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区马鞍镇平山村“四有一责”村级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一、现状
村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村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进程。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经过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及创先争优活动的洗礼,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我村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首先,随着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愿望普遍提高;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给广大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再次,村干部队伍建设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党支部书记难选。二是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有的村干部对党的基本理论、党在农村的政策了解不多,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的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思路还不宽,办法还不多,能力还不强;有的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简单生硬,不善于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去开展工作。三是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制约了村干部工作积
极性的有效发挥。平罗县委清醒地认识到,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一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能够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
三、目标
我村党支部重点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开拓创新能力,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典型示范作用;实施“标准工程”,巩固和提高“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的工作局面;实施“治弱工程”,进行集中整顿建设,达到“两委”班子团结,村级配套组织健全,实现转化升级的目标。
四、工作措施及实施计划
(一)更新培训观念,确定服务“三农”的培训目标
村干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对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起着关键作用。在政治抓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组织村干部接受党性教育,增强党性修养,使村干部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民本思想,从思想上解决宗旨意识淡薄问题。通过理论学习和革命思想洗礼教育,涌现出了一批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他坚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践行“全心全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了群众心目中的贴心人。
(二)改革培训方案,搭建科学实用的培训框架
为了强调培训的适用性,在制定培训方案上,针对于不同情况村
干部区别对待,我们首先对全体干部队伍状况进行归纳分类,对村干部培训需求,和服务农民的需求做了细致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重点村干部强化培训、新上任干部优先培训”的原则。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培训范围辐射到组,宣传到群众。
(三)拓宽培训方式,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法
在培训方式上,由单一的课堂培训向多种培训形式发展。结合沈洋镇各村种植品种,养殖种类,经营规模等特点,根据村干部的业务范围和经营特长,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大班授课与小班教学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培训与外出参观考察相结合、经验介绍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四)丰富培训内容,形成培训合力提升村干部综合素质
在培训内容上,依据需求,科学施教,着力解决村级干部的思想观念转变和实践技能提高,切实增强了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在转变思想观念方面,为配合镇政府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沈洋镇经济发展的大局。在增长实践技能方面,以提高村级干部发展经济、项目带动、处理村级事务的能力为重点安排课程。在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安排了“农村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剖析”、“农村经济管理实务”、“关于土地政策的若干问题”、“抓好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等专题。
六合区马鞍镇平山村“四有一责”村级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一、现状
村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村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进程。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经过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及创先争优活动的洗礼,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我村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首先,随着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愿望普遍提高;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给广大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再次,村干部队伍建设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党支部书记难选。二是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有的村干部对党的基本理论、党在农村的政策了解不多,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的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思路还不宽,办法还不多,能力还不强;有的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简单生硬,不善于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去开展工作。三是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制约了村干部工作积
极性的有效发挥。平罗县委清醒地认识到,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一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能够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
三、目标
我村党支部重点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开拓创新能力,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典型示范作用;实施“标准工程”,巩固和提高“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的工作局面;实施“治弱工程”,进行集中整顿建设,达到“两委”班子团结,村级配套组织健全,实现转化升级的目标。
四、工作措施及实施计划
(一)更新培训观念,确定服务“三农”的培训目标
村干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对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起着关键作用。在政治抓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组织村干部接受党性教育,增强党性修养,使村干部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民本思想,从思想上解决宗旨意识淡薄问题。通过理论学习和革命思想洗礼教育,涌现出了一批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他坚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践行“全心全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了群众心目中的贴心人。
(二)改革培训方案,搭建科学实用的培训框架
为了强调培训的适用性,在制定培训方案上,针对于不同情况村
干部区别对待,我们首先对全体干部队伍状况进行归纳分类,对村干部培训需求,和服务农民的需求做了细致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重点村干部强化培训、新上任干部优先培训”的原则。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培训范围辐射到组,宣传到群众。
(三)拓宽培训方式,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法
在培训方式上,由单一的课堂培训向多种培训形式发展。结合沈洋镇各村种植品种,养殖种类,经营规模等特点,根据村干部的业务范围和经营特长,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大班授课与小班教学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培训与外出参观考察相结合、经验介绍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四)丰富培训内容,形成培训合力提升村干部综合素质
在培训内容上,依据需求,科学施教,着力解决村级干部的思想观念转变和实践技能提高,切实增强了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在转变思想观念方面,为配合镇政府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沈洋镇经济发展的大局。在增长实践技能方面,以提高村级干部发展经济、项目带动、处理村级事务的能力为重点安排课程。在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安排了“农村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剖析”、“农村经济管理实务”、“关于土地政策的若干问题”、“抓好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等专题。