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造就了欧洲的启蒙运动。它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使18世纪成为理性和启蒙的时代。本论文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发展内容的研究,主要讨论科学与启蒙运动的内在联系,为人们理解近代科学架起一座与历史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科学 启蒙运动 理性思维 价值 1.“理性时代的到来” ――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从17世纪的欧洲发生的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理性时代到来的条件。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这一变化引起了欧洲国家的广泛注意。为了推翻封建“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1]。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其次,启蒙运动之发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因为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到18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研究在物理学、植物学、地理学等领域内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就,使得很多人相信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才出现了启蒙运动。这场运动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深入发展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它的内容和影响都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2.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认为启蒙运动的目的是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黑暗时期)。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2]启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 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但就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3]。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沦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 3.启蒙运动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科学的影响。 启蒙运动产生了很多有意义的影响。其一,新科学的建立和知识的连续暴涨。例如化学逐渐从医学中脱离出来,生物学逐渐从博物学中分离出来……人们对各门学科的认识速度加快,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其二,技术改变、驯服和征服自然,减轻人的痛苦、贫穷和疾病,有助于人的健康和幸福。其三,普遍的教育、阅读、写作和学习取得了惊人的进展,这些曾经被看作是上层阶级的特权,现在成为所有阶层儿童的一般权利。其四,民主革命的进展,这种革命以席卷之势横扫法国、英国和美国,进而扩展到整个欧洲大陆,以致对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的捍卫现在被全世界接受了。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哲学的新方法不仅在科学中彰显威力,而且也被积极引进到科学之外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乃至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如汉金斯所说:18世纪的自然哲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4]。达朗贝尔描述了他所目睹的自然哲学中的革命:“我们的世纪被称为卓越的哲学世纪……新的哲学方法的发现和应用,与各种发现相伴随的那种热情,宇宙奇观在我们身上引起的理念的某种提升――所有这些原因造成了心智的强烈的骚动,就像冲破了堤坝的江河一样从各个方向蔓延穿透大自然。” 18世纪的科学深深地渗入到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之中,用本戴维的话说:到18世纪末,社会科学的思想潮流都使用了科学探究的原则,二者都觉得摆脱了传统的权威,只对科学程序和科学方法的权威负责。科学与启蒙运动可谓一对并蒂莲:启蒙运动催促了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兴旺,科学壮大了启蒙运动的声势和力量,并且使启蒙运动更加深入人心,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凤鸣、姚介厚:《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2](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之《伏尔泰时代》、《卢梭时代》,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7。 [3]徐新:《西方文化史-从文明初始至启蒙运动》,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托马斯L. 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任定成、张爱珍/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摘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造就了欧洲的启蒙运动。它成为世界近代史上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使18世纪成为理性和启蒙的时代。本论文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发展内容的研究,主要讨论科学与启蒙运动的内在联系,为人们理解近代科学架起一座与历史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科学 启蒙运动 理性思维 价值 1.“理性时代的到来” ――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从17世纪的欧洲发生的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理性时代到来的条件。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这一变化引起了欧洲国家的广泛注意。为了推翻封建“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1]。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其次,启蒙运动之发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因为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到18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研究在物理学、植物学、地理学等领域内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就,使得很多人相信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才出现了启蒙运动。这场运动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深入发展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它的内容和影响都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2.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认为启蒙运动的目的是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黑暗时期)。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2]启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 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但就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3]。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沦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 3.启蒙运动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科学的影响。 启蒙运动产生了很多有意义的影响。其一,新科学的建立和知识的连续暴涨。例如化学逐渐从医学中脱离出来,生物学逐渐从博物学中分离出来……人们对各门学科的认识速度加快,新的知识不断涌现;其二,技术改变、驯服和征服自然,减轻人的痛苦、贫穷和疾病,有助于人的健康和幸福。其三,普遍的教育、阅读、写作和学习取得了惊人的进展,这些曾经被看作是上层阶级的特权,现在成为所有阶层儿童的一般权利。其四,民主革命的进展,这种革命以席卷之势横扫法国、英国和美国,进而扩展到整个欧洲大陆,以致对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的捍卫现在被全世界接受了。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哲学的新方法不仅在科学中彰显威力,而且也被积极引进到科学之外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中,乃至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如汉金斯所说:18世纪的自然哲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4]。达朗贝尔描述了他所目睹的自然哲学中的革命:“我们的世纪被称为卓越的哲学世纪……新的哲学方法的发现和应用,与各种发现相伴随的那种热情,宇宙奇观在我们身上引起的理念的某种提升――所有这些原因造成了心智的强烈的骚动,就像冲破了堤坝的江河一样从各个方向蔓延穿透大自然。” 18世纪的科学深深地渗入到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之中,用本戴维的话说:到18世纪末,社会科学的思想潮流都使用了科学探究的原则,二者都觉得摆脱了传统的权威,只对科学程序和科学方法的权威负责。科学与启蒙运动可谓一对并蒂莲:启蒙运动催促了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兴旺,科学壮大了启蒙运动的声势和力量,并且使启蒙运动更加深入人心,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凤鸣、姚介厚:《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2](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之《伏尔泰时代》、《卢梭时代》,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7。 [3]徐新:《西方文化史-从文明初始至启蒙运动》,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托马斯L. 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任定成、张爱珍/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