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额定管理规定
1.目的
建立合理化、标准化的工时管理办法,依据工时定额规范生产,并作为合理利用人员、工艺改进、成本核算的依据,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消耗,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XXXXXX有限公司生产部门
3.定义
3.1产品工时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待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3.2产品工时额定管理是对产品工时定额的制定、贯彻、统计、和修订的管理过程
4.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
4.1制定工时定额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
4.2制定工时定额要考虑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
4.3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方针。
4.4同一工序,同一产品只有一个定额,称为定额的统一性。
5.工时定额制定的方法
5.1技术额定法:根据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数量,确定装配时间,加上辅助时间。
5.2经验估工法:计划员和老员工根据经验对产品工时定额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新产品试制。
5.3统计分析法:根据统计员对每台设备的工时统计,计算出其所消耗的总工时,主要应用于设备工时定额的修订。
5.4类比法:主要应用于有可比性的设备。
6.工时定额实行的具体措施
6.1工时计算由生产部计划员依据以往设备装配时间进行核算
6.2各个装配班组指定专人按照实际装配情况如实填写日工时报表,交由班组长核对并签字确认,以便进一步完善工时,不能虚报、谎报。
6.3若指定人员因请假、出差等不在的情况,则由员工自行填写。
6.4每天的生产报表必须按照规定填写清楚(包括质量影响、误工),如果因质量影响,导致无法正常装配,请填写信息反馈表。
6.5如遇不合理工时应在第一时间向有关人员反应,不得以各种借口消极怠工和停工。
6.6生产部计划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合理工时报有关领导,领导同意后再进行适当调整
6.7工时一旦给定,当发生装配超出计划工时范围(日报表没有说明影响原因),超出部分不予计算。
6.8临时任务及设备包装等工时按照实际发生工时填报。
工时额定管理规定
1.目的
建立合理化、标准化的工时管理办法,依据工时定额规范生产,并作为合理利用人员、工艺改进、成本核算的依据,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消耗,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XXXXXX有限公司生产部门
3.定义
3.1产品工时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待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3.2产品工时额定管理是对产品工时定额的制定、贯彻、统计、和修订的管理过程
4.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
4.1制定工时定额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
4.2制定工时定额要考虑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
4.3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方针。
4.4同一工序,同一产品只有一个定额,称为定额的统一性。
5.工时定额制定的方法
5.1技术额定法:根据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数量,确定装配时间,加上辅助时间。
5.2经验估工法:计划员和老员工根据经验对产品工时定额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新产品试制。
5.3统计分析法:根据统计员对每台设备的工时统计,计算出其所消耗的总工时,主要应用于设备工时定额的修订。
5.4类比法:主要应用于有可比性的设备。
6.工时定额实行的具体措施
6.1工时计算由生产部计划员依据以往设备装配时间进行核算
6.2各个装配班组指定专人按照实际装配情况如实填写日工时报表,交由班组长核对并签字确认,以便进一步完善工时,不能虚报、谎报。
6.3若指定人员因请假、出差等不在的情况,则由员工自行填写。
6.4每天的生产报表必须按照规定填写清楚(包括质量影响、误工),如果因质量影响,导致无法正常装配,请填写信息反馈表。
6.5如遇不合理工时应在第一时间向有关人员反应,不得以各种借口消极怠工和停工。
6.6生产部计划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合理工时报有关领导,领导同意后再进行适当调整
6.7工时一旦给定,当发生装配超出计划工时范围(日报表没有说明影响原因),超出部分不予计算。
6.8临时任务及设备包装等工时按照实际发生工时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