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恐惧症调查

调查报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一)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了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结果表明:

一、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

二、33%的大学生 “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三、,但事实是仅有17.5%的人在择业的同时考虑了这两个因素。

所以,一方面是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是大学生员工的高流动率带给企业聘用大学生的犹疑;另外,依据职业发展理论,选择一份符合自己天赋与兴趣的职业,不仅能带来人生的快乐,而且能让个人在工作中更有竞争力,但上述调查结果所揭示的与此明显悖逆,这些都敦促我们深入思考:造成这种现状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我们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做些什么?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北森测评网、新浪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设计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研问卷,希望藉此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性的分析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原因,希望能引发公众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和意义的深刻地思考与有效探讨;同时希望调查结果可以帮助高校更好的建立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二、调查设计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目的,调查方设计了《2004年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问卷。问卷由25道题目组成,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有8个问题;用于评估其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满意状况和满意要素。

第二部分为“就业中心职业发展服务满意度”, 有7个问题;用于评估其对学生对就业中心提供的职业辅导服务的满意状况和满意要素。

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向性调查”,共10个问题。用于评估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投资意向。

本次调查以“网络在线问卷”形式进行,参与者匿名作答。对于每个问题,程序要求答题者必须选择一个答案(或以上)才能提交。

本次调查2004年06月28日开始,2004年07月份07日结束,共收集答卷2987份,其中有效问卷2627份。虽然调查没有指定样本群体,但从参与人数与人员背景结构分析,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统计意义。

三、参与调查人群分析:

图一:参与调查人群的性别比例

参加本次调查的人群中,男性约占65%,女性35%,考虑目前男女大学生比例接近1:1,这个比例与第十三次CNNIC调查结果:男性网民61%,女性网民39%基本吻合。

图二,参与调查人群的分类

从参测人群的学历结构看,包括了在校非应届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应届毕业生及毕业超过一年等典型人群。通过人群间的分值差异性,可以有效地分析他们的职业规划情况。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分析

A、满意度整体分析:

从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参与调查者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各项满意度最高没有超过

3.6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单项分最低,说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其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求职方法和技巧”的满意度最低,对“清楚了解自己个性”满意度最高,这说明学生对外界的不满大于对自己认知的不满,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就业形式严峻,学生更容易将工作不合适、职业发展不顺利归的原因归为外部。

从图表分析,排在前三位的因素是:“对自己的个性状况的了解”、“对自己优劣势的把握”及“对自己期望职业的理解”,这三点均属于个人对内的了解,它们处在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说明大家对“自我的把握”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清楚自己将从事职业的具体内容”排在第六位,这是属于信息了解的因素,说明大学生对工作信息比较缺乏了解。排在第四、第五、第七位的清楚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

计划、自己的职业抉择的满意度和自己的求职方法和技巧,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属于具体方法与技巧的方面,说明大学生对具体的生涯规划方法掌握的不多。

可以比较出,相对于排在前三位的因素,自己的求职方法和技巧和清楚自己将从事职业的具体内容是指向外部世界的两个因素。因此大学生在了解外部工作世界信息和具体应对技巧方面更为欠缺。了解自己的满意度高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满意度,说明参与调查者在结合自己的特点与优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方面是欠缺。这也是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满意度较低的一个主要因素。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在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不高的基础上,对自己内部的了解相对更好,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探索需要利用较少的外部资源,比较容易一些,同时也可能大学生对了解自我更重视;大学生对外部工作世界的信息、具体应对技巧和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相对内部信息欠缺的较多,可能是了解外部世界、学习具体方法需要利用较多的外部资源,比较难,比如相关信息渠道是否畅通,是否有足够多的专业机构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能力(沟通的、经济的)能够获得专业帮助,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大学生对了解外部信息和具体方法比较不重视。如果引导大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就业中心、专业机构的共同努力。通过上面的探索,就业中心和专业机构可以从增加沟通和信息渠道以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导入及普及开始改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B、性别差异性分析:

由上表可见,男性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层面的满意度均优于女性。这些可能性产生的原因如下:

现实中女性的职业规划确实不如男性。如果是这个原因,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从小到大接收同等的学校教育的情况下,为什么女性的职业规划会从各个方面低于男性? 女性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期望过高,从而导致满意度相对较低。根据个人判断,比如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从小男性女性不同的期望等,这种可能性比第一种小,但并不排除。 无论哪种情况成立,均表明职业生涯中的女性更需要引导,这需要引起社会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人员的普遍关注。

调查报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二)

2、就业中心的满意度分析:

A、就业中心满意度整体分析:

就平均水平来看,受调查者对就业中心的满意度呈现普遍较低的水平。

在上表所列出的项目中,表示满意的比例不超过20%,对就业中心整体服务表示满意仅占8.8%。相当多的调查者(大约30%)表明就业中心没有提供所涉及的服务。从数据表明,就业中心的服务项目和方式尚待进一步提升。

从列表可以看出,参与调查者普遍对就业中心的服务及就业中心老师的水平普通表示了不满意的倾向。就业中心更需要关注老师的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

在上表列出的所有项目中,表示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调查者不到总数的15%,而选择“一般”的调查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0%,而另有30%的学生根本不了解就业中心的情况,也不了解就业中心的服务,这说明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大部分还停留传统的招生、就业政策咨询、派遣等工作,对于学生的职业辅导、咨询等更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因此许多学生对就业中心及提供的服务不了解或者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B、性别差异性分析:

从男女生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女生对就业中心服务的满意度较男生低,相反,对于就业中心提供的培训及咨询服务,女生的满意度均比男生高。这表明,职业咨询、培训或其它的辅导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女性的满意度。

3、职业生涯规划市场的意向性调查结果分析:

A.职业规划市场的成熟程度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曾经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群体仅占到5.20%,这说明学校就业中心尚没有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或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其次,社会层面也缺少相应的服务机构或组织。

B、学生对专业机构/就业中心的认同程度

从统计结果分析,目前对专业机构的认可程度不是很高,仅有一半的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专业机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这充分说明职业生涯规划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善,专业机构有待用户的进一步检验。

相反,调查者中有82%的表示愿意接受就业中心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这说明学生对就业中心的忠诚度较高,比较信任就业中心的服务。同时也说明在未来的职业指导中,就业中心肩负的责任非常之重。

C、专业方向与就业意向的相关性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人群不愿意从事与自己专业相一致的工作,这充分反映了目前高考选择志愿的肓目性。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放弃自己的专业需要承担非常大

的机会成本。同时也会带来心理、家庭等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融合需要专业职业发展人员系统的服务。

D、职业困惑的问题解决渠道

面临职业困惑或职业选择时,解决的渠道分析如下:

途径总体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工作1年以上

父母12.4%11.6%15.3%11.1%

老师7.1%8.7%7.0%3.2%

同学15.3%12.7%16.0%16.9%

专业机构10.2%12.5%10.2%7.7%

自己44.1%37.5%44.6%55.6%

没有遇到11.0%17.0%7.0%5.5%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面临职业困惑时,最主要的解决途径是自己思考解决,其次是父母和同学,面对未来的发展,超过80%的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或非常重要, 面对职业困惑,70%以上的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但在实际生活中选择专业机构对自己进行指导的学生仅占1成。这表明咨询机构的社会接受程度尚比较低。

E、对职业规划的预期投入倾向

调查者对于职业规划服务的价格,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倾向性,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45%的人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投资为零。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投资超过500(一双鞋子的价格)仅占总人数的15%。

但从调查者的意愿来看,大众已经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投资也有明显的倾向性,但大部人接受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价格在500元左右,超过1000元的价格已明显超出了大家的心理承受水平。

五、小结:

从此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接受,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期望与生涯设计也趋于理性。但国内的商业机构、高校职业指导体系能够提供的服务尚非常有限,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学校就业中心的服务存在较大的可提升空间。 调查显示七成大学生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在我国还算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是根据服务对象个人的能力、兴趣和职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计划,使其明晰生活、职业的方向。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如何?对就业中心提供的职业发展服务是否满意?为此,北森测评、新浪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于2004年6月28日~7月7日共同实施了一次大型调查,采用在线填答形式,共收集有效问卷2627份。参与调查人群包括在校非应届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应届毕业生及毕业超过一年的人等典型人群。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各项调查指标的满意度最高没有超过3.6分(5分表示非常满意),其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求职方法和技巧”的满意度最低,对“清楚了解自己个性”满意度最高。

有40%的大学生在调查中表示,不愿意从事与自己专业相一致的工作。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放弃自己的专业需要承担非常大的机会成本,同时也会带来心理、家庭等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融合需要专业职业发展人员系统的服务。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学校就业中心是他们获得外界工作信息及职业规划指导的一个主要途径。但是,对就业中心的各项情况和服务,表示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调查者不到总数的15%,而选择“一般”的调查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0%,另有30%的学生根本不了解就业中心的情况和服务。

调查显示,曾经接受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人只占到所有被访者的5%。这一方面说明无论是学校就业中心还是社会层面相应的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另一方面也说明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市场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在现实生活中,当大学生面临职业选择或职业困惑时,他们最主要的解决途径是自己思考解决,占到了44%;其次是与父母和同学商量,分别为12%和15%;选择由专业机构对自己进行指导的学生仅占一成。

虽然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较少使用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但是面对未来的发展,超过80%的人还是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在心目中的地位重要或非常重要。70%以上的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指导。

是接受专业咨询机构收费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还是就业中心免费的职业规划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就业中心获得了82%的大学生认同,而表示会选择专业咨询机构的只有54%。

http://www.docin.com/p-315719333.html?bsh_platform=renren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恐惧症调查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恐惧症调查

调查报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一)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了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结果表明:

一、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

二、33%的大学生 “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三、,但事实是仅有17.5%的人在择业的同时考虑了这两个因素。

所以,一方面是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是大学生员工的高流动率带给企业聘用大学生的犹疑;另外,依据职业发展理论,选择一份符合自己天赋与兴趣的职业,不仅能带来人生的快乐,而且能让个人在工作中更有竞争力,但上述调查结果所揭示的与此明显悖逆,这些都敦促我们深入思考:造成这种现状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我们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做些什么?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北森测评网、新浪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设计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研问卷,希望藉此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性的分析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原因,希望能引发公众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和意义的深刻地思考与有效探讨;同时希望调查结果可以帮助高校更好的建立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二、调查设计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目的,调查方设计了《2004年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问卷。问卷由25道题目组成,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有8个问题;用于评估其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满意状况和满意要素。

第二部分为“就业中心职业发展服务满意度”, 有7个问题;用于评估其对学生对就业中心提供的职业辅导服务的满意状况和满意要素。

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向性调查”,共10个问题。用于评估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投资意向。

本次调查以“网络在线问卷”形式进行,参与者匿名作答。对于每个问题,程序要求答题者必须选择一个答案(或以上)才能提交。

本次调查2004年06月28日开始,2004年07月份07日结束,共收集答卷2987份,其中有效问卷2627份。虽然调查没有指定样本群体,但从参与人数与人员背景结构分析,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统计意义。

三、参与调查人群分析:

图一:参与调查人群的性别比例

参加本次调查的人群中,男性约占65%,女性35%,考虑目前男女大学生比例接近1:1,这个比例与第十三次CNNIC调查结果:男性网民61%,女性网民39%基本吻合。

图二,参与调查人群的分类

从参测人群的学历结构看,包括了在校非应届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应届毕业生及毕业超过一年等典型人群。通过人群间的分值差异性,可以有效地分析他们的职业规划情况。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分析

A、满意度整体分析:

从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参与调查者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各项满意度最高没有超过

3.6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单项分最低,说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其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求职方法和技巧”的满意度最低,对“清楚了解自己个性”满意度最高,这说明学生对外界的不满大于对自己认知的不满,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就业形式严峻,学生更容易将工作不合适、职业发展不顺利归的原因归为外部。

从图表分析,排在前三位的因素是:“对自己的个性状况的了解”、“对自己优劣势的把握”及“对自己期望职业的理解”,这三点均属于个人对内的了解,它们处在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说明大家对“自我的把握”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清楚自己将从事职业的具体内容”排在第六位,这是属于信息了解的因素,说明大学生对工作信息比较缺乏了解。排在第四、第五、第七位的清楚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

计划、自己的职业抉择的满意度和自己的求职方法和技巧,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属于具体方法与技巧的方面,说明大学生对具体的生涯规划方法掌握的不多。

可以比较出,相对于排在前三位的因素,自己的求职方法和技巧和清楚自己将从事职业的具体内容是指向外部世界的两个因素。因此大学生在了解外部工作世界信息和具体应对技巧方面更为欠缺。了解自己的满意度高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满意度,说明参与调查者在结合自己的特点与优势,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方面是欠缺。这也是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满意度较低的一个主要因素。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在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不高的基础上,对自己内部的了解相对更好,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探索需要利用较少的外部资源,比较容易一些,同时也可能大学生对了解自我更重视;大学生对外部工作世界的信息、具体应对技巧和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相对内部信息欠缺的较多,可能是了解外部世界、学习具体方法需要利用较多的外部资源,比较难,比如相关信息渠道是否畅通,是否有足够多的专业机构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能力(沟通的、经济的)能够获得专业帮助,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大学生对了解外部信息和具体方法比较不重视。如果引导大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就业中心、专业机构的共同努力。通过上面的探索,就业中心和专业机构可以从增加沟通和信息渠道以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导入及普及开始改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B、性别差异性分析:

由上表可见,男性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层面的满意度均优于女性。这些可能性产生的原因如下:

现实中女性的职业规划确实不如男性。如果是这个原因,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从小到大接收同等的学校教育的情况下,为什么女性的职业规划会从各个方面低于男性? 女性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期望过高,从而导致满意度相对较低。根据个人判断,比如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从小男性女性不同的期望等,这种可能性比第一种小,但并不排除。 无论哪种情况成立,均表明职业生涯中的女性更需要引导,这需要引起社会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人员的普遍关注。

调查报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二)

2、就业中心的满意度分析:

A、就业中心满意度整体分析:

就平均水平来看,受调查者对就业中心的满意度呈现普遍较低的水平。

在上表所列出的项目中,表示满意的比例不超过20%,对就业中心整体服务表示满意仅占8.8%。相当多的调查者(大约30%)表明就业中心没有提供所涉及的服务。从数据表明,就业中心的服务项目和方式尚待进一步提升。

从列表可以看出,参与调查者普遍对就业中心的服务及就业中心老师的水平普通表示了不满意的倾向。就业中心更需要关注老师的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

在上表列出的所有项目中,表示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调查者不到总数的15%,而选择“一般”的调查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0%,而另有30%的学生根本不了解就业中心的情况,也不了解就业中心的服务,这说明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大部分还停留传统的招生、就业政策咨询、派遣等工作,对于学生的职业辅导、咨询等更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因此许多学生对就业中心及提供的服务不了解或者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B、性别差异性分析:

从男女生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女生对就业中心服务的满意度较男生低,相反,对于就业中心提供的培训及咨询服务,女生的满意度均比男生高。这表明,职业咨询、培训或其它的辅导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女性的满意度。

3、职业生涯规划市场的意向性调查结果分析:

A.职业规划市场的成熟程度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曾经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群体仅占到5.20%,这说明学校就业中心尚没有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或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其次,社会层面也缺少相应的服务机构或组织。

B、学生对专业机构/就业中心的认同程度

从统计结果分析,目前对专业机构的认可程度不是很高,仅有一半的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专业机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这充分说明职业生涯规划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善,专业机构有待用户的进一步检验。

相反,调查者中有82%的表示愿意接受就业中心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这说明学生对就业中心的忠诚度较高,比较信任就业中心的服务。同时也说明在未来的职业指导中,就业中心肩负的责任非常之重。

C、专业方向与就业意向的相关性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人群不愿意从事与自己专业相一致的工作,这充分反映了目前高考选择志愿的肓目性。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放弃自己的专业需要承担非常大

的机会成本。同时也会带来心理、家庭等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融合需要专业职业发展人员系统的服务。

D、职业困惑的问题解决渠道

面临职业困惑或职业选择时,解决的渠道分析如下:

途径总体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工作1年以上

父母12.4%11.6%15.3%11.1%

老师7.1%8.7%7.0%3.2%

同学15.3%12.7%16.0%16.9%

专业机构10.2%12.5%10.2%7.7%

自己44.1%37.5%44.6%55.6%

没有遇到11.0%17.0%7.0%5.5%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面临职业困惑时,最主要的解决途径是自己思考解决,其次是父母和同学,面对未来的发展,超过80%的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或非常重要, 面对职业困惑,70%以上的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但在实际生活中选择专业机构对自己进行指导的学生仅占1成。这表明咨询机构的社会接受程度尚比较低。

E、对职业规划的预期投入倾向

调查者对于职业规划服务的价格,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倾向性,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45%的人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投资为零。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投资超过500(一双鞋子的价格)仅占总人数的15%。

但从调查者的意愿来看,大众已经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投资也有明显的倾向性,但大部人接受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价格在500元左右,超过1000元的价格已明显超出了大家的心理承受水平。

五、小结:

从此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接受,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期望与生涯设计也趋于理性。但国内的商业机构、高校职业指导体系能够提供的服务尚非常有限,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学校就业中心的服务存在较大的可提升空间。 调查显示七成大学生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在我国还算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是根据服务对象个人的能力、兴趣和职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计划,使其明晰生活、职业的方向。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如何?对就业中心提供的职业发展服务是否满意?为此,北森测评、新浪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于2004年6月28日~7月7日共同实施了一次大型调查,采用在线填答形式,共收集有效问卷2627份。参与调查人群包括在校非应届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应届毕业生及毕业超过一年的人等典型人群。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各项调查指标的满意度最高没有超过3.6分(5分表示非常满意),其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求职方法和技巧”的满意度最低,对“清楚了解自己个性”满意度最高。

有40%的大学生在调查中表示,不愿意从事与自己专业相一致的工作。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放弃自己的专业需要承担非常大的机会成本,同时也会带来心理、家庭等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融合需要专业职业发展人员系统的服务。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学校就业中心是他们获得外界工作信息及职业规划指导的一个主要途径。但是,对就业中心的各项情况和服务,表示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调查者不到总数的15%,而选择“一般”的调查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0%,另有30%的学生根本不了解就业中心的情况和服务。

调查显示,曾经接受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人只占到所有被访者的5%。这一方面说明无论是学校就业中心还是社会层面相应的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另一方面也说明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市场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在现实生活中,当大学生面临职业选择或职业困惑时,他们最主要的解决途径是自己思考解决,占到了44%;其次是与父母和同学商量,分别为12%和15%;选择由专业机构对自己进行指导的学生仅占一成。

虽然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较少使用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但是面对未来的发展,超过80%的人还是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在心目中的地位重要或非常重要。70%以上的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指导。

是接受专业咨询机构收费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还是就业中心免费的职业规划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就业中心获得了82%的大学生认同,而表示会选择专业咨询机构的只有54%。

http://www.docin.com/p-315719333.html?bsh_platform=renren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恐惧症调查


相关内容

  • 社会调查题目
  • 第一类:大学生的实际 1.关于大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及态度调查 14.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调查 15.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查 2.关于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性的调查 3.关于大学生学风问题的调查 4.关于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调查 5.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 ...

  • 第六届全国人大历次会议
  • 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83年6月6日-21日)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83年6月6日至6月2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按照新宪法选举产生的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共2978人.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决算,选举和决定新的一 ...

  • 行政管理社会调查参考选题
  • 行政管理社会调查参考选题 社会学 1.关于**地区(单位)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 2.关于**地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调查 3.关于**社会问题的调查 4.关于**地区(单位)老年人问题的社会调查 5.关于**地区(单位)家庭养老情况的调查 6.关于**地区(单位)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 7.关于**地区(单 ...

  • 历届代表大会和三中全会
  • 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 一大:1920.7.23-30<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

  • 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 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调研报告 可行性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导演自我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反方论证 关于母亲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调研报告 关于<导演自我培养计划 ...

  • 查报告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调查报告
  • 3 , . s , , , 理学院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调查报告> < 关于残奥会认识现状的社会调查>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小结> <2008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假期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 ...

  • 关于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 2015年8月7日至13日,调研组,就江苏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在XX市XX市.XX市XX县.XX市XX市三地,调查了陈楼镇院许村.桂五镇高庙村.常乐镇培育村,分别召XX县.镇.村三级座谈会,走访30户老年人家庭,就66个问题做了30份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基本生活以及养.医.为. ...

  • 各种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 各种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课题名称日韩文化对当代中国中学生的影响中学生书包颜色与其文理科选择相关性调查化学在食品方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欧美文化对当代中国中学生的影响关于盗版软件与正版软件探讨中学生眼中的音乐如何提高记忆能力如何实现各科之间的平衡中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明星收入与其对社会回报的调查"马屿 ...

  • 县人大常委会党建工作要点
  • x年,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紧密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民营兴县、流通富县”四大战略的实施,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为完成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一 ...

  •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基本情况
  •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基本情况 06月29日 10:52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时间:1921年7月23日--7月31日 召开地点:上海.嘉兴 出席人数:13人 代表党员人数:53人 大会中心议题: 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会议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并规定党的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