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审视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审视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老话题了,今天之所以老调重弹,是因为笔者想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视角来反思一下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求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认识,增强把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合起来的自觉性。

一、要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就应该突出地强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联系的一面,构建起符合目前国情的德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运作的育人机制。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是纳入德育系列的,但这不等于说,两者存在着包含关系。 从相互联系的一面来看,首先应该指出,当前中小学生中诸如厌学、追星、沉湎网吧、团伙犯罪、校园恶势力、男女交往失当乃至少女怀孕等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有思想方面、品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及法制观念方面的原因,而且往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因此应该从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客观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等角度来加以分析并寻求对策。其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育人工作中互为补充,殊途同归,共同为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和道德品行而努力。再次,从目前的学校管理体制来看,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可能完全独立运作,自成体系,它基本上是由德育管理部门来负责统筹协调的。

二、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发展性需要。

现在的德育运行模式,从许多学校的现状来看,是属于行政管理模式,即运用管理机构及教师的权威、通过行政命令或集体舆论的压力,结合一定的说服教育,来达到“学生遵纪守法、校园秩序稳定”的目的。从表面上看,这样做虽然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近期效果,使学生规规矩矩、服服帖帖,但从实质上分析,学生往往是慑于权威和压力而在表面上暂时服从,一旦脱离管束,他们就会“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若从长远看,更是会导致学生人格变异,形成双重人格,并使民族素质整体水平下降。这种德育理念和德育模式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缺少了对学生人生的关怀,放弃了对学生人性的提升,因此,谈不到有什么真正的实效性。

三、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就应该注重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与技巧,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与氛围。

学校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为学生做的每一件事、特别是对学生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通过沟通来向学生表达学校的德育理念和德育要求;德育工作的效绩之大小,

说到底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效能。换言之,德育效能的发生是在活生生的师生关系中进行的,师生关系的真正生命力是通过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中体现的。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观念、思想、态度甚至是教师的表情,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都体现着教师对德育工作的本质、原则、理念的某种理解,也体现着教师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无天然联系的某种理解。

四、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就应该坚信学生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坚持对学生“高度尊重、适度要求、适时引导”,努力张扬学生的向善本性,变“他律教育”为“自律教育”。

“适度要求”是指克服传统德育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泛政治化”倾向。“泛政治化”影响下的德育常常把国家的政治意志和社会发展总目标当作学校德育的具体目标,并表现为德育目标上的过度理想化和德育内容的片面化、成人化。在德育评价上,则往往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基础文明问题等等都当成是道德品质问题,把“老实”、“听话”、“服从”等当作“好学生”的衡量标准。反过来,对于学习不努力、成绩不理想、行为上有这样那样缺点的学生则要严加批评,上纲上线,以为这样就是严格要求,而很少注意到每个学生不同的具体情况。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中间有些人之所以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问题,不是他们自己甘心如此,而是由于在自身发展的某个环节遇到了障碍,而又没能得到及时的援助所致。如果我们不加分析地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容易导致当事人的焦虑、失望、受挫感,并在自我意识方面出现统整混乱,就会引发一系列认知偏差和行为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适度,一定要符合个体的实际情况,而且应该是学生自己能够把握、调控得了的。这样从表面看来,要求似乎是降低了,但德育的实效性却提高了。

“适时引导”,是指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对学生加以及时的引导。我们知道,中小学德育管理部门和班主任每天都要处理相当数量的学生行为问题,不能否认其中确有许多“教育”“转化”取得成功的范例,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仍有为数不少的“问题学生”对学校传统的德育管教措施、乃至于纪律处分不屑一顾,依然我行我素,有些德育管理干部和班主任常常为此感到迷茫困惑、心力交瘁。若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来看待这些学生,就会认为他们的行为问题或道德问题并非本性恶劣、顽固不化,而主要是由于自己认知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错误习得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是调整认知方式,并从行为上加以必要的引导。纪律处分当然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但纪律处分如果用滥了反而会使一些学生彻底丧失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心。正如行为学家斯金纳所言:“一个人受到惩罚的威胁时,他也根本享受不到自由或尊严。而不幸的是,社会上的各种惩罚依然十分普遍,试图通过惩罚来达到人的行为的合理化,似乎有许多的难题。……这些手段常常会相互冲突,而且还可能产生预见不到的后果。”[6] 按照斯金纳的设想,我们要为之努力的是设计更好的环境而非更好的人,

我们可以尽可能多设想一些替代惩罚的其它干预措施,于是就有了阳性强化法(正强化)、负性强化法(负强化)、消退法、代币法、示范法(模仿法)、厌恶疗法、系统脱敏法等等行为主义的辅导技术。这是因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大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是错误学习的结果。教育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并加强正向行为的训练,人是可以摈除不良旧习、重塑一种新的健康的行为方式的。当学生出现正向行为时,我们可以适时地对其进行强化;当学生没能达到正确的行为标准时,我们可以依据行为主义的辅导技术,适时地创造条件,帮助他取得成功,来引导他的正向行为,或者依照认知主义理论的主张,逐一地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方式,以改善学生在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困扰状态。这就是“适时引导”的意思。而“适时引导”的实际成效又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没有信任,谈不到引导。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适时引导,其效果往往是泛泛的说教、批评、指责或者严厉的惩罚所不及的。

五、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建设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又懂得学生心理辅导的新型的教师队伍。

从本质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育人理念、一种育人态度、一种育人方式。凡是教师,都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尤其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更是此项工作的中坚,是决定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因为“打从上午七点多钟学生进到学校,到下午三、四点钟学生放学回家,学生们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都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可以决定学生在一天中的快乐或不快乐,这一天过得有意义或没有意义。”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审视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老话题了,今天之所以老调重弹,是因为笔者想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视角来反思一下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求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认识,增强把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合起来的自觉性。

一、要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就应该突出地强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联系的一面,构建起符合目前国情的德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运作的育人机制。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是纳入德育系列的,但这不等于说,两者存在着包含关系。 从相互联系的一面来看,首先应该指出,当前中小学生中诸如厌学、追星、沉湎网吧、团伙犯罪、校园恶势力、男女交往失当乃至少女怀孕等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有思想方面、品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及法制观念方面的原因,而且往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因此应该从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客观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等角度来加以分析并寻求对策。其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育人工作中互为补充,殊途同归,共同为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和道德品行而努力。再次,从目前的学校管理体制来看,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可能完全独立运作,自成体系,它基本上是由德育管理部门来负责统筹协调的。

二、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发展性需要。

现在的德育运行模式,从许多学校的现状来看,是属于行政管理模式,即运用管理机构及教师的权威、通过行政命令或集体舆论的压力,结合一定的说服教育,来达到“学生遵纪守法、校园秩序稳定”的目的。从表面上看,这样做虽然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近期效果,使学生规规矩矩、服服帖帖,但从实质上分析,学生往往是慑于权威和压力而在表面上暂时服从,一旦脱离管束,他们就会“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若从长远看,更是会导致学生人格变异,形成双重人格,并使民族素质整体水平下降。这种德育理念和德育模式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缺少了对学生人生的关怀,放弃了对学生人性的提升,因此,谈不到有什么真正的实效性。

三、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就应该注重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与技巧,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与氛围。

学校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为学生做的每一件事、特别是对学生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通过沟通来向学生表达学校的德育理念和德育要求;德育工作的效绩之大小,

说到底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效能。换言之,德育效能的发生是在活生生的师生关系中进行的,师生关系的真正生命力是通过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中体现的。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观念、思想、态度甚至是教师的表情,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都体现着教师对德育工作的本质、原则、理念的某种理解,也体现着教师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无天然联系的某种理解。

四、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就应该坚信学生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坚持对学生“高度尊重、适度要求、适时引导”,努力张扬学生的向善本性,变“他律教育”为“自律教育”。

“适度要求”是指克服传统德育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泛政治化”倾向。“泛政治化”影响下的德育常常把国家的政治意志和社会发展总目标当作学校德育的具体目标,并表现为德育目标上的过度理想化和德育内容的片面化、成人化。在德育评价上,则往往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基础文明问题等等都当成是道德品质问题,把“老实”、“听话”、“服从”等当作“好学生”的衡量标准。反过来,对于学习不努力、成绩不理想、行为上有这样那样缺点的学生则要严加批评,上纲上线,以为这样就是严格要求,而很少注意到每个学生不同的具体情况。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中间有些人之所以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问题,不是他们自己甘心如此,而是由于在自身发展的某个环节遇到了障碍,而又没能得到及时的援助所致。如果我们不加分析地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容易导致当事人的焦虑、失望、受挫感,并在自我意识方面出现统整混乱,就会引发一系列认知偏差和行为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适度,一定要符合个体的实际情况,而且应该是学生自己能够把握、调控得了的。这样从表面看来,要求似乎是降低了,但德育的实效性却提高了。

“适时引导”,是指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对学生加以及时的引导。我们知道,中小学德育管理部门和班主任每天都要处理相当数量的学生行为问题,不能否认其中确有许多“教育”“转化”取得成功的范例,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仍有为数不少的“问题学生”对学校传统的德育管教措施、乃至于纪律处分不屑一顾,依然我行我素,有些德育管理干部和班主任常常为此感到迷茫困惑、心力交瘁。若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来看待这些学生,就会认为他们的行为问题或道德问题并非本性恶劣、顽固不化,而主要是由于自己认知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错误习得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是调整认知方式,并从行为上加以必要的引导。纪律处分当然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但纪律处分如果用滥了反而会使一些学生彻底丧失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心。正如行为学家斯金纳所言:“一个人受到惩罚的威胁时,他也根本享受不到自由或尊严。而不幸的是,社会上的各种惩罚依然十分普遍,试图通过惩罚来达到人的行为的合理化,似乎有许多的难题。……这些手段常常会相互冲突,而且还可能产生预见不到的后果。”[6] 按照斯金纳的设想,我们要为之努力的是设计更好的环境而非更好的人,

我们可以尽可能多设想一些替代惩罚的其它干预措施,于是就有了阳性强化法(正强化)、负性强化法(负强化)、消退法、代币法、示范法(模仿法)、厌恶疗法、系统脱敏法等等行为主义的辅导技术。这是因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大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是错误学习的结果。教育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并加强正向行为的训练,人是可以摈除不良旧习、重塑一种新的健康的行为方式的。当学生出现正向行为时,我们可以适时地对其进行强化;当学生没能达到正确的行为标准时,我们可以依据行为主义的辅导技术,适时地创造条件,帮助他取得成功,来引导他的正向行为,或者依照认知主义理论的主张,逐一地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方式,以改善学生在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困扰状态。这就是“适时引导”的意思。而“适时引导”的实际成效又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没有信任,谈不到引导。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适时引导,其效果往往是泛泛的说教、批评、指责或者严厉的惩罚所不及的。

五、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建设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又懂得学生心理辅导的新型的教师队伍。

从本质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育人理念、一种育人态度、一种育人方式。凡是教师,都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尤其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更是此项工作的中坚,是决定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因为“打从上午七点多钟学生进到学校,到下午三、四点钟学生放学回家,学生们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都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可以决定学生在一天中的快乐或不快乐,这一天过得有意义或没有意义。”


相关内容

  • 以建构主义角度审视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摘要]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也是直接关系到儿童身心发展是否全面和谐的关键.那么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便是幼儿园课程发展和改进的导航.本文笔者以建构主义的角度审视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展望未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趋势. [关键词]建构主义 儿童 幼儿园 课程价值取向 我们在幼儿教 ...

  • 需求导向视角下的旅游业性质
  • 第34卷 第3期2011年03月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 ur nal of Y ang tze U niversity(So cial Sciences) Vo l 34No 3M ar. 2011 需求导向视角下的旅游业性质 李鹏学 (长治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 山西长治04601 ...

  • 给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怎么写] (一) 给材料作文怎么写 给材料作文,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材料作文怎么写.所给的材料主要有以下若干种: 1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2 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3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4 与写作者道 ...

  • 从湖南省2010年高考作文看议论文立意
  • 从作文阅卷过程中不难发现,议论文写作是大多数考生写作的重头戏.主旋律.纵观二十来年的高考作文,有些年份的高考作文就直接规定只写议论文.就是近几年来,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在"浅化文体意识,突出创作个性"的前提下,在其他文体争相纷呈的情况下,把高考作文写成议论文的考生仍占绝大多数.可 ...

  • 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内涵关联性审视
  • 内容提要:信息的人化,以及人化的信息已逐渐凸显为理论研究或实践的中心.文章从以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为主体的以人为本信息研究领域的确立,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信息研究体系中的两个子系统,笔者以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为视角,提出了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 ...

  • 课题开题会讲话
  • 在<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一级子课题 <农村初中生厌学情绪研究>开题会上的讲话 海伦市百祥中学 刘 爽 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 很高兴市教育科研所的专家领导参加在我校召开<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一级子课题<农村初中生厌学情绪研究>省级重点课 ...

  • [画杨桃]教学设计与反思
  • 品读语言文字 渗透思想教育 --<画杨桃>一文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荆州市 刘国林 [情景说明] <画杨桃>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新教材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的道理,让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 ...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阅读,合作学习,体会出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 3.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实 ...

  • 论电视文艺批评的四个范畴
  • 摘要:电视文艺批评作为电视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蓬勃发展的电视文艺实践.日益多元的文化思潮以及错综复杂的大众艺术格局,亟须强化功能价值,建构与当下大众文化特别是电视文化生态相适应的批评理论体系.我国的电视文艺批评理论主要围绕电视文艺文本批评.主体批评.受众批评.文化批评这四个范畴展开,它们既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