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考纲分析】

高考考纲明确表明,新闻阅读是属于实用文体范畴。考查包含三个层级能力:一是C层级的分析综合( ①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③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二是D层级的鉴赏评价( ①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②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三是F层级的探究( ①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②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③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根据考纲的要求,备考时我们应当关注如下两方面内容:

一、掌握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

(一)新闻的文体特征

1、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1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消息文体知识

1、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消息的特点

(1)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

(2)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

(3)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

(4)短——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点说话。

3、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4、消息的要素:消息(也叫新闻或报道)有五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5、消息的写法

一般写法都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

二、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

2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一般就能逐步达到全面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目的。下面,对这种阅读方法分析介绍:

第一步 “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迅。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 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 F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3

这些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三、新闻鉴赏术语

(1)标题的作用

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内容)

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我们在分析文题好处的时候,应从修辞、语言或其他形式上加以分析,然后对内容进行关注。

例:人前我是乖乖仔, 一上贴吧就爆粗

【参考答案】这一标题巧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人前”与“上贴吧”、“乖乖仔”与“暴粗”形成鲜明的对比,高度概括了新闻的重要内容,语言简练而且形象生动。

【方法小结】

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2、分析新闻标题对概括新闻内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3、分析新闻标题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4、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2)了解新闻导语的作用

①概括新闻要点,揭示新闻主题。

②定下感情基调,营造氛围。

③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

(3)背景的作用

背景是指新闻事实的历史状况,周边环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及内外联系。

①运用新闻背景巧妙地表明观点和倾向。交代新闻背景可以表现作者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与评价,表明作者的倾向性。

4

②烘托深化主题

③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

④增加知识性、趣味性。

例: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背景材料的作用:如

①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

②与新闻事实形成对比;

③使新闻事实充实丰满、解答了读者的疑问并揭示了事物的意义,突出、深化新闻主题;

④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内涵,有助于读者读懂新闻,大大增加了新闻的厚度,使其更加具有可读性。

(4)分析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一是根据采访经过突出真实性;

二是根据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反映突出真实性;

三是根据准确的数据突出真实性;

四是对细节的描写突出真实性。

记叙的方式和作用

顺叙也称正叙,叙述的手法之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使用顺叙法,必须特别注意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那样把中间 5

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即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季老足迹: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12日下午5时半,一场罕见的大雨笼罩整个北京大学,但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前的广场上,仍然聚集着北大的师生,还有很多人从校园外特地赶来,悼念季羡 林老先生,久久不愿离去。

“我没有亲眼见过季老,没有和他打过交道,但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一位几天前从北大毕业的中文系学子,今天重回校园,在雨中向季羡林老先生鞠躬致敬。

“深切怀念季羡林老先生”——今天上午10时,季羡林老先生的灵堂尚未敞开大门,不少北大师生就已自发聚集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黑色的大幅挽联下。

在悼念人群中,82岁的雷鸣老先生从家中赶来,一直待到下午5时灵堂关闭都迟迟不愿离去。他说:“1992年在‘中国丝绸之路’首届学术大会上,我的一篇论文得到了季老的点拨指正,此后,我多次和季老交流过相关学术问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也许是每一个和他交往过的人最深刻的感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张颐武说,这么多年来,他们这批学人从未听到过有关季老的负面传闻,“从这个角度来说,季老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是一个将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

“季老先生做了一辈子学问。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都没有停止。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在治学精神和态度上。”季羡林老先生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葛维钧回忆,季老先生写作《糖史》时,已经80多 6

岁了,但仍不顾严寒酷暑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时,季老发现了新线索就兴高采烈起来。他的喜怒哀乐都是和做学问联系在一起的。”

“先生个性极为鲜明,广被万物的爱心与知识分子的胆识在季老先生那里体现得十分醒目。如果来访者不学无术而又滔滔不绝,先生就会面色木讷长久不言;如果是清纯学生求访解惑,则他每次必从家中送出来直到大门口默默挥手告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告诉记者,“季老生前说过,他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是:质朴,淳厚,诚恳,平易;怀真情,讲真话;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正是夫子自道!”

“季羡林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品格。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国际关系学院2005级本科生李玉磊对记者说,季羡林老先生常年笔耕不辍,把自己对人生、对知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写在了一本本书中,这些用心写出的文字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很早听闻季老先生的大名,通过阅读,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所深深折服,这成了我报考北京大学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语言文学系2007级本科生李垚坦言,虽然求学期间,她未在校园里见过季老先生,也未聆听过其谆谆教诲,但是他独特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早已成为燕园中无形的精神标识,感染着每个身处燕园的北大学子。“先生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治学的严谨精神,是我们后辈应汲取的力量。唯有如此,步入社会后才能有所担当。”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参加纪念活动的人群中,既有年轻的北大学子,也有八十多岁的学者,这充分说明了季老先生的影响之大。

B.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位富有童心的人,发现新奇的东西就会很高兴。

C.季老先生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符合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知识分子。

D.李垚因为听过季老先生的演讲,被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深深折服,所以报考了北京大学。 7

E.季老先生的作品,不仅是他个人对人生、知识和生命的认识,更是他一生的写照,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2.这篇新闻开头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 3.文中说:“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请结合全文,分析季羡林老先生对北大人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4.为什么北大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请联系文本和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

侯冠宇

8

她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中国十大女杰”之一。不久前,她又登上了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领奖台。面对诸多荣誉,侯晶晶更习惯将自己定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了分内的事,荣誉是很偶然的。”

侯晶晶,1975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因为从小迷恋读书写字,4岁时就被父母送进小学。让大家惊讶的是,在第一次单元测验中,她就得了双百分。很快,侯晶晶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11岁那年,这个活泼的小女孩因为一次误诊,从此失去了行动能力,瘫痪在床,不得不告别校园。侯晶晶坦言自己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但家人的爱给了她极大的支持。父母从不在她面前叹息流泪,总是乐观地告诉她不要放弃希望。远方的姑父姑妈长年与她通信,鼓励她自学成才。

病床上的侯晶晶拿起书本开始在家自学。在长达10年的自学历程里,每一步她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坐在专用沙发上看书,时间久了下肢会因血流不畅而浮肿,每隔一两个小时侯晶晶就必须把腿放直,让母亲按摩一会儿。最难熬的还是冬季,由于下肢没有知觉,晚上睡觉时,她的腿经常被放在被褥里的热水袋烫得血肉模糊,几乎每次都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蜕痂。

1994年,侯晶晶第一次坐在轮椅上进入自学考试的考场,这几乎也是她8年来第一次出门,当时的情景让她至今难忘。虽然既激动又紧张,但基础英语3个小时的考试她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自信地交卷了,大学语文也考得非常顺利。最终,侯晶晶的基础英语获得了马鞍山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认识侯晶晶的人都评价她“意志如钢”,她则淡淡地说:“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化为点滴行动,坚持不懈,我只是在努力这样做。”在侯晶晶的人生道路上,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一直坚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

1998年,侯晶晶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结束了10年的自学生涯,她开始了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的学校生活。由于控制不了上厕所的时间,又无法用一般的公共设施,每次离开宿舍去听课,她都提前几小时禁水。即便如此,她也总是背着一个大书包,里面装着用来方便的器具。

毕业的那一年,侯晶晶又以专业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上了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的博士。为了完成关于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博士论文,她硬是啃下了13本诺丁斯的英文原版著作,其 9

中有12本著作在国内还没有中文版。侯晶晶还设计了两种调查问卷,坐着轮椅深入各师范院校、中小学、幼儿园,观察调研关怀教育在中国学校的开展状况。博导朱小蔓教授评价说,侯晶晶的调查发现和结论对关怀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运用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如今,侯晶晶终于圆了小时候的“教师梦”,成为南京师大的一名教师。尽管“走”上讲台的时间并不长,但她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已经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该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现在侯晶晶的生活,仍然是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她一直以一种从容冷静的态度对待种种荣誉:“人生似波浪起伏,有波峰波谷。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尽量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不要迷失方向。”

(选自《中国青年报》)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则新闻的标题非常耐人寻味,“坐”在轮椅上却能“走”,将看似不合理的内容放在一起,含意深远,也更吸引读者。

B.侯晶晶因误诊瘫痪在床,失去了行动能力,但她从不灰心、绝望,在家人和亲戚的鼓励下,走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

C.侯晶晶认准一个正确的方向后,就会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奋斗,所以她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事业有成。

D.侯晶晶结束10年自学生涯后,第一次坐轮椅参加了自学考试,后来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读研究生。

E.侯晶晶在挫折面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荣誉面前,也能保持从容冷静的态度。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6.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答:

10

7.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侯晶晶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哪些?

答:

8.侯晶晶身残志坚、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迪?试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答:

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留守学子,校园过节别有滋味

本报记者:区健妍 实习生:朱传林 通讯员:孔晓明

今年寒假,广州各高校为数不少的外省大学生受雪灾影响,打消了回家过年的念头。在学校和社会的关心下,留守学子过了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春节。

来自湖南的小王是暨南大学研一学生。早在过年前,他就积极响应政府和学校的倡议,留在广东过春节。“28号的票,我30号去车站退了。”

不少湖南籍同学也是这么做的,大家决定留守广东过个快乐的春节。小王和老乡同学互相串起了门,一起相约吃火锅、唱卡拉OK、“斗地主”„„小王说:“平时大家各自忙学业,这个特殊的春节加深了彼此 11

的情谊。”

春节期间广州各大学都为留守学生安排了专门活动。暨大的校领导会和留守同学一起吃年夜饭;广州商学院组织了为期4天的系列活动,组织留校生看电影、看春晚、团拜会;华农大饭堂专门为留守学生操办了一场大型“饺子会”,饭堂老师傅手把手传授给学生包饺子的技巧。

二、留守学生也是“最可爱的人”

很多留守大学生并没有闲着,选择去当志愿者。“自己选择留守,希望能帮助那些想回家的人顺利回家。”

小曼是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这个寒假,她主动报名参加春运乘务员工作,自1月21日起,开始跟班跑了数趟长途列车。因为亲身经历了铁路运输过程中遭受风雪围困的情形,小曼放弃了回粤东老家过春节的念头,决定春节继续留在广州火车站担当志愿者。她说:“能够见证2008年这个特殊的春运,能够为成千上万的归家人服务,我觉得很幸运,这是人生难得的阅历。”

今年春运期间,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几所高校的众多大学生,都主动报名参加春运志愿者、乘务员工作,放弃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这些留守大学生志愿者的热心行动,大大缓解了相关部门的人力压力,留守大学生也成为2008年特殊春运中“最可爱的人”。

三、特殊春运上了宝贵一课

2008年因为天气原因而造成的这个特殊春运,也给很多大学生上了人生宝贵的一课。安徽籍大四学生小林告诉记者,“以往的假期,我不是忙着找单位实习,就是和同学去旅游,很少回家看看亲人,对父母关心很少。”这个寒假,小林本想回家过年,却因为受特殊天气影响而不能如愿以偿。

“我从来没有体会过什么叫‘归心似箭’,这个特殊的春运,让我懂得了年轻人不应该只关心自己,更要多关心家人,珍惜与亲人团聚的机会。”

中山大学的留守大学生小王,是广州火车站志愿者当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亲历这个特殊的春运,让我深深感受到,大学生不应该只关心自己的学业,两耳不闻窗外事,在社会在政府有困难的时候,应该积极投身公益服务。”

12

很多大学生志愿者还表示,“以往很多急救常识和应变能力,都在这次特殊的公益活动中派上了用场。”对于应急常识的学习和积累,如何在紧急关头快速应对,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一门学问。

9、这篇通讯为什么在行文上非常详细地点明什么学校什么人怎么说,而不是对这些现象作概括的介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你为这篇通讯的第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并回答: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些内容放在第一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汉语词典》对“特殊”这个词的解释是:不同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的。文中“特殊”一词出现了多次,请你结合文意阐述“特殊”一词在文中的几种特殊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三部分小林、小王以及志愿者所说的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感恩老兵①

郭松民

13

湛蓝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在法兰西六月的晨风中,一队身着军服的耄耋老人蹒跚走来。晴朗的阳光打在他们脸上,他们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

军乐队奏响了迎宾曲,礼炮轰鸣,年轻的军官和士兵们庄严地抬起右臂——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女王站起来了,总统站起来了,总理、首相和部长们站起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民众也站起来了,并且用不同的语言欢呼——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

这是在诺曼底——这些耄耋老人都是60年前在这里登陆的老兵。他们的很多战友长眠在这里,他们自己也曾经准备把血洒在奥马哈海滩上。今天他们之所以故地重游,就是为了接受欢呼,享受荣耀。希拉克总统在一个礼宾官的陪同下,再次向他们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然后致辞说,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老兵此时此刻都在想些什么?我不得而知。曾经拍摄过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纪念仪式后引用父亲当年的一句话形容这些健在老兵的心境:“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老兵们可以放心了,他们不仅没有被遗忘,在这一刻还成了全世界注目的中心。60年前的“D­day”,当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上滩头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会有今天,但有了今天,他们当年的牺牲,便全都得到了补偿。

诺曼底的庆典也吸引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的目光,有的媒体开始寻找参加过登陆作战的中国人。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固然值得给予最大的关注,但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老兵,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我们同样的关注呢?那些在卢沟桥、平型关、台儿庄以及在八年漫长的战争中,所有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他们都在哪里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选一个适当的日子,比如“七七卢沟桥事变纪念日”,“八一五日本投降纪念日”或者“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让他们胸前挂满勋章,接受我们的欢呼和敬意,然后庄严地告诉他们:中国和亚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调零。抗战爆发时20岁的老兵,今年就应该是87岁高龄了;抗战胜利时20岁的老兵,今年也应该是79岁高龄了。一位接受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美国老兵霍斯勒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明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我希望 14

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隆重的庆典,能够听到有人对他们说“我们永远感激”,能够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听到他们欣慰地说:“我感到付出一切都很值得”——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新民晚报2004年7月8日) 注 ①:本文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3.开头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就整篇文章而言,又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为什么说,“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何理解“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本文因深受评委们的青睐而荣获一等奖。请结合新闻主题和写法谈谈其获奖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参考答案

1、解析:B项,“富有童心”错,季老先生不是因为发现“新奇的东西”而高兴,而是因为发现了学术研究的“新线索”而高兴。C项,“季老先生认为自己就是„„”于文无据,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季老先生所认为的知识分子的最高水平。D项,李垚没有听过季老先生的演讲。答案:AE

2、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本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等作用。考生只要了解了景物描写的作用,再结合文本,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开头的景物描写一是交代自然环境的恶劣,与后面参加活动的人之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季老先生的影响之大;二是营造凄凉的氛围,衬托人物内心的悲伤。

3、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分析综合能力。文本的第一、二、三段写的是悼念现场,第四段写了季老先生山高水长的风范,第五、六段写了季老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态度,第七段写了季老先生的爱心和 16

胆识,最后两段则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答案:一是他山高水长的风范,二是他的治学精神和态度,三是他的爱心与胆识,四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4、解析:回答时必须抓住两个关键词“知识分子”和“精神高地”,分别从其“知识分子”和“精神”两个方面入手,同时注意结合身边的实际,也可以结合自己对现代社会的认识来谈。

答案:北大教授张颐武之所以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是因为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个将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正因为如此,像葛维钧、李垚一样的许许多多的人才敬仰着他,受着他的影响,并时刻准备在社会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飞速的社会,人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在成为自己所在领域顶尖人物的同时,却把传统的知识分子精神给丢失了。而这种精神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获得长远发展的动力。我们的国家需要像季羡林老先生这样的具有精神高地的知识分子。

5、解析: B项,“但她从不灰心、绝望”有误,原文第三段说侯晶晶坦言她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D项“第一次坐轮椅参加了自学考试”是在1994年,她瘫痪8年后。答案:BD

6、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的能力。回答此题应紧扣新闻的文体特点,在总体把握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相关语段在文中的作用。题干明确指出是“文章第一段”,根据新闻的文体特征、本段的内容及其与下文的关系。答案:属于导语部分。作用:集中介绍新闻要报道的人物,为整篇新闻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7、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立足全文,明确文中讲了人物哪些事件,然后注意题干中所说的“成功经验”,以此为出发点筛选信息。

答案:①认准人生的方向。侯晶晶虽然遭遇了这么大的挫折,但仍坚持自学,渴望成为一名教师。②坚持不懈的努力。多年来,侯晶晶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持之以恒地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③战胜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侯晶晶也曾低落过、绝望过,但在家人的鼓励下,她终于找回了自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最终事业有成。

8、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没有固定答案。在对全文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真实感想,切忌空洞。 17

答案: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勇于面对人生的挫折,找准生活的目标,不断进取,终将会有所收获。(意思对即可)

9.标题:七成中小学生倾诉首选不是父母

导语:七成中小学生首选倾诉对象不是父母。“理解我”“帮助我”“让我放心地说”是中小学生说出心里话的三个重要条件。

10.(1)在叙述事实时,点明什么学校什么人怎么说,既能拉近文章与读者的距离,增加通讯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又能体现新闻的文体特点。

(2)校园春节节目丰富

因为报道的对象是学生,自然离不开校园,留守学子是如何在学校度过春节假期的,把这些内容放在开头,既客观反映了现实,又能满足多数读者的心理需求。

11、“特殊”一词在文中至少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这个春节因为雪灾而特殊;二是学生因留守校园过春节而特殊;三是春运因天气原因而特殊;四是学生因亲历这个特殊的春运而特殊;五是留守大学生因在春节期间参加志愿者活动,投身公益事业而特殊等等。

12、这个特殊的春节,让留守大学生更懂得珍惜亲情,感受到要增加实践活动,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平时要学习和积累应急常识等。作为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之外,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13.主要描写了法国上下举办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庆典的场面。写得既庄严又感人,表达对这些老兵们的敬意;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14.①事到跟前才想起,是否晚了些;②为什么偏偏是媒体,而不是政府出现;③这样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是否也应该在抗战60周年时举行一次;④在我们给予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以最大的关注的同时,却为什么没有给予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中国老兵以应有的、同样的关注呢?隐隐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缺乏感恩之心的关注。

15.这些老人会相继离开人世;我们丧失感恩老人的机会,就等于忘记那段历史,这会让我们变得麻木。

16.新闻主题:在文中,作者直接亮出了观点“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他从法兰西举办的隆 18

重庆祝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看到并想到了别人没有看到、想到的东西——“感恩老兵”。这一主题反映出了作者可贵的独特视角和新闻敏感。(或:这篇新闻主题思想针对性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竟然忘记了感恩,而且几乎成了一种可怕的时代病。针对现实存在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感恩老兵》一文告诉人们:“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通过这篇作品的广泛传播,无疑能起到“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的作用。)

写法:视角独特,主题新颖。能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一般情况下,新闻记者都是直接报道事情经过,而没有由此及彼的展开想象,提出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或:真实记录,生动感人。在文中,作者不但真实地记录了庆典现象,而且也真实抒写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了社会的真实一面,触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而使文章感人至深,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

19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考纲分析】

高考考纲明确表明,新闻阅读是属于实用文体范畴。考查包含三个层级能力:一是C层级的分析综合( ①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③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二是D层级的鉴赏评价( ①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②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三是F层级的探究( ①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②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③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根据考纲的要求,备考时我们应当关注如下两方面内容:

一、掌握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

(一)新闻的文体特征

1、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1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消息文体知识

1、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消息的特点

(1)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

(2)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

(3)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

(4)短——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点说话。

3、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4、消息的要素:消息(也叫新闻或报道)有五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5、消息的写法

一般写法都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

二、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

2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一般就能逐步达到全面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目的。下面,对这种阅读方法分析介绍:

第一步 “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迅。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 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 F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3

这些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三、新闻鉴赏术语

(1)标题的作用

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内容)

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我们在分析文题好处的时候,应从修辞、语言或其他形式上加以分析,然后对内容进行关注。

例:人前我是乖乖仔, 一上贴吧就爆粗

【参考答案】这一标题巧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人前”与“上贴吧”、“乖乖仔”与“暴粗”形成鲜明的对比,高度概括了新闻的重要内容,语言简练而且形象生动。

【方法小结】

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2、分析新闻标题对概括新闻内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3、分析新闻标题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4、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2)了解新闻导语的作用

①概括新闻要点,揭示新闻主题。

②定下感情基调,营造氛围。

③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

(3)背景的作用

背景是指新闻事实的历史状况,周边环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及内外联系。

①运用新闻背景巧妙地表明观点和倾向。交代新闻背景可以表现作者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与评价,表明作者的倾向性。

4

②烘托深化主题

③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

④增加知识性、趣味性。

例: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背景材料的作用:如

①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

②与新闻事实形成对比;

③使新闻事实充实丰满、解答了读者的疑问并揭示了事物的意义,突出、深化新闻主题;

④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内涵,有助于读者读懂新闻,大大增加了新闻的厚度,使其更加具有可读性。

(4)分析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一是根据采访经过突出真实性;

二是根据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反映突出真实性;

三是根据准确的数据突出真实性;

四是对细节的描写突出真实性。

记叙的方式和作用

顺叙也称正叙,叙述的手法之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使用顺叙法,必须特别注意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那样把中间 5

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即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季老足迹: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12日下午5时半,一场罕见的大雨笼罩整个北京大学,但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前的广场上,仍然聚集着北大的师生,还有很多人从校园外特地赶来,悼念季羡 林老先生,久久不愿离去。

“我没有亲眼见过季老,没有和他打过交道,但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一位几天前从北大毕业的中文系学子,今天重回校园,在雨中向季羡林老先生鞠躬致敬。

“深切怀念季羡林老先生”——今天上午10时,季羡林老先生的灵堂尚未敞开大门,不少北大师生就已自发聚集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黑色的大幅挽联下。

在悼念人群中,82岁的雷鸣老先生从家中赶来,一直待到下午5时灵堂关闭都迟迟不愿离去。他说:“1992年在‘中国丝绸之路’首届学术大会上,我的一篇论文得到了季老的点拨指正,此后,我多次和季老交流过相关学术问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也许是每一个和他交往过的人最深刻的感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张颐武说,这么多年来,他们这批学人从未听到过有关季老的负面传闻,“从这个角度来说,季老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是一个将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

“季老先生做了一辈子学问。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都没有停止。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在治学精神和态度上。”季羡林老先生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葛维钧回忆,季老先生写作《糖史》时,已经80多 6

岁了,但仍不顾严寒酷暑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时,季老发现了新线索就兴高采烈起来。他的喜怒哀乐都是和做学问联系在一起的。”

“先生个性极为鲜明,广被万物的爱心与知识分子的胆识在季老先生那里体现得十分醒目。如果来访者不学无术而又滔滔不绝,先生就会面色木讷长久不言;如果是清纯学生求访解惑,则他每次必从家中送出来直到大门口默默挥手告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告诉记者,“季老生前说过,他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是:质朴,淳厚,诚恳,平易;怀真情,讲真话;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正是夫子自道!”

“季羡林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品格。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国际关系学院2005级本科生李玉磊对记者说,季羡林老先生常年笔耕不辍,把自己对人生、对知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写在了一本本书中,这些用心写出的文字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很早听闻季老先生的大名,通过阅读,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所深深折服,这成了我报考北京大学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语言文学系2007级本科生李垚坦言,虽然求学期间,她未在校园里见过季老先生,也未聆听过其谆谆教诲,但是他独特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早已成为燕园中无形的精神标识,感染着每个身处燕园的北大学子。“先生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治学的严谨精神,是我们后辈应汲取的力量。唯有如此,步入社会后才能有所担当。”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参加纪念活动的人群中,既有年轻的北大学子,也有八十多岁的学者,这充分说明了季老先生的影响之大。

B.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位富有童心的人,发现新奇的东西就会很高兴。

C.季老先生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符合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知识分子。

D.李垚因为听过季老先生的演讲,被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深深折服,所以报考了北京大学。 7

E.季老先生的作品,不仅是他个人对人生、知识和生命的认识,更是他一生的写照,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2.这篇新闻开头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 3.文中说:“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请结合全文,分析季羡林老先生对北大人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4.为什么北大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请联系文本和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

侯冠宇

8

她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中国十大女杰”之一。不久前,她又登上了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领奖台。面对诸多荣誉,侯晶晶更习惯将自己定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了分内的事,荣誉是很偶然的。”

侯晶晶,1975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因为从小迷恋读书写字,4岁时就被父母送进小学。让大家惊讶的是,在第一次单元测验中,她就得了双百分。很快,侯晶晶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11岁那年,这个活泼的小女孩因为一次误诊,从此失去了行动能力,瘫痪在床,不得不告别校园。侯晶晶坦言自己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但家人的爱给了她极大的支持。父母从不在她面前叹息流泪,总是乐观地告诉她不要放弃希望。远方的姑父姑妈长年与她通信,鼓励她自学成才。

病床上的侯晶晶拿起书本开始在家自学。在长达10年的自学历程里,每一步她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坐在专用沙发上看书,时间久了下肢会因血流不畅而浮肿,每隔一两个小时侯晶晶就必须把腿放直,让母亲按摩一会儿。最难熬的还是冬季,由于下肢没有知觉,晚上睡觉时,她的腿经常被放在被褥里的热水袋烫得血肉模糊,几乎每次都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蜕痂。

1994年,侯晶晶第一次坐在轮椅上进入自学考试的考场,这几乎也是她8年来第一次出门,当时的情景让她至今难忘。虽然既激动又紧张,但基础英语3个小时的考试她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自信地交卷了,大学语文也考得非常顺利。最终,侯晶晶的基础英语获得了马鞍山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认识侯晶晶的人都评价她“意志如钢”,她则淡淡地说:“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化为点滴行动,坚持不懈,我只是在努力这样做。”在侯晶晶的人生道路上,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一直坚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

1998年,侯晶晶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结束了10年的自学生涯,她开始了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的学校生活。由于控制不了上厕所的时间,又无法用一般的公共设施,每次离开宿舍去听课,她都提前几小时禁水。即便如此,她也总是背着一个大书包,里面装着用来方便的器具。

毕业的那一年,侯晶晶又以专业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上了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的博士。为了完成关于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博士论文,她硬是啃下了13本诺丁斯的英文原版著作,其 9

中有12本著作在国内还没有中文版。侯晶晶还设计了两种调查问卷,坐着轮椅深入各师范院校、中小学、幼儿园,观察调研关怀教育在中国学校的开展状况。博导朱小蔓教授评价说,侯晶晶的调查发现和结论对关怀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运用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如今,侯晶晶终于圆了小时候的“教师梦”,成为南京师大的一名教师。尽管“走”上讲台的时间并不长,但她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已经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该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现在侯晶晶的生活,仍然是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她一直以一种从容冷静的态度对待种种荣誉:“人生似波浪起伏,有波峰波谷。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尽量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不要迷失方向。”

(选自《中国青年报》)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则新闻的标题非常耐人寻味,“坐”在轮椅上却能“走”,将看似不合理的内容放在一起,含意深远,也更吸引读者。

B.侯晶晶因误诊瘫痪在床,失去了行动能力,但她从不灰心、绝望,在家人和亲戚的鼓励下,走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

C.侯晶晶认准一个正确的方向后,就会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奋斗,所以她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事业有成。

D.侯晶晶结束10年自学生涯后,第一次坐轮椅参加了自学考试,后来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读研究生。

E.侯晶晶在挫折面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荣誉面前,也能保持从容冷静的态度。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6.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答:

10

7.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侯晶晶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哪些?

答:

8.侯晶晶身残志坚、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迪?试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答:

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留守学子,校园过节别有滋味

本报记者:区健妍 实习生:朱传林 通讯员:孔晓明

今年寒假,广州各高校为数不少的外省大学生受雪灾影响,打消了回家过年的念头。在学校和社会的关心下,留守学子过了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春节。

来自湖南的小王是暨南大学研一学生。早在过年前,他就积极响应政府和学校的倡议,留在广东过春节。“28号的票,我30号去车站退了。”

不少湖南籍同学也是这么做的,大家决定留守广东过个快乐的春节。小王和老乡同学互相串起了门,一起相约吃火锅、唱卡拉OK、“斗地主”„„小王说:“平时大家各自忙学业,这个特殊的春节加深了彼此 11

的情谊。”

春节期间广州各大学都为留守学生安排了专门活动。暨大的校领导会和留守同学一起吃年夜饭;广州商学院组织了为期4天的系列活动,组织留校生看电影、看春晚、团拜会;华农大饭堂专门为留守学生操办了一场大型“饺子会”,饭堂老师傅手把手传授给学生包饺子的技巧。

二、留守学生也是“最可爱的人”

很多留守大学生并没有闲着,选择去当志愿者。“自己选择留守,希望能帮助那些想回家的人顺利回家。”

小曼是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这个寒假,她主动报名参加春运乘务员工作,自1月21日起,开始跟班跑了数趟长途列车。因为亲身经历了铁路运输过程中遭受风雪围困的情形,小曼放弃了回粤东老家过春节的念头,决定春节继续留在广州火车站担当志愿者。她说:“能够见证2008年这个特殊的春运,能够为成千上万的归家人服务,我觉得很幸运,这是人生难得的阅历。”

今年春运期间,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几所高校的众多大学生,都主动报名参加春运志愿者、乘务员工作,放弃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这些留守大学生志愿者的热心行动,大大缓解了相关部门的人力压力,留守大学生也成为2008年特殊春运中“最可爱的人”。

三、特殊春运上了宝贵一课

2008年因为天气原因而造成的这个特殊春运,也给很多大学生上了人生宝贵的一课。安徽籍大四学生小林告诉记者,“以往的假期,我不是忙着找单位实习,就是和同学去旅游,很少回家看看亲人,对父母关心很少。”这个寒假,小林本想回家过年,却因为受特殊天气影响而不能如愿以偿。

“我从来没有体会过什么叫‘归心似箭’,这个特殊的春运,让我懂得了年轻人不应该只关心自己,更要多关心家人,珍惜与亲人团聚的机会。”

中山大学的留守大学生小王,是广州火车站志愿者当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亲历这个特殊的春运,让我深深感受到,大学生不应该只关心自己的学业,两耳不闻窗外事,在社会在政府有困难的时候,应该积极投身公益服务。”

12

很多大学生志愿者还表示,“以往很多急救常识和应变能力,都在这次特殊的公益活动中派上了用场。”对于应急常识的学习和积累,如何在紧急关头快速应对,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一门学问。

9、这篇通讯为什么在行文上非常详细地点明什么学校什么人怎么说,而不是对这些现象作概括的介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你为这篇通讯的第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并回答: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些内容放在第一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汉语词典》对“特殊”这个词的解释是:不同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的。文中“特殊”一词出现了多次,请你结合文意阐述“特殊”一词在文中的几种特殊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三部分小林、小王以及志愿者所说的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感恩老兵①

郭松民

13

湛蓝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在法兰西六月的晨风中,一队身着军服的耄耋老人蹒跚走来。晴朗的阳光打在他们脸上,他们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

军乐队奏响了迎宾曲,礼炮轰鸣,年轻的军官和士兵们庄严地抬起右臂——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女王站起来了,总统站起来了,总理、首相和部长们站起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民众也站起来了,并且用不同的语言欢呼——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

这是在诺曼底——这些耄耋老人都是60年前在这里登陆的老兵。他们的很多战友长眠在这里,他们自己也曾经准备把血洒在奥马哈海滩上。今天他们之所以故地重游,就是为了接受欢呼,享受荣耀。希拉克总统在一个礼宾官的陪同下,再次向他们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然后致辞说,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老兵此时此刻都在想些什么?我不得而知。曾经拍摄过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纪念仪式后引用父亲当年的一句话形容这些健在老兵的心境:“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老兵们可以放心了,他们不仅没有被遗忘,在这一刻还成了全世界注目的中心。60年前的“D­day”,当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上滩头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会有今天,但有了今天,他们当年的牺牲,便全都得到了补偿。

诺曼底的庆典也吸引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的目光,有的媒体开始寻找参加过登陆作战的中国人。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固然值得给予最大的关注,但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老兵,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我们同样的关注呢?那些在卢沟桥、平型关、台儿庄以及在八年漫长的战争中,所有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他们都在哪里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选一个适当的日子,比如“七七卢沟桥事变纪念日”,“八一五日本投降纪念日”或者“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让他们胸前挂满勋章,接受我们的欢呼和敬意,然后庄严地告诉他们:中国和亚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调零。抗战爆发时20岁的老兵,今年就应该是87岁高龄了;抗战胜利时20岁的老兵,今年也应该是79岁高龄了。一位接受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美国老兵霍斯勒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明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我希望 14

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隆重的庆典,能够听到有人对他们说“我们永远感激”,能够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听到他们欣慰地说:“我感到付出一切都很值得”——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新民晚报2004年7月8日) 注 ①:本文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3.开头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就整篇文章而言,又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为什么说,“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何理解“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本文因深受评委们的青睐而荣获一等奖。请结合新闻主题和写法谈谈其获奖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参考答案

1、解析:B项,“富有童心”错,季老先生不是因为发现“新奇的东西”而高兴,而是因为发现了学术研究的“新线索”而高兴。C项,“季老先生认为自己就是„„”于文无据,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季老先生所认为的知识分子的最高水平。D项,李垚没有听过季老先生的演讲。答案:AE

2、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本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等作用。考生只要了解了景物描写的作用,再结合文本,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开头的景物描写一是交代自然环境的恶劣,与后面参加活动的人之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季老先生的影响之大;二是营造凄凉的氛围,衬托人物内心的悲伤。

3、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分析综合能力。文本的第一、二、三段写的是悼念现场,第四段写了季老先生山高水长的风范,第五、六段写了季老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态度,第七段写了季老先生的爱心和 16

胆识,最后两段则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答案:一是他山高水长的风范,二是他的治学精神和态度,三是他的爱心与胆识,四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4、解析:回答时必须抓住两个关键词“知识分子”和“精神高地”,分别从其“知识分子”和“精神”两个方面入手,同时注意结合身边的实际,也可以结合自己对现代社会的认识来谈。

答案:北大教授张颐武之所以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是因为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个将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正因为如此,像葛维钧、李垚一样的许许多多的人才敬仰着他,受着他的影响,并时刻准备在社会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飞速的社会,人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在成为自己所在领域顶尖人物的同时,却把传统的知识分子精神给丢失了。而这种精神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获得长远发展的动力。我们的国家需要像季羡林老先生这样的具有精神高地的知识分子。

5、解析: B项,“但她从不灰心、绝望”有误,原文第三段说侯晶晶坦言她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D项“第一次坐轮椅参加了自学考试”是在1994年,她瘫痪8年后。答案:BD

6、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的能力。回答此题应紧扣新闻的文体特点,在总体把握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相关语段在文中的作用。题干明确指出是“文章第一段”,根据新闻的文体特征、本段的内容及其与下文的关系。答案:属于导语部分。作用:集中介绍新闻要报道的人物,为整篇新闻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7、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立足全文,明确文中讲了人物哪些事件,然后注意题干中所说的“成功经验”,以此为出发点筛选信息。

答案:①认准人生的方向。侯晶晶虽然遭遇了这么大的挫折,但仍坚持自学,渴望成为一名教师。②坚持不懈的努力。多年来,侯晶晶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持之以恒地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③战胜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侯晶晶也曾低落过、绝望过,但在家人的鼓励下,她终于找回了自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最终事业有成。

8、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没有固定答案。在对全文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真实感想,切忌空洞。 17

答案: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勇于面对人生的挫折,找准生活的目标,不断进取,终将会有所收获。(意思对即可)

9.标题:七成中小学生倾诉首选不是父母

导语:七成中小学生首选倾诉对象不是父母。“理解我”“帮助我”“让我放心地说”是中小学生说出心里话的三个重要条件。

10.(1)在叙述事实时,点明什么学校什么人怎么说,既能拉近文章与读者的距离,增加通讯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又能体现新闻的文体特点。

(2)校园春节节目丰富

因为报道的对象是学生,自然离不开校园,留守学子是如何在学校度过春节假期的,把这些内容放在开头,既客观反映了现实,又能满足多数读者的心理需求。

11、“特殊”一词在文中至少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这个春节因为雪灾而特殊;二是学生因留守校园过春节而特殊;三是春运因天气原因而特殊;四是学生因亲历这个特殊的春运而特殊;五是留守大学生因在春节期间参加志愿者活动,投身公益事业而特殊等等。

12、这个特殊的春节,让留守大学生更懂得珍惜亲情,感受到要增加实践活动,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平时要学习和积累应急常识等。作为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之外,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13.主要描写了法国上下举办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庆典的场面。写得既庄严又感人,表达对这些老兵们的敬意;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14.①事到跟前才想起,是否晚了些;②为什么偏偏是媒体,而不是政府出现;③这样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是否也应该在抗战60周年时举行一次;④在我们给予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以最大的关注的同时,却为什么没有给予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中国老兵以应有的、同样的关注呢?隐隐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缺乏感恩之心的关注。

15.这些老人会相继离开人世;我们丧失感恩老人的机会,就等于忘记那段历史,这会让我们变得麻木。

16.新闻主题:在文中,作者直接亮出了观点“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他从法兰西举办的隆 18

重庆祝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看到并想到了别人没有看到、想到的东西——“感恩老兵”。这一主题反映出了作者可贵的独特视角和新闻敏感。(或:这篇新闻主题思想针对性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竟然忘记了感恩,而且几乎成了一种可怕的时代病。针对现实存在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感恩老兵》一文告诉人们:“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通过这篇作品的广泛传播,无疑能起到“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的作用。)

写法:视角独特,主题新颖。能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一般情况下,新闻记者都是直接报道事情经过,而没有由此及彼的展开想象,提出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或:真实记录,生动感人。在文中,作者不但真实地记录了庆典现象,而且也真实抒写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了社会的真实一面,触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而使文章感人至深,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

19


相关内容

  •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个人总结(适用新课标)
  •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 传记阅读 考察的题目形式: 1. 分析传主形象 传主的形象主要通过传记中的有关传主的具体事例来体现. 答题思路: A. 从文中找出总共写了几件有关传主的事例 B. 把事例按表现传主不同的方面分类,写出关键词(如坚韧.刻苦努力-) C. 再把几件事概括地写出,加上总结其相应形象的 ...

  • 诗歌鉴赏方法小结
  • 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也称表现手法)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注意表达技巧起到的作用,表达的内容和达到的效果. (1)表达方式:①抒情:(同是天涯沧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②描写:(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 ...

  •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达标训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2
  • 第一部分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卷(二)新闻2] [实用类文本阅读卷(二) 新闻Ⅱ]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 侯冠宇 她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中国十大女杰"之一.不久前,她又登上 ...

  • 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 2011年山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 ...

  • 关注文本类型与强化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检测
  • 关注文本类型与强化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检测 --2009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反思与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 郑桂华 高考的帷幕落下已经一个多月了,议论.分析高考考卷是我们国家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风景.本文将以2009年各地语文考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部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命题上的特点以及值得探 ...

  • 解析高考真题,攻克2013年现代文阅读
  • 1 整体把握17套试卷的考查方向 2012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给笔者的整体感觉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同中有异,风格初现. 2012年高考,全国各省(区.市)共17份试卷,除全国大纲卷.重庆卷.四川卷等试卷以外,大部分试卷都是课改区高考使用的新课标卷.其实,大纲卷与课标卷的本质区别已经不甚明显,进入课改的地 ...

  • 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
  • 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Ⅰ.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013年福建省语文科命题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

  • 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 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二) 阅读下面一篇新闻,回答1--3题(15分)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庆典在俄罗斯举行 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铅云低垂,纳粹兵临城下.数十万苏联红军官兵列队走过红场,接受斯大林检阅,然后在市民泪光注目下直赴战场. 2005年5月9日,莫斯科天空雨后放晴.二战老兵和俄罗斯现代军人 ...

  • 2016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 把准特点,灵活选做 ------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语文>解读 高三语文教师 汤吉祥 2016年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不论是考试性质还是考试内容,均保持一致.2016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试卷结构及命题的内容范围上仍趋稳定态势.但仍需要认真阅读,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提升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