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3
编号
内蒙古自治区
农牧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园区名称 内蒙古杭锦后旗海龙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申报单位 巴彦淖尔市海龙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 7 月 20 日
一、编写内容
1. 实施方案提要
2. 目的意义
3. 建设现状与工作基础
4. 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5. 总体任务、考核目标、布局与进度安排
6. 各功能区的任务、考核目标与进度安排
7. 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
8. 投资总预算、年度预算与资金筹措
9. 效益与风险分析
10.
11. 专家评估意见 盟、市科技局意见、签字盖章
二、编写说明
1. 按要求准确、如实编写。
2. 本方案按A4纸打印。
3.本方案一式5份。
1.实施方案提要
1.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内蒙古杭锦后旗海龙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项目建设单位:巴彦淖尔市海龙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海龙公司董事长李海龙。
项目建设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春光村二社。
1.2项目建设目标
1.2.1总体目标
项目完成投资9822万元,项目建成后,新增优质农畜产品生产能力1082.5吨,资产规模达到13710.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8108万元,递延资产850,流动资产4152.5万元。
1.2.2经济目标
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上交税收500万元,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
1.3项目技术重点
智能控制技术和实施农业相结合,努力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创造精准农业的范例;种植、养殖和加工储运销售相结合,实现种养加一体化经营。
1.4项目建设内容
高效种植区建设半地下式智能化温室53座,每座占地面积
3.13亩,总占地面积165.89亩,总投资1200万元;以色列智能化连栋温室1座,占地9亩,投资800万元。
高效特种畜禽养殖基地1处,占地10000平米,投资1000万元。
科技培训服务及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3100平米,投资500万元。
集垂钓、采摘、餐饮、农耕为一体的生态餐厅1处,投资1500万元。
11000平米以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和贸易为主的物流园区1处,投资1500万元。
项目还将配套供电、给水、排水、道路、场区硬化、绿化、机电井、围栏等附属设施。
1.5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1.5.1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982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574.84万元,设备购置705.24万元,土地占用费1678万元,生物资产购置650万元,科技服务费用2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14万元。
项目铺底流动资金600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9222万元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7958.09万元,生物资产和递延资产投资850万元,项目其他费用414万元。
1.5.2年度预算
项目总投资9822万元,其中2011年投入1678万元,2012
年投入3244万元,2013年投入4900万元。
1.5.3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9822万元。其中企业自筹万元,银行贷款万元,申请科技补助资金万元。
国家科技补助资金用于方面。
1.6效益分析
1.6.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企业可增加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交税收500万元,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投资报酬率15.3%,投资回收期
6.5年(不含建设期)
1.6.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以促进实施农业向规模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新鲜蔬菜,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繁荣,而且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可为邻近乡镇乃至全旗设施农业发展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项目提供500个就业岗位。
项目建成后,可填补自治区智能化温室方面的空白,为其他地区建立智能化温室提供典型示范和宝贵的经验。将进一步提升自治区设施农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装备水平。
1.6.3生态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发展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加快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技术升级,春光村的农村基础设施将得到较大改
善,脏乱差等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同时,还可以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意识,对实现共同富裕,起到典型引路作用,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陕坝镇乃至杭锦后旗的整体生态环境将得带改善,对于保护环境、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目的意义
2.1项目建设的目的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和现实途径,国内外长期的实践证明,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发展和创新,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推动了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本项目为农、牧、林、渔为一体的科技型农产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果蔬、水产品和特种畜禽产品供应国内市场,以解决当地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
项目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为发展当地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2.2项目建设意义
2.2.1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项目属于设施农业,技术密集且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比较高, 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 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发展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 就是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 实现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设施农业通过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按照动植物生长的要求控制最佳生产环境, 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周年生产的特点, 实现了集约化、商品化、产业化,具有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 是技术高度密集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可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2.2.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发展设施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 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 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设施农业产业不仅是城镇居民的“ 菜篮子” , 也是农民的“ 钱袋子” 。促进设施农业
发展, 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2.2.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发展设施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手段。资源短缺和生产环境恶化是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克服的问题, 发展设施农业可减少耕地使用面积, 降低水资源、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 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的综合利用, 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循环化和生态化,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2.5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品安全
发展设施农业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优质园艺产品和畜禽产品的供应与消费, 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农业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的具体体现。设施农业可以通过调控生产环境,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周年持续供应。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不断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建设现状与工作基础
3.1建设现状
内蒙古杭锦后旗海龙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位于陕坝镇城区东部的春光村,距陕坝镇城区2.7公里,北距五乌公路2.3公里,南距临陕公路4公路。中心区地理位置北纬40°53′58.37″,
东经107°10′42.83″。园区呈长方形,南北均长636米,东西均长450米。
内蒙古杭锦后旗海龙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占地面积416亩,总投资9822万元。园区建有半地下式智能温室53座(每座占地面积3.13亩),投资1200万元;以色列智能化连栋温室1座,占地9亩,投资800万元;10000平米特种畜禽养殖基地1处, 投资1000万元;3100平米科技服务及办公楼1座,投资500万元;集垂钓、采摘、餐饮、农耕为一体的生态餐厅1处,投资1500万元;11000平米以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和贸易为主的物流园区1处,投资1500万元。项目还将配套供电、给水、排水、道路、场区硬化、绿化、机电井、围栏等附属设施。
内蒙古杭锦后旗海龙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杭锦后旗陕坝镇春光村二社,是杭锦后旗人民政府十二五期间大力支持的重点项目,该园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完成了53座半地下冬暖式智能高产节能日光温室建筑工程、园区道路及给排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以色列连栋温室正在紧张的施工中。
项目单位成功引进了山东寿光半地下式温室建造技术,并完成了53座温室主体工程的建造,初步完成了该技术的消化。由包头诚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设计并负责安装智能检测与自动化控制部分,目前正在设计中。
项目的建设,将成为自治区设施农业的代表性园区和新亮点。
3.2工作基础
杭锦后旗陕坝镇是杭锦后旗主要的蔬菜生产乡镇,大多数农户一直就有栽培蔬菜、瓜果的习惯,积累了丰富的蔬菜种植经验。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需求,旗委、旗政府更是把发展设施农业蔬菜种植做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手段,从政策、资金、市场等方面入手,扶持发展设施农业。
项目创新点:一是在传统温室的基础上引进智能化自动控制和监测技术。二是实现种植、养殖一体化、规模化经营。三是生产、销售与休闲度假融为一体。
技术水平:项目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一是在内蒙古地区首次采用半地下式温室结构;二是综合配套使用滴灌、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在内蒙古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由山东潍坊奥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建造连栋温室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目前基建部分即将完工,自动化控制部分正在设计中。
在旗委、旗政府主管部门及主管领导的扶持下,特别是在旗科技局的扶持和帮助下,公司与山东寿光地区及当地农牧业科技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引进了一批国际、国内最新的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和新型农机具,提高了种植技术的科技含量,提升了种植产品的经济效益,公司技术团队水平实现了质的转变,为该示范园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4.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4.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统三基”的发展战略和“围绕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总体要求,以“科技—产品—市场—产业”连接机制和提升各项主导产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为出发点,突出农业高新技术的引领与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力求在农业技术、产品生产、运行管理模式上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接轨,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
4.2计划目标
4.2.1总体目标
到2013年12月底,项目完成投资9822万元,其中2013年完成投资4900万元。项目建成后,新增优质农畜产品生产能力1082.5吨,资产规模达到13710.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8108万元,递延资产850,流动资产4152.5万元。员工总数达到505人,其中新增就业人数500人。
4.2.2经济目标
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上交税收500万元,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
4.2.3技术、质量指标
1、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家同类项目技术水平,产出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执行的质量标准:项目区生产的农产品和畜产品达到国家相关的绿色食品标准、良好农业标准。
3、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认证及企业通过的质量认证体系:项目建成后,企业逐步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体系ISO9001质量认证及良好农业认证。
5.总体任务、考核目标、布局与进度安排
5.1总体任务
项目建成集高效种植、高效养殖、农产品流通、科技培训与推广的综合性园区。
高效种植区建设半地下式智能化温室53座,每座占地面积
3.13亩,总占地面积165.89亩,总投资1200万元;以色列智能化连栋温室1座,占地9亩,投资800万元。
高效特种畜禽养殖基地1处,占地10000平米,投资1000万元。
科技培训服务及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3100平米,投资500万元。
集垂钓、采摘、餐饮、农耕为一体的生态餐厅1处,投资1500万元。
11000平米以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和贸易为主的物流园区1处,投资1500万元。
项目还将配套供电、给水、排水、道路、场区硬化、绿化、机电井、围栏等附属设施。
5.2考核目标
5.2.1 建设进度指标
2013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全部工程,并投入正常运营,项目通过国家和自治区专家组验收。
5.2.2技术指标
各项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工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具体包括:
1.温室作业的自动化控制程度达到70%以上。
2.受控因素自动化控制准确率达到95以上。
3.自动化控制保险系数达到95以上。
4.系统运行正常系数达到99%以上。
5.2.3经济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以上,实现利润1500万元以上,上交国家税收500万元。
5.3园区布局
5.3.1园区布局原则
充分利用园区耕地,安排高效种植业。荒碱地安排养殖区、物流区及其他工程建筑项目。
5.3.2园区布局
1.高效智能化种植区
分布在园区的西部和南部,总面积174.9亩,其中半地下式智能温室165.9亩,分布在园区的东部;以色列智能化连栋温室9亩,位于园区的南部。
2.高效特种畜禽养殖区
高效特种畜禽养殖区占地15亩,安排在园区的西侧。
3.生态餐厅
生态餐厅集垂钓、采摘、餐饮、农耕为一体,占地35亩,其中餐饮安排在园区东侧中部,特种鱼类养殖垂钓池安排在园区的西侧南部。
4.农产品物流区
农产品物流区占地16.5亩,安排在园区东北角。
5.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区
农业科技培训区占地5亩,建筑面积3000平米,内部设有会议室、培训中心、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5.4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2.5年:
2011年5---12月,完成落实园区土地。
2012年1---3月,完成园区规划设计。
2012年4---5月,完成园区工程场地整理、种植区工程设计。
2012年6---10月,完成53座温室土建工程、科技培训及办公楼土建工程;
2012年7---10月,完成特种鱼类养殖垂钓区土建工程。 2012年11---12月,完成以色列连栋温室工程设计
2013年1---2月,完成种植业区温室附属实施安装。
2013年3---4月,完成园区道路铺设、给排水管道安装、供电线路架设;完成科技培训及办公楼内部装修并投入使用,完成完成种植业区温室土地整理、种子、苗木、肥料、农膜等生产资料购置,完成以色列连栋温室基础工程。
2013年4---5月完成种植业区温室种植。
2013年5---8月,完成以色列连栋温室安装;完成种植业区温室滴灌系统安装和智能控制安装;完成农产品流通区土建工程。
2013年6---10月,完成特种养殖区工程建设、生态餐厅工程建设。
2013年9---10月,完成种植区温室、以色列连栋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安装调试,投入试运行。生态餐厅、养殖业区、农产品流通区、科技培训中心投入试运行。
201311---12月,项目工程全面验收。
6.各功能区的任务、考核目标与进度安排
6.1高效智能化种植区
6.1.1功能区任务
生产绿色无公害瓜果蔬菜,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全年生产;作为高效种植业示范基地,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农业科学试验研究。
6.1.2考核目标
年生产优质瓜果蔬菜683吨,实现产值1800万元;开展农业科学试验10项。
6.1.3进度安排
2011年5---12月,完成土地落实。
2012年1---3月,完成规划设计。
2012年4---5月,完成园区工程场地整理、种植区工程设计。
2012年6---10月,完成53座温室土建工程建设。
2013年1---2月,完成种植业区温室附属实施安装。 2013年3---4月,完成园区道路铺设、给排水管道安装、供电线路架设;完成完成种植业区温室土地整理、种子、苗木、肥料、农膜等生产资料购置。
2013年4---5月完成种植业区温室种植。
2013年5---8月,完成种植业区温室滴灌系统安装和智能控制安装。
2013年9---10月,完成种植区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安装调试,投入试运行。
201311---12月,项目工程全面验收。
6.2高效特种畜禽养殖区
6.2.1功能区任务
养殖特种畜禽,生产优质畜产品;引进珍惜畜禽,繁育优质
种畜、种禽。开展畜牧业科学研究5项
6.2.2考核目标
年生产优质畜禽肉类400吨,实现产值1200万元。
6.2.3进度安排
2011年5---12月,完成落实功能区土地。
2012年1---3月,完成功能区规划设计。
2012年4---5月,完成功能区工程场地整理。
2013年6---10月,完成特种养殖区工程建设。
2013年9---10月,养殖业区试运行。
201311---12月,项目工程全面验收。
6.3生态餐厅
6.3.1功能区任务
该区域及种植、采摘、观光、就餐为一体,综合运用建筑学、园林学、设施园艺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以设施调控技术、农艺栽培技术来维护餐厅的优美环境,形成以绿色景观植物为主,蔬、果、花、草、药、菌为辅的植物配置格局,结合假山、瀑布、竹木亭阁的园林景观,为就餐者提供绿色、优美、舒适、悠闲、宜人的就餐环境,安全、可口的生态(有机)食品。
6.3.2考核目标
年生产优质种苗140万株、花卉50000盆及采摘作物,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年实现产值600万元。
6.3.3进度安排
2011年5---12月,完成落实功能区土地。
2012年1---3月,完成功能区规划设计。
2012年4---5月,完成功能区工程场地整理。
2013年6---10月,生态餐厅工程建设。
2013年9---10月,生态餐厅投入试运行。
201311---12月,项目工程全面验收。
6.4农产品物流区
6.4.1功能区任务
农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和贸易,打造杭锦后旗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园区和农畜产品交易平台。
6.4.2考核目标
物流园区实现年交易瓜果蔬菜1万吨、肉类1000吨。实现产值1600企业。
6.4.3进度安排
2011年5---12月,完成落实该区土地。
2012年1---3月,完成该该区规划设计。
2012年4---5月,完成该区工程场地整理
2013年5---8月,完成农产品流通区土建工程。
2013年9---10月,农产品流通区投入试运行。
201311---12月,项目工程全面验收。
6.5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区
6.5.1功能区任务
主要承担农民科技培训、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为园区提供办公、后勤支持。
6.5.2考核目标
年培训农民2万人次,协调专家指导200个工作日。
6.5.3进度安排
2011年5---12月,完成落实该区土地。
2012年1---3月,完成该该区规划设计。
2012年4---5月,完成该区工程场地整理
2012年6---10月,完成科技培训中心及办公楼土建工程; 2013年3---4月,科技培训中心及办公楼内部装修并投入使用。
2013年6---10月,科技培训中心投入试运行。
201311---12月,项目工程全面验收。
7.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
7.1组织管理
7.1.1成立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由杭锦后旗人民政府分管旗长任组长、旗政府办、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发改局、财政局、项目单位、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为成员的杭锦后旗现代设施农业高科技科技示范
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园区重大事项决策和总体协调,指导制定建设规划,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制定地方配套政策,确保园区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7.1.2设立园区建设办公室
由旗农牧局和项目单位组成园区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示范园区建设等常规工作。
7.1.3设立专家组
聘请旗内外专家成立园区技术开发专家组,具体负责园区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指导。
7.2运行机制
内蒙古杭锦后旗海龙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统一规划、项目整合、快速发展”为宗旨,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进行操作,逐步建立完善“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培育主体、规范运行”的运行机制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市场牵园区、园区连农户的发展路子,依靠农业高新技术,调整生产结构,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增加企业收入,同时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7.3保障措施
7.3.1政策保障
旗政府制定出台有关资金、税收、土地管理、用电和其他有关配套政策,为园区建设和运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7.3.2科技保障
整合当地科技资源,优先为园区提供科技服务。加强与科研、
教育单位的协作,增强园区科技的支撑力度。改革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农技推广方法和机制,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立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应用和带动农户发展的新的技术服务模式。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为科技人员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
7.3.3机制保障
以该示范园区为平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建设,完善以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和农户为主体、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示范园区建设新机制。探索示范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的有效机制。
7.3.4投资保障
整合地方财政各项支农资金,重点支持现代高科技设施农业园区新技术的集成与示范,着力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有关部门在安排年度项目计划时,应优先向农业示范园区倾斜。
7.3.5信息保障
利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建立连接示范园区与市场的经营及商贸服务信息平台和科技服务中心与龙头企业及农户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支持示范园区企业经营和生产。通过以上平台的建立,消除影响示范园区与市场信息交流的屏障,促进示范园区与市场信息的紧密结合。强化对农民的科技与文化的培训,提高
示范园区农户科技文化素质和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能力。
8.投资总预算、年度预算与资金筹措
8.1项目投资总预算
项目总投资982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574.84万元,设备购置705.24万元,土地占用费1678万元,生物资产购置650万元,科技服务费用2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14万元。
项目铺底流动资金600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9222万元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7958.09万元,生物资产和递延资产投资850万元,项目其他费用414万元。
8.2年度预算
项目总投资9822万元,其中2011年投入1678万元,2012年投入3244万元,2013年投入4900万元。
8.3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9822万元。其中企业自筹万元,银行贷款万元,申请科技补助资金万元。
国家科技补助资金用于方面。
9.效益与风险分析
9.1效益分析
9.1.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企业可增加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交税收500万元,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投资报酬率15.3%,投资回收期
6.5年(不含建设期)
9.1.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以促进实施农业向规模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新鲜蔬菜,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繁荣,而且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可为邻近乡镇乃至全旗设施农业发展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项目提供500个就业岗位。
项目建成后,可填补自治区智能化温室方面的空白,为其他地区建立智能化温室提供典型示范和宝贵的经验。将进一步提升自治区设施农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装备水平。
9.1.3生态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发展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加快温室大
棚蔬菜种植的技术升级,春光村的农村基础设施将得到较大改善,脏乱差等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同时,还可以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意识,对实现共同富裕,起到典型引路作用,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陕坝镇乃至杭锦后旗的整体生态环境将得带改善,对于保护环境、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9.2风险分析
9.2.1组织管理的风险
目前,农业高科技用于还不十分普遍,园区的组织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园区的运行和管理效率,园区的管理机构是否合理,人员十分精干,项目管理人员是否有较高的的素质和丰富的经验,以及项目的技术服务体系是否完善等,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
9.2.2技术使用风险
由于园区示范的现代农业技术科技含量比较高,需要有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行配合,才能充分发挥项目高新技术的作用。
9.2.3生产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使用的预期收益不仅受高新技术本身的技术性能和特点的影响,同时受产品市场的影响,产品质量、销售策略可能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
10.专家评估意见
11.盟、市科技局意见、签字盖章
附3
编号
内蒙古自治区
农牧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园区名称 内蒙古杭锦后旗海龙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申报单位 巴彦淖尔市海龙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 7 月 20 日
一、编写内容
1. 实施方案提要
2. 目的意义
3. 建设现状与工作基础
4. 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5. 总体任务、考核目标、布局与进度安排
6. 各功能区的任务、考核目标与进度安排
7. 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
8. 投资总预算、年度预算与资金筹措
9. 效益与风险分析
10.
11. 专家评估意见 盟、市科技局意见、签字盖章
二、编写说明
1. 按要求准确、如实编写。
2. 本方案按A4纸打印。
3.本方案一式5份。
1.实施方案提要
1.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内蒙古杭锦后旗海龙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项目建设单位:巴彦淖尔市海龙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海龙公司董事长李海龙。
项目建设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春光村二社。
1.2项目建设目标
1.2.1总体目标
项目完成投资9822万元,项目建成后,新增优质农畜产品生产能力1082.5吨,资产规模达到13710.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8108万元,递延资产850,流动资产4152.5万元。
1.2.2经济目标
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上交税收500万元,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
1.3项目技术重点
智能控制技术和实施农业相结合,努力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创造精准农业的范例;种植、养殖和加工储运销售相结合,实现种养加一体化经营。
1.4项目建设内容
高效种植区建设半地下式智能化温室53座,每座占地面积
3.13亩,总占地面积165.89亩,总投资1200万元;以色列智能化连栋温室1座,占地9亩,投资800万元。
高效特种畜禽养殖基地1处,占地10000平米,投资1000万元。
科技培训服务及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3100平米,投资500万元。
集垂钓、采摘、餐饮、农耕为一体的生态餐厅1处,投资1500万元。
11000平米以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和贸易为主的物流园区1处,投资1500万元。
项目还将配套供电、给水、排水、道路、场区硬化、绿化、机电井、围栏等附属设施。
1.5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1.5.1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982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574.84万元,设备购置705.24万元,土地占用费1678万元,生物资产购置650万元,科技服务费用2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14万元。
项目铺底流动资金600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9222万元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7958.09万元,生物资产和递延资产投资850万元,项目其他费用414万元。
1.5.2年度预算
项目总投资9822万元,其中2011年投入1678万元,2012
年投入3244万元,2013年投入4900万元。
1.5.3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9822万元。其中企业自筹万元,银行贷款万元,申请科技补助资金万元。
国家科技补助资金用于方面。
1.6效益分析
1.6.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企业可增加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交税收500万元,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投资报酬率15.3%,投资回收期
6.5年(不含建设期)
1.6.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以促进实施农业向规模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新鲜蔬菜,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繁荣,而且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可为邻近乡镇乃至全旗设施农业发展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项目提供500个就业岗位。
项目建成后,可填补自治区智能化温室方面的空白,为其他地区建立智能化温室提供典型示范和宝贵的经验。将进一步提升自治区设施农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装备水平。
1.6.3生态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发展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加快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技术升级,春光村的农村基础设施将得到较大改
善,脏乱差等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同时,还可以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意识,对实现共同富裕,起到典型引路作用,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陕坝镇乃至杭锦后旗的整体生态环境将得带改善,对于保护环境、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目的意义
2.1项目建设的目的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和现实途径,国内外长期的实践证明,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发展和创新,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推动了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本项目为农、牧、林、渔为一体的科技型农产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果蔬、水产品和特种畜禽产品供应国内市场,以解决当地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
项目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为发展当地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2.2项目建设意义
2.2.1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项目属于设施农业,技术密集且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比较高, 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 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发展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 就是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 实现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设施农业通过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按照动植物生长的要求控制最佳生产环境, 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周年生产的特点, 实现了集约化、商品化、产业化,具有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 是技术高度密集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可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2.2.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发展设施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 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 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设施农业产业不仅是城镇居民的“ 菜篮子” , 也是农民的“ 钱袋子” 。促进设施农业
发展, 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2.2.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发展设施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手段。资源短缺和生产环境恶化是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克服的问题, 发展设施农业可减少耕地使用面积, 降低水资源、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 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的综合利用, 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循环化和生态化,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2.5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品安全
发展设施农业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优质园艺产品和畜禽产品的供应与消费, 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农业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的具体体现。设施农业可以通过调控生产环境,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周年持续供应。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不断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建设现状与工作基础
3.1建设现状
内蒙古杭锦后旗海龙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位于陕坝镇城区东部的春光村,距陕坝镇城区2.7公里,北距五乌公路2.3公里,南距临陕公路4公路。中心区地理位置北纬40°53′58.37″,
东经107°10′42.83″。园区呈长方形,南北均长636米,东西均长450米。
内蒙古杭锦后旗海龙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占地面积416亩,总投资9822万元。园区建有半地下式智能温室53座(每座占地面积3.13亩),投资1200万元;以色列智能化连栋温室1座,占地9亩,投资800万元;10000平米特种畜禽养殖基地1处, 投资1000万元;3100平米科技服务及办公楼1座,投资500万元;集垂钓、采摘、餐饮、农耕为一体的生态餐厅1处,投资1500万元;11000平米以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和贸易为主的物流园区1处,投资1500万元。项目还将配套供电、给水、排水、道路、场区硬化、绿化、机电井、围栏等附属设施。
内蒙古杭锦后旗海龙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杭锦后旗陕坝镇春光村二社,是杭锦后旗人民政府十二五期间大力支持的重点项目,该园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完成了53座半地下冬暖式智能高产节能日光温室建筑工程、园区道路及给排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以色列连栋温室正在紧张的施工中。
项目单位成功引进了山东寿光半地下式温室建造技术,并完成了53座温室主体工程的建造,初步完成了该技术的消化。由包头诚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设计并负责安装智能检测与自动化控制部分,目前正在设计中。
项目的建设,将成为自治区设施农业的代表性园区和新亮点。
3.2工作基础
杭锦后旗陕坝镇是杭锦后旗主要的蔬菜生产乡镇,大多数农户一直就有栽培蔬菜、瓜果的习惯,积累了丰富的蔬菜种植经验。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需求,旗委、旗政府更是把发展设施农业蔬菜种植做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手段,从政策、资金、市场等方面入手,扶持发展设施农业。
项目创新点:一是在传统温室的基础上引进智能化自动控制和监测技术。二是实现种植、养殖一体化、规模化经营。三是生产、销售与休闲度假融为一体。
技术水平:项目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一是在内蒙古地区首次采用半地下式温室结构;二是综合配套使用滴灌、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在内蒙古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由山东潍坊奥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建造连栋温室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目前基建部分即将完工,自动化控制部分正在设计中。
在旗委、旗政府主管部门及主管领导的扶持下,特别是在旗科技局的扶持和帮助下,公司与山东寿光地区及当地农牧业科技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引进了一批国际、国内最新的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和新型农机具,提高了种植技术的科技含量,提升了种植产品的经济效益,公司技术团队水平实现了质的转变,为该示范园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4.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4.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统三基”的发展战略和“围绕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总体要求,以“科技—产品—市场—产业”连接机制和提升各项主导产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为出发点,突出农业高新技术的引领与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力求在农业技术、产品生产、运行管理模式上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接轨,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
4.2计划目标
4.2.1总体目标
到2013年12月底,项目完成投资9822万元,其中2013年完成投资4900万元。项目建成后,新增优质农畜产品生产能力1082.5吨,资产规模达到13710.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8108万元,递延资产850,流动资产4152.5万元。员工总数达到505人,其中新增就业人数500人。
4.2.2经济目标
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上交税收500万元,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
4.2.3技术、质量指标
1、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家同类项目技术水平,产出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执行的质量标准:项目区生产的农产品和畜产品达到国家相关的绿色食品标准、良好农业标准。
3、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认证及企业通过的质量认证体系:项目建成后,企业逐步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体系ISO9001质量认证及良好农业认证。
5.总体任务、考核目标、布局与进度安排
5.1总体任务
项目建成集高效种植、高效养殖、农产品流通、科技培训与推广的综合性园区。
高效种植区建设半地下式智能化温室53座,每座占地面积
3.13亩,总占地面积165.89亩,总投资1200万元;以色列智能化连栋温室1座,占地9亩,投资800万元。
高效特种畜禽养殖基地1处,占地10000平米,投资1000万元。
科技培训服务及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3100平米,投资500万元。
集垂钓、采摘、餐饮、农耕为一体的生态餐厅1处,投资1500万元。
11000平米以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和贸易为主的物流园区1处,投资1500万元。
项目还将配套供电、给水、排水、道路、场区硬化、绿化、机电井、围栏等附属设施。
5.2考核目标
5.2.1 建设进度指标
2013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全部工程,并投入正常运营,项目通过国家和自治区专家组验收。
5.2.2技术指标
各项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工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具体包括:
1.温室作业的自动化控制程度达到70%以上。
2.受控因素自动化控制准确率达到95以上。
3.自动化控制保险系数达到95以上。
4.系统运行正常系数达到99%以上。
5.2.3经济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以上,实现利润1500万元以上,上交国家税收500万元。
5.3园区布局
5.3.1园区布局原则
充分利用园区耕地,安排高效种植业。荒碱地安排养殖区、物流区及其他工程建筑项目。
5.3.2园区布局
1.高效智能化种植区
分布在园区的西部和南部,总面积174.9亩,其中半地下式智能温室165.9亩,分布在园区的东部;以色列智能化连栋温室9亩,位于园区的南部。
2.高效特种畜禽养殖区
高效特种畜禽养殖区占地15亩,安排在园区的西侧。
3.生态餐厅
生态餐厅集垂钓、采摘、餐饮、农耕为一体,占地35亩,其中餐饮安排在园区东侧中部,特种鱼类养殖垂钓池安排在园区的西侧南部。
4.农产品物流区
农产品物流区占地16.5亩,安排在园区东北角。
5.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区
农业科技培训区占地5亩,建筑面积3000平米,内部设有会议室、培训中心、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5.4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2.5年:
2011年5---12月,完成落实园区土地。
2012年1---3月,完成园区规划设计。
2012年4---5月,完成园区工程场地整理、种植区工程设计。
2012年6---10月,完成53座温室土建工程、科技培训及办公楼土建工程;
2012年7---10月,完成特种鱼类养殖垂钓区土建工程。 2012年11---12月,完成以色列连栋温室工程设计
2013年1---2月,完成种植业区温室附属实施安装。
2013年3---4月,完成园区道路铺设、给排水管道安装、供电线路架设;完成科技培训及办公楼内部装修并投入使用,完成完成种植业区温室土地整理、种子、苗木、肥料、农膜等生产资料购置,完成以色列连栋温室基础工程。
2013年4---5月完成种植业区温室种植。
2013年5---8月,完成以色列连栋温室安装;完成种植业区温室滴灌系统安装和智能控制安装;完成农产品流通区土建工程。
2013年6---10月,完成特种养殖区工程建设、生态餐厅工程建设。
2013年9---10月,完成种植区温室、以色列连栋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安装调试,投入试运行。生态餐厅、养殖业区、农产品流通区、科技培训中心投入试运行。
201311---12月,项目工程全面验收。
6.各功能区的任务、考核目标与进度安排
6.1高效智能化种植区
6.1.1功能区任务
生产绿色无公害瓜果蔬菜,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全年生产;作为高效种植业示范基地,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农业科学试验研究。
6.1.2考核目标
年生产优质瓜果蔬菜683吨,实现产值1800万元;开展农业科学试验10项。
6.1.3进度安排
2011年5---12月,完成土地落实。
2012年1---3月,完成规划设计。
2012年4---5月,完成园区工程场地整理、种植区工程设计。
2012年6---10月,完成53座温室土建工程建设。
2013年1---2月,完成种植业区温室附属实施安装。 2013年3---4月,完成园区道路铺设、给排水管道安装、供电线路架设;完成完成种植业区温室土地整理、种子、苗木、肥料、农膜等生产资料购置。
2013年4---5月完成种植业区温室种植。
2013年5---8月,完成种植业区温室滴灌系统安装和智能控制安装。
2013年9---10月,完成种植区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安装调试,投入试运行。
201311---12月,项目工程全面验收。
6.2高效特种畜禽养殖区
6.2.1功能区任务
养殖特种畜禽,生产优质畜产品;引进珍惜畜禽,繁育优质
种畜、种禽。开展畜牧业科学研究5项
6.2.2考核目标
年生产优质畜禽肉类400吨,实现产值1200万元。
6.2.3进度安排
2011年5---12月,完成落实功能区土地。
2012年1---3月,完成功能区规划设计。
2012年4---5月,完成功能区工程场地整理。
2013年6---10月,完成特种养殖区工程建设。
2013年9---10月,养殖业区试运行。
201311---12月,项目工程全面验收。
6.3生态餐厅
6.3.1功能区任务
该区域及种植、采摘、观光、就餐为一体,综合运用建筑学、园林学、设施园艺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以设施调控技术、农艺栽培技术来维护餐厅的优美环境,形成以绿色景观植物为主,蔬、果、花、草、药、菌为辅的植物配置格局,结合假山、瀑布、竹木亭阁的园林景观,为就餐者提供绿色、优美、舒适、悠闲、宜人的就餐环境,安全、可口的生态(有机)食品。
6.3.2考核目标
年生产优质种苗140万株、花卉50000盆及采摘作物,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年实现产值600万元。
6.3.3进度安排
2011年5---12月,完成落实功能区土地。
2012年1---3月,完成功能区规划设计。
2012年4---5月,完成功能区工程场地整理。
2013年6---10月,生态餐厅工程建设。
2013年9---10月,生态餐厅投入试运行。
201311---12月,项目工程全面验收。
6.4农产品物流区
6.4.1功能区任务
农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和贸易,打造杭锦后旗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园区和农畜产品交易平台。
6.4.2考核目标
物流园区实现年交易瓜果蔬菜1万吨、肉类1000吨。实现产值1600企业。
6.4.3进度安排
2011年5---12月,完成落实该区土地。
2012年1---3月,完成该该区规划设计。
2012年4---5月,完成该区工程场地整理
2013年5---8月,完成农产品流通区土建工程。
2013年9---10月,农产品流通区投入试运行。
201311---12月,项目工程全面验收。
6.5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区
6.5.1功能区任务
主要承担农民科技培训、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为园区提供办公、后勤支持。
6.5.2考核目标
年培训农民2万人次,协调专家指导200个工作日。
6.5.3进度安排
2011年5---12月,完成落实该区土地。
2012年1---3月,完成该该区规划设计。
2012年4---5月,完成该区工程场地整理
2012年6---10月,完成科技培训中心及办公楼土建工程; 2013年3---4月,科技培训中心及办公楼内部装修并投入使用。
2013年6---10月,科技培训中心投入试运行。
201311---12月,项目工程全面验收。
7.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
7.1组织管理
7.1.1成立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由杭锦后旗人民政府分管旗长任组长、旗政府办、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发改局、财政局、项目单位、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为成员的杭锦后旗现代设施农业高科技科技示范
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园区重大事项决策和总体协调,指导制定建设规划,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制定地方配套政策,确保园区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7.1.2设立园区建设办公室
由旗农牧局和项目单位组成园区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示范园区建设等常规工作。
7.1.3设立专家组
聘请旗内外专家成立园区技术开发专家组,具体负责园区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指导。
7.2运行机制
内蒙古杭锦后旗海龙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统一规划、项目整合、快速发展”为宗旨,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进行操作,逐步建立完善“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培育主体、规范运行”的运行机制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市场牵园区、园区连农户的发展路子,依靠农业高新技术,调整生产结构,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增加企业收入,同时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7.3保障措施
7.3.1政策保障
旗政府制定出台有关资金、税收、土地管理、用电和其他有关配套政策,为园区建设和运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7.3.2科技保障
整合当地科技资源,优先为园区提供科技服务。加强与科研、
教育单位的协作,增强园区科技的支撑力度。改革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农技推广方法和机制,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立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应用和带动农户发展的新的技术服务模式。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为科技人员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
7.3.3机制保障
以该示范园区为平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建设,完善以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和农户为主体、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示范园区建设新机制。探索示范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的有效机制。
7.3.4投资保障
整合地方财政各项支农资金,重点支持现代高科技设施农业园区新技术的集成与示范,着力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有关部门在安排年度项目计划时,应优先向农业示范园区倾斜。
7.3.5信息保障
利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建立连接示范园区与市场的经营及商贸服务信息平台和科技服务中心与龙头企业及农户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支持示范园区企业经营和生产。通过以上平台的建立,消除影响示范园区与市场信息交流的屏障,促进示范园区与市场信息的紧密结合。强化对农民的科技与文化的培训,提高
示范园区农户科技文化素质和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能力。
8.投资总预算、年度预算与资金筹措
8.1项目投资总预算
项目总投资982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574.84万元,设备购置705.24万元,土地占用费1678万元,生物资产购置650万元,科技服务费用2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14万元。
项目铺底流动资金600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9222万元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7958.09万元,生物资产和递延资产投资850万元,项目其他费用414万元。
8.2年度预算
项目总投资9822万元,其中2011年投入1678万元,2012年投入3244万元,2013年投入4900万元。
8.3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9822万元。其中企业自筹万元,银行贷款万元,申请科技补助资金万元。
国家科技补助资金用于方面。
9.效益与风险分析
9.1效益分析
9.1.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企业可增加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交税收500万元,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投资报酬率15.3%,投资回收期
6.5年(不含建设期)
9.1.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以促进实施农业向规模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新鲜蔬菜,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繁荣,而且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可为邻近乡镇乃至全旗设施农业发展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项目提供500个就业岗位。
项目建成后,可填补自治区智能化温室方面的空白,为其他地区建立智能化温室提供典型示范和宝贵的经验。将进一步提升自治区设施农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装备水平。
9.1.3生态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发展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加快温室大
棚蔬菜种植的技术升级,春光村的农村基础设施将得到较大改善,脏乱差等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同时,还可以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意识,对实现共同富裕,起到典型引路作用,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陕坝镇乃至杭锦后旗的整体生态环境将得带改善,对于保护环境、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9.2风险分析
9.2.1组织管理的风险
目前,农业高科技用于还不十分普遍,园区的组织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园区的运行和管理效率,园区的管理机构是否合理,人员十分精干,项目管理人员是否有较高的的素质和丰富的经验,以及项目的技术服务体系是否完善等,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
9.2.2技术使用风险
由于园区示范的现代农业技术科技含量比较高,需要有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行配合,才能充分发挥项目高新技术的作用。
9.2.3生产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使用的预期收益不仅受高新技术本身的技术性能和特点的影响,同时受产品市场的影响,产品质量、销售策略可能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
10.专家评估意见
11.盟、市科技局意见、签字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