参加QC 小组活动。
㈥、坚持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做到减少和杜绝安全,质量事故。
第三节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方针目标
一、质量“十六字”方针
精心施工,科学管理,技术领先,质量第一
二、质量目标:确保市优,争创国优。具体分解如下:
㈠、单位工程全部合格,且加权平均分达85分以上;分项工程全部合格,且加权平均分达90分以上;分部工程全部合格,且加权平均分达90分以上。
㈡、返工损失率<1.0%。
㈢、创中港优质混凝土一项:主塔C50高强混凝土。
㈣、创局级优质混凝土两项:主桥桩基和混凝土和主桥箱梁混凝土。
㈤、创国家优秀QC 成果一个:超高塔施工技术。
㈥、创中港优秀QC 成果一个:主桥悬浇施工技术。
㈦、创中港集团总公司科技成果一项:超高塔施工技术。
㈧、创二航局科技成果两项:主桥悬浇施工控制和超高塔测量控制技术。
24
第四节 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具体措施
一、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程序框图
25
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牢固树立“百年大计,千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真正把质量工作放到一切工作的首位。
三、落实各级各部门的管理岗位责任制。实行项目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总工程师直接分管质量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原则。
四、建立健全各项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质量检验和监督机构,设置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量管理员,对施工的各个阶段、环节、部位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监督。
五、实行严格的图纸会审和规范、标准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施工图纸、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施工实施细则和作业指导书以及招标文件的有关技术规范,严格按图施工。
六、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上报主管部门(二航局、现场监理、业主)审阅审批,根据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实施细则和作业指导书,规定具体的施工工艺、方法、质量标准和检验手段,以及相关的资源计划和劳动力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用于指导具体的施工活动。
七、坚持严格的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根据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由总工程师对全体员工进行全项目的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进度交底。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实施细则和作业指导书,由主管技术员对施工工序的技术要点、操作方法、设备使用、安全要点、资源配置、后勤保障等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做到施工时人人心中有数,各个环节紧密相扣。
八、建立严密、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项目部建立由总工程师直接领导的工地实验室,配备较为完善的,可满足施工现场需要的试验和检测设备。配备经验较为丰富,数量充足的试验工程师和试验技工。对于技术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工地实验室无法完成的试验,委托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和同意的社会检测单位予以检测。
十、赋予质量管理人员绝对的权力,在质检人员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一票否决权制度。
十一、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每个工序完成和工序之间的搭接进行“三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已完工序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十二、实施系统的质量预控,对重点分部分项工程和关键工序设置质量管理点。
十三、对该项目几个关键问题:超长钻孔桩施工,超高塔施工,主梁悬浇施工等成立科技攻关小组,配合设计单位和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攻关。
十四、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做好施工原始记录为施工检验和竣工验收打好基础。
十五、积极配合、支持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认真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十六、加强职工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 十七、严格分包单位的质量管理。
(一)、对分包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
(二)、要求分包单位配备强有力量的领导班子和年富力强的技术人员。
(三)、要求分包单位配备适应本工程的关键设备。
(四)、每周六上午10点钟定期召开分包单位协调会,严格现场管理。
(五)、总包单位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长期跟班,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要求分包单位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精心施工。
26
十八、一旦出了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严格层层追究责任,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十九、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
二十、实施每月质量大检查制度。每月30(31)日上午10点,由总工程师牵头,分管生产的副经理,以及工程部、质检部、测量队、试验室和工段长、有关班组长、分包单位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对全现场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完毕后由质检部出月度质量检查情况通报(通报内容包括:检查人员、检查地点、检查时间,查处的质量隐患、质量问题、质量事故以及落实和制定的整改措施,同时还有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的奖罚决定等),在下月初的职工大会上进行通报。
第五节 施工进度管理办法
一、进度控制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即监理工程师发布开工令后720天内完成。
二、将进度控制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形成可供实施进度控制,相互制约的目标体系,并按年、月、周计划期分解为计划目标。
三、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进度控制体系,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计划财务部负责人、工程部负责人、工段长、班组长都是该体系的成员,各承担施工任务和生产管理任务者都承担进度控制目标,对进度控制负责。
(一)、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确定的开工日期,总工期和竣工日期确定施工进度目标,明确计划开工日期,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确定项目分期分批的开、竣工日期。
(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具体安排实现前述目标的工艺关系、组织关系、搭接关系、起止时间、劳动力计划、机械计划及其它保证计划,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三)、提出开工申请报告监理工程师批准下达开工令,按开工令指定的日期开工。
(四)实施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中加强协调和检查,如出现偏差及时进行调整,并不断预测未来进度状况。
(五)项目竣工验收前抓紧收尾阶段进度控制,全部任务完成后进行进度控制总结并编写进度控制报告。
四、在施工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跟踪计划的实施加强监督,发现进度计划执行受到干扰时,积极采取调度措施。
(二)、及时在计划图上进行实际进度记录,并跟踪记载每个施工过程的开始日期、完成日期、每日完成数量,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情况,干扰因素的排除情况。
(三)、在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执行施工合同进度计划、开工及延期开工、暂停施工、工期延误、工程竣工的各项承诺。
(四)、跟踪做好形象进度、工程量、工作量、耗用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的数量统计与分析,为进度控制提供反馈信息,并据以编制统计报表。
(五)、应根据控制进度的需要,将控制进度的各项措施具体落实到执行人,提出目标、任务、检查方法和考核办法。
(六)、及时处理进度受阻的的各种问题。
27
第六节 施工进度控制管理具体措施
一、施工进度控制程序图
二、编制准确、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建立科学的会议制度
参照年度施工进度总计划、季度施工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详细的周施工进度计划。通过周生产调度会,总结上周作业计划完成情况,布置下周作业计划任务。提出明确的目标、责任和要求,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把施工任务层层落实,有计划地指导劳动力使用和材料、机具、设备的供应,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各工序、部门、单位协调工作,组织均衡生产。同时促进各业务部门更有效地为施工服务,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定期召开月、季生产调度会,依据施工进度总计划,剖析不同时期施工任务的重点、难点、关键节点,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施工内容顺利进行。
三、进行系统、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
28
针对不同阶段的施工内容,定期组织各生产班组、工段、相关部门及分包队伍劳务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技术考试。让现场操作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及分包队伍人员充分掌握施工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可行的施工方法。通过技术交底,让各班组明确各自的工序内容,职责及应重点控制的部位,避免生产上的返工、误工。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实施工程质量控制。根据工程内容的不同,建立质量管理点,落实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分级把关,层层控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及杜绝质量事故,加快工程进度。
五、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做好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施工生产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管理体系,组织全员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安全预控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工作,避免安全事故,加快施工进度。
六、加强施工进度的检查和控制
施工进度管理是一动态系统,随着施工的发展,各种条件的变化势必影响项目本身。要通过在检查中发现不平衡因素,运用组织系统和监控系统来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解决由于条件的变化而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
(一)、从施工组织系统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深入施工现场,掌握施工情况,定期组织施工生产的各个部门召开生产协调会,强调不同时期各个项目的生产重要性,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协调和解决各部门间的关系和矛盾。
(二)、建立完善的报表信息反馈系统,使计划执行过程不断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每月编制详细的分项进度计划报表,通过报表,检查施工进度完成情况,剖析影响施工进度的不利因素,并及时解决。
(三)、做好调度工作和综合平衡
为了保证周施工作业计划的顺利完成,对日常生产活动中出现的矛盾进行协调和综合平衡,以达到全面控制,均衡生产,实现进度计划。依据作业面,作业内容的不同,设置施工调度:
㈠、督促检查施工准备;
㈡、综合平衡劳动力、物资、机械设备的供应;
㈢、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故障和施工中的薄弱环节,通过调节工作及时协调和解决;
㈣、检查、调节现场总平面管理。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