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教案

《蜜蜂引路》教案

教材解读: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

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教学要求:

1、会认“莫、斯、附、派、谈、讶”6个生字,会写“讶、谈、派、引、列、蜂、敲、附、近”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认字写字、能结合重点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

教学准备:课件、列宁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主要学习“我会认”、“我会写”中的生字。初读课文,让学生能够认,能够学会写,读准字音。并把生字组成词语,感知词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1、师板书:蜜蜂。同学们知道这个词语是什么?生(齐声答):知道,是蜜蜂。 师:对,就是蜜蜂。这蜜蜂有什么本领吗?生(点名回答):采蜜。师:没错,勤劳的小蜜蜂本领可大了,除了传花粉,采花蜜,还会引路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蜜蜂是怎么引路的。

4、学生齐读课题。(来我们来把课题读两遍,“蜜蜂引路”、“蜜蜂引路”。)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并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师:大家应该预习过课文了,大部分同学应该都会读了吧。现在大家来读一读课文,读之前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要把课文中的生字找出来,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书。

师:好,大家都读的很好,特别是第一自然段里面有很多要求我们认的生字,大家都能读准了,老师很高兴。

师:那么有谁来告诉我第一段里有几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呢?(点名) 生:5个

师:同学们读书都非常的细心,都能找出来,那你们都会读吗?好,我们来一起学一学,认一认这些字。跟着老师读“莫、斯、附、派、谈、讶”,大家把拼音标在课本上。

师:好了吗?标好了请举手。大家都标好了,现在老师来指,同学来认,小组开火车。看看谁认得最快,读得最准。好,大家都会认了吧?现在老师把拼音拿掉,大家是不是还会读呢?来莫,莫以备齐。接下来我们来开火车,老师指你们读。小组轮流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洪亮最整齐。大家读得都很棒,给自己一点掌

声。

师:我们刚刚学了我会认,现在我们来学学我会写。

师:“讶”读两遍,

生:读

师:看拼音,拼读一下,音序是什么?部首呢?

师:对,音序是Y ,部首是言字旁,大家看这个字的右边是个什么字?对,是牙,那么牙是第几声?那我们现在学的这个字呢?对大家要记住讶读第四声,不是第二声。我们来给它组组词。(点名回答)老师组了三个词语大家把它们抄在课本上(惊讶、讶异、讶然)我们接着看下一个生字。

师:有谁当当小老师给大家读读这个字

生:谈

师:它的音序是?部首呢?请标在课本上。有谁来告诉老师,这个字要怎么认?(点名回答)

生:

师:对,一个言字旁,两个火。那么在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

师:答得很好,左边窄右边宽,第一个火字的捺变成了点。来给它组组词(谈天、谈话、谈心)把拼音读两遍。我们看下一个生字,派。

生:读

师:大家要注意派的右边不是一个西瓜的瓜字,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派的右边共用多少个撇。

生:四个

师:对是四个,这四个撇有什么不同呢?老师请一位坐的最不端正、最爱说话的同学来回答老师

生:

师:大家看过来,第一撇比较平,第二撇是竖撇比较直比较长,第三个撇也比较平的平而且比第一个撇短,第四个撇最短最小。大家会了吗?现在大家来说派的笔画,老师来写。看来大家都掌握了,在抄写生字的时候要注意哦!接下来,组词。(正派、气派、分派)下一个生字是“引”。拼读两遍,它的音序是?部首呢?有谁来告诉老师它共有几画?

生:四画。

师:对,是四画,再来跟着老师数一数。

(生:诸多答案时。师:好,看来有很多答案啊,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数一数,一共四画。)

我们接着来组词,我看看谁坐得最棒了。(引路、引力、引导)接下来是哪个字啊?列,拼读两遍,它的音序是?部首呢?请标在课本上。这个字要注意跟“死”区分开来,左边都是一个“歹”字,但是右边不同,大家记得歹徒有刀(刂)。接下来,组词(列车、排列、陈列)

师:蜂 ,来大家拼读,告诉老师音序是什么?部首是什么?大家学过带夆的还有什么字?峰,锋。一个山峰的峰,还有一个是锋利的锋,山峰说的是山,所以是山字旁;锋,表达的是刀很利,所以是利刀旁;同样的蜜蜂的蜂呢?是因为蜜蜂是蜜蜂是小虫子,所以呢,蜜蜂的蜂是虫字旁。所以,同学们,你们在写蜂的时候想想蜜蜂是小虫子,就不会写错了。记清楚了吗?

生:记清楚了。

师:好了,我们来组词(蜂蜜、马蜂、蜂王)接下来的一个字是敲,来大家拼读,告诉老师音序是什么?谁来告诉老师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高,攴(pu)都是部首。请一位小老师来告诉大家写它的时候该注意什么?

生:右边的部分上面的横没有透到左边来。

师:对,写右边的时候不能写成支,这一横从中间开始写。记清楚了吗?来重复一遍。

生: 写右边的时候不能写成支,这一横从中间开始写。

师:接下去,我们来组词(敲打、敲门、推敲)下面一个字是?

生:附

师:拼读两遍,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告诉老师音序是什么?这个字是什么部首?别写成“咐”了,不要两个字混起来。口字旁的是吩咐的咐。来组词(附加、附近、附和)最后一个字“近”。前鼻音还是后鼻音?音序是什么?部首呢?标上去。它的近义词是什么?有谁知道

生:远

师:对,近说的是距离短,远说的是距离长。还有哪个jìn大家也学过? 生:进

师:那这两个jin有什么不同?

生:斤的近是远近的近,井的进是进入的进

师:说得好极了。我们来给近组组词,(亲近、近处、近视)

师:我们来看看“附近”这个词,它的近义词是什么,有人知道吗? 生:旁边,周围。

师:同学们看看你们的周围,看看有哪些同学坐在自己的附近,有哪些同学坐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呢?大家看看彭娅妮的附近是哪些同学?那李张兴在她附近吗?

生:回答

师:嗯,非常好。大家明白附近的意思了吗?好,我们再来读一读生字。 生:集体读生字。

布置作业:

今天作业是抄写单词,并回去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就要像列宁那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后,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就要像列宁那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这篇课文的内容。现在同学们先来读一读课文,没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的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生:读书

师:好,大家都读的很好,特别是第一自然段里面有很多生字大家都能读准了,老师很高兴。那么同学们我们之前就学过了怎么给自然段标序号,现在我来检查检查大家是不是都标对了。(点名回答)

生:回答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列宁在蜜蜂小向导的带领下,找到了养蜂人。

师:是呀,在蜜蜂小向导的带领下,列宁终于找到了养蜂人,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文插图)文中哪段话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生:第四段

师:对,是第四段。自由读第4段内容,注意他们此时的表情。

生:交流,关注:惊讶、笑着。

师:(引导识记“讶”)在什么情况下,你感到惊讶?

生:

师:是不是遇见出乎意料的事的时候呢?

生:是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段,我看看谁最有自信把第一段读好。(指名读) 师:看来列宁和养蜂的人是常常见面,可为什么养蜂的人看到列宁会觉得惊讶呢?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因为被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去莫斯科了,没有人懂得养蜂人住在哪里。 师:嗯,原来是这样,难怪养蜂的人看见列宁——引导读出惊讶的语气

师:大家看“常常”和“往常”这两个词语。(课件出示课后相关练习)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能分别说出这两个词语的近义词吗?

生:常常的近义词是经常,往常的近义词是以往,通常。

师:对,常常是经常,平常的意思,往常的意思说的是以前常常,强调的是以前。 你们觉得常常和往常,这两个词语能交换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常常说的是经常,往常说的是以前常常。

师:嗯,很好。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生:(默读课文第三段)

师:好。同学们,列宁的住处在哪儿?要是你们能说出来,我就把它画出来,好吗?

生: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师:(边板画示意图边说)这里用了附近说明这座小山离莫斯科不远,山下有一条小路,列宁边走边看,看到了花丛。谁能说说花丛在哪儿?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花丛在路边。书上说“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说明花丛在路边。

师:对了,花丛在路边。(边说边画花丛)那么,园子在哪儿?

生:园子在花丛的附近。

师:你怎么知道园子在花丛的附近?

生:因为书上说那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说明花丛离园子不太远,

所以我知道园子在花丛的附近。

师:对。(边说边画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呢?

生:养蜂人的小房子在园子旁边。

师:(板画房子)房子旁边还有什么?

生:房子旁边应该画上几个蜂箱,因为养蜂人要照管蜜蜂,所以把蜂箱放在房子旁边。

生:所以列宁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可以找到养蜂人的家了。

师:(板画蜂箱)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已经能读懂书,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 生: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山下有一条小路。小路旁边有花丛。离花丛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座小房子。那就是养蜂人的家,因为养蜂人在园子里放了许多蜂箱。

生:(齐鼓掌)

师:说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生:(读)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师: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生:列宁想,这些蜜蜂大概是那个养蜂人的吧?

生:列宁还会想,蜜蜂采完蜜是要飞回蜂房去的。我只要顺着蜜蜂飞的方向找去,就可以找到养蜂人的家了。

师:说得好极了!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

生: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师:对了,还要一边看一边想。那么,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同学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

(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师:读得很好。列宁在观察什么?

生:列宁在观察蜜蜂飞行的方向,看这些蜜蜂飞到哪儿去。

生:列宁看见这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

师: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生:因为这些蜜蜂已经飞到家了。

生:要是没有到家,它们还会继续往前飞。

师:对了。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

师: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生:这所小房子是养蜂人的。因为养蜂人和蜜蜂是住在一起的。养蜂人为了照看蜜蜂,总把蜂箱放在自己旁边的。

师:对了。所以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生:(读第三句)

师:这句话说什么?

生:列宁亲自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证明列宁的观察是完全正确的。

师:对了。观察是不是正确,只有通过试一试才能知道。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

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

生:果然。

师:对了。大家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生:(齐读)列宁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师: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下面我们把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等一下我还要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生:(读第三段课文)

师:好,谁会看图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点名同学说)。

生: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列宁想,这些蜜蜂大概是养蜂人养的吧?蜜蜂采了蜜是要飞回蜂房去的。要是我跟着蜜蜂走,不是就可以找到养蜂人了吗?于是列宁仔细的观察,发现这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他想,蜜蜂总是和养蜂人住在一起的,这座小房子大概就是养蜂人的家吧?列宁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列宁就是这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

师:说得好极了。

(师生鼓掌)

师:养蜂的人看见列宁会怎么想呢?我请一位同学读读第四段课文。点名读。 生:(读第四段)

师:读得很好。同学们,请你们看书上的图,再图文对照,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在说话?

生:(热烈争论)

我说是养蜂人在说话,因为他张大嘴巴笑嘻嘻的,看见列宁来很高兴。 书上说养蜂的人是惊讶地说。可是图上的养蜂人已经不惊讶了,笑嘻嘻的。说明他的话已经说过了,这时候是列宁在说话。

我认为是列宁在说话。因为书上“列宁笑着说”,图上的列宁正在笑,所以是列宁在说话。

我也认为是列宁在说话,因为列宁用手指着蜜蜂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引到这儿来的。”养蜂人听了恍然大悟,也高兴得笑起来。

师:现在老师根据书上说的表演一下,你们看到底是谁在说话。(师边做动作边有感情的朗读,表演后)谁在说话?

生:(齐呼)列宁。

师:同学们,你们很聪明,不仅读懂了课文,还像列宁一样会观察,会思考,真能干!老师也认为是列宁在说话,因为列宁用手指着蜜蜂,微笑着告诉养蜂人,是你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呢?

生:因为列宁不知道养蜂人住在哪儿,今天突然来到了养蜂人的家,所以养蜂人感到很惊讶。

生:列宁是伟大领袖,今天来看望一个普通的养蜂人。这是养蜂人没有想到的,所以他感到又惊讶又激动。

师:对了。那么谁能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养蜂人说的话?好,你来读。 生:(很有感情地读)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

师:读得好。惊讶得眼睛都睁大了。列宁的话要读得很亲切,很有风趣。谁来试一试。(生纷纷举手。都想试一试)

生:(读列宁的话,边读边学图上的列宁做手势)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生高兴地笑了)

师:读得很有感情,真好。小朋友,什么叫向导?

生:向导就是带路的人。

师:那么在这课书里,列宁指的向导是谁呢?

生:(齐)蜜蜂。

师:对了。是蜜蜂。但是你们想,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点课题) 生:不能。

师:那么,列宁是靠什么找到养蜂人的呢?

生:列宁有丰富的知识,他很了解蜜蜂,知道蜜蜂采了蜜要飞回蜂房去。列宁跟着蜜蜂走就找到了养蜂人的家。

生:列宁是靠动脑筋,想办法,仔细观察找到养蜂人的。

师:对了。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拓展交流

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五、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把故事讲个爸爸妈妈听。

2. 续写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以后的故事

3. 板书设计:

26 蜜蜂引路

花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认真思考 仔细观察 做出判断

《蜜蜂引路》教案

教材解读: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

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教学要求:

1、会认“莫、斯、附、派、谈、讶”6个生字,会写“讶、谈、派、引、列、蜂、敲、附、近”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认字写字、能结合重点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

教学准备:课件、列宁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主要学习“我会认”、“我会写”中的生字。初读课文,让学生能够认,能够学会写,读准字音。并把生字组成词语,感知词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1、师板书:蜜蜂。同学们知道这个词语是什么?生(齐声答):知道,是蜜蜂。 师:对,就是蜜蜂。这蜜蜂有什么本领吗?生(点名回答):采蜜。师:没错,勤劳的小蜜蜂本领可大了,除了传花粉,采花蜜,还会引路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蜜蜂是怎么引路的。

4、学生齐读课题。(来我们来把课题读两遍,“蜜蜂引路”、“蜜蜂引路”。)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并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师:大家应该预习过课文了,大部分同学应该都会读了吧。现在大家来读一读课文,读之前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要把课文中的生字找出来,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书。

师:好,大家都读的很好,特别是第一自然段里面有很多要求我们认的生字,大家都能读准了,老师很高兴。

师:那么有谁来告诉我第一段里有几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呢?(点名) 生:5个

师:同学们读书都非常的细心,都能找出来,那你们都会读吗?好,我们来一起学一学,认一认这些字。跟着老师读“莫、斯、附、派、谈、讶”,大家把拼音标在课本上。

师:好了吗?标好了请举手。大家都标好了,现在老师来指,同学来认,小组开火车。看看谁认得最快,读得最准。好,大家都会认了吧?现在老师把拼音拿掉,大家是不是还会读呢?来莫,莫以备齐。接下来我们来开火车,老师指你们读。小组轮流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洪亮最整齐。大家读得都很棒,给自己一点掌

声。

师:我们刚刚学了我会认,现在我们来学学我会写。

师:“讶”读两遍,

生:读

师:看拼音,拼读一下,音序是什么?部首呢?

师:对,音序是Y ,部首是言字旁,大家看这个字的右边是个什么字?对,是牙,那么牙是第几声?那我们现在学的这个字呢?对大家要记住讶读第四声,不是第二声。我们来给它组组词。(点名回答)老师组了三个词语大家把它们抄在课本上(惊讶、讶异、讶然)我们接着看下一个生字。

师:有谁当当小老师给大家读读这个字

生:谈

师:它的音序是?部首呢?请标在课本上。有谁来告诉老师,这个字要怎么认?(点名回答)

生:

师:对,一个言字旁,两个火。那么在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

师:答得很好,左边窄右边宽,第一个火字的捺变成了点。来给它组组词(谈天、谈话、谈心)把拼音读两遍。我们看下一个生字,派。

生:读

师:大家要注意派的右边不是一个西瓜的瓜字,大家一起来数一数派的右边共用多少个撇。

生:四个

师:对是四个,这四个撇有什么不同呢?老师请一位坐的最不端正、最爱说话的同学来回答老师

生:

师:大家看过来,第一撇比较平,第二撇是竖撇比较直比较长,第三个撇也比较平的平而且比第一个撇短,第四个撇最短最小。大家会了吗?现在大家来说派的笔画,老师来写。看来大家都掌握了,在抄写生字的时候要注意哦!接下来,组词。(正派、气派、分派)下一个生字是“引”。拼读两遍,它的音序是?部首呢?有谁来告诉老师它共有几画?

生:四画。

师:对,是四画,再来跟着老师数一数。

(生:诸多答案时。师:好,看来有很多答案啊,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数一数,一共四画。)

我们接着来组词,我看看谁坐得最棒了。(引路、引力、引导)接下来是哪个字啊?列,拼读两遍,它的音序是?部首呢?请标在课本上。这个字要注意跟“死”区分开来,左边都是一个“歹”字,但是右边不同,大家记得歹徒有刀(刂)。接下来,组词(列车、排列、陈列)

师:蜂 ,来大家拼读,告诉老师音序是什么?部首是什么?大家学过带夆的还有什么字?峰,锋。一个山峰的峰,还有一个是锋利的锋,山峰说的是山,所以是山字旁;锋,表达的是刀很利,所以是利刀旁;同样的蜜蜂的蜂呢?是因为蜜蜂是蜜蜂是小虫子,所以呢,蜜蜂的蜂是虫字旁。所以,同学们,你们在写蜂的时候想想蜜蜂是小虫子,就不会写错了。记清楚了吗?

生:记清楚了。

师:好了,我们来组词(蜂蜜、马蜂、蜂王)接下来的一个字是敲,来大家拼读,告诉老师音序是什么?谁来告诉老师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高,攴(pu)都是部首。请一位小老师来告诉大家写它的时候该注意什么?

生:右边的部分上面的横没有透到左边来。

师:对,写右边的时候不能写成支,这一横从中间开始写。记清楚了吗?来重复一遍。

生: 写右边的时候不能写成支,这一横从中间开始写。

师:接下去,我们来组词(敲打、敲门、推敲)下面一个字是?

生:附

师:拼读两遍,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告诉老师音序是什么?这个字是什么部首?别写成“咐”了,不要两个字混起来。口字旁的是吩咐的咐。来组词(附加、附近、附和)最后一个字“近”。前鼻音还是后鼻音?音序是什么?部首呢?标上去。它的近义词是什么?有谁知道

生:远

师:对,近说的是距离短,远说的是距离长。还有哪个jìn大家也学过? 生:进

师:那这两个jin有什么不同?

生:斤的近是远近的近,井的进是进入的进

师:说得好极了。我们来给近组组词,(亲近、近处、近视)

师:我们来看看“附近”这个词,它的近义词是什么,有人知道吗? 生:旁边,周围。

师:同学们看看你们的周围,看看有哪些同学坐在自己的附近,有哪些同学坐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呢?大家看看彭娅妮的附近是哪些同学?那李张兴在她附近吗?

生:回答

师:嗯,非常好。大家明白附近的意思了吗?好,我们再来读一读生字。 生:集体读生字。

布置作业:

今天作业是抄写单词,并回去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就要像列宁那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后,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就要像列宁那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这篇课文的内容。现在同学们先来读一读课文,没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的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生:读书

师:好,大家都读的很好,特别是第一自然段里面有很多生字大家都能读准了,老师很高兴。那么同学们我们之前就学过了怎么给自然段标序号,现在我来检查检查大家是不是都标对了。(点名回答)

生:回答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列宁在蜜蜂小向导的带领下,找到了养蜂人。

师:是呀,在蜜蜂小向导的带领下,列宁终于找到了养蜂人,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文插图)文中哪段话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生:第四段

师:对,是第四段。自由读第4段内容,注意他们此时的表情。

生:交流,关注:惊讶、笑着。

师:(引导识记“讶”)在什么情况下,你感到惊讶?

生:

师:是不是遇见出乎意料的事的时候呢?

生:是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段,我看看谁最有自信把第一段读好。(指名读) 师:看来列宁和养蜂的人是常常见面,可为什么养蜂的人看到列宁会觉得惊讶呢?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因为被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去莫斯科了,没有人懂得养蜂人住在哪里。 师:嗯,原来是这样,难怪养蜂的人看见列宁——引导读出惊讶的语气

师:大家看“常常”和“往常”这两个词语。(课件出示课后相关练习)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能分别说出这两个词语的近义词吗?

生:常常的近义词是经常,往常的近义词是以往,通常。

师:对,常常是经常,平常的意思,往常的意思说的是以前常常,强调的是以前。 你们觉得常常和往常,这两个词语能交换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常常说的是经常,往常说的是以前常常。

师:嗯,很好。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生:(默读课文第三段)

师:好。同学们,列宁的住处在哪儿?要是你们能说出来,我就把它画出来,好吗?

生: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师:(边板画示意图边说)这里用了附近说明这座小山离莫斯科不远,山下有一条小路,列宁边走边看,看到了花丛。谁能说说花丛在哪儿?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花丛在路边。书上说“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说明花丛在路边。

师:对了,花丛在路边。(边说边画花丛)那么,园子在哪儿?

生:园子在花丛的附近。

师:你怎么知道园子在花丛的附近?

生:因为书上说那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说明花丛离园子不太远,

所以我知道园子在花丛的附近。

师:对。(边说边画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呢?

生:养蜂人的小房子在园子旁边。

师:(板画房子)房子旁边还有什么?

生:房子旁边应该画上几个蜂箱,因为养蜂人要照管蜜蜂,所以把蜂箱放在房子旁边。

生:所以列宁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可以找到养蜂人的家了。

师:(板画蜂箱)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已经能读懂书,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 生: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山下有一条小路。小路旁边有花丛。离花丛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座小房子。那就是养蜂人的家,因为养蜂人在园子里放了许多蜂箱。

生:(齐鼓掌)

师:说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生:(读)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师: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生:列宁想,这些蜜蜂大概是那个养蜂人的吧?

生:列宁还会想,蜜蜂采完蜜是要飞回蜂房去的。我只要顺着蜜蜂飞的方向找去,就可以找到养蜂人的家了。

师:说得好极了!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

生: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师:对了,还要一边看一边想。那么,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同学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

(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师:读得很好。列宁在观察什么?

生:列宁在观察蜜蜂飞行的方向,看这些蜜蜂飞到哪儿去。

生:列宁看见这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

师: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生:因为这些蜜蜂已经飞到家了。

生:要是没有到家,它们还会继续往前飞。

师:对了。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

师: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生:这所小房子是养蜂人的。因为养蜂人和蜜蜂是住在一起的。养蜂人为了照看蜜蜂,总把蜂箱放在自己旁边的。

师:对了。所以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生:(读第三句)

师:这句话说什么?

生:列宁亲自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证明列宁的观察是完全正确的。

师:对了。观察是不是正确,只有通过试一试才能知道。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

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

生:果然。

师:对了。大家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生:(齐读)列宁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师: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下面我们把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等一下我还要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生:(读第三段课文)

师:好,谁会看图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点名同学说)。

生: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列宁想,这些蜜蜂大概是养蜂人养的吧?蜜蜂采了蜜是要飞回蜂房去的。要是我跟着蜜蜂走,不是就可以找到养蜂人了吗?于是列宁仔细的观察,发现这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他想,蜜蜂总是和养蜂人住在一起的,这座小房子大概就是养蜂人的家吧?列宁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列宁就是这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

师:说得好极了。

(师生鼓掌)

师:养蜂的人看见列宁会怎么想呢?我请一位同学读读第四段课文。点名读。 生:(读第四段)

师:读得很好。同学们,请你们看书上的图,再图文对照,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在说话?

生:(热烈争论)

我说是养蜂人在说话,因为他张大嘴巴笑嘻嘻的,看见列宁来很高兴。 书上说养蜂的人是惊讶地说。可是图上的养蜂人已经不惊讶了,笑嘻嘻的。说明他的话已经说过了,这时候是列宁在说话。

我认为是列宁在说话。因为书上“列宁笑着说”,图上的列宁正在笑,所以是列宁在说话。

我也认为是列宁在说话,因为列宁用手指着蜜蜂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引到这儿来的。”养蜂人听了恍然大悟,也高兴得笑起来。

师:现在老师根据书上说的表演一下,你们看到底是谁在说话。(师边做动作边有感情的朗读,表演后)谁在说话?

生:(齐呼)列宁。

师:同学们,你们很聪明,不仅读懂了课文,还像列宁一样会观察,会思考,真能干!老师也认为是列宁在说话,因为列宁用手指着蜜蜂,微笑着告诉养蜂人,是你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呢?

生:因为列宁不知道养蜂人住在哪儿,今天突然来到了养蜂人的家,所以养蜂人感到很惊讶。

生:列宁是伟大领袖,今天来看望一个普通的养蜂人。这是养蜂人没有想到的,所以他感到又惊讶又激动。

师:对了。那么谁能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养蜂人说的话?好,你来读。 生:(很有感情地读)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

师:读得好。惊讶得眼睛都睁大了。列宁的话要读得很亲切,很有风趣。谁来试一试。(生纷纷举手。都想试一试)

生:(读列宁的话,边读边学图上的列宁做手势)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生高兴地笑了)

师:读得很有感情,真好。小朋友,什么叫向导?

生:向导就是带路的人。

师:那么在这课书里,列宁指的向导是谁呢?

生:(齐)蜜蜂。

师:对了。是蜜蜂。但是你们想,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点课题) 生:不能。

师:那么,列宁是靠什么找到养蜂人的呢?

生:列宁有丰富的知识,他很了解蜜蜂,知道蜜蜂采了蜜要飞回蜂房去。列宁跟着蜜蜂走就找到了养蜂人的家。

生:列宁是靠动脑筋,想办法,仔细观察找到养蜂人的。

师:对了。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拓展交流

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五、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把故事讲个爸爸妈妈听。

2. 续写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以后的故事

3. 板书设计:

26 蜜蜂引路

花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认真思考 仔细观察 做出判断


相关内容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6课蜜蜂引路教案
  • 26课 蜜蜂引路 教学内容:26.蜜蜂引路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通过学习课文,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懂课 ...

  • 二年级下册26.蜜蜂引路教案
  • 26.蜜蜂引路 教学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并会用"常常"造句. 3. 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是 ...

  • 语文二年级下册[26.蜜蜂引路]教案
  • 26.蜜蜂引路 教学目的: 1.学习列宁细心观察,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2.了解题目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系,懂得重点词语的意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汉字"引.养.丛.仔.采.志"及偏旁"弓". 教学重点:理解列宁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

  • 26蜜蜂引路
  • 26蜜蜂引路 讲读课文<蜜蜂引路>,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列宁通过观察蜜蜂采蜜和飞行的路线,利用蜜蜂做向导,终于自己找到了养蜂人的故事.说明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课文故事性强,情节吸引导读者,且内容短小.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们共有的特征.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引导学 ...

  • 14蜜蜂教案
  • 14<蜜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

  • [蜜蜂引路]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实验二小 陈蕾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件掌握生字读音,通过范读.自读了解向导是谁,从而感受列宁的智慧. 3.感受列宁的智慧,学习列宁的智慧. 教学重点: 会认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 ...

  • [蜜蜂引路]说课稿 (1)
  • <蜜蜂引路>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蜜蜂引路>是一篇启发学生思维的课文.通过"列宁细心观察,蜜蜂能引路"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疑难问 ...

  • 蜜蜂引路(完成稿3)
  • <蜜蜂引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读读.想想.贴贴.演演,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亲身经历操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克服高耗低效,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设计特色] 抓住重点段,挖掘训练点,多渠道开展言语实践活动. [教学目的] 1.自由朗读 ...

  • 教案及反思
  • 25.玲玲的画 课时:2 一.课前准备 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