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

近日,读了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甚感大开眼界,犹如接受神一般的洗礼一样,在此之前,我们或许可以思考一下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活。

我们都知道看待事物应该辩证的去看待,但是什么是辩证的呢,什么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呢,有人说,对的对立就是错,上的对立就是下,左的对立就是右,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先一直留给我们的,但是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正确,又有多少是错误的,我们不曾思考过,这是我们思维的惯势,每个人思考问题都是不一样的,生命时长时短,全在于生命的价值,这就是最直接的原因,这也是每个人所要思考的问题,但是这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都是在以自己的评判标准在思考,其实不管怎么回答都是片面的,因为总有所谓的对立的思维可以驳倒这个结论,真理就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掌握了真理,或许也就找不到悖论了,有人说,片面的了解已经是足够的了,肤浅的了解一个人,一件事,为什么非要刨根问底呢,正是这样的思维,让我们错过了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一样,我们习惯了那样的结论,那样的环境,这或许就是从众吧,当真理站在一群世俗之中时,被嘲笑的永远是真理,可见,这是多么的可怕啊。或许又有人开始想,是不是我们原来的一切又是错的啊,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每天都在用这种大众思维安慰着自己,告诫自己,我不敢说这是错的,但也不敢承认这话说得对,因为毕竟我不是一个哲学家,我不懂得什么是真理,所以更不敢说对错这样的大话了,我只能这样说,好好想一想,抛开一切杂念,感觉像是佛家的境界了。说到佛家,这其中的争论就很多,佛家在人们心中是一片圣地,一片净土,可是只有他们懂得他们的快乐,我们只有听到他们说他们很快乐,可是我们难道就不快乐吗,这时,有人会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快乐,只是不同罢了,的确,我们所追求的是不同,一个是思想,一个是物质,在当代人看来,好的物质最起码能够一定程度上带来快乐,因为我们不用愁吃愁喝,如果一个人食不果腹,哪里敢去追求思想的慰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思想已经变成了传统,每个人把物质不经意间就与思想联系到了一块,更有甚者,谈到思想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这只是我们对于自己的安慰吧,因为这两者没有联系,比如,物质换不来亲情,友谊和爱情,这确实是对的,或许这也是我的一个思想误区吧,因为这么多年来听到了很多遍这样的话,实在是忘不了。其实,人性所需要的很少,并不是一直都在追求什么思想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欲望太强烈罢了,有时候影响到了别人,改变了别人,使得自己处在了一个所谓的现实环境中而已,其实,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从来都不知道我们需要这些,这就是人性与欲望的纠葛,虽然物质能够解决我们的需求,有时候做事会很方便,但是我们的人性却从来不曾驱使我们去做那样这样的事,思想也只是我们在逃避物质的一种表现,只是想找到我们内心的满足感而已,这也就是一种欲望罢了。

人生并不总是能一帆风顺,总该会遇到些什么,有人说,这就是命,有人说,这是挫折,是专门来考验你的,挫折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会觉得那是挫折,而有的人认为那什么都不是啊,或许这该问问人的内心了,我们把一切自己本能得到而却没有得到的这个过程称之为挫折,这只是我们所获得一种评判经验,人一直在希望什么事能够顺其自然,顺自己的心意,觉得本来有些事是它原本的那个样子,但是有时候却变了,在人看来,人就有了一种挫折感,因此会大发雷霆,人性欲望就是这样,我们一直在凭自己的经验看事,认为那就是挫折,那就不是挫折,当我们觉得一切合乎我们的逻辑时,挫折感也就没有了。对于一些智者或者哲学家们来说,一切都是满足的,因为挫折只是人们自己的看法,并不是什么让人恼火的理由,如果我们把这所谓的挫折经验抛弃了的话,又有谁会说那是一种挫折呢,我们所想要的和我们所拥有的并不是一回事,想要的却得不到就是挫折?比如好好活着,就是对亲人的最大的

祝福,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亲人的人,好好活和不好好活就是一样的吗?这算是什么理论啊,除此之外,如果一个人没能好好活着,就代表他不想给予亲人祝福吗?这是对于死者的不尊重吧。有的时候,意外是我们所不能预料到的,我们不能逃避一切,不能预知一切,生命有时候就是这么脆弱,我们也想给亲人很大的祝福,却不幸遇到这样的事,谁也不愿意,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生前就没有好好活着,这或许是一种辩证的思想吧,看来又回到了经验之中,摒弃不了传统的思维。每个人都有发怒的理由,每个人都有错误判断的证据,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觉得那就是挫折,生活一向如此,我们这样对待生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人不能只是因为自己的满足而伤害其他的,人性本不是自私的,可是后来也就因此而自私了起来,除此之外,面对任何事,如果能够泰然若之,或许也就省去了不少的麻烦。

人并非神灵,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缺陷是万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做去面对他呢,其实什么是缺陷,缺陷的定义是什么,恐怕没人敢私自下结论,因为我们也有可能属于所谓的缺陷的范围内,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都有自己的生活天地,习惯既已成为自然,为何我们要尝试着去改变其他人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老祖先就已经知道了这个道理,如果仅仅是因为不符合我们的思维方式就迫使其改变,恐怕适得其反,知识是最有用的,但是是最累的,我们要想学好,就不是去挑剔它的弱点,而是去看待他的弱点,改正自己的弱点,这才是知识最大的智慧,对于同样的知识,每个人所看到的都不一样,我们不能因此去说作者是错的,只能从我们自身来找这种差异。 有的人因此可能会感到伤心,自己的缺陷那么大,为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样,其实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伤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我们表现自己情感的方式,我们不知道什么才是最伤心的,只是因为一种痛苦就开始自卑,伤心,情感是一种可怕而丰富的东西,学会控制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在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在我们的周围,而舒适的生活就是减少自身的痛苦的感觉,这两者看似没有什么联系,其实却是最大的结盟者,困难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只有一种情感,一种感觉,让我们感到困难,这是人的主观思维,因此,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人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只有当我们减少这种感觉时,我们才会感到舒适,有人说,苦与乐是紧密相连的,想得到这一面的多少,就会尝到另一面的多少,因此,要想没有痛苦,就要想着少得到一些快乐,因此,得到了最大的快乐的代价就是尝到最痛的痛苦,付出了才有收获,这是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的,因此,困难并不是什么,主要是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读完这本书,感慨万分,或许真的应该思考一下我们的人生了,这也是哲学告诉我们的。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

近日,读了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甚感大开眼界,犹如接受神一般的洗礼一样,在此之前,我们或许可以思考一下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活。

我们都知道看待事物应该辩证的去看待,但是什么是辩证的呢,什么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呢,有人说,对的对立就是错,上的对立就是下,左的对立就是右,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先一直留给我们的,但是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正确,又有多少是错误的,我们不曾思考过,这是我们思维的惯势,每个人思考问题都是不一样的,生命时长时短,全在于生命的价值,这就是最直接的原因,这也是每个人所要思考的问题,但是这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都是在以自己的评判标准在思考,其实不管怎么回答都是片面的,因为总有所谓的对立的思维可以驳倒这个结论,真理就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掌握了真理,或许也就找不到悖论了,有人说,片面的了解已经是足够的了,肤浅的了解一个人,一件事,为什么非要刨根问底呢,正是这样的思维,让我们错过了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一样,我们习惯了那样的结论,那样的环境,这或许就是从众吧,当真理站在一群世俗之中时,被嘲笑的永远是真理,可见,这是多么的可怕啊。或许又有人开始想,是不是我们原来的一切又是错的啊,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每天都在用这种大众思维安慰着自己,告诫自己,我不敢说这是错的,但也不敢承认这话说得对,因为毕竟我不是一个哲学家,我不懂得什么是真理,所以更不敢说对错这样的大话了,我只能这样说,好好想一想,抛开一切杂念,感觉像是佛家的境界了。说到佛家,这其中的争论就很多,佛家在人们心中是一片圣地,一片净土,可是只有他们懂得他们的快乐,我们只有听到他们说他们很快乐,可是我们难道就不快乐吗,这时,有人会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快乐,只是不同罢了,的确,我们所追求的是不同,一个是思想,一个是物质,在当代人看来,好的物质最起码能够一定程度上带来快乐,因为我们不用愁吃愁喝,如果一个人食不果腹,哪里敢去追求思想的慰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思想已经变成了传统,每个人把物质不经意间就与思想联系到了一块,更有甚者,谈到思想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这只是我们对于自己的安慰吧,因为这两者没有联系,比如,物质换不来亲情,友谊和爱情,这确实是对的,或许这也是我的一个思想误区吧,因为这么多年来听到了很多遍这样的话,实在是忘不了。其实,人性所需要的很少,并不是一直都在追求什么思想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欲望太强烈罢了,有时候影响到了别人,改变了别人,使得自己处在了一个所谓的现实环境中而已,其实,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从来都不知道我们需要这些,这就是人性与欲望的纠葛,虽然物质能够解决我们的需求,有时候做事会很方便,但是我们的人性却从来不曾驱使我们去做那样这样的事,思想也只是我们在逃避物质的一种表现,只是想找到我们内心的满足感而已,这也就是一种欲望罢了。

人生并不总是能一帆风顺,总该会遇到些什么,有人说,这就是命,有人说,这是挫折,是专门来考验你的,挫折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会觉得那是挫折,而有的人认为那什么都不是啊,或许这该问问人的内心了,我们把一切自己本能得到而却没有得到的这个过程称之为挫折,这只是我们所获得一种评判经验,人一直在希望什么事能够顺其自然,顺自己的心意,觉得本来有些事是它原本的那个样子,但是有时候却变了,在人看来,人就有了一种挫折感,因此会大发雷霆,人性欲望就是这样,我们一直在凭自己的经验看事,认为那就是挫折,那就不是挫折,当我们觉得一切合乎我们的逻辑时,挫折感也就没有了。对于一些智者或者哲学家们来说,一切都是满足的,因为挫折只是人们自己的看法,并不是什么让人恼火的理由,如果我们把这所谓的挫折经验抛弃了的话,又有谁会说那是一种挫折呢,我们所想要的和我们所拥有的并不是一回事,想要的却得不到就是挫折?比如好好活着,就是对亲人的最大的

祝福,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亲人的人,好好活和不好好活就是一样的吗?这算是什么理论啊,除此之外,如果一个人没能好好活着,就代表他不想给予亲人祝福吗?这是对于死者的不尊重吧。有的时候,意外是我们所不能预料到的,我们不能逃避一切,不能预知一切,生命有时候就是这么脆弱,我们也想给亲人很大的祝福,却不幸遇到这样的事,谁也不愿意,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生前就没有好好活着,这或许是一种辩证的思想吧,看来又回到了经验之中,摒弃不了传统的思维。每个人都有发怒的理由,每个人都有错误判断的证据,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觉得那就是挫折,生活一向如此,我们这样对待生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人不能只是因为自己的满足而伤害其他的,人性本不是自私的,可是后来也就因此而自私了起来,除此之外,面对任何事,如果能够泰然若之,或许也就省去了不少的麻烦。

人并非神灵,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缺陷是万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做去面对他呢,其实什么是缺陷,缺陷的定义是什么,恐怕没人敢私自下结论,因为我们也有可能属于所谓的缺陷的范围内,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都有自己的生活天地,习惯既已成为自然,为何我们要尝试着去改变其他人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老祖先就已经知道了这个道理,如果仅仅是因为不符合我们的思维方式就迫使其改变,恐怕适得其反,知识是最有用的,但是是最累的,我们要想学好,就不是去挑剔它的弱点,而是去看待他的弱点,改正自己的弱点,这才是知识最大的智慧,对于同样的知识,每个人所看到的都不一样,我们不能因此去说作者是错的,只能从我们自身来找这种差异。 有的人因此可能会感到伤心,自己的缺陷那么大,为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样,其实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伤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我们表现自己情感的方式,我们不知道什么才是最伤心的,只是因为一种痛苦就开始自卑,伤心,情感是一种可怕而丰富的东西,学会控制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在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在我们的周围,而舒适的生活就是减少自身的痛苦的感觉,这两者看似没有什么联系,其实却是最大的结盟者,困难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只有一种情感,一种感觉,让我们感到困难,这是人的主观思维,因此,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人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只有当我们减少这种感觉时,我们才会感到舒适,有人说,苦与乐是紧密相连的,想得到这一面的多少,就会尝到另一面的多少,因此,要想没有痛苦,就要想着少得到一些快乐,因此,得到了最大的快乐的代价就是尝到最痛的痛苦,付出了才有收获,这是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的,因此,困难并不是什么,主要是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读完这本书,感慨万分,或许真的应该思考一下我们的人生了,这也是哲学告诉我们的。


相关内容

  •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这一书,如果老师没有要求我们去看,我想我会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怎么说呢,因为自己本身对哲学就不是很感兴趣,但现在看过之后却觉得这本书很值得大学生去读,去理解.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伟大的哲学家对待人生的态度和看法,每一位都对后人产生深刻 ...

  • 哲学的慰藉有感
  • 哲学的慰藉 有感 一. 正义的审判一定不会缺席,只是会延迟开庭.在苏格拉底被害死之后,那3名雅典的公民也因此付出了代价.苏格拉底在描述中是一个有些爱质疑的人,他向所有人质疑,质疑的问题千奇百怪,无论被质疑者的表情.而这种质疑无疑是神经质的,或者说是没事找事.苏格拉底问出的问题常常使人难堪,而又富有哲 ...

  • 慰藉的哲学
  • 有无数的哲学书籍都会在卷首语中告诉读者,哲学并非高高在上,难以捉摸.而是平易近人,世人皆懂.可即便如此,对于我们平民百姓来说,哲学依然是那么地高深.甚至认为这是非常人所能企及的高度.对于我这个外行人来说则更是如此,我没有资格对这样一门严肃的学科大放厥词.就算我读了尼采和罗素也诌不出半句原创的哲言.弄 ...

  • 2016考研[哲学的慰藉]考研启示录
  • [哲学的慰藉]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泰然自若,如果我们听了几句对我们的性格或业绩的严厉批评就忍不住掉眼泪,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正确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赞许构成的.我们对于不受世人喜爱很在意,不仅是出于实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迁,更重要的是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种信号,毫不含糊地表明我们已误入歧途. ...

  • 道家--中国文人的精神慰藉
  • 道家--中国文人的精神慰藉 道家以" 道" 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 ...

  • 哲学的智慧
  • 编辑点评:德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的笔调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风趣,帮助我们走近哲学家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了解,人生的悲苦. 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都可以找到慰藉. 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 ...

  • 读书沙龙发言稿
  • 以理性面对现实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 方向阳 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一书选择了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以随笔的方式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人生的慰藉作用.人生中不如意处十有八九,有些可以改变,有些不能改变.对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为之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 ...

  • 王国维 论 叔本华与尼采
  • 十九世纪中,德意志之哲学界有二大伟人焉:曰叔本华(Schopenhauer),曰尼采(Nietzsche).二人者,以旷世之文才,鼓吹其学说也同:其说之风靡一世,而毁誉各半也同:就其学说言之,则其以意志为人性之根本也同.然一则以意志之灭绝,为其伦理学上之理想,一则反是:一则由意志同一之假说,而唱绝对 ...

  • 论王国维的悲剧情结
  • 万 方数据 ・58・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5期 乡试后去上海[5]("如.这次考试取消与否,笔者从现在所占有的资料中还不得而知.但王国维准备参加考试却是事实.笔者认为以王国维的天资要想科举高中应该不成问题,因此屡试不中显然是他在科举考试与求学理想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王国维从189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