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要除掉魏延?并不是他真有反骨,而是曾经杀了这个人

史学界的9527

2017-06-0510评

三国后期,蜀国的人才凋零,关羽、张飞、赵云等五虎上将,全部都到了另一个世界。纵观整个蜀国,魏延就成了独挑大梁的将才,他有勇有谋,胆大心细,如果才能可以充分发挥,定当为蜀国建立不朽功勋。但是,诸葛亮在去世之前,认为魏延有反骨,留下锦囊让马岱斩了魏延,一代将才就这样陨落了。

魏延,在刘备率军入蜀时,带领手下投奔了刘备,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被刘备所器重,提升他为牙门将军。刘备虽然很重义气,但也是个有大局观的主公,在进位汉中王后,就要把政治军事中心将要迁到成都,此时战略要地汉中,就需要有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将军镇守。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镇守汉中的将军非张飞莫属。

张飞身居五虎上将,且与刘备是把兄弟,不论是战功还是关系,都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就连张飞自己都认为,大哥刘备也会把镇守汉中的重任交给他,不可能轮到其他人。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是,刘备却提拔魏延为都督,封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刘备之所以这么做,足以看出他用人的眼光非常独到。他深知,张飞虽然战斗力强悍,战场上厮杀堪称万人敌,但谋略和眼光远不及魏延。之后,魏延也没有令刘备失望。刘备为了给二弟关羽报仇,倾全国之力伐吴,却被陆逊击败,导致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岌岌可危。

在此情况下,魏国随时有进攻汉中的可能,但魏延治军有方,守卫得当,使得曹魏不敢窥视,汉中得以保全。此后,魏延又率军大败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且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获胜,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进封为南郑侯。

诸葛亮北伐之时,魏延献“子午谷奇谋”,被一向用兵谨慎的诸葛亮拒绝。客观来说,如果采用魏延的计策,即使蜀汉不能一举灭了魏国,至少有望将雍州并入蜀地,局势将会变得对蜀国有利。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魏延这么有才,对于人才紧缺的蜀国来说,应该好好利用,为何却被诸葛亮认为有反骨,还留下了锦囊让马岱斩杀他呢?事实上,魏延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管他多么强悍,诸葛亮都会在死之前或之后除掉他,只因为他当时杀了一个人,此人就是韩玄。

当时韩玄为长沙太守,黄忠和魏延都是其部下,关羽带兵攻打长沙,黄忠因感关羽义气,不忍放箭射杀,却被韩玄认为是通敌,就想杀掉黄忠。魏延早就看不惯韩玄了,就带兵杀了韩玄,救了黄忠,然后开城投降于关羽。之后,见到了刘备,诸葛亮认为魏延杀掉自己的上司韩玄,是不忠不义的行为,要求立马处死他。但因刘备爱惜人才,才免他一死,随后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这个时候开始,诸葛亮就一直提防着魏延,并在死之前留下计谋杀掉了他。

史学界的9527

2017-06-0510评

三国后期,蜀国的人才凋零,关羽、张飞、赵云等五虎上将,全部都到了另一个世界。纵观整个蜀国,魏延就成了独挑大梁的将才,他有勇有谋,胆大心细,如果才能可以充分发挥,定当为蜀国建立不朽功勋。但是,诸葛亮在去世之前,认为魏延有反骨,留下锦囊让马岱斩了魏延,一代将才就这样陨落了。

魏延,在刘备率军入蜀时,带领手下投奔了刘备,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被刘备所器重,提升他为牙门将军。刘备虽然很重义气,但也是个有大局观的主公,在进位汉中王后,就要把政治军事中心将要迁到成都,此时战略要地汉中,就需要有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将军镇守。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镇守汉中的将军非张飞莫属。

张飞身居五虎上将,且与刘备是把兄弟,不论是战功还是关系,都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就连张飞自己都认为,大哥刘备也会把镇守汉中的重任交给他,不可能轮到其他人。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是,刘备却提拔魏延为都督,封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刘备之所以这么做,足以看出他用人的眼光非常独到。他深知,张飞虽然战斗力强悍,战场上厮杀堪称万人敌,但谋略和眼光远不及魏延。之后,魏延也没有令刘备失望。刘备为了给二弟关羽报仇,倾全国之力伐吴,却被陆逊击败,导致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岌岌可危。

在此情况下,魏国随时有进攻汉中的可能,但魏延治军有方,守卫得当,使得曹魏不敢窥视,汉中得以保全。此后,魏延又率军大败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且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获胜,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进封为南郑侯。

诸葛亮北伐之时,魏延献“子午谷奇谋”,被一向用兵谨慎的诸葛亮拒绝。客观来说,如果采用魏延的计策,即使蜀汉不能一举灭了魏国,至少有望将雍州并入蜀地,局势将会变得对蜀国有利。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魏延这么有才,对于人才紧缺的蜀国来说,应该好好利用,为何却被诸葛亮认为有反骨,还留下了锦囊让马岱斩杀他呢?事实上,魏延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管他多么强悍,诸葛亮都会在死之前或之后除掉他,只因为他当时杀了一个人,此人就是韩玄。

当时韩玄为长沙太守,黄忠和魏延都是其部下,关羽带兵攻打长沙,黄忠因感关羽义气,不忍放箭射杀,却被韩玄认为是通敌,就想杀掉黄忠。魏延早就看不惯韩玄了,就带兵杀了韩玄,救了黄忠,然后开城投降于关羽。之后,见到了刘备,诸葛亮认为魏延杀掉自己的上司韩玄,是不忠不义的行为,要求立马处死他。但因刘备爱惜人才,才免他一死,随后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这个时候开始,诸葛亮就一直提防着魏延,并在死之前留下计谋杀掉了他。


相关内容

  • 多次立下大功的赵云为何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
  • 多次立下大功的赵云为何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 通过查阅史料,我们发现<三国志>等史书所记载的赵云并没有像<三国演义>那样身居高位.据载,刘备在成都称汉中王后,封了级别最高的四位将军,即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而赵云只是个翊军将军,还 ...

  • 同是汉室宗亲,刘表对刘备不能委以重任呢?
  • 同是汉室宗亲,刘表对刘备不能委以重任呢? 刘备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曹操对他都很重视.当时的一些杰出人物,像袁绍.吕布对他都非常重视.袁绍甚至在关羽斩掉华雄之后,仍然刘备格外器重,甚至让他和文丑分兵进攻曹操.结果文丑被杀,刘备因为话语说得周全,而死里逃生.吕布为了刘备,甚至得罪了袁术. 不过,刘备从袁绍 ...

  • 被诸葛亮视为眼中钉的人是谁?
  • 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死后,诸葛亮亲帅大军北伐曹魏.此时大军中若论资历.战功和能力,非魏延莫属,魏延可以说是一名老军人了.还是开国的战斗英雄. 可诸葛亮就是不肯重用魏延,一口咬定他脑后有反骨,临死时还留下一计,硬是把长有反骨的魏延借机除掉了. 那么魏延到底从哪里得罪了孔明呢? 乱世出英雄的年代,各地英雄 ...

  •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
  • 第一回桃园三结义 东汉未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千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 ...

  • 蜀汉大将王平的五点职场智慧
  • 蜀汉大将王平的五点职场智慧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其后蜀汉的军队领导人到底是谁,学界一直扰攘不休,通常的排序是:蒋琬.费祎.姜维,从职务上看好像是正确的,但是,别忘了,赵炎问的是军队领导人,而不是政府首脑. 有人可能会说,就算蒋琬.费祎是以政府首脑的身份管理指挥军队的,那姜维总算了吧,他 ...

  •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分析
  • <三国演义> 人物性格分析. 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悲哀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完人.他集智慧.忠恕.正直.谦洁于一身,是世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偶像.可惜,诸葛亮人格中有相当的完美主义品质,这使得他在处事务求尽善尽美,不容马虎,凡事放心不下,终而成为一个悲剧人物.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情结表 ...

  • 四大名著之读后感
  • <三国演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选编的历史小说,这本小说的内容多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间书艺人所编,经罗贯中的整理和编辑后,就成了一本中外闻名的巨着,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书中的情节是以没落王族刘备为主导,故事是讲述他在偶然机会下,遇到了关羽.张飞两位豪杰,因为志 ...

  •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
  • 三国演义 经典故事 曹操--孟德献刀.关东起兵.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十八路诸侯起义.徐州屠城.杀吕伯奢.白门楼收张辽 刘备--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跃马檀溪.三顾茅庐.借荆州.夷陵之战.白帝托孤 关羽--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 ...

  • 作为刘备的四虎大将之一,黄忠与另外三位有什么不同?
  • 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强调了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也就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个人.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不存在五虎上将的,而是四虎上将.在刘备时期,赵云的地位并不高.在四位大将中,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嫡系.马超则曾经是一方诸侯,黄忠则是真正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一.与三位将领的情况都不同,完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