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总结的34条学习方法
1天天看高考梦想板的习惯(坚持21天,就变成习惯性想法)
2每天早上激励自己的习惯(会用多种不同的自我暗示方法)
3每天晚上睡前放松、暗示自我的习惯(让睡眠更充足)
4每周制定小目标的习惯(善于分解小目标(多杈树层层分解法)
5汇集错题的习题(高考状元的看家法宝)
6汇集疑问的习惯(弄懂一个疑问,梳清一大块知识)
7考后一百分的习惯(必须做到,考后暴露出的复习盲区最真实)
8文理交叉左右交替用脑学习的习惯(高效的用脑方式)
9课间积极放松的习惯(充沛脑力,放松神经)
10每天坚持体育健脑锻炼的习惯(坚持下去,健体又健脑,一举多得) 11每天积累回味学习快乐感的习惯(刺激大脑神经分泌脑啡肽)
12每天保持成功自信积极心态的习惯(进入良性循环的高效率学习状态) 13每天模仿高考状元信念模式的习惯(发挥95%的学习潜质)
14每天定量做小题的习惯(小题大做,小题精做,积累题感)
15记录解题及学习心得的习惯(一点心得,代表一点思维的智慧火花) 16与同学交流的习惯(虚心请教,双赢探讨思考,付出一份,收获两份) 17形成睡眠休息节律的习惯(熬夜伤神,熬夜的收获无法弥补白日的涣散损失) 18每天静心30分钟的习惯(静心养神,安稳自我精神状态,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 19每周回顾检讨反省的习惯(经自己照镜子,发现前进途中的方向偏差) 20每天制订小计划的习惯(小计划让你每天的学习井井有条)
21每天编制小时间表的习惯(大块时间、零碎时间要善于利用)
22上课全神贯注的习惯(无上的重要!课堂十分钟,课外半天功)
23每天书写十遍高考梦想的习惯(坚持到高考结束那一天!激发潜能!) 24每天科学用脑的习惯(进入高效用脑、全脑清醒的用功状态)
25考前自我放松的习惯(放松是打开灵智思维的窗户)
26每天欣赏大自然美景的习惯(调节身心,休息紧张用功的大脑)
27彻底搞清自己每一个疑难问题的习惯(扫清高考成功之路上的一个个障碍) 28课后科学整理笔记的习惯(智慧的结晶,收获的仓库)
29剪辑小题库的习惯(分类剪辑,考前翻阅,熟悉题感)
30动手梳理书本知识的习惯(一定要亲自动手,不要抄袭他人)
31读完题目后先闭目静心一分钟的学习(静心一分钟,让潜意识酝酿解题的思维火花) 32不对自己说灰心消极其字句习惯(励志向上,永远自我激励)
33发生意外之事时对自己说“真好”、“太棒了”的习惯(积极寻找解决意外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34每天使用行动力21黄金表的习惯(饱满的行动力永远是成功的第一大秘诀)
高考状元笔记:生物课堂“三记三不记”
罗远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贵州省理科状元)
对于生物的学习记笔记,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2)听讲笔记 :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另外要学会总结: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崎,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安徽理科状元张晨光的高考战略
我认为学习关键就是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就我的体会有这么几点:一要认真学习,二要善于归纳总结,三要勇于创新。认真学习,主要是指课堂上老师讲课时要高度集中,要绝对100%掌握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并认真做好课堂笔记,我的课堂笔记是的“双栏笔记”,笔记的每页分为左右两栏,右栏记录的是老师讲授的课堂内容,标注重点,左栏记录的是及时的自我领悟及易错易混的提醒等,比如,生物学概念、原理等等。在保证课堂 45分钟效果的同时更要学会自学,每天要根据自身情况抽出时间,有针对性的自学,主要为课前的预习和课后巩固加深。善于归纳总结,从大的方面,要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冷静思考,认真地找出自身学习方法还存在哪些不足,并及时改进提高。以具体细节上,要认真找出自身知识短缺处,并采取实效的方法及时改进,我的经验做法就是自己总结归纳整理出三个“宝典”。宝典一:易错题集锦。就是平时注意归类整理,把一些自己学习、考试中易错题集中到一起,仔细分析好错因,记录好题目正误的两种做法,特别注意将错因相同、相似的错题认真分析。宝典二:好题索引。将平时学习考试中,遇的好题(对自己启发比较大,考试可能性很大的题目)集中归纳整理,并用单独的本子标明页码、题号,以备查用和学习。宝典三:试卷分析汇总。我把生物学分为10专题,进行分类归纳总结。每一
次试卷都是对自身所学知识一次检验,因此我平时就养成总结每次考试得失的好习惯,考得好主要得益什么原因,考得不好失利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并归纳整理各个专题之中,用时随时可以找到,方便快捷,也节约时间。通过每总结一次,就能更提高一步。勇于创新。勇于创新可以说是我的主要特点,解题时不能拘泥于老师讲的老方法,有时要勇于突破常规思维,转换视角解析。这种另辟蹊径逼近目标的方式和做法,可能一时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也可能会造成平时考试一些不必要的失分,但却能提高我的思维品质和钻研求证能力。要找出适合自身的思想方法,特别要注意将思想渗透到解题过程中,从多解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状元总结的34条学习方法
1天天看高考梦想板的习惯(坚持21天,就变成习惯性想法)
2每天早上激励自己的习惯(会用多种不同的自我暗示方法)
3每天晚上睡前放松、暗示自我的习惯(让睡眠更充足)
4每周制定小目标的习惯(善于分解小目标(多杈树层层分解法)
5汇集错题的习题(高考状元的看家法宝)
6汇集疑问的习惯(弄懂一个疑问,梳清一大块知识)
7考后一百分的习惯(必须做到,考后暴露出的复习盲区最真实)
8文理交叉左右交替用脑学习的习惯(高效的用脑方式)
9课间积极放松的习惯(充沛脑力,放松神经)
10每天坚持体育健脑锻炼的习惯(坚持下去,健体又健脑,一举多得) 11每天积累回味学习快乐感的习惯(刺激大脑神经分泌脑啡肽)
12每天保持成功自信积极心态的习惯(进入良性循环的高效率学习状态) 13每天模仿高考状元信念模式的习惯(发挥95%的学习潜质)
14每天定量做小题的习惯(小题大做,小题精做,积累题感)
15记录解题及学习心得的习惯(一点心得,代表一点思维的智慧火花) 16与同学交流的习惯(虚心请教,双赢探讨思考,付出一份,收获两份) 17形成睡眠休息节律的习惯(熬夜伤神,熬夜的收获无法弥补白日的涣散损失) 18每天静心30分钟的习惯(静心养神,安稳自我精神状态,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 19每周回顾检讨反省的习惯(经自己照镜子,发现前进途中的方向偏差) 20每天制订小计划的习惯(小计划让你每天的学习井井有条)
21每天编制小时间表的习惯(大块时间、零碎时间要善于利用)
22上课全神贯注的习惯(无上的重要!课堂十分钟,课外半天功)
23每天书写十遍高考梦想的习惯(坚持到高考结束那一天!激发潜能!) 24每天科学用脑的习惯(进入高效用脑、全脑清醒的用功状态)
25考前自我放松的习惯(放松是打开灵智思维的窗户)
26每天欣赏大自然美景的习惯(调节身心,休息紧张用功的大脑)
27彻底搞清自己每一个疑难问题的习惯(扫清高考成功之路上的一个个障碍) 28课后科学整理笔记的习惯(智慧的结晶,收获的仓库)
29剪辑小题库的习惯(分类剪辑,考前翻阅,熟悉题感)
30动手梳理书本知识的习惯(一定要亲自动手,不要抄袭他人)
31读完题目后先闭目静心一分钟的学习(静心一分钟,让潜意识酝酿解题的思维火花) 32不对自己说灰心消极其字句习惯(励志向上,永远自我激励)
33发生意外之事时对自己说“真好”、“太棒了”的习惯(积极寻找解决意外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34每天使用行动力21黄金表的习惯(饱满的行动力永远是成功的第一大秘诀)
高考状元笔记:生物课堂“三记三不记”
罗远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贵州省理科状元)
对于生物的学习记笔记,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2)听讲笔记 :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另外要学会总结: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崎,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安徽理科状元张晨光的高考战略
我认为学习关键就是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就我的体会有这么几点:一要认真学习,二要善于归纳总结,三要勇于创新。认真学习,主要是指课堂上老师讲课时要高度集中,要绝对100%掌握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并认真做好课堂笔记,我的课堂笔记是的“双栏笔记”,笔记的每页分为左右两栏,右栏记录的是老师讲授的课堂内容,标注重点,左栏记录的是及时的自我领悟及易错易混的提醒等,比如,生物学概念、原理等等。在保证课堂 45分钟效果的同时更要学会自学,每天要根据自身情况抽出时间,有针对性的自学,主要为课前的预习和课后巩固加深。善于归纳总结,从大的方面,要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冷静思考,认真地找出自身学习方法还存在哪些不足,并及时改进提高。以具体细节上,要认真找出自身知识短缺处,并采取实效的方法及时改进,我的经验做法就是自己总结归纳整理出三个“宝典”。宝典一:易错题集锦。就是平时注意归类整理,把一些自己学习、考试中易错题集中到一起,仔细分析好错因,记录好题目正误的两种做法,特别注意将错因相同、相似的错题认真分析。宝典二:好题索引。将平时学习考试中,遇的好题(对自己启发比较大,考试可能性很大的题目)集中归纳整理,并用单独的本子标明页码、题号,以备查用和学习。宝典三:试卷分析汇总。我把生物学分为10专题,进行分类归纳总结。每一
次试卷都是对自身所学知识一次检验,因此我平时就养成总结每次考试得失的好习惯,考得好主要得益什么原因,考得不好失利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并归纳整理各个专题之中,用时随时可以找到,方便快捷,也节约时间。通过每总结一次,就能更提高一步。勇于创新。勇于创新可以说是我的主要特点,解题时不能拘泥于老师讲的老方法,有时要勇于突破常规思维,转换视角解析。这种另辟蹊径逼近目标的方式和做法,可能一时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也可能会造成平时考试一些不必要的失分,但却能提高我的思维品质和钻研求证能力。要找出适合自身的思想方法,特别要注意将思想渗透到解题过程中,从多解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